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最新历史版本 :黄大仙观 返回词条

  • 编辑时间: 历史版本编辑者:admin
  •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 修改原因:

(图)黄大仙观
香港黄大仙观
本词条为消除歧义词条,包括香港的黄大仙观和浙江金华的黄大仙观。香港黄大仙观原名啬色园,在香港九龙东北部的竹园区,狮子山南麓。1921年道士梁仁菴、梁钧转父子自广东西樵来港时创建。此处原是私家修道场所,1956年正式向公众开放。该观崇奉赤松黄大仙,因此又称“赤松黄仙祠”。传说黄大仙原名黄初平,东晋时浙江金华人。八岁时放牧于赤松山,十五岁时遇仙翁指点,授以静修和草药之术。在山修炼四十年成仙。葛洪《神仙传》有记其神异事迹。浙江金华黄大仙观是为纪念黄大仙而建,据说黄大仙的出生地是浙江金华。

目录

[显示全部]

概述回目录

(图)黄大仙观
黄大仙观
黄大仙祠又名啬色园,始建于1921年,是香港著名庙宇之一,祠庙设计色彩丰富、建筑雄伟、金碧辉煌,极富中国传统寺庙建筑的特色。

据祠内的《赤松子自述》记载,黄大仙原名黄初平,约于公元328年于浙江省金华县兰溪市出生。他十五岁得仙翁指示开始学道,并在赤松山一石室中修炼,潜心修道, 40年不吃人间烟火,最后修得法道。他得道后,在民间惩恶除奸,赠医施药。因为他隐居于赤松山,故又称为赤松仙子。

黄大仙祠占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大雄宝殿外、祠旁还设有小园林、三圣堂、从心苑,以及供善信们购买香火及平安符等的小摊位。祠内的九龙壁仿照北京故宫九龙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国佛教协会主席的题诗,增添黄大仙祠的中国传统特色。

到黄大仙祠祀,据说“有求必应”,签文尤其灵验,但是求得来的签果,都只是解当年的运势。因此在农历过年前后,是黄大仙庙香火最鼎盛的时候,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求问一整年的运势及还神。

由来回目录

黄大仙观(图)黄大仙
黄大仙
黄大仙观在1965年注册为一慈善团体,内部管理实行董事制,并无道徒经忏事务。但是由于崇奉的神灵属于道教神祇,因此,黄大仙观也是香港道教联合会的团体会员。该观经过七十年来的增修扩建,颇具规模。主殿于1971年重建完成,上悬“赤松黄仙祠”的匾额,殿内供奉黄大仙师神龛,神像以珠砂绘于黄纸之上,无雕像。神龛之后有一描写黄大仙生平事迹的木刻。平时殿门紧闭。仅殿前一露天庭院,铺满蒲团,烧香的信众都在院中叩头礼拜,手捧签筒,摇签卜问吉凶。《黄大仙签》共百枚。每枚签的本文都是一首七言绝句诗。

据词意定为上上、上吉、中吉、中平、中下、下下等六级,并以古人的吉凶故事作为“占验”。在“仙机”栏内,还对财、病、宅、行、谋、婚、名等项作出“判断”。据分析,在一百枚签中,属于上签的有十三枚,属于下签的有十九枚,约占百枚中的三分之一。其他六十八枚都是“中”签。因此,从总体上看,求签人得到或上或下、或进或退、或吉或凶、模棱两可的判词者,约为三分之二,得“上”、“下”签的可能性约为六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在主殿的右侧有“三圣堂”,供奉关帝观音吕祖

“飞鸾台”传为黄大仙休息处所,女眷禁入,是香港唯一的全铜铸成亭台,代表五行中的“金”;“经堂”代表“木”;“玉液池”是放生池,建有喷水装置,代表“水”;“盂香亭”中供奉燃灯佛,代表“火”;“照壁”代表“土”。五建筑物紧挨相连,象征五行相生相克,循环不息。另有“麟阁”供奉孔子及其弟子。殿宇之后,有五千六百平方米的花园一座,称“从心苑”,已于1992年开放。苑内设有长廊小桥,亭台水榭,假山水池,飞瀑流泉,以及仿北京故宫的九龙壁。现在该观不仅香火旺盛,而且也是香港东北部的一个游览胜地

浙江省金华山以北是金华北山,包括金华山和赤松山。今华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的最后一个洞天,赤松山是晋代黄初平(又作皇初平)的得道之处,黄初平好“赤松子”,所以此山因人得名。

黄初平是金华人,15岁时在野外放羊,遇到一个道士,便跟他到金华山石室中,学道四十余年后来他的哥哥黄初起寻到山中,找见黄初平,问羊何在,黄初平说: “就在山东边。”过去一看,遍地白石磊磊,黄初平上前呵叱一声,白石尽起都变成了活羊。这就是有名的黄大仙“叱石成羊”的传说。哥哥黄起初见了十分佩服, 便跟着弟弟学道,后来也成了神仙。早在晋代,这里就修建了最早的黄大仙庙——赤松观。这座宫殿式道观当初殿堂重重,亭宇高耸,碑碣林立,为江南道观之冠。 时过境迁,如今赤松观早已荡然无存,成为历史遗迹。黄大仙的“祖庙”虽然香火已断,但它的香港“分庙”却香火极旺,是影响最大的庙宇之一。

大仙庙很有气派,庙前是一座大石门坊,正中题有“金华分迹”四个大字,表示此庙为金华祖 庙的分支。因此祖庙已不复存在,所以这座“分迹”大有取而代之之势。石门坊两侧写着“丹炼”、“回春”,是地道的道教色彩。庙门横匾上书“赤松皇仙祠”。 庙内住店黄瓦红柱,彩饰辉煌。殿内即供奉黄大仙伸像。

这位黄大仙有人认为是神农时的雨师赤松子,又有人说黄大县市东晋大道士葛洪的弟子黄野人,但他们二位与金华挨不上,故一般认为黄大仙是黄初平或皇初评、黄起平弟兄俩。

黄大仙祠终日香烟缭绕,进香朝拜求签者车水马龙,有如潮涌。进香者所求包罗万象,求福、求子、求财、求工作,求良缘,以至求医问药,无所不有。高度现代化 的香港社会,也促成了古老掘朴的算命方法的“现代化”。庙内安放了自动抽签机,机内装有电脑。抽签者放进一元的硬币,机内立即吐出一张签条。

庙内也形成一个极其兴旺的算命市场,相摊鳞次栉比,生意兴隆。卦摊上打着“黄半仙”、“黄小仙”、“松仙馆”一类的招牌,俨然黄大仙的嫡传徒孙弟子。

浙江道观回目录

(图)黄大仙观
浙江金华黄大仙观
坐落在双龙洞南侧,民间称黄大仙观,相传为道仙赤松子安期生登真羽化之地。最早建于晋代。唐初诗人陈子昂来此寻觅仙踪道迹,留下《春日登金 观》一诗。到宋代致和七年,即以洞天福地重建,并有“天下名山”匾额一方悬挂其上,因而闻名.

景区内层峦叠嶂,林木参天,岩洞奇特,有水石、风雾和洞天奇观。尤以“一水穿开岩底石,片槎引入洞中天”的双龙洞、“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飞”的冰壶洞和“洞落千寻通地脉,光生一线透天门”的朝真洞最为著名,传说中的黄大仙吒石成羊、得道升仙处就在此地。众多的山塘、溪泉和水库似珍珠般点缀其中,湖光山色分外迷人。由于地形的复杂变化,山体海拔高差较大,气温垂直变化明显。景区内盛夏的平均气温比山下低4-8℃,空气中水汽常年呈过饱和状态,山间云雾缥缈,常现云山雾海奇观。

相关词语回目录

参考资料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黄大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