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最新历史版本 :红柯 返回词条

  • 编辑时间: 历史版本编辑者:曹轶宁
  •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 修改原因:

红柯
红柯
红柯,原名杨宏科。2003年12月被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他先后获得首届冯牧文学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首届中国小说学会长篇小说奖等多项大奖,是目前全国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

目录

[显示全部]

个人简介回目录

红柯,原名杨宏科。1962年6月出生。陕西省岐山县凤鸣镇人,毕业于陕西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历任陕西宝鸡师院宣传部院刊编辑,新疆伊犁州技工学校讲师,后曾任陕西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现执教于陕西师范大学。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远走新疆,生活10年。1997年曾参加全国青年作家

红柯
红柯
座谈会。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0年随中国笔会代表团访问日本,2001年参加全国作代会。2003年12月被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新疆生活十年,红柯从陕西宝鸡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怀揣着梦想来到了新疆,他在伊犁州技工学校任语文老师,并与新疆结下一段不解之缘。红柯自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取材多来自新疆。他先后获得首届冯牧文学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首届中国小说学会长篇小说奖等多项大奖,是目前全国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美丽奴羊》、《黄金草原》、《跃马天山》、《太阳发芽》等,长篇小说《西去的骑手》、《大河》、《老虎!老虎!》、《乌尔禾》和散文集《手指间的大河》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长篇小说奖等。长篇小说《西去的骑手》评为2001年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第一名,荣获首届中国小说学会奖,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主要作品回目录

《美丽奴羊》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9月。
《金色的阿尔泰》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

红柯
红柯
《跃马天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4月。
《黄金草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9月。
《古尔图荒原》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元月。
《莫合烟》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
《野啤酒花》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
《太阳发芽》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
《西去的骑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元月。
《老虎!老虎!》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9月。 
《天下无事》河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3月。
《咳嗽的石头》漓江出版社,2003年4月。
《大河》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乌尔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
《手指间的大河》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4月。
《敬畏苍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获奖项目回目录

1.短篇《美丽奴羊》——1997年全国十佳小说奖。1997年中国当代文学排行榜
2.中篇《金色的阿尔泰》——1998年天津《小说家》第三届全国中篇擂台赛
3.短篇《吹牛》——1999年当代文学排行榜,2001年第二节鲁迅文学奖

红柯
红柯
4.短篇《太阳发芽》——1999年山东建国50年优秀作品奖
5.中篇《库兰》——2000年《当代》拉力赛分站冠军;中国小说学会举办的“2000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中篇小说第十名
6.2000年首届冯牧文学奖新人奖(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
7.长篇《西去的骑手》——2001年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2003年中国小说学会首届学会奖长篇小说奖
8.短篇集《美丽奴羊》——2002年吉元文学奖最佳作品奖(陕西作协办)
9.短篇《高耸入云的地方》——第八届上海文学奖
10.散文《鲁迅西北行》——2003年绍兴市主办的全国鲁迅百年征文一等奖
11.散文《奎屯这个地方》——2003年年度散文排行榜(中国散文学会主办)
12.2003年12月16日,获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
13.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4.2006年《天下无事》获首届柳青文学奖。
15.2007《西去的骑手》再获首届陕西文艺大奖。

名人读书回目录

红柯还保持着早年的阅读习惯,一晚上读完一本书,甚至两本,天微明开始去锻炼,早饭,然后去上课。他读的第一本书是《三国演义》。小学三年级,在生产队的麦草垛里,打个洞,人造一个快乐窝,直到夜幕降临。当时他没有把它当作小说,相当长一段时间捋不清历史与小说的区别,到底是个小学生。这就造成他对历史的喜爱。他考大学报的全是历史专业,很不情愿地被分到了中文系。
      

红柯
红柯
到高中时,读的书有3000多册。当时有人给老师打小报告,说有人读坏书。校长红柯叫去办公室,很严肃地告诉他,要如实地交待。把他吓坏了,就把读过的全写出来,几大张,略计3000多册。校长没表态,只是在一些书目上画勾,要他交上来。就给校长交了几本书,没想到校长后来会还给他,还不停地索要更多的书。高二,严重偏科,死心塌地考文科,学校还没分科,他就提前下手,从同学那里找到一本《地图册》自学地理。县图书馆给国家职工办图书证,就想办法从城镇户口的同学那里弄来他们父母的借书证,借来大批的历史书。印象最深的是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做了几大本笔记。又读了郭沫若、吕振羽的历史书籍,到分科后再上历史课,就觉得课本太小儿科了,高考成绩历史是当地的第二名。

中学阶段另一大收获就是自己买了一些书。农村穷学生,都是一分两分攒下来,到了书店,饿狼般向书架扑去。他购有《梅里美小说选》《月亮宝石》《杜诗散译》《呼兰河传》《金蔷薇》等。

高中阶段还有一大收获,就是他读到了童话。当他读到安徒生童话时,差一点流泪,对他来说,这是一本迟到的书。人生的有些阶段是不能有缺陷的。孩童黄金时代最佳的读物莫过于童话神话科幻,它们塑造人的想象力;青少年时代就是诗歌,诗的核心情感是激情,有了这两样,生命就处于飞翔状态,而不是跪着或爬着;中年则是小说,是社会大舞台,是经验;老年则是散文,是人生的智慧。从那以后,红柯开始收集各国童话,安徒生、格林豪夫,等等。

大学阶段读的是欧美现代派,最先从袁可嘉先生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开始,疯狂读书,疯狂购书。毕业时购了1000元的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已经很丰富了,并读完了图书馆所有文科的图书,包括一些自然科学类的书。应该提及的是红柯抄了一些书,太喜欢了就抄下来,整本的有《庄子注》《艺概》《迦陵论词丛稿》《哈菲丝诗选》《蔷薇园》《草叶集》《世界文学》《外国文艺》中的许多篇章,装了满满一箱子。其实高中时,就有此嗜好。抄过契诃夫莫泊桑的小说和唐诗三百首。

和乌尔禾回目录

红柯
红柯
乌尔禾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是克拉玛依市的一个区。“乌尔禾”蒙古语为“套子”之意。因为从前这里草木丛生,有许多野生动物,尤以兔子居多,当地蒙古族牧民惯用下套子的办法来猎取野生动物,所以称之为“乌尔禾”。最近,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红柯创作了一部以乌尔禾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乌尔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长篇小说《乌尔禾》主要叙述了在乌尔禾生活的两个男子和一个名叫燕子的女子之间的情感纠葛故事。作者采用了现实与想象、传说与生活相融的手法,形象地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新疆戈壁草原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画卷,作品充满了诗性的想象力,更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神奇、灵异的新疆。
  
1986年,红柯到伊犁州技工学校任教,他能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有几名家住乌尔禾团场的学生跟他常提起乌尔禾,给他说前辈们在乌尔禾发生的故事。红柯对这些故事很感兴趣,他时刻惦记着要到乌尔禾去转转。1989年的一天,红柯去阿勒泰出差,从奎屯出发行至半路天色渐晚,他便特意在乌尔禾留宿下来。虽然时间不长但小镇乌尔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边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中间一条白杨河,区内有汽车站、小饭馆、兵站、南北干渠,很狭小的一块绿洲,完全是瀚海里一个岛屿。”
  
红柯有一个习惯,走到哪里对环境的观察格外仔细。他几乎转完了乌尔禾的角角落落,去看当地蒙古族人的生活;听老人讲流传在草原上的神话故事;观察当地人的生活状态。红柯常常会站在戈壁滩上观察兔子,他觉得兔子就如同维吾尔族人的手鼓一样,把大地都敲响了。是什么力量让红柯的《乌尔禾》经历了近20年之久才得以出世?红柯风趣地回答:“没有时间的积累我决不会动手写长篇,早写就会被浪费掉。这如同上菜一样,最好的往往放在最后上。”
  
 在《乌尔禾》里,红柯着重描写了羊。为了繁衍生命,生性软弱胆小的群可以不畏大漠翰海般的阻隔,寻找远方的绿洲。红柯还引用了一首维吾尔族民歌《黑黑的羊眼睛》,他把这首民歌作为《乌尔禾》的点睛之笔。
  
 
红柯
红柯
2006年6月6日下午6点,红柯在陕西宝鸡渭河边的小房子里完成了这部长篇,因为身材壮实而一向不能在热天写作的惯例被打破了。他说,还要感谢《黑黑的羊眼睛》,是它让自己打破了写作常规,将《乌尔禾》一气呵成。
  
《乌尔禾》发表后,《文艺报》等报刊发表评论称“《乌尔禾》为红柯20年创作的高峰”,“在欲望书写漫天飞舞的今天,《乌尔禾》以一股雄浑的生命力量介入现实,为人的存在找到了更为崇高的价值期待”。

写完《乌尔禾》,红柯在参加一次采风活动时,有机会重游新疆。他去了喀什阿克苏等地。还是在去阿勒泰途中,他乘坐飞机从乌尔禾的上空掠过,再次看到乌尔禾绿洲时,红柯心里很平静,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乌尔禾》,当然也包括这块绿洲上的兔子与羊群,包括绿洲以外的广袤的戈壁。

创作之路回目录

他是土生土长的关中子弟,却把10年的青春时光留在了天山脚下;他是科班出身的大学教授,笔下的文字却充满粗犷的力量。虽然已经在6年前回到故土,他魂牵梦绕的还是千里戈壁和大漠雄风,美丽的维吾尔乐舞和醉人的哈萨克民歌,仍时常飘荡在耳际,回旋在心头。他就是被称为陕西文坛一匹黑马的青年作家红柯。近两年来,他发表了一系列描写西部风情的中长篇小说,在当代文坛引起了广泛关注。去年,他的长篇小说《西去的骑手》在中国小说学会评定的2001年中国小说排行榜上名列首位,短篇小说《吹牛》获得中国作协鲁迅文学奖,并成为“冯牧文学新人奖”两名得主之一。
 
天山草原,马群、羊群,大漠戈壁,是红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意象。1986年,刚刚从宝鸡文理学院毕业留校1年的红柯,怀着理想主义的热情,给当时的校长留下一封信,踏上西行的列车,一走就是10年。

红柯和友人合影
红柯和友人合影
辽阔的西域在红柯40年的人生经历中已经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烙印,大漠雄风已经溶入了他的血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一个内向腼腆的关中汉子在那里脱胎换骨。当我头发曲卷、满脸大胡子回到故乡时,亲友们以为来了个草原哈萨克。”红柯说。

早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红柯就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文化十分感兴趣。1985年,他就买下了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1986年,他来到新疆奎屯一所技工学校工作后,开始大量接触图书馆里面的少数民族书籍。 “当时图书馆几乎成了我的个人图书馆,里面丰富的少数民族典籍让我欣喜若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世界上还有《福乐智慧》,还有《突厥语大词典》、《热什哈尔》和《蒙古秘史》。”红柯说。

说起西域文化,红柯有他独特的见解:在辽阔的草原和戈壁上驰骋千年的少数民族文化,浸透着一种血性,一种原始的生命激情。新疆维吾尔族能歌善舞,善于追求快乐;而哈萨克族则是很忧郁、很抒情的一个民族。他们民族特点不同,但是表达感情的方式都非常直接。在他任职的学校里,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有时候他们在路上走着,心里想到什么伤心事,突然就会抱住树干大哭起来,高兴起来则又立刻手舞足蹈,在他眼里,“那就是一种生命的本真。”

红柯感到,浸润在千年儒家传统之中的汉族文化,相对缺乏的就是西域少数民族文化中的这种血性力量和生命激情,所以,他在小说中着力渲染和张扬这种充满蓬勃张力的内容。他觉得这正是汉族文化需要向少数民族文化学习的地方。

红柯的近作《西去的骑手》,描写的是西北回族传奇人物马仲英和新疆军阀盛世才之间相互争斗的故事。血性的张扬、生命力量的勃发,渗透在这部作品的字里行间。在另一部中篇小说《库兰》中,红柯以激情的笔触,述说了一个在戈壁荒原上风驰电掣的普氏野马的传说,将人类进化中久已失落的原始力量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到目前为止,红柯已经发表了《百鸟朝凤》等3部长篇小说和《金色阿尔泰》《哈纳斯湖》等多部中短篇小说以及诗歌散文作品,共达300多万字。 “西北的大戈壁、大沙漠、大草原,必然产生生命的大气象。绝域产生大美。在这块偏远荒凉而又富饶瑰丽的世界里,所有的故事和人物都让人有遏制不住的写作冲动。”红柯神往地说

个人影响回目录

对于红柯,且叫他西部作家,到底算新疆作家还是陕西作家,最让人下笔踌躇:按籍贯,他生于陕西岐山;按创作题材,他笔下写的可都是新疆。北疆,他呆了十年的地方,大大小小的地名已经摇曳成文学的风景,触目可见

红柯
红柯
的,都是准噶尔盆地、额尔齐斯河阿尔泰山、草原、荒漠与戈壁这样的小说关键词,用来铺展一种宏阔而健康的生命观与自然观——它们亘古不变地存在于天地之中,泯灭了时间的界限,即使一些有时代印记的人物闯入,最终也会渐渐退后,化进大自然之中。红柯小说的魅力就在于此。
  
以《西去的骑手》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红柯的小说创作成就有目共睹,虽然最终仍然与大奖失之交臂,但是各类其他的文学奖项,从不让他缺席。《乌尔禾》是他今年的长篇,不用说,乌尔禾也是北疆一个地名,地图上找不到标记,人口才一万。红柯开篇就讲它的历史,乌尔禾是蒙古语“套子”之意,和成吉思汗南下征战连着关系。像是又搭起了史诗的架子,笔锋一转,就落到了1958年的地窝子。一个中年壮汉突然闯进了别家女人的地窝子,却没有改变什么。故事一直演进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地窝子的后辈演绎着他们的爱情起落,一首新疆民歌《黑眼睛》贯穿始终……

红柯真正进入草原文化,还是会觉得与中原文化完全不同。新疆是一个能改变你世界观的地方。初去,你可能会觉得蛮荒,但生活久了,会发现坚硬的壳里包裹的质朴的善良。红柯在新疆曾生活过的小城奎屯,当初只有两万人,三栋大楼,相当于内地一个镇大。稍往外走就是沙漠,夏天白天时间特别长,一个人前行时,就觉得天和人挨得很近,像帽子扣在脑袋上,随时要塌下。那一瞬间,天灵盖仿佛突然被打开了,时间也飞走了,只剩下空间。新鲜又奇特……

虽然红柯是陕西籍作家,但从精神气质上,显然已经偏到新疆作家那边了。即使新疆作家写新疆,笔下的感觉也不一样。红柯的就很宏阔硬朗。有的评论认为他的作品亦真亦幻, 红柯认为自己的作品全是写实的,现实主义。

人物评价回目录

红柯,当年从宝鸡文理学院走西口10年,成了新疆奎屯的一枝红柳枝柯,也成就了他此生以“红柯”笔名闯荡文坛的奇迹!多年来,红柯胸怀“以笔为剑,纵横天地”的文学抱负深居简出,见不着人影却成天读到他大气、雄

红柯
红柯
浑很有诗人气味和男人魄力的文字,从短篇小说集《美丽的奴羊》到《太阳发芽》、从长篇《西去的骑手》到《天下无事》,出版小说、散文专著近20部共600多万字。先后获得首届冯牧文学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九届庄重文学奖、首届中国小说学会奖长篇小说奖,两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日本国和台湾地区进行文学交流……从1997年的短篇小说集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至今,这第2个10年是他辉煌的“马楚·比楚高峰”,难怪文学博士贺仲明不惜笔墨写出万言大论《红柯论》!

如今身为陕师大教授的红柯去岁成果丰硕:先是散文集《敬畏苍天》的出版,接着短篇小说《大黄》、《可可托海》等一出生就屡受好评,最值得一说的是他依旧描述西部边疆风情的最新长篇力作《乌尔禾》。这部小说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新疆军垦两代人的生活,其中关于“放生羊”和“石人像”的描述感人至深,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乌尔禾》在去年第5期《花城》头题首发,在《长篇小说选刊》今年第1期转载的同时,而他刚刚在《中国作家·小说版》上露面的头题《上糖》,想必又会成为读者评论家眼中的亮点。

名人风采回目录

红柯
红柯

相关词条回目录

参考资料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红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