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最新历史版本 :孙惠芬 返回词条

  • 编辑时间: 历史版本编辑者:曹轶宁
  •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 修改原因:


孙惠芬孙惠芬:1961年生,大连庄河。曾当过农民工人杂志社编辑,现为辽宁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1986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历任庄河县文化馆创作员,文化局副局长,《海燕》杂志编辑,文学创作二级。辽宁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委员。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目录

出版的作品回目录

小说集《孙惠芬的世界》《伤痛城市》《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城乡之间》,《岸边的蜻蜓》《民工》,长篇散文《街与道的宗教》,长篇小说《歇马山庄》《上塘书》等。中篇小说《还乡》,短篇小说《台阶》、《天高地远》、《变调》、《赢吻》、《舞者》、《春天的叙述》、《女人林芬与女人小米》,长篇小说《歇马山庄》等。

 

所获荣誉和奖项回目录

短篇小说《小窗絮语》曾获辽宁省政府奖,中篇小说《平常人家》曾获东北文学奖佳作奖,短篇小说《台阶》、中篇小说《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分别获《小说选刊》1997、2002优秀小说奖,中篇小说《春天的叙述》、《民工》分别获当代杂志2000、2002拉力赛奖,《民工》曾入选《北京文学》2002中篇小说排行榜。

中篇小说《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一树槐香》曾分别入选2002、2004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长篇小说《歇马山庄》获辽宁省第四届“曹雪芹长篇小说奖”、“中国第二届女性文学奖”。曾获辽省第三届优秀青年作家奖、中华文学文学基金会第三届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中篇小说《歇马山庄的个女人》获中国作协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现居大连。 

 

《吉宽的马车》再写“乡下人进城”回目录

孙惠芬 继《歇马山庄》《上塘书》之后,孙惠芬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吉宽的马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乡村懒汉进城的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吉宽因为迷恋马车成为歇马山庄有名的懒汉,在所有男人都外出打工的日子里,他赶着马车拉着一些留守土地的女人在乡道上嬉戏。一个叫许妹娜的女孩在城里打工被一个小老板看中,回家办嫁妆时被女人们拖上吉宽的马车。许妹娜嫁走后,吉宽也离开了乡村。

孙惠芬称,小说的灵感来源于自己回老家时的经历:表哥家的小美在城里饭店端盘子被一个小老板看中,对方承诺两个月后来娶亲。“可青春是等不住的,小美回家办嫁妆会不会爱上了别人?”孙惠芬将这个念头藏在心里。后来,她回到辽南,发现了一个躲在一大群女人后面的懒汉,小说就这样开始了。孙惠芬说:“我由此走进懒汉的世界,懂得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懒惰是一笔财富’的说法。有这样的价值观参照,我找到另一个不曾发现的世界。”一直以来,“乡下人进城”都是孙惠芬关注的题材,她说:“我写民工,是因为我的乡下人身份。这个身份使我对乡村流浪者的心灵格外敏感。

之所以称民工为乡村流浪者,是因为我把民工进城看做一种精神上的突围。”孙惠芬还表示,在写作中她意外地发现,小说中吉宽、黑牡丹、许妹娜这些背井离乡者的一个共同的境遇:他们常常在对城市的拒绝中,一点点接受了城市。而他们“不得不”离开乡村的原因里边,有着更多时代因素

 

参考资料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孙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