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1712 次
  • 编辑次数: 5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2-12-17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袁铜
袁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12月28日
12月28日
12月27日
12月27日
12月26日
12月26日
12月25日
12月25日
12月23日
12月23日
12月21日
12月21日
12月20日
12月20日
12月19日
12月19日
12月18日
12月18日
12月16日
12月16日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12月1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0天(闰年第351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5天。

目录

[显示全部]

大事记编辑本段回目录

2012年1216日   商品条形码的发明人诺曼·伍德兰德去世,他于70年代发明了条形码,变革了全球商业活动

2011年12月16日   世界贸易组织第八次部长级会议在日内瓦正式批准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
1999年12月16日   中美就美国轰炸中国驻南使馆的赔偿问题达成协议
1998年12月16日   “首都之窗”站点开通,成为我国第一个大规模“政府网”
1996年12月16日   南京大学名誉校长匡亚明逝世 

1996年12月16日   国务院任命董建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1996年12月16日   《人民日报》首次发表“股评”引发“股票地震”
1996年12月16日   美中关系全委会发表美中战略走向报告
1995年12月16日   新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水华逝世
1993年12月16日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逝世
1987年12月16日   卢泰愚当选南朝鲜总统
1986年12月16日   意一妇女一胎生四个试管婴儿
1970年12月16日   《海牙公约》签署
1965年12月16日   英国作家毛姆逝世
1963年12月16日   罗荣桓元帅逝世
1949年12月16日   毛泽东访问苏联
1945年12月16日   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
1920年12月16日   宁夏海源大地震二十三万人丧生
1917年12月16日   俄国德国等签署停战协议
1890年12月16日   人类第一次利用血清注射治疗疾病获得成功
1775年12月16日   英国作家奥斯丁诞辰
1770年12月16日   著名作曲家贝多芬诞辰
705年12月16日   武则天去世

出生编辑本段回目录

1770年,音乐家贝多芬出生。
1775年,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出生。
1864年,中国清代台湾籍爱国诗人邱逢甲出生。
1985年,日本著名歌手橘庆太在福冈诞生。

逝世编辑本段回目录

705年,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逝世。
1598年,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逝世。
1897年,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阿尔封斯·都德逝世。
1945年,日本前首相近卫文麿逝世。
196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罗荣桓在北京逝世。
1965年,英国杰出的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逝世。
1966年,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逝世。
1982年,林学家、林业教育家。中国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殷良弼逝世。
1993年,日本政治家。原众议院议员,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去世。
1995年,新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水华逝世。
1996年,南京大学名誉校长匡亚明逝世。


节日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说历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1770年12月16日 著名作曲家贝多芬诞辰(图片来源:历史上的今天TodayOnHistory.com)
    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这里离法国边境不远,当贝多芬19岁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爆发,给贝多芬带来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幼年学习钢琴。8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受到严格训练。1795年出版了第一号作品,此后出版了不少作品,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21岁,他写了一首言志的歌曲《自由人》,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由的事业。26岁时,就创作了3首奏鸣曲。可是就在这时,他不幸患了中耳炎,到1820年,两耳完全失聪,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一个多么沉重地打击啊!但是,贝多芬并没有屈服。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顽强地坚持创作,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音乐事业中去。在创作过程中,他为了克服失聪的困难,就坐在乐队近旁,看乐器演奏和演员歌唱。到了晚年,这个办法也不顶用了。他就用一支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在作曲时用来听音。这个特别的听音器,至今还保存在波恩贝多芬博物院里。
    贝多芬的一生是不幸的,10多岁时即开始承受家庭生活的经济负担,没有结婚。1827年逝世。但是,他留给人类9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和其他许多重奏曲、舞剧序曲和管弦乐合奏曲,除最初3部奏鸣曲,其余都是失聪后的作品。贝多芬生前给自己规定:无日不动笔。他在创作时,忘记了自己的痛苦和不幸。在他的作品中,找不到一点自身不幸的痕迹。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给贝多芬以很高评价。他说:“但愿所有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自己同样不幸的遭遇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可能地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
    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交响乐有《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钢琴奏鸣曲有《悲怆》、《月光》、《热情》等,以及歌剧、管弦乐、协奏曲、室内乐等作品。被誉为“音乐上的英雄”。

1945年12月16日
    中共派代表赴重庆参加政协会议

1945年12月16日 中共派代表赴重庆参加政协会议(图片来源:历史上的今天TodayOnHistory.com)
    中共代表团部分成员,左起:陆定一、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王若飞

1945年12月16日,中国共产党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由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吴玉章、陆定一、邓颖超等7人组成的中共政协代表团,赴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重庆谈判期间和《双十协定》签订以后,国民党一直没有停止对中共解放区的进攻,同时,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内战、争民主运动日益高涨,使国民党意识到全面内战尚未准备就绪,于是宣布召开政协会议。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逝世

罗荣桓元帅逝世(TodayOnHistory.com)
元帅罗荣桓

1963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同志在北京逝世。

1998年12月16日 美向伊拉克发动“沙漠之狐行动”(图片来源:历史上的今天TodayOnHistory.com)

美海军在海湾登上直升机

1998年12月16日,就在离美国会众院开会表决是否弹劾克林顿不到20小时的时候,白宫突然对伊宣战。随着克林顿的一声令下,部署在海湾地区的美军战舰和轰炸机向伊拉克发射了二三百枚联合国武器核查。美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即刻从克林顿弹劾表决转移到萨达姆的生死存亡。

美军此次代号为“沙漠之狐行动”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5点钟开始,早已待命在海湾的美军军舰对伊拉克的“军事和安全” 基地和设施予以毁灭性的打击,发射了数以百计的用卫星制导的巡航导弹,美海军的EA-6B飞机向伊军的防空阵地发射了反雷达导弹,以摧毁对美空军可能构成的任何威胁。随后,美军轰炸机及英国战斗机从空军基地及航空母舰上起飞,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的轮番轰炸和袭击。袭击开始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表示他已下令对伊拉克实施猛烈、持续的多轮空袭以惩罚萨达姆继续阻挠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

美空袭开始时,伊拉克正是星期四凌晨一点,巴格达的大街空无一人。在美国警告将打击伊拉克不久,空袭警报声划破了巴格达安静的夜空,伊拉克电视台停止了正常节目,转而播放爱国歌曲及伊拉克军人手拿机关枪手榴弹演练的镜头。大约在零点49分,人们听到伊拉克防空炮火声,桔黄色探照灯把夜空照得很亮。在伊拉克时间星期四凌晨一点左右,美空袭开始。巴格达的枪炮声变得密集,外国记者所在的大楼玻璃被震得直响。有报道说,美国的导弹袭击至少已造成2人死亡和30 人受伤。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一份声明中号召伊拉克人民“抗击真主的敌人、国家的敌人、人类的敌人”。

美国这次对伊动武的直接原因是联合国特委会主席巴特勒在其给联合国的报告中认定巴格达没有遵守其上个月做出的与联合国全面工作的诺言,继续设法限制武器核查工作。前一个月,克林顿在宣布暂时取消对伊空袭的命令时曾提出了5个条件,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接受核查。最近,美指责伊阻挠核查,藏匿可疑资料,刁难核查人员,表示对伊拉克一而再、再而三违反其与联合国的协议已失去耐心。

美国酝酿对伊动手已有多年,但这次决定动手也就是16日上午的事。午夜才从以色列飞抵华盛顿的克林顿没休息,一早就到白宫地下的“形势厅”与等候在那里的国防部长科恩、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等国安会成员研究伊拉克局势。当克林顿从“形势厅”走出时,有关空袭的计划和决定已经做出。克林顿当天除了起草电视讲话稿外,还和包括英国在内的美国主要盟国领袖进行了交谈磋商。近来一直游说国会不要弹劾克林顿的副总统戈尔电话通知美国前总统福特、卡特及曾领导指挥1991年海湾战争的布什对伊动手的决定。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则忙于给许多国家的外长打电话说明情况。而在此之前,巴格达时间星期三上午,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就已开始撤离巴格达,他们乘坐联合国的专机飞往巴林。

克林顿选择这个时间空袭伊拉克是否与众院周四弹劾表决有关,成为此间热门话题。为了消除国会的疑虑,克林顿派国防部长科恩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谢尔登到国会山向众院两党议员介绍这次军事行动的考虑。虽然议员们普遍支持克林顿下令袭击伊拉克的决定,但一些共和党议员仍公开质疑克林顿在面临弹劾前夕对伊动武的动机,经常批评克林顿对萨达姆太软弱的参院多数党领袖洛特今天表示,动武时间及克林顿的政策都让人有疑问。而众院多数党督导迪莱表示,有关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进行军事打击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回答,他甚至说:“在对伊轰炸时为什么就不能搞弹劾表决?”不过一如美国政治传统,在战争期间,两党议员都会把党派斗争暂时放到一边,一致对外,大多数议员周三纷纷表示支持克林顿的对伊动武。

1998年12月16日 美向伊拉克发动“沙漠之狐行动”(图片来源:历史上的今天TodayOnHistory.com)美军战斗机

历史详解编辑本段回目录

武则天死于洛阳(705年)-----
    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死于洛阳,终年82岁。在唐朝历史上,她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其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略逊于太宗,而优于玄宗。她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纳兰性德死(1685年)-----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年廿二,成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工文翰,好读书,长词令。所著《纳兰词》清新秀隽,自然灵逸。有《通志堂集》,又与徐乾学编刻《通志堂经解》一千八百余卷。 
英国作家奥斯丁诞辰(1775年)-----
    奥斯丁,1775年12月16日生于斯蒂文顿乡一教区牧师家庭。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奥斯丁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她的六部小说《理智与感伤》(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斐尔德花园》(1814)、《爱玛》(1815)以及作者逝世以后出版的《诺桑觉修道院》(1818)和《劝导》(1818),大半以乡镇上的中产阶级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爱情婚姻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社会的风貌。作品中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丁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俄国签署停战协议(1917年)-----
    1917年12月16日,俄国脱离三国协约,单独与德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等国在白俄罗斯城市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举行谈判,并签署了停战协议。根据停战协议的规定,俄国和德国必须立即停止互相间的敌对行动,并着手进行谈判以便最终达成一项和平条约。 
    这项停战协议结束了俄国历史上一个灾难深重的时期。俄国曾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加入了这场战争,结果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激进的布尔什维克党在11月发动的革命获得成功。 
    新生的布尔什维克政权把同德国的和平看做头等大事,这项停战协议对俄国无疑是一次胜利,但是俄国也要为此付出很高的代价。德国很可能要求得到对那些在战争中被它占领的地区的控制权,其中包括波兰和乌克兰。三国协约中剩下的两个成员国法国和英国对失去他们的盟国而感到惊恐。 
宁夏海源大地震二十三万人丧生(1920年)-----
    1920年12月16日夜,宁夏海源地区突然发生剧烈地震,人们刚刚从梦中惊醒,便被倒塌的房屋掩埋于地下。大地在摇动,天色阴沉,有雷声、风声连续轰响,天际处有地光闪烁明灭,野兽群集于荒野之上,哀鸣不已。 
    这次大地震达8.5级。方圆300里的广大地区均遭波及。自泾州以西至会宁,海源以南至秦州,共60多个县区均能感觉得到。大明时分,余震不断,北风呼号,灰尘弥漫,4座城市化为废墟,听不到任何人声。此次大地震死亡人数已达23万之多。由于地区广大,救护工作几乎没有,死、伤者达50多万人。 
桂系与粤系开战(1927年)-----
    1927年12月16日,黄绍闳率桂系部队在梧州誓师讨粤,两广战争爆发。此前,粤系要员在广州发难,驱逐桂系势力,酿成广州事变,桂、粤双方结怨日深。12月11日,共产党人发动广州起义,桂系借此攻击汪派“疏于防范”,而且参预逆谋。14日,国民政府下令解除张发奎、黄琪翔等粤方军政首脑的职务。 
    桂系发动两广战争后,分兵两路进攻广州,先后占领肇庆、三水、河口等地。粤军第四军全力攻占东江,回师广州阻击桂军。桂军改变计划,转攻东江。 
德军在阿登进行“狮鹫”反攻计划(1944年)-----
    1944年12月12日夜,德军西线的高级指挥员们突然被召集到西线总司令伦斯德元帅的总部。 
    希特勒这次制定的“狮鹫”反攻计划大胆、狂妄而单纯:盟军不是靠海上补给维持前方作战吗,那就出一路奇兵,直捣比利时大港安特卫普,夺取盟军的主要海上供应基地,压迫断了粮草的盟军撤退,解除德国西部边疆的威胁,然后掉过头来专心对付俄国人。战后盟军将领评论说,希特勒的这个点选得惊人的准,因为艾森豪威尔当时就是这么看的:在安特卫普没有修复之前,盟军无力作任何大规模出击。 
    要夺取安特卫普,就要突破盟军的防线,希特勒以他的习惯性思维,一眼就相中了一个老地方,这就是阿登高地。 
    阿登高地自古为中欧战略要地,它在比利时东南、卢森堡北部和法国东北部,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由于这里多森林,又称阿登森林,纳粹德国曾利用过这块战略要地,1940年6月,从阿登森林中突然冲出的坦克大军突破了法军防线,断了安特卫普的盟军后路,从而造成了敦刻尔克撤退和法国投降。希特勒把阿登森林看成是德军的福地,这次又要从此杀出一路奇兵,直扑安特卫普。深秋以来,他就为“狮鹫计划”到处搜罗残兵余卒,居然拼凑了2000多辆新的或改装的坦克,集中了34个师的后力。戈林还答应凑出3000架飞机。 
    在这种时候,盟军统帅部在做什么呢?什么也没有做。西方军史学家在整理这个时期的盟军统帅部文件时,发现了一封令人难堪的信,信是艾森豪威尔写给蒙哥马利的,美国将军向英国元帅打赌说,在这个圣诞节前可以结束战争,为此还挺认真地订下了一笔小小的赎金。那时,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谁都没有想到,恰恰是在圣诞节前,盟军会遭到自敦刻尔克溃退以来的一场最大的危机。 
    12月16日拂晓前,阿登反攻打响了。德军火炮齐鸣,V·1火箭吼叫着,拖着长长的尾焰,划着大大的弧线射向盟军的阵地。 
    炮声把盟军从睡梦中惊醒了。他们睡眼朦胧地赶赴阵地时, 14个师的德国进攻部队已从晓雾弥漫的阿登森林中冲了出来。盟军的防线很快就崩溃了。 
    指挥这次进攻的是德国陆军元帅穆德尔。他年仅44岁,和隆美尔一样,出身贫寒,不是军官团的出路,但却最善于在困境中作战,被希特勒称为“消防队员”。和以往“闪电战”一样,在他的攻击计划中,成败关键是突然和速度。和以往不一样的是,由于德军已没有什么后劲了,由突然和速度所形成的势头将无以持久,会逐渐演变为一场争夺道路的战斗,而在道路的交叉点上则会推演出最激烈的战斗。
    德军在阿登高地反攻的消息,直至当天下午才到达盟军统帅部。但盟军的几个首脑人物一时不明白德军的意图,猜测了很长时间也不得其要。到第二天黄昏时,他们才明白德军的突击方向是哪里。安特卫普!当他们悟到这点时,德军的先头部队已突入比利时境内30多公里,到达美国第1集团军司令部附近。更严重的是,附近还有一个巨型油料库。好在临时卷入的零星部队和增援部队陆续到达,才使德军的进展稍稍迟缓下来。 
    正当盟军统帅部要调兵堵塞阿登森林方向的缺口时,本来已经混乱的后方,军事运输又乱了套。原来大量穿着美军服装的德国士兵潜入盟军后方,伪装成美国宪兵在公路交叉处值勤,给过往的美军车辆指示错误方向,并拦截美军人员,提出种种刁难问题,如答不上来即以间谍论处,就地枪毙。盟军统帅部发现了这个情况,大为愤怒,命令宪兵部队大力搜捕穿美国军服的德军士兵,一经抓获,立即枪毙。少量没有立即执行的也在审讯后处决了。 
    在战场上处决敌军间谍是国际法所允许的,而处决战俘则是国际法所不允许的。但在美军处决了德军间谍后,希特勒命令德军士兵采取报复行动,充分放纵他们的兽行。在距马尔麦德不远的地方,84名在战斗中被俘的美军士兵被冲锋队员屠杀了,并陈尸旷野。有必要提及,战后对这一事件的审讯曾引起美国国会的轩然大波,使得参与了这一暴行的当事人只受到很轻的刑罚。 
    希特勒吹嘘说,阿登森林反攻是成功的。牛吹得太早了。德军的反攻只突破了盟军防线的一段,在被突破地段的两端,仍是盟军固守的阵地,所以德军只能从这个口子灌进去,沿着一个狭长的突破地带前进。而在这个狭长地带的前方,有一个叫巴斯托尼的小城,它是道路的交叉点,从这里,铁路和公路象辐条一样伸向四面八方。由于它在战线的后方,所以盟军没有在这里驻扎建制部队,只安排了些参谋人员。从现在起,这座不起眼的小城由于横亘在德军挺进的道路上,将成为双方不惜投入重兵争夺之地。 
    德军先头部队司令冯·曼特菲尔声称,现在,在德国坦克和安特卫普之间,只有一个障碍,那就是巴斯托尼。他命令冯·路德维希率所部3个师,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巴斯托尼。 
    目标是没有一个战斗人员的空城。对准这个目标,德军和盟军展开了一场行军比赛。12月18日晨,德军距巴斯托尼24公里,到午夜时分,距离缩短到12公里。 
    但美国人从来是赛跑的好手,他们从起跑就快了一步。美军第10装甲师先德军一步到达巴斯托尼。接着,美军101空降师也赶来了。他们是从180公里以外的法国境内出发的,大卡车开着灯,不间断地跑了24小时。 
    盟军虽然早到了一步,但兵力就两个不足额的师。德军虽然迟到一步,但人数占了极大优势。他们围困了小城,于是守军得到这样一道射击命令:“向各个方向开火!” 
    12月21日,德军边进攻边箍紧了包围圈,迫使美军一尺一尺地向后撤退。 
    12月22日,守军似乎已退到底了。上午10时30分,路德维希向美军下达了最后通牒:要么立即投降,要么彻底毁灭。几小时过去了,美军司令麦克考里夫将军回信答复。这封信战后被列入吉尼斯纪录中的“世界短信之最”,它只有一个字:呸! 
    这时,在南方,巴顿将军正率领第3军向巴斯托尼驰援。艾森豪威尔给他下了一道最简短的命令:快!但不管怎么快,第3军也要在冰封的道路上行进160公里。在距巴斯托尼仅30公里的地方,第3军又遇上了罕见的暴风雪,美国兵被他们从未遇到过的严寒所阻滞。 
    巴斯托尼已是弹尽粮绝,急需空投给养。但在大雾和冰雪中,运输机连起飞动作都不可能完成。
    12月23日的早晨,阴沉的天空还是见不到飞机的影子,被围困的士兵以为他们被遗忘了。 
    天终于放晴了,自德军发动阿登攻势以来,这还是第一次。C·47型运输机投下了数百个降落伞,迫击炮弹、机枪子弹,防毒面具、医药用品、绷带、电池,急救血浆全有了。还有从空中飘落下来的圣诞礼物。空军想得挺周全。 
    在这个圣诞节,他们将不能回家过年。但他们在漫天飞雪中的战斗阻止了希特勒的孤注一掷,使他没能送给德国人所允诺的那份特殊的圣诞礼物。 
    在圣诞节的前夜,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静得使人不安,这是总攻前特有的万籁俱寂。 
    圣诞节到了。在这天的清晨,德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并终于敲开了巴斯托尼西部的美军防线。顺着这个撕开的口子,纳粹步兵往里涌,直到距市中心3公里处才被阻止祝巴斯托尼告急!巴顿率第3军全力以赴地往前赶。坦克甩开了步兵,从德军防线的一个缺口中穿插进去,现在距目的地只有十几公里了。 
    德军现在难办了。他们既要阻止第3军,又要保持住攻城的势头,但两头都落了空。 
    圣诞节的第二天,第3军的坦克开进巴斯托尼,与守军会合。到步兵也陆陆续续赶来之后,如此强大的守卫力量,不是德军所能撼动的,巴斯托尼终于缓过来了。 
    希特勒呢?对他来说现在有个面子问题。他曾信誓旦旦地要打到安特卫普,没想到在距安特卫普港甚远的巴斯托尼就被阻止住了。他咽不下这口气,谁劝都不听,1945年1月3日,德军集中了9个师继续猛攻巴斯托尼,从而展开了阿登反攻中最激烈的战斗。但这时的巴斯托尼已得到巴顿第3军的增援,德军毫无进展。不仅如此,它突入了一个狭长的走廊地带,再不撤则会被逐渐靠拢过来的盟军围歼。于是,在1945年1月16日,恰好发动阿登反攻一个月时,德军又回到了他们一个月前的出发阵地上。 
    阿登攻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最后一次反攻,结果以死伤12万人告终。希特勒拼出家底奋力一搏,又输了个精光,“狮鹫计划”彻底报销了。 
中共派代表赴重庆参加政协会议(1945年)-----
    1945年12月16日,中国共产党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由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吴玉章、陆定一、邓颖超等7人组成的中共政协代表团,赴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重庆谈判期间和《双十协定》签订以后,国民党一直没有停止对中共解放区的进攻,同时,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内战、争民主运动日益高涨,使国民党意识到全面内战尚未准备就绪,于是宣布召开政协会议。 
    27日,出席政协会议的中共代表,书面向国民党提出停止内战办法:(1)双方应下令所属部队,在全国范围内均暂住各地,停止一切军事冲突;(2)凡与避免内战有关之一切问题如受降、解除敌军武装、解散伪军、停止利用敌伪军、恢复交通、运兵及解放区、收复区等问题,均应于军事冲突停止后,经和平协商办法解决;(3)在政治协商会议指导下,组织全国各界内战考察团,分赴发生战事区域,进行实地考察,随时将事实真相提出报告,并公布之。 
    31日、国民党代表以复文回答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办法:(1)停止国内各地一切军事冲突,并恢复铁路交通。(2)因国内军事冲突及交通阻塞等事,与我国对盟邦所负之受降及遣送敌俘等义务有关,所有与停止军事冲突恢复交通及其他与国内和平恢复有关事项,由政府派代表一人,中共派代表一人,同马歇尔将军从速商定办法,提请政府实施。(3)由国民参政会推定公正人士五人。组织军事考察团分赴全国发生冲突区域考察军事状况、交通情形,以及其他与国内恢复和平有关事项,随时将事实真相提出报告并公布。 
日本侵华罪魁近卫文磨自杀(1945年)-----
    16日,发动对华战争的首犯前日本首相近卫文磨(上麻下吕,而非磨,下同)在东京获洼的荻外庄服氰酸钾自杀。
    1945年12月16日晨,发动全面侵华及太平洋战争的罪魁近卫文磨为逃避人民的审判,在美军占领当局刚刚发出对他的逮捕令后服毒自杀,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1891年10月12日,近卫出生在门庭仅次于天皇家的五摄家(即藤原豪族的近卫、九条、鹰司、二条、一条等五家。摄家是具有担任摄政、“关白”资格的门弟)之首近卫家。 
    近卫文磨作为藤原家庭的嫡流、近卫家250年来第一个由正妻所生的长子,自出世之日起即被视作掌上明珠,受宠无度。
    1917年,近卫从京都大学法学科毕业,同年经西园寺推荐入内务省工作。1919年1月,随西园寺参加巴黎和会。这一时期,他先后发表《排除英美本位的和平主义》、《战后欧美见闻录》等文章,阐述了对国际政治的看法。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既成的强国”与“要求打破现状的国家”间的战争,美英垄断殖民地的现状,“有悖于人类机会均等原则”,“德国想打破此种现状,诚为正当的要求”,“日本不能不给予深切的同情”,“领土狭孝原料缺乏的日本”,“为了自己生存的需要,不能不象战前德国那样,做出打破现状之举”。他确信,日本“向外扩张,诚为顺乎自然之势”。可以说,从青年时代起,近卫就树立了侵略有理的思想基础,并用以指导一生的活动。
    1936年,冈田内阁因“二·二六事件”垮台,元老西园寺推荐近卫组阁,以稳定政局。但近卫对发动这一事件的皇道派军人持同情态度,对处理善后感到为难,结果以健康原因推辞。其后成立的广田内阁和林内阁,皆因无法控制局面短命而终。林内阁于1937年6月辞职后,组阁大任再次降到近卫头上。6月4日,第一次近卫内阁宣布成立。 
    无论是元老重臣,还是军部、政党、财界、民间右翼势力,都对近卫登台一致表示拥护,尽管它们的想法不尽相同。的确,近卫有高尚的血统,46岁的美妙年华,曾因辞掉首相给人留下没有权力欲的良好印象,对整个统治阶级来说,他成了众望所归的人物。 
    近卫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统治阶级各阶层利益的共同要求,那就是大力推进对外扩张。他在组阁当天即表示,“属于‘非持有国’类型的我国必须确保我民族自身的生存权力,我国的大陆政策是建立在这个确保生存权利的必要之上的。”新内阁负有实现“国际正义”的使命,而“实现国际正义的较好方法,是获得资源的自由,开拓销路的自由,为开发资源所需劳动力移动的自由”。无异一纸夺取殖民地的宣言。 
    1937年7月7日,即近卫上台后的一个月又三天,驻华北日军发动芦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7月底,华北日军与前来增援的关东军、朝鲜日军攻占了京津地区,并继续向华北腹地进犯。8月13日,日军开辟上海战场。 
    11月12日占领上海,旋即攻占京沪铁路沿线城市。12月13日占领南京,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遇难的中国军民超过30万人。次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和广州。一年多时间,日本即攻占了半个中国。 
    但是,与日本法西斯预想相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到1938年底,抗日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在军事上未能灭亡中国,诱降阴谋也未见实效,近卫内阁在侵华对策上已一筹莫展,加之在与德国签订军事同盟上与陆军发生分歧,遂于1939年1月实行总辞职。 
    1940年7月22日,近卫再次登台组阁。 
    第二次近卫内阁在强化国内法西斯体制上抛出的新花样,是开展所谓新体制运动,亦称“近卫新体制”。近卫声称,开展新体制运动是“为应付前所未有的内外动荡局势,建立强有力的举国政治体制”,使“一切政党、派别、经济团体和文化团体统统归依于公益优先的精神之下”,“官民协同”、“实践翼赞大政的臣道”。 
    近卫新体制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在政治上是效仿希特勒的纳粹党,由近卫本人发起建立直接辅助天皇的政治组织大政翼赞会。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近卫已开始了筹建新党活动,组阁前的6月24日,又辞去枢密院议长,全力实施这一计划。到第二次近卫内阁成立后的一个月左右,现存的各政党和团体,或自动解散,或被强制取缔。在“不要误了公共汽车”的口号下,形形色色的法西斯分子纷纷投入近卫的怀抱。10月12日,大政翼赞会宣布成立,近卫亲自兼任总裁,其他要职分别由宫廷贵族、军政官僚及法西斯分子头目担任,并在各都、道、府、县设立支部,由当地知事任支部长,将居民编入“邻组”组织,实行严密的法西斯主义统治。 
    1940年12月,近卫内阁通过《经济新体制纲要》,为实现“国民经济一体化”,加强国家的战时经济统制,设立钢铁统制会等产业统制机构,以保证战争物资的生产和调配。同时还设立全国金融协议会,颁布资金运用令,加强对金融业的统制。 
    此外,近卫内阁制定《确立劳动新体制纲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大规模的产业报国运动,建立各种产业、行业报国会,通过劳务统制,把全国人民驱赶到为战争服务的轨道。 
    伪实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与“德意三分天下”的迷梦,近卫内阁在加强中国占领区统治,保持对华军事优势前提下,紧锣密鼓准备“南进”,夺取被英美视为自己势力范围的东南亚地区。为实现这一目的,经松冈外相斡旋,1940年9月签订了日德意三国军事同盟,次年4月又与苏联签订“日苏中立条约”,企图通过外交手段压美英对日本的“南进”采取绥靖政策。但是随着德国入侵苏联,这一外交阴谋实际宣告破产。
    然而日本仍坚持“南进”计划,在1941年7月2日的御前会议上,再次确定“南进”政策,并“不辞与美英一战”。不过在策略上则仍做两手准备,即一面继续与美国谈判,谋求外交解决问题,一面制造“北进”假象,加紧备战,一旦谈判破裂,即行对美英开战。为此,1941年7月16日,近卫以内阁总辞职的方式,撤换了对贯彻这一方针不利的外相松冈洋右。 
    继而成立的第三次近卫内阁,除更换了少数成员外,继续坚持政府的既定方针。9月6日,再次召开御前会议,决定以10月上旬为限,如日本的要求“仍无实现的希望,就决心立即对美、英、荷开战”。对“南进”和御前会议的决定,近卫始终是积极赞同者,但到10月上旬日美谈判仍无进展时,他感到对美开战尚无“百分之百”的取胜把握,与主张立即开战的东条发生对立,遂于10月16日向天皇提出辞呈。 
    近卫辞职后,仍作为政府重臣参与制定重大国策,后来也提出过尽早结束战争之类的主张。但他最关心的是“保存国体”和防止“共产主义蔓延”。日本战败投降后,曾担任东久迩内阁国务相和币原内阁“内大臣府御用挂”职务。 
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1949年)-----
    1949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首脑第一次出访活动。访问期间,毛泽东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就中苏双方有关的重要政治和经济问题举行了会谈。1950年1月20日,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长周恩来抵达莫斯科,参加双边会谈。 
    2月14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同苏联外长维辛斯基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于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30年。条约共6条,主要内容为: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制止任何国家的侵略与破坏和平;当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盟国之进攻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也不参加任何反对对方的同盟、集团或行动;双方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将进行彼此协商;双方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中苏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经济援助,进行经济合作。 
两客机在纽约上空相撞(1960年)-----
    1960年12月16日,在浓雾和雨雪交加中飞行的两架客机在纽约城上空相撞,机上127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丧生,另外5人是在相撞飞机中的一架在布鲁克林坠毁,酿成7级火灾时丧命的。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灾难事件。 
    相撞的两架客机中一架是从芝加哥起飞,机上有77名乘客和 7名机组人员,美国航空公司的喷气客机。另一架是从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飞抵的环球航空公司的洛克希德超星座客机。机上有 39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唯一的幸存者是美航喷气客机上的一个11岁的男孩。他是被抛出那架遇难飞机之后在一个雪丘上落地而幸免于难的。 
    美航喷气客机是在布鲁克林人群丛集的公同斜坡地带坠毁的,摧毁一间教堂,油箱燃料起火,使附近燃起熊熊烈焰。环航客机坠毁在斯泰丹岛东南11英里处。它以几百英尺之差避过几幢房子。 
罗荣桓元帅逝世(1963年)-----
    1963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同志在北京逝世。 
    罗荣桓,原名慎镇。1902年生。湖南衡山(今属衡东)人。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被派往鄂南通城从事农民运动,参与组织农民武装。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委,第一军团、江西军区、第八军团政治部主任。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军大学第一科政委,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代理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政委,第四野战军第一政委。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在中共第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并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威尔逊提出英国的(1964年)-----
    1964年12月16日,英国首相威尔逊在下院就北大西洋集团内部正在激烈争吵中的多边核力量计划提出了英国的建议。 
    他在下院外交问题的辩论中提出英国的“大西洋核力量”方案。他说:英国建议的核力量有四个组成部分:“英国的V型轰炸机,为履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地区以外的义务所需的这种飞机除外”;“一支英国的北极星潜艇舰队”;“数量至少同英国相等的美国北极星潜艇”;“非核国家也能够参加的某种由混合人员组成的部队或共同拥有的部队”。他说:在这样一支核力量中,“美国,英国和法国(如果法国参加的话)可以行使否决权”。 
    英国的方案是在美国“多边核力量”计划受挫并被迫推迟的情况下提出的。这个方案使英国可以保持某种“独立的核力量”,在大西洋核力量中又拥有否决权,并且限制了西德的作用。这个方案如同美国的计划一样,将在北大西洋集团内部引起新的争吵。 
    威尔逊公开表示,英国政府对美国的多边核力量计划持“完全保留”的态度,没有作过任何承诺。 
    关于核武器问题,他说,英国政府和美国政府一致认为有必要“防止核武器的进一步扩散”,并欢迎“继续提出关于对武器进行监督和裁军的建议,特别是由于最近中国的(核)爆炸”。 
    威尔逊声称,“英国正在设法保持自己三方面的作用:战略核作用,根据利害关系和条约所承担保卫欧洲义务而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的常规作用,和世界范围的作用。” 
英国作家毛姆逝世(1965年)-----
    1965年12月16日,英国作家毛姆在法国里维拉因中风逝世,终年91岁。 
    毛姆是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家。作品以文体明晰朴素、取材广阔、对人性有透彻的理解为特点。 
    “我宁愿读时间表和目录,总比什么也不读要强,这些东西比大多数作家写的小说更使人爱读。”这话是对一切持批判态度的毛姆在1938年说的。 
    毛姆在他20几岁时写了一些客厅喜剧。40多岁时,他创作了《人类的枷锁》(1915年)与《月亮与六便士》(1919年)。反击那些经常攻击艺术的人们,直到他临死之时他还是一个对女人的厌恶者,不可知论者,所以他的作品充满悲观主义的色彩。
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逝世(1966年)-----
    1966年,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因《海瑞罢官》一剧受尽迫害,于当年12月16日逝世。 
    马连良(1901—1966)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工老生。回族。北京人。9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学艺,受业于叶春善、蔡荣贵、萧长华、郭春山、茹莱卿等,先习武生,后改老生。10岁即登台演出老生重头戏。出科后,他继续向孙菊仙、贾洪林、刘景然诸家学习,并吸收余(叔岩)派之长,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发展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艺术。历任北京京剧团团长、北京戏曲专科学校校长等职。曾赴朝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慰问演出,并率团赴香港演出,弘扬民族文化。文化大革命开始,因《海瑞罢官》一剧受到残酷打击,被迫害致死。马连良对艺术认真严肃,刻意求精,不但唱、念、做全面发展,而且武功根底深厚。他的嗓音清朗,唱腔委婉,于酣畅中见俏丽,细腻中见洒脱,不少唱段至今脍炙人口,风靡全国。尤其在他晚年,参加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演出,唱腔、念白、做工又有创造和发展,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极为重视舞台艺术的整体性,对角色间的互相合作,要求严格,一丝不苟。由于他的倡导,乐队中重视月琴伴奏的效果,他对服装、化妆、盔头、髯口等,均有革新创造,在乐队前增设围屏,使乐队和演出区隔开,净化、美化了舞台。代表剧目有《群英会》、《借东风》、《甘露寺》、《四进士》、《苏武牧羊》、《春秋笔》、《一捧雪》、《将相和》、《海瑞罢官》、《赵氏孤儿》等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以及《杜鹃山》、《年年有余》等现代京剧。弟子有王和霖、王金璐、言少朋、李慕良、马长礼、迟金声等。他主演的《群英会》和《铡美案》已摄制成艺术影片,有《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集》行世。 
《海牙公约》签署(1970年)-----
    在美国的倡议下,1970年12月6日,国际民航组织在荷兰的海牙召开了国际航空法外交会议,讨论有关空中劫持飞机的问题,有76个国家参加。会议于12月16日签订了一项公约,名为:《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简称《海牙公约》。 
    公约的第一条规定:“凡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任何人:(甲)用暴力或用暴力威胁,或用任何其他恐吓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或企图从事任何这种行为;或(乙)是从事或企图从事任何这种行为的人的同犯,即是犯有罪行。”这就是公约对于非法劫持航空器所下的定义。
    公约的第二条规定:“合缔约国承允对上述罪行给予严厉惩罚。” 
    对于劫持飞机的罪犯的引渡问题是这次会议上争论的焦点。美国和苏联都主张应将劫机罪犯遣送给飞机登记国。然而,很多国家则认为劫机多数是为了政治上的目的,因此,不同意规定引渡。但是,与会国一致同意对劫机犯给予严惩。结果,《海牙公约》对引渡劫机罪犯的问题没有作出硬性的规定。尽管如此,有一点是明确的,公约规定了劫持飞机是一种严重犯罪,对于劫机罪犯的处理办法是:要么引渡,要么按罪犯所在国的法律起诉判刑。 
    截止到1971年底,《海牙公约》已有74个签字国。到1983年,《海牙公约》已有100多个缔约国。 
中美公布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决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建立外交关系。经双方商定,中美建交联合公报提前于1978年12月16日公布。联合公报的全文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再次强调:——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双方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将于一九七九年三月一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馆。 
意一妇女一胎生四个试管婴儿(1986年)-----
    1986年12月16日,意大利一位三十七岁的妇女在都灵大学附属第二产科医院一胎生出四个试管受精婴儿,并且全部成活。这些婴儿在母体内生长仅二十九周,其中最重的婴儿出生时只有一千二百八十克。 
    婴儿的双亲是米兰人,六年多来他们一直渴望有个小宝宝,但因妻子输卵管有病未能怀孕,所以这对夫妇决定采用试管受精的办法怀孕生育。妇科医生用腹腔镜检查,从母体子宫中取出多个成熟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再把全部五个受精卵送入母体(为确保至少成活一个),才导致一胎多生。 
    这位三十七岁的母亲经剖腹产后感觉良好,当她见到自己盼望已久的婴儿后,心情十分愉快;四个婴儿的状况也正常。
卢泰愚当选南朝鲜总统(1987年)-----
    1987年12月16日,民主正义党总裁卢泰愚当选南朝鲜总统。 
    卢泰愚,1932年生,庆尚北道达城郡人。先后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1959年赴美受特种部队训练,历任旅长、总统警护室作战助理、师长、首都警备司令、保安司令、内阁第二政务长等职。1979年12月,支持全斗焕发动军事政变。1983年起任1988年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主席。1987年8月,任民主正义党总裁。1987年是日,通过直接选举当选为南朝鲜总统。 
英卫生部次官因“鸡蛋风波”辞职(1988年)-----
    1988年12月16日下午2时,英国卫生部次官埃德温娜·柯里宣布辞职。 
    柯里夫人辞职是因为她的“鸡蛋评论”在英国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半月前,柯里夫人在一次电视讲话中说:“英国生产的大部分鸡蛋受到了沙门氏菌的污染。”此话一出,鸡蛋销售量半月内骤降50%。卖不出去的鸡蛋在发臭,鸡农开始大量宰鸡。鸡蛋生产者面临财政上的崩溃和亏本出售鸡股票的前景。鸡蛋生产者们群起而攻之,全国最大的蛋品生产者泰晤士河谷鸡蛋公司等单位,纷纷对柯里夫人提出指控,并要求她辞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已经拨出50万英磅的紧急专款,用于广告宣传计划,以消除消费者对鸡蛋的恐怖心理,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对记者说,“鉴于目前鸡蛋市场的形势,政府已决定采取短期购进鸡蛋的特别措施”。柯里夫人虽然辞职了,但余波未平。 
美国入侵巴拿马(1989年)-----
    1989年12月,美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袭击,侵占了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共和国,使这个只有200万人口、面积不足8万平方公里的小国遭到一场空前的大灾难。 
    美国入侵巴拿马,归根结底是为了保住巴拿马运河的既得利益。1903年,美国强迫刚刚取得独立的巴拿马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权利,并且永远租借运河和运河区。1914年巴拿马运河建成,使大西洋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1万多公里。美国一直是运河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每年运河总收入约3亿多美元,绝大部分为美国所得,巴拿马只能得到很少的零头。美国把运河西岸16.1公里范围划为运河区,设立美军南方司令部,不许巴拿马人入内,运河区就成了“国中之国”。 
    几十年来,巴拿马人民不断地为收复巴拿马运河的主权而斗争,经过长期努力,两国终于在1977年签订了新的运河条约,新条约规定,1999年12月31日午时之后,运河完全交由巴拿马管理。从1990年起,运河区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应由巴拿马人担任,(副主任由美国人担任)。美国的南方司令部也必须同时撤离运河区。对于美国来说,运河是它的生命线,失掉运河的管理权,会给它带来严重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后果。因此,美国必然要千方百计保留它在运河和运河区的利益。 
    美国为了保持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利益,企图扶植一个俯首听命于美国的政权,去取代坚决主张收回运河主权的以铁腕人物诺列加为首的巴拿马现政权。为了迫使诺列加下台,美国政府使用了种种手段,对巴拿马采取了经济制裁、外交诱逼、军事威胁,支持巴拿马国内反对派掀起“倒诺浪潮”。1989年10月3日,巴拿马部分中下级军官发动军事政变失败后,美总统布什批准一项 300万美元的拨款,专供中央情报局策动第二次军事政变。与此同时,美国秘密向巴拿马增兵4500人,空运了大量坦克、装甲车、武装直升机。美国直接入侵巴拿马的企图显露出来了。
    美国为了遮人耳目,欺骗舆论,处心积虑制造入侵巴拿马的借口。 
    美国找到的耸人听闻的借口之一,是“打击毒品走私”。毒品走私是80年代以来最容易引起公愤的国际问题。美国指责巴拿马政府首脑诺列加参与了国际毒品走私活动,同哥伦比亚贩毒团伙有牵连。1988年2月,里根政府就通过迈阿密联邦法院大陪审团,以“参与贩毒活动”为名,对诺列加提出正式起诉。这次,把“贩毒犯”“捉拿归案”,就成了出兵的重要的“理由”。 
    美国出兵的另一个借口是为了“自卫”。12月16日晚9时, 4名美国军官乘车经过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所在的大街时,与巴拿马国防军的士兵发生冲突,双方拔枪射击,美海军陆战队的一名军官被打死,巴拿马3人受伤。事发后,美国指责巴拿马挑起事端,巴拿马指责美国人首先开枪。美国的国防部为此发表声明,扬言为了保护“美国人的安全”要进行“自卫”,美国总统布什表示要对巴拿马采劝报复行动”。巴拿马外交部则向美国提出强烈抗议。这样,双方调兵遣将,处于警备状态。一个美国兵被打死这件事,就成了这场战争的导火线。 
我国成立第一个大规模“政府网”(1989年)-----
    1998年12月16日,北京市政府“首都之窗”工作会议透露“首都之窗”站点业己开通,成为我国第一个大规模“政府网”。人们有问题要反映可以通过网上市长信箱等在网上直接与市长沟通,群众也多了一条了解政府方针的新渠道——网络。 
    北京计划1999年9月底以前基本实现市国家机关(含市委、人大、政协)全部走上因特网。 
    1998年11月末消息,国家信息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政府上网工程”。有关部门将1999年定为“政府上网年”,并计划到2000年,80%的国家部委和多级政府在中国公众多媒体通讯网上(163/169网)设定站点。 
上海证券交易所行情与路透社联网(1992年)-----
    1992年12月16日,中国最大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行情电脑系统和路透社的综合数据网络,正式联通。上海证券交易所的A股和B股的牌价瞬间即可通过网络向全球传送。 
    中午12时,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二楼会议厅设置的终端机,通过单向卫星接收到路透社的综合数据网络传送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行情报导。
    路透社东亚市场拓展经理黄夏慧说,路透社目前已为世界 170个城市提供了20万部终端机,提供的金融信息服务包括:外汇、债券、股票、期货及能源价格。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中国首家联通路透社网络的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近两年来,已拥有全国各地会员171个,上市股票38种,上市股本44.36亿元人民币。 
《人民日报》首次发表“股评”引发“股票地震”(1996年)-----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针对股票市场情况所发的“准社论”,本意是提醒股民对我国股票市场目前的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可却引发了一场“股票地震”,股票市场全线下跌,股民们都懵了。 
    评论员文章说,当前,炒股已成社会热门话题,各界人士争相入市,证券交易所几个月来新增投资者开户数800多万,总数超过2100万,股民已占城市人口相当大的比例。今年4月以来,股票市场逐步回升,10月以后出现暴涨。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这在国际证券市场上是罕见的。这样的暴涨是不正常的和非理性的。 
    评论员文章指出,当前股市超常暴涨的主要原因:第一、机构大户操纵市场。一些资金大户利用股市飚升和散户跟风,频频坐庄,轮番炒作。这些大户多属国有企业,凭借其地位、关系,呼风唤雨,牟取暴利。第二、银行违规资金入市。第三、证券机构违规透支。第四、新闻媒介推波助澜。一部分报刊、电台、电视台、声讯台的股评节目和证券咨询机构极少进行风险告诫,而是一味鼓噪,有的甚至传播谣言,误导股民。一些非法出版物信口开河,发布“大牛市赚大钱”一类毫不负责的言论,以此招徕读者,牟取利益。第五、误导误信股民跟风。实际上股票市场没有永远的多头,总是有涨有落,暴涨必暴落,各国股市无一例外。由于相当多的投资者在股票上升时期新入市,没有摔过跤,缺乏风险意识,轻信舆论误导,误认股市必能不跌。还有一个心理因素不可忽视。由于今年抑制通货膨胀成绩显著,银行对新增储蓄取消保值贴补,又两次降低存、贷款利率,不少市民认为储蓄存款收益率低了,不如炒股,风险不大,获利更多。这是一种误解。 
    评论员文章说,考察各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缓涨可能缓跌,暴涨必然暴跌,这是各国股市的一条共同规律。暴涨所以会导致暴跌,是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价格决定于价值,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情况只会是暂时的、短期的和有条件的,而不可能是长期的、永久的和绝对的。但在中国,由于上市公司的数量少,规模小,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不大,股指的暴涨暴跌并不反映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而主要是反映了市场的投机程度。换句话说,在市场发展初期,股市暴涨暴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参与者的过度投机。 
    评论员文章强调,股市出现暴涨暴跌,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对社会,后果都是相当严重的。对于股市暴涨必然带来暴跌,不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不以为然,他们众口一词,说明年香港要回归,十五大要召开,政府一定要把经济搞好,绝对不会让股市掉下来。这是一种对股市的估计是十分糊涂的看法。政府要把经济搞好是真,但绝对不会在股市暴跌时去托市,也托不起市。投资者对此不能抱有任何幻想。投资股市,风险自负,赚钱自得,损失自担,这在任何国家都一样。目前的股市已到了很不正常的状况,孕育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需要引起投资者足够的重视。 
    评论员文章针对目前的情况提出做好八项工作:第一,进一步加强监管。第二,继续公开处理违规案件。第三,实行涨跌停板制度和完善市场信息公开制度。第四,建立证券行业禁入制度。第五,加强风险管理。第六,增加供给。第七,做好舆论导向工作。第八,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各地方、各部门不能自行其事,干预股市,要与中央保持一致,自觉维护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市场管理体制,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证券市场的方针政策,维护好本地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美向伊拉克发动“沙漠之狐行动”(1998年)-----
    1998年12月16日,就在离美国会众院开会表决是否弹劾克林顿不到20小时的时候,白宫突然对伊宣战。随着克林顿的一声令下,部署在海湾地区的美军战舰和轰炸机向伊拉克发射了二三百枚联合国武器核查。美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即刻从克林顿弹劾表决转移到萨达姆的生死存亡。 
    美军此次代号为“沙漠之狐行动”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5点钟开始,早已待命在海湾的美军军舰对伊拉克的“军事和安全”基地和设施予以毁灭性的打击,发射了数以百计的用卫星制导的巡航导弹,美海军的EA·6B飞机向伊军的防空阵地发射了反雷达导弹,以摧毁对美空军可能构成的任何威胁。随后,美军轰炸机及英国战斗机从空军基地及航空母舰上起飞,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的轮番轰炸和袭击。袭击开始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表示他已下令对伊拉克实施猛烈、持续的多轮空袭以惩罚萨达姆继续阻挠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 
    美空袭开始时,伊拉克正是星期四凌晨一点,巴格达的大街空无一人。在美国警告将打击伊拉克不久,空袭警报声划破了巴格达安静的夜空,伊拉克电视台停止了正常节目,转而播放爱国歌曲及伊拉克军人手拿机关枪手榴弹演练的镜头。大约在零点49分,人们听到伊拉克防空炮火声,桔黄色探照灯把夜空照得很亮。在伊拉克时间星期四凌晨一点左右,美空袭开始。巴格达的枪炮声变得密集,外国记者所在的大楼玻璃被震得直响。有报道说,美国的导弹袭击至少已造成2人死亡和30人受伤。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一份声明中号召伊拉克人民“抗击真主的敌人、国家的敌人、人类的敌人”。 
    美国这次对伊动武的直接原因是联合国特委会主席巴特勒在其给联合国的报告中认定巴格达没有遵守其上个月做出的与联合国全面工作的诺言,继续设法限制武器核查工作。前一个月,克林顿在宣布暂时取消对伊空袭的命令时曾提出了5个条件,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接受核查。最近,美指责伊阻挠核查,藏匿可疑资料,刁难核查人员,表示对伊拉克一而再、再而三违反其与联合国的协议已失去耐心。 
    美国酝酿对伊动手已有多年,但这次决定动手也就是16日上午的事。午夜才从以色列飞抵华盛顿的克林顿没休息,一早就到白宫地下的“形势厅”与等候在那里的国防部长科恩、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等国安会成员研究伊拉克局势。当克林顿从“形势厅”走出时,有关空袭的计划和决定已经做出。克林顿当天除了起草电视讲话稿外,还和包括英国在内的美国主要盟国领袖进行了交谈磋商。近来一直游说国会不要弹劾克林顿的副总统戈尔电话通知美国前总统福特、卡特及曾领导指挥1991年海湾战争的布什对伊动手的决定。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则忙于给许多国家的外长打电话说明情况。而在此之前,巴格达时间星期三上午,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就已开始撤离巴格达,他们乘坐联合国的专机飞往巴林。 
    克林顿选择这个时间空袭伊拉克是否与众院周四弹劾表决有关,成为此间热门话题。为了消除国会的疑虑,克林顿派国防部长科恩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谢尔登到国会山向众院两党议员介绍这次军事行动的考虑。虽然议员们普遍支持克林顿下令袭击伊拉克的决定,但一些共和党议员仍公开质疑克林顿在面临弹劾前夕对伊动武的动机,经常批评克林顿对萨达姆太软弱的参院多数党领袖洛特今天表示,动武时间及克林顿的政策都让人有疑问。而众院多数党督导迪莱表示,有关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进行军事打击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回答,他甚至说:“在对伊轰炸时为什么就不能搞弹劾表决?”不过一如美国政治传统,在战争期间,两党议员都会把党派斗争暂时放到一边,一致对外,大多数议员周三纷纷表示支持克林顿的对伊动武。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1]  《20世纪大事记》
http://www.lilacbbs.com/bbs/read.php?fid=102&tid=21550&pos=1588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12月16日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