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883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1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数字电影
数字电影
漫画家
漫画家
5D电影
5D电影
4D电影
4D电影
人体艺术
人体艺术
海派青口
海派青口
民族歌剧
民族歌剧
京剧流派
京剧流派
单色画
单色画
分节歌
分节歌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地方戏

流行于一定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的通称.如秦腔,川剧,泸剧.是同流行全国的剧种(如京剧)相对的.

 

目录

豫剧编辑本段回目录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剧演出。

地方戏豫剧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据清李绿园乾隆四十二年(1777)成书的《岐路灯》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记载,当时本地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

豫剧音乐分有四个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福调”;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艺人相传,豫剧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都曾办过科班。后在开封一带的,形成祥符调;传至商丘一带的,形成 豫东调;流入洛阳的一支,发展为豫西调;流入漯河的一支,被称为沙河调。

豫剧历史上有名的演员,据邹少和先生回忆:“宣统间,小旦李剑云者,阳武人,天赋佳喉,清脆圆润,高下疾徐,婉转曲折,玑珠走盘,无不如意,又复善制新腔。自李氏出,剧风为之一变,优伶界中感叹为空前绝后之才”。比较著名的须生有张小乾、张同庆、澎海豹、许树云。名小生有黄儒秀(黄娃、黄马褂)、王金玉(筱火鞭)。红脸王唐玉成,武曹彦章等。

1927年后,豫剧界出现了女演员王润枝、马双枝陈素真常香玉等,她们先后在开封等城市演出中,吸收了坠子大鼓京剧的一些唱腔剧目表演;又有樊粹庭、王镇南等为陈素真、常香玉等编写了一批新戏,使豫剧的舞台艺术发生了显著变化。1938年,常香玉在豫西调的基础上,吸收豫东调的一些唱腔,突破界限,形成新的流派,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也各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卓然成家。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黑脸李斯忠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

1949年以后,河南豫剧院三团,以演现代戏为主,创作了许多新戏新腔,并培养出一批以演现代戏见长的演员,如高洁、魏云、柳兰芳、马琳、王善朴等。

如今,豫剧除遍及本省外,又传播到邻近各省,并在各地组成了不少专业剧团。

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表演风格朴实、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观众欢迎。

豫剧音乐丰富多采,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可分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飞板四大板类。豫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称之为老三手或仨弦手。后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武场常用的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又名堂锣手锣)、手镲梆子手板等。

豫剧的脚色行当分:四生四旦四花脸。俗称:“四生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即一鼓二锣仨弦手,梆子手镲共八口)俩箱倌”。四生是大红脸(又叫红净戏生)、二红脸(又叫马上红脸)、小生边生(又叫二补红脸);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正因为是男八女四的行当,把四生四花脸叫做外八角,以男角为主的戏叫做“外八角戏”。

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 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等。其中《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均摄制成影片。

崔兰田的代表作有三上轿,卖苗郎,秦香莲,桃花庵。阎立品的代表作有秦雪梅,钓金龟,碧玉簪,盘夫索夫 马金凤的代表作有花打朝,对花枪,穆桂英挂率陈素珍的代表作有桃花庵常香玉的有花木兰,红娘,断桥。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以前,河南梆子在豫西山区演出时常常靠着山堆个土台子,所以人们也称它为"靠山吼"。"豫剧"之称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用的。豫剧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宁夏、青海、新疆等十几个省区,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戏曲之一。

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发展非常迅速。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说法不一。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   

豫剧在形成之后,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大致有四支:开封一带的祥符调,商丘一带的豫东调(又称东路调),洛阳一带的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或靠山簧)以及漯河一带的沙河调(又称本地梆)。。唱腔主要分慢板、二八板、流水、飞板等板路。主要流派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豫东调的男声高亢激越,女声活泼跳荡,擅长表现喜剧风格的剧目。豫西调的男声苍凉、悲壮,女声低回婉转,擅长表现悲剧风格的剧目。  

豫剧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琵琶唢呐等。以梆子按拍,节奏明快、欢畅。

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往往唱得酣畅淋漓,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1927年以前的河南梆子没有女演员。出现了女演员后,逐步形成了常香玉、陈素贞、马金凤、闫立品、崔兰田五大名旦表演流派,常派激昂奔放,陈派明快清新,马派刚健明亮,崔派深沉含蓄,闫派细腻委腕。目前,五大流派桃李天下。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才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又有了新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红果,红了》。  

 

越剧编辑本段回目录

越剧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等。艺人初始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民国14年(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闻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之。

民国6年5月13日,小歌班初次进入上海,在十六铺“新化园”演出,因艺术上粗糙简陋,观众寥寥。以后续有3班艺人来上海,但均告失败。艺人们在学习绍兴大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后,艺术上有所提高,民国8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

民国9年起,小歌班集中了一批较知名的演员,编演了一些引人入胜的新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孟丽君》等。这些剧目,适应了五四运动后争取女权和男女平等思潮的兴起,受到观众欢迎。之后,升平歌舞台老板周麟趾,从嵊县请来民间音乐组织“戏客班”的3位乐师组成越剧史上第一支专业伴奏乐队,演奏时以15(dosol)两音定弦,沿用绍兴大班习惯,称为【正宫调】,简称【正调】,从此【丝弦正调】成了主腔;并借鉴绍兴大班的板式,初步建立起板腔体的音乐框架。民国10年9月至民国11年,男班艺人相继将剧种改称“绍兴文戏”,吸收京剧、绍剧的表演程式,向古装大戏方面发展。剧目则受“海派京剧”影响,主要编演连台本戏,在“大世界”、“新世界”等游乐场以及茶楼旅社、小型剧场演出。主要演员有小生王永春支维永,小旦卫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马潮水,小丑马阿顺、大面金荣水等。

民国12年7月,嵊县籍商人王金水请男班艺人金荣水回乡办起第一个女班,招收13岁以下的女孩二十余人。翌年1月14日,该女班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演出,称“髦儿小歌班”。民国18年,嵊县办起第二个女班,之后续有举办。民国20年底开始,一些女演员如王杏花、陈苗仙、吕福珠以及“东安舞台”、“四季春班”等先后来沪,但仍为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

民国17年1月起,女班蜂拥来沪,民国30年下半年增至36个。女子越剧的所有著名演员几乎都荟萃于上海。报纸评论称“上海的女子越剧风靡一时,到近来竟有凌驾一切之势”。而男班由于演员后继无人,最终被女班取代。

女子越剧在上海立足后,为适应环境和观众需求,以姚水娟为代表的一批越剧从业者进行了变革,当时称为“改良文戏”。各剧团、班社竞相编演新剧目。4年间,编演的新剧目超过了400个,剧目题材广泛,风格、样式多种多样,编剧多半曾从事过“文明戏”,剧目一般采用幕表制,当时主要的编剧有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等。剧目内容的多样化,引起演出形式相应的变化,出现纷纷向兄弟剧种学习的趋势。当时有的学海派京剧,如商芳臣曾搬演周信芳的名剧《明末遗恨》;有的学申曲,如施银花、屠杏花移植上演西装旗袍戏《雷雨》;有的则学习电影话剧,如姚水娟演的《蒋老五殉情记》、《大家庭》,采用写实布景,人力车上台。在经营方式方面,破除了封建性陈规,实行经理制,统一掌管前后台。

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旦角为“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小生为屠杏花、竺素娥、马樟花;青年演员如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等,都已崭露头角。

民国31年10月,袁雪芬以话剧为榜样,在大来剧场开始改革。前两年陆续聘请的编导有于吟(姚鲁丁)、韩义、蓝明(流)、萧章、吕仲、南薇、徐进等,大多数是年轻的业余话剧工作者。他们把进行改革的越剧称为“新越剧”。民国33年9月,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戏院进行改革。此后,上海的主要越剧团都投入“新越剧”的行列,越剧的面貌在短短几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

越剧改革,首先是编演新剧目,建立剧本制,废除幕表制。即使演出传统剧目,也经过整理改编。新剧目内容比过去有较大变化。许多编导和主要演员们,重视剧目的社会效益,主张给观众以积极有益的影响,编演了大量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的剧目。民国35年5月雪声剧团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这引起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对越剧和整个地方戏曲的重视。是年9月周恩来在上海,看了雪声剧团的演出,之后又对中共地下组织如何做好地方戏曲界的工作作了指示和部署。中共党员钱英郁、刘厚生等被派到越剧界担任编导。之后,上海文艺界和新闻界的进步人士对袁雪芬被流氓抛粪事件、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及为筱丹桂申冤的斗争中,也都给予了支持。

唱腔也有重大突破。40年代前期,袁雪芬演出《香妃》和范瑞娟演出《梁祝哀史》时,都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发展成为越剧的主腔,并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

在表演方面,越剧一方面向话剧、电影学习刻划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另一方面向昆曲、京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逐渐形成了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风格。

在舞台美术方面,采用立体布景、五彩灯光、音响和油彩化妆,改革服装式样、色彩,质料柔和谈雅,成为舞台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一系列的改革,逐步建立起正规的编、导、演、音、美综合的艺术机制,并组建剧务部负责舞台综合艺术的机构。越剧改革,促使观众的构成发生了变化,除原来的家庭妇女外,还吸引来大批工厂女工和女中学生。上海解放前夕,从事越剧的几个主要剧团如“雪声”、“东山”、“玉兰”、“云华”、“少壮”都受到中国共产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生气勃勃。

1949年5月上海解放。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上海第一个国家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正式成立。剧院荟萃了越剧界一大批有较高艺术素养的编、导、演、音、美等专门人才,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发挥了国家剧院示范作用。此外,一批集体所有制的剧团如“芳华”、“云华”、“合作”、“少壮”等也很活跃,在出人出戏方面取得不少成果。

50~60年代前期是越剧的黄金时期,创造出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在国内外都获得巨大声誉,《情探》、《李娃传》、《追鱼》、《春香传》、《碧玉簪》、《孔雀东南飞》、《何文秀》、《彩楼记》、《打金枝》、《血手印》、《李秀英》等成为优秀保留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还被摄成电影,使越剧进一步风靡大江南北。

音乐方面,又创造出新的曲调,如在50年代袁雪芬与作曲家刘如曾合作,吸取男班艺人的唱法,创造了新型的【男调】。1958年、1959年傅全香、袁雪芬分别在《情探》中的“行路”、《双烈记》中的“夸夫”中,创造了崭新的【六字调】。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并传唱。

为了培养艺术接班人,1954年秋,华东戏曲研究院设演员训练班后改建为上海市戏曲学校,招收越剧男女学员60人。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上海越剧院组成男女合演的实验剧团,有计划地从事男女合演探索。他们运用“同调异腔”、“同腔异调”、“同调同腔”等方法,解决了男女对唱的困难。男演员史济华、张国华、刘觉等赢得广大观众的承认。为使越剧事业后继有人,上海市戏曲学校又于1956年开办了越剧音乐班。上海越剧院虹口、静安等区也分别办了学馆或戏校,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材,成为业务骨干。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越剧开始从上海走向全国。至60年代初,越剧已流布到二十多个省市,影响日益扩大。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越剧受到严重的摧残。一批著名演员、创作人员和管理干部,受到迫害,越剧被迫停演。

十年动乱结束后,越剧得到复兴。1977年、1978年和1981年,上海越剧院相继创作演出了男女合演的《忠魂曲》、《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塑造了现代史上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历史伟人的形象。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解体的区级越剧团,也部分得到重建,恢复了艺术活动。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上海越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艺术思想更加解放,艺术观念更加开放。在创作演出上,题材、风格更加多样化,二度创作更致力于吸收现代艺术的成果,进行大胆的探索。《汉文皇后》、《魂断铜雀台》等历史剧和根据莎士比亚作品改编的《第十二夜》,在艺术上都有较大的创新。随着电视的普及,《孟丽君》、《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孔雀东南飞》、《红楼梦》、《沙漠王子》等一批优秀剧目,都被摄制成电视片,有的还在全国评奖中获奖。

为了解决“文化大革命”造成的越剧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从70年代末开始,花大力气培养青年。钱惠丽、单仰萍、赵志刚(男)、方亚芬、萧雅、陈颖、韩婷婷、华怡青、胡敏华、章瑞虹等,已为观众所熟知。上海市青年演员会演以及各种广播、电视大赛等活动,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一些50~60年代已成名的演员如徐玉兰、王文娟、张云霞、吕瑞英、金采风、毕春芳等逐渐被观众承认已形成不同的流派。

越剧在影响遍及全国的同时,还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赢得盛誉。1955年夏,上海越剧院以中国越剧团的名义,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苏联演出;1959年、1961年上海越剧院分别赴越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83年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员东渡日本演出《红楼梦》;1986年又去法国巴黎参加秋季艺术节演出;1989年5月上海越剧院一批艺术家到美国进行访问演出,都受到各国人民和华侨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从60年代初开始,上海越剧院卢湾越剧团静安越剧团还多次到香港演出,受到港、澳同胞热情欢迎。

80年代后期始,随着文化品类的丰富和观众欣赏口味的多样化发展,上海的越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越剧界的有志之士正在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力争使上海越剧事业重新走向辉煌。

著名演员有袁雪芬傅全香戚雅仙范瑞娟徐玉兰尹桂芳王文娟张桂凤茅威涛等。

 

黄梅戏编辑本段回目录

黄梅戏的概述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三省毗领的安庆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早期黄梅戏的演出剧目,大多为老艺人自编自演的反映底层民间生活的小戏。本世纪50年代,一大批有志于戏曲事业的知识分子加入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发掘与再创造的行列,他们的加入,大大丰富了黄梅戏的表现形式,加强了黄梅戏的文学性,发展了唱腔和伴奏,使其原来的民俗性和通俗性得到质的升华,旋律更为优美,影响更为扩大,黄梅戏真正迎来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艺术春天。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张云风等一大批优秀表演人才,《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就是这一时期所产生的代表性作品。随着众多优秀剧目的不断推出,国内外的观众,认识并接受了黄梅戏,使黄戏从乡村草台登上了都市的大雅之堂,最终成为驰名海内外的著名剧种。本剧院的剧目和演员曾获得众多奖项,多次赴香港澳门新加坡德国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获得文泛的好评,被外国友人誉为"中国的乡村音乐"。
    骄傲和光荣已成为历史,新世纪已经找开希望之门,如今的安徽黄梅戏又涌现出如马兰、黄新德等为代表的众多新人。面对新世纪,我们寄希望于新一代黄梅戏传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用青春、美丽和智慧,创造新的灿烂……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未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这一阶段,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入城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蹦蹦戏”)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它如服装、化妆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是1949至今。1952年,安庆黄梅戏艺人带着《打猪草》、《蓝桥会》等剧目到上海演出。几十年来造就了一大批演员,除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成就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马兰、韩再芬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观众的注视。严凤英、王少航合演的《天仙配》,曾二度摄制成影片,轰动海内外。

黄梅戏的艺术特色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黄梅戏的类别主要有花腔和平词。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平词,正本戏中的主要唱腔,常用大段的叙述、抒情,韵味丰富,如行云流水。
    黄梅戏的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夫妻观灯》、《打猪草》、《柳树井》、《蓝桥会》、《路遇》等等。

黄梅戏的定名与源头

     黄梅戏有两大声腔体系———花腔体系平词体系。花腔体系脱胎于民歌小调,属曲牌体;平词体系渊源于高腔弹词罗汉桩道情吹腔徽调、京剧等声腔,属板腔体。这两大声腔体系,都植根于安庆地区的声腔土壤。黄梅戏表演形式,在学习借鉴昆曲、京剧、徽剧等大剧种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早期黄梅戏从业人员中,有成就、且有史料记载的黄梅戏老艺人,绝大部分都是安庆地区的人。例如蔡仲贤(已知最早黄梅戏演员,生于1821年,望江县人),胡普伢(最早黄梅戏女演员,生于1821 年,太湖县人)、洪海波(潜山县人)、叶炳池(东至县人)、咎双印(怀宁县人)、胡玉亭(望江县人)、龙昆玉(望江县人)、程积善(贵池县人)、查文艳(怀宁县人)、丁永泉(怀宁县人)、潘泽海(安庆市人)、严凤英(桐城罗岭人)等,他们之间都有师承关系。

     建国前,黄梅戏没有文人介入,演出的百余本大小传统剧目,绝大部分都是移植于青阳腔岳西高腔、京剧和徽剧。

     通过以上对黄梅戏声腔形成的探讨,剧目积淀的溯源,演员师承关系的觅踪以及黄梅戏历史沿革发展的总体把握,我们对黄梅戏剧种的发展概貌,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黄梅戏的源头就在安庆地区,黄梅戏诞生于安庆地区,成长于安庆地区,兴盛于安庆地区。声腔系统是一个剧种的重要标志,任何一个剧种和隶属于这个剧种的声腔系统的形成,都有一个不断吸纳、借鉴、融会、扬弃、改造、流传、不断适应观众审美需求、艰难复杂的积累创造的过程。在这个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与本剧种在文化背景、人文环境、审美趋向、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着渊源关系的某一种或某几种音乐素材,是本剧种的重要养分,从而加速了这个剧种的形成。如果我们将一个剧种比喻成一条江河,那么,对于催生这一剧种成熟的某一种或某几种音乐素材,只能算是沿途汇入那条江河的支流。黄梅戏之于黄梅采茶调的关系,就如同江河与支流的关系,黄梅采茶调是促成黄梅戏成熟的重要因素,但决不是黄梅戏的源头。

   黄梅戏源头的历史记载陆洪非先生在《黄梅戏源流》一书中,对黄梅戏的源头列举了几种传说。

   传说之—∶“黄梅戏是在‘怀宁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当春种秋收之时,农民们惯唱‘怀调山歌’来歌颂自己劳动的丰收。这种民间优美抒情的山歌小调,统称为‘怀宁调’。”

   传说之二∶“……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从前每逢黄梅季节,常常洪水成灾,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就在这个时候举办迎神赛会,会上出现各种歌舞演唱,在这种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因与黄梅季节有关,故名曰‘黄梅调’。”

   传说之三∶“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民歌小调即黄梅采茶调。”

以上三种传说,我认为前两种传说较为符合历史真实,后一种传说就显得牵强附会,很多人因为黄梅戏和黄梅县同字同音而趋同黄梅戏源于黄梅县的说法。当然,一些专家也曾从音乐、剧目、师承的层面进行分析、推论,认为黄梅戏源于黄梅采茶调,但提出的论据、论点不具有说服力,他们也坦承由于可供借鉴的资料匮乏,所以,无法最终形成定论。至于黄梅戏到底源于何处,很少人有兴趣去探讨研究。这既有年代久远,原本就缺少文字资料,一些了解情况的老艺人也相继去世,又无经费支持的原因,也与人们普遍对黄梅戏起源持漠视态度有关。

   我以为,黄梅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创造发展,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间小戏,一跃成为全国著名剧种,且在戏曲整体萎缩的形势下,依然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这得益于黄梅戏的通俗化、大众化的艺术品格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我们不能只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今日的成绩上,而漠视黄梅戏风雨兼程的来时路。如果连一直以黄梅戏为家乡戏的安庆人,都无法说清黄梅戏的源头,岂不有数典忘祖之嫌?再者,厘清剧种的源头,找到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唤起人们对黄梅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正本清源,进一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也是黄梅戏在新世纪的持续发展.


 

戏曲剧种大观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京剧昆曲北京曲剧

天津——京剧、评剧

河北——评剧、河北梆子丝弦老调
    哈哈腔乱弹平调落子
    二人台唐剧武安傩戏
    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
    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

山西——晋剧北路梆子蒲剧耍孩儿
    上党梆子二人台锣鼓杂戏
    碗碗腔朔州秧歌戏
    繁峙秧歌戏孝义皮影戏
    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罗罗腔

内蒙古——二人台、漫瀚剧

辽宁——京剧、评剧、喇叭戏辽南戏
    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
    辽西木偶戏

吉林——吉剧新城戏黄龙戏

黑龙江——龙江剧

陕西——秦腔碗碗腔眉户汉调桄桄
    汉调二簧商洛花鼓弦板腔
    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
    郃阳提线木偶戏

甘肃——陇剧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
    环县道情皮影戏

宁夏——花儿剧

青海——青海平弦戏黄南藏戏

新疆——曲子戏

山东——京剧、吕剧茂腔五音戏
    柳琴戏蓝关戏一勾勾
    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柳子戏

河南——豫剧越调河南曲剧宛梆
    大平调太康道情大弦戏
    怀梆四平调南乐目连戏

江苏——昆曲淮剧扬剧锡剧苏剧

安徽——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
    青阳腔池州傩戏凤阳花鼓戏
    岳西高腔徽州目连戏坠子戏

上海——越剧京剧昆曲沪剧
    滑稽戏

浙江——越剧婺剧昆曲绍剧甬剧
    西安高腔松阳高腔瓯剧
    新昌调腔宁海平调乱弹
    海宁皮影戏泰顺药发木偶戏

江西——赣剧南昌采茶戏赣南采茶戏
    弋阳腔青阳腔萍乡采茶戏
    徽剧吉安采茶戏广昌孟戏
    宜黄戏

福建——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
    闽剧大腔戏四平戏
    梅林戏闽西汉剧北路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
    漳州布袋木偶戏

广东——粤剧潮剧正字戏广东汉剧
    西秦戏梅山山歌剧白字戏
    花朝戏陆丰皮影戏
    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

台湾——歌仔戏

海南——琼剧临高人偶戏

广西——桂剧彩调壮剧桂南采茶戏

湖南——昆曲湘剧祁剧辰河高腔
    巴陵戏湖南花鼓戏邵阳布袋戏
    常德高腔辰河目连戏荆河戏
    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

湖北——汉剧楚剧黄梅戏
    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

四川——川剧、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戏

重庆——川剧梁山灯戏

——云南花灯戏玉溪花灯戏
    滇剧白剧傣剧彝剧

贵州——黔剧思南花灯戏德江傩堂戏
    布依戏彝族撮泰吉侗戏
    安顺地戏石阡木偶戏

西藏——藏剧山南门巴戏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地方戏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