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7719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4-10-14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
《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
《快闪小子》
《快闪小子》
《中国走向全球》
《中国走向全球》
《大退化》
《大退化》
《私人帝国》
《私人帝国》
《不安分的帝国》
《不安分的帝国》
《虎头蛇尾》
《虎头蛇尾》
《可乐机器》
《可乐机器》
《好想法来自哪里》
《好想法来自哪里》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继《政治秩序的起源》后,斯坦福大学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化三年之力而成的此书第二卷《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Globalisation of Democracy)终于在9月底出版。在这第二卷中,福山以社会如何发展出强大的、不依赖个人的、负责任的政治制度为核心问题,考察了从法国大革命到阿拉伯之春和当代美国政治的深层功能障碍等事例。他讨论了政治腐败的治理,检视了殖民主义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不同政治遗产,并大胆估计未来民主如何面对全球崛起的中产阶级和根深本固的政治瘫痪。
目录

[显示全部]

基本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
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Democracy Hardcover – September 30, 2014 
by Francis Fukuyama   (Author) 
  • Hardcover: 672 pages
  • Publisher: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September 30, 2014)
  • Language: English
  • ISBN-10: 0374227357
  • ISBN-13: 978-0374227357
  • Product Dimensions: 9.1 x 6 x 2.2 inches 

内容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继《政治秩序的起源》后,斯坦福大学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化三年之力而成的此书第二卷《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Globalisation of Democracy)终于在9月底出版。在这第二卷中,福山以社会如何发展出强大的、不依赖个人的、负责任的政治制度为核心问题,考察了从法国大革命到阿拉伯之春和当代美国政治的深层功能障碍等事例。他讨论了政治腐败的治理,检视了殖民主义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不同政治遗产,并大胆估计未来民主如何面对全球崛起的中产阶级和根深本固的政治瘫痪。

开倒车还是与时俱进:福山的新问题
        25年前,福山以喊出自由民主是“历史的终结”口号,名动一时。在《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中,他明显克制了各种先知式的预言,这让许多人认为他可能收回了他的判断,正如25年来人们对福山的不断猜测。
        英国书评作者提姆·布沃利(Tim Bouverie)9月27日 在英国《远景》杂志上说,福山开起了倒车:“他以一位先知的激情和沮丧,书写美国政治秩序的衰败,努力在党派政治和意识形态教条的嘈杂声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布沃利认为,此书最起码证明了历史还远远没有终结。
图:《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的英国版与美国版封面。

        《泰晤士报》记者丹尼尔·约翰逊(Daniel Johnson)更是认为福山此书使自己“远离了那些新保守主义知识分子,他们因为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失败而被人怪罪。”
        剑桥大学政治科学家大卫·朗西曼(David Runciman)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书评,指出从工业革命以来的政治变革这一宏伟背景来看,自由派的自由(liberal freedam)之胜利看起来并不确然,美国也概不例外。
        朗西曼评论道,福山在书中提出,自由民主国家并不能幸免于折磨其他政治体的经济停滞和政治衰败。它同样可能会被其他更好的东西所取代。关键是,我们当前的政治安排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还是问题的一部分?
        所以,福山也许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或者对其旧说做出修正?
        翻阅此书,可以看出,他从比较历史学和政治学的维度考察了自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政治秩序及其衰减的结构性原因,并提出一连串问题,包括:德国如何在19世纪变成高效的单一制国家,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在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达到繁荣?为什么希腊和南部意大利未能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家和日本那样,达到与其相同的政治问责和官僚自主水平?是什么阻碍了阿根廷这个资源丰富、幅员辽阔的国家,使它没有沿着类似美国的路线发展?而美国政治如何到处掣肘,无法有效管理和立法?
        这简直像好奇的儿童提出的“十万个为什么”,如果再加上世界政治经济现状:中东的一团混乱、俄罗斯和东欧的转向、中国的振兴等等在内,都不是简单一句预言可以囊括。福山怎么看?
三块基石:福山的坚持与改变
        福山并没有放弃他的观点,新书提供了他的回答。他首先坦承民主制度永远只是政治稳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错误的情况下,它也可能成为不稳定因素。因而,其核心观点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离不开三块基石:强大的政府、法治和民主问责制。
        这其实早在第一卷中就已经得到了深刻的揭示,福山在第二卷中的主张是:民主,作为政治问责制的终极表达,在达成之前需要其他两块基石各就各位。福山指出,如果政府功能尚未完善,法制尚未建全,自主的、任人唯才的官僚管理尚未树立,那么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民主政体,其结果往往是国家机构被政治家劫持、破坏。
        ISIS是个例子。这个极端组织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崛起证明了,无论是否建立民主制,似乎都无法根除这种恐怖势力。这对福山之前的学说来说是个挑战。
        《纽约时报》弗里德曼专栏说,在接受弗里德曼采访时,福山表示,美国的立国原则是逃离专制,所以先贤们关注的是“如何制约权力”,“但在制约权力之前,首先需要产生权力……政府不仅仅关乎制约,也需要提供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医疗和法治。任何能够提供上述所有服务的势力都能赢得竞赛,无论它民主与否……ISIS之所以能如此壮大,是因为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政府的治理没能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在阿拉伯世界,要从其内部产生天然抗体,所需的时间或许会很长。阿拉伯世界里国家的失败太多,因为在那里,“宗族/部落忠诚的力量一直延续着,如果凝聚人的力量只是共有的亲属关系,而不是共同的价值观,就无法建立强大、不依赖个人、以功绩为基础的国家体制。”
        在新书序言中,福山指出“体面政府”(decent states,弗里德曼的说法)和法治对于民主的重要性:“我相信这三组建制的发展是所有人类社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来的普遍要求。它们不仅仅代表西方社会或任何特定文化群体的文化偏好。一个现代的、不依赖个人的政府不可替代,这样的政府能确保秩序和安全,并提供必需的公共物品。法治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没有明确的产权,没有强制履行的合同,企业就难以展开拳脚。此外,法律承认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力,认可他们作为人的尊严,因而法律具有其内在价值。最后,民主参与不仅仅只是对不法的、腐败的或专制的政府的限制。政治机构是目的本身,是完善、丰富个体生命的自由的基本维度之一。”
        从这个角度出发,郎西曼认为,这本书中存在着福山从来没有完全解决的一种紧张关系,即作为积极价值的民主和作为消极价值的民主的紧张关系。民主的积极价值是尊严(dignity):自我统治的人民本身具有更强的自我价值感;其消极价值是约束:自我统治的人民有更多的机会去抱怨他们不喜欢的政府。
        而真正的政治稳定来自民主积极面和消极面的黏合。当民主开始意味着尊严时,比如在埃及,约束力就捣乱,结果适得其反;当约束力全面施展时,比如在美国,尊严就短缺,政治的不满和抱怨取而代之,表现为深层次的党派不宽容。福山指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的机构中,目前在美国人民心目中得分最高的是军队、航空航天局等等,这些都是最缺乏民主监督的,而美国人讨厌的机构,比如美国国会,正是由他们自己所控制的。
        可以看出,福山对政府机构如何有效发挥作用非常关注,这可能是他对美国政治衰败给出的一个“药方”。在回答德国如何在19世纪变成高效的单一制国家时,他延续马克斯·韦伯的经典论述,认为自主的、任人唯贤的官僚制度是高效政府的要件。《经济学人》评说了福山对东亚的浓厚兴趣。在他眼里,中国目前成了富有竞争力的国家,其中一个原因是那些由考试选拔的“一流公务员”。福山认为人们在中国所见的是百年前崩溃的传统的复兴:中国共产党正从历史中找寻,以证明他们可以不需要西式的制度就能创建一个有竞争力的国家。
        所以看来福山并没有放弃他的观点,他依然坚信,地理和历史都不能构成一个国家的命运(geography is not destiny and history is not fate),好坏其实全赖其政治选择:20世纪里,哥斯达黎加选得好,阿根廷选得差,而即使美国也在大部分时间里搞“内部整顿”。
        体面政府、个人尊严,这些词汇似乎冲刷了福山因“历史终结论”带来的咄咄逼人形象,带给读者一个更具人文关怀、更为实务温情的样貌。  

作者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Francis Fukuyama is the Olivier Nomellini Senior Fellow at Stanford University’s 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He has previously taught at the Paul H. Nitze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nd at the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Fukuyama was a researcher at the RAND Corporation and served as the deputy director for the State Department’s policy planning staff. He is the author of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Trust, and America at the Crossroads: Democracy, Power, and the Neoconservative Legacy. He lives with his wife in California.

经济学人:福山新作传达出“失望感”编辑本段回目录

知识分子生活的一条基本规律是名望毁掉质量。对于作家来说,名声大了,写出无病呻吟的作品的可能性也大了。弗朗西斯·福山是个值得称道的例外。1992年,他因为发表了《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而获得了全球的赞誉。进入21世纪后,他又因为对曾养育了他的新保守主义运动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再次获得好评。但是,他没有去沽名钓誉,而是把过去十年全都用在了他所说的“政治秩序”的研究上面,并写出了一部有关政治秩序历史的重要著作。在该书的第一卷《政治秩序的起源》中,他讲述了从史前时期到十八世纪后期的故事。这次出版的第二卷(《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法国大革命到现在》)、也是最后一卷,讲述的是从那时到现在的故事。

历史的复杂性超乎想象

知识分子的这种能量爆发是被自由革命的半途而废逼出来的,而自由革命正是福山曾一度为之而欢呼的。他在《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市场和民主是胜利模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过去的20年所呈现的却是一副令人愈发失望的图景。中国采用了国家资本主义和威权主义的混合模式。民主化已在俄罗斯和许多中东国家铩羽而归。福山指出,历史的复杂之所以超乎他的想象,其主要原因在于政治制度的质量。在一个缺乏能力的国家,无论是民主还是市场,都不能正常地开花结果。但是,这样的国家也能够在没有民主和自由市场的好处的情况下,也能够带来现代性的许多优点。

弗兰西斯·福山

弗朗西斯·福山

建设一个国家是困难的。福山指出,长期以来,欧洲和美国始终在这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头。它们继承了强大的中世纪法典。19世纪,他们引进了基于能力的文官制度。在创建了高效的国家机器后,他们引进了普选权。一度谈论“历史的终结”的那个人,现在所谈论的是“到丹麦去”。

福山用来做对比的是丹麦等国家在创建成功政府方面的成就和两种类型的失败。第一种类型的失败是制度未能跟上社会的变化,其典型代表是拉丁美洲各国。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一系列改革后,巴西政府成为一盘大杂烩,一流的政府部门与庇护制残余同时存在。第二种类型的失败是制度的整体性失败。从本质上来说,阿拉伯之春的失败就是政府能力的失败。在埃及,穆斯林兄弟会错误地理解了赢得选举与赢得全部权力的区别。因此,这个国家的中产阶层不情愿地再度接受了威权主义。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西方对抗世界其他地区或者发达世界对抗不发达世界的故事。福山指出,南欧远远地落在北欧的后面。其具体表现是,希腊和意大利仍旧在庇护的基础上分派工作。

但是,他最感兴趣的还是东亚。中国产生了一个高度胜任的政府,其职位皆由经过笔试选拔且能够管理庞大帝国事务的第一流文职官员担任。福山写道: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发生在中国的事情,正是这种传统在经历了一个世纪衰落后的复兴。中国共产党正在回到历史中去证明自己,即便是没有西方的民主和法制的传统的益处,他们也能创建一个有能力的政府。

美国政治现状令人失望

这部著作时有失望感。福山不仅经时常用他的学识让读者不堪重负,而且其论及政府和外交制度的前两个部分太长,论及民主和政治衰朽的后两个部分又太短。但是,福山的偶尔失败可以用两件事情来弥补。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一书封面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一书封面

首先是其学识的质量。他倾注于书中的是那种能够让你停下来进行思考的真知灼见。他说,对于亨利八世时期的一些重要特征,在英格兰已经抛弃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仍旧保留着。比如说,对于普通法权威的重视,地区自治的传统,主权分散于数个机构之中以及使用民兵武装等等。非洲的国家建设之所以落后,其中部分原因可以用它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大陆这一事实来解释:非洲的人口密度直到1975年才达到了欧洲1500年的水平。

其次是他对美国政治现状的失望。福山指出,让美国成为一个成功的现代民主国家的政治制度正在走向衰败。权力的分散总是在为僵局制造可能性。但是,两大变化已经让可能性转化为现实。一是政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两极分化,二是强大的利益集团在遇到他们不喜欢的政策时对于否决权的行使。美国已经堕落为一个“相互否决”的国家。不仅几乎无力解决众多的严肃问题,如非法移民和生活水平的停滞;甚至还有可能已经退化为福山所说的“新世袭民主制”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世袭王朝握有大量的选票,政治内幕的交易者用权力换取支持。

福山这部巨著所传达出的失望感恰如《历史的终结》所传达出的那种振奋感。初期的缓慢加之随后的猛然加速,政治衰朽能够吞噬政治秩序所带来的那些巨大优势——一个稳定、繁荣与和谐的社会。

福山给出顺序:强政府、法治、民主编辑本段回目录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弗朗西斯·福山新著《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9月底出版,在全球学术界颇受关注。这位曾在1989年称西方民主制度是“历史终结”的著名学者,根据20多年的观察做了大摆幅的理论调整,他在新书中把“强政府”的重要性放在了首位。

福山的新书称,秩序良好的社会离不开三块基石:强大的政府、法治和民主问责制。他强调,三者的顺序至关重要,民主并不是第一位的,强政府才是。他分析,尚未获得实施有效统治能力就进行民主化的政府无一例外地都遭到失败,非洲许多地方就是在这里出了问题,民主加剧、而不是修正了现存的问题。

福山说,印度有(效率低下的)法治和(混乱的)民主问责,但中央政府的权威相对较弱,3个条件中满足2个算不上很差,但远未大功告成。他认为中国拥有强大的中央政府,但法治和民主问责较弱,满足了3个条件的“1个半”,但中国的顺序是正确的。

有人评论说,福山的注意力从“民主”转到“国家能力”和“国家建设”上。尽管福山这些话主要是说给美国社会听的,表达了他对美国政治制度失灵的失望,呼唤美国重建高效政府,但他对强政府、法治、民主的最新顺序排列却是对全球政治经验的总结。这也是他的新书最有冲击力的地方。

“民主”成为冷战后全球政治舞台上最突出的一面“圣旗”,尽管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及社会秩序毁在了这面旗帜之下,但对它的绝对膜拜仍弥漫在很多国家的知识分子中间,他们反对对民主的质疑。

福山作为“历史终结论”的著述者,现在公开阐明民主既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并引起全球的注意,他的修正和突破因此具有了广泛意义。他把民主放到了一个正常的位置,让它回归到社会的体系中。一个国家的成功只能是综合成功,是相对好的选择,甚至是对更坏选择的避免。这回答了很多人的困惑。

按照福山的新理论进行分析,中国是存在不足的国家,强大政府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优势。看来我们必须在保持这一优势的基础上,建设法治,发展民主,完善中国的现代治理体系和能力。福山的新学说当然不能成为中国目前法治及民主建设快节奏可以慢下来的理由。如果有人认为中国的强大政府就等于一切,那就是脑残的理解力。

与此同时,福山在对全球政治史做了广泛研究后,肯定中国政治建设的顺序,这是一个恰逢其时的政治学发现。它表明,中国这些年的成就不是违反规律的“撞大运”,而恰是对全球普遍性政治规律的正面印证。中国的目的地仍在远处,但我们的确走在正确的道路和方向上。

福山的研究是否会带动西方学界及舆论界更切合实际地谈论民主呢?现在恐怕还很难说。但福山的新书是一个信号:错误的理论不可能永远坚持下去,总会有人和力量捅破它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到头来都会是这样。

中国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实事求是地不断改革。我们须专注于把事情做好,而且我们要有信心,这最终会是世界认识中国的真正基础。

《福山:衰败的美利坚——政治制度失灵的根源》读后感编辑本段回目录

(作者:孤烟暮蝉,微博达人)

著名的美国政治学者佛朗西斯福山在美国《外交》双月刊9/10月号上撰文《衰败的美利坚——政治制度失灵的根源》,细剖美国政治制度诸多流弊,结尾感叹改革无望、“死路一条”(NoWay Out),引发学界关注。文章以回朔美国林业局的开创到无能作为美国政治与行政机构缩影为引,阐述了美国政治能力与现实政治制度问题的起因,过程与现状,福山感叹美国现实政治僵局无解。

福山的好友台湾大学教授朱云汉著文感叹:经过多年的沉淀,福山已经不再高捧民主与市场。他最近连续出书倡导新思路,大声呼吁二十一世纪国家间竞赛的主轴是国家能力建设。福山会有这样的思路转变是因为两个趋势:第一、很多新兴民主国家并没有步上良好治理的坦途,反而陷入恶质民主的困境进退不得;第二、在过去三十多年,在“自由化”、“市场化”与“私有化”的主导思维鞭策下,国家的职能不断被消灭,逐渐失去了增进人民经济福祉与维护社会公平的能力,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府根本无力回应民众的需求。福山提出一个简洁有力的口号:“没有优质国家,就没有优质民主。”

让人无所适从与看不懂的中国

笔者无意于引发口水战,也无能去为两位政治学者的观点做辩护或反驳并因此与微博上众多的忠贞于西方民主派吵架。笔者倒是想接着两位学者对于中国政治的看法结合福山博士的文章来谈谈作为普通百姓的感受。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一书封面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一书封面

朱云汉教授对于我们大陆的政治感受简单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十分具有统治能力,十分具备执行长远规划战略的政权。福山博士对于我们中国政府的政治描述也有一句话可以概括:具有民意反馈与导向执行机制的威权政府。

当代中国的政治描述和前途的评估,在西方观点来说,犹如西方对我们经济发展的预测一样可说是人人一把号,谁都说不清楚。前文所写的两位学者对于我国的政治描述就不尽相同,两位的观点在各种西方对中国政治论述与未来预测中已经算是非常友善和正面的了。总的来说绝大多数看法都非常负面,也有少数极其正面的,比如英国学者马丁·雅克。从极褒到极贬可谓众说纷纭。当然其中最有趣的当属台湾同胞,从新闻到政论节目,虽然说每个节目几乎都会提到中国大陆,但几乎无一都是鄙视、羞辱、嘲笑、不屑等负面情绪,在台湾只要夸赞中国大陆的政治,不管其说的是什么,几乎立刻就是异类而被语言围剿。可是我们不禁要问:台湾几十年来无重大建设,首富之都台北宛如大陆三线大县城,民主之后18年来平均薪资无成长,东森电视主播一哥刘宝洁公开叫嚣我们台湾人就是美国人的一条狗的台湾,有资格来质疑嘲笑我们的政府和发展实际成果么?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8月29日文章,原题:你所认为的有关中国的一切都是错误的。英国著名的《经济学人》杂志,早在1998年就预言,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直到今天依然不断唱衰中国经济。全世界恐怕再也找不到如此忠贞的唱衰者了,98年中国GDP占全球5%,到2013年占世界12.3%,中国崩溃近20年,占比增长了2.5倍,为《经济学人》喝彩!很多人说《经济学人》本来就是意识形态和西方思维占主导的杂志,说是说经济其实还是政治挂帅,举例说2012年到2014年其杂志对于印度的撰文,一会儿崩溃说,一会儿辉煌说,自己来回扯了两年,自己掌嘴把脸都打肿了。笔者当然也不排除这个观点,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其实中国的发展,确实没法用任何过去经验和现有理论来做预测。

首先,人类历史以来从来没有过超过十亿人口的国家进行完整全面工业化的经验。仅此一条,以西方政治经济学理论与观点支撑的对中国未来的预计实在是无根之木,西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是西方的历史数据模型得出的数据,排除对中国的观点,本身就已经十分混乱。学术派系对经济与政策的观点在西方都大相径庭,何以中国许多网民就一定认为西方经济政治学理论对中国的判断就一定正确呢?如果一定正确,何来崩溃说和看好说两派截然不同的预测观点?这说明在西方内部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也是矛盾的,并且是南辕北辙。

其次,中国各省的治理发展自治权很大且本身有很大区别。如果大家熟悉美国各州的自治权范围的话,其实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我国各省的自治权权限比美国各州都大,虽然他们叫联邦制,我们叫全国一盘棋。我们如果跑过很多省份,就会发现,我国各省份的发展方向不全都一样,有些地方是以国有企业为龙头带动地区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有些地方是以私有企业民营经济自由市场为主要发展方向的,甚至一个省内有些市都不太一样,别说西方读不懂中国,普通中国人不出门能看懂中国么?  

最后,产业政策与市场调控的手段十分灵活。众所周知,西方世界一直说中国不是完全开放,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政府补贴某些要发展的企业,不正当竞争云云。那么我们来看一个数据,2012年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工业产值国,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2014年底,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进口国。实际上来说,全世界商人与经济体用脚投票,自由市场中选择和中国扩大生意规模,和中国做更多的生意。可爱的台湾同胞一边痛骂大陆政府,鄙视大陆游客,一边把其贸易组成中的和大陆贸易比例提升到了占所有贸易比例的40%,一边要求开放更多大陆客、自由行、直航。

当然,笔者也不否认我们中国的确不是一个完全开放与完全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但我们种种的规则和要求,都是基于人类世界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的发展潜力。人均GDP仅7500美元左右的大陆市场,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进口市场,未来发展可想而知。中国实际上一直秉持着用一小部分市场换取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或者授权生产的方式,进行产业提升。而随着我国市场消费的持续性提升,未来产业提升与科技含量提升的速度和涵盖规模只会更大。我们是制度上和执行上长久地不同时期不同目标地去限制一些事儿,但我们限制是为了我们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和我们人民更好的生活。要真说什么限制什么的,美国不也有么,指着华为说是军工体系,拼命限制华为在美展,可笑可笑,波音摆明了就是军工企业,我们领导人去美国,有哪次美国国会议员不帮忙推销波音飞机?中国政府有说波音是美国军工企业我们不买么?

所以,笔者认为西方观点中的中国,只是基于他们历史实践理论得出,只能作为参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代中国的崛起是没有教科书的,好的继续发扬,坏的部分也不能完全参考西方过去的治理经验来处理。比如公知们的态度就是,没有大规模长时间反贪腐的时候,公知们说中国没救了,现在大规模长时间反贪腐,公知们说影响经济中国也没救了。那请问,公知们治国会如何呢?如果用公知们的思维---那是一定没救了。

民主其实是一种分配方式

福山博士与朱云汉教授的文中都论述了民主、政府、国家的关系,这是政治学学者在集中论述和论证其学派观点的核心问题。笔者无意也无能去分辨各自的论述。一是因为这过于理论化,牵涉许多政治学概念。二是因为分歧太多,根本不会有一个统一一致的看法。

朱云汉教授结合福山博士的文章说:以民主方式产生政府,就好像让一辆公共汽车上所有的乘客,透过投票选出一位驾驶员。这位驾驶员要负责将巴士驶向多数人想要去的目的地,也要决定如何让大家分担汽油费。国家机构就是这部公共汽车,如果公共汽车的性能好、马力足、耗油少、配备齐,交给任何一位够格的司机掌控,都游刃有余。一个失败的国家就像引擎故障的公共汽车,一个孱弱的国家就像马力不足的公共汽车。国家机构不健全,无论选出谁来当驾驶都无能为力。过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各地推行民主,却忽视国家建设,这是非常偏颇而天真的举措,也背离自己的历史经验。殊不知,大多数西方国家在一百多年前引进普选式民主之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现代国家机构及其职能,包括常任文官体制、独立司法机构、专业化军队、基础教育体系、现代财税体系、市场监管能力、中央银行等。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引进代议民主的时候,现代国家机构及其职能都还处于发育不全状态。

那么再来谈谈民主,西方民主的起源发展,实际上是工业革命后产生的资产阶级与随之收益的中产阶级因掌握了更大比例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机器,从而自下而上获取政治权力的过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实际上是工业革命后因为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各种行业与各种收入阶层的人,要求更合理的分配与更多的公共机构与设施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利。总的来说是在工业革命后快速变革与拉开差距的社会分配的不公,逐渐产生了近现代的西方民主政治。政党政治实际上是民主政治委托的一个专业从事政治作业行业的团体,是民主政治的一个共生与执行形式,这样就能避免街头直接民主,也就是民主抗争运动。通过政党政治,民主政治就能纳入政府实际的运作体制中去。

那既然民主实际上是一种分配方式,就不代表其一定是正义的,一定是具有正当性的。举个例子:台湾台独派大佬林义雄,曾经主张立法委员减半,当时也获得支持,以民主的方式通过,运作到今天,我们很清楚的看到,立法委员被选区深深绑架,造成实际在台湾“立法院”认真上班工作的立委比例很低,大家每天在选区跑红白喜事,成就了没有理念认同,只有人情远近的所谓民主政治。而台湾“立法院”的工作效率之低、能力之差、纪律之混乱,往往成为国际新闻的笑料。

笔者认为,之所以美国政府的能力在不断下降,就是因为美国实际上在权力分配和财富分配上出现了问题,实际上美国中产阶级在不断地贫穷化,而拥有大资本量与大量生产机器与生产资料的精英集团在再升级化。华尔街运动的口号是,我们才是99%,反映出的实际上是美国民主政治的衰退。

中国目前缺乏一套完整的政治论述

中国的发展崛起历史上没有可参照的经验与范本,而打破几乎所有记录的中国大国崛起,西方说读不懂中国也好,我们自己论述的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总结也好,实际上都反映出一个核心的问题,中国现在的发展已经没有一套完整的政治理论论述可以总结过去和指向未来了。

最近我们看到国家领导人与一些学者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习大大最近提出中国式民主发展的精神与纲领,而张维为也提出,中国学者要从僵化的西方话语中彻底解放出来,中国崛起的伟大实践早已超出了西方话语的诠释能力,这种实践呼唤中国自己的话语构建。我们应该借鉴西方的一切有益经验和知识,但一定不要失去自我,做西方话语的“传声筒”和“打工仔”是没有出息的。国家领导人和国家智库都在释放信号,正开始着手解决重新论述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并能指引未来发展的全新政治理论。

笔者认为中国式民主,必然围绕以下三个核心,以参与政治方式的调整来论述与执行中国式民主。1.由国家控制财团资本,而不是由资本财团控制国家。2.通过依法治国来达成社会稳定、自然发展。3.对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进行更合理分配,逐渐改善地区发展不平均、各行业收入差异大等问题。

最后,福山博士最近连续出书倡导新思路,大声呼吁二十一世纪国家间竞赛的主轴是国家能力建设。这点笔者做一些引申思维,实际上评断政治体制的最好标准,就是不同政治体制国家之间的竞争与竞赛。哪个国家经济发展得快,哪个国家人民购买力强,哪个国家人民富有,哪个国家人民生活更安全、更公平、更便捷、更愉快,哪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就是更好的体制。福山博士哀叹美国政治走入了泥泞,并大声疾呼改革,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不妨思考,是否先把中国未来政治制度的选择和走向的争论放一边,看看我们最近几十年的成绩与缺失,是否能看到政府改善的决心和行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不妨看看中美两国未来的良性竞争,究竟是彼岸花香,还是我们更高端大气上档次。

福山:衰败的美利坚(完整版)编辑本段回目录

——政治制度失灵的根源 

【“我的好友福山,二十多年前提出‘历史终结论’,一夕成名。经过多年的沉淀,他已经不再高捧民主与市场。”台湾中研院院士朱云汉今年7月在观察者网撰文发出感慨。福山的关键词逐渐从“民主”转到了王绍光等学者强调的“国家能力”、“国家建设”等。他在美国《外交》(Foreign Affairs)双月刊9/10月号上撰文《衰败的美利坚——政治制度失灵的根源》,细剖美国政治制度诸多流弊,结尾感叹改革无望、“死路一条”(No Way Out),引发学界关注。此前曾有媒体摘译若干片段,观察者网今全文翻译,共一万六千余字,供中国读者垂鉴。】

20世纪之交,美国林业局的创立是美国进步时代国家建设的典范。1883年《彭德尔顿法》(Pendleton Act)通过之前,美国政府公职是根据政党赞助比例分配的。而林业局则是一个以才干为基础的官僚机构新模式的雏形。它配备的公职人员均为受过大学教育的农林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其最初的领导者吉福德•平肖在博弈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避免了日常政策受到国会干扰,确保了公务员系统的自主性。当时,让专业林学家而非政治家来管理公共土地和部门人事,还是一种革命性的想法,但林业局的优异表现证明了这个想法的正确性。主流学界将林业局前几十年的成功经历,视为公共管理学的经典案例。

现如今,在许多人眼中,林业局是一个极度失灵的官僚机构,用错误的工具履行过时的使命。这个机构仍由林业专家组成,其中不乏忠于职守者,但林业局已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平肖当年争取来的自主权。国会和法院对林业局的命令与限制名目繁多,而且往往互相矛盾。林业局不但花费掉了大量税款,而且达成的目标还值得质疑。林业局的内部决策系统往往陷入僵局,平肖当年呕心沥血培育出来的士气和凝聚力已不复存在。近来,不少人在书作中提出彻底取消林业局的观点。如果说林业局的创立是美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标志,它的衰落则体现了美国整体的衰朽。

弗朗西斯•列贝尔、伍德罗•威尔逊和弗兰克•古德诺等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相信现代自然科学能够解决人类的问题,他们推动了十九世纪末期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威尔逊和与他同时代的马克斯•韦伯一样,对政治与行政做出了区分。他认为政治涉及共同体的终极目标,理应经过民主讨论;但行政则涉及具体操作层面,可以通过经验研究、科学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现在看来,过去那种把公共管理变成一门科学的想法,既幼稚又偏颇;但当时的情况是,即使发达国家的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投机政客或腐败的市政老板们操纵的。所以当时把唯才是举而非任人唯亲作为甄选公务员的标准是完全合理的。科学管理有一个问题——就连最权威的科学家都有出错的时候,有时还会犯大错。随着林业局的发展,森林灭火成为了它最重要的使命之一。不幸的是,林业局在对待这个重要任务上,犯下了大错。

在经历了毁林八十万英亩、耗时数月才得到控制的1988年黄石公园大火等灾难后,公众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一点。生态学家开始批评森林防火的根本目标,90年代中期,林业局改弦更张,正式对林火采取了容许的态度。但多年下来旧政策积弊已深,无法一朝根除,大片森林已成为巨大的火绒匣。

20世纪后几十年,随着美国西部地区的人口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定居在易遭野火威胁的地区。和选择生活在洪泛区或屏障岛的人们一样,这些居民只能靠政府补贴的保险来降低过高的风险。他们选出游说代表,争取确保林业局等负责森林管理的联邦机构得到政府资源,继续与可能威胁他们财产的林火作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很难通过理性的成本效益分析,来证明不采取行动的正当性,为保护价值10万美元的家产,政府可能动辄花费100万美元。

在致力于林火消防的同时,林业局离最初的使命渐行渐远。以国家森林木材的年均采伐量为例,仅上世纪90年代,便从约110亿板英尺骤降至仅约30亿板英尺(1板英尺为1英尺长、1英尺宽且1英寸厚的木材体积——观察者网注)。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木材行情发生了变化,另一主因则是国家价值观发生了变化。随着环保意识的抬头,越来越多为环保而环保的人将天然林视为庇护所,而不是有待开发的经济资源。即便光谈经济开发,林业局的工作也没有做到位。林业局未能对木材合理定价,导致木材以远低于运营成本的价格销售;并且该机构还沾染了所有政府机构的通病,一套错误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增加而不是限制成本。

简而言之,林业局由于失去了最初在平肖管理下获得的自主权,业绩每况愈下。早在它以多重互相矛盾的使命取代原本单一的部门使命时,这个问题便已初露端倪。在二十世纪中间的几十年里,林业局的使命从木材开采逐渐转为林火消防,然而因为林火消防本身存在争议,其部门使命又被林业保护所取代。迎接新使命的同时,旧有使命没有被抛弃,它们分别吸引了木材消费者、林地房产主、地产开发商、环保人士、以及有抱负的消防队等各种外部利益集团,支持林业局下属的不同部门。与此同时,当年被平肖挡在土地买卖之外的国会,如今再次签发各种法令插足微观管理事务,迫使林业局同时追求多项彼此矛盾的目标。

1909年,美国林业局工作人员

1909年,美国林业局工作人员

因此,平肖创建的备受学界好评的林业局,由一个小而有凝聚力的机构,慢慢演变成一个大而无当、各自为政的烂摊子。影响政府机关种种流弊,林业局占了个遍:相比有效完成使命,林业局官员更在意保住预算和编制这一亩三分地。即便科学和社会都在发生变化,他们还是固守早已过时的法令。

美国林业局的故事不是孤案,而代表着美国政治总体衰朽的大趋势;根据公共管理专家的记载,美国政府整体质量恶化已持续超过一代人的时间。在许多方面,美国的官僚体系早已偏离韦伯的理想,不再是一个唯才是举、唯贤是用、充满活力、高效运作的组织。整体上,它不再是一个择优取士的体系:根据国会颁布的法令规定,新近录用的联邦公务员中,有45%是退伍老兵而不是名校优等生。多项联邦政府公务员调查描绘出令人沮丧的画面。学者保罗•莱特指出:“激发联邦雇员积极性的,是薪酬而非使命感。相比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公职毫无竞争力却让公务员深陷其中,还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资源来做好本职工作。在赏罚不分明的情况下,公务员没有动力,也缺乏对组织的信任。”

萨缪尔•亨廷顿在他的经典作品《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使用“政治衰败”这个术语来解释二战后独立的国家政局的不稳定状态。亨廷顿认为,社会经济现代化给传统政治秩序带来了问题,新兴社会群体的政治参与无法在现行政治体制下得到满足,所以尤为活跃。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的政治体制便会走向政治衰败。所以,从很多方面来说,衰朽是政治发展的一大条件:破旧方能立新。然而,没有人能保证,旧政治体制会不断地、和平地适应新环境,转型过渡阶段可能极度混乱和暴力。

要建立对政治衰败更普遍而广泛的理解,这种模式是一个较好的着眼点。如亨廷顿所言,体制是一套“稳定,有明确价值观,重复性的行为模式”,其最重要的功能是推动集体行动。没有一套相对稳定的明确规则,人类每进行一次新的互动都将不得不坐下来重新谈判。这种规则往往是由文化决定的,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时代对应着不同的规则,但创建规则和遵守规则的能力则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人类的思维里。人类遵循规则的自然倾向赋予制度以惯性,也是人类的社会合作水平远高于任何其他动物的原因。

但制度的稳定性正是政治衰败的根源所在。建立制度是为了满足特定情况的需求,但随着情况发生变化,制度往往无法适应。认知问题是一大重要原因:人们一旦对世界发展形成思维定式,即使在现实中遇到矛盾证据,也会固执己见。另一个原因是集团利益:随着制度的诞生,从中获利的内部人士受维护自身利益的驱使,不愿改变现状,对改革充满抵触。

 

 

 

 

从理论上讲,民主——特别是被美国宪法奉为神圣的麦迪逊式民主——本应防止某精英派系独大后利用政治权力进行专制统治,以此减轻体制内部利益固化的问题。为达到这个目的,民主制度将权力分散到互相竞争的几大政府部门,并允许多元化大国内部存在不同利益的竞争。

但说得好不如做得好,麦迪逊式民主往往离初衷相距甚远。体制内精英接触到权力和信息比外界大得多,他们用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如果普通选民对体制内硕鼠吞食金钱的来源都不知情,当然谈不上对腐败的政客有什么深仇大恨。社会团体的认知或信念已经僵化,它们自然不会动员起来争取自身利益。例如,许多美国工薪阶层选民支持那些承诺对富人降低征税的候选人,尽管这样的减税政策将剥夺他们享受重要公共服务的权利。

此外,不同团体在维权活动中的组织能力各不相同。从地理分布来看,食糖生产者和玉米种植者相对集中,他们专注于自己产品的价格;而普通消费者或纳税人分散在各地,这些商品的价格只占其生活预算的很小一部分。由于制度规则往往有利于特殊利益集团(譬如食糖和玉米生产大户佛罗里达州和爱荷华州在选举中属于“摇摆州”),这些团体在农业和贸易政策方面形成了与自身规模不相称的巨大影响力。同样,相比穷人,中产阶级往往更愿意也更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利益,如保留抵押贷款课税减免等。这使得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普遍福利比单纯向穷人倾斜的政策更容易得到维护。

最后,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民主几乎总是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市场总会产生赢家和输家,所以总会放大詹姆斯•麦迪逊所谓“不同和不平等的获取财产的能力”。只要所有人能平等地进入经济体制,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经济不平等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会刺激创新和增长。但是,当经济上的赢家们寻求将财富转化为不平等的政治影响力时,这就造成了很大的问题。他们可以通过贿赂立法者或官员获得政治影响力,更有甚者,将制度规则改变得对自己有利——例如在他们本已主导市场内进一步封锁竞争,使市场向自己有利的一方更加倾斜。

当人们对制度的认知固化时;或当得势精英用权力阻挡变革、维护自身地位时,制度便会跟不上外部环境的变化,走向政治衰败。任何类型的政治体制——专制或民主——都无法免疫于这种政治衰败。虽然在理论上,民主政治体制有利于改革的自我纠正机制,但它也让强大的利益集团能够钻空子,以合法的方式阻挡迫切需要的变革,最终导致整个体制的衰朽。

这正是美国近几十年一直发生的事实,许多政治制度存在越来越严重的机能障碍。僵化的认知和根深蒂固的政治力量相结合,让体制改革的努力统统流产。在政治秩序不受到巨大冲击的情况下,没有人能保证目前这种情况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法院和政党治国

现代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有三大分支——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对应政治制度的三个基本类别:国家、法治和民主。行政部门用权力去执行法规、实施政策;司法和立法部门权力制约这种权力以确保公器公用。美国一向有对政府权力缺乏信任的传统,故一直强调司法和立法制度对国家的约束作用。政治学者斯蒂芬•斯考罗耐克把19世纪美国政治的特点归纳为“法院和政党组成的国家”,在欧洲由行政官僚执行的政府职能,在美国则由法官和选举代表代为执行。直到19世纪80年代,美国才真正拥有一个现代化的、中央集权的、选贤任能的官僚体系,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而又过了半个世纪,直到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的专业公务员队伍才逐渐壮大。相比法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美国的公务员体系改革在时间和效率上都差得多。

2013年8月,加州消防员灭火

2013年8月,加州消防员灭火

20世纪中期,随着政府规模的大幅增长,美国开始向一个更现代的行政国家转型。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税收和政府支出的总体水平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虽然美国从1980年罗纳德•里根当选为总统后,便开始反对福利国家,但似乎无从拆分“大政府”。在20世纪中,美国政府的管辖范围显著地扩大了,掩盖了其施政质量的大幅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在某些方面,美国已再次沦为一个“由法院和政党治国”,法院和立法部门篡夺了行政部门的许多正当功能,致使政府整体运作缺乏连贯性和效率。

在其他发达民主国家由行政官僚体系处理的行政功能,在美国逐渐被法院系统“司法化”,导致昂贵的诉讼案件爆增、决策迟缓、执法标准不一。在今天的美国,法院已不是对政府的制约,而成为了政府变相扩张的替代品。

同样,国会也在篡夺权力。无法再向立法者直接行贿的利益集团,已经找到其他途径来征服和控制立法者。这些利益集团获取了与自身社会代表性极不相称的影响力,扭曲了税收和支出政策,从自身利益出发操纵政府预算,拔高了政府赤字的整体水平。他们还诱使国会通过各种各样法令,大大降低了公共管理的质量。

这两种现象——行政的司法化和利益集团影响力蔓延——往往会侵蚀人民对政府的信任。这种对政府的不信任,能够自我延续和自我强化。人民出于对行政机构的不信任,便会要求行政部门接受更多的司法审查,从而损害政府施政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人民对政府服务的需求,诱使国会将更多、更困难的法令强加于行政部门。这两个过程都降低了行政官僚体系的自主性,反过来又导致政府更加僵化、墨守成规,更加缺乏创造力和连贯性。

以上过程的结果,是代表性的危机(crisis of representation):普通公民感到民主成为了一个幌子,政府被各路精英们暗中操纵,不再真实地反映大众的利益诉求。最讽刺和怪异的是,造成这场表征危机的主要原因,竟是初衷本是使体制更民主的改革。事实上,美国当今的问题是法治过了头、民主过了头,而国家能力没跟上。

 

 

 

 

法官也疯狂

1954年由最高法院裁定的“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是美国20世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之一,它推翻了支持种族隔离政策的1896年“普莱西诉弗格森案”。民权运动以布朗案的裁定为起点,成功拆除种族歧视藩篱,维护非裔和其他少数族裔的个人权利。许多其他社会运动——从环境保护到消费者权益保障,到妇女权利,到同性恋婚姻等——都开始效仿这种通过法院裁决推行社会新规则的模式。

美国人是如此熟悉这种英雄叙事,以至于他们几乎意识不到这种争取社会变革的途径有多么怪异。布朗案的主要推动者是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这个私营的志愿协会代表一小群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对堪萨斯州托皮卡市教育局提起集体诉讼。当然,这一举措必须来自私人团体,因为支持种族隔离政策的势力阻止了州政府和国会提出诉讼。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一路上诉至最高法院,并由未来的最高法院大法官瑟古德•马歇尔出任代表律师。可以说,布朗案为美国公共政策带来了最重要的变革之一,然而它的胜利不是由代表美国人民的国会投票而获得的,而是由个人通过法院系统提出诉讼而最终改变了规则。虽然后来的民权法案和投票权法案是国会采取行动的结果,但即使在这些案例中,国家法律的强制实施还是由私人提出、法院执行的。

几乎没有任何其他自由民主体制是以这种方式前行的。所有的欧洲国家都经历了类似的变革,少数族裔、妇女和同性恋者的法律地位都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发生了变化。法国、德国和英国没有动用法院系统,而是通过作为议会多数代表的国家司法部取得了同样的成果。社会团体和舆论压力驱动立法规则发生变化,但新规则的执行靠的是政府,而不是私人与司法系统的结合。

这种现象的根源可追溯到美国三套制度演变的历史顺序。在法德等国家,最早有了法律,然后有了现代国家,后来才有了民主。与此相对应,美国先有深厚的英国普通法传统,再有了民主,后来才发展出一个现代国家。直到进步时代和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才最终成为一个体制健全的现代国家,所以其国家(state)处于相对弱势,能力也始终比不上欧洲和亚洲国家。更重要的是,美国自建国以来,其政治文化就是在对行政权力不信任的基础上建立的。

这段历史导致美国体制走向“对抗性法条主义”(法律学者罗伯特•卡根语)。自美国走向共和以来,律师在美国的公共生活中已经扮演了特别重大的角色;然而,在上世纪60和70年代动荡的社会变革中,律师的角色又进一步急剧扩张。在此期间,国会通过了二十多条关于民权和环境的重要法案,涵盖产品安全、有毒废物清理、私人养老基金、职业安全和职业健康等诸多方面。今天的企业和保守派特别喜欢抱怨监管型国家,正是当年的举措构成了监管型国家的巨大扩张。

然而,美国体制如此笨重的原因,不是监管本身,而是为追求监管而采取的高度法条主义方式。国会授权成立的形形色色的新联邦机构,如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环境保护局、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但它不愿意像欧洲与日本那样把决策权威和执行权力交给这些国家机构。国会将监督和执法的责任移交给法院,故意把诉讼权利的享受范围扩大到牵强的地步,以此来鼓励诉讼。

R•谢普•梅尔尼克等政治学者将联邦法院改写1964年民权法第七章的方式描述为“将一条弱势的、聚焦于故意歧视的法律,变作一项大胆法令,用于补偿历史上的歧视现象。”然而,联邦官僚机构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执法权力。政治学者肖恩•法尔汉解释道:“共和党在参议院的关键举措……是将检察职能大幅私有化。他们将私人诉讼变作了执行民权法第七章的主要模式,也就创造出一个诉讼引擎——在未来的岁月里,它将产生大量与执法相关的私人诉讼,数量级将超出他们的想象。”综合来看,与执法相关的私人诉讼案件数量从60年代末每年不足100起,增长到80年代的每年10,000起,到90年代末的每年22,000起。

因此,在瑞典或日本可在官僚体系内部通过和平协商解决的冲突,在美国都得在法院系统中通过正式诉讼来解决。这为公共行政造成了诸多不幸的后果,形成了一套“充斥着不确定性、程序复杂性、冗余性,却缺乏终局性,交易成本高”的程序。不赋予官僚体系以执法权,也使得这个体系免于承担责任。

由于诉讼机会的爆炸式增长,包括非裔美国人在内的许多曾被排斥的群体获得了权力。出于这个原因,许多左翼进步人士(progressive left)警惕地守护着诉讼和提起诉讼的权利。但是,公共政策的质量也必然因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卡根通过加州奥克兰港的疏浚案例来说明这一点。在20世纪70年代,出于更新、更大的集装箱船即将投付使用的预期,奥克兰港开始计划疏浚海港。此项计划必须获得陆军工兵队、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国家海洋渔业局和环境保护局等诸多联邦机构以及相应的加州州立机构的批准。因疏浚产生的有毒物质的诸多处理方案都在法庭上受到挑战,每做一种替代方案,就导致项目被搁置更长时间,成本被提得更高。环保局对这些诉讼的反应是消极避战、不采取任何行动。直到1994年,疏浚工程才最终得到批准,最终的成本比原来的估值高出许多倍。荷兰在鹿特丹港搞一个类似的扩张工程,所花的时间仅占奥克兰港疏浚工程的一个零头。

在美国的政府活动中,这种例子俯拾皆是。林业局的决策会受到法院系统否决,因而烦扰不已。上世纪90年代初,法院根据濒危物种法案,认定斑点猫头鹰生存受到威胁,停止了林业局与土地管理局在美国西北部沿太平洋地区的全部木材采伐作业。

作为执法工具,法院已经从一种制约政府的机制演变为一种导致政府范围大大扩张的新机制。例如,由于美国国会于1974年签发了一项管辖面太广的法令,四十年以来,规模和成本各不相同的诸多针对残疾残障儿童的特殊教育方案如雨后春笋般不停涌现。然而,这项法令是联邦地区法院根据先前的调查结果做出的,其初衷在于保护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们的权利,这难以从单纯的利益出发,进行成本效益的计算。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一定是像许多保守主义者和自由意志主义者们主张的那样,简单地废除监管和关停官僚机构。许多政府服务,如有毒废弃物管控、环境保护或特殊教育等,是非常重要但私人市场不会介入的领域。保守主义者们往往看不到,正是对政府的不信任,导致美国体制走上一条靠法院进行监管的途径,其效率远远低于行政部门强势的其他民主国家。
但是进步左翼和自由派的态度也同样存在问题。他们对官僚体系也一向缺乏信任感——包括那些南方诸州推行种族隔离教育系统,和遭大企业利益绑架的官僚们。当立法者支持力度不够时,自由派也乐于让非民选的法官进入社会政策的决策层。

美国政治制度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对利益集团影响力的开放性,这与去中央化、法条主义的行政模式高度吻合。利益集团不但可以通过直接起诉政府获取利益,他们还掌握了另一个更强大、控制更多资源的渠道:国会。

 

 

 

 

自由与特权

除了大使和一些政府高层职位,美国的政党无法向忠诚的政治支持者贩售公职岗位。但后门已经打开,钱权交易以完全合法且难以根除的形式存在着。在美国法律中,受贿罪被狭义地界定为政治家和私人间明确达成特定报偿协议的交易行为。对生物学家称为“互惠利他主义”、或人类学家称为“礼尚往来”的行为,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在互惠利他关系中,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以好处,但对回馈没有明确预期。确实,要是一个人给别人一件礼物,然后要求对方马上回礼,收礼者可能会感到被冒犯,并拒绝收礼。在礼尚往来中,收礼者不承担提供具体商品或服务的法律义务,但有一种知恩图报的道德责任。美国的游说行业,正是在这种交易的基础兴旺发达起来的。

亲缘选择和互惠利他主义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两种自然模式。现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包括公务员考试、择优录取、利益冲突的管控、反行贿受贿和反腐败法等制度——以克服人类偏袒亲友的倾向。但社交力量总能找到渗透体制的新方法。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美国国家一直在以与东汉时的中国、奥斯曼土耳其之前的马穆陆克政权、法国大革命前的旧制度大致相同的方式“世袭化”。阻止裙带关系的法规仍较为强大,明目张胆的偏袒还不至于成为当代美国政治的普遍现象(尽管我们可以观察到,肯尼迪、布什、克林顿等精英家族都有建立政治王朝的冲动)。政治家通常不会为家庭成员谋求职位;他们为家庭从事不良行为,从利益集团获取金钱,从游说集团获取实利,例如确保他们的孩子能够进入精英学府。

同时,利益交换在华盛顿尤为猖獗,使得利益集团成功腐化政府。法律学者劳伦斯•莱斯格指出,利益集团能轻易地以合法方式影响国会议员。他们只需先捐款,然后坐等不确定的回馈到来。有时,立法者会主动向利益集团送礼,通过在政策上额外照顾,换取卸任后的某种利益。

华府的利益集团和游说公司数量呈现出爆炸性增长。1971年有175家游说公司,10年后猛增至2500家,2009年更是增至13700家,总营收高达35亿美元。一些学者指出,本质上看,这么多资金、这么多人力物力,并没有转化为相应的新政策。通常,利益集团和游说公司的实际效应不是激发新政策,而是把现行立法程序弄得更糟。美国的立法程序要比其他议会体制和政党体制的国家破碎得多。国会委员会的设置杂乱无章,其职能与司法部门叠床架屋,导致政令不一。这种立法程序避免了某个机构独揽大权,但各项法律之间缺少衔接,让利益集团有了可乘之机——就算不能炮制一整部法律,至少也能在某项条文中塞入自己的私货。

打个比方,2010年奥巴马政府推动的医改法案在立法阶段不得不做出各种妥协和让步,从医生到保险公司再到制药行业,某个行业都主张自己的利益,最终导致法案臃肿不堪。还有一种情况,利益集团会阻止那些有损他们的法律通过。2008年金融危机,最简单、最有效的对应方案应该是直接限定金融机构规模、或者大幅提升准备金比例。一旦实现规模限制,铤而走险的银行就算破产也不会引发体制性危机,也就不需要政府出手纾困。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只需要几张纸。而此次针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国会讨论则未能严肃考虑金融管制。

最终出台的是《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卷宗长达数百页,从银行到消费者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详细规定。这部法律没有爽快地规定银行规模,而是创设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评估、监管那些可能产生体制性风险的金融机构,最终还是没能解决银行“大而不能倒”的痼疾。没人能够拿出确切证据证明银行用金钱遥控某个国会议员,但要是说银行业的游说集团没有暗中阻挠拆封大银行或提高准备金率的提案,恐怕谁也不会相信。

美国老百姓大多鄙视国会周围的利益集团和金钱政治。无论哪个党都很关切,民主程序业已腐化或被金钱“绑架”;共和党内部的茶党,以及自由派民主党人,都认为利益集团的政治影响力已经超越合理界限。民调表明,美国国会的民众信任度创下历史新低,连两位数都不到——民众并没有失去理性。托克维尔曾写道,法国大革命前的精英将自由等同于特权,他们向国家权力寻求庇护,而没有惠及全体公民。当代美国,精英们嘴上满口“自由”,实际上却满心乐意享受特权。

麦迪逊之误

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曾就利益集团对经济增长乃至民主制度的负面影响提出著名论断,并于1982年出版《国家的兴衰》一书。他具体研究了20世纪英国经济的长期衰退,并提出,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民主制度会不断积累利益集团。这些集团不是在创造财富,而是利用政治体制攫取利益或寻租。这种租金不具有生产力,损害公众利益。但公众团结不起来,无法进行有效组织,不能像银行业或玉米生产商那样自觉地保护本行业利益。结果,寻租行为就这么耗下去,只有战争或革命等社会大震荡才能将其强行阻断。

上述观点对于利益集团的描述极其负面,与之相对的是,还有一种比较正面的看法,认为公民社会或自发性组织有益于民主制度。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中写道,美国人有着组织民间团体的强烈愿望,而这是民主的训练营,人们可以通过集体活动掌握创造公益的手段。匹夫之勇不足谋,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实现公共福祉,比方说,可以集体反抗暴政。这种观点一直延续到罗伯特•帕特南等20世纪的学者。帕特南认为,这种自我组织的愿望——“社会资本”——对民主有好处、也有坏处,不可一概而论。

麦迪逊本人对利益集团看法颇为天真。他提出,就算一个人不同于某个团体的宗旨,全国范围内团体的多元化程度也足以防止出现霸权。政治学者西奥多•罗伊指出,20世纪中期的“多元主义”政治学理论与麦迪逊如出一辙: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创造公共利益,就像自私的个人在自由市场相互作用可以创造公共利益一样。政府没必要监管,因为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人能够界定何谓公共利益。美国最高法院就“巴克利诉瓦里奥”(Buckley v. Valeo and Citizens United)案件的裁决取消了利益集团参与竞选活动的献金限额,这正是罗伊所说的“利益集团自由主义”。

观点针锋相对,如何协调?显而易见的办法是区分“好的”公民社会组织与“坏的”利益集团。前者据说是源于热情,后者源于私利。公民社会组织既可以是为穷人造房子的教会,也可以是保护公共利益的游说组织,例如推动保护野生动物的海岸栖息地的政策。利益集团可以是代表烟草业或大银行的游说公司。

遗憾的是,这种区分经不起推敲。某个组织自称代表公共利益,不等于它实际就是如此。例如,某个制药公司的游说组织可能特别善于公关,倡导政府投入更多资金抗击某种疾病,但其他更为紧要的疾病可能就失去了应有的重视。另外,利益集团寻求自己的利益,这不等于它就没有权利为自己说话,不等于它的主张一无是处。如果某项监管条例事先没有经过周详的考虑,就会损害该行业及其员工的利益,相关利益集团就该有权利向国会喊话。这些游说集团通常是最能暴露政府错误决断的信源。

利益集团多元主义(interest-group pluralism)最显著的缺陷是代表性缺失。谢茨施耐德(E. E. Schattschneider) 在1960年出版的《半主权的人民:一个现实主义者眼中的美国民主》一书中提出,美国民主制度的实际操作与所谓“民治、民有、民享”毫无关系。他指出,政策不会回应大众的欲求,政治参与程度和政治意识实际上非常低,真正的决策是由一小撮有组织的利益集团做出的。奥尔森也持类似观点:并非所有的公民组织都具有相同的集体行动能力。最吸引国会注意力的利益集团并非是美国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而是那些组织能力最强、最有钱(两者往往是同义词)的团体。没有组织、没有资金、没有教育的社会边缘群体成为受害者。

政治学者费奥利纳(Morris Fiorina)拿出了大量材料,证明所谓的美国“政治阶级”比全体美国人民立场更加极端。但支持中间道路的美国大多数人不吃这一套,同时,他们自己却缺乏组织性。这意味着,政局被有组织的政治活动家们所把持,无论是政党、国会、媒体或游说集团。这些政治活动家汇总到一起,最终结果不是一个各方利益的妥协方案,而是政治的极端化和政治僵局。

多元主义理论还有一个问题:它把公共利益看作是个人私利的总和。这排斥了群体协商、对话、沟通的可能性。无论是经典的雅典民主,还是托克维尔笔下的新英格兰小镇会议,公民都可以就社会的公共利益话题进行直接的商讨。人们很容易把这种小规模的民主政体浪漫化,抹消小国与大国之间的差异。但任何一个大型团体的组织者都会告诉你,只要信息均等、规则公允,在讨论堕胎、吸毒等争议话题时,经过30分钟的面对面讨论,任何人都会改变主意。多元主义理论的假设是,利益是固定的,立法者只要充当利益的传送带即可,不需要通过协商表达第三方意见。

 

 

 

 

否决政治(Vetocracy)的崛起

美国宪法凭借对国家权力的分权制衡来保护个人自由。美国政府是在反抗英国君主统治的革命中诞生的,另外,还借鉴了英国内战时期反抗君主专制的思想资源。不信任政府,相信个人的自发性活动,乃是美国政治的显著特点。

亨廷顿指出,美国宪政制度中,各级权力不是按照具体职能划分,而是一级一级往下复制,所以,有些地方可能由某个权力机关一枝独大,有些地方则互相争权夺势。联邦主义不是说把某种特定的权力移交给某一级政府,而是层层复制。比方说,处理废水的政府职能,从联邦政府这一级往下,州、地方当局有着一模一样的权力架构。权力机关设置冗余、缺少上下级关系的清晰划分,因此政府内部不同部门很容易互相动手脚。再加上政治的司法化,利益集团的广泛渗透,美国政治制度最终塑造的政府结构破坏了集体行动的基础,形成所谓的“否决政治”。

美国两党自19世纪以来,在意识形态上从未像今天这么极端。政党呈现出地理分布:整个南方地区几乎都是共和党,而东北部地区则找不到共和党人。罗斯福新政联盟瓦解,1980年代民主党统治国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两党对于总统职位和参众两院的争夺变得越来越均衡化,双方轮流坐庄。两党竞争日趋白热化,竞选资金放开管制,导致两党“军备竞赛”,礼让之风荡然无存。两党在美国大部分州巩固了各自的统治地位,通过重新划分选区来确保本党候选人连任。同时,党内初选的设置使得候选人局限于少数做足准备的政治活动家。

不过,政治分化并非最严重的结果。民主体制的宗旨不是消灭冲突,而是和平解决分歧。好的政治制度应当推动符合最广大人群利益的政治方案。但美国的麦迪逊主义分权制衡体制,加上政治分化,最终实施效果极为可怕。

民主体制必须平衡两方面利益:既要保证所有人都具备参与机会,又要保证把事情办成。理论上来说,民主决策应该由所有人达成一致意见。家庭、原始部落内部常常是这种情况。但随着共同体人数增多,共识式决策的效率急剧降低。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决策是由人群中的一部分人做出的。决策者人数越少,效率就越高,但也会产生既得利益者。

少数服从多数的制度不一定是最理想的民主程序,因为可能剥夺了近半数人群的权利。按照简单多数票的原则,一小部分选民就可以代表整个共同体。此类制度不是按照什么深刻的正义原则创立的,而是为了方便行事。民主制度产生了各种衍生机制,例如(美国国会的)终止辩论提付表决程序(防止无休止的拖延),限制议员修改宪法的权力,以及所谓的“复归原则”(reversionary rules),保证立法机关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时,民众仍然有章可循。

权力下放至不同的政治主体,使得个体可以阻止全体的政治行动。美国政治体制的分权制衡比其他国家更为严格,或者说,所谓的“否决点”很多,导致集体行动的成本升高,甚至寸步难行。以前,美国某党占据统治地位,能够平衡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利益。但1980年代以来,美国政党局势更加胶着、竞争更加激烈。

相形之下,所谓的威斯敏斯特制度自1688年光荣革命以来不断沿革,几乎没有什么“否决点”,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民主制度之一。英国公民拥有对政府的强大制衡能力:定期选举议员。(英国的媒体自由传统也是重要因素。)不过,在其他方面,英国的体制集中——而非分散——权力。理想的威斯敏斯特制度只有一个单一的、全能的立法机关——没有独立的总统职位、没有强大的上议院、没有成文宪法、没有危险审查、没有联邦主义和地方分权。英国采用简单多数选举制,政党监管严格,通常是两党联合执政或执政党稳占议会多数票。终止辩论提付表决程序在英国只需要在场议员简单多数票通过;英国议会不允许美国式的冗长辩论。议会多数党有权决定强大的行政部门负责人;法案一旦由议会通过,通常不会遭到法院、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等机关阻挠。这就是英国体制常被称为“民主独裁制”的原因。

威斯敏斯特制度虽然倾向于权力集中,但根本上仍然是民主制,因为选民具有把政府选下去的权利。一旦出现不信任票,首相任期未满即可下台。这意味着,英国政府会更加注重呈现在选民面前的整体表现,而不是特定利益集团或游说公司的诉求。

威斯敏斯特制度产生的政府比美国更强势。以预算程序为例,英国的国民预算是在内阁和首相的指导下,由专业的公务员指定的。预算案由财政大臣提交给议会下院表决,通常一周或两周内,就可产生通过或否决的表决结果。

而在美国,国会主导预算案。总统提交最初的建议,但大多数是展望性质的档案,无法决定最终稿。作为行政部门分支的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对预算案没有决定权,纯粹是向总统建言献策的又一个游说机构。预算案移交给一个个国会委员会,历经数月时间,议员们塞入各种修正案以换取他们手握的一票——由于没有政党约束,参众两院主席无法协调议员们的个人意见。

美国的预算案审核程序受各方牵制、耗时漫长,让游说公司和利益集团有了可乘之机。在欧洲的大多数议会制国家,利益集团向单个议员游说毫无意义,因为政党纪律限制了单个议员对政党领袖的影响力。美国则恰恰相反,国会某个委员会主席能够对立法程序施加巨大的影响力,因而引来大量游说公司。

发达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是福利制度不可持续。当代福利国家的社会契约是好几代人共同形成的,在过去,出生率高、人均寿命低、经济增长快。现代民主国家凭借金融手段将福利难题拖延至未来,但人口的压力仍然存在。

福利难题并非不可逾越。二战后的英国和美国的国债占GDP比例要比现在高。瑞典、芬兰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1990年代也遇到了福利危机,随后通过调节税率和财政支出,成功渡过难关。澳大利亚甚至在21世纪自然资源大发掘之前就消灭了外债问题。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个健康的、有效运转的政治制度,而美国恰恰没有。美国国会现在已经丧失了一项基本功能,好几年没有正常表决通过一次预算案了。

经典意义上的威斯敏斯特制度从未存在过,即使是英国,也逐渐增强了分权制衡的因素。不过,英国以及欧洲、亚洲大多数议会制国家的否决点都是比美国少。(某些拉丁美国国家于19世纪复制了美国的总统制,因此遇到了类似的政治僵局和行政部门政党化等问题。)

美国的独特之处不止是预算程序。按照议会体制,立法起草工作主要是由行政部门的技术官僚完成的,这些公务员不受政党轮替的影响。各个部门通过部长向议会负责,也就是最终向选民负责。这种制度有利于长远战略的思考,立法工作的连贯性更强。

美国完全没有这种制度。美国国会死死捏住立法权不放,结果却制造了一个日渐臃肿、人浮于事的政府。国会下属的各个委员会常常建立功能重叠的项目或机构。例如,按照近500项强制命令,五角大楼每年必须向国会报告各种事务,没完没了,费时费力。国会巧立名目创设的工人再培训项目有50个左右,而教师再培训项目有82个。

金融部门多头管理:美联储、财政部、证监会、联邦保险储蓄公司、全美信贷管理署、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联邦住房金融局以及一些联邦检察官。联邦政府的各个管理机构由不同的国会下属委员会监管,而每个委员会都不愿放权。这种制度在1990年代能够很容易地解除金融监管,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要重新加强监管则困难得多。

国会的派遣机构

否决体制仅仅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在其他领域,美国国会将庞大权力委派给行政部门,以便后者得以迅速行事,有时候难以取信于民。派遣机构包括美联储、情报部门、军队和一系列半独立的委员会和监管局,自进步时代和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形成了庞大的行政网络。

美国的许多自由意志主义者和保守派希望撤销这些机构,但很难想象缺了它们国家还能否正常治理。如今美国拥有庞大而复杂的国民经济,全球化时代无时无刻不在高速运转。2008年9月,雷曼兄弟垮掉的那一刻,金融危机十分紧急,美联储和财政必须连夜做出重大决定,而这些决定会影响数万亿美元的流动性,支撑好几家银行,并出台新的监管规则。危机如此严重,以至于小布什政府催促国会拨款7000亿美元给不良资产纾困项目。事后当然斟酌某些决策的正确性,但很难想象其他政府部门能够如此有效地解决危机。国家安全问题同样如此,总统实际上肩负着解决核威胁和恐怖主义等事关全国民众安危的问题。因此,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第70篇中指出,需要“行政部门发挥能量”。

美国人对精英体制怀有民粹式的怀疑,甚至呼吁废除这些机构(例如美联储)或加强透明度。不过,讽刺的是,民调显示,民众支持率最高的恰恰是这些受直接民主监督影响最小的机构,例如军队和美国宇航局等。相形之下,最民主的机构——众议院——获得的民主支持率最低,美国国会被普遍认为是个茶馆,两党做的事情就是防止做出任何实事。

因此,总体来看,美国政治制度呈现出复杂画面,过度的分权制衡限制了代表多数人利益的决策程序,而另有一些派遣机构则缺乏监管。一个主要问题是,这些派遣机构状况不明。某个派遣机构应该怎样完成任务?美国国会大多给不出法律上的指导,导致机构只能自己行事。国会希望法院来纠正由此引发的不端行为。权力下放和否决制度,两种顽疾交织在了一起。

按照议会制,执政党或执政联盟直接控制政府,议员担当部长,有权改变官僚机构的运行规则。如果党派之间竞争过于激烈、无法形成稳定的联盟,议会制就无法正常运转,意大利即是一例。但是,一旦某个党派在议会中占据多数,其政治权威就可以顺利地贯彻到行政部门。

可是,总统制国家很难实现如此顺利的权力移交。解决议会不作为的最简单办法是增强行政机关的权威。拉丁美洲的总统制国家因为政治僵局和议会无能而苦恼不已,其解决办法常常是赋予总统以紧急权力,从而引发权力滥用。在分权制衡的前提下,控制议会上下院不等于掌握总统权力,而调整议会与总统权力划分的行为常常染上党派斗争的色彩。如今,众议院的共和党人最不想做的就是赋权给奥巴马总统。

在强政府与法治化、问责制的结合度方面,美国的分权制衡逊于议会制国家。议会制国家的法院不会如此频繁地干预政府;政府的派遣机构也比较少;立法工作的连续性较高;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较小。德国、荷兰、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政府拥有较高的民众信任度,政府部门遭受的恶意抵抗较少,共识度较高,更能适应全球化时代。(小国、同质化程度较高的社会比较容易获得高信任度,随着移民和文化变化,这些国家也越来越难办。)

欧盟的整体状况有所不同。过去几十年,欧洲的游说组织越来越多、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今,大公司、贸易集团、环保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劳工组织在各个国家以及欧盟层面广泛活动。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决策程序从民族国家转移到布鲁塞尔,欧盟体制和美国越来越相似。欧洲国家可能“否决点”比美国少,但欧盟的体制增加了许多“否决点”。质言之,利益集团可以像“逛商场”一样,如果在国内拿不到优惠政策,就跑到布鲁塞尔钻营。欧盟在司法领域也实行了“美国化”。欧洲法官不像美国同行那样喜欢干政,但调整后的欧洲司法体系增加了层级,司法“否决点”也增多。

 

 

 

 

死路一条

美国政治制度日渐腐朽,因为分权制衡的传统越来越严重和僵化。政党分歧尖锐,分权体制越来越无法代表大多数人利益,而是给了利益集团和政治活动组织过度的话语权,未能体现美国主权公民的意志。

美国政治体制如此分化、虚浮,并非历史上首次。19世纪中期,美国迟迟未能解决边疆地区的奴隶制问题;19世纪末,美国面对农业国和工业国两种道路也迟疑了很久。麦迪逊式的分权制衡,以及政党体制的裙带关系,适用于治理封闭的的农业国家,但无法解决奴隶制或治理大国经济、适应现代化交通和通讯技术。

如今,美国再度被本国政治体制所困。美国人不信任政府,不愿意让政府做决定。其他民主国家也经常发生这种状况。不过,美国国会制订了许多复杂的规则,削弱了政府的自主性,导致国家决策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于是,政府表现不好,民众就愈发地不信任政府。在这种条件下,民众不愿意增税,他们觉得政府在浪费钱。但政府财政捉襟见肘,也就不可能运转良好,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扭转这种衰败局面面临两个障碍。一个是政党政治。美国许多政治参与者都承认体制不行,但都想继续这样维持下去。民主党、共和党都不想切断来自利益集团的财路,利益集团也都希望自己能收买政治影响力。和1880年代一样,改革者必须动员哪些与现行体制利益没有瓜葛的团体。但外部团体很难发动集体行动,需要极强的领导力和清晰的计划。

另一个障碍是观念。对于政府失效,美国传统上的做法是扩大民主参与度、增强政府透明度。例如在1970年代,改革者推动增加党内初选,扩大公民参与法律事务的范围,增强媒体对国会监督力度,而加州则试图用全民投票赶走不尽责的政府。但政治学学者布鲁斯•凯恩(Bruce Cain)指出,大多数公民没有时间、没有能力、没有意愿去处理复杂的公共政策议题;扩大民主参与度只会引来更多有组织的政治活动家。显然,解决之道应该是减少某些民主化方案,但没人敢公开呼吁削弱民众参与度或降低政府透明度。

归根到底,国内政治弊病已经顽固不化,很难出现富有建设性的改革,美国政治衰败还将继续下去,直至外部震荡催化出真正的改革集团、并付诸实践。

(观察者网杨晗轶、朱新伟译)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www.guancha.cn/DuZheZhiSheng/2014_10_13_275616_s.s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