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钢:政治传播研究——社会责任与学术尊严 编辑本段回目录
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共建委员会主任
尊敬的林校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首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全体教师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传播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热烈祝贺首届政治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这里举行。
我想,今天整个中国在社会改革和传播技术双重动力的影响之下,政治格局和传播格局都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在各种矛盾的交织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国家的运行应该说是向着更为进步的方向演进。在政治传播研究领域,人民知情权的被成全、公共参与机会的增多、公共监督范围的扩张以及公共协商机制呈现出现了重大的进展。在世界范围内,政治变动和以互联网为基础技术平台的技术力量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在当今社会日益深刻地显现出来,它所呈现的现象特征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原有经验的认知边界。这个领域,我觉得,作为学界,我们有重大的学术责任认真地观察、思考,并为整个人类社会提供我们的见解。我觉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传播研究中心的成立显示了中青院校领导对整个国家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学术尊严。
孙中山先生曾讲过:“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治理,治理众人之事为政治。”我想今天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对政治实施了更为精细的定义,整个人民对政治的感觉也充满了更为复杂的多元纠结。但我相信,政治传播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福祉包括国家的命运一定是有直接作用的一种力量,因此我觉得整个学界在这个领域可以做出更多的奉献。我非常感慨,何晶老师领导的政治传播研究中心在其第一次论坛上聘请了来自众多学术机构的学者、专家,这里面不仅有学界人士,还有我们尊重的支撑中国运行的新闻媒体机构的重要领导,这些领导实际上都是我的朋友,我知道他们本身在学术研究领域都显示出专业智慧,这样的一种结合我觉得对于今天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科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我想我们的整个研究视野要想能够对国家、对人民有更大的作用,恐怕真的一是要有远见,二是要有胸怀,我们要把更多的学术力量,包括社会力量聚集到我们的研究平台之上。今天我注意到中青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陈教授在,他是做顶尖级科学——哲学领域的,我觉得我们需要有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甚至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进入我们这个研究平台,进行对于国家发展、人民福祉皆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我相信我们正处于一个矛盾冲突聚集的时代,这个时代让我们有很多的遗憾,同时不失其兴奋和希望,我想我们应该在这样的力量之下规划我们的工作。
这里,我祝愿此次论坛圆满成功,并祝在座老师、同学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谢谢。
(此文为高钢教授在中青新传院政治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第一届政治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上的致辞,根据演讲速记整理,经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