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退市利益分析 编辑本段回目录
最近经济学中比较有意思的案例我觉得就是阿里巴巴了,中国少有的主动退市的公司有木有?退市的时候还说要整合资产再进股市,到底是战略性向后进军还是嘴硬的老汤炖母鸭?这一系列得行为中包含着多少看不透的秘密?
首先回顾历史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在香港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1688 HK”。发售价:上限13.5港元 开盘价30港元,较发行价提高122%,融资116亿港元。
2009年09月15日,雅虎以每股19.8港元至20.3港元的价格配售5748万股阿里巴巴股票 ,拯救企业现金流危机。
2012年2月21日晚间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这家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旗舰子公司拟将终止上市地位。
阿里巴巴集团提出以每股13.5港元的价格回购上市公司约26%的股份,预计将耗资约190亿港元。马云在给阿里巴巴集团员工的公开信中称:“上市的时候只融了17亿美金,但私有化要花出去20多亿美金,看起来是个赔本的生意,有人建议用低一点的价格买回股票”。而阿里巴巴在上市后,曾于2009年和2010年两次为股东分红共计21.1亿港币。
你看你看,得瑟了不是,分红闹出去20多亿港币,股票购回又要多花好几亿美金!闹什么上市啊,干赔本了吧!
可是,阿里巴巴真的赔了么?不可能啦~上市公司的资产运作怎么会赔本的呢亲~有帐咱不怕算,粗粗算一下你就会发现,好厉害的马云,好犀利的资本运作!
首先要说明,这套计算是肯定不全面的,货币银行学和会计学、金融学虽然我都学过,可惜,不精呀~不过咱们大概的用小学生的乘除法算一下大家也就能看明白了,阿里巴巴绝对没有你想的那样赔本!

然后,我们看一下时间跨度。从07年11月到08年,08年到09年,09年到10年,10年到11年,12年3个月(私有化未完全完成),共计3个整年,加上07年的2个月,12年的3个月。
这是融资的时间范围。再看一下银行贷款的利率,3年期贷款利率大约是多少?根据央行07年9月调息的历史信息查得,银行基准利率为7.65 %,而商业银行为利润、风险等方面考虑,还要再追加利息,具体追加是多少,就看银行怎么定了。一般是在基准利率上增加10%-50%,实际可能因不同银行、不同企业、不同风险,导致利率更高!
不过考虑到阿里巴巴实在是个大公司,信誉好,盈利水平高,而且我还懒,那么我们就按10%来计算它的利率,对无数商家来说做梦都想要的10%的利率!请注意,这个利率是复利,详情还是下面再说。
那么,首先我们计算一下汇率。根据历史报价,2007年11月6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7.4577,对港币汇率7.7654,也就是1美元为7.4577人民币,7.7654港币。
根据这个算得2007年发布股票时实际融得人民币为:港币116亿/7.7654=14.93.8,就当是15亿美元。15亿乘以7.4577,得111.8655亿人民币。根据2012年2月26日美元对港币汇率为7.7538,而根据上述分析师认为私有化可能耗费190亿港币,那么大约是24.5亿美元,马云说的17亿和20多亿,其实这里玩了文字游戏,17其实是15,20是24.5。从直接的差价上来看阿里巴巴几乎赔了9.5亿美元之多!
那么,兑换成人民币之后呢?同样是2012年2月26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6.2972!跟07年得汇率差了多少?差价1.1605,一块一毛5分钱,对我来讲是两公里的汽车油耗,没多少,带老妈买个菜也得跑这么远呢有木有!咱们继续算账你会发现,在大尺度下,1块多钱真的很多!24.5E乘以6.2972,得多少?154.2814!!!
你信不信?不信的话再算一下,虽然我数学不好,可是我是开着计算器算的,不会错!
实际上汇率波动远比你所想象的大,经过3年多的时间,在软妹币(RMB)不断疲软升值之下,阿里巴巴实际上付出的代价是42亿人民币!美元差价9.5亿!
多么?还真不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跟银行利率对比之下你就会发现,它是很少的一笔钱了。
首先引入复利的概念: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个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将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驴打滚,复利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有木有!黄世仁就是这么逼死杨白劳的有木有!
复利计算公式为:F=P(1+i)^n , F是总利息+本金,P是原有本金,I是利率,N是贷款时间。根据咱们的计算时间,为3年+5个月,可能实际完成私有化要到4月份,就是3年+6个月,这样的话就是3.5年。将本金111.8655亿代入公式,可得终值:156.192!也就是说,如果马云先生在2007年年底向银行借贷111.8655亿的话,在2012年4月至少要还156.192亿!
这样的话,上市与贷款间的差价我们就算出来了:154.2817-156.192=1.9113亿!这是比国内贷款要省呀!省了近两亿!
这时咱还要计算雅虎抛售掉的5748万股阿里巴巴股票。
09年9月时雅虎是以每股19.8港元至20.3港元的价格配售的,为什么雅虎有权配售这些股票呢?因为雅虎是阿里巴巴的大股东,他手里掌握着大量股权,而这些股权当年并没有在股市上出售,雅虎发售的是自己所持有的股票。
按最低价格19.8减去回购价13.5,得差价6.3港元。6.3港元乘以股票数量为5748万,得3.62124亿,也就是说,实际回购价格还要算上这部分股票的发行收益和回购成本。
这部分股票在市场上放了两年,就赚了3.6亿港元的交易差价。3.6亿港币的交易差价应当按09年汇率之中,经计算得3.17亿人民币的收益。
细心的同学肯定会想起来,在前面还说了呀,阿里巴巴两次分红,21.1亿港币呢!是啊,咱这不是还没算完呢么,不止是这21.1亿港币,雅虎曾经向市场抛售的5748万股阿里巴巴股票也没计算呢,咱们要继续算账!
2009年阿里巴巴分红方案向外分红10亿元港币,当日汇率为0.8817,2010年阿里巴巴分红方案向外分红11亿元港币,当日汇率0.8579,合计为人民币18.2539.两次分红,实际上分出去没有21亿,只有18.25亿人民币。
这18.25亿去掉与银行贷款的利率之差1.9113亿和股票差价利润3.17亿后,就只有付出13.17亿分红支出。
如果将这13.17亿分红支出与156.192亿回购支出共同计算为融资的总代价,再回头以复利法除本金的话,计算可约得银行利率12.21%。
在实际操作中,10%以下的年利率并不多见,而较高的利率经常能达到15%-18%。
以上算法是通过对比银行贷款利率和计算RMB/USD汇率得出的简单结论,实际上07年年底是否有银行能拿出120亿贷款给阿里巴巴?而阿里巴巴当时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钱?
对于任何具体的经济问题来讲,它从来都要配合具体的历史时期和市场背景来看。
请大家回想一下08年年初的时候,马云说了什么
马云:2008年阿里巴巴准备过冬 淘宝还是孩子
(2008-02-26 农历虎年的年会演讲)2008年要准备好过冬。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整个世界、中国的问题,互联网可能面临另外一次冬天的到来。B2B 2007年年初本来不准备上市,但是年中加速上市,因为我们预感到冬天要到来。从战略储备上来讲,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过冬的物资,但是我希望所有的员工要准备好过冬的心态、毅力和能力的培养。我不是危言耸听,这次冬天来会很长久。但是冬天后活下来的人就有机会赢。阿里巴巴要变成last man standing,这是我们的意志和毅力。
08年国内新闻上讲的最多的是三件事,1,股市调整;2,四川地震;3,奥运。
从07年底开始股市不断走低,到5月份爆发了举国哀痛的四川大震,到8月份则是筹备8年、欢呼不断的奥运。
那时我丝毫未曾发觉一次金融危机的大潮迎面扑来。直到10月份残奥会结束之后才有海关统计数剧说,出口大幅下降。而此时,已是后知后觉,我丝毫不知道市场上的大鳄们早在一年前就在准备度过如此凌冽的寒冬。
在此次金融危机之中,各家银行相继大幅亏损,百年老店的雷曼公司、曾经辉煌的美林银行都破产了,所以在这种时候,银行其实是不可靠的:银行可能出于自身的考虑而要求贷款人提前还贷,这种做法会直接撕断企业的资金链,造成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直接破产。
假如是在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融资,除非企业运行状态持续下滑,有破产风险,才会被交易所要求下市,否则不会被人要求下市、退还股金。
所以从金融市场发股融资,是来钱最多、最稳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股民都说股市是大公司的提款机。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阿里退市中小股民成冤大头 意为关门解决雅虎编辑本段回目录
阿里巴巴宣布私有化退市(资料图)
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昨日宣布私有化方案,阿里巴巴需要收回余下的约27%股份,私有化成功后,约支付182.31亿港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易传媒、唯品会等国内电子商务公司争相上市,而就在不久前,盛大网络宣布私有化成功。
一边是带着巨亏争相上市,尽显世间百态,;一边是悄然退市,寻求转型,到底是华尔街遇冷还是公司决策者的占有欲?
私有化退市后 为“大阿里”战略做准备
对于阿里将旗下B2B业务私有化的做法,易凯资本CEO王冉、知名业内评论人士洪波、吕本富、曲晓东等都对此举持看好态度,吕本富对凤凰网科技称,阿里甩掉了在国际市场不受欢迎的业务,这样对其整体业务起到调整和加持的作用。
互联网观察家方兴东直白的表示,阿里巴巴私有化退市就是为了甩掉阿里巴巴B2B这块食之无味的鸡肋。B2B这块退市,在它整个发展战略上会更加灵活,因为原来2007年上市的时候,当时B2B是整个公司里面最有价值的部分,现在价值来说那么那块变成很小的一部分了。
易观国际方面认为,私有化B2B业务只是推进“大阿里战略”的一步,退市将使其战略调整上更加主动、灵活:1、这关系集团层面的未来战略规划,私有化被低估的B2B业务是整体上市计划中的一步;2、这并不源自其主营业务变化,对行业影响有限;3、不管从置换、提高股权比例还是整体上市后收购雅虎,都会对回购产生积极作用。不过以B2B业务整体置换的可能性不大。
阿里巴巴在公告中指出,私有化阿里巴巴B2B业务是为了业务战略转型的需要,并同时给小股东变现投资收益的机会。
中小股民成了冤大头
专栏作家知名评论人士程苓峰认为,阿里2007年上市发行价13.5港元,现在私有化也是13.5港元,2007年的13.5港元绝不等于2012年的13.5港元,按10%通胀率现在值20港元,阿里不给利息白白借钱花,赚了6.5港元,就算除去股息也赚6港元。
对此观点,凤凰网科技咨询了易观分析师陈寿送,他表示,阿里此举确实伤害了中小股民的利益,阿里股票前几年一直持续走高,最近才开始呈现下滑趋势,他分析了几点:1、很多回购的是阿里员工和股东的长期持有的股票,对于他们而言没挣到钱;2、当然如果阿里1688的业务依然没有起色,这些股票会更不值钱。
图为:阿里自2008年至2012年股价波形图
如上图所示,阿里巴巴2008年至2012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股价相对平稳,并无太大起伏,但是从2011年也就是去年开始股价呈明显下滑趋势,中小股民手中的股票一直在贬值,而此次阿里退市,很显然,中小股民做了冤大头。
阿里再次上市伤害投资者利益 淘宝或被分拆
有分析认为,阿里私有化的原因除了B2B业务面临巨大挑战之外,也与马云将逐步回购雅虎股票、全购雅虎业务以及集团整体上市有关。
但是对于阿里此次私有化之后,之后会不会再次寻求上市,陈寿送表示,这一切都是未知数,要看公司决策者的立场,但是退市再上市,投资者的利益会受到伤害,但是淘宝分拆独立上市的可能性很大
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对外宣布,拟以每股13.5港元回购其旗下子公司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股票,该价格与2007年底上市发行价持平,预计将耗资190亿港元。马云表示,“阿里巴巴私有化,可免于承受拥有上市子公司所需面临的压力。”
阿里私有化意在解决“雅巴”问题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对凤凰网科技表示,阿里此举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与雅虎之间的问题,因为作为上市公司,又身为雅虎的第一大股东,很多信息是必须对外披露的,一旦私有化,就可以内部问题内部解决了。
业界普遍认为私有化与阿里巴巴向雅虎回购股权的谈判进展有关。近两年来,双方数度谈判细节被公开,以创始人马云为首的阿里巴巴管理层回购股权的意愿越发强烈。
方兴东表示,阿里巴巴退市,接下来关门解决问题:按5年前发行价完成私有化,等于五年来免费使用了雅虎和股民十几亿美元的无息贷款。上市后套进去的股民不得不忍痛割肉,随后解决雅虎问题也不需发布公告,清掉雅虎后再上市,阿里可再继续融资。
此前,有分析师从账面上分析后指出,阿里巴巴集团有可能用阿里巴巴B2B业务的27%流通股股权作为资产加上大量现金去置换雅虎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团25%股权。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来说,通过此方案可以在交易后使得马云及其管理层在集团中拥有约56%的股权,成功的将命运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集团可以在不失去对其B2B业务的控制权的情况下,换回整个集团的25%股份。整个交易方案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来说,可谓一箭双雕。
但对于雅虎股东来说,若从长远来看,这绝不是一个最佳的方案。首先,在雅虎美国业务持续不振的情况下,雅虎拥有的阿里巴巴集团和雅虎日本的股权已成为其最核心的资产,股东对出售亚洲资产套现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站在雅虎内部希望长远发展股东的角度来说,倾向于通过出售阿里巴巴集团部分股权,以换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资产及部分现金,以便用于重振雅虎美国的业务。从站在雅虎内部期望短期套现股东的角度来说,若使其愿意交换手中的股权,阿里巴巴集团一定要交出一个有价值的资产加上大量现金,以满足其尽快分红套现的需要。
综上所述,若阿里巴巴集团将用B2B业务流通股加现金的方案,去置换其集团25%的股权,雅虎内部股东间博弈的最终结果将决定是否将B2B业务作为交易的筹码。
马云或成互联网第一枭雄?
方兴东预测马云或成全球互联网第一枭雄
方兴东强调,说私有化与回购雅虎股份完全无关,这肯定是不真实的;说私有化完全为了回购雅虎股份,也是不全面的。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马云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阿里这盘失去控制权的大棋局重新自己掌控,这是根本,重新拿回阿里绝对控股权,这是马云当下绝对重中之重的第一任务!在此之前,其他都是次要的。
他认为,马云可成为全球互联网第一枭雄,2011年“智取”支付宝;2012年私有化B2B关门打“虎”清掉雅虎。几大连环奇招将使马云完全掌控阿里帝国。
方兴东预测,未来阿里整体上市将超越今日Facebook。(李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