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667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3-01-30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技术的政治经济学
技术的政治经济学
网络公共领域局限性
网络公共领域局限性
媒介公共性问题
媒介公共性问题
网络学术出版发展历程
网络学术出版发展历程
网络时代的公共领域
网络时代的公共领域
公共性缺失的危机
公共性缺失的危机
新媒体文化精神
新媒体文化精神
网络交往与新公共性
网络交往与新公共性
信息主义
信息主义
身体缺席的迷失
身体缺席的迷失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公共性缺失的危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公共性缺失的危机编辑本段回目录

黄万盛,现为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研究员,国际知名学者,从事思想史、文化批评、比较文化研究等,研究领域包括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2001年以来主编“哈佛燕京学术系列”著作:《公共理性和现代学术》,《儒家与自由主义》,《理性主义及其限制》,《全球化与文明对话》,《启蒙的反思》等,在国际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著有《道德理论实践》、《危机与选择》、《革命不是原罪》等,在中国、美国、法国、德国、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表文章上百篇。

最近20年来中国的理论兴趣在慢慢地消退。但是,一个民族在转折和腾飞的过程当中,如果丧失理论兴趣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经常问到这样一个课题—中国到今天为止,在国际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主要来源于什么?主要来源是它的经济规模。但是在经济规模的高速发展的背后,这个过去曾经有过伟大传统的国家在今天向世界传达了什么样的文化消息?
到今天为止,没有一本中国学者的哲学著作在世界哲学界有影响力,国际哲学界如果读与中国哲学有关的书,至今读得最多的是《毛泽东选集》。
中国的经济规模如此巨大,发展速度如此迅捷,可是没有一个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基本模型是中国经济学家创立的;社会科学领域,没有一本社会学的著作,没有一本人类学的著作,甚至没有一部文学作品可以在世界范围产生广泛的影响、传达中华民族的文化信息,这是我们在精神层面面临的问题。
2009年6月,英国的《泰晤士报》发表了本·麦肯特尔(Ben Macintyre)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危难时节我们可以借助于哪些人》,文章讲的是整个经济危机导致这么大的社会困难,哪些思想家是我们可以求助的?
排在第一位的是孔子。排在第二位的是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德国学者阿伦特长期在美国工作,主要研究集权主义对人类历史造成的伤害和影响。排在第三位的是情景喜剧主人公辛普森(Simpson),辛普森是一个搞笑的人物,但是他经常有一些深刻的幽默,可以帮助人们去反思现状和生活。排在第四位的是伊壁鸠鲁(Epicurus),伊壁鸠鲁说:“无论世道有多少苦难,心境的平和是战胜危难的唯一的源泉。”
排在第五位的才是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但是麦肯特尔强调的一个重点是凯恩斯讲的另外一句话:“假如实干家们不通过任何知识就发展他们的实业,那么他们一定是在用前面那一代知识家的遗产,在这个意义上他们都是死人。”

“科学主义转向”与“公共性的缺失”

最近50年来,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存在一个“科学主义转向”,也就是说这些学问越来越依赖于一个数学模型的建立。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办公室的墙壁上曾经贴了这么一段话:“并不是所有重要的事情都能够以数量计,而且并不是所有能够以数量计的事情都是重要的。”他把这段话贴在墙壁上每天看一遍,以此警示自己不要落入一个数量化的陷阱中,而忘掉更深刻的问题。
我们所碰到的很多深刻的问题,如果综合起来加以反思的话,在这些纷纭复杂的重要问题的背后有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叫做“公共性的缺失”。
“9·11”事件发生以后,我在哈佛大学教工俱乐部碰到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教授,我问他,对“9·11”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没有发表一些讲话。他说,这个事情很惨痛,但是那不是我的专业,应该是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教授来讲。亨廷顿教授是研究文化冲突的权威。
学科的边界甚至对罗尔斯这么优秀的学者都有一定的影响和约束力。所以,公共性的问题被重新提出来,知识分子要重新回到康德所说的“所谓知识分子,是自觉地把人类的道义和责任承担在肩上的人们”。在某个学科有成就非常重要,可是人类进步的道义和责任你是否要承担?这些问题你还要不要关怀?所以,公共知识分子的问题在西方学术界成为研究的一个先决。
公共福祉、公共关怀,“公”字就是普遍能够接受的道义准则,这就是公正的问题。如果一件事情的公正性不能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那它的公共性和正当性就会受到怀疑。再进一步说,公共性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如果一个政府的政策和它的行政举措完全丧失了公共性,政府存在的理由也就丧失了。所以,公共性的问题成为政治哲学、社会学包括NGO横向组织的共同诉求。
我们正面对一个公共性危机。因为市场主义、个人主义再加上效益主义、效用第一等思潮,基本上已经把这个社会的公共性解构了。公共结构、公共关怀的问题在市场机制中无法体现,在个人主义当中找不到它的合法基础。
我们的公共性危机到底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理论结构使得这个公共性的危机一直存在而且不断地挑战我们的现代生活?

个人主义与公共性缺失

在古代,它的社会结构基本上是一个君主贵族社会,很难发展出一种国家意义上的公共性。但是,在古代社会当中发展出一种民间的公共性,就是以家庭、宗族、村社为基础的公共性。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终于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催生了以社会的名义来形成国家,而不再以皇室来建构国家的制度。但是,以社会名义的公共性导致了灾难的一面,就是一种全民性的公共性,形成了一种在哲学和政治学上称为“普遍主义”的公共性,也就是说把公共性当做一个绝对的原则,任何跟这个公共性不能配合的东西都是不能容忍的。最终导致在法国大革命的后期开始大规模地杀人,一些持不同意见的人统统被送到断头台上去。
在英国,亚当·斯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社会应当是由个人来构成的,而个人最重要的问题是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财产。他甚至通过道德情感来讨论个人支配财产的合法性。如果一个人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财产,那么自由交易的市场根本不可能出现;如果他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那么民主机制就不可能产生—因为民主机制是以独立法人的身份来进行投票的。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是从亚当·斯密(Adam Smith)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个基点出来的。这个基点在公共性的对立面建立了一个领域,突出个性、突出个人的自由、突出个人的权利,并以此为基础来建构一个社会,这套社会结构在英国和美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美国现在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真正坐享高薪的人可以心安理得的面对美国的贫富差距。作为这种社会的结果,哈佛大学聘请了6位投资高手来掌管运营学校的基金,他们平均年薪是3600万美元,而哈佛员工的平均年薪是35000美元,比例是1:1000。哈佛工会组织了一部分人去游行抗议贫富悬殊,学校也认为确实存在问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人一旦离开哈佛投身华尔街,他们的收入就会达到9 000万美元,他们在哈佛是做出“巨大牺牲”的。
实际上,这些情况在中国现在也有。有些人为了追求个人的财富,对于个人应当担任的公共责任完全没有任何的感觉。真正以关心公共福祉而组织的经济活动事实上非常难以开展。因此,公共福祉的问题就变为社会的横向组织所必须承担的问题,到危机的一定阶段的时候变成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罗尔斯三问

罗尔斯教授逝世的时候,哈佛哲学系给他开了一个追思会。他有一个学生在这个追思会上说,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后期的罗尔斯活得非常痛苦,他脑子里一直在思考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民主是一个可以保障公平的原则,美国白人跟黑人的种族矛盾为什么那么严重而不能消减?如果民主是一个真正可以体现公正的制度,那为什么美国的种族歧视不能消减,白人跟黑人的矛盾为什么那么大?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民主是一个体现平等的制度,美国的贫富差距为什么那么大?假如民主能够体现平等,是一个平等理念的制度,富人跟穷人之间为什么距离越搞越大?哈佛校友就有1:1000的收入差距。
第三个问题,如果民主真的是一个普适价值,可以代表未来,美国的年轻人为什么如此绝望?20世纪 60年代的美国校园非常动荡,而且60年代的音乐和艺术体现出来的那种狂躁和颓唐成为一个时代的风气。
罗尔斯思考了10年左右,最终写成了《正义论》(The Theory of Justice)。这本书出版以后影响了美国,是美国法学界、哲学界、经济学界的必读书。这是一本真正重要的改变思想的著作,而他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公正,这是所谓公共性的核心的问题。在美国,有这样的教授在反省。
在个性膨胀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人们发现社会的公共性被解构了。所以,突出公共性要建立在一个限制个性的基础上。
美国也在行动,有朋友问我,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有没有可能成功?我说重要的不在于他成功不成功,重要的是他在通过医疗改革这件事情向美国传达一个意识形态的消息—美国不能再走个人主义那条路,美国现在要发展公共关怀。
医疗改革真正的意义在于向美国发出一个消息:美国的价值观念应当转向,应当调整。也许真正的改革还需要15~20年才能达到某些妥协,但是这个意识形态的消息必须传达出去。

中国建设公共性的道路

西方也许走了一条非常别致的道路,这条别致的道路是因为英国和法国的改革转型所采用的途径完全不同,因此它一开始就带出了一个对立的结构,注重公共性和注重个性。那么,中国社会的公共性如何建构?
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思想家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写了《论自由》(On Liberty)一书,中国重要的思想家严复翻译这本书,翻成《群己权界论》。
哈佛中国问题专家本杰明·史华兹(Benjamin I. Schwartz)是研究严复的专家,他发现严复的翻译极不负责任,严复觉得不合适的就删掉了,上下文联系讲不通的地方干脆用自己的语言写成符合自己思路的东西。
史华兹发现了这些东西,他进一步深入进去,为什么会这样?严复的英文极好,这绝非语言翻译上的错误。史华兹写了一本书,叫《寻求富强:严复和西方》(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Yen Fu and the West),专门讨论严复的问题。他认为,严复后面有一套价值资源,这套价值资源在他翻译的过程当中在起作用。
中国在不同的起点之上,中国文化的源头就把个人与共同性当做一个互相发展的结构,而不是当做一个排斥性的结构。孔子首先强调的是“为人由己”,怎么做人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突出你自己,你自己要对你自己负责任,然后是推己及人。
日本学者沟口雄三用很长时间研究中国人的“公”和“私”这个观念,中国的公到底在讲什么?中国的“私”到底在讲什么?他发现,在日本,“公”和“官”基本上是合一的,“官”事实上就是“公”。但是,在中国古代的传统当中,一直到今天,绝不把“官”当作“公”。因为“官”可能是“私”,“官”可能成为官僚特殊利益集团的表达,在“官”的背后还有更高的“公”存在。
实际情况不像我们讲的那样:中国只讲集体主义,完全不突出个人,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献中事实上是非常强调个人的。而且公共性的“公”是“私”的拓展。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事实上可以游离出西方个性和公共性完全对抗的矛盾,而重新走出一条有机地使个性和公性互相培养互相增长的道路,这条道路非常难,虽然有可能性,但是非常难。它后面需要的是制度的创新,如果我们没有一套制度来匹配它,我们把政府当做公共意志的当然代表,那我们很有可能有伤害个性的问题,很有可能政府体现的公共性只是政府利益化的表现,而不能真正覆盖有机公共性。
我们需要有一套创新的制度,这套制度使得政府能够代表一个有机公共性,这个有机公共性是通过大量社会横向组织与政府的相互合作和相互监督,而不是把所有的社会空间封闭掉,所以横向组织被取消了,政府就成为唯一意志。
另外一面,就是观念和价值的创新,所谓有机的公共性后面包含了一整套深刻的价值要素,如果这套价值要素不能发展,有机的公共性就是一座空中楼阁。
[本文是黄万盛教授2009年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学术沙龙的演讲整理稿。]

传媒公共性的缺失编辑本段回目录

传媒的公共性
  传媒公共性是在传媒体制规训下传媒实践公开性、批判性和公益性理念所产生的社会公器属性,包括"应然"和"实然"的双重含义,涵盖理念、体制和实践三个层面。
  公众是传媒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一方面,传媒要实现资源消耗补偿与自身发展,必须依赖于作为信息传播接受者的公众。传媒作为特殊的社会公众组织,又承负着巨大社会公共责任;另一方面,公众依赖传媒作为参与社会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平台,又依赖传媒为其“代言”,行使对政府权力的监视,同时公众也依赖传媒实现其对多种信息需求的满足。公共性需要一个公共空间和共同价值,而传媒作为依赖于大众的公共领域,可以承担这一角色。社会学学者潘忠党认为,传媒的公共性指的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器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形成与表达的实践逻辑”。他进一步解释说,“它体现在3个方面:(1)传媒服务的对象必须是公众;(2)传媒作为公众的平台必须开放,其话语必须公开;(3)传媒的使用和运作必须公正。”
  传媒公共性的缺失
  ·传媒的现状
  作为信息传播的既定社会角色和独立社会组织,传媒成为社会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子系统,并与社会始终处于一种系统结构的互动依赖关系之中。公众与政府是社会的两大构成,而传媒又是社会发展的衍生品,因此在公众、政府与传媒的三角构成中,传媒这一原本作为社会子系统而独立存在的组织之于社会有着种种复杂的关系。也正是由于这些复杂的关系,导致公共性被定义为传媒的一大特性。
  ·传媒公共性的缺失
  我认为,传媒公共性的缺失,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基于世界角度的缺失,即在世界范围内,传媒的公共性都在被慢慢的消解;另一层是基于我国国情下的缺失,指的是从一开始媒体的公共性就未得到确认,存在事实缺位。
  在第一层含义下传媒公共性缺失主要是指传媒在很多情况下是受到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制约的。政府以及政治集团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需要或者出于对自身宣传的需要,往往会对传媒进行控制,限制传媒的宣传方式及内容,要求其为自身服务。传媒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又不得不与各种政治利益集团达成妥协,这就严重削弱了传媒的公共性。而另一方面,传媒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必然形成对市场的依赖。市场竞争迫使传媒调整宣传方向来迎合大众口味,同时市场利益也很容易让传媒陷入社会责任、道德和商业利润的矛盾中,最终传媒会因为自身商业利益放弃其社会公共性,漠视社会公众这一群体的需求。可以说,传媒利益和公众利益经常处于一种冲突的状态,这种冲突在报纸类的传媒中表现尤为明显。许多纸质传媒为了在竞争中追求眼球效应,往往选择将关注更多的集中在明星、名人身上,民生问题被忽视。与此同时,很多报纸将公众的内涵狭窄化,公众表达变成了精英表达,报纸上大篇幅的版面充斥着“有关专家”的评论,弱势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低。更加值得我们警醒的是,当今,很多报纸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将大量版面出售给商家做广告,一些具有广告色彩的内容被包装成“专题”,通过对某类商品的详细描述来满足读者的需求,但是与此同时,也将读者引入消费主义的泥潭。诚然,对于有购物需求的读者来说,这起到了很好的服务作用,甚至可以说这是报刊类杂志的一种进步,但是从大的角度来讲,报纸的版面充斥了消费的欲望,读者的注意力从打开报纸的那一瞬间,就由“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琐事”被不由自主的转移到了消费文化中去,原本应该受到重视的公共话题则被消解。
  另外一层含义下的公共性缺失和我国的国情息息相关。
  中国传媒的结构基于中国传媒的特殊属性。中国新闻体制改革之前,传媒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一直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首要任务还是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政府行使着对传媒的绝对领导权。传媒被当作政府行政职能的延伸,并未形成自身的社会独立性。并且在我国,政府、传媒与公众的结构关系中存在一个既定的前提——这也是由我国的政治体制性质决定的:政府代表公众,政府利益与公众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在传媒结构中,公共利益由政府代表,并未独立设置公共性传媒。这也就造成了传媒公共性的事实缺位,因为传媒的基础之一公众根本没有出现。当然,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我国民众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要求对于国家政策的制定有监督权和知情权,因此也出现了很多新形式的传媒工具,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近年来,许多引发人们热议的话题都是由网络关注而来,从前几年的“邓玉娇事件”,到近来火热的“我爸是李刚”、“药家鑫案件”,均是通过在网络上转载而引起极大的关注。甚至有人说,网络是现在公共性最强的传媒方式。不可否认,在许多民生问题上,网络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网络媒体缺乏严格的管制,网络上存在很多虚假信息,网络传媒还是不能和大众传媒方式相比。
  以上的种种,不管是世界性的传媒公共性缺失,还是我国特殊的传媒公共性缺失,都说明了构建传媒的合理结构的重要性。
  关于传媒公共性重建的建议
  现在我国传媒的面向群体基本都是全部公民,因此,传媒在实践中已经体现了公共性的一些特征。但是,正如上面所阐述的,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传媒方式在公众表达以及公正性方面还有待提升。因此,面对新形势,我国传媒需要重建公共性,构建合理的传媒结构。
  媒体的市场化和公共性不应该是对立冲突的关系,媒体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应该为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论坛,承担公共角色。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曾经提出过“公共领域”这样一个概念,他认为公共领域是一个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有对话组成、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共理性精神、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的批判空间。很显然,在这样一个领域中,最重要的物质就是传媒。
  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发展多种不同属性的传媒类型,形成有所专长的传媒。如国家传媒、公共性传媒、商业性传媒。国家传媒由政府控制,成为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其资源消耗补偿机制由国家承担;商业性传媒则以商业利益为取向,走向市场,在市场中实现产业的高速发展;公共性传媒是非官方非赢利的传媒机构,主要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并作为公众共同使用的信息平台,其资源消耗的补偿主要来源于作为纳税人的社会公众,以及社会建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制,以此保障公共性传媒公共服务宗旨的实现。
  除此之外,传媒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公共性的意识,不能盲目追求利润,且在报道对象的选择上不应存在偏见,不能只针对精英和名人言论进行报道,也要报道弱势群体。同时,对于消息来源的处理,不应该受到利益集团的左右,而应注重公众参与和表达,为不同社会利益群体提供公共平台。
  传媒公共性的缺失并非一朝一夕,因此,想要重建其公共性也不能急于求成。目前我国正处于传媒公共性重建的探索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希望我国将来的传媒将不再面临公共性缺失的局面。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公共性缺失的危机 公共性缺失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