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公司遇管理之殇编辑本段回目录
IPO折戟已成为公司管理的试金石。CFP供图
IPO泡汤 高管纷纷作鸟兽散
圈钱目的埋暗礁 创业型公司遇管理之殇
由于融资大环境不佳,去年四季度以来,因IPO冲关失败,高管选择离职走人的案例层出不穷,这已经成为很多公司面临的共同挑战。相对于资金和项目,成熟的管理团队对企业而言是更大的财富。因此,如何应对高管离职这种挑战,考验着公司的管理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IPO折戟已经成为公司管理的试金石。
管理界有句名言,因财聚的公司是短命公司,只有因事业聚的公司,才有可能基业常青。很多公司将上市圈钱作为唯一目标,在上市这一目标推动下,不惜以财务造假、虚假交易来粉饰门面,这类公司即使能够取得一时的成功,也往往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而那些追求事业发展,只是将IPO视为企业发展途中加油站的公司,往往能走得更远。
因此,对于那些因IPO受挫导致高管纷纷离职的公司而言,考虑的不仅仅只是如何应对高管离职带来的舆论危机,更应从公司管理和发展角度,排除水面下可能给公司长远发展带来伤害的暗礁。
IPO失败引发高管离职潮
日前,市场传言称,拉手网C FO张检已于近日离职。尽管这一消息没有得到拉手网的官方确认,但拉手网对此消息一直保持沉默,似乎默认了这一传言。张检于去年年初加入拉手,据称为投资方所推动,其入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帮助拉手网实现IPO。然而,由于美国资本市场大环境不理想,特别是中概股被屡次做空,使得投资者对中概股谈虎色变。去年10月底,拉手网冲击IPO失败。尽管此后拉手网多次努力尝试,结果都无疾而终。上周,拉手网正式撤销了上市申请。在这个背景下,市场传出张检离职的消息,显然不是空穴来风。
张检的离职传言,并非个案。自去年底以来,多家公司因为IPO失败,导致出现高管离职潮,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凡客诚品、神州租车等明星公司。
2011年11月30日,凡客诚品副总裁吴声(也是凡客诚品元老级人物)的一纸辞文将凡客推到风口浪尖,尽管吴声一再解释称,自己的离职与凡客取消IPO计划无关,但市场依然解读为吴声因为看不到凡客诚品上市的希望而选择离开。此后,吴声加盟京东商城担任副总裁。相比凡客诚品,京东商城上市的希望更大。在吴声离职之后,今年3月份,市场再度传出消息称,凡客诚品推迟IPO,公司C F O朱纪文离职。多位高管离职,使得凡客诚品创办人陈年感受到巨大压力。
与凡客诚品公司类似,5月24日,神州租车向SE C (美国证交会)递交文件,正式撤销上市申请。而在此之前,4月25日,神州租车曾在原计划登陆纳斯达克之前的24小时内紧急暂停IPO。在神州租车正式撤销上市申请之后的几天,市场就传出其C FO R obert Y ong Sha即将离职的消息。RobertYongSha本人坦承,自己的离职计划,主要是受公司撤销IPO影响。R obertY ongSha在今年1月份入职神州租车担任C FO,其加盟神州租车的任务,就是帮助公司IPO。如今,中概股在美上市窗口今年内很难再度打开,而神州租车重启IPO也没有明确时间表,因此,R obertY ongSha的离职,也就毫无悬念。
以上市为目的体现管理短视
柳传志著名的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企业界几乎尽人皆知。柳传志之所以将“搭班子”排在首位,就是因为在柳传志看来,公司的管理文化,管理团队,是决定公司能否基业常青的关键所在。企业的战略是基于办企业的人而制定的。搭班子在定战略之前强调了人的重要性,柳传志管理三要素本身也在强调人的重要性。联想20多年的发展历史,也检验了这一管理思想。
相对于联想对管理团队的重视,拉手、凡客诚品等公司因IPO失败而导致高管出走的案例,也成为不重视管理的反面教材。
“很多公司的战略存在很大问题,他们的目标就是上市,就是赚快钱。至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却十分模糊。而风投机构在利益驱动下,也极力推动所投资的公司以上市为主要目标,对公司管理等基础性工作根本就不在乎。这必然导致管理的短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张国庆对本报记者指出。
以拉手网为例。自从拉手网成立以来,上市一直是公司的主题,也是拉手网C E O吴波挂在嘴边的话题,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尝试上市之前,拉手高管的每周例会最重要的议题就是距离IPO还有多少天,然后据此来制定工作计划。而一旦IPO受挫,不但风投机构不断给管理层施压,且整个团队都人心浮动,跳槽、被竞争对手挖墙脚就成为常态。
凡客诚品同样遭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为了尽快上市,凡客诚品大肆投放广告,希望通过广告拉动销量,但对内部管理却重视度不够。多位高管近期纷纷离职,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IPO不畅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陈年在用人策略和期权分配问题上处理失当。
前年底以来,中概股在美国市场受到空头劫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公司为了上市,不惜财务造假,业务造假,用粉饰后的报表去欺骗投资者。结果,美国监管机构和做空机构一出招,这些作假公司纷纷原形毕露,多家中概股退市,更多的中概股公司股价暴跌。且因为不诚信,很多公司的业务也受到重大冲击,成为过街老鼠。
相比一些公司将上市作为终极目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对上市有着理性的认知。马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上市就像我们的加油站,不要到了加油站,就停下来,还得走,继续走。”
视IPO为加油站的公司走得更远
毋庸讳言,对于创业型公司来说,很多人才都是奔着公司上市来的,而上市搁浅,必然会导致人心浮动。这时候,如果公司高管团队也出现动荡,势必会进一步影响军心。因此,优秀的公司,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会十分重视高管团队的稳定性。对于那些因IPO受挫导致高管纷纷离职的公司而言,检讨的不仅仅是IPO为什么会失败,更应该从公司管理层面寻找原因。
谢友是某时尚品牌服饰公司的C F O,谢友加盟该公司的目的,就是帮助该公司实现IPO。目前,该公司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已经有400多家连锁店,年营业额近20亿,IPO工作已经准备了一年多时间,年内上市的希望很大。“刚开始的时候,我确实就是冲着IPO加盟该公司的,希望IPO后得到期权。但进入这家公司后发现,公司管理层十分重视管理团队和骨干员工的中长期利益,即使不能实现IPO,也能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这是家做事业的公司。我此前的心态有些浮躁,现在已经能够静下心里,全身心投入。”谢友告诉本报记者。
联想、华为是两家优秀的公司,在业界以擅长管理著称。但联想和华为的创始人柳传志、任正非在公司中所持股权都不高。这也印证了一句名言: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为追求财富而聚集在一起的创业团队,很容易分崩离析;而为了共同的事业聚集在一起的团队,则能走得更长远。
从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到它上市前,阿里巴巴其实有很多次上市的机会,但马云都放弃了。马云曾明确表示,“我也向往着上市,并没有不屑一顾。但上市并不是终极目标,在网站未有赢利收入前,阿里巴巴不打算上市。”“公司还很年轻,如果贸然上市,很可能会因为年轻而付出不小的代价。”如今的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第一梯队。
采写:南都记者 高凌云 实习生 曹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