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京国际车展编辑本段回目录
超级SUV齐聚北京、加长风暴继续上演、限量版向时尚界取经、旅行车继续发力、各大厂商在华发布新能源战略……这些热门话题在2012北京车展上被交相讨论,也梳理出各大车厂在中国车市所呈现的未来趋势。我们专访7位业内意见领袖,有全球设计总监、时尚偶像...

超级SUV的热力战场
要说本届北京车展的最热门车型,相信一半的人都会提到兰博基尼的SUV概念车Urus。这种以往只能在欧洲车展看到的全球首发车型,点燃了E5馆的观众热情。结合同馆的宾利EXP 9 F和旁边展馆的玛莎拉蒂Kubang,一场超豪华SUV的热力角逐在北京车展正式上演。Urus的设计师Filippo Perini为我们揭示打造这款跑车型SUV所遇到的巨大挑战和幕后故事。
兰博基尼设计中心主管Filippo Perini:“Urus的设计并无任何妥协”
兰博基尼设计中心主管Filippo Perini
Q:你以前一直主管跑车的设计,忽然之间要做SUV,有没有遇到什么设计上的困难?
A:的确,在设计这款车的时候,如何保持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最大的挑战。因为SUV和跑车是两种车,但都需要维持兰博基尼的品牌价值。
Q:在设计Urus这款SUV时,哪些要素保持了兰博基尼运动性?
A:最突出的就是车的上下比例(侧面车窗和下部车身),大多数车都是在1:1的比例,兰博基尼采用了上下1:2的比例。这样的设计表现出它极致的运动性。从车头来看,这款车采用的是非常经典的兰博基尼设计语言,尤其是前面非常巨大的两个进气口。从车尾来看,巨大的轮毂是其主要特点,还有尾灯采用了箭形设计。这些都让Urus成为一款运动型SUV。
Q:在设计中有没有考虑到中国乘客关注的实用和空间问题?
A:Urus兼顾了舒适性,空间也极大。刚才在楼下的时候,有一位游客将近2米高,在这款车的后排都能伸展自如。另外,为了保持兰博基尼品牌的独特性,我们不会为了消费者而妥协,会坚持自己一贯的设计理念,尤其是在外观设计上。在中国市场上我们希望找到这样一批消费者,他们热爱意大利文化,也能够理解兰博基尼作为一款意大利跑车所重视的核心价值。
Q:Urus有没有传承兰博基尼历史上另一款SUV LM002的设计理念?
A:在设计之初,我们也曾经考虑过延续LM002的产品设计理念,但是鉴于之前悍马曾有过这样的做法而且并不成功,所以我们想做一款全新的SUV。我们希望这样一款SUV能适用于城市驾驶,有出色的越野性能,可以在赛道上驾驶,也能在沙滩上驾驶,可以适用于不同路况。
Q:Urus这款车上的哪些高科技材料是首次出现在兰博基尼车型中的?
A:这款车在外观和内饰上应用了很多高科技材料。它的内饰中运用了新型的碳纤维材料。碳纤维主要是用于减轻车重,而它最重要的优势就是可以增强整车的灵活性。
Q:怎样评价同集团中宾利新推出的SUV?
A:宾利和兰博基尼有不同的设计基因,这两款汽车有各自非常不同的风格,兰博基尼倾向于创新材料的运用,例如碳纤维技术的应用。而宾利则倾向于古典材料的运用,类似铜、铝这些材料的创新应用。作为一个设计师,这也是我们工作中非常有意义的一点,就是可以接触不同的设计理念和不同的汽车品牌。
在全球首发的荣光下加长
这场最初由奥迪A6 L引发的加长风暴,在德系品牌中一触即发而不可控,在本届北京车展,更是延伸出新一代宝马3系长轴距版,甚至日系品牌英菲尼迪M系以及劳斯莱斯新幻影也都来凑热闹。我们专访了宝马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霍伊顿克,他为我们解读了新一代宝马3系长轴距版和电动超跑i8 Spyder的设计内幕。
宝马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霍伊顿克:“新3系不仅加长了,而且更优雅”
宝马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霍伊顿克与本届车展全球首发车型i8 Spyder
Q:BMW 3系长轴距版有怎样的一个设计背景,刚开始设计的时候,是跟标准版是同步的吧?
A:是的,我们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标准轴距和长轴距车型的差异。车身的线条要充满张力,这样轴距延长之后看起来还是很漂亮。现在的长轴距车型,加长之后看上去更加优雅。
Q:同时开发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A:两年半到三年之前开始。
Q:就是说除了轴距增长以外,因为很多方面是针对中国市场,有没有吸取中国市场的需求来进行设计?
A:是的,除了加长轴距之外,我们希望让该款车从每个角度看都显得更加动感。前保险杠设计有些变化,甚至车窗的线条都有些不同,以适应在中国市场的需求。整个连贯的线条让车看起来更加修长。内饰来看,设计之初就因为知道要在中国上市,必须要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驾乘习惯,我们会更多应用一些浅色内饰,比如仪表盘周围,让它看上去更加豪华优雅。
Q:宝马一直以操控而闻名,尤其3系的操控是非常好的,但是轴距的增长肯定意味着性能的下降,请问在设计上怎么样平衡这一点?
A:我们的工程师是非常优秀的,BMW 7系那么长的轴距,驾驶起来也可以像一个运动型轿车。BMW 5系长轴距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长轴距和驾驶乐趣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相信我们的3系长轴距的驾驶乐趣不会有损失。
宝马新一代3系长轴距版
Q:BMW i8 Spyder作为一款重量级的全球首发车型,在设计上有什么新的亮点?
A:BMW i8 Spyder概念车是一款敞篷双座跑车,与i8相比它的轴距稍短。蝶翅形摆动门和透明的尾罩是它的显著设计特点。良好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也使得它在最大的效率和最高的动态性之间实现平衡。当然,作为一款跑车,敞篷式的设计让它的外观更吸引人。
Q:请问BMW i8 Spyder作为一款敞篷车,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应该会稍差一点,那么如何在设计上保持良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A:您说得对,敞篷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不如双门轿跑车,但Spyder的前风挡和飞翼形的流线设计对此很有帮助。
Q:为什么把这么一款代表未来的超级电动跑车放到北京来首发?
A:现在北京车展越来越重要。北京车展不仅吸引很多中国记者,世界各地的记者都会汇集到此。我们看到中国市场发展得越来越快,中国的超大城市非常超前。为了适应这样一个市场的变化和环境,我们愿意把代表未来驾驶概念的车型带到中国来。
Q:是不是和中国市场加大电动车的力度有关系?
A:现在,中国的政策会越来越倾向于发展新能源车型。上海正在计划无碳园区,新能源车型的关注度也很高。而且BMW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品牌,我们推出的新车型非常丰富,并在全球的重要车展上呈现给大家。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我们明天(4月24日)即将在上海举行一个设计工作室的开业仪式。
Q:请列举一下个人最喜欢i8 Spyder三个设计细节?
A:第一是后视镜的设计,第二是动感的车窗线条,第三就是尾部的细节。
设计大师眼里的北京车展
随着中国车市继续上扬,北京车展在国际车坛上的地位也愈发见涨。不仅兰博基尼Urus、宝马i8 Spyder等这样的重磅作品来此全球首发,在各大展馆里不经意就会碰到那些汽车界的泰斗人物。我们在现场有幸采访到了大众集团设计总监Walter de Silva和菲亚特集团设计中心总监拉曼乔蒂,前者作为这个时代最出色的汽车设计师之一,高尔夫6、大众CC、奥迪A5、R8等车型都与他息息相关,后者曾操刀过法拉利Enzo、玛莎拉蒂GT跑车等传奇车型的设计。而大众和菲亚特在本次车展上也分别推出了针对中国市场的新朗逸和Viaggio菲翔,他们结合自己的设计生涯,为我们解读这两款新车以及对中国市场的理解。
大众集团设计总监Walter de Silva:“我们的设计就像一套阿玛尼成衣”
大众集团设计总监Walter de Silva
Q:大众汽车对整个品牌的设计历史,从过去到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A:就是360度的理念,中心产品是高尔夫。这三个方向一个是运动型,里面有SUV、POLO等系列;一个是经典型,指的就是帕萨特等车型;还有一个是友好型,有本次北京车展首发的朗逸等。这是三个不同的方向,但都以高尔夫为中心。
Q:设计汽车对你来说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A:总体来说,我在设计中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车的整体外观结构。车的整体外观结构设计是需要和技术部门紧密配合,我们要共同努力。这个是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Q:大众在这次北京车展首发了新甲壳虫R系列,你认为其最大的设计亮点是什么?
A:最大的亮点应该还是在它的结构上。这个结构是非常别致的,而且和它的外观结合得非常好。上一代甲壳虫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它的特点是对称,而全新一代甲壳虫已经完全改变了这种结构。
Q:新甲壳虫的设计淡化了女性化特征,请问设计上该车如何体现出更加男性化的特点?
A:比如说顶更低了,对于表面的处理更加精密了,其实它更显得男性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更加运动了,运动的特征体现得非常明显。
Q:在本届北京车展大众的展台上,您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大众在北京全球首发了新一代朗逸
A:新帕萨特。这款车在美国和中国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对此非常满意。如果是集团层面,当然还有奥迪A5、兰博基尼Urus等车型。
Q:据说大众集团未来的车型平台数将缩减到4到5个,如何在设计上保持各个品牌的差异性?
A:刚才也提到了平台的问题,我们现在有MQB、MLB、MSB等平台。他们为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变化空间,比如说车身高度,座椅的高度,轮胎位置,发动机的位置,都可以进行调节。这些灵活性,也为我们制造不同车型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虽然平台是四五个,但活动空间还是很大的。我举一个例子可以给大家说明这个问题,2002年我们生产了奥迪A4,到了2011年,在平台上面我们进行了一些变化,于是有了新A4,但就在同一个平台的基础上我们还设计过Q5、A5等车型。
Q:作为总设计师,你认为大众集团下一代的车型设计有什么趋势?
A:非常感谢您提这样一个问题。确实在今天,大众的设计会影响到旗下其他品牌的汽车设计。我们主要关注的方面一个是质量,一个是它的风格。大家可以看到,最近简约风格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可以说这也是一个趋势。今后我们工作的方向就要抓住这些特点,进一步将它发扬,希望能够得到公众的理解。公众应该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工作,理解设计背后的那些理念,而不仅仅追求某种时尚。
Q:大众旗下很多品牌都有旅行版车型,请问如何在多功能和设计的美感之间取得平衡?
A: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仅关系到设计团队,需要每个部门的协调配合,而且要考虑当地的实际需求。在中国,消费者喜欢车身更长一点。在欧洲,后排坐的人比较少,所以像旅行版的后排座椅都可以放倒,这个功能在欧洲非常实用,但是中国的消费者更喜欢坐在后排。我的设计之所以得到大家的认可,不仅仅是因为外观好,同时也因为我设计的车非常实用。设计这个词本身包含有功能性和美观,不仅仅是单方面的。
Q:把现在大众最新的家族基因比喻成一种衣服,应该是什么样的款式?
A:对我来说,我认为如果从简约、高雅这个角度来考虑,大众汽车有点像阿玛尼品牌的衣服。
专访菲亚特集团设计中心总监拉曼乔蒂:“设计菲翔比跑车更具挑战性”
菲亚特集团设计中心总监拉曼乔蒂
Q:与法拉利、玛莎拉蒂相比,菲亚特如何用意大利设计来感染欧洲以外市场的受众?
A:法拉利、玛莎拉蒂这样的车型更加强调运动及操控性能,是专门针对某些特定族群所打造的。菲亚特作为一个大众品牌,我们所做的设计要尽可能去吸引最广泛的消费者。当然,要设计出一款能够讨好所有人的车,这是不现实的,而且那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在进行车型设计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如何让汽车的使用者能够有情感上的参与与互动。菲亚特500正是基于这种设计理念的一部产品,它帮助我们重返美国市场。这款车的特色非常鲜明、非常吸引眼球,人们通过它可以更好地去理解菲亚特的品牌内涵。我们希望通过菲亚特500去传递这样一种价值观:更加智能,对人与环境都非常友好,体积、排量和污染都非常小。
之前我们在日内瓦车展推出了菲亚特500家族的另一个成员——五人座的菲亚特500L。这款车的内部空间非常大,但是它也延续了其他菲亚特500家族成员同样的理念。它不只是菲亚特500的五门版本,更是一个突出的MPV,它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到菲亚特500家族广泛的产品线。
菲亚特在本届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Viaggio菲翔,该车将于今年晚些时候登陆中国市场
Q:能否谈谈本次菲亚特首发的菲翔的设计?
A:今天刚刚揭幕的全新菲亚特“菲翔”是一款全尺寸的车型,其设计传承了菲亚特简洁的特性。菲翔设计充满了动感,从前车身到尾部、从车顶到车窗无不呈现一种流线型的造型特征,既坚固又简洁。
Q:菲翔在设计上是如何传递出时尚的感觉?
A: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自己首先要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满意。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机器,能够帮助设计师直接将自己的作品转换为公众都非常认可的车型。在设计“菲翔”的过程中,车辆的细节设计不能“过度”,比如说亮点不宜过多,不管是镀铬部件在车身的应用还是前栅栏的外形;但是,我们又要保证菲翔整体造型具有运动的气息,要让它具备双门轿跑一般的动感曲线;另外,我们还希望菲翔的设计能够展现它作为坚实可靠的本土自主车型的气质。如果你认真审视这个车的设计,你就会发现很多细节都值得你再次回味。菲翔正是这样一款车型,它具有意大利设计的特征,它并非时尚的化身,而是具有一种永恒而经典的吸引力。
Q:很多大获成功的玛莎拉蒂车型都出自你的设计,请问你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A:我出生在摩德纳,这里是玛莎拉蒂工厂的所在地,也是我的家乡。我的家在这里,我的根在这里,这些都让我对摩德纳有着太深厚的情感。在设计玛莎拉蒂车型的时候,我们也回顾、借鉴了玛莎拉蒂历史中那些优秀的设计理念。玛莎拉蒂拥有悠久的历史,始终都由意大利设计师进行设计,这赋予了玛莎拉蒂浓厚的意大利特性。
Q:设计玛莎拉蒂与设计viaggio有什么不同?
A:对我来说完全不会有这种感觉。事实上,设计一款面向大众的车型比设计玛莎拉蒂更具挑战。在大众市场上,每个客户的品位、需求都不相同,况且这个市场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当然,我的工作职责不光是设计汽车,我还必须要确保我们旗下各个品牌的每款车型都拥有并保持自己的独特设计理念,不能有任何的重叠。
向时装界取经的限量版
历数汽车厂商联姻时装品牌的案例数不胜数,比如本次车展上现身的玛莎拉蒂GT敞篷Fendi版和菲亚特500 by Gucci就是这方面经典的强强联合。路虎此次全球首发的揽胜极光维多利亚限量版更是吸引了诸多目光,而其始作俑者时尚偶像贝嫂则在现场为我们解读了她参与设计的全过程。
专访维多利亚·贝克汉姆:“玫瑰金是我的范儿”
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和路虎设计总监芮哲勋共同操刀的揽胜极光维多利亚限量版
Q:对于路虎揽胜极光维多利亚限量版这款车型,请问你在原车设计上加入了哪些自己的风格?
A:我希望这款车能真正成为一款个性张扬的汽车。我非常引以为豪能够设计一款真正的揽胜极光汽车,但是我不想改变它原来的设计基础和框架,只不过是想把我个人的喜好融入到汽车的设计当中。我很喜欢揽胜极光原来的颜色,尤其喜欢它的内饰。它的内饰布局考究,颜色色彩搭配都令我感到非常满意,而且非常奢华和高贵,这种奢华和高贵不仅可以用视觉感受,同时也可以用感觉去触摸,而且我非常喜欢它的轮毂,比一般的尺寸更大。
Q:限量版的内饰使用了很多玫瑰金的颜色,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A:关于使用玫瑰金这个色彩,其实是来自于我的丈夫大卫·贝克汉姆在我一次过生日的时候买了一款手表给我,而那款手表正好是这个颜色,我在许多场合都会佩戴这款手表。而我第一次和芮哲勋(路虎设计总监)见面的时候正好戴这款手表,他看到以后也非常喜欢,所以玫瑰金几乎成了我个人的服饰、装饰以及服装鞋帽的标志色。只要参加一些正式的场合和活动,我都会佩戴这种颜色。我觉得玫瑰金给我的感觉是现代气息十足,同时又不失一种冷酷和女性化的色彩,而这种色彩的搭配和一些时尚外观气息的流露,也是非常符合这款车的特色。
Q:你是一名英伦服装设计师,路虎是英国汽车设计的典型,请问你心目中有没有一个英伦范儿的具体概念?
A:所谓的英国范儿或者英伦风格如何定义,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我个人对于英伦风格的定义必须是对时尚和潮流有非常敏锐的触觉,而且从来都不会人云亦云地跟随大流,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和真知灼见,这样才能够把我们英伦风格当中含蓄的美和优雅表现得淋漓尽致。
Q:关于这款限量版揽胜极光,你最喜欢的设计细节是什么?
A:我刚才提到非常喜欢它的颜色,包括亚光灰外观以及亮黑色搭配相得益彰,形成比较强烈的反差;同时我也提到它的轮毂尺寸比较大,同时也使用了我的标志色玫瑰金;它的内饰和外观都显得十分豪华,包括座椅真皮缝制的针脚也很有特色,能够把汽车行业以及时尚设计行业的特点加以融会贯通。总体而言我觉得揽胜极光这款车能够很好地表达我的个性。
Q:你真正亲自参与设计的情况是怎样的?
A:其实从第一天我就百分百投入到这个合作当中,我非常希望能够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这样的设计当中去。比如我亲自去了路虎设计团队的总部,见到了所有设计人员和技术师,我也非常希望了解有关这个品牌的故事和历史,同时也去感受了他们的设计工作室。
Q:你的设计灵感是从哪里来的?
A:我经常会根据所去过的国家,所接触的事情以及家庭生活获得的不同灵感,我的丈夫喜欢对自己的车进行个性化定制,我在这其中也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和灵感。
新能源车如何逐鹿中原
近几年的国际车展,新能源车无不是各大车企的重中之重,但都有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展台上的零排放新车再炫再酷,但对何时“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个话题大家都避而不谈。在本届北京车展前夕,中国政府也公布了新能源车计划,其中包括在2020年实现500万辆电动汽车这样的宏大目标。新能源车型在本届车展上仍然是日系车的重头戏,而多年来力推电动车的日产汽车,其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更是堪称这一领域的弄潮儿,他为我们阐释了在新政策背景下,日产在中国市场的电动车布局和规划。
日产电动车PIVO 3也出现在车展现场
专访日产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我们将在启辰旗下销售电动车”
日产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
Q:你如何看待目前汽车企业之间的合作,比如PSA和通用、宝马和丰田、日产在新能源方面跟一些企业也有合作,请谈下你的看法?
A:在我看来,中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实现500万辆电动汽车(包括直插式混合动力)的生产目标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策。这一数字达到全球电动汽车占有量的20%,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做出正确决定的信心与睿智。很多汽车企业将会抓住这一机遇,对于雷诺和日产来说也是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日产一直致力于成为零排放的领军者,不仅成功推出了一款成功的车型,更有一系列这样的车型作为我们发展的坚强后盾。中国政府的政策制定,一方面会促进电动汽车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加剧这一领域的竞争。当然,我们从来都不会畏惧竞争。
Q:现在雷诺国产化已经提上日程,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请问到时候日产将如何权衡两个品牌之间的关系?
A:这个说法我并不赞同。凭借近2000万的新车销量,中国是一个巨大并具有无限潜力的市场,很多汽车制造商都能在此得到良好的发展。此外,雷诺日产联盟已经进入了巴西、欧洲、中东,以及俄罗斯和印度市场,两者都并存且发展良好。就我个人而言,日产和雷诺的关系并非此消彼长,而是通过交叉购买来扩大整个市场份额。在中国更是如此,巨大的市场容量和需求为二者共存提供了绝佳的条件。雷诺和日产汽车一样,在中国实行本土化生产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双赢。首先,联盟的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并且凭借日产汽车在中国所积累的独特资源与经验会为雷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在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的新一代轩逸
Q:请问日产聆风什么时候能够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政府刚刚公布了新能源汽车规划,要普及混合动力车型,请问日产在这方面有何计划?
A:首先,根据我们的了解,中国政府更希望电动汽车和零排放汽车以中国的自主品牌为主,我们当然也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个决策。日产已经宣布,我们的电动车和电动技术会在启辰这个新的品牌下去生产和销售,我们会在启辰这一新的品牌旗帜之下去生产电动汽车。此外,对任何一个汽车制造商来说,如果想来中国开拓市场,必须要有新能源汽车方面的项目,这也是它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资本。所以,在我看来品牌现在并不是最重要的,主要得有新的技术,然后将其在中国的品牌旗帜下去生产和销售。东风日产已经有启辰了,将来雷诺如果打算在中国投放电动车的话,也会有一个本土品牌。据我了解是中国政府重视电动车和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后者跟一般的混合动力车型还不一样。雷诺有一些混合动力车型,但我们的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纯电动汽车上。
Q:如何能在5年之内使日产在中国产量和销量翻一番,从而达到每年200万的既定销量目标?
A:就现在来说,日产汽车在中国的产能是完全足够的,现在是120万辆,我们希望几年后能达到200万的产量。在这个扩张的过程当中,日产汽车新增的产量也应该能接近百分之百的利用率,当然要能够达到200万的产量,首先要有稳定的市场增长,希望中国市场能够继续正常增长下去。现在日产在中国有7.4%的份额,我们的目标是把它提升到10%。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本身的容量还在不断扩大。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东风日产的销售增长率在中国市场上是最高的,从1月份到3月份基本上保持平稳,增长了16.1%,表现还是不错的。
车尾的风光
继宝马5系旅行版和迈腾旅行版在去年广州车展投石问路之后,本届北京车展上的旅行车热继续升温。奥迪A4 allroad、标致508RXH、迈腾Alltrack这一系列首发车型吸引了众多目光。我们采访了沃尔沃V40外观设计师ChrisBenjamin,他在阐释新车设计同时,指出V40背后所代表的更多的是一种欧范的生活方式。
沃尔沃首席执行官Stefan Jacoby在V40首发现场
专访沃尔沃V40设计师Chris Benjamin:“V40是北欧生活的典范”
沃尔沃V40外观设计师Chris Benjamin
Q:V40造型设计灵感来自哪里?
A:实际上这个灵感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个人的经历,就是经常在世界各地旅游旅行,并且对艺术的研究。另外一方面从沃尔沃的历史当中汲取了一些灵感,比如说尾部的线条借鉴了P1800这样的设计,但并不是做一个非常复古的东西,只是跟沃尔沃过去的产品一脉相承。
Q:V40最初的设计目标是什么?
A:我有过在宝马、奔驰等其他厂商工作的经历,你会发现每个厂商的车都有自己标志性的特点,一看到这个车你就知道这个车是这个牌子的。V40是我加入沃尔沃做的第一个车型,也是我刚加入这个团队设计的一款车。V40是我们进入到C级豪华车市场的第一款车型,它面临很多竞争对手,包括奥迪A3和宝马1系,所以我们希望这辆车应该让顾客感觉它的确设计得与众不同,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又带有沃尔沃的家族标识。
Q:V40尾部设计很漂亮,但线条较多,会不会跟沃尔沃的简约风格有冲突?
A:人们往往会把沃尔沃的车和其他的一些传统的北欧设计风格进行比较,特别是家具和建筑的风格,其实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因为一把椅子、一张桌子或者一座建筑都是静止的东西,而车的美感和它激发的情感是需要在动态中体验的,V40尾部设计的复杂性能够更好地激发人们的这种情感。
V40配备了沃尔沃目前最先进的安全系统
Q:V40有点像介于C30和V60之间的跨界车,它面向什么样的消费者?
A: V40针对的客户群的确非常广泛,消费者的年龄段可以介于30-50之间。现在有很多人买这样紧凑型的五座车,我们也想在这个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可以说V40的确是借鉴了C30车的特点来设计的。V40的安全性是非常出色的:比如说城市安全系统,有自动制动刹车功能,现在覆盖的时速是50公里以下,还有行人探测系统覆盖200公里的时速。我想针对中国道路情况来说,这是非常实用非常有吸引力的。另外,驾驶员和数字仪表盘以及中控台之间的互动非常智能。仪表盘的设计是全新的,它有三个模式,一种是标准模式,还有油耗环保模式,它可以提示保持什么时速油耗是最省的,还有动力模式,它会告诉你车的时速是多少,什么时候加速比较合适。我们不是先把这个车设计出来,然后加入安全性能等配置。在设计任何一款车的时候,都是团队协作,设计、安全、工程部门一起进行。
Q:你自己试驾V40的感受如何?
A:在今年日内瓦车展开始前几天,我和设计团队的同事一起试驾了V40。两个人的感觉非常好,把这个车的极限性能都发挥出来了,比如说在转弯的时候,你以为前轮驱动这款车就要打滑了,但是它一直保持得非常稳定。
Q:沃尔沃最近和林书豪签约,那么在未来产品方面,会不会推出像林书豪特别版这样的车型?
A:这是个非常好的想法,我们可以推出特别版车型,比如在内饰的材料和车身涂漆的选择方面进行再设计,甚至可以选择特殊尺寸的轮毂等。再谈回V40设计,其整车灵感本来就源自生活方式。设计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受不同的意见及文化的影响,我们所做的就是把不同的元素纳入到设计当中。比如说V40那带照明的换挡,看起来就像一件非常漂亮的珠宝;后视镜的设计受到了手机设计的启发,而边窗的外形周边是银色外包的,里面是黑色,这个灵感来自于iPhone。这些都跟个人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