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树彤 |
王树彤的执著与坚韧,源自于清晰。正是由于对目标清晰的把握、对事物清晰的认知、对问题清晰的判断,才使她勇于坚定目标,不迷乱不彷徨,执著地走下去,直到在沙漠中掘出第一桶油。就像她为卓越选择了电子商务B2C的方向,她清晰地认定这条路,就一路执著地做下来,在这条路上不断深入不断创新,不论环境条件怎样改变都不曾动摇。当别人还在不断变换试图寻找新的赢利方式时,2001年电子商务已经为卓越带来了赢利。
004年,她创立了电子商务网站敦煌网。
基本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姓名:王树彤
生卒:1968年
描述:卓越网首席执行官
籍贯:北京
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子工程学院,随后任教于清华大学软件开发与研究中心;
1993年加入微软公司,历任市场服务部经理和事业发展部经理;
1999年加入思科公司,任市场营销部经理;
2000年,出任卓越网首席执行官,在网络公司普遍举步维艰的2001年,她把卓越网带向赢利,迅速把卓越网打理成了中国网上第一音像店。
2003年,任BEA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业务开发和市场总监。
参与活动
王树彤,是“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评选”科技类博客候选人。http://top100.blogchina.com/

职业生涯编辑本段回目录
![]() |
王树彤 |
当走近她,短短的几秒钟,心中所有有关沧桑、风霜的形容都被一扫而空。清丽的脸庞、清新的气质、依然纯真的笑容,清澈得仿佛可以一眼看到底;再和她交谈,清晰的思维、清晰的表达、清晰的目标理想、清晰的人生轨迹……第一次,我发现“清晰”这个字眼不仅可以用来形容“思路”,更可以用来修饰一个人。王树彤就是一个“清晰”的人,从外表到内心、从为人到处事、从目标到实践。王树彤认为,清晰就会简单、就会坚定、就会一语中的、就会一针见血;清晰可以使你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可以拨开枝叉直奔主干,可以心无旁骛集中精力……清晰源于使命感
在和王树彤的交谈中,她不止一次地谈到“使命”这个词。从小时候起,王树彤就坚定“一定要做一番事情”。随着时间和经历的增加,这种理想渐渐成为一种“使命感”。带着这最初的朦胧的使命感,大学毕业后的王树彤告别了清闲安逸的教师生活进入了外企。进入外企在当时是一种时髦,但是超快的工作节奏、超负荷的工作量、激烈的竞争,一部分人被淘汰出局;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公正的升迁制度,又让很多人在抱怨中过早地选择了离开。但是王树彤始终坚持着,在微软,她一呆就是6年。她始终记得微软一位台湾老板说过的话:“现在的中国还没有自己的经理人,外国的企业把好的经验带来,你们将在这里得到锻炼和成长,十年以后,中国将有一支属于自己的优秀的经理人队伍。”从那一刻起,王树彤朦胧的使命感似乎找到了真实的依附,开始渐渐清晰。所以她从不挑剔,认真地对待哪怕是最基础的工作;她从不抱怨,即使工作越加越多,即使薪水丝毫不涨,即使业绩越来越突出升迁的希望却渺茫。因为她深知“梦想高远”需要“脚踏实地”,因为她把每一份工作每一次机会都当成一种历练,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这些经历只是她人生中的一段路,她将在这一段路上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最终一定会投身到一份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事业中去。
![]() |
王树彤 |
目标坚定可以使你道路清晰,但不自信却可以把它轻易摧毁。
王树彤是自信的。她的自信表现在她的笑容她的言谈她的举手投足。
![]() |
王树彤 |
![]() |
王树彤 |
“你只有相信自己,相信你的判断,相信你的选择,才能将清晰进行到底。否则,再清晰的开始也会在中途迷乱最终夭折。”始于清晰成于执著
有人形容王树彤的成功,就像在沙漠中钻井,有的人掘地三尺没有找到油,于是换个地方重新挖;又挖了三米还没看到油,就再换个地方挖;而王树彤是认定了一个目标一直执著地挖下去,直到挖出油来!
从某种程度上说,清晰是战略层面的,执著是战术层面的。清晰的方向需要执著来贯彻。
可贵的是,清晰的王树彤同时拥有坚韧执著的品格。这份执著,让她的清晰更加美丽。
最初的清晰与执著使王树彤坚定地选择了卓越也成就了卓越。而面对成功,王树彤依然保持着这份清晰与执著。她说:“我不会有功成身退的想法,与卓越相伴的事业不是三年五年,也许是三十年五十年,因为这一事业有着广阔的空间,需要你带着使命不断地开拓。在这条路上,我将一直走下去。”
见过王树彤,才会知道清晰也是人的一种品质。
执著、清晰、美丽。
执著的王树彤,清晰地美丽着;
美丽的王树彤,还将执著地在她清晰的舞台上飞舞……
个人档案编辑本段回目录
![]() |
王树彤 |
1987年考入北京电子工程学院无线电系
1991年~1992年,在清华大学软件中心工作
1991年~1993年,某外企白领
1993年加入微软公司,1995年起任市场服务部经理
1999年加入思科公司任市场营销部经理
2000年,担任北京世纪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
王树彤所统帅的卓越网站2000年5月刚刚开通,在.com里是绝对的后生晚辈。32岁的王树彤,在女CEO中也算比较年轻的。由国内著名的IT企业联想和金山共同出资组建的这家网站能够把权力交给年轻的王树彤,她乐观、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个性一定是一个重要的理由。只要内心具有足够的力量,女人就能够走得像人们期望的一样远、甚至更远。王树彤信奉,将来的一切都会尽善尽美。
微软六年
![]() |
王树彤 |
接下来的一个阶段,不言自明,就是2000年2月,王树彤离开思科,加盟卓越。
在微软的6年,是王树彤人生中最重要的历程之一。在微软这样一家并不普通的外企中,王树彤认为自己收获的不仅仅是职业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整套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果你有一个很正确的思维过程,它会带着你得出正确的结果。”
![]() |
王树彤 |
王树彤觉得自己是一个可以让人信赖的人,“包括我在微软和思科的老板杜家滨也反反复复说过。我做事情,他很放心。他不用担心我的能力够不够呀,做得成做不成,他知道无论刀山火海,我一定能把事情办成。这也是多年的工作记录和信誉,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
互联网的力量
王树彤刚刚加入卓越的时候,一切都从零开始,公司甚至还没有真正的办公室,于是她和卓越的创业者们不得不在楼下的餐厅里办了一个多月的公。
![]() |
王树彤 |
既然意识到目前市场的不成熟,因此卓越选择了一种与8848、当当不同的模式,采取俱乐部的形式,以书籍、CD等文化商品为突破,尝试做电子商务。王树彤解释说,卓越采用的商业模式是“小品种,大批量”,商品品种经过精挑细选,只有几十种。这种做法,既可以减轻库存压力,获得批量优势,又可以保证快速的配送速度,确保本市24小时内送货,使得资金、管理成本大大下降,更避免了成为“网上书目”,而无真实库存,在网民买书时还要去上游厂商进货的尴尬境地,更减少了配送时间,配送速度快捷。
王树彤认为,卓越走的是一条非常有特色的路,今天的成功验证了这条路的正确性,“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可能有许多条路。但你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位置,明确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对这个模式是蛮坚定的。”
激情文化
![]() |
王树彤 |
王树彤来到卓越,担负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将她在微软和思科等公司工作时形成的管理理念带到卓越来,但是同时,卓越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企业特性与微软和思科这类“传统”IT厂商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王树彤在卓越扮演的是创业者的角色,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未来处于模糊之中。因此,王树彤说,她今天做这个企业更多的是靠感觉,同时不停地收集市场上的信息,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做策略上的微调。
“今天的成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脆弱。”这是王树彤在工作中的深刻体会,“所以在互联网企业中根本无章可循,需要从业人员能够更快地响应,更快地学习,更快地把新理念向下推动。”
同时,组建一个团队也需要一个痛苦的过程,大家背景不同,分别来自外企、国企、民营企业,观念上的碰撞意味着漫长的磨合期。王树彤觉得,大家都必须要有不同程度的退步和进步,所谓退步是指你必须扔掉从前的一些成功经验,重新进行总结;而进步则是,做互联网企业最重要的是务实,其中包括模式的采用、人员的选择、市场策略都要符合这个原则。
一个好企业的标准是什么?在王树彤心目中,一个好企业,就是员工在企业中永远充满激情,就像她在微软时感受到的那种一直充满激情的气氛,所以王树彤也希望卓越能成为一个在文化中充满激情的公司。
对于卓越这个网站,王树彤充满了信心。她认为,在当今充满了动荡、浮躁和漩涡的互联网领域,卓越是那种可以创造奇迹的公司。她的期望和理想不仅是做成功企业,不仅是财务上的优异表现,而且是成为电子商务领导厂商,成为令人向往的公司。
![]() |
王树彤 |
王树彤一直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有些非常不利于个人去发展,比如王树彤的父母教育她说:“你不用去说什么,你只管去做好了,别人是会看到的。”后来王树彤认识到,其实这是错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你做出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无法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父母还会教育你“不要去谈钱”,“要像雷锋那样一辈子为人民服务”,这些教育不能说是错了。但是王树彤认为:“如果只从做人的角度看,这样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做企业,那么不计回报就错了。第一你不能带着企业有很好的发展,第二对不起你的员工。”
因此王树彤觉得,一个人首先心里要有个前提,“光有很好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如果你的企业不能生存,甚至不能发工资给员工,你还谈什么理想和抱负呢?如果你做企业而不把商业利益放在第一位,你就不可能成功,即使成功也是短暂的。第二,你把商业利益放在了首位,你也赚到钱了,但是你没有社会责任感,你不愿意赚钱之后,为社会,为了更多的人创造更多的贡献,你的企业还是做不大。”
“实用主义会帮我们扫掉很多的疑虑。这种疑惑就是不论你是黑猫或白猫都没有关系,你是什么BtoC、BtoB模式,关键是今天你在这块市场上,你在这块土地上,你是不是能够运作成功,你是不是能够很好去生存,很好去发展和壮大。所以说,真正能抓住老鼠的猫才是好猫。”王树彤直截了当地说。
王树彤7年敦煌网:电子商务企业不盈利是耻辱编辑本段回目录
创业初,王树彤立志做一个询盘、交易、支付、物流包括信用环境一站完成的外贸小额批发在线平台。2003年她离开BEA中国业务开发和市场总监的位置,2004年创办敦煌网。而当时“网上365天广交会”式的外贸信息提供商,比如阿里巴巴正风生水起。
在回顾过往时,“就像很多人所说的,最开始做这个事时确实只有一丝微光”。她说,“大部分人可能都认为99.99%的概率你不会成功,但我会反过来想:至少我还有0.01%生的希望。为什么不试试?”除非被彻底判了死刑、最后出局了,否则“我会尽一切努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后,王树彤才发现“自己天生是野猪”,会放弃做得好好的工作去折腾、还很坚持。而同事中也有好事者,拿法国商学院中有关“创业成功人士”的标准与王树彤一一对标,“结果有90%符合”。她是个天生的创业者。
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雄心勃勃”,敦煌网在成立第一天就有清晰的目标,其要做的不仅是中国和全球的贸易,而是全球与全球的贸易。在这个平台上,未来“意大利的鞋可以卖到马来西亚,美国的商品可以卖到俄罗斯,而中国人也可以进口其他国家的商品”。也与大多数雄心勃勃者相类,王树彤比想象中更为娇小。
质疑中坚守星星之火
创业最初的一年半,是王树彤最为痛苦的时候。没人做执行,更遑论和人讨论:内部质疑,还有外部更为广泛的不认同。
“最开始做确实就是凭感觉。”王树彤也并不否认。而她的“不被理解”以及“拍脑袋”行为,随着车品觉等人的加盟而改变。2006年当敦煌网的人力资源部找到车品觉时,他一开始并没有答应加盟,即使时任eBay中国产品总监的他也搞不清楚“敦煌网到底要做什么”。后来的加盟,按他自己的话说,是已经有数据佐证:微经济趋势已经到来了。从2004年开始的5个季度里,eBay易趣上跨国贸易的卖家数量猛增了7倍,已经出现了月成交额超过10万美元到40万美元的“超级卖家”。
但时光倒转到那之前,敦煌网确实是“内忧外患”。国内卖家对这种模式还将信将疑,敦煌网最初的几家卖家,都是王树彤跑到长三角地区“软磨硬泡”回来了,甚至还发生过对方前头答应后来反悔的现象。起步阶段敦煌网深圳办公室甚至采用过“采购一部分卖家商品”的方式。而资本方也不买账,一直到2006年凯鹏华盈以及汝林琪的出现。如华平负责TMT投资的董事总经理程章伦所说,敦煌网这种“从广告的商业模式转型到交易的商业模式”,即使在美国市场上若要规模化发展,成功的企业也不多。
“这个东西到底是我一厢情愿、白日做梦,还是真的可行的?”敦煌网上线前夕,王树彤说那种感觉就像“等着别人给你判刑一样”,看不到结果但自己又筋疲力尽。
“不盈利是耻辱”
与外贸B2B的众多“前辈”相比,敦煌网例外地实行“交易完成后收费”的制度。而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B2B平台,收取会员费都是其赢利模式,但“吸引卖家到敦煌网,只是我们工作的开始”。尽管VC人士也指出,这种后收费制“在美国也不是没有,只是发生在其他业态里”。同行们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此持怀疑态度:卖家是否愿意支付手续费?是否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能支持做成一家大的公司?
如走秀网副总裁龚文祥所说,这么做“网站需要很大的勇气”,王树彤也承认在一开始“这是最难的事情”,但对于企业而言却是必须要先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个点对其后续发展影响最大。敦煌网一开始这种模式或许有迅速有别于其他B2B平台的诉求,“但假如这点不成立,我们就不做了”。因为他们要做的一个可以高度规模化的商业模式,“如果只是为赚点钱,大有事情可做”。而另一方面她也不愿意被慢慢耗死,“失败得越早越好”。
但随着敦煌网交易量的扩大,对它的质疑似乎却越来越多。比如他们也遭遇到了其他同行正在遭遇的疼痛:买家的抱怨开始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各种论坛上,因为“买到了假货”。
敦煌网为此建立了一个Trust and Safety(信任和安全)系统,在其后台敦煌网的每个卖家都有相应的信用评级,“买家可以根据风险偏好选择不同的卖家”。同时敦煌网将1/3强的人力都投入到了客户服务上,通过MSN、在线交流或者邮件的方式解答买家的问题。车品觉的想法很简单,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客户系统我们可以主动解决问题,但要解决分散在各个论坛上的问题就相对不容易了。”而中国有句古话,叫“坏事传千里”。
“企业发展战略总是要不断组合现有的资源和能力。”王树彤说,这是一个逐步扩大议价能力的过程。比如最初敦煌网在跨境物流上只能选用“最简单”的快递,在通过这种方式积累了一些订单之后,他们就可以逐步去和“更高级”的合作,比如此后逐步引入的空运、海运、拼箱、仓储等服务。迄今敦煌网可以为买家提供EMS、DHL、UPS、FEDEX等公司4-8折的折扣,而且是Paypal在亚太最大的合作伙伴。
尽管在线交易量迅猛发展,但是他们赚钱么?2009年eBay中国在线交易额9亿美金,其中国区总裁也宣称eBay中国1000名员工创造的利润超过竞争对手1.8万名员工所创造的利润。阿里巴巴此前3月份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09年公司全年营收为38.75亿元,净利润为10.13亿元。
作为未上市公司,敦煌网从来没有公布过其赢利情况,尽管王树彤言之凿凿地说:“我们有相当不错的收入和前景预测”。据说其在2007年年底就已经达到了盈亏平衡。“做这个事很难单纯依赖一个理念,我们的风格是算清楚:做怎样的投入会有怎样的回报?然后再撒开脚丫子去跑。”作为电子商务老兵,王树彤认为企业尤其是电子商务企业不能赢利是耻辱的,“e-commerce的意思本身就是商业,business's business”。
亮光:逆周期增长
2008年,对敦煌网是一个分水岭。
由于金融危机,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日子艰难;然而敦煌网的春天却提前来临。这一年敦煌网的线上交易量一跃而站上了10亿元级别。在整个金融危机时期,敦煌网每个月的逐月增长率都在20%以上,“每天的订单都以万计”。
金融危机,部分替代了敦煌网的市场推广工作。一方面是适应敦煌网模式的国外买家大量涌入。据相关统计显示,美国最大的3000家进口商2008年在中国市场采购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下降了10%,同时越来越多的进口商开始尝试小额度多频次的形式来规避风险。在中国小商品集散地义乌,这种变化尤其明显,大部分采购“都从原来的一两百个包缩小到了十个二十个包”。金融危机也使得“网购”更加流行,这些分散在全球各地的买家“一次性采购的数额都不大,但采购频次却很高”。
与此同时,中国的供货商行为也在发生变化。浙江宁波的一家服装企业,为自己“花样新颖、更新频繁”的生产能力而自豪;而福建的雨伞制造企业,也开始接受低至几百美元的订单。“我们判断未来采购行为会更频繁,这就要求采购渠道更扁平、更网络化。”因为无论如何,中国作为全球生产基地的地位一时间是无人可替代的,中国仍有大量中小企业要依赖出口为生。
阿里巴巴的数据恰恰能印证王树彤的这一判断。据其2009年年报,阿里巴巴付费会员总数于去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分别净增36311名及183181名;而去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会员也增加了11242名,环比增长为13.2%,全年净增加5.3万名中国供应商会员。在阿里巴巴2009年的收入中,“出口通”成为其增长的一个强力引擎,这是阿里转为中小企业搭建的一个外贸电子商务平台。
“这场危机事实上加速了我们的拓展。”王树彤说,就像非典之于阿里巴巴、美国金融危机之于思科、谷歌一样。买卖双方此前没有“上线”的需求,那么敦煌网就需要去教育他们;但金融危机之后这种需求忽然就迸发出来了,无论是买家还是供货商都在到处找相关的途径。
这一路走来,敦煌网还是非常幸运的,毕竟谁也无法预测这一场危机的到来。但问题是:敦煌网准备好了吗?“如果没有这场危机,我们的爆发点可能不是在2010年而是后年,金融危机只是使得这个爆发提前了。”王树彤说。
个人荣誉编辑本段回目录
个人影响编辑本段回目录
父母眼中女儿最大的优点是“认真”;
同事认为她很“职业”;
朋友说的最多的是她的“坚韧”。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IT世界网:http://www.it.com.cn/
中国IT实验室:http://www.chinaitlab.com/
IT商网:http://www.it365.com/
和讯IT:http://it.hexun.com/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相关链接编辑本段回目录
1. http://it.sohu.com/98/09/article209850998.shtml
http://tech.sina.com.cn/i/2010-04-17/030840705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