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4100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8-29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毛渝南
毛渝南
内藤在正
内藤在正
李聪娜
李聪娜
马军
马军
普瑞斯·班纳吉
普瑞斯·班纳吉
谢青
谢青
乔·图斯
乔·图斯
蒋凡可·兰奇
蒋凡可·兰奇
安妮·马尔卡希
安妮·马尔卡希
沈振来
沈振来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目录

[显示全部]

基本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张汝京

姓名:张汝京
生卒:
描述:中芯国际董事长
籍贯:江苏省南京市

 张汝京(Richard Chang) (1948-)
  张汝京,美国籍,博士。现任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兼执行长。

毕业于台湾大学,于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并在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现担任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总裁。曾在德州仪器工作了20年。他成功地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及中国台湾地区创建并管理了10个工厂的技术开发及IC运作。   

职业生涯编辑本段回目录

      张汝京,5年前来到上海张江工业园创办中芯国际集团。4年后,他的公司在港、美上市,继而晋身全球晶圆代工厂的前三甲。有人说,所谓半导体行业,就是“做到一半就会倒”的行业,这个56岁仍充满梦想的“老头儿”经历了哪些挑战,最终才成为半导体行业的“不倒翁”?

(图)张汝京张汝京

  春寒料峭的上海,摄氏零度的低温,中芯国际集团(下称中芯国际)总裁兼CEO张汝京坐在他位于上海张江工业园的简易办公室里。在这里,各种肤色,各式面孔,不同国家和不同学历背景的员工聚集一堂,中芯国际的国际化氛围显得颇为浓厚。

  与其说张汝京是一位新事业的开创家,不如说他是一位致力打造桃花源的梦想家。当初就立志在祖国大陆创办一家世界级的晶圆制造大厂。现在看来,在半导体业界以“盖厂高手”著称的他,用不到5年的时间,已经让中芯国际有了这股“笑傲江湖”的气势。

  “盖厂高手”

  2000年4月,张汝京来到上海创办中芯国际,目标是成为一流水平的晶圆代工厂。现在,不到5年的光景,张汝京已经带领中芯国际在上海盖了3座8寸晶圆厂,又买下摩托罗拉在天津的一座8寸厂,另外,在北京的一座12寸晶圆厂也在去年9月底投产。

  2003年,中芯国际的营收为3.65亿美元,虽然与行业龙头的差距甚远,但高达6.3倍的年营收成长率,使其成为全球成长力道最惊人的晶圆制造公司。

  2004年上半年,中芯国际的营收已达4亿美元,超越其2003年全年的业绩。

  2004年3月在香港和美国两地挂牌上市时,根据研究机构IDC的研究报告,在2004年第三季度,中芯国际产值已经超越新加坡特许半导体,晋身为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成为晶圆制造业的“探花”。

(图)张汝京张汝京

  每天最早上班的高管

  张汝京素以克己精神著称。每天早上,在中芯国际的停车场,一辆白色福特嘉年华总是最早进来。这辆不起眼的1300cc小轿车,就是“总裁座驾”,亲自驾车的张汝京,是每天最早上班的公司高管。

  张汝京说,他在上海的生活很简单,一星期上班6天,每天在工厂待12个小时。至于假日,身为虔诚基督徒的他,固定上教会。

  张汝京说得轻松,但中芯国际市场营销及业务中心副总裁谢宁说,生活俭朴,加上工作拼劲十足,是张汝京带领中芯国际领先同侪的重要原因。

  “他是以身作则的领导者。”原本在美国半导体大厂任职、3年前才到中芯国际的谢宁说,张汝京不仅每天带头加班,出差搭飞机时,也一律坐经济舱,而且尽量当天来回,就是为了要节省旅馆费。员工看到老板这样,当然也效仿。

  “盖厂高手”对纪律的要求也不马虎。谢宁以“宽猛并济”形容张汝京,他透露,外表福相慈祥的张汝京,生起气来,骂人的大声程度,能让隔好几间办公室的人也不禁发抖。“但他原谅人的胸襟也很大。”他说,“所以在中芯国际,不用担心因为犯错就被打入冷宫。”

  “严格而不严厉”是张汝京的个人魅力,甚至是吸引许多半导体人才前来投效的关键。目前员工人数约7500人的中芯国际,英语成为了这里的第一语言,而中芯国际正是倚重这种人才多元化的优势,迅速崛起。张汝京认为,各种背景的人才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中芯国际就有了最好的管理模式。

  谢宁以自己为例,他原本在美国工作,和张汝京并不认识,只是听闻张汝京是一位专业能力很强的半导体高手。结果,他从硅谷来和张汝京面谈一次后,就决定加入中芯国际。

(图)张汝京张汝京

  谢宁分析,张汝京这股独特的个人魅力,其实是来自于他对事业经营的理想。“当张汝京谈到他对中国半导体事业的使命感,以及要透过成功事业来打造一个理想社会后,你就很难不被他打动。”

  “在中芯国际,许多员工都是冲着张汝京的理想而来的。”中芯国际投资人关系处处长赖佑明说。赖佑明拥有美国会计师执照,本来在美国当地某大科技公司担任财务主管的他,3年前第一次出差来到上海,原本仅是在朋友的介绍下和张汝京吃个便饭,结果被张汝京的理想打动,今年48岁的他,因此“降薪”被张汝京挖到中芯国际。

  “芯”想事成在张江

  27年前,张汝京进入德州仪器任职后,就开始了他与半导体的不解之缘。而现在,他要将自己的经验,全部用于发展大陆的半导体产业。

  身为半导体发明者德州仪器的建厂前锋部队,张汝京先后在美国、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地建造并管理近20座晶圆工厂。

  员工们对老板最深的印象便是认真。中芯国际投产的晶片对质量要求很高,尘埃很容易导致产品的报废,因此,在创业初期,中芯国际要在厂房中建造晶片生产所必需的无尘室,要求达到每平方米10个灰尘的洁净标准。张汝京提出全公司各个部门分别承包无尘室的保洁工作,而不止是生产部门去维护。他甚至亲自穿戴隔菌衣帽,带领员工清扫无尘室。

  中芯国际在初创过程中经历的阵痛并不多,文化上的差异、成长中的苦恼似乎在无形中就被化解了。这与张汝京的认真是分不开的,他的员工这样评价他:“他很注重培训,对每一个新人都亲自做企业文化教育,差不多一两个小时,不管你是操作工、司机,还是副总裁。”

  张汝京这么认真,是基于对晶圆产业的热爱。鸿海集团旗下的沛鑫半导体董事长曹治中说,“张汝京一直都想把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起来”。张汝京自己也说,中国不该在半导体产业缺席,他一直都认为中国是半导体的未来市场重心。

(图)张汝京张汝京

  “赶进度”功力一流的张汝京,擘画的中国半导体事业梦想陆续成真。张汝京2000年初到上海时,半导体还处于刚刚进入0.35微米的技术领域,当时先进的同行已经进入0.13微米技术,两者差距5个世代的技术。

  现在,这个差距越来越小了。张汝京介绍说,中芯国经开始交货给客户,而去年年底也已经开发出90奈米的SRAM(静态随机存取内存)制程,“最近已开始把少量的样品交给客户了。”

  不过,看似站在绝佳战略位置的张汝京,其实也有苦衷。他说,现在的半导体产业链还很不完整,以封测为例,身为晶圆代工厂的中芯国际,在IC制造完成后,在当地找不到后续的IC封测厂,而不得不将IC运到海外找有能力的厂商做完封测后,再运回来。所以,中芯国际跨足封测,有部份原因是迫于客户的压力。

  不过,张汝京目前很满意自己在上海的生活,除了与太太和就读小学的儿子同住上海外,不久前还将原本住在美国的90高龄母亲接来上海同住,可见张汝京打算在上海“芯”想事成了。  

个人荣誉编辑本段回目录

打造和谐小社区

(图)张汝京张汝京

  在积极准备续写绝代风华的上海滩,张汝京除了盖厂,还建了一个小区,“中芯花园”小区。是张汝京实践心目中美好社会的实验田,也是他小时候成长和居住经验中美好部份的移植。“中芯花园”小区占地约26万平方公尺。除了员工宿舍外,还包括内含游泳池、健身中心等设备的休闲中心,外围则有超市、牛排馆、面包坊等商家进驻,目前已有900户员工家庭居住在这里。

  张汝京非常鼓励夫妻同来中芯国际工作,他认为“我们把家落在这里,我们公司的向心力也增强了。”很多同事卖掉了在美国、新加坡的房子,报户口时,把上海写作永久居住地,因为他们认为“回来就是扎根,不是说干两年就走。”

  “中芯花园”内最特别的,是其两所“中芯学校”。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学校学制完整,张汝京的儿子也在“中芯学校”就读小学。因为采用双语教育,加上升学率甚佳,有许多上海居民都抢着要把小孩送到这里就读,目前非中芯国际员工子女的比例甚至已经高达6成。

  谈到“中芯花园”,张汝京兴致勃勃,“这是一个很特别的环境,人跟人之间的距离会比较近。”他说,和员工的关系也因此不再限于工作,而能达到生活上的连结。他举例说,有时下班后,太太会跟他说:“你应该去看看某某,他遇到一些问题。”张汝京就会立刻拜访那位同事的家。“员工们的小孩就是我小孩的同学,而且员工们的太太跟我的太太常常聊天。”

  张汝京希望打造的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和气快乐,彼此帮忙的美好社区。张汝京至今不改其牧师性格,他说,“上海现在正处于经济起飞的时刻,而此时,社会上每个人的心灵、道德操守、社会价值观都要跟着起飞,不然就变成钱有了,但生活质量反而降低了最终不能得到幸福。”  

张汝京:一个基督徒的胜利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个56岁仍有梦想的台湾男人,用了仅仅四年,在内地于一片荒芜间于惊涛骇浪中创立了全球第四大芯片厂。  

  过去的四年,是张汝京人生中最漫长的四年。  

(图)张汝京张汝京

  四年前,在媒体的眼中,身揣包括变卖家产得来的300多万美金在荒凉的上海张江创办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SMIC)的张汝京,不过是个负气出走,执拗而又异想天开的老头。

而两年前,当中芯国际的两座8英寸晶圆厂开始全速启动,外界又一次给了张汝京一个宣判:他的存亡机会,就在这段时间。——其时,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的上海工厂开始动工。  

  张汝京自己启动了一个标志性的时刻:今年9月25日,在中芯国际的大会堂里,张汝京在众目之下,将公司生产的第一块12英寸晶圆亲手交给了英飞凌公司的负责人。这意味着中芯也是整个中国大陆的芯片工艺第一次推进到了纳米级。而此前,他已经创造了历史:2001年9月投产的中芯国际使大陆拥有了第一座0.25微米线宽以下制程技术的8英寸晶圆代工厂。  

  也就是在这个月底,张汝京从上海市市长韩正手上接过了“白玉兰荣誉奖”奖章。这是上海市为表扬对上海的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最高荣誉。  

  此时的张汝京,身后已经拥有四座8英寸厂、一座12英寸厂和一座芯片封装厂,技术工艺覆盖了0.35微米和0.1微米;月产芯片超过12万片。2002年,中芯国际还未排入全球芯片代工的前十,而2年后,它已经一跃为全球第四,并即将超过第三位的新加坡特许半导体,而后者已经连续8个季度亏损。  

  而在此基础上,更让人为之侧目的是:2004年第三季度,中芯国际实现单季盈利3900万美金。这也是芯片代工厂的最快盈利记录,而去年同期还亏损850万美元。这已是公司连续第四个季度盈利。公司销售额也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7%,达2.75亿美元。2004年5月20日,中芯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融资16亿美元,中芯国际摇身一变成为一家市值60亿美元的公司。无论如何,巨额资金的落袋,使张汝京已经有了笑傲江湖的底气。  

  置之死地而后生  

(图)张汝京张汝京

  “局外人很难体会这里面我们付出了多少汗水,每一天,我们几乎都碰到困难,我们忙于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第一块12英寸晶圆的下线仪式上,张汝京感叹。  

  还有什么能够让人对这家用四年时间成为世界第四的公司提出批评?  

  四年前,张汝京只身来到上海创立中芯国际。在他的游说下,上海实业、高盛、华登国际、汉鼎亚太和祥峰投资等著名投资商均成为其股东,中芯国际第一期招募结束,董事会共计有16名股东。张汝京有意令股权分散,以避免再蹈当年他执掌的世大落入对手手中的覆辙。  

  业界人士戏言,所谓半导体行业,就是做到一半就会“倒”的行业。在极尽游说获得国际资本的10亿美金投资,加上从银行融资的4.8亿美元后,希望籍此大展宏图的张汝京却陷入了两难:按正常规律,10亿美金仅仅够建设一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的投资,但留给研发投入的资金就所剩无几。如果中芯不利用行业低谷时期迅速作大,将来必被淘汰。  

  张汝京在稿纸上不断的画圈。最后的决定是:中芯首先一定要具备规模,而在生产工艺方面,则主要依靠合作联盟。张做出此决策的另外一重考虑是,中芯当时的人才也极其缺乏,早期的中芯只有300名与张汝京转战多年的追随者,完全依靠自我独立发展,成本极高。  

  “如果没有这套策略,张汝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期发展成这样。”一位外部咨询人士说。  

2001年的芯片业低潮也是机会。张汝京正好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人脉低价购入二手设备,储备了大量的产能, 2002年,行业开始复苏,中芯的3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也投入生产。  

  与外部结盟的好处除了订单支持外,还有重要的技术合作。以北京刚刚投产的12英寸晶圆厂为例,其生产线是以委托生产的形式建立,其产品为英飞凌及另外一家公司全包,而其技术,也是由以上两家公司的授权为来源。  
事实证明了张汝京的“迅速做大”的决策高明。2003年,全球芯片业一扫以往的萧条而变得兴旺起来,在其他代工厂商突然生产紧张的时候,中芯的产能提高的恰逢其时。在芯片的质量上,中芯国际仍然弱于台积电和联电两家,但其低价策略却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在主流产品的总体性价比上,中芯国际和台积电已经不相上下。 

(图)张汝京张汝京

    此即张汝京于2003年启动第二次私募的背景。而后融资得来的6.3亿美金,一是投资北京的12英寸厂,二则为收购摩托罗拉的天津半导体厂之备。  

  “我们一年半以前就开始接触,本来它是希望和我们做芯片代工的伙伴。”张汝京说,“后来我们合作后感觉双方进一步把产业合并可能更好。”其时,摩托罗拉天津工厂,因主要负责对内供应通信芯片,产能不足,一直亏损。而此时,摩托罗拉也正在执行业务收缩的策略。收购天津工厂,张汝京翘首以待。  

  “我们觉得,第一个因素摩托罗拉是一个非常好的客户,第二个因素是摩托罗拉拥有很多的IT技术,第三个因素是摩托罗拉工厂的产能正好是我们需要的。所以基于以上三个因素,有了这个举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汝京说。  

  现在,天津工厂的产能,已经接近中芯在上海的水平。尽管到目前为止,中芯国际的营业收入仅是联电的1/3,台积电的1/6,在高盛的投资报告中,中芯国际已经被列为台积电和联电的头号竞争对手。  

  目前中芯已建和在建的8~12英寸芯片工厂共达到7个。2004年中芯国际新增31位新客户,有6家是中国最大的无制造半导体公司。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很快将成为中芯国际抵御全球芯片业周期性衰退的避风良港。  

  行业分析师说,在过去的四年里,中芯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屈指可数,这将严重威胁它在行业中的地位。而张汝京自己也承认:“这完全是迫不得已”。不过,一位外部咨询人士为其辩护说,“这简直是对神的要求”,“要给他们时间”。  

  德州仪器亚太区发言人黄志光不久前表示,已在今年与中芯国际签订90纳米的芯片代工合约。但是,德州仪器并未授权中芯国际知识产权,中芯最终能否向德州仪器销售上述90纳米产品,须视中芯国际能否为德州仪器产品完成开发90纳米处理技术。  

(图)张汝京张汝京

  清教徒  

  关于张汝京在芯片业的神奇,坊间流传着多种故事。最常见的一个版本则是:某年某月,张路过一家芯片厂,大致看过一遍后,张断言,该厂多花费了几十万美金。有好奇者追问,张立即画图作解,最后,该工厂的人士自己也不得不服。  

  不过,一般意义上认为,张的胜利,是对大陆机遇的准确把握。据称,在中芯国际的董事长王阳元、张汝京,及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之间曾有过一次对话。王当着张汝京的面对张忠谋说,如果你早来一个月,我就不跟他合作了。随后,二人相对慨叹——王阳元与张忠谋皆为无锡人士。  

  知情者称,张汝京只在旁边说了一句话,“这是上帝赐给我的机会。”张自小受母亲影响,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张汝京的天下,却非偶得。

有关张汝京下注大陆,外界普遍流传的版本是,他与张忠谋素有积怨,张汝京在台湾一手打造起来的世大积电公司被张忠谋阴谋收购之后,张汝京负气而来。“无能为力是真的,但离开台湾来大陆,并不是因为与张忠谋有怨。他对我有恩无仇。”张汝京说。  

  而若想理解张汝京为何能如此看准大陆,或许得从张的信仰中作解。

1995年,张汝京受在德州仪器的上司邵子凡之托,到北京发表有关半导体技术的演讲,这是张汝京一岁时离开大陆后的第一次回归。期间,与接待他的信息产业部官员唐新萍相识。唐为当年的贵州高考状元,闲谈之中与张汝京谈及贵州地区的贫困状况。  

  1996年,信奉基督的张汝京便携友人在唐的介绍下,在贵州郑安县的碧峰乡捐赠了平生的第一个希望小学。此后,在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张汝京已经盖了近20所希望小学。  

(图)张汝京张汝京

  而张汝京投身大陆的芯片产业,则是从1989年便开始。但是当时德州仪器在评估多重因素以后,决定先在台湾建厂。“当时,我就想从内地招聘工程师到台湾受训,以便未来回内地盖厂。”张汝京说。但因为台湾当局不允许,只得暂时放弃。  

  此后,从1992年到1994年,张汝京转战新加坡盖厂。由于新加坡政府的支持,张当时在内地前后招聘了约300人。后来中芯国际成立,其中近70人重新成为张汝京的员工。  

  而张汝京称,自己并没有所谓商业的大野心。他身边的人士说,“对他来讲,协助大陆发展半导体产业是第一位的。”其一是有其上司邵子凡的委托,“要回大陆做点事情,协助壮大祖国实力,”邵是被张汝京视为“无他无我”的恩师;而其父当年离开大陆时,也曾带领多位工匠到台湾发展冶金业。  

  张汝京的极尽朴素似乎可以佐证这一点:建厂期间,张大年初三还在工地,无尘室建成后,曾亲自用沾酒精抹布蹲着擦地板;张尽管富贵,但只戴一块电子手表,开一辆二手桑塔纳轿车;当时出差视察北京工厂的建设,也只住工地,简朴之苦,以至于其手下“除非迫不得已,不要跟张总出差。”  

  流浪者  

  为了成就最后的梦想,张汝京对中芯国际倾注心血。而他的妻子和5岁的儿子,也都从美国移居上海。一位亲近人士透露说,这是为了以身作则——为留住人才,张汝京号召大家都把家迁到上海。  

  对于中芯的成功,花旗环球金融中国业务主管孙玮认为,张汝京的高明在于其笼络了来自全球的优秀员工。“他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将不同文化的员工融合在一起,非常了不起。”  

  一位中芯的台湾员工表示,他们看重的是中芯国际是一个新兴的企业,能够给他们提供发展和晋升的机会,而且在中芯国际他们能获得公司的股票,而在台积电则很困难。甚至在首家工厂尚未竣工的时候,中芯国际学校已经开学,共有来自16个国家500位小朋友。张汝京的子女也在其中。  

  但张汝京自己又乡归何处?  

  7月初一天,张汝京被助理从公司的会议上叫了出来。他的手上是一份来自台湾当局的传唤传真。内容称,由于中芯国际违反台湾当局对大陆投资的规定,将向其提出诉讼,拟对其处以75万美金罚款,以及2年的刑期。  

  当张汝京再次返回会议室,一位在场人士回忆,他“满脸的震惊。”此前,张已经被限制往返台湾的自由。  

  而更早些时候,中芯国际已经被台积电控告“盗窃商业机密”。消息人士透露,只因上海市政府尽力从中斡旋,才导致控告迟迟没有下文。

不过,“中芯国际以后的故事,注定要比一般公司复杂。”一位外部人士评论说——但张坚定地告诉《环球企业家》,“任何人都干扰不了我们。”

用中国心打造中国芯编辑本段回目录

1949年,正是中国大地风雨苍茫的时刻,时代的更迭改变着许多人的命运。就在这一年早春的某一天,在一艘从上海出发的客轮上,一位年轻女子怀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满脸忧戚地向上海告别。而她怀里的孩子,全然不知这趟旅行的意义,他只是睁着好奇的眼睛,仰望着被炮火熏黑的天空。这母子两人,此行的目的地是台湾,那个对他们来说还很陌生的海岛……

(图)张汝京张汝京

半个世纪匆促之间就翻过了。2000年,上海,浦东张江,艳阳高照的某一天,随着一声巨大的打桩声,一个新的企业在这个高科技园区诞生了。这家企业的主人,正是51年前那个裹在襁褓里的婴儿。如今,他已年过半百,但是他精神矍铄,看着眼前还是满眼萋萋芳草的厂区,脸上充满了欣慰。他的手里挽着的,正是那位当年抱着他出海的母亲,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又是6年过去了。今天,在张江的土地上,一排蓝色的厂房已经傲然屹立,它就是在海内外市场上都很著名的中芯国际,一家以芯片代工为主营业务的高科技企业。在短短6年的时间里,中芯国际像一架高速飞转的“工作母机”,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在广袤的中国腹地生根开花。除了上海,中芯国际在北京、天津、成都这些大城市都已建起分公司,其生产的各类规格的芯片销售额已经占全国同业总量的40%。

那位在婴儿时代离开上海,在壮年时代回到上海的人,就是中芯国际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名叫张汝京。虽已加入美国籍,但他始终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如今我也是上海人了”

当年跟随母亲跨海远赴台湾的张汝京,在台湾完成了大学学业后,即转赴美国深造,先后取得了工程学硕士学位和电子工程博士学位。1977年,刚刚29岁的他进入当时美国德州仪器(TI),从此开始了与芯片行业的不解之缘。在德州仪器,他从小工头做起,带着工人从安装、生产到维修,全过程都要参与。就这样,他前前后后参与了9个芯片厂的建设,这些工厂遍布于美国本土和新加坡、意大利、日本、中国台湾、泰国等地。

说起在世界各地投资建造的这些芯片厂,于1990年代初期在新加坡建造的8英寸芯片厂为张汝京大陆事业最重要的奠基,因为这个厂的建造,除了整整花了3年时间之外,它为中芯国际的发展准备了大量人才。张汝京微笑着说:“当时我们到大陆招聘员工到新加坡的厂里接受培训,大概有300人左右,其中有些就留在了新加坡,但也有一半多人还是回到了大陆,他们现在已经是中芯国际的技术骨干。”

此时的张汝京人在美国,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在他的少年和青年时代,他的母亲,那位当年从名媛云集的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尽管身居台湾,但一直在向自己的儿子灌输将来学有所成后能够报效祖国。因此,尽管两岸长期隔绝,但张汝京对祖国大陆并不陌生,奔腾的长江、高耸的泰山,北方的雪漠、南国的椰林,他虽然没有机会亲临,但说起这一切,却都是如数家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唤起了张汝京兄弟姊妹和他母亲的寻亲梦,一封地址不详的家信终于使他续上了宗族的血脉。1986年,张汝京假道日本,终于回到了他多年憧憬的故乡,和亲人的会见使他更坚定了报效祖国的决心。

1989年,德州仪器与台湾的投资伙伴一起做了德碁的8吋厂项目。1997年,根据德州仪器的内部规定,已经工作满20年的张汝京可以选择提前退休。在朋友的邀请下,他回到了台湾,担任了世大半导体的总经理。此时的张汝京,其实已经提出在大陆投资的明确计划,他和世大计划,第一厂和第二厂建在台湾,之后的第三厂到第十厂要在大陆投资建造。

(图)张汝京张汝京

此时的台湾,投资环境之所以恶化,其中一项最重要原因,即是台湾当局的“戒急用忍”的错误政策,对岛内企业赴大陆投资干预太多。虽然企业一再向当局呼吁请求开放松绑,但是投资环境持续恶劣,许多企业家无法认同这种做法。张汝京更清楚地看见用意识形态来阻挠企业发展是完全没有出路的。

身在台湾的张汝京,对回大陆投资的念头一直没有忘记。他认为民族振兴是全中华民族共同的心愿,大陆经济的腾飞是一切稳定和谐的基石。

张汝京以一个高科技从业人员的角色综合出了他个人的观察。他觉得,大陆和台湾的比较优势是在精密仪器加工、轻工业、特殊化工业、机械重工业等方面,大陆这方面优势是台湾无法比拟的,而台湾领先于大陆的正是现在他自己所从事的芯片业。大陆半导体科技的技术在早期和世界高科技水平有很大距离,而台湾由于30年前就开始此方面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有了扎实的基础。张汝京想,如果能够把芯片代工这一块引进大陆,让大陆能够在这一领域迅速地追赶上世界水平,那国家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就会急起直追。

在这之前,好几位满怀爱国热情的芯片业前辈和其他爱国的伙伴们写信给当时的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向他们表达了希望在大陆投资芯片企业的想法。按他们的设想,在大陆办厂,不仅是要制造出世界一流的芯片产品,更要为祖国培养一大批这方面的人才,把自己在世界各地办厂的成功经验引进到大陆。

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很快得到了热情的回应。2000年,那几位芯片业的前辈们带着张汝京和其他爱国的伙伴们回大陆实地考察,他们先后走访了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等地。在上海,张汝京一行受到了时任市长徐匡迪的热情接待。几次接触下来,他们最终拍板,在大陆投资的第一步,确定在上海。

2000年4月,总部设于上海的中芯国际在开曼群岛注册。4个月后,中芯国际即在上海破土动工。作为中芯国际的发起人之一,张汝京的员工识别证编号是E000001。2002年,中芯国际开始进行批量生产。

今天的张汝京,谈起当时作出的这个决策,他说,选址确定在上海,除中央政府出台各项政策外,更主要的是上海领导人对在上海投资的台商所展示的一片真情。几年来,虽然上海的领导人已经换了几任,但他们都很关心中芯国际的发展,都曾亲临中芯国际视察工作。就在前不久,中共上海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韩正也亲临中芯国际,对他慰勉有加。虽然他的老家在河北,但现在他和他的全家,包括他的母亲和家人都已在上海定居。说起这,张汝京总是充满自豪地说:“如今我也是上海人了!”

张汝京以及创业伙伴的努力实践了他们的想法。当年他刚回上海投资的时候,大陆正在做0.5微米的芯片,而国际上已经在做0.13微米的芯片,两者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用业内的行话来说,大陆在这一块的水平与国际上隔了大约5个世代。如今,随着中芯国际的全面投产,大陆与国际上在这方面的差距基本已经接近,目前中芯国际已经能够批量生产90奈米线宽的芯片(1奈米=0.001微米,一根头发的直径大约是200至300微米),明年就能做到65奈米。

短短6年的时间里,中芯国际已经在上海在和天津建造了4座8寸芯片厂,在北京建造了目前大陆第一座的12寸芯片厂,在成都还建有1座封装测试厂,仅在上海的投资总额就已超过40亿美元。业内公认,中芯国际已经成为全球芯片业“三雄”之一,而在战略布局上,中芯国际已领先群雄,先后完成了在大陆东部和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发展部署。

在实业发展的同时,中芯国际在资本市场上也同步进行,其发行的股票和ADR已于两年前在香港主板市场和纽约交易所上市。在全球资金流向中国的大趋势里,中芯国际成为崛起最快的半导体明星,创下了芯片代工厂建厂速度最快的纪录。

张汝京曾经希望在国内建造10家芯片厂。如今,中芯国际正在按部就班地持续推进。武汉政府主导、邀请中芯国际担任顾问的生产线已经在武汉积极进行,第一期工程投资高达107亿元人民币。中芯国际在北京和天津的工厂将合并成统一的生产基地,其产能将得到充分的提升。而中芯国际在上海的大本营也将进一步拓展,其新建的12英寸芯片厂也如期按部就班地进行中。

(图)张汝京张汝京

“我的身后,有一批爱国的台湾商人”

张汝京在上海的投资进展顺利,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从他的厂房在浦东张江打下第一根桩开始,各种麻烦也接踵而至,而这一切压力来源就在于台湾当局的搅扰。在致力于发展中芯国际的同时,张汝京不得不投注大量的精力,与台湾当局展开了一场长期的拉锯。

张汝京对于台湾当局不断设置的障碍与阻挡深有所感。早在当年德州仪器赴台建厂的时候,建厂小组就曾有到大陆招募工程技术人员的想法,他期待通过这样的途径来为祖国培植这方面的人才,但被当时台湾当局一口回绝。目前台湾当局对到祖国大陆投资的企业家采取了更严厉的打压政策,张汝京满心想带进高科技技术报效祖国大陆的心意为台湾当局所不容,对他的打压,几乎从中芯国际刚诞生时就开始了。还在张汝京刚到上海投资的时候,有不少台湾的基金和财团基于对张汝京的信任而向他投资,台湾当局就逼一些投资商退股,曾经有两家中小型的基金因为抵抗不住压力而不得不撤资。

随着中芯国际的不断发展,台湾当局的逼迫也变本加厉了。2002年,还在中芯国际刚刚起步的时候,台湾当局的“台审会”就发布文告声称,张汝京在大陆的投资没有经过审核,要对他罚款500万台币。台湾当局还给张汝京发出通令,要求他在6个月内撤资,否则就将连续罚款。一共连续公告三次,一共罚1500万元台币。

一向温厚待人的张汝京面对台湾当局的无理行径感到十分不解。2005年4月1日,张汝京就台湾当局对他处罚一事发表声明说:“本人是美国公民,在美国求学与工作多年,一直持用美国护照。自2000年2月搬至大陆工作,现已超过5年,如同许多海外美籍华人,本人对海峡两岸和美国的热爱与关心,始终如一。对于台湾当局“经济部”日前做出的行政处分,本人深表不解与遗憾,将委托律师妥善处理此事。本人仍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在中芯国际的工作上,为股东、客户与员工做出最大的回报与贡献。”随后,在律师的建议下,张汝京宣布放弃台湾户籍,希望从而脱离台湾当局政府的骚扰。

采访中,张汝京低调地说明,希望借此事件,能结合全球各地热爱中国的同胞与友人们一起为中国献出热忱并做出一些贡献。他表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中芯国际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为目标,号召各地好手加入到中芯国际的管理和技术团队中。张汝京补充介绍,中芯国际的员工,10500人之中,除了大陆的好手外,大约有1000人左右来自海外,其中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另外,还有来自中国香港特区、台湾地区的各路集成电路的好手。

(图)张汝京张汝京

台湾当局害怕张汝京的举动会被其他到大陆投资的企业家跟进,因此对他放弃台湾户籍的申请不予受理。随着中芯国际在北京、天津的分厂陆续建成,台湾当局一再祭起罚款的名堂,来维护他们的“政策”,甚至毫无道理地对张汝京发出了警告,这意味着一旦他踏足台岛,就有被拘捕的可能。

虽然面对着台湾当局的高压“政策”,但是张汝京并不因此停下他一生的志业。对他来说,到祖国大陆投资的行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行为,而是为了报效祖国,这个信念对他来说是坚定不移的。张汝京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坚定的信念,还因为在他的身边,有一大批支持他的朋友。他们都像张汝京一样对祖国充满了感情,但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一时不能立时到大陆开厂,他们希望张汝京的事业能够成功,为台湾爱国商人闯出一条路来。说起他的这些朋友,张汝京总是充满感情地说:“由于他们人还在台湾,我不能在媒体上公布他们的名字,否则他们会遭遇台湾当局的迫害。他们是我的坚强后盾,因此我不是一个人在与台湾当局抗争,我的身后有一批爱国的商人,是我坚实的后盾。”

由于台湾当局的无理干涉,目前虽然张汝京难以回到台湾,张汝京对此感到遗憾却并不感到沮丧。他说,台湾当局的这种举动是不得人心的,也是不可能收到实际效果的,今年以来台湾出现的“倒扁潮”说明人心的归向:人们要的是富强稳定的生活环境;企业家尊敬的是有魄力及远见、以振兴民族和创造和谐社会为己任的领导人。他笑着说:“总有一天,我会安全地回到台湾去见我的朋友,这一天不会很遥远。”

“全面盈利指日可待”

尽管张汝京的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微笑,但自中芯国际开业以来,他其实一直处于各种矛盾的风口浪尖之上。除了要应付台湾当局的无理纠缠外,这两年多来中芯国际还一直面对着业界“老大”———台积电的缠讼。

2002年初,在中芯国际刚刚投入生产的时候,台积电就向台湾新竹地方法院提交诉状起诉中芯国际,而在中芯国际准备上市之际,台积电开始在美国发起一系列诉讼。在这之后,台积电一直不停止对中芯国际的缠诉活动。2004年3月,中芯国际于香港、纽约上市。这次起诉给刚刚上市的中芯国际造成了影响,中芯国际上市后股价振荡波动,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台积电的缠讼不能不说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张汝京和台积电的董事长张忠谋之间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张汝京在美国刚加入德州仪器的时候,张忠谋已是德州仪器的资深副总裁。1987年,张忠谋离开美国回到台湾,创办台积电,并且将芯片制造与芯片设计分离,专门从事代工,开创了全新的产业模式,被称为“台湾芯片之父”。

说起与台积电的这场诉讼,张汝京不愿多谈,因为在他眼里,张忠谋是自己的老上级,而且是一个个人品德正派的人。他介绍说,当年台积电宣称之所以起诉中芯国际,主要是因为有一些台湾专业从业人员看到大陆发展的机会,选择到了大陆,而台积电宣称他们带走了商业秘密。出于对张忠谋的尊敬,张汝京一直低调处理这场纠纷,后来在2005年1月与台积电达成和解,中芯国际同意分6年向台积电支付1.75亿美元。

至此,此事本已了结。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个“停战协议”只勉强维持了17个月,今年8月,台积电的某些人士再起讼战,又向美国加州高等法院提出控诉,指控中芯国际未能遵守双方的和解协定。这一次,张汝京不再委曲求全了,9月12日,中芯国际向加州高等法院提出强烈否认的辩状,并反控台积电违背和解协议,要求其予以赔偿。

为了切实保护中芯国际投资人、客户及员工的权益,中芯国际又在上个月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控诉,指控台积电违反诚信原则,损害中芯国际的商誉,且在市场上进行不公平竞争。

张汝京说,中芯国际从事的芯片代工业,是一种高科技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技术密集,其生产设备进口到中国大陆在西方某些国家确实受到一些阻碍,这使得大陆的产品往往要落后国际先进水平两个世代,才能转为公共产品。中芯国际对此制定了极为实际的应对措施,企业在成立之初,除了自主研发,还与东芝、富士通、IMEC(欧洲半导体研发中心)、Elpida、英飞凌、Freescale等许多国际半导体大厂建立起了广泛的技术合作关系。因此,说中芯国际侵犯台积电的专利,这实在是无稽之谈。

除了与台积电的法律纠纷,张汝京面对的压力还来自企业的盈利。中芯国际开业6年以来,只在2004年出现过盈利,并被视为半导体行业中的大亮点,后来即因需支付台积电和解金的压力,又为企业长久发展投注了大量研发资金,目前尚未出现盈利记录,这在客观上也影响了其股价走势,前不久在香港主板上市的股票,其股价甚至跌到了1港元以下,全球各地的投资者对此不仅有疑惑,还有意见。

对此,张汝京解释说,芯片业是高技术、高投资、高人才的三高行业。中芯国际开业以后,一直处于扩张阶段,投资的90%都是生产设备,设备折旧的压力相对较大。其实,上海的工厂在2004年即已开始盈利,上海的八吋厂(Mega Fab)已成为中芯最先进的八吋厂,提供0.18、0.15、0.13微米及目前中国最先进的90奈米的工艺技术。生产能力预计于2007年底提升至90奈米,获利能力更高。天津的八吋厂,主要做0.35、0.25、0.18到0.15微米的工艺技术。今年7月又与美国高通公司达成协作协议,中芯国际将采用专门的BiCMOS处理技术在其天津工厂为高通公司提供集成电路生产服务。张汝京说,这一合作也将推进中芯国际长期的获利能力。

张汝京介绍,正是中芯国际有着这样的盈利前景,所以金融机构对他们一直是很支持的。从2004年开始,中芯国际的快速布局得到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一方面,中芯国际在香港、纽约两地上市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切实保证,另一方面银行界的贷款也很积极。2005年5月,中芯国际北京公司获得中国银团为期5年、金额为6亿美元的贷款,为中芯国际在北京12英寸芯片生产线产能扩充提供资金支持;当年12月,中芯国际上海公司得到荷兰两家银行8500万欧元的长期贷款合约,用于中芯国际购置光刻设备;2006年5月,中芯国际天津公司与10家中外资银行组成的银团签订了为期5年、金额为3亿美元的贷款协议,以扩充天津8英寸芯片厂产能;6月,中芯国际上海公司又获得来自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8家银行组成的银团6亿美元贷款。而中芯国际在上海的第一期贷款4亿8000万美元也已于2006年全部还清。

让张汝京高兴的是,从2006年开始,中芯国际进一步加快了与国际巨头们的合作步伐,尤其是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90纳米技术方面。2006年1月,英飞凌将自己最尖端的90纳米DRAM沟槽技术和300毫米产品生产技术转让给中芯国际,并进一步商谈70纳米的相关技术合作;5月,中芯国际采用ARM公司物理IP系列产品用于90纳米处理工艺,以帮助客户缩短设计时间、降低风险并加快产品上市速度;6月,通过与尔必达公司和另一家客户的技术合作,中芯国际90纳米512兆DDR2 DRAM产品以及90纳米的逻辑芯片,双双成功通过认证并开始量产。

基于这一系列的技术成果,张汝京很有信心地说,中芯国际的全面盈利,指日可待,中芯国际会全力以赴让投资人、客户和员工都获益。

张汝京的“赤子之心”

□ 周俊生

采访张汝京,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作为一个企业家的经营策略,更不是他作为一个富有之人的飞扬气势,而是这个快到花甲之年的人所保有的一颗本真之心,一颗赤子之心。

张汝京的赤子之心,最引人注目的表现在于他浓浓的爱国之心。张汝京出生于中国大陆,成长于中国台湾,但他事业的成功却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受的也是西式教育。然而,就像是一首歌里所唱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多少年来,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将他的才华用于发展中国的高科技。虽然台湾当局为此设置了重重障碍,但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张汝京放弃了在台湾的户籍。我们一直说“科学无国界”,但张汝京作为一个掌握了当代高科技产品开发技术的企业家,却坚持把他的专业技术用在祖国,其赤子之心令人感动。

张汝京的赤子之心,还表现在他对事业的执着之心。在采访过程中,当随行的摄影记者给张汝京拍照时,他主动带我们到他办公室陈列的一个芯片镜框前留影。在这个镜框里,布置着大大小小的各类芯片,在我们外行人看来,这些不过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枯燥乏味,但在他看来,这却是他最值得珍视的宝贝。在他的办公室里,我们没有见到豪华的陈设,他拿出来炫耀于人的,就是这些芯片宝贝。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对事业的痴迷,由此可见一斑,其赤子之心令人感动。

张汝京的赤子之心,还表现在他对家人的爱护之心。面对记者的采访,张汝京说到他的母亲,说到他的家人,总是充满了感情。在张汝京的衣袋里藏着两张照片,都是他的”全家福”,两张照片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照片上都有他的母亲,他的岳母,他的夫人,他的儿子,还有他自己。也许是为了便于携带,两张照片都很小,但他却很珍视,他说他无论走到那里,都把这两张照片带在身边。一个日理万机,经常在”地球村”奔波的企业家,对家人如此念念不忘,其赤子之心同样令人感动。

爱祖国、爱事业、爱家人,这就是张汝京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这三个方面的感情融汇在一起,成为他不畏困难,坚守志业的动力与源泉。中芯国际用短短六年的时间,迅速地拉平了中国大陆与世界芯片制造业之间的差距,企业也因此成为业界”三雄”之一。中芯国际能够取得这样的业绩,固然与张汝京作为一个高科技专家的经营谋略有很大的关系,但他的这种赤子之心,同样是催动他不断向上的重要因素。

张汝京与我们通常见到的其他一些企业家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那就是他作为企业的老板,在做大企业的同时所保有的这种赤子之心。张汝京虽然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大老板,其本人却一直没有跻身于各种名噪一时的”富豪榜”之中。他的秘书告诉我,其实张汝京早年在美国德州仪器工作期间,在台湾世大工作期间,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都拥有雄厚的股权,但随着他到大陆投资,这些股权都已出手,其收益也都一步步地捐给了世界各地的慈善机构。张汝京一直不愿意公开这些捐款的具体去向,我们在一些公开的报道上能够看到的,只是他出资在中国内地贫穷地区建起了29所希望学校,而我们在一些“慈善榜”上,同样看不到他的名字。一个籍籍无闻的张汝京,他与我们平日里看到的一些”成功人士”,真的很不一样。(作者:周俊生)

相关链接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张汝京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