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687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05-31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重新定义公司
重新定义公司
学术自由的宪法基础
学术自由的宪法基础
TED中国化之路
TED中国化之路
智慧经济
智慧经济
学习方法论
学习方法论
山寨文化与社会解构运动
山寨文化与社会解构运动
互联网思维经济学逻辑
互联网思维经济学逻辑
互联网与资本主义
互联网与资本主义
集体智慧
集体智慧
可删除互联网
可删除互联网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财富》500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财富》杂志500强排行榜编辑本段回目录

  美国Fortune杂志的“世界500强”排行榜十分引人注目,声名远播,影响广泛。然而,所谓“世界500强”的提法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误导。

  1955年,Fortune杂志首次推出“美国500家”,对美国工业企业排名。1976年推出“美国以外500家”,对其他各国工业企业排名。1990年将二者合成为“全球工业500家”。1991年推出“全球服务业500家”。1995年又将后二者合成为“全球500家”。

  “大”与“强”之辨

  所谓“世界500强”,Fortune英文版称作“全球500家”或“世界最大公司的排名”(“Global 500”,“Our annual ranking of the world's largest corporations”),排序的依据是企业营业收入,反映的是经营规模。所以,这个榜单排的是“500大”而不是“500强”。其英文简称只出现数目“500”,并不缀以“强”或“大”字。译成中文,不妨表述为“500家”。

  规模大不等于强。大和强之间有联系,但绝不是一回事。英文明明说的是“大”,变到中文不知怎么就成了“强”。Fortune杂志中文版更是径直采用了“世界500强”的说法。一时间各种各样的“X百强”不胫而走,蔚然成风。

  行业不同、商业模式不同、生产经营环节不同的企业之间,单纯比较规模,其实意义不大。Fortune杂志用营业收入对各类企业统一排名,虽有各行各业同台比武、吸引眼球之效,但从可比性看确实有些勉强。好像把巡洋舰、扫雷舰、潜艇和邮轮放在一起比吨位,让人觉得非驴非马。

  实际上,Fortune排行榜同时列示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净资产、雇员人数等多项指标及位次。同一家企业,甲指标排序靠前,乙指标排序却可能靠后。

  居2010年“世界500家”首位的美国沃尔玛,收入排第1,利润排第9,资产排第118。零售企业只赚物流、零售环节的钱,销售额虽大,利润率却不高。与此相对照,英国的沃达丰和美国的微软,收入只及沃尔玛的六分之一,排名第80和第115,净利润却与沃尔玛基本相同。净资产收益率,沃尔玛20.3%,微软36.8%,排名第20位的IBM和第28位的波音更高达59.3%和61.7%。这些公司之间,谁强谁弱,甚至于谁大谁小,很难通过一纸榜单来评定。

  中国企业上榜之路

  1991年,中国银行率先在Fortune首次推出的“全球服务业500家”上亮相。随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Fortune榜单,排名亦渐次提升。2010年我国内地入榜企业总数达43家,仅次于美、日,位居第三。

  中国企业在世界榜单上成群结队,占据要津,自然是好事。但有些企业领导把大小混同于强弱,进了榜单的自以为已经大而强而优,没进榜单的则趋之若鹜,把上榜当作“鲤鱼跳龙门”,千方百计争过这根独木桥。而且,与小说“围城”的情形不同,外面的拼命想挤进去,里面的都不想被挤出来。

  方方面面看排行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榜单是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地方,来来去去、上上下下。台上的,台下的,大可不必太拿它当回事儿。正所谓:云卷云舒风作伴,潮涌潮退无尽时。春去春回兴衰梦,花开花落两由之。

  Fortune“世界500家”榜单每年都单独列出新上榜、落榜和落榜后重新上榜公司的名单。2010年新上榜的有我国大唐、国电、北方工业、华润、东风汽车、华为、人保、平保、神华、武钢等。落榜者包括大名鼎鼎的固特异轮胎、日本航空、小松、三菱等,我国中海运亦恭列其中。历年落榜的还有美国雷曼兄弟、克莱斯勒、安然、世通等曾经显赫一时的大牌企业。

  榜单还列出上升和下降位次最多的各20家企业。2010年升位的有英国劳埃德银行、瑞士再保险、美国百威啤酒、花旗、亚马逊以及中国兵装、上汽、一汽、中铁建、交行、华能、中铁工等。降位的有美国摩根士丹利、时代华纳、德国曼集团等。

  此外,Fortune“世界500家”榜单还单独列示盈利最高、亏损最大、员工最多、营业收入增长最快和净利润增长最快的公司各50家。2010年,中国工行、建行、中行、农行、中国移动、中石油与俄罗斯国家天然气,美国埃克森石油、通用电气,英国石油,瑞士雀巢等列入盈利最高的榜单。亏损大户中,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名列冠亚军,法国雷诺、标致,德国戴姆勒,瑞典沃尔沃,法航荷航集团,日本日立、松下、三洋、索尼,意大利菲亚特等赫然在目,中国铝业也在此列。在收入及利润增长最快的小榜单上,不少中国公司很出风头,如中铁建、中铁工、上汽、一汽、东风、华为、中建、人寿、中石化等。而美国房利美、房地美、花旗集团等,尽管巨额亏损,营业收入却大幅增长。台塑石化的排名一年中骤降129位,净利润却猛增一倍半。所以,单凭一个榜单排名来判断“强”与“不强”,确实不大靠谱。

  Fortune的美国榜与世界榜

  Fortune的“美国500家”榜单,内容更丰富、细致。它列出净资产和市值及排序,列出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及排序,列出每股收益及同比增减率,十年间每股收益复合平均年增长率及排序,投资回报率及排序,十年间投资回报复合平均年增长率及排序。所谓“投资回报”,Fortune定义为股价提升与现金分红之和。这些都是“世界500家”所没有的。

  “美国500家”还单排收入和利润增长最快的各20家公司小榜单,列示一年、五年和十年的复合平均年增长率。以2010年为例,净利润十年平均年增长率最高达89%。这类长期指标,恐怕更能反映企业的强弱。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美国500家”全体的十年平均年增长率中位值,营业收入为年增6.7%,净利润为年增8.3%。“500家”全体当年的销售利润率中位值3.8%,净资产收益率中位值10.5%,总资产收益率平均值1.36%,资产负债率平均值82.6%,市盈率平均值26.4倍,总资产周转次数中位值0.84、净资产周转次数中位值2.48,人均营业收入中位值40万美元。这些,可供我国同类企业对标时参照。

  五花八门排行榜

  除上述两个“500家”外,Fortune杂志还发布“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最佳雇主公司”等。该刊中文版则在“中国500强”之外又发布“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25家)等。

  美国《彭博商业周刊》每年发布“商业周刊50家”,排序不以规模、而以五年投资回报率为据。上榜者多为中小型的“成长股”,大企业很少。2010年列榜单之首的网上订房旅游服务公司Priceline,五年回报率高达9.1倍,但营业收入只有区区23亿美元。该刊“科技100家”榜单面向全球,以营业收入、利润、股东回报、员工增长四项指标排名之和为序。2010年中国内地有8家企业上榜。

  美国Forbes以发布各式富豪榜著称,但也做企业排名,每年推出“全球2000强”。看来国际媒体也是以量取胜,你搞500家,我就搞2000家,比榜单长短,新鲜招数不多。怪不得有人批评它们“炒作”。Forbes榜单将销售额、净利润、总资产、市值四项指标以相等权重综合计算,作为排序依据。2010年中国内地有113家企业上榜。

  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全球500家”以市值而非收入为排序依据。2010年榜单排入了21家中国沪深上市公司。

  以上三家的榜单与Fortune如出一辙,英文版不标“强”字,中性表述,中文版却一律标为“XX强”。算是“入乡随俗”吧。

  看榜用榜而不迷信榜

  第一,有比较才有鉴别。中国企业进入国际排行榜,即便只是以规模论英雄,也值得欢迎,值得庆贺。

  第二,“大”与“强”有一定关联。规模大可能存在“强”的因素。特别是营业收入指标,反映了企业综合实力在市场上的实现,而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是市场。

  第三,“大”是否“强”,要看“大”从哪里来。我国国企、央企的规模多属国家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结果,部分企业还享有垄断优势或垄断性资源优势。例如金融、石油、电网、电信、航空工业等。中国之大,任何总量数字都十分惊人。相关企业如果单纯因为体量大而得以进入排行榜,应当心中有数,不宜在“大”与“强”之间画等号。

  第四,“大”不等于“强”,更不等于“可持续”。中国是工业大国,但不是工业强国。中国企业鲜有能在全球市场上叱咤风云的著名品牌商标,总体看创新能力较弱,多处于产业链上中游,市场中低端,增值少,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公司治理乏善可陈,官场文化盛行,体制依赖特征强,核心竞争力不彰显,跨国经营水平不高,尚未经受过全球性严酷竞争的长期验证。

  对此,最紧迫的是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推动企业由“大”转“强”。片面追求规模指标不利于企业转型,反而会助长盲目扩张,粗放经营,与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创新能力的方向背道而驰。部分企业(和地方政府)把进榜定为业绩(政绩)目标,搞排行榜崇拜,是一种有害的倾向,有必要泼点冷水。

  第五,按照规模大小排序具有一定价值,并无不妥。只要不硬把“大”说成“强”就好。至于多指标综合排序,国内外都有人尝试过。效果如何,令人怀疑。评价一个企业长远竞争力的强弱十分复杂,很难精确地定量描绘。本性模糊的事物,硬要精确计量,结果不免南辕北辙。从严格意义上讲,现在还排不出真正的“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榜单。

  即如前述《彭博商业周刊》及Forbes榜单,都用多指标综合排序,但其指标选取、权重分配及加和算法,究竟有何理论或实践依据,恐怕经不起推敲,更谈不上“专业”。可见,即使是国际顶级媒体的权威发布,也大可不必迷信。

  做强做优做大

  讨论“500强”还是“500大”,并非咬文嚼字。本文作者之一曾与《财富》中文版人士当面交流过“500强”的说法是否妥当?他们认同“500大”的实质,只是顾虑中国社会各方面已经习惯“500强”,便从众了。

  国内机构推出的“中国企业500强”等榜单,亦颇有影响。鉴于其中多数均以营业收入排序,今后是否应从避免以讹传讹和引导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角度考虑,予以更名、正名,相信有关机构定会妥加处理。

  套用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话:“所谓世界之强企也,非规模大之谓也,有竞争力之谓也。”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走向世界的路还很长。保持清醒,切忌浮躁,力戒虚夸,诚所愿也。

  “强”与“大”之辨,关键不在词语,而在认识。不论称为“500强”还是“500大”,要害是不迷信,不崇拜。至于用词,既然Fortune英文版已有恰当表述方法,该刊中文版似不宜另立新规。作为世界著名出版物,传递给读者的信息理当一致;因为随俗而将错就错,有损该刊声誉;希望该刊回归本原,以正视听。对于《金融时报》等,我们愿意提出同样的建议。

  (本文全稿将刊载于《中国改革》六月号)

《财富》500强排行榜的历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世界500强(Global 500)排行榜的历史始于1955年那一年。《财富》杂志创立了“美国500强”(FORTUNE 500)排行榜,根据各公司1954年的总收入,对美国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进行了排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经济大国。为了满足对美国产品的需求,无论是在美国国内还是在国际上,美国企业都在以极快的速度进行扩张。而记录这一增长趋势是《财富》杂志研究人员的责任。《财富》的员工们一致认为应该根据企业的收入为这些企业建立一个排行榜。他们觉得排出这样一份榜单并不是件困难的事,因为他们一直在定期收集这些企业的信息。(社会上的确存在对这种榜单的需求,不过当时的《财富》员工们低估了制作这样一份榜单的工作量。)

1964年《财富》世界500强封面

    第一份榜单获得了轰动性的成功。上世纪70年代初期,在美国参议院一次有关美国经济的听证会中,一位参议员指出:“如果《财富》没有推出美国500强排行榜,那么我们也需要别的什么人来发明这样一份排行榜。它所提供的信息对于国家利益来说至关重要。”

    在第一份榜单推出后的两年里,著名的“财富法则”开始成型,当时对榜单的改进以及对规则的解释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排名规则是这份榜单成功的关键。这些规则清晰、透明,对所有企业都是根据这些相同的标准进行衡量的。

    美国国内企业排行榜的成功,促成了一份类似的国际排行榜的出炉。第一份国际排行榜刊登于《财富》杂志1957年的7月刊上。这份榜单叫做“美国之外的1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The 100 Largest Industrial Companies Outside the U.S.)。它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结果该榜单在60年代扩充至200家公司,并在70年代初期增至300家。

    在第一份排行榜诞生20周年之际,《财富》杂志于1976年8月推出了“美国之外的5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500 Largest Industrial Companies Outside the U.S.)排行榜。后来,《财富》杂志在1990年7月30日首次刊登了包含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工业企业500强排行榜”(Global 500 Industrial Companies List) 。第二年,也就是1991年的8月26日,《财富》杂志又推出了包含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服务企业500强排行傍”(Global 500 Service Companies List)。

    目前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同时涵盖了工业企业和服务性企业。这一榜单的首次亮相,是在1995年8月7日的《财富》杂志上。因此,《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的数据历史只能追溯到15年前。而在这段时期里,我们已经见证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最近15年中,各国企业在榜单所占的席位出现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无论是在上榜企业的数量上,还是在上榜企业的收入占500强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上,美国和日本都稳居状元和榜眼之位。美国的最高纪录出现在2001年(2002年榜单),这一年美国有197家企业上榜,美国上榜企业的收入占到了500强企业总收入的42%。在今年的这份榜单上,美国有139家企业上榜,比最高年份下跌了29%,与10年前的179家相比,则下降了22%。在今年的这份榜单上,美国上榜企业的收入占世界500强总收入的比例为30.2%。

    日本的最高纪录则出现在1995年,也就是《财富》杂志将工业企业和服务企业合并到同一张榜单上的第一年。这一年有149家日本企业和151家美国企业上榜,日本只比美国少了两家。不过,日本上榜企业的收入占500强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了37%,名列第一。美国的比例为29%,列第二位。

    日本企业在那一年大量上榜,并不令人惊讶。从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之间的这段时期,被称作“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时期。美国在战后通过私人和政府渠道对日本经济进行了大量投资,这与日本政府的经济政策一道促进了日本的腾飞。不过,随着日本的资产价格泡沫在1991年破裂,日本的经济奇迹也宣告终止了,随之而来的是日本90年代“失落的十年”。

    从1995年起,日本上榜企业的数量开始下滑,这既反映了日本国内的经济低迷,也反映了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到了2000年,日本上榜企业的数量下跌到107家,在500强企业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也下跌至23%。而在今年的榜单上,日本更是只有71家企业上榜,较之最高年份下降52%,日本上榜企业的收入占所有上榜企业总收入的份额也跌至12.7%.。

    在过去的10~15年里,一些新兴的超级经济体创造了他们的“奇迹”,成了上榜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它们是哪些国家和地区呢?

    首先是印度和中国台湾。在过去的15年中,其上榜企业数量增长到8倍,各自从1995年的1家企业增加到今年的8家。所有的增长都发生在过去的10年里。也就是说,直到2000年的时候,印度和中国台湾仍然只是各有一家企业上榜。

    其次是巴西。1995年巴西只有2家企业上榜,2000年为3家,今年达到了7家。然后是欧洲:盛产能源的俄罗斯今年有6家企业上榜,而2000年俄罗斯只有2家企业上榜,1995年的时候它甚至榜上无名。此外,在过去的10年里,西班牙、瑞士和荷兰这三个国家的上榜企业加在一起,席位增加了58%,由10年前的24家上升到了现在的38家。

    不过,自1995年以来,哪个国家上榜企业的数量增长最多?上榜企业的收入占世界500强总收入的比例增幅最大?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我今天站在这里的原因——自从1995年以来,中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已经增长了15倍。在1995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只有3家企业上榜,2000年增加到了10家。而在今年的这份榜单上,中国企业的数量已经达到了46家。达到了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在1995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上榜企业占500强总收入的比例仅为0.4%,2000年仅为1.6%,而今年则占到了8.4%,也就是说,比1995年增长了2,000%,比2000年增长了425%。

    中国经济的增长与中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呈现出正比的关系。从1994年到2009年,中国的现价GDP的增长超过了600%。在2004年到2009年间,中国的现价GDP翻了一番,而且中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几乎增至原来的3倍,从16家增长到了46家。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0年和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我的保守估计是,在2012年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将达到75家;而到2014年,将达到100至110家。

    在过去10年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上榜企业的行业构成的变化。在今年的这份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所有上榜企业的总收入达到了23.1万亿美元,比2000年榜单的12.7万亿美元增长了82%。

    在今年的榜单上,金融服务领域仍然位居榜首。能源领域在2000年的榜单上排在第四位,然而今年,它超过了科技和工业领域,跃居榜单的第二位。

    在今年的榜单上 ,80家与能源相关的企业共创造了4.8万亿美元的收入,占世界500强企业总收入的21%。能源领域上榜企业的总收入比2000年增长了218%。2000年,共有55家与能源相关的企业上榜,总收入为1.5万亿美元,占世界500强企业总收入的12%。

    在能源领域内,一体化石油公司一马当先。上榜的一体化石油公司的数量从14家增加到了40家。这40家企业一共创造了3万亿美元的收入,比2000年增加了235%。

    中国石化就是这一行业群体的典型。在2000年的榜单上,中国石化排名第58位。在1999年12月31日结束的财务年度中,中石化的收入为419亿美元。而在2009年度,中国石化的收入换算成美元达到了1,875亿美元,比1999年增加了大约347%,使该公司成为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第七大企业。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也是新上榜的能源企业之一。中海油是中国最大的离岸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它在2007年第一次上榜,2006财年的收入为160亿美元,排名第469位。2009财年其收入达到307亿美元,因此在今年的榜单上,排名升高到第252位。

    在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下,建筑与建材领域成了过去10年中上榜企业数量增幅最大、同时也是收入增幅第二大的领域。这个领域包括了工程与建筑业、金属行业以及建材行业。这个领域的上榜企业数量增加了64%,由10年前的22家增加到现在的36家。与此同时,这个领域的收入也增长了一倍多,达到1.1万亿美元,几乎达到了今年世界500强企业总收入的5%。

    自从2006年以来,已经有5家工程与建筑类的中国企业进入了《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在2006年首次上榜的企业是: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今年,它们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排名分别为第133、第137和第187位。2008年新上榜的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在今年的榜单上排在第224位。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也于2008年上榜,它在今年的榜单上排在第315位。

    在金属行业,七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它们中间有六家是在过去的四年里首次上榜的。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是首家上榜的中国金属企业,2004年首次上榜,那一年它排在第372位。在今年的榜单上,它的排名上升到了第276位。排名第332位的中国五矿集团于2007年上榜。另外,排名第314位的河北钢铁集团、第352位的中钢集团和第415位的江苏沙钢集团,都是在2009年才首次上榜。此外,排名第428位的武汉钢铁集团,今年首次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亮相。

    另一个在过去的10年中飞速发展的行业是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这个领域的上榜企业从2008年的8家增加到了2010年的14家,收入也增长了160%,达到4,940亿美元。其中有两家中国企业为这股增长趋势做出了贡献。它们是:排名第330位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排名第348位的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前者于2009年首次上榜,后者是今年第一次出现在榜单上。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那样,在上榜企业的数量和收入方面,金融服务领域仍然占据着最大的比重。虽然在过去的10年里,该领域上榜企业的数量减少了9%,从2000年的128家减少到今年的117家,然而这一领域的收入却增长了86%,从2000年的3.2万亿美元增长到了今年的6万亿美元。因此,金融服务领域的收入占500强企业总收入的比重,从2000年的25.5%小幅上升到今年的26.1%。 尽管该领域的企业数量减少了,然而收入却出现了增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该领域出现了大规模的兼并,尤其是在2008年的金融恐慌之后。

    中国有9家金融服务企业上榜。其中最大的一家是1999年首次上榜的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87位。在这份榜单上,历史最悠久的中国金融服务企业是排名第143位的中国银行,它也是唯一一家自从1995年以来每年都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露面的中国企业。此外,四家最新上榜的中国金融服务企业是:排名第254位的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它是一家投资公司,以及排名第440位的中国交通银行、排名第371位的财产与意外事故保险商——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排名第383位的寿险企业——平安保险公司。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和中国交通银行是在2009年首次上榜的,而两家保险公司都是今年首次上榜。

    此外,各个领域中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转变。以科技领域为例,在过去的10年里,科技领域内出现了信息科技服务和互联网服务这两个新兴的行业类别。世界500强的科技领域是由8个行业类别的66家企业组成的。在2010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上,科技领域的收入为3万亿美元,占500强企业总收入的13%,比2000年的14%稍有下降。在2000年的排行榜上,共有57家科技类企业上榜。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在过去的十年里,如果不是由于5家原本榜上无名的企业崭露头角,这个行业几乎不存在什么增长。这五家企业中,有四家来自中国。它们是:今年首次上榜的东风汽车公司,排名第182位;2004年首次上榜的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排名第223位;2005年首次上榜的中国一汽集团,排名第258位;以及2009年一跃上榜的中国南方工业集团,排名第275位。另一家公司是印度的塔塔汽车,它和东风汽车公司一样,也是今年才首次上榜。塔塔汽车排在第442位。

    今年的榜单上有29家汽车企业,比2000年的25家增加了4家。这29家企业共创造了1.7万亿美元的收入,比起10年前仅仅增长了36%。五家新上榜汽车企业的收入总计1,520亿美元,超过了过去10年中汽车行业收入增加额的1/3。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除了汽车行业之外,还有一些行业也在过去10年中表现不佳。例如,航空业在2000年共有9家企业上榜,然而在今年的榜单上只有4家。此外,在金融领域中,美国的投资银行业10年前有5家企业上榜,现在它们已经从榜单上集体消失了。其中有三家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破产,或被其他企业收购;另外两家为了获得美国政府援助,执照转成了商业银行。

    一言以蔽之,《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是一份正式的记分卡,也是一份历史记录,它衡量了企业和国家在过去20年中的表现。在过去的15年里,世界500强排行榜记录了世界经济的动态变化。其中,最重大的变化就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它改变了这份榜单的行业构成和国家构成。而且根据我们的预测,这种趋势在未来的若干年里还将持续下去。

    作者为《财富》杂志高级榜单编辑,本文系其 2010 年10月21日在北京发表的演讲。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财富》500强 《财富》杂志500强排行榜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财富》杂志500强排行榜,《财富》杂志500强,财富500强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