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新公布的收费制度,引起颇多读者不满。可是英国最大的两份免费晚报,均先后在2009年的9月与10月时宣布停刊。免费报纸之路,岂是那么好走的?
免费报纸神话破灭 编辑本段回目录
除非会有一位身披金甲的媒体大亨在最后的紧要时刻现身,不然就在今晚(译者注:原文发表于2009年9月18日。),我们将看到一队身着紫色T恤的文字工作者们下台一鞠躬:免费报纸《伦敦报》(The London Paper)即将停刊。这将是该报的分发队伍最后一次在洋洋得意的竞争对手《伦敦休闲》(London Lite)的旁观下,把《伦敦报》塞进那些年轻的乘客手中。
这两份相互竞争的免费晚报面世以来已有三个年头。这份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旗下的《伦敦报》在日发行量达50万份后停刊;对手《伦敦休闲》则靠略逊一筹的40万份日发行量存留下来。面对广告收入的不断下滑——2008年6月19日以来的这一年中亏损了1290万英镑——以及集团在媒体模式方向上的转变——鲁伯特及其公子詹姆斯目前均将注意力放在付费内容上,并寄望《泰晤士报》(The Times)与《太阳报》(The Sun)能够助其在不断衰退的英国报纸市场中坚守自己的市场份额,——默多克的新闻国际公司(News International)(译者注:默多克新闻集团在英国的子公司)最终终止了这项业务。发行《伦敦休闲》的联合报业(Associated)掌门人罗瑟米尔爵士(Lord Rothermere),如今将独步战场。
可是,除了默多克阁下本人,除了这支60人的工作团队,除了这群身着紫色T恤的分发人员,还有其他任何人会哀悼《伦敦报》的消逝吗?每天要捡起成千上万份伦敦报的伦敦地铁工作人员肯定不会,那些看似需要这份报纸继续生存的广告客户也不会。
其原因倒不是因为《伦敦报》办得实在太糟(这顶帽子反而该戴在《伦敦休闲》这个幸存者的头上),事实上,这份报纸为18~35岁的读者提供了一顿由新闻简要、名人八卦、运动以及“Gay Girl About Town”等内容提神的专栏文章所组成的简餐。只是在如今的媒体环境下,似乎所有人都对免费报纸的将来或是生存之道不报希望。
“新闻”报纸这个行业是很残酷的。他们所产生的收入,以及他们所面向的那些两点一线的近距离通勤读者,并不足以维持(也不想要)新闻业。你要是想知道FTSE指数升了没有,不会去找免费报纸看;你要是想知道哪个明星的裤子开始流行,那倒可能会看免费报纸。即便如此,你也会忍不住怀疑:当一个18岁的已成年人在上班时间內偷看过YouTube上Kanye West的暴怒视频,甚至在下班前还为奥巴马评论Kanye是个“蠢货”(Jackass)一事哈哈大笑了一场,他真的还会有兴趣去看晚上的报纸上所印的内容吗?
《伦敦报》顾问兼特别设计师Mario Garcia对此显然抱否定态度。他表示,人们将会越来越习惯在自己的手机上浏览这类内容。在他看来,免费报纸唯一的生存之道——全球都一样——就是聘用几位直言不讳的博客世代的评论人,发展出报纸自己的鲜明个性,把一般读者(casual reader)培养成忠实读者(follower)(而这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伦敦报一直以来的野心所在)。不过对于这份免费报纸而言,这似乎是一场非常麻烦的转换过程;而且就算他们真的做到了,我也不会特地跑去给自己弄来一份。
在伦敦的这两份免费报纸的发行量大战中,尤为糟糕的,则是他们强迫他人接受他们新闻视角的做法,以及呈现内容的方式。付费晚报《标准晚报》(The Evening Standard)已经经过重新设计,令其看起来更像一份免费报纸;把《Time Out》这种内容充实的杂志拿来免费地大量派发,并不是这些杂志的福音。
今天有太多的媒体模型都在争过出版界的独木桥,而其中注定会有不少在到达跑道终点之前便会败下阵来。不过,有一点很清楚,默多克为付费内容传诵的新生福音是件好事。优秀的新闻是有成本的,而现在就是人们为此买单的时候了。
【译者后注】
继《伦敦报》停刊之后,《伦敦休闲》也在同年10月27日宣布停刊。《标准晚报》则自同年10月12日起改为免费报纸。
原文标题:伦敦:贫穷但自由(查看原文推荐)
原文链接:http://www.monocle.com/monocolumn/2009/09/18/free-but-not-so-easy/
原文作者:Andrew Tuck
http://dongxi.net/b05r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