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589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1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毛渝南
毛渝南
内藤在正
内藤在正
李聪娜
李聪娜
马军
马军
普瑞斯·班纳吉
普瑞斯·班纳吉
谢青
谢青
乔·图斯
乔·图斯
蒋凡可·兰奇
蒋凡可·兰奇
安妮·马尔卡希
安妮·马尔卡希
沈振来
沈振来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肯·奥尔森
肯·奥尔森
40多年前,他以7万美金创建的DECCompaq以96亿美元鲸吞,很快会被消化殆尽。如今,他的辉煌史早已为厚厚的灰尘遮盖,人们提及他,多是以一名愚蠢的PC反对者的形象出现。“现在,他们(指媒体、华尔街以及年轻人)说我根本就不懂计算机,我被描绘成陈腐、昏庸、老迈、无能的人。”而1986年,他还登陆《财富》封面,被该刊评为“全美历史上最成功的企业家”。整个80年代,DEC是业内仅次于IBM的第二号巨头。可这是一个典型的喜新厌旧的时代,这是一个只聚焦喧哗和热闹的领域,这是一个只以成败论英雄的残酷市场,以及一部比市场更残酷的历史。奥尔森一向喜欢在阴凉处获得永久的孤独,而不愿处于闪烁不定的光环之下。现在,他只能更顺从现实的意志,听任历史的随意装扮与修饰。但年迈的奥尔森显然并不死心,他仍努力要与历史作最后的搏斗。这种搏斗与其说是重新救赎自己,不如说只是他孤独内心的最佳慰籍。因为他那徒劳搏斗的场面,虽获得了一点点布鲁诺式的悲壮动人,却已永远落在世人的目光之外。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肯·奥尔森
肯·奥尔森
创办DEC,开拓了小型机产业,被成为“小型机之父”,并领导DEC公司从10万美元起步成长为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国际大公司,业务遍布100多个国家。整个80年代,DEC是业内仅次于IBM的第二号巨头。

姓名(中文
肯·奥尔森

姓名(英文
KenOlsen

机构与职务
DEC创始人,AMS主席

出生年月
1926年1月20日

出生国家、地点
美国康涅格狄州Bridgeport

教育背景
麻省理工学院获电气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

职业背景
1992年,创办AMS(AdvancedModularSolutions)公司,任主席

1957年,创办数字设备公司(DEC)并担任总裁,直到1992年退休

名言(著作)
“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人们会需要家用电脑。”

电子邮件(网址)
http://www.mod.com/

联系地址
AdvancedModularSolutions,Inc.

60CodmanHillRd.,Boxborough,MA01719

计算机业第一悲剧英雄编辑本段回目录

肯·奥尔森
肯·奥尔森
历史很拥挤,地盘实在有限,许多人努力一生想挤进这一行,最终却白费心计,连个注脚也插不上。但对于肯·奥尔森来说,历史早已为他腾出空间,唯一的问题只是把他以何等的面目陈列到历史中。

历史虽是一支魔笔,但却由俗人操纵,并讲述给俗人。因此,与其说历史是一面明镜,不如说是一面哈哈镜。一个人一旦沉入历史,就得剥去血肉,被概念化、卡通化。这一点对奥尔森来说,尤其刻骨铭心。40多年前,他以7万美金创建的DEC已被Compaq以96亿美元鲸吞,很快会被消化殆尽。如今,他的辉煌史早已为厚厚的灰尘遮盖,人们提及他,多是以一名愚蠢的PC反对者的形象出现。他1977年说的那句话:“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人们会需要家用电脑。”,成为PC革命最大的反讽“语录”,而且似乎成为他留给世界的唯一遗产。“现在,他们(指媒体、华尔街以及年轻人)说我根本就不懂计算机,我被描绘成陈腐、昏庸、老迈、无能的人。”

而1986年,他还登陆到《财富》的封面上,光彩照人,并被该刊评为“全美历史上最成功的企业家”。整个80年代,DEC是业内仅次于IBM的第二号巨头。它那卓越超群的工程设计传统,导致第一台小型计算机(PDP-8)、第一台32位计算机VAX)和超高速处理器Alpha的问世,并开创了整个计算机工业。它开发了采用分时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网络。尤其是VAX小型机,如同巨型炸弹一样,在全美的企业机构内遍地开花。

尽管,90年代DEC公司的经营开始滑坡,并且最终被Compaq收购。但是,人们不能忘记,奥尔森是将计算能力带进实验室、大学和小型企业的“功臣”,这些实验室无力购买IBM的大型计算机设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DEC头35年的历史完全是奥尔森个人的历史,他领导DEC公司从10万美元起步成长为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国际大公司,业务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是名符其实的超级企业家。

 

肯·奥尔森
肯·奥尔森
DEC的成功与IBM在小型机市场上的失败是成正比的,而DEC的失败同样与PC的成功是成正比的。在计算机这部炙手可热的历史里,奥尔森的位置实在尴尬。在PC的大扫荡下,奥尔森本人也像一台小型机一样,变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图灵诺伊曼沃森等计算机先驱和比尔·盖茨乔布斯等后起之秀的前后夹击下,几乎已无处立足。

1989年,VAX9000遭受市场挫折,DEC风水逆转。1992年公司损失20亿美元,而奥尔森不忍心下狠手,大幅裁员,于是,奥尔森摘掉总裁和董事长的头衔,以最残酷的方式离开了他创建并经营近四十年的DEC。他被驱逐了!

肯·奥尔森
肯·奥尔森
如今,在离波士顿开车约一小时远的Boxborough小镇,有一家名为AMS的计算机公司。它由奥尔森投资创立,并自任CEO。在这偏僻安静的一隅,奥尔森将大部分时间化在车间里,与技术人员一起修修补补。76岁的他默默地憋着一股劲:要重新证明他对计算机和企业管理的观点是正确的。对于DEC被购并一事,他也始终保持沉默,他说他了解的也只有报纸上的那些报道,并不比一般人多什么。对于他的继任者如何评说,奥尔森更是不予置评:“你永远不要让一个退休的董事长来评论他的继任者。当然,唯一能够说的就是变化,董事会永远无法理解的,就是我们的责任感。”

有人问,就购并一事,有没有人咨询过他的意见,奥尔森哈哈大笑起来:“那我首先得做一件事情,就是告诉他们,我还在这个世界中活着。”


 

最成功的小型计算机编辑本段回目录

肯·奥尔森
肯·奥尔森
1966年在新的管理模式下推出的第一个产品是PDP-8型计算机,当计算机世界向着复杂而昂贵的方向发展时,奥尔森却领导DEC走向了一条相反的道路,PDP-8型计算机小巧玲珑,价格便宜,可以放在办公桌上,价格只有18,000美元,远远低于IBM和其他计算机公司产品的价格。

数以千记的PDP-8被销售给了小型企业,大学,中学,报社等,PDP-8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给公司开辟了新市场和新的销售方式: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s),一些科学仪器制造商和排版商购买PDP-8,然后连上他们自己的设备,开发他们专用的软件,最后整个作为他们自己的产品销售。不久,OEM就占了DEC销售收入的50%以上。

1966年,是DEC公司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PDP-8型计算机获得了巨额利润,公司股票在华尔街公开上市,每股17美元,奥尔森拥有13%的股票,价值700多万美元,奥尔森成了百万富翁。而ARD最初投资的7万美元变成了3700万美元,年均收益率超过100%。

DEC的巨大成功极大地激励了风险资本家和科技企业家。在其示范作用下,计算机行业中出现了大量的风险资本企业。从1960年到1970年,有大约70家公司制造小型计算机。到1980年,约有170个企业推出小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没有一家取得像DEC一样的成功。

DEC生产的计算机都是采用12位或者18位字结构的,但行业标准选择了8位字作为基本单位。1967年,德·卡斯特罗开始领导一个小组开发16位计算机,他提出的计划是开发基于16位系统的计算机,每一代都和上一代兼容,用同样的软件和外设就可以工作,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但有点不切实际,10年后DEC才做到这一点。

DEC小型机的普及的另一大成就就是孕育了整整一代黑客,形成了真正的黑客文化。作为DEC公司总裁,肯·奥尔森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说,尽管DEC电脑常常是黑客袭击的目标,电脑界也不能因此限制网络的自由使用。“这件事引发的最坏结果,”奥尔森说,“就是我们阻止学术信息的自由活动,而那是应该不惜任何代价保留的。”

登上颠峰编辑本段回目录


肯·奥尔森
肯·奥尔森
1968年,在DEC的管理层否决了卡斯特罗的方案后,卡斯特罗和另外两名工程师离开DEC,并找到8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创立了新公司数据总公司(DataGeneralCorporation),生产16位小型机Nova,Nova成为1969年最耀眼的明星产品,并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成为DEC强劲的竞争对手,直到80年代DEC才彻底打败DCC

上市后,DEC利用募股资金实现了更大的发展,每年的销售收入以30%-40%的速度增长。1970年,DEC公司又推出自己的第一台16位小型机PDP-11/20,标价仅10800美元,销售火爆,被美国工业研究所评为“1970年最有影响的技术产品”。到1972年,25万台PDP-11已销售一空。PDP-11后来发展出成系列的20多种产品,因而被称为小型计算机工业的典范,成为小型计算机设计的样板。

80年代,DEC公司进入鼎盛时期。1981年,在计算机行业排名仅次于IBM,成为全球计算机业第二大巨头。1986年,奥尔森成为《财富》杂志的封面人物,并被该刊评为“全美最成功的企业家”。其它媒体也尊称奥尔森为“小型机之父”。到1987年,DEC公司年收入已超过100亿美元,员工也发展到12万,因而获得了“小型机之王”的美称。

肯·奥尔森
肯·奥尔森
到80年代末,DEC的年销售收入达到130亿美元,纯利润达11亿美元,在全世界设立了500多个分公司,雇员超过13万人,成为美国马萨诸塞州和新罕布什尔州最大的雇主。在《财富》杂志500家企业中位居第30位。股票市场价值最高时超过250亿美元。一个7万美元投资起步的公司能够达到如此境地,当然是一个传奇。

在1986年那一期的《财富》杂志中,如此写道:“(肯·奥尔森)无可争议是美国商业历史最超过的企业家。他用29年时间,将DEC从一无所有发展到每年收入76亿美元。即使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那也比亨利福特去世时的福特汽车公司规模更大,比卡内基(AndrewCarnegie)的美国钢铁公司出售时的规模更大,比约翰·洛克菲勒(JohnD.Rockefeller)卸任时的标准石油公司更大。”

1988年,由两位《计算机世界》的编辑GlennRifkin和GeorgeHarrar合著的传记《终极企业家:肯·奥尔森和DEC的故事》(TheUltimateEntrepreneur:TheStoryofKenOlsenandDigitalEquipmentCorporation)出版,这是第一本全面描写这个商业奇迹的书籍,第一版起印6万册,并投入5万美元用于市场推广。一时非常畅销。

DEC也因为其卓越的管理质量,入选历史上最畅销的商业书籍《追求卓越》中的典型案例。

顽固不化编辑本段回目录

肯·奥尔森
肯·奥尔森
AMS创立于1992年12月,也就是奥尔森离开DEC后六个月,看起来过于仓促,但对于一下子坠入孤单无助的奥尔森来说,还是太慢了。他对AMS宗教般狂热的创业劲头一点也不亚于当年创办DEC

这个CEO的头衔与当年的DEC相比,简直微不足道。公司也只有80名员工,与DEC鼎盛时期12万员工相比,更是小巫见大巫。但对奥尔森来说,AMS的意义并不逊于当年。公司的骨干力量多是当年DEC的老部下,这些忠实的信徒对奥尔森仍然深信不疑。1997年,他们还举办了一个名为ModWorld的展会,有点像当年名躁一时的DECWorld大展。只是参加者是寥寥数百人,而不是成千上万。

奥尔森希望公司是个大家庭,他偏爱朴实无华,信奉平均主义,蔑视特权和虚荣,坚持员工终身就职,一直奉行“不兼并其他公司,不解雇工人”。他将公司的基本价值定义为:“诚实正直,做正确的事”。但形势不饶人,1992年终他被废黩后,负责生产和后勤的副总裁鲍勃·帕尔默(BobPalmer)掌权,大挥屠刀,裁员节流。到1998年初DEC被出售时,公司只剩下5.43万人,与奥尔森在位时相比,可谓“死伤过半”。但业绩却仍无起色。

奥尔森相信“企业家成功的最终画面,是在你离开之后公司如何?”事实证明,后人并不比他更强。但奥尔森背负的黑锅却更黑更沉了。

尽管媒体仍对他围追堵截,但奥尔森对DEC的失误不加任何评述,对自己也不作任何辩解。因为他明白,在历史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无能为力的。但这老头子依然顽固不改。他对PC的态度就像拉瓜狄阿所说:“我犯的错误不多,但一旦犯了,却是响当当的。”

AMS的产品包括系列服务器和书本大小的无盘台式机产品(实际上就是名噪一时的NC),很像装备了超现代技术的小型机,或者像流行一时的网络计算机。他说:“当今的技术是如此先进,但我们仍期望拥有与过去一样的简单易用和安全可靠。”对于花哨和脆弱的PC,他仍然否认这是一场计算机革命。相反,他认为PC是商业界的一场“浩劫”,使公司企业沉没在过量计算能力的海洋之中,成为一种巨大的浪费和包袱。

的确,要了解奥尔森,就不能不细究他对PC的认识和见解。

响当当的错误编辑本段回目录

肯·奥尔森
肯·奥尔森
奥尔森认为技术性产品可不能像卖肥皂似地对顾客高声叫卖。因此整个70年代,他都坚持PC只是种概念,没有任何现实基础。可事实上,PC不但诞生了,而且野火般势不可挡。但1977年,奥尔森还说:“PC在商业上将会栽跟头。”

1981年8月,IBM加盟,正式推出PC产品。奥尔森的手下很快买回一台IBMPC,他里里外外瞧了个遍,说:“如果你们只能给我生产出这样的货色,那现在就不会在这里。”的确,在一个资深工程师的眼中,IBMPC俨然是一堆蹩脚货。

当然,是奥尔森错了。因为PC业是一个需要野蛮和花哨的新市场,但奥尔森却仍然选择优雅高质、技术卓越的产品。1983年,DEC开发的PC出来了。“那的确是一辆真正洁净的小汽车,但它却没有汽油。”因为它不能运行IBM软件。奥尔森找到Lotus1-2-3的设计者米切·卡普,说服他替DEC开发软件。但开普说:“我对奥尔森很尊敬,他是一位充满激情、活力和奉献精神的工程师,但我们来自不同的世界。”因为奥尔森头脑中理想的PC与市场上兜售的PC就像桔子和苹果一样,截然不同。

肯·奥尔森
肯·奥尔森
奥尔森骨子里瞧不起PC。1984年11月,他在《波士顿环球》上承认:“在PC方面,我们贡献甚微”,但仍将PC描述为“便宜的、短命的、不够精确的机器”。1987年11月的一次会议上,他说:“或许正是PC导致了计算机业的衰退,因为人们把钱都投入到购买PC机上,但它又无法胜任人们想要它干的事。PC可以为个人做一些有趣的事,但它们不能在一起为组织工作。”

时到今天,奥尔森认为DEC没有进军通用PC产品并没有什么错误。因为,成千上万家公司都在做PC,而一个成功的公司必须做一般公司做不了的产品。从今天PC业的悲惨程度来看,也很难说奥尔森的观点是错误的,尤其是技术导向的DEC来做PC,不一定是好事。

奥尔森喜欢责怪新闻媒体对PC欺骗性的宣传,他说:“新闻界对PC永远不会有真正的理解”。但是他又无法向他们解释清楚DEC计算机方面的不同观点,这注定了他只能充当一个孤独的“智者”。

与历史最后的搏斗编辑本段回目录

肯·奥尔森
肯·奥尔森
AMS至今还没有赢利,仍没完没了地花费奥尔森口袋里的钱。但奥尔森比任何人都有耐心,他要证明AMS不是他晚年排遣寂寞的一件玩具,他期待这个产业会发生剧变,他的观点仍会时来运转,AMS的产品有朝一日会撼动市场。现在,它已经拥护朗讯波士顿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等大客户,无论是技术评测还是用户反馈,都很不错。

无独有偶,另一位计算机历史中曾大名鼎鼎的旧人物也在盼望PC业的变天。与奥尔森相反,他恰恰是与乔布斯一起点燃PC之火的共同创业者沃兹沃斯。沃兹已远离PC业,他在加州LosGatos的公立学校从事教学,他的PC观点也独一无二,他对当年自己一不留神玩出来,而且目前还玩得热火朝天的PC业,冷眼视之,他在静待摩尔定律的死亡。他认为在PC疯狂的更新换代下,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沃兹认为真正的PC还没到来。“如果PC能用上二十年,那么学校就能为每个学生配一台PC。但这得等摩尔定律失效,等硬件架构和软件都能稳定下来。这时PC才真正发挥效用了。”沃兹眼中真正的PC与课桌一样,牢固而耐用。

但无论是沃兹还是奥尔森,他们的耐心都无法阻挡时间的灰尘一点点将他们埋灭。而奥尔森不但从英雄榜位置上被驱逐,更成为PC业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其实,历史中智者的失误比比皆是,歌德认为望远镜和显微镜会歪斜视觉,因此强力反对使用;而爱迪生认为交流电危险,反对推行交流配电制;在1931年,卓别林声称:“依我看,有声电影顶多能维持六个月。”……但他们的失误无损于形像。可这是计算机历史!这是一个典型的喜新厌旧的时代,这是一个只聚焦喧哗和热闹的领域,这是一个只以成败论英雄的残酷市场,以及一部比市场更残酷的历史。

奥尔森一向喜欢在阴凉处获得永久的孤独,而不愿处于闪烁不定的光环之下。现在,他只能更顺从现实的意志,听任历史的随意装扮与修饰。但年迈的奥尔森显然并不死心,他仍努力要与历史作最后的搏斗。这种搏斗与其说是重新救赎自己,不如说只是他孤独内心的最佳慰籍。因为他那徒劳搏斗的场面,虽获得了一点点布鲁诺式的悲壮动人,却已永远落在世人的目光之外。

也许,十年以后,PC灭绝,人们或许还会重新记起他,把他重新高高地供奉在历史中。因为历史这东西,小孩般的脾性,谁又能说得准呢?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相关链接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肯·奥尔森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