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624 次
  • 编辑次数: 6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01-17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维基百科永久保障基金
维基百科永久保障基金
维基百科15年
维基百科15年
水军入侵维基百科
水军入侵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词条破500万
维基百科词条破500万
维基百科衰退
维基百科衰退
维基百科捐款人
维基百科捐款人
2012维基百科点阅率
2012维基百科点阅率
维基百科发展瓶颈
维基百科发展瓶颈
维基百科创始人大婚
维基百科创始人大婚
维基百科流量分析
维基百科流量分析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维基百科十岁生日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维基百科十年带来的信息运作方式变革编辑本段回目录

据国外媒体报道,维基百科在刚刚过去的周末迎来10岁生日。多年以来,维基百科承受着相当大 的压力,很多人批评维基百科内容的准确性,批评所谓的“编辑的阴谋”(编辑决定接受哪些变更,不接受哪些),批评其创始人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及其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他管理维基百科的方式。但皮尤研究中心(Pew)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维基百科已经成为人们在线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而且维基百科以多种方式向我们展示了,网上信息正在变得更加社会化、分散和互动,有时也变得更加混沌。

uploads/201101/1295234726QpT22z6M.jpg

强大的维基理念

皮尤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53%的美国互联网用户经常在维基百科上寻找信息,而2007年2月这一数字仅为36%。30岁以下的人群更常使用维基百科——这个年龄组中有超过60%的人经常使用维基百科,而65岁以上的用户只有33%经常使用。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其他研究,使用维基百科的用户多于使用即时信息(IM)的用户,只比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略少。(不到一半的用户使用IM,61%的用户定期使用社交网站服务。)

当 维基百科在21世纪初出现的时候,“维基”这个词听起来很滑稽,很难想象有人郑重其事地说出这个词来(“博客”这个词和“谷歌”这个名字一开也是这样)。 但是,尽管维基百科的名字很奇怪,界面也很让人困惑(该网站一直在努力改进,以便让人们更容易地进行编辑),它却迅速发展起来,在大部分人甚至没有听说过 “众包” (crowdsourcing)这个词之前,就成为了众包重地。事实上,维基这个理念已经变得如此强大有力,连文档泄露组织“维基解密”也采用了这个词, 虽然正如许多评论家指出的一样,“维基解密”的运作方式和“维基”完全不相干。

维基百科式的信息运作方式

大 多数人都永远不会去编辑维基百科页面。维基百科就像大多数社会化媒体或互动服务一样,遵循90-9-1规则,即 90%的用户将只需消费内容,9%的用户常规性地供应内容,只有约1%的人成为专门的供稿者。不过即使如此,人们编辑维基百科的次数仍然超过了40亿次, 它的活跃用户也超过了12.7万。

其中就包括像西蒙·普尔西弗(Simon Pulsifer)那样的人。普尔西弗曾一度拥有“维基百科之王”的美名,因为他编辑过超过10多万篇文章。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呢?他解释说那是他的兴趣爱好。

不错,总是会有人试图编辑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女演员)的页面,说她就要嫁给自己了,也会有人给不喜欢的人编写虚构页面。但令人惊讶的不是这种情况的存在,而是它发生的时候非常少,而且这种错误被发现和纠正得非常迅速。

一个例子:Twitter

我 们可以通过Twitter来观察维基百科式的信息运作方式是如何进一步扩张的。对于像联邦女众议员吉佛兹(Gabrielle Giffords)遭歹徒枪击重伤这样的事件而言,Twitter实际上成为了一种实时新闻服务,任何人都可以为Twitter提供内容,让一幅“发生了 什么事,它意味着什么”的图片逐渐成型。虽然其中会有错误和其他各种噪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产生一种非常真实的、人性化的新闻。Twitter是否 会取代报纸、电视台和其他媒体?不会,就像维基百科没有取代百科全书一样(虽然维基百科已经使百科全书的重要性降低了。)

这就是目前互联网上信息运作的方式,尽管它存在着种种缺点。最先意识到这种方式的人和网站之中,就有吉米·威尔士和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迎来十岁生日编辑本段回目录

    2011年1月14日早间消息,维基百科本周末迎来十岁生日。面对未来,维基百科希望吸引更多人群,特别是女性、开发中国家及各行各业的人士贡献他们的专业,让维基百科成为一个内容更多元的知识库。

  维基百科即将在印度开设办事处,并且计划增加巴西、埃及以及其他中东国家的内容,维基百科目前有两成的内容,都是以英文撰写,它们希望十年后会不一样。

  维基百科是由设在旧金山的非营利的基金会(维基媒体)经营,基金会执行官贾德纳说,维基百科创设的宗旨,就是集合大家的知识和智慧,滴水成河,创造一个无所不包的知识库。

  维基百科创办人吉米-威尔斯说,网站的编辑者多数都是年轻的高知识分子,其中,男性占了八成。

  为了朝内容更多元的方向发展,维基百科正在向校园招聘人才,对象包括哈佛以及乔治城大学在内的十六所学府,特别需要人文方面的专家,这是现在的维基百科比较弱的一块。

  维基百科也在设法简化它编辑软体的使用,并且和图书馆、博物馆合作,尽力扩大它涵盖的领域。

  对于维基百科被批评内容经常出现错误,基金会执行官贾德纳承认错误是有的,但是他宣称和其他百科全书相比,维基百科的正确度并不差。监管如此,维基百科还是加强了内容把关机制,只有通过编辑群审核的内容,才会上网。(萧然)

维基百科10周年纪念:目标是提供人类全部知识编辑本段回目录

维基百科创始人威尔斯(2001年)

  北京时间1月14日消息, 《纽约时报》今日刊文,纪念维基百科诞生十周年,摘译原文如下:

  允许人们在线创建百科全书,这个未经测试的创意于2001年1月15日诞生。没人知道是否有人会对此项目有持久兴趣,就算有兴趣,他们提交的信息又是否可靠呢?

  时至今日,维基百科拥有成千上万个主题,它突然崛起,成为在线信息的重要来源。虽然它也有错误之处,但依然是互联网上最大的网站之一,比eBay还大。

  本周六,维基百科将庆祝自己的10岁生日,有会议,也有全球性的Party,遍及纽约、波士顿和旧金山。正如维基百科一样,活动也是用户自己组织的。

  维基基金会执行董事加纳德(Sue Gardner)说:“维基百科是低调的,它是一个很美的网站,它看起来有点笨拙,有时写东西有点笨拙。”但是加纳德说用户对它爱之甚深。

  威尔斯(Jimmy Wales)创立维基百科时,只是想将它作为Nupedia(网上的一个百科全书计划)一个分支。但维基百科马上获得了大量的追随者。志愿者更乐意奉献,读者也不介意编辑是免费的。

  现在维基百科拥有350万篇英文文章,信息虽海量,但要做的工作依然很多。

  加纳德和威尔斯说网站将招募更多的奉献者,包括更多的女人、更多的老人、更多的编辑,让他们以更多的语言来写作。

  威尔斯说,现在80%的编辑是男性,相对年轻,许多只有20多岁。

  加纳德说,目标是为维基用户用本土语言提供人类的全部知识。

  为了增加外语文章的数量,维基百科最近募集160万美元资金,准备未来几个月在印度开设首个海外办事处。

  提高文章质量正在实施,比如与16所大学合作,让学校的教授指派学生来写作国家政策。维基百科还在招募专家,比如博物馆人士,为网站收集更好的图片。

  维基百科想让添加文章和图片更容易。

  威尔斯说:“我们不会成为Facebook,不会成为MySpace或者YouTube。”(冷泉)

吉米·威尔士与维基百科编辑本段回目录

问答:吉米威尔士与维基百科的十年

维基百科十年间,全球公众对在线百科全书的可靠性激烈的批评以及面临学术界的驱逐。与此同时,在谷歌搜索的结果中非常受欢迎,一直排在前十名。

在维基百科网站中有一个关于吉米威尔士广泛流传的视频,采访的是相关的审查制度,以及为什么他不会整夜失眠。

维基百科:十年之前,你有没有想到维基百科会有这么大的发展?

吉米威尔士:我记得看到网站100强的名单中,百科类的网站排名在50左右,然后就想到如果我们做好的话就能进入100强甚至是50强。但是今天维基百科在世界受欢迎的网站中排第5.

维基百科:过去的十年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威尔士: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对待它的成长,特别是建立强壮的维基百科背后的组织。雇佣苏加德纳运营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我们做过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维基百科:对你来说最大的惊喜是什么?

威尔士:虽然我一直想让维基百科全球化,但是我一直没有领会这个项目以及对我个人的意义。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够与世界交往。

维基百科:你厌倦了维护维基百科的完整性了吗?你如何看待批评?

威尔士:不,我真的不会感到厌倦,因为我们有责任使维基百科尽可能完善,意味着认真对待每一个合理的批评,考虑一下我们如何改进。

批评中,很多人认为维基百科很好虽然不够完美,但是会越来越完善。社会始终十分注重质量。

维基百科:你认为维基百科是可靠的学术资源吗?

威尔士:我认为它已经被广泛使用,比任何传统的百科全书更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在学术论文中人们常常忘记引用《大英百科全书》,学生们也是。

维基百科:当前你主要关注哪个领域?

威尔士:我现在关注维基百科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我们正在经历在许多不同地方的成长过程,维基基金会是我们五年战略的一部分,让我们在当前立足未稳的地方协助当地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我非常高兴,我们现在在印度开设美国之外的第一家分公司。

维基百科:维基百科的模式与法律有什么冲突?

威尔士:我担心世界很多地方的审查。主要是人权的问题,我们试图自由的分享信息并且向他人学习。虽然我对各国政府报以乐观的态度,但是,我认为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以及对专制政府施压。

维基百科:你怎么知道人们会放弃他们的时间用专业知识来协助建立百科全书?

威尔士:我一直认为人们会这样做。我不知道,在维基百科,怎样帮助他们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我对维基百科的信念来自于许多聪明的人发一些高质量的邮件分享关于他们知道的事。

维基百科:你如何鼓励参与者更多元化?

威尔士:有许多种方法跨语言的多样性意味着我们审视世界各地的技术和操作问题,需要协助当地社区招聘和宣传。

语言的多样性也是合适的—我们让更多的人编辑会变得容易—人们可以是爱好者但不一定是计算机爱好者!

维基百科:你认为维基百科在网站哪方面做的最具代表性—例如,信息的民主,群众的力量?

威尔士:我对维基百科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不是什么“群体”的粉丝。

我们认为谈论地方的法律是不尊重的表现。我们不是一个群体。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进行崇高的个人工作为和平而选择的共同的目标。

维基百科:你是如何保持相关联的?

威尔士:我们对使命—导向文化都有很大的激情。我们用他们的语言免费提供高质量的百科全书。这是一项简单又强大的慈善事业。

维基百科:你为什么从来不会受诱惑去接广告?如果没有,为什么不呢?

威尔士:不,一点也不。我们喜欢小的捐助者。这样对维基百科和世界有利。

维基百科:是什么让你彻夜难眠?

威尔士:没有什么会让我睡不着,除了时差反应。

维基百科:十年后维基百科会怎样?

威尔士:更多的语言,更多的信息,更高的质量。

维基百科十岁 将走向何处?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周,维基百科将迎来10岁生日。近日,我收到维基百科创始人Jimmy Wales和维基媒体基金会执行主管Sue Gardner的电邮,其中谈到了维基百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目前,维基百科每月的访问量为4亿次。10年前,维基百科诞生,从一开始就成为互联网的重要力量。现有270种文字的1700万篇文章,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第五大网站,每个月有近10亿人访问网站,下一步,维基百科走向何方?

这位创始人表示,“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在语言上实现多元化,在语言方面,我们有非常重大的项目,这是我们从前没有见过的。”据悉,一开始维基百科的文章有30%是英语,而现在已降到了20%.

为实现这一目标,维基百科计划将其本土经化的编辑用户群变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团队,实现全球化,“我们希望在东南亚、非洲、中东和南非拥有更多的用户。”

除了用户多元化外,Wales表示要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拓展,“我们希望与全球更多的研究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进行合作,希望在移动市场有更多的发言权。”

在网站的应用性方面,他表示希望进一步改进功能,更具直观性,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和编辑。同时,他表示,“我们不会成为Facebook,我们也不会成为MySpace或是YouTube,我们的核心业务已非常实用。”他也承认,社交功能将日益重要,维基百科不会与其它网站一样有相同的内容,“我们会开发更好的社交功能,更好地帮助编辑进行协作,即定向文章,实现适时服务。”

未来,维基百科的应用性和界面将有很大的改进,编辑选择将更为简便,“我们会增强用户界面,用户希望网站有实用性、操作简便,便于调整。”

维基百科迎10岁生日 正遭遇“成长危机”?编辑本段回目录

  截至2010年12月,由来自世界范围的志愿者编写的维基百科,已拥有276种语言版本,总条目数突破1700万,总登记用户超过2650万人,总编辑数更是超过了10亿次。
  自2001年1月上线以来,维基百科对于知识积累和传播方式的变革有目共睹。然而,这家即将迎来10周岁生日的百科知识网站,却正在遭遇“成长危机”。
  除了资金问题,维基百科还面临志愿者流失、词条遭恶意篡改等诸多问题。有媒体认为,维基百科的这些问题表现出了Web2.0的局限性——当一个理想社区发展过大时,功能将出现紊乱,就如人类社会的任何组织一样。

  “维基”的力量
  诞生于1768年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是现存仍在发行的最古老的英语百科全书。200多年以来,该套百科全书共修订了15次,出版了10多种外文版。然而,维基百科诞生后,这套以学术性强、权威性高著称的全书,受到了日益严峻的挑战。
  一个广为流传的事件是,2005年12月14日, 《自然》杂志在对两个百科全书的41篇科学文章进行比较后表示,维基百科含有162个错误,不列颠百科全书含有123个错误。
  这两个百科全书,一个是由权威的专家学者编辑,一个是由广大志愿者协作编辑,差距却如此之小,一时之间,“维基百科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同样好的信息来源”的说法广为传播。
  而在条目的数量、被浏览的次数等方面,维基百科更是遥遥领先。2007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与不列颠百科全书联合出版了《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共20卷,共收条目84300余条。而早在2006年3月,维基百科英文版的词条就已突破了100万。
  围绕二者质量比较的话题仍在继续,但已不难看出,维基百科的诞生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带来了巨大变革。
  有评论者指出,维基百科以互联网为技术平台,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前提,能够克服传统信息载体在容量、机能上的不足,为人类的知识积累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方式。此外,维基百科通过大量个体的分散、广泛、自动的参与来完成共同任务的工作方式,有助于社会资源的节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成长“危机”
  维基百科在规模、效率上的成就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个即将迎来10周岁生日的百科全书网站,却面临一场成长“危机”。
  2009年年底,曾有多家媒体报道了维基百科志愿者加速流失的现象。维基百科的一些志愿者表示,网站上许多词条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和全面,而维基百科对于志愿者所发布的重复内容或有争议内容,有一套严格的审核机制。由于新的志愿者一般很难理解这些审核机制,因此很多新人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
  除上述原因外,标榜自由参与的维基百科,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大,有不少词条遭恶意篡改,或是被加入错误的内容。这对于维基百科的可信度无疑是一种打击。为了应对这些情况,维基百科加强了审稿机制,对文章质量严格把关。此举却遭到一些志愿者的反对,认为自主性受到了影响,有违维基百科一直以来的自由和开放精神。
  资金问题也始终困扰着维基百科。负责维基百科和相关项目管理的维基媒体基金会,从3年前的15人增加到现在的43人,并将在未来一年间增长到70人左右。团队的运营费用也不断攀高,由3年前的220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900万美元。而2011年,维基百科需要募集2000万美元,以使维基百科和相关项目能够让全球的人继续免费使用。
  现任维基媒体基金会主席的陈霆不无遗憾地表示,受制于资金微薄,过去10年间维基百科的技术和页面没有太大变化,网页看上去很老式,编辑手段也很陈旧。他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降低志愿者编纂词条的技术门槛。
  而44岁的吉米·威尔士却似乎从未打算将维基百科打造成一家商业公司。虽然他也曾无奈地表示,缺少捐款使他们经常陷入财务紧张,但在2010年11月的募捐公开信中他依然这样写道:“商业本无过,广告亦非恶,但它们不属于这里,不属于维基百科。”
  “由于过于理想主义,过于精英主导,维基很难形成好的商业模式,从而陷入了困境。”科技专栏作家冀勇庆说。
  “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做娱乐能够挣大钱,贩卖知识挣不着钱。如果互动百科能够找到一条很好的赢利模式,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冀勇庆说。(原诗萌)

维基百科创始人:坚持非盈利模式编辑本段回目录

Jimmy Wales
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

  北京时间1月14日上午消息,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维基百科已是全球第五大网站,他并不准备将维基百科变成商业化公司,而是坚持非盈利模式,依靠用户的捐款而运营。

  作为全球第五大网站,维基百科将在1月15日度过10周岁生日。该网站计划到2015年将用户数从现在的4亿增加至10亿。

  威尔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会对维基百科的融资模式进行改变。目前,维基百科以非盈利组织的模式运营,资金均来自于用户捐款。

  威尔士说,“我们刚刚完成今年的筹资计划。我们筹得了1600万美元的资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他还表示,维基百科以每年2000多万美元的资金运营着一家访客达4.08亿人的网站,是全世界最有效率的慈善机构。

  尽管如此,他表示并不打算将维基百科变成商业化的公司以赚取更多利润。

  “商业机构的压力很大——他们需要每个季度维持一定水平的业绩,需要很多投入。”

  他承认,维基百科可以引入广告支持非盈利机构的运营,但没有任何进行这种改变的计划。“我们一向持有的观点是,如果我们需要我们就可以那么做。”

  目前,维基百科的编辑工具对于很多愿意贡献内容的用户过于复杂。该非盈利机构正在开发更简单的编辑工具,并希望能够吸引包括女性在内的新一代内容贡献者。

  威尔士称,为了实现增长目标,维基百科需要采用新的用户界面。“我们必须继续支持老用户,因为正是他们建起了这个网站。但我们也必须为新用户提供机会。”

  他表示,很多用户在编辑维基百科词条的时候会看到非常复杂的代码,因而“害怕”犯错并放弃编辑。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威尔士所拥有的一家盈利公司Wikia正在开发“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工具,并以开源的形式公布出来,维基百科则会选择使用其中部分技术。(张和)

维基百科成立十年:回顾与展望编辑本段回目录

维基百科成立十周年维基百科成立十周年

  导语:美国科技博客Mashable撰稿人托德·威瑟曼(Todd Wasserman)上周六撰文,回顾了维基百科成立十年的发展,并对该网站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以下为文章全文:

  在百科全书的漫长历史中,维基百科只是一个新秀。事实上,百科全书已经以种种状态存在了2000年之久。作为最早的百科全书,老普林尼的《博物志》(Naturalis Historia)至今仍存。

  我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当然是查维基百科。内容属实吗?也许。

  在维基百科创办10年后的今天,已经很难想象它创办前的情形。小时候,我家里有好几本满是灰尘的百科全书。这些书当时起码也得有10年了。如果要查恐龙之类的资料还可以,但是如果要了解刚果现任总统是谁这样的信息,恐怕就不容易了。但是尽管这些老百科全书的限制很明显,其权威性还是胜过维基百科。

  与很多人一样,我也得做一些取舍。我可不想回到全是印刷品的时代。如果2001年时有人告诉我,过不了几天,就会出现一种综合性的免费在线百科全书,我肯定不信。为什么有人会这么做?到底如何实现?

  起源

  但现在,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两个自由主义哲学家艾茵·兰德(Ayn Rand)的拥护者,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和拉里·桑格(Larry Sanger),于2001年1月创办了维基百科。这要源于桑格发表的一篇题为《让我们做个维基》(Let’s Make a Wiki)的文章,这原本是桑格和威尔士的另外一个名为Nupedia的项目中的一项功能。桑格在文章中解释道,“维基”源于波利尼西亚语 “wikiwiki”,原意是“快”。“它的意思是,可以非常开放、非常公开地编辑的一系列网页。”桑格在文中写道。

  一项功能最终的规模往往超出其初衷。最初反对维基的威尔士现在却成了这一理念的坚定支持者,而2002年便疏远该项目的桑格现在却指责威尔士攫取了这一项目的荣誉。威尔士尚未对此置评。但在介绍维基百科创立过程的文章中,桑格也被称作是该项目的联合创始人。

  源于对开源思想的信仰,维基百科的贡献者开始创作大量的词条(该网站称现有词条已经达到1700万个),而且开始出现在谷歌搜索中,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该网站的增长和声誉。与此同时,围绕维基百科还发展起来了一个亚文化群,他们通过自愿的方式努力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并剔除恶意破坏的行为。《大西洋月刊》 2006年发表的一篇有关维基百科的文章指出:“IBM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恶意破坏的行为的确存在(尤其是在‘George W. Bush’这样的著名词条中),但大量警惕性颇高的维基百科社区成员通常都会在这种行为发生后立刻出面阻止。”

  互联网上的“真相”

  这一切都让维基百科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来源,但是也不能光看表面。维基百科最好的作用是介绍某一主题。由于文章通常都引自其他来源,因此读者可以进一步调查内容是否真实。尽管如此,维基百科还是很快遭到了内容不实的批评,例如,美国讽刺新闻网站The Onion就刊登了一篇名为《维基百科庆祝美国独立750周年》的文章。

  尽管这种批评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在最理想的情况下,维基百科仍然可以对网络流言进行澄清。毕竟,要在网上找到“真相”多少得靠点运气。事实或许不会改变,但是却要受制于很多因素,因此很难获得客观真相。

  正因如此,维基百科的理念更应当得到赞扬,尽管多少有些不切实际。虽然威尔士可以通过在网站上出售广告赚钱,但他却决定以非盈利慈善组织的形式来运营维基媒体基金会(Wikimedia Foundation)。但是必须要有人为服务器和50名全职员工买单,这也是威尔士在维基百科上大打广告,寻求捐助的原因。该网站最终获得了1600万美元捐款。

  未来

  维基百科能否再运营10年?正如《经济学人》最近指出的那样,维基百科的英文贡献者从2007年3月的5.4万下滑到2010年9月的3.5万,维基百科有可能会成为其自身成功的牺牲者。随着网站内容的日渐丰富,需要撰写的词条会越来越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维基百科有一天真的消失的话,会令人难以置信。毕竟,我们要到哪里去证实这一消息呢?(书聿)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tech.sina.com.cn/i/2011-01-14/09405094410.shtml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32498.ht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维基百科十岁生日 维基百科十年 维基百科十岁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维基百科十岁,维基百科10周年纪念,维基百科10周年,维基百科成立十年,维基百科十年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