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355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12-26
张明
张明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测不准原理
测不准原理
PFP
PFP
整体咨询
整体咨询
证券咨询服务机构
证券咨询服务机构
职业咨询
职业咨询
会计咨询方法
会计咨询方法
美世国际职位评估法
美世国际职位评估法
可行性研究评估
可行性研究评估
中介服务
中介服务
科技咨询
科技咨询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测不准原理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简介:
测不准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来自物理学,又名不确定性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该原理表明: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在社会学研究中,测不准原理指在大范围、真实和完全描述(Large-scale, Realistic &Completely mapped)这三个指标中,任何社会学研究都只能取其二,而不可能得到全部准确的数据。

目录

王煜全:社会学对网络应用创新的三大启示编辑本段回目录

  利用社会学的最新进展,利用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对全人类而言更加美好的未来,无疑是一个令创业者激动的伟大使命。

  多年以来,高度依赖实地调查的传统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中有一个“测不准原理”,即,在大范围、真实和完全描述(Large-scale, Realistic &Completely mapped)这三个指标中,任何社会学研究都只能取其二,而不可能得到全部准确的数据。

  由于网络技术、特别是Web2.0的发展,这一魔咒在过去的10年里被打破了:在线社区、电子商务网站、博客网站等大型的联机系统提供了大规模社会行为的真实、详细的记录,使得人们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大规模社会行为背后的规律,并且有机会把这些规律运用到新一轮网络建设的实践中。而下一代的网络英雄一定属于那些深谙社会学规律、并能在网络建设中加以灵活应用的人。

  人际关系

  20世纪70年代,格拉诺维特教授就提出了弱连接理论,但由于时代限制,这一理论一直未能得到系统的运用。今天,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这一理论有了重新焕发活力的机会。通过比较两个人的共同好友的比率,可以很容易地判别连接的强弱程度,两人的共同好友越多,连接自然越强。在实践中,连接强弱是两个人共性大小的一个指标,即,越是强连接越有相似性,因此分析一个人的强连接就能够确定这个人的特征和偏好,进而了解这个人的信用或利用强连接做针对性的服务提供。同时,对弱连接的关注可以加强一个人的信息灵敏度和社交范围。因此,通过对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的分析来建立信用机制和精确提供服务必然成为未来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

  影响力体系

  随着信息沟通的便利和媒体的发达,我们这个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小,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而也就受到越来越多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喝着同样的星巴克咖啡,听着同一个世界巨星的音乐,看着同一条新闻报道……争夺对大众的影响力正在成为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中谋求成功的新法则。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流行》一书中指出,影响力高端的特性是交游广阔,但以前,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很难大规模筛选出影响力高端,因而也就很难系统地运用影响力法则进行营销宣传。

  而在今天的社交网络中,我们不但能辨识出谁是影响力高端,而且能给每个人按影响力的大小、范围和领域打上标签,能识别出流行的传播模式和轨迹,甚至能利用影响力体系在政治、经济、公益、时尚等各个领域建立起各种全新的营销推广平台。

  自组织

  如何制订出简单有效的规则,使人们在网络上涌现出自组织的行为,并使得群体智能的结果被大家共享,是未来的社交网络面临的光荣挑战。如果成功,我们就能看到超越任何个体智能的群体决策体系、以众包方式完成复杂任务的协作方式、针对性极强的完全个性化的信息门户和网上社区等等。

  在心理学领域,弗洛伊德只是理论的提出者,而他的侄子兼外甥Ed Bernays才是将心理学大规模用于社会活动的第一人,因此被尊称为公共关系之父。在社会学领域,我们已经见到格拉诺维特等人在理论上的贡献,而在实践上的大规模运用尚乏善可陈。利用社会学的最新进展,利用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对全人类而言更加美好的未来,无疑是一个令创业者激动的伟大使命。

爱情与测不准原理编辑本段回目录



  近代物理中提出一条测不准原理,也就是当你观察到事物的时候,你已经在不可避免的改变着你的观察对象了。

  这条原理有一定的普适性,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条悲剧性的原理。

  它告诉我们,我们所追求到的永远不是对象自在时候的样子,我们的追寻必然改变着我们所追寻的。而这种改变,有时是悲剧性的变化,当你得到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他(她)已经不再是他(她)了。

  执着的追求会改变一个人,而被追寻同样可以改变一个人。前者是因为心中充斥了获取,而后者则是找到了依赖。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失去的东西却是自我。生活在一起的人们,同样也会相互改变。而且我所说的,决不只限于爱情。

  所以,爱上一个人,请尽量轻柔的对待他(她),给他(她)一份自由生长的空间,尽量不要去改变他(她)。

  在任何时候,不能失去的是自我。

扩展阅读编辑本段回目录



    奇迹是不可预知的东西里最高级的形式。然而一个问题就摆在我面前:这个世界和它的历史,到底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如果可知,为什么我们永远只能逼近真实,却无法达到真实?如果说事物是无限发展的,所以认识也永远无法达到认知一切;但即便真实是孤立静止地等着人去测量,人又能准确地量度它吗?

    测不准原理说,一个微观粒子,位置测量越准确动量测量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因为测量手段必定会影响它的运动。推而广之,就是一个人所皆知的事实,一切测量都不可能避免误差。更进一步,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精确地认知事物——不仅是对事,对人亦是如此:历史是无法认知的,人心是叵测的。

    无法精确地认知,就必定造成预测的偏差。预测的偏差一旦得到证实,便是认知的恐慌。然而事情到此为止了吗?爱因斯坦恶狠狠地说:“上帝不玩骰子。”玻尔给了他一耳光:“量子世界除了概率什么都无法预知。”麦克斯韦的功力统一了电、磁力,可爱因斯坦最终无法得到《大一统》这葵花宝典。爱因斯坦到死也没弄出统一场论,恨恨地离开了这个没法让他破解他心中可以解释一切现象的最高规律的世界。

    测不准的海森堡在嘿嘿地冷笑,讽刺我们连现在的事物都没法弄清楚,更遑论预知未来?于是几千年来人类就在经验的黯淡光辉下匍匐前进,因为经验也许下一次就要失效;既然连现在的真理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都不知道,那我们还指望什么?政治老师说,真理要经历产生、艰难发展、最终接受三个步骤;我说,漏了一个,还有被推翻。

    不要跟我说翻翻物理化学书就有一堆已经“实践证明”是真理的东西——作为一个物理班的学生,越是深入了解科学,我就越是清楚,一切的科学理论其实仍旧是在描述现象,只是越是高级的理论适用范围越广或精细程度越高而已。

    我们的哲学教科书经常引用“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作为事物规律的代表,沾沾自喜以为用另一个描述现象的句子去解释“苹果落地”这种描述现象的句子就叫做规律,可事实上万有引力定律只不过是告诉你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这个引力是多大,仅此而已,仍旧是描述现象。没错,万有引力定律是苹果落地沉鱼落雁之类事情的规律,可万有引力的规律又是什么?即便爱因斯坦的“质量导致时空弯曲”勉强算是解答了这个问题,可时空弯曲又是为什么?规律还有规律的规律。规律的规律还有规律的规律的规律。

    于是我恍然大悟,为什么英语中规律(rule)这个词还有一个意思是统治,所以!存在一个最高的规律,也就是最高的统治者,而不简简单单是教堂里的偶像,他是一切规律的规律,一切统治的统治:曰上帝。这又与《弥赛亚》中对上帝的赞美”King of Kings,  and Lord of Lords”(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不谋而合。因此,上帝是存在的,而且无处不在。在上帝的淫威下,人类永远只能从现象的矿石中提炼规律,却永远无法得到规律的纯品。

参考: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tech.sina.com.cn/i/2010-12-24/12425024482.shtml

http://www.psytopic.com/mag/post/love-and-uncertainty-principle.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测不准原理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