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客"传奇:今天你“秒杀”了吗?编辑本段回目录
网络在现今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衍生了一个个族群,而数量庞大的一群人的行为则构成一种种现象。

最近,“今天你‘秒杀’了吗?”成了一些人的问候语。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叹,网络上一股“秒杀”风潮正悄悄来袭。“秒杀”一词原出自网络中的角色扮演游戏,英文为secondkill或seckill,意即“在游戏PK中因为实力悬殊,一秒之内杀死对方(或被杀死)”。“秒杀”一词后经派生,用来形容在网络或商场抢购和优惠活动中,眼疾手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抢购或拍下物品。而“秒客”就是这样一群有着“以秒论英雄”的技术的人。“秒客”是“淘宝客”和“抢抢族”中的精英,既为精英则为数较少,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想成为“秒客”首先对电脑和网络要求很高,电脑配置要好、网速要快,这样才能在网络抢购中,先人一步,把物超所值的宝贝抢到手。
在外企上班的Lydia就是个“秒杀”达人。她曾以比市场价优惠2000多元的价格“秒杀”到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在各种高手云集的“秒杀”活动中,她也多有斩获。这些物品从时尚衣物到数码产品,涵盖面广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沉淀后,Lydia把自己的“秒杀”经验写成了攻略发表在“秒客”的官方讨论版“秒杀集中营”上,供“秒友”们学习、探讨。
但在践行“以最低的价格,秒最好的商品”的行动准则时,有些“秒客”秒到的甚至是高于市场价的商品。这就要求“秒客”有极高的鉴别能力,不然只能在事后感叹“秒杀有风险,行动需谨慎”了。
“秒客”是一群有大把时间挂在网上的人,还要求身手敏捷,在抢购的几秒内不断按F5刷新页面,因而年龄构成趋向年轻化,一般在15岁到35岁之间。另外,女性对购物更在行,对优惠信息更敏感,因而是“秒客”群的中流砥柱。据不完全统计,“秒客”中有四分之三为女性。
“秒杀”这种“抢购文化”大大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形成了一种娱乐性质浓厚的抢购文化消费潮。从“拍客”、“晒客”、“威客”到现在的“秒客”,从“捏捏族”、“摘取族”到“抢抢族”,归根结底都得益于网络的桥梁作用。各种“侠客”或“族群”的发展壮大都有它的原因,在浩浩荡荡的行动背后折射的社会现象值得思考。这些各种热潮在业余时间娱乐一下无可厚非,但要是因此而影响学习、工作的话,实在是本末倒置。
一些“秒客”抱着“不管用不用得着,只要有优惠就以秒计时往前冲”的心理,这样的心理最终会导致抢到一堆自己用不着的物品,这样的行为不利于个人理财。即使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够吃就行了,多了是会坏掉的。理智的观念是,把钱用在刀刃上,当花的钱不心疼,不当花的钱不乱花。这样,日子才会越过越甜。
网络秒杀催生专业团队编辑本段回目录

办公室里,一片秒杀失败后的嚎叫。
“怎么会一秒钟不到就卖完了呢?”杭州施家花园附近的一幢写字楼里,小顾顶着两个黑眼圈发感慨。为了秒到那台2000元不到的IPAD,她还特地让同事提前半小时短信提醒她,结果还是失败了。“一填完验证码,就已经没有了。”
旁边的另一位男同事为这场秒杀足足熬了两个通宵。“我朋友在电信工作,那里的网速够牛了吧,没用,还是没秒到。”
机票能秒杀、手机能秒杀、山核桃能秒杀、金条能秒杀,年末,在各种各样相当具有诱惑力的秒杀活动面前,很多人都加入了秒客的队伍。12月21日,淘宝聚划算那120台2000元不到的IPAD秒杀活动,更是吸引了上千万人争抢。
但是大多数人都秒杀失败了。
到底谁成功了?
秒客之间流传这样的说法:不用秒杀软件,你就只能看热闹,不找秒杀团队,宝贝对你来说就是浮云。
记者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秒杀活动,已经养活了一个又一个专门的秒杀团队。
秒杀团队一般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代客秒杀,也叫代拍团队。网上目前以这种团队居多,他们接顾客单子开始秒,收费按照商品价值的5%来收,或者按照成功率高低收佣金。
还有一种是自己秒杀,一旦秒到商品,马上卖出,赚到的钱团队平分。杭州不少高校里就有学生拉来自己的家人组团,并成功秒到过IPHONE。
秒杀团队入行门槛其实很低,一台好的电脑,一根速度够快的网线,最关键的是,必须要有秒杀软件。
也就是说,当你按着刷新键,好不容易等到页面里的购买选项跳出来,那边的秒杀软件早就点击了10多次了。
“跟机器拼速度,自然是败多胜少。”360公司安全专家石晓虹分析了数款秒杀软件,他说,这种软件其实跟游戏外挂差不多。
“秒杀软件是通过编程模拟人工操作淘宝、拍拍等网店的下单过程,事先设定好秒杀时间、点击频率、下单信息,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整个秒杀过程,肯定比手动操作快。”一个广为传播的神话是,曾经有一次秒杀活动的交易时间用了0秒钟。石晓虹告诉记者,类似的技术最早用在网络游戏上,目前已经比较成熟。
“制作这样的一款秒杀软件并不难。秒杀活动购物网站上有专门的模版。一般都是回答一个问题、最短时间内填写好资料或者第几个特定数字下单,就那么几种防范方式。这些方式,在理论上,都可以用编程软件的方法破解。只要破解了这些,秒杀软件就做成了。”
一个秒杀团队靠秒杀软件一天能“秒”上百单,但专业人士提醒
秒杀软件不靠谱
一旦被植入木马,往往人财两空
秒杀团队都是些什么人在操作?他们的利润空间有多少?花钱下个秒杀软件,到底靠不靠谱?
2008年起,已做成功了1万多单
“完美”所在的团队号称全淘宝最早的代拍专业队伍,一共有30人左右。他们从2008年就开始做了,已经成功做了1万多单。对于记者的采访,“完美”很坦然,他觉得这不过是一份工作。
因为代拍生意火爆,“完美”只能抽空回答记者的提问。
“完美”做的是兼职,忙的时候一天要接上百单,一件商品要面对上百个代拍竞争对手。
“完美”所在团队的收费标准是这样的,普通价格10元上下,用的是普通的软件,普通的电脑,和技术普通的人;旗舰价格25元左右,用的是好一点的软件和电话,有几个人一起帮你秒杀;还有一种旗舰增值服务,要价41元,用杭州的服务器通过光纤宽带代拍,成功率更高。
顾客可以根据需要自己选择用哪一档。
代拍团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成功,在接单之前,他们会用加粗黑体告诉顾客:“承诺一视同仁100%尽力,但不保一定成功。”“完美”的成功率大概在40%左右,这个数字已经很惊人了。
“完美”他们赚的其实就是佣金,不管有没有秒成功,顾客都给他们佣金。
“和那些自己秒东西,秒来之后转手卖掉的团队相比,我们的钱赚得相对风险小一些。”
曾经有业内人士做个调查,一些秒杀团队的年收入颇丰。拿“完美”所在的团队来算,多的时候一天接上百个单,按照每单20元,一天最多有2000多元进账。而那些为自己秒杀的团队,有时候甚至可以拿到更多的钱,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秒杀软件并不靠谱,不少植有木马
如果秒杀团队可以下秒杀软件来提高秒杀的成功率,那么我们能不能也下一个秒杀软件帮助自己秒杀呢?
网上下载秒杀软件是免费的,但激活需要交钱,起步价格是60元。
为了做试验,记者安装了5款秒杀软件,每一款都被查出携带木马。其中一款秒杀软件安装结束后,桌面突然消失,无法进行任何操作,只能强制关机。
“你要秒杀,肯定要输入账号密码、交易密码,秒杀软件的作者可以植入支付宝劫持木马。当你以为支付成功时,实际上钱已经打到木马作者的账户里。”360公司安全专家石晓虹说。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秒杀团队里代拍团队居多的原因。
找秒杀团队,也存在风险。
根据秒杀团队的接任务流程,顾客除了告知想秒杀的商品外,必须要告诉对方账号和密码。这个过程就容易出问题。记者在数家代拍团队的留言板上看到,有顾客提出,账号突然异常,买了很多奇怪的东西,怀疑是账号信息被泄露。
秒杀软件,可能毁了这个游戏
购物网站一直视秒杀软件为“大祸”。
对账号的注册信息进行人工审核,这是大部分网站最后的一道屏障。“类似张三1、张三2这样的名字肯定有问题,全是乱码的账号肯定也有问题,他们基本就是秒杀软件的使用者。”窝里快购的工作人员说,如果判断不好,他们会联系上对方再核实过。
淘宝网工作人员说:“官方举行的秒杀活动管得比较严,上千万的秒杀申请中,只有三四个是异常的。”
窝里快购的工作人员表示:“秒杀本身是为了宣传,但是目前的情况,一次秒杀可能让活动举办方失去顾客的信任,起到反作用,这样下去,秒杀将来的趋势不容乐观。”
坚决不接官方的秒杀活动,是一部分秒杀团队接任务的原则。但缺乏技术支持的小网店,是秒杀软件的重灾区。
10余位网购族告诉记者,知道有秒杀软件存在后,他们不再相信秒杀,“肯定不是我们这种人能秒到的。”
网上流传的秒杀秘笈
如果你只看中秒杀过程,不看中秒杀结果,如果你只把秒杀当成一种纯粹的游戏,那么网上流传的这份秒杀秘笈,也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1.硬件要好
确保电脑配置和网速处于中上水平。
2.充分准备
充分准备。首先,看准想要的宝贝,记下确切的开始时间,调好提醒闹钟,最好提前半个小时上网。开拍前确认自己处于登录状态,支付宝有充裕的余额。
3.一气呵成
在“秒杀”开始前,尽可能快地刷新网页。看到“立即购买”的字样跳出时,要以极速进行接下来的步骤。账号密码尽可能短,以便节省时间。
4、攒人品
由于秒杀成功的机率和买彩票中奖的机率差不多,在以上3步都准备好的基础上,平时多攒点人品吧。说不定,某一次人品大爆发,你就秒成功了。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tech.sina.com.cn/i/2010-12-24/115150243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