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820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10-26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蓝色森林
蓝色森林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时代》2013年十大新闻图片
《时代》2013年十大新闻图片
美国最大的25家报纸
美国最大的25家报纸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汇总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汇总
盘点英文数字媒体分化阵营
盘点英文数字媒体分化阵营
十大成人杂志
十大成人杂志
《自然》2012年最受欢迎十大新闻
《自然》2012年最受欢迎十大新闻
《时代》2012年十大新闻图片
《时代》2012年十大新闻图片
最震撼美国人的10大电视新闻
最震撼美国人的10大电视新闻
2011世界十大报纸排行榜
2011世界十大报纸排行榜
美国名刊封面今夕
美国名刊封面今夕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12本已停刊的有影响力科技杂志盘点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12本已停刊的有影响力科技杂志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语:国外媒体近日发表署名哈利·麦克拉肯(Harry McCracken)的文章称,2008年11月19日,出版商兹夫·戴维斯(Ziff Davis)宣布,《PC Magazine》将从明年起停发纸质印刷版本,只推出网络版。《PC Magazine》不会是第一本停刊的科技杂志,也不会是最后一本。

  科技杂志的命运

  大多数最为重要的科技杂志如今已不复存在,但是,这些周期性产业衰退的牺牲品几乎同这个行业的历史一样久远。

  以下就让我们回顾一下12本已经停刊的纸质印刷版本的著名科技杂志。这些杂志全都是科技行业重要的传声筒,拥有忠实的读者群体,大多数都是非常棒的杂志,它们的消失令读者们唏嘘不已。下面我就以创刊的年代顺序将这12本杂志排列出来,这其中不包括《PC Mag》:它不过出版了一期,因此算不上是停刊的科技杂志。

  1.《大众电子》(1954-1985)

  大众电子

  出版商:兹夫·戴维斯

  特别之处:主要是传奇性的封面故事,如1975年1月报道麻省理工学院Altair微机设备的封面故事。据说,当保罗·艾伦(Paul Allen)在哈佛广场的一个报摊上看到这本杂志的时候,他便买了本带给好友比尔·盖茨(Bill Gates)。看完后,两人兴奋不已,便成立了一家公司为Altair开发软件。倘若《大众电子》(Popular Electronics)从未存在过,不知是否还有今天的微软?也许吧,尽管如此,这本杂志仍应该因为给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的创建提供了灵感获得这一荣誉。

  《大众电子》可能比兹夫·戴维斯创办的《PC Magazing》和《PC/Computing》等杂志提前了数十年,但它并不是戴维斯第一本高科技《杂志》,《Radio News》可能具有这一头衔,它创办于1938年。

  最后的日子:1982年,《大众电子》试图改头换面,成为一本名为《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的电脑杂志,但这一做法并没有使它摆脱困境。杂志更名和调整侧重点的策略从来就没有奏效过,例如《PC/Computing》。最终,《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在1985年走向失败,1989年一本杂志又借取了这一名称,后又更名为《Poptronics》,但仍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终于在2002年再次停刊。

  现状:《大众电子》已经停刊——至少眼下是如此——但《Modern Mechanix》在出版业的黄金时代进行了重印。

  2.《Creative Computing》(1974-1985)

  Creative Computing

  出版商:Ahl Computing,兹夫·戴维斯

  特别之处:《Creative Computing》的确颇具创新性,另外还给读者呈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主题充满活力。它以令人羡慕的方式报道了那个时期每一个重要计算平台,从Commodore PET、Atari 800到IBM PC(IBM PC的成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给了《Creative Computing》致命一击)。

  我有生以来撰写的第一篇有关电脑的报道出现在1982年10月号的《Creative Computing》上。文章是有关TRS-80拱廊游戏的一篇评论。

  最后的日子: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刊人戴维·阿赫尔(David Ahl)将《Creative Computing》卖给兹夫·戴维斯。在这次收购后,最受欢迎的几期《Creative Computing》陆续发行,但此时这本杂志已被定义为多平台出版物,而成功的电脑杂志则日益专注于单一平台(多数情况下是报道IBM PC)。戴维斯在1985年10月决定停止发行《Creative Computing》。

  现状:经典电脑杂志档案馆(Classic Computer Magazine Archive)珍藏了几期《Creative Computing》的全文。与此同时,戴维·阿赫尔建了一家名叫Swap Meet Dave的网站,上面尽是些玩笑、猫猫狗狗的可爱照片、理财建议以及畅销书,包括几期《Creative Computing》杂志。

  3.《Byte》(1975-1998)

  Byte

  出版商:格林出版社(Green Publishing),麦克劳-希尔(McGraw-Hill)

  特别之处:《Byte》是第一本必读电脑杂志——这一刊物曾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畅销IT业。杂志的内容主要是地道的科技评论和新产品概况、入门指导和杰瑞·波奈尔(Jerry Pournelle)的专栏。波奈尔以有意购买这些商品的聪明用户的视角,撰写有关电脑的文章。对于许多人来说,《Byte》绝对是一本完美的电脑杂志: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我总在听到人们将当前的电脑刊物同黄金时期的《Byte》作比较。如果我还能活50年,即便将来的电脑杂志层出不群,我相信一定还会有人对我说,他们仍旧很怀念《Byte》。

  在其创刊的头11年间,《Byte》的封面都采用画家罗伯特·迪尼(Robert Tinney)的原创画作,这是最具创意和最有特色的杂志封面形式之一。我至今仍记得,在《Byte》的封面改为单调、无聊的新电脑的照片时,我是多么的失望。

  最后的日子:1998年,CMP从资深出版商麦克劳·希尔手中购买了《Byte》,不久后《Byte》便停刊了,这在当时成为一个轰动业界的消息,即便这本杂志已是日落西山,处境一天不如一天。《Byte》杂志网站仍在继续运营,一度还有大量的原创内容。

  现状:Byte.com至今存在,但一定程度上已处于被读者抛弃的尴尬境地,真是令人感到悲伤。罗伯特·迪尼的网站倒是保持了过去《Byte》杂志的不少风格。

  4.《InfoWorld》(1978-2007)

  InfoWorld

  出版商:IDG,创刊初期除外(当时《InfoWorld》是一本名为《智能机械杂志》的独立刊物)

  特别之处:多年来,《InfoWorld》是一本在科技界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周刊——那个时候周刊大概同科技产业的新闻一样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另外,《InfoWorld》还是一个评论平台,拥有迄今由电脑刊物开辟的最大测试实验室之一。其他的亮点还包括主编斯图尔特·阿尔索普(Stewart Alsop)的社论(读上去就像博客问世前的博客网站)和业界八卦新闻记者、虚拟人物罗伯特·柯林格力(Robert X. Cringely,现在确实有个叫这一姓名的博客)。

  这是上榜杂志中唯一对雇用我一事犹豫不决的刊物——我在1992年至1994年曾在名为《InfoWorld Direct》的分支工作。

  最后的日子:《InfoWorld》创刊以来大部分时间就是一本纸质印刷小报,最终在2003年实现“夙愿”,转变为一种规模更小、更八卦的类似杂志的模式。在此之前,《InfoWorld》至少有过一次充当杂志的经历,也许更多次——它曾因在创刊初期频繁改变发行模式而臭名昭著。

  现状:至今还存在,纯粹变成了一个网络刊物——InfoWorld.com。

5.《Compute!》(1979-1994)

12本已停刊的有影响力科技杂志(组图)(2)

Compute!

  出版商:Compute Publications、ABC、General Media

  特别之处:《Compute!》是最后一本面向业余爱好者的重要电脑杂志。最初,杂志的内容侧重于以6502处理器为平台的机器,如苹果II、Atari 400/800和Commodore 64。尽管《Compute!》远没有《Byte》那么让人讨厌,但许多功能着实让人反感,例如你需要自行键入的BASIC程序清单。

  《Compute!》最初专注于Commdore PET电脑,因此,不可避免地被称为“PET公报”。

  最后的日子:1990年,《Compute!》被卖给了鲍勃·古奇奥尼(Bob Guccione)旗下的General Media,因此成为色情杂志《阁楼》(Penthouse)的姐妹刊物。如果说出版史上曾经有过两本相互间有着天壤之别、但又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杂志,那么我个人的选择是《Compute!》和《阁楼》。

  现状:据我所知,《Compute!》从来没有建过网站,所以,没有在互联网上留下太多足迹。但是,经典电脑杂志档案馆中保存了数十期《Compute!》杂志全文。

  6.《80/Microcomputing》(1980-1988)

12本已停刊的有影响力科技杂志(组图)(2)

80/Microcomputing

  出版商:韦恩·格林(Wayne Green),IDG

  特别之处:完全专注于Radio Shack的TRS-80微机——请不要称它们是“垃圾-80”——《80/Microcomputing》虽不是第一本专注于单一平台的电脑杂志,但确实第一本在这方面极为成功的电脑杂志。因此,它成为以后大多数电脑杂志效仿的模版——我曾说过《PC World》基本上是《80/Microcomputing》杂志的克隆版本。《PC World》碰巧侧重于报道Windows而非TRS-80。

  《80/Microcomputing》同韦恩·格林旗下的其他出版物一样,都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彼得伯勒市一个曾被用作汽车旅馆的地方印刷的,那里距离《Byte》杂志办公大楼不远。

  最后的日子:如果电脑杂志以某种平台赖以生存,那么它的命运势必掌握在这个平台手中。所以,当Radio Shack从生产自己独特的机器转而变成IBM PC克隆版本生产商的时候,《80/Microcomputing》杂志的命运也可想而知。

  现状:活在世界各地的TRS-80粉丝的心中。

  7.《电脑游戏世界》(1981-2008)

12本已停刊的有影响力科技杂志(组图)(2)

电脑游戏世界

  出版商:拉塞尔·席珀出版公司(Russell Sipe)和兹夫-戴维斯出版公司(Ziff-Davis)

  特别之处:在《电脑游戏世界》问世之初,有关电子游戏这一新生领域的杂志并不多见,具有权威性的更是少之又少。作为其中一本罕见的权威性杂志,《电脑游戏世界》获得巨大成功,一期的页数高达500页。

  当时,如果一本科技杂志的名字使用“世界”(World)这个单词,会经常给读者这样一种暗示——这本杂志是由美国国际数据集团(以下简称IDG)出版的。原因很简单:IDG出版了一系列名字中使用“世界”的杂志,例如《PC World》、《Macworld》、《Computerworld》、《InfoWorld》、《Network World》、《Amiga World》、《NeXTWorld》等等。但实际上,《电脑游戏世界》是由IDG的强硬对手兹夫-戴维斯出版的。形象地说,这相当于汉堡王推出了一种名为“McWhopper”的三明治。

  最后的日子:2006年,兹夫-戴维斯与微软签署一项许可协议,将《电脑游戏世界》更名为“Games for Windows: The Official Magazine”。就这样,更名之后的《电脑游戏世界》又以死树版(印刷版)的形式“存活”了几年时间,但看着游戏期刊中一个伟大的名字从此消失,我们不能不感到一种遗憾。

  现状:《Games for Windows》现在是兹夫-戴维斯1Up游戏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8.《.info》(1983-1992)

12本已停刊的有影响力科技杂志(组图)(2)

.info

  出版商:Info出版公司

  特别之处:《.info》最初专注于Commodore 64,后来将关注重点转向Commodore的Amiga,它的每一页内容都非常丰富精彩并且充满激情,令读者爱不释手。相对于IDG的《Amiga World》等竞争对手,《.info》在包装上显得有些粗糙,但这种平民化也为它增添了很多吸引人之处。

  在桌面出版成为热门话题,但绝大多数计算机杂志仍采用排版机等老式机器印刷时,《.info》曾鼓吹自己是一本Amiga杂志并使用Amigas完成印刷。

  最后的日子:《.info》本就是一本规模大不的独立杂志,当Commodore遭遇麻烦时,它也不能幸免。大型出版公司可以将重点转向PC,但如果《.info》不再聚焦Commodore,结果绝对令人无法想象。停刊之后,《.info》的资产被迫拍卖。

  现状:读者可通过电脑绘制的连环画《Bryce》,了解当年的《.info》。

9.《MacUser》(1985-1997)

12本已停刊的有影响力科技杂志(组图)(3)

MacUser

  出版商:丹尼斯出版公司(Dennis Publishing)和兹夫-戴维斯

  特别之处:上世纪80年代,Mac平台支撑了当时两本最优秀的计算机杂志,一个是《Macworld》,另一个就是《MacUser》,前者带着几份庄重和严肃,给人一种品位较高的感觉,后者则显得有些不正规,甚至有点拾人牙慧的感觉。两大杂志间的竞争显然实现了“双赢”,Mac使用者也因此变得更加富有。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英国版《MacUser》从没有停刊。

  最后的日子:1997年,一些非常聪明的家伙确信苹果电脑已经濒于死亡边缘,将导致这一市场很难支撑《Macworld》和《MacUser》这两本杂志。在这种背景下,互为主要竞争对手的兹夫-戴维斯和IDG作出一项罕见举措,将两本杂志合并为一本并保留《Macworld》的名字,合并后的《Macworld》编辑权由两家共有。最终决定留下来的《MacUser》员工包括詹森·斯纳尔(Jason Snell),这个曾经的实习生最后成为《Macworld》的编辑主任。

  现状:利用一个成功的新苹果博客,IDG 最终复活了《MacUser》的名字和URL。值得一提的是,新苹果博客的内容非常精彩。

  10.《PC/Computing》(1988-2002)

12本已停刊的有影响力科技杂志(组图)(3)

PC/Computing

  出版商:兹夫-戴维斯

  特别之处:人们普遍认为,《PC/Computing》是一本相当不错的计算机杂志,其刊登的入门知识尤其受到读者喜爱。早期的《PC/Computing》也曾登载保罗·特奥克斯(Paul Theroux)、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等名人的文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技都要经历这样一个刊登名家作品的过程,直至拥有大量读者。

  长期担任总编的保罗·萨默森(Paul Somerson)曾于上世纪60年代在俄勒冈州波特兰的里德学院求学。

  最后的日子:2000年,有关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杂志也是一番欣欣向荣景象,在这种背景下,兹夫-戴维斯对《PC/Computing》进行了改动,并为它取了一个很长的新名字——“Ziff Davis Smart Business for the New Economy”。但历史的教训已经无数次证明更改杂志名字和关注点永远不会收到预期效果,通常只会让自己“很受伤”。

  现状:《PC/Computing》已“死”,并且“死”得异乎寻常。访问PCComputing.com网站,你会遇到“目录列表被拒绝”这样的错误。值得欣慰的是,至少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的Wayback Machine还保留着《PC/Computing》的部分历史。

  11.《Upside》(1989-2002)

12本已停刊的有影响力科技杂志(组图)(3)

Upside

  出版商:Upside出版公司

  特别之处:每一个人都认为着眼“新经济”的杂志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经济兴起的一个副产品,但所有人都错了。《Upside》于上世纪80年代问世,最初就是一本新经济杂志,当时的互联网仍在禁止商业行为的昏暗之地苦苦摸索。《Upside》内容精彩、有趣,这些特点在早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它显然从红得发紫的《Spy》杂志身上获得灵感,并将其带入科技世界。

  在后期,《Upside》CEO一职由大卫·巴纳尔(David Bunnell)担任,正是这个家伙创办了《PC Magazine》、《PC World》和《Macworld》。

  最后的日子:《Upside》在网络经济兴起前就已问世,但它却未能在网络经济没落时幸存下来。与《行业标准》(The Industry Standard)、《红鲱鱼》(Red Herring)和原版《商业2.0》(Business 2.0)这些杂志一样,《Upside》也最终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现状:已经彻底死亡,Upside.com不过是一个链接不到任何地方的网址罢了。

  12.《行业标准》(1998-2001)

12本已停刊的有影响力科技杂志(组图)(3)

行业标准

  出版商: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

  特别之处:《行业标准》巧妙地将互联网经济兴起后经历的起起落落“封装”在一本印刷版杂志中。杂志中的每一页都称得上有关这个时代的记录,通过它,读者们可以了解互联网卑微的开始、高得令人感到荒谬的期望、没有任何商业模式的公司进行的过度投资以及千禧年的崩盘。

  最火爆的时候,由于有太多创业公司要求在《行业标准》上刊登广告,IDG不得不推出衍生版《Grok》以登载“溢出”的广告。

  最后的日子:《行业标准》最终也和它报道的公司一样走向“死亡”。2000年,《行业标准》卖出的广告空间是美国所有杂志中最高的。2001年,由于报道的公司纷纷陷入垂死挣扎,《行业标准》也逐渐走向崩溃并最终停刊。

  现状:2008年,IDG用了“两手抓”让“行业标准”这个名字得以复活,一手是创建一家登载新闻和博客的全新网站,另一手是建立一个特殊的期货市场,让人们就与科技产业有关的疑问进行打赌,例如比尔·盖茨(Bill Gates)能否成为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的首席技术官?(杨琳)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12本已停刊的有影响力科技杂志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