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2754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01-22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2010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
2010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
2010中国移动互联网排行榜
2010中国移动互联网排行榜
2010年中国互联网经济年度数据
2010年中国互联网经济年度数据
新浪微博研究报告
新浪微博研究报告
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0年中国微博用户调查
2010年中国微博用户调查
手持设备2010年度调查报告
手持设备2010年度调查报告
2010年10月网游行业报告
2010年10月网游行业报告
解读摩根士丹利互联网报告
解读摩根士丹利互联网报告
全球即时通讯工具数据统计报告
全球即时通讯工具数据统计报告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编辑本段回目录

 1月15日下午消息,《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今日下午在北京发布,

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 增速放缓
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 增速放缓

以下为调查背景

中国网民规模与结构、互联网基础资源、上网条件和网络应用等方面的信息,对国家和企业掌握互联网络发展动态和制定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7年,经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当时的四大互联网络单位共同实施这项统计工作,并于同年11月发布了第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为了使这项工作正规化、制度化,从1998年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每年1月和7月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报告发布后,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被国内外广泛引用。本次为第25次调查。

该项工作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各互联网单位、调查支持网站以及媒体等也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工作给予了支持和配合,从而保证了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谨对他们的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115日下午消息,《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今日下午在北京发布,以下为报告术语界定

  网民

  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

  宽带网民

  指过去半年使用过宽带接入互联网的网民,但不限于仅使用宽带接入互联网的网民。宽带接入方式包括:xDSL、CABLE MODEM、光纤接入、电力线上网、以太网等方式。

  手机网民

  指过去半年通过手机接入并使用互联网,但不限于仅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

  农村网民

  指过去半年主要居住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网民。

  城镇网民

  指过去半年主要居住在我国城镇地区的网民。

  青少年网民

  指年龄在 25 周岁以下的我国网民 。

  IP地址

  IP地址的作用是标识上网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中的其他设备,是互联网中的基础资源,只有获得IP地址(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才能和互联网相连。

  域名

  本报告中仅指英文域名,是指由点(。)分割、仅由数字、英文字母和连字符(-)组成的字串,是与IP地址相对应的层次结构式互联网地址标识。常见的域名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或地区顶级域名(ccTLD),如以.CN结尾的域名代表中国;一类是类别顶级域名(gTLD),如以.COM,.NET,.ORG结尾的域名等。

  网站

  是指以域名本身或者“WWW.+域名”为网址的web站点,其中包括中国的国家顶级域名.CN和类别顶级域名(gTLD)下的web站点,该域名的注册者位于中国境内。如:对域名cnnic.cn来说,它的网站只有一个,其对应的网址为cnnic.cn或www.cnnic.cn,除此以外,whois.cnnic.cn,mail.cnnic.cn……等以该域名为后缀的网址只被视为该网站的不同频道。

  东中西部区域划分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调查范围

  除非明确指出,本报告中的数据指中国大陆地区,均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

  调查数据截止日期

  本次统计调查数据截止日期为2009年12月31日。

  1月15日下午消息,《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今日下午在北京发布,以下为调查方法:

  (一)电话调查

  3.1调查总体

  中国有住宅固定电话(家庭电话、小灵通、宿舍电话)或者手机的6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3.1.1样本规模

  调查总体样本72,000个,其中,住宅固定电话用户、手机用户各36,000个,样本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3.1.2调查总体细分

  调查总体划分如下:

  子总体A: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包括:住宅固定电话覆盖的居民+小灵通用户+学生宿舍电话覆盖用户+其他宿舍电话覆盖用户】;

  子总体B:手机覆盖人群;

  子总体C:手机和住宅固话共同覆盖人群【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和手机覆盖人群有重合,重合处为子总体C】,C=A∩B。

  3.2调查内容

  侧重于了解中国网民数量与结构特征、上网条件、网络应用、网民对互联网使用的态度和非网民状况。调查内容包括被访者是否上网,被访者背景信息,网民的上网行为、上网深度、上网体验等。

  3.3调查方式

  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ATI)进行调查。

  3.4 调查总体和目标总体的差异

  CNNIC在2005年底曾经对电话无法覆盖人群进行过研究,此群体中网民规模很小,随着我国电信业的发展,目前该群体的规模逐步缩减(2005年底我国的电话用户数为7.4亿户,2009年12月底该数值达到10.6亿户)。因此本次调查研究有一个前提假设,即:

  针对该项研究,电话无法覆盖人群中的网民在统计中可以忽略不计。

  (二)网上调查

  网上调查重在了解典型互联网应用的使用情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09年12月8日—12月31日进行了网上调查。将问卷放置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网站上,同时在政府媒体网站、全国较大ICP/ISP网站与各省的信息港上设置问卷链接,由网民主动参与填写问卷。回收问卷后,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答卷有效性检验,筛除无效答卷。本次网上调查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60000余份。

  (三)网上自动搜索与统计数据上报

  网上自动搜索主要是对域名、网站数量及其地域分布等指标进行技术统计,而统计上报数据主要包括IP地址数和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1.IP地址总数

  IP地址分省统计的数据来自亚太互联网信息中心(APNIC)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P地址数据库。将两个数据库中已经注册且可以判明地址所属省份的数据,按省分别相加得到分省数据。由于地址分配使用是动态过程,所统计数据仅供参考。同时,IP地址的国家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也会要求中国IP地址分配单位(如中国电信等)每半年上报一次其拥有的IP地址数。为确保IP数据准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会将来自APNIC的统计数据与上报数据进行比较、核实,确定最终IP地址数。

  2.中国域名总数和网站总数

  中国的域名总数和网站总数由以下两部分数据相加得到:

  第一部分是.CN下的域名数和网站数,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采用计算机网上自动搜索得到;第二部分是中国类别顶级域名(gTLD)与网站数,由国内各类别顶级域名注册单位协助提供。这些数据包括:所有类别顶级域名(gTLD)和域名下已开通的网站数;按.COM、.NET、.ORG分类的类别顶级域名(gTLD)和网站数;按注册单位所在省份分类的类别顶级域名(gTLD)和网站数。

  3.网页数

  采用计算机网上自动搜索,对抽取的网站从其首页(WWW+域名)开始搜索,通过网页上的层层链接,抓取所有属于该网站的网页特征及其文本内容。将由网页搜索所获得的所有中国网站的网页数和网页字节数分别相加,得到中国网页总数及网页字节数。该总数不含内容相同的重复网页。

  4.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电信企业的报表制度,定期得到中国各运营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连的网络出口带宽总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纳入了这些上报数据。

 1月15日下午消息,《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今日下午在北京发布,以下为《第二章第一节:网民规模》:

  (一)总体网民规模

  截止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

 图 1中国网民规模与增长率
图 1中国网民规模与增长率

  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互联网用户持续增长的基础。2009全年GDP仍保持8%左右的增长 ,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前进。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家电下乡政策鼓励、3G网络正式开通等共同推动了中国网民规模增长。

  一、政府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了促进经济回升,国家投入4万亿资金,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信网络建设稳步推进。据工业与信息化部数据,截止2009年11月,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773.4亿元,比上年同期累计增加28.5%。2009年末,TD-SCDMA网络三期工程顺利完工,全国70%以上地市实现TD-SCDMA网络覆盖,其中东部省份100%地市实现覆盖,基站总数超过10万个,核心指标接近2G水平。基础设施的改造为不同区域互联网使用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家电下乡政策加快电脑手机等上网设备的普及。家电下乡给农村地区居民提供了购买电脑的便利途径,同时实行的政策补贴措施降低了农村地区使用电脑的成本,对农村地区电脑购买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手机网民成为现阶段网民增长的重要力量。手机上网降低了网络使用的门槛,使没有接入条件或电脑的人也可以使用互联网服务。同时,2009年初3G的开通使得手机上网的速率大幅度提升,手机上网成为了潮流,庞大的手机用户拉动了新一轮网民增长。

  虽然普及率持续提升,但是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还较低。截至2009年12月,美国、日本和韩国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到74.1%、75.5%和77.3%,我国网络使用的差距还很大,与此同时,中国网民规模增速在逐步放缓。从2008年的41.9%下降到2009年的28.9%。这主要是由于:

  从信息和技术传播的一般模式看,存在随时间延续产生的“衰减效应”,即网络技术、信息及观念等在群体之间扩散传播的过程中,其能量不断消耗、速度逐渐降低。互联网使用在地区和人群间传播也存在这样“衰减效应”。那些网络的易接触群体在过去的网络普及中已经基本都进入网络生活范畴,而未使用互联网的人群是网络渗透门槛较高的人群,针对这个人群的网络普及需要有强诱因刺激。

  从绝对规模上看,2009年网民增长8600万,由于中国网民基数庞大,虽然增长率降到了28.9%,但是网民规模增长依然旺盛。

图 2 2009.12部分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
图 2 2009.12部分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

  (二)宽带网民规模

  随着手机网民的增长,出现了逐渐增大的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群体,这一群体在2009年末已经占到网民整体的8%。而其他使用有线(固网)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92%,其中有97.9%使用宽带,即目前有3.46亿网民使用宽带上网,占整体网民的90.1%,年增长7598万用户。

  2009年,中国基础电信网络的通信能力进一步提升,保障了宽带互联网的发展。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基础电信企业的互联网用户进一步趋向宽带化。1~11月份,基础电信企业净增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917.6万户,达到10205.5万户,其中xDSL用户8315.1万户。

图 3中国宽带网民规模对比
图 3中国宽带网民规模对比

  (三)手机上网网民规模

  中国手机网民呈现迅速增长态势。截至2009年12月底,手机网民规模2.33亿,占网民总体的60.8%,移动网络、手机终端在中国互联网发展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3G手机上网概念的吸引

  2009年1月份3G的正式发牌是通信行业最大的事件之一, 3G牌照的发放极大地鼓舞了整个3G产业链的信心。据调查,目前有46.5%的手机网民表示未来半年内,会使用3G手机上网。虽然目前3G只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3G的品牌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互联网手机”、“3G上网”等概念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终端对上网的支持程度逐步完善

  终端设备对上网的支持程度逐步完善。2009年上市的手机终端中,以大屏幕手机为主,且几乎全部支持高速上网服务,WAP2.0与HTTP协议的支持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与使用空间。终端企业对移动互联网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或明或暗地开展战略转型,将移动互联网视为发展的方向。对于某些极大影响市场的终端厂商而言,这种转变带动了一批新的用户进入。

  三、用户之间的相互影响

  由于移动互联网市场是一个逐步规范的市场,在市场发展早期缺少规划和管理,导致市场发展混乱,用户对于手机上网一直抱有戒心。随着中国手机网民的增长,这些保有用户开始对周边的非手机上网用户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现象在目前手机用户的主流人群(学生、上班族及外出打工者)中非常明显。曾经在互联网中上演的“梅特卡夫”现象 ,开始在移动互联网中上演。

  四、运营商的推广举措得力

  2009年中国各地运营商的手机上网体验厅快速发展,很多营业厅也提供了手机上网介绍与体验服务。资费一直是中国手机网民上网的重要阻碍因素,2009年中国手机上网资费一再调整,为手机上网用户的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与此同时,运营商联合系统商、终端厂商积极推出便利手机网民上网的工具性软件和功能性软件(这些软件往往是免费的),从而降低了用户手机上网的门槛。

 图 4手机上网网民规模对比
图 4手机上网网民规模对比

 (四)分省网民规模

  目前,全国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各省的互联网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我们按照互联网普及程度差异将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互联网发展水平较好,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浙江、福建、辽宁、江苏、山西、山东十个省或直辖市。其中,辽宁和山东网民规模仍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年增幅分别达到40.2%和39.6%,增长排名第10、12位。

  第二梯队:互联网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包括海南、重庆、青海、新疆、吉林、陕西、河北、湖北8个省和直辖市。其中湖北和吉林省网民增速最快,年增幅39.9%和39.6%,增长排名第11、13位。

  第三梯队:互联网发展水平较为滞后,网络普及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宁夏、湖南、广西、河南、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江西、安徽、贵州13个省或直辖市。这些省份网民增速较快,其中甘肃、河南、云南排名全国前三甲,分别为63.6%、56.4%和54.0%。

图 5中国互联网普及状况
图 5中国互联网普及状况

1  2009年分省网民规模及增速

省份

网民数(万人)

普及率

增长率

普及率排名

网民增速排名

北京

1103

65.1%

12.6%

1

28

上海

1171

62.0%

5.5%

2

30

广东

4860

50.9%

6.7%

3

29

天津

564

48.0%

16.3%

4

24

浙江

2452

47.9%

16.3%

5

25

福建

1629

45.2%

18.1%

6

23

辽宁

1595

37.0%

40.2%

7

10

江苏

2765

36.0%

32.7%

8

17

山西

1064

31.2%

29.9%

9

19

山东

2769

29.4%

39.6%

10

12

海南

244

28.6%

13.0%

11

26

重庆

803

28.3%

34.3%

12

16

青海

154

27.7%

18.5%

13

22

新疆

634

27.5%

1.4%

14

31

吉林

726

26.6%

39.6%

15

13

陕西

995

26.5%

25.9%

16

21

河北

1842

26.4%

38.1%

17

15

湖北

1469

25.7%

39.9%

18

11

黑龙江

912

23.9%

47.1%

19

7

内蒙古

575

23.8%

49.4%

20

4

宁夏

141

22.8%

38.2%

21

14

湖南

1406

22.0%

40.7%

22

8

广西

1030

21.4%

40.3%

23

9

河南

2007

21.3%

56.4%

24

2

甘肃

535

20.4%

63.6%

25

1

四川

1635

20.1%

48.2%

26

5

云南

844

18.6%

54.0%

27

3

西藏

53

18.6%

12.8%

28

27

江西

790

18.0%

29.5%

29

20

安徽

1069

17.4%

47.9%

30

6

贵州

573

15.1%

32.3%

31

18

CNNIC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即地区经济越发达,其互联网也就越发达,互联网普及率可以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表征。对各省互联网普及率和人均GDP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皮尔逊相关系数” <!--[if !supportFootnotes]--> [1] <!--[endif]--> 达到0.92(P< .001)。如下图所示,随着人均GDP从低到高的变化,互联网普及率也呈现由低到高的变化。

从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对比看,也存在同样的趋势。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技术力量较强,在GDP增长中发挥着龙头作用,2008年人均GDP36575元,其互联网普及率为40.0%。东北地区属于老工业基地,工农业基础相对雄厚,2008年人均GDP25406元,其互联网普及率为29.1%。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管理水平与东部差距较大,2008年中部地区人均GDP17507元,互联网普及率22.2%;西部地区人均GDP15694元,互联网普及率21.5%

图 6各省人均GDP与互联网普及率
图 6各省人均GDP与互联网普及率

 1月15日下午消息,《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今日下午在北京发布,以下为《第二章第二节:网民结构特征》。

  (一)性别结构

  目前中国网民男女性别比例为54.2:45.8,女性网民占比略低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女性人口的比例,2009年底男性网民的规模占比小幅上扬。

 图 7 网民性别结构对比
图 7 网民性别结构对比

  (二)年龄结构

  与2008年相比,中国网民年龄结构更为优化,网民的年龄结构更加均衡。3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占比攀升,整体占到网民的38.5%。这部分人群更为成熟,消费能力较强,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重要用户群。

  低龄网民占比也在上升,10岁以下网民群体增至1.1%,2009年,“校校通”工程实施接近尾声,大部分初级学校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网络教育课程。同时,教育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发起了净化校园网络环境的措施,为各中小学校联网的计算机终端免费提供绿色上网过滤软件,这为低龄群体健康上网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图 8 网民年龄结构对比
图 8 网民年龄结构对比

  (三)学历结构

  中国网民群体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渗透。2009年,小学及以下网民群体增长超过整体网民增速,目前占到网民整体的8.8%,年增幅3.4个百分点。高中学历网民占比也略微提升,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占比继续降低,网民学历结构更为均衡。

 图 9 网民学历结构对比
图 9 网民学历结构对比

  (四)职业结构

图 10 网民职业结构
图 10 网民职业结构

  2009年,中国学生网民群体占比明显下降,这一变化显示出中国互联网用户群体更加成熟,商业价值日益提升。同时,无业人员、农民群体等网民比重也小幅增长。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开始使用互联网。

  (五)收入结构

  网民中无收入群体比重继续上升,目前达到10%,这与无业人员越来越多地被吸纳到网民群体中有关。同时,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也在增大,互联网消费的用户基础更为坚实。

 图 11 网民收入结构
图 11 网民收入结构

  (六)城乡结构

  2009年,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0681万,占整体网民的27.8%。同比增长26.3%,低于2008年增长速度,也低于2009年整体网民增幅。

 图 12 网民城乡结构对比
图 12 网民城乡结构对比

  部分农村地区网络使用的基础条件还很匮乏,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网络使用的意识相对较落后,网络使用的增长条件和空间还很不足。目前农村非网民中,有38.8%的人是由于不懂电脑/网络而不上网,19.7%的人是由于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3.5%的人是由于当地没有网络接入条件。由于缺乏相应硬件和知识而不使用网络的相应比例均高于城镇非网民群体。

  虽然“家电下乡”等刺激消费的政策给农村地区居民提供了购买电脑的便利途径,但在推动农村地区电脑使用上作用有限。对大部分农民而言,电脑还是较奢侈的用品。同时,宽带接入和费用问题也是农村人购买电脑、使用网络所疑虑的问题,这些都限制了农民的上网欲望。

  农村地区网民增速放缓,可能会拉大城乡差距。根据美国的传播学家蒂奇诺等提出的知沟理论,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通过大众传媒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由于互联网具备传递海量信息的能力,成为现代传媒中最突出的工具,如果农村地区网络使用基础和接入条件继续滞后,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能及时赶上,可能存在将城乡社会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威胁。目前在农村地区,能够使用电脑接入网络的用户接近了某个增长的临界点。但是,对于更大规模的农村非网民群体,其通过电脑接入网络的基础还很匮乏。而手机作为上网终端,在我国已经呈现高速增长之势。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远高于电脑拥有量,加强农村地区无线接入的基础建设,可能会加速农村网民增速,缩小“知沟”带来的城乡差距。

以下为《第三章第一节:基础资源概述》。

表 2  2008.12-2009.12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对比
表 2 2008.12-2009.12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对比

  2009年底IPv4地址已经达到2.3亿,数量仅次于美国,是全球第二大IPv4地址拥有国,有力地保障了中国互联网的稳步发展。目前IPv4地址数量仍旧增长迅速,年增长率为28.2%。

  2009年底域名总数为1682万,其中80%为.CN域名。域名数量保持平稳。域名利用率正在增加。

  网站数量达到323万个,网站数量继续平稳增长。

  国际出口带宽达到866,367Mbps,增长迅速,年增长率达到35.3%。

以下为《第三章第二节:IP地址》

  二、IP地址

图 13 2006-2009中国IPv4地址资源变化情况
图 13 2006-2009中国IPv4地址资源变化情况

  IPv4地址容量有限,2012年现有的IP地址将分配完毕。尽管中国的IPv4地址数量增长迅速,但是仍旧很快将会面临不能满足增长迅速的网民需求境况。届时,运营商、用户和设备提供商将有一系列不良连锁反应。

  要解决网络地址的问题,需要尽快过渡到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以利于整个互联网未来的互联互通。但是目前国内的IPv6产业链还不是很完善,没有形成全国地址分配的机制。目前中国的IPv6地址为63块。

以下为《第三章第三节:域名》

  域名

  2009年底域名总数为1681万,其中有80%为cn域名。

表 3  中国分类域名数
表 3 中国分类域名数

目前CN域名中,.CN结尾的二级域名比例仍然最高,占到CN域名总数的64.0%,其次是.COM.CN域名,占比为23.1%

表 4  中国分类CN域名数
表 4 中国分类CN域名数

《第三章第四节:网站》

  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达到323万个,网站数量增长幅度不大。

 图 14 2006-2009中国网站规模变化
图 14 2006-2009中国网站规模变化

  注:数据中不包含.EDU.CN下网站数

《第三章第五节:网页》

  网页的规模反映了互联网的内容丰富程度。自2003年开始,中国的网页规模基本保持翻番增长,2009年网页数量达到336亿个,年增长率超过100%。

 图 15 2003-2009年中国网页规模变化
图 15 2003-2009年中国网页规模变化

  从下表的详细网页情况来看,网页的增加量中以静态网页居多。与此同时,平均每个网站的网页数达到10397个,年增长率达到86%。但平均每个网页的字节数增长不多,只增加了2.9KB。

表 5  中国网页数
表 5 中国网页数

《第三章第六节:网络国际出口带宽带》。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中国国际出口带宽继续发展,2009年底达到866,367Mbps,年增长率达到35.3%。

图 16 2006-2009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变化情况
图 16 2006-2009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变化情况
 表 6 主要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表 6 主要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互联网基础资源指数。

  七、互联网基础资源指数

  基础资源是互联网的根基,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整体互联网的发展质量。我们从四个维度衡量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的整体发展水平:每千网民IP地址数 、每千网民域名数、每千网民网站数、每千网民国际出口带宽数。

  u 基础资源指数计算方法

  该指数以CNNIC每年两次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为基础进行综合测算。从2005年底开始,CNNIC对域名的统计从原来的单纯.CN域名扩展到全部域名类别,本报告对数据基期的设定从2005年开始。考虑到数据稳定性的需要,本报告选取2005年底——2007年中两年四次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基期数据。

  指数权重计算:采用专家赋权的方式,共有来自政府代表、业界代表、互联网技术专家、统计学专家等14位专家参与打分,计算结果如下:

 

表 7 指标权重分配
表 7 指标权重分配

  各基础指标的指数值=本期网民人均拥有量/基期网民人均拥有量*100

  基础资源指数=0.30048×IP地址指数+0.2435×域名指数+0.2727×网站指数+0.1833×国际出口带宽指数

  u 基础资源指数计算结果

 

表 8 2005-2009中国主要互联网基础资源数量
表 8 2005-2009中国主要互联网基础资源数量

 

表 9 2005-2009主要互联网基础资源数及指数基期数
表 9 2005-2009主要互联网基础资源数及指数基期数

 

表 10 互联网基础资源指数和分项指数
表 10 互联网基础资源指数和分项指数

  从表8可以看出,从2005年到2009年,四种基础资源都在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同期网民规模也在快速增长,网民规模的快速膨胀,甚至稀释了基础资源的增量,使IP地址、域名等基础资源的千人平均拥有量不增反降(表9)。

  从IP地址指数看,从2007年至今,人均IP地址拥有量逐年下降。IP地址是互联网最为基础的资源,没有IP地址,就无法接入互联网,因而,IP地址问题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如果未来IP地址指数持续走低,可能制约我国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2007年,国家顶级域名.CN实施“国家域名腾飞计划”。.CN域名跨越式增长,快速赶超了.COM,这也是域名指数在多数年份高于其他三个指数的重要原因。

  从2007年到2009年,国际出口带宽指数持续稳步增长,反映了中国互联网带宽资源的快速发展,而带宽资源的增长,为中国网民不断提升互联网应用体验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互联网速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u 基础资源指数趋势分析

 

图 17 2007-2009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指数和分项指数的趋势变化
图 17 2007-2009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指数和分项指数的趋势变化

  2007年底——2008年底,基础资源的四个构成要素中,虽然IP地址指数持续下降,但是由于国际出口带宽指数和网站指数保持稳定增长之势,而域名指数保持高位平稳,这带动了整体基础资源指数稳定增长。但是到了2009年,域名指数、网站指数都呈下降之势,国际出口带宽指数的平稳增长难以扭转其他三个指标形成的下降大势,导致基础资源指数下降。

  基础资源是互联网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础条件,要保证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资源不会制约整体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从几个方面着力推进:快速扭转人均域名拥有量的持续下滑局面;优化国际出口带宽环境和宽带速度,推进中国互联网从宽带互联网向高速互联网转型;保持域名资源和网站资源的稳步增长。

第四章:网络接入
网民上网场所
网民上网场所

 

  1月15日下午消息,《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今日下午在北京发布,以下为第四章网络接入。

  一、上网地点

  与2008年底相比,在家上网的比例继续提高,已有超过80%(83.2%)的网民在家上网。

  网吧网民的增速放缓。2009年一年仅增加了850万人,年增长率8%。网吧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手机上网网民规模快速增长。2009年手机网民增长量超过1亿;二是单位上网条件的改善。随着越来越多的单位重视互联网,目前企业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在逐年提高,吸纳了部分网民上网需求。2009年一年在单位上网的网民数量增加量超过了5000万。

 二、上网时间

  2009年网民上网时长继续增加,平均每个网民每周增加了2.1小时。在职网民中在业余时间上网的比例较高。只在业余时间上网的比例为68.1%,仅在单位上网的比例仅有7.4%。

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对比
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对比
网民上网时间
网民上网时间

 三、上网设备

  2009年继续呈现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两种上网设备快速增长、台式机增速缓慢的趋势。2009年上网手机数量增长率为98.3%,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增长率为42.4%,而台式机的增长率仅有5.8%。

网民上网设备
网民上网设备

 第五章 网民网络应用

  一、主要网络应用使用行为

  截止2009年12月,使用率排名前三甲分别是网络音乐(83.5%),网络新闻(80.1%),搜索引擎(73.3%)。但从发展速度上看,商务交易类应用遥遥领先,商务交易类应用平均年增幅68%。其中,网上支付用户年增幅80.9%,在所有应用中排名第一。2009年是商务类应用大发展的一年,中国网民群体网络应用正从娱乐型向消费商务化转变。

  表 11 各类网络应用使用状况及用户增长

类型

应用

2008年使用率

2009年使用率

用户增长率

使用率排名

增长率排名

网络娱乐

网络音乐

83.7%

83.5%

28.8%

1

11

信息获取

网络新闻

78.5%

80.1%

31.5%

2

9

信息获取

搜索引擎

68.0%

73.3%

38.6%

3

7

交流沟通

即时通信

75.3%

70.9%

21.6%

4

13

网络娱乐

网络游戏

62.8%

68.9%

41.5%

5

6

网络娱乐

网络视频

67.7%

62.6%

19.0%

6

14

交流沟通

博客应用

54.3%

57.7%

36.7%

7

8

交流沟通

电子邮件

56.8%

56.8%

29.0%

8

10

交流沟通

社交网站

--

45.8%

--

9

--

网络娱乐

网络文学

--

42.3%

--

10

--

交流沟通

论坛/BBS

30.7%

30.5%

28.6%

11

12

商务交易

网络购物

24.8%

28.1%

45.9%

12

5

商务交易

网上银行

19.3%

24.5%

62.3%

13

4

商务交易

网上支付

17.6%

24.5%

80.9%

14

1

商务交易

网络炒股

11.4%

14.8%

67.0%

15

3

商务交易

旅行预订

5.6%

7.9%

77.9%

16

2

  (一)信息获取类网络应用

  1.搜索引擎

  2009年,搜索引擎的使用率为73.3%,较2008年增加了5.3个百分点,超过了即时通信成为网民使用互联网的第三大应用。目前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到2.8亿人,年增长率为38.6%。

  分析师解读:搜索引擎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渗透,网络应用的日趋丰富,产生了更多的信息需求,这些信息需求直接带动了搜索量的增长;其次,随着网络信息量的与日俱增,海量信息丰富了人们的信息来源的同时,也给人们获取信息造成了困扰,而专业搜索、垂直搜索等搜索引擎,凭借日趋精准化、人性化的信息检索服务提升了网民的使用率和认同度,助推了搜索引擎的快速发展。

  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表明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入口地位的提升,同时由于搜索引擎营销的低成本、目标用户的精准性、营销效果的可视性等优势日益获得广告主的认同和青睐,未来搜索引擎的营销价值和市场规模都将进一步提升。

图 22 2008-2009搜索引擎用户对比
图 22 2008-2009搜索引擎用户对比

  2.网络新闻

  2009年网络新闻使用率为80.1%,用户规模达到30769万人,年增幅31.5%。

  分析师解读:网络新闻的用户增长主要源自以下因素:一方面,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覆盖的地域和人群日趋广泛;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视频、手机上网、微博客等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网络新闻表达和传递信息的渠道和形式更加丰富,传播方式更具互动性、自主性、多样性,促使网络媒体的发展更加活跃。

  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媒体覆盖人群的快速增长,互联网粘性的不断提高,网络媒体的广告价值快速提升,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新闻媒体成为推动网络广告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图 23 2008-2009网络新闻用户对比
图 23 2008-2009网络新闻用户对比

  表 12  2008-2009信息获取类应用用户对比

 

2008

2009

年变化

 

使用率

网民规模

(万人)

使用率

网民规模

(万人)

增长量

(万人)

增长率

搜索引擎

68.0%

20,300

73.3%

28,134

7,834

38.6%

网络新闻

78.5%

23,400

80.1%

30,769

7,369

31.5%

 (二)交流沟通类网络应用

  1. 即时通信

  2009年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2.7亿人,较2008年增长4822万,增长率为21.6%。与此同时,即时通信使用率继续下降。2009年即时通信网民使用率为70.9%,而2008年与2007年用户的使用率分别为75.3%和81.4%。

  分析师解读:即时通信使用率的持续下降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首先,整体网民结构与即时通信用户结构重合度下降,即时通信服务的主体用户集中在30岁以下人群,而09年30岁以上网民增长明显,该用户群对于即时通信使用需求相对偏低;第二,互联网服务类型以及功能的增加使即时通信服务的“互联网入口”作用减弱,如社交网站、博客等既具有较大的用户粘合度,又可实现信息传递的服务,对于新网民即时通信的使用造成一定影响。从数据分析,2009年一年以上网龄的网民即时通信使用率为73.3%,而网龄不到一年的网民即时通信使用率仅为60.2%。

图 24 2008-2009即时通信用户对比
图 24 2008-2009即时通信用户对比

  2. 博客

  截至2009年12月,博客应用在网民中的用户规模达到2.21亿,使用率为57.7%,较2008年底增长5940万人,使用率提升了3.4个百分点。活跃博客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半年内更新过博客空间的博客用户规模达到1.45亿,增长率为37.9%。

  分析师解读:越来越多的名人,明星,专家、机构正在将博客做为扩大传播影响力的平台。而随着国内社交网站的兴起,部分草根博客进入社交网站,并使用其中的日志功能来撰写博客,受到社交网络氛围的激励,其更新、参与、互动更为活跃,带动了博客用户的增长。

  活跃博客用户的增长,一方面受益于互联网普及率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是微博(http://t.sina.com.cn)客的带动作用。Web2.0继续发展,综合了博客、即时通信、手机传播优势的微博客应用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网民的青睐,互动性强、使用门槛低、更新便捷的特性使微博客用户对内容的更新比传统博客更为活跃。

图 25 2008-2009博客用户对比
图 25 2008-2009博客用户对比

  3. 社交网站

  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网民数达到1.76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45.8%。

  分析师解读: 社交网站是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一般都为用户提供了自我表现、网络交际等功能,也包括一些基本的网络应用。社交网站的用户关系由现实中延伸或在网站平台上逐渐培养,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人构建关系,进行互动,这些连接关系可以是内容,话题,互动应用等多种方式。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和网民对于网络应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延伸到网络中。各类社交网站因需而起,在竞争中快速发展,病毒式营销、口碑相传的推广方式推动了中国社交网站用户规模的迅速增长。通过内容黏着、互动应用和人际关系在网络上的维护与拓展,社交网站正在发挥平台化,工具化的作用,逐步成为广大网民休闲娱乐,获取资讯,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

  表 13  2008-2009交流沟通类应用用户对比

 

2008

2009

年变化

 

使用率

网民规模

(万人)

使用率

网民规模

(万人)

增长量

(万人)

增长率

即时通信

75.3%

22,400

70.9%

27,233

4,833

21.6%

拥有博客

54.3%

16,200

57.7%

22,140

5,940

36.7%

更新博客

35.2%

10,500

37.7%

14,477

3,977

37.9%

论坛/BBS

30.7%

9,100

30.5%

11,701

2,601

28.6%

社交网站

--

--

45.8%

17,587

--

--

电子邮件

56.8%

16,900

56.8%

21,797

4,897

29%

  (三)网络娱乐类网络应用

  1. 网络游戏

  2009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持续增长,规模达到2.65亿人,较2008年增长41.5%。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游戏是所有互联网娱乐领域中唯一使用率上升的服务,网民使用率从2008年的62.8%提升至68.9%。

  分析师解读:2009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促成:一方面网页游戏在2009年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领先网络游戏厂商对于网页游戏领域的涉足以及网页游戏公司的兴起均对用户规模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SNS游戏(社交类游戏)在2009年迅速崛起,其依靠人际关系基础和操作简便的特性为网民进入网络游戏领域建立了良好的登陆平台。

  与此同时,中国网络游戏行业也要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用户增长率的放缓,2009年整体网络游戏用户规模的增长率为41.5%,低于2008年49.6%的增长率,且增长主要集中在网页游戏以及休闲游戏方面,盈利能力最强的大型网络游戏增长率为24.8%;第二,用户对于网络游戏行为更为理智,偏向付费模式的网络游戏用户逐步增加,而在游戏产品选择方面主要以朋友介绍以及自主判断为主,这将影响未来网络游戏的盈利模式以及营销针对性。最后,中国是网络游戏大国,但并不是强国,主要表现在产品出口较少、进口游戏用户使用率高于国产游戏,而这种状况也将推动中国网络游戏公司向专业性迈进,未来游戏产品的研发与运营将逐步细分。

图 26 2008-2009网络游戏用户对比
图 26 2008-2009网络游戏用户对比

  2.网络文学

  CNNIC在本次调查中增加了网络文学应用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1.62亿人,使用率为42.3%。

  分析师解读: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庞大,这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学的开放性,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文字阅读,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传播的广泛性以及分成的模式又刺激了作家的创作热情,实现了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的良性互动。

  尽管网络文学受版权影响较大,盈利能力较其他互联网行业偏低,但网络文学可以为网络游戏、电影、电视以及动漫等文化产业提供丰富的素材。自2004年至2009年,盛大对于网络文学网站的几次收购表明了网络文学依然存在很大潜在价值。从发展趋势看,未来互联网的开放性会将更多的内容引入到网络文学,而网络文学内容的增多也会为其他产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实现网络文学与其他行业的彼此促进。

  3. 网络视频

  截止到2009年底,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4亿,较2008年底增长3844万,使用率为62.6%,下降了5.1个百分点。

  分析师解读:网络视频作为越来越被认可的媒体表现形式,市场价值、广告价值和受众规模仍将持续提升。出于提升自身品牌价值、规避内容侵权风险等众多因素的考虑,2009年视频网站对内容体系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将内容重点更多放在了影视剧和专业机构制作的内容上。

  从行业角度来看,网络视频媒体与传统影视媒体之间逐渐由竞争走向合作,网络作为实现影视节目二次传播的新渠道,在新的媒体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传统新闻媒体、电视台和影视媒体纷纷拓展网络视频传播渠道,直接助推和带动了网络视频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国家网络电视台的加入,将促进网络视频产业进一步规范化、有序化发展。随着国家对网络视频行业发展的市场规范逐步建立、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市场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图 27 2008-2009网络视频用户对比
图 27 2008-2009网络视频用户对比

  表 14  2008-2009网络娱乐类应用用户对比

 

2008

2009

年变化

 

使用率

网民规模

(万人)

使用率

网民规模

(万人)

增长量

(万人)

增长率

网络游戏

62.8%

18,700

68.9%

26,454

7,754

41.5%

网络视频

67.7%

20,200

62.6%

24,044

3,844

19.0%

网络音乐

83.7%

24,900

83.5%

32,074

7,174

28.8%

网络文学

--

--

42.3%

16,261

--

--

 (四)商务交易类网络应用

  1.网络购物

  2009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1.08亿人,年增长45.9%,网络购物使用率继续上升,目前达到28.1%。

  分析师解读:金融危机客观上促进了网络购物的发展。从供应端看,很多企业受到冲击,网络作为便捷的营销平台,成为企业摆脱困境的捷径。2009年企业进驻C2C或自建B2C平台的数量增加迅速,增加了网络购物市场的商品供应量。从用户端来看,随着网购观念的普及,网络购物已经渐成网民消费生活的习惯。据CNNIC监测,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500亿,较2008年翻番增长。

图 28 2008-2009网络购物用户对比
图 28 2008-2009网络购物用户对比

  2.旅游预订

  截止2009年12月,旅游预订的使用率为7.9%,用户规模3024万人,年增长77.9%。

  分析师解读:旅游预订指的是“飞机+酒店+旅游”的模式,旅游者通过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的网站,提交机票和酒店住宿相结合并包含其他附加服务的自由行旅游产品预订订单,通过网上支付或者门店付费。伴随着2009年中国旅游市场回暖,旅游业发展进入正常轨道,网络旅游预订市场也蓬勃发展。商家越来越注重线上营销,纷纷加大网络零售渠道的投入力度。由于在线旅游预订便捷、个性化的服务优势,用户习惯的培养在逐步强化。未来网络旅游预订的形式将进一步丰富,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在线服务平台,例如航空公司、连锁酒店等。

图 29 2008-2009旅游预订用户对比
图 29 2008-2009旅游预订用户对比

  3.网上支付

  2009年,网络支付的使用率达到24.5%,用户规模9406万,年增幅高达80.9%,是用户增长最快的网络应用,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使用网上支付。

  分析师解读:网上支付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网上支付领域的迅速扩大。2009年第三方支付公司与保险、航空等资金流通量大的行业合作力度更强,网上支付在B2B、B2C、C2C领域全面开花。二是网络购物和旅游预订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网上支付的增长。2009年网购市场规模比2008年翻番,而网购用户中75%都使用网上支付。

图 30 2008-2009网上支付用户对比
图 30 2008-2009网上支付用户对比

  4.网络炒股

  2009年,网络炒股用户规模为5678万人,占比14.8%,年增幅67%。

  分析师解读:中国网民网上炒股的比例波动与股票指数波动接近。2008年底是中国大盘指数的谷底,网上炒股比例仅有11.4%;2009年股指回升,带动了网民网络炒股的热情,网上炒股比例也开始回升。

图 31 2008-2009网络炒股用户对比
图 31 2008-2009网络炒股用户对比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计算近三年来中国股市过户总金额的变化,发现网络炒股的用户使用比例与中国股市过户总金额变化趋势保持一致。

图 32 2007-2009中国炒股用户过户总金额和网络炒股比例
图 32 2007-2009中国炒股用户过户总金额和网络炒股比例

  表 15  2008 -2009商务交易类应用用户对比

 

2008

2009

年变化

 

使用率

网民规模

(万人)

使用率

网民规模

(万人)

增长量

(万人)

增长率

网络购物

24.8%

7,400

28.1%

10,800

3,400

45.9%

旅行预订

5.6%

1,700

7.9%

3,024

1,324

77.9%

网上支付

17.6%

5,200

24.5%

9,406

4,206

80.9%

网上银行

19.3%

5,800

24.5%

9,412

3,612

62.3%

网络炒股

11.4%

3,400

14.8%

5,678

2,278

67.0%

  二、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

  在构成互联网的几个要素中,资源是基础,应用是核心,效益是结果。而个人应用又是互联网应用的最重要板块,同时CNNIC在互联网研究上的积累也是从对个人应用的研究开始的,因而,关于互联网应用的指数研究,我们先从个人应用开始,将来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扩展到机构类应用。

  CNNIC拟从行为和体验两个维度评估个人互联网应用水平,在本次报告中,行为评估是核心,应用体验将作为校验性分析,丰富和完善行为评估成果。

  CNNIC将网民对互联网的应用分为四类:信息获取类、休闲娱乐类、消费类、互动参与类,对应形成四类指数:网络信息指数、网络娱乐指数、网络消费指数、互动参与指数。

  网络信息指数用来评估互联网作为信息渠道,在网民中的普及情况和变化趋势。本报告中采用搜索引擎、网络新闻两个应用衡量;

  网络娱乐指数用来评估作为娱乐平台的互联网,在网民中的应用情况和变化趋势。本报告选取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三个应用来衡量;

  网络消费指数用来评估互联网作为购物和消费的平台,在网民中的渗透情况和变化走势。本报告选用在线购物、网络支付、在线旅行和酒店预订作为网络消费的典型指标;

  互动参与指数用来评估互联网作为社交平台,在人们交往沟通、社会参与中的应用情况和变化趋势。本报告选择电子邮件、即时通信、更新博客、网上发帖四个指标评估网民的互动参与指数。

  个人应用指数计算方法

  该指数根据CNNIC每年两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中关于网络应用的使用情况为基础,进行加权计算而成。

  指数权重计算:构成二级指标的具体应用,以等权的方式形成二级指标;二级指标采取专家赋权的方式形成一级指标。本次指标权重的形成,共有来自政府代表、业界代表、互联网技术专家、统计学专家等14位专家参与打分,计算结果如下:

  表 16 指标权重分配

 

互动参与指数

信息获取指数

网络娱乐指数

网络消费指数

权重

23.37

31.55

21.51

23.57

  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23.37×互动参与指数+31.55×信息获取指数+21.51×网络娱乐指数+23.57×网络消费指数

  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计算结果

  表 17 2009年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使用率

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

56.1

信息获取指数(76.7

网络新闻

80.1%

搜索引擎

73.3%

网络娱乐指数(71.7

网络音乐

83.5%

网络游戏

68.9%

网络视频

62.6%

互动参与指数(49.0

即时通信

70.9%

电子邮件

56.8%

更新博客

37.7%

网上发帖/回帖

30.7%

网络消费指数(20.2

网上购物

28.1%

网络支付

24.5%

旅行预订

7.9%

  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人员计算出了2007、2008年的数据,下表是对比结果。

  表 18 2007-2009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对比

指标级别

 

2007

2008

2009

一级指标

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

51.1

53.2

56.1

二级指标

信息获取指数

73.0

73.3

76.7

网络娱乐指数

68.1

71.4

71.7

互动参与指数

47.5

47.0

49.0

网络消费指数

9.9

16.0

20.2

图 33 2007-2009网民互联网应用指数变化趋势
图 33 2007-2009网民互联网应用指数变化趋势

  从上述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构成可以清晰看出,目前中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还处在较为初级的信息获取和娱乐阶段,而最能够体现互联网去中心化、双向互动、参与共享特点的互动参与指数得分依然偏低。并且从三级指标的具体应用比例可以看出,互动参与指数的得分也主要是由较为传统的通讯类应用(即时通信、电子邮件)的较大贡献抬升所致,而作为分享和参与类应用的典型代表(更新博客、发帖/回帖)的使用率仍然偏低。

  网络消费指数是四个二级指标中得分最低的,这和互联网的应用环境关系密切。调查显示:56.6%的网民遭遇过木马病毒的攻击,31.5%的网民遭遇过帐号密码被盗的问题;调查同时显示:65.9%的网民认为“网络交易不安全”。这些问题无疑制约着网络消费类应用的深度发展。

  从2007-2009的对比看,网络消费指数增长明显。同时这一指数明显低于其他三个指数得分,具有较高的增长空间。

  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案例分析

  1. 中美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对比

  表 19 中美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对比

指标级别

 

中国

美国

一级指标

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

56.1

59.6

二级指标

信息获取指数

76.7

80.0

网络娱乐指数

71.7

44.7

互动参与指数

49.0

45.8

网络消费指数

20.2

59.7

  对比中美两国的互联网发展指数可以发现:在综合应用指数上,美国只比中国高出3.5个点。但是对二级指标细分研究发现:美国互联网在网络消费指数上得分远高于中国,几乎是中国的三倍,而在网络娱乐指数上要远低于中国。由此可以更容易理解美国互联网的商业价值和中国网络游戏的商业价值。

  2. 四城市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对比

  表 20四城市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对比

指标级别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一级指标

个人互联网应用指数

59.2

58.3

53.8

55.4

二级指标

信息获取指数

79.7

78.1

76.1

73.9

网络娱乐指数

68.0

69.8

66.7

74.4

互动参与指数

54.1

51.3

43.2

48.2

网络消费指数

30.0

29.2

21.1

19.8

  对比四城市的互联网应用指数,在总体得分上,北京和上海明显高于重庆和天津。在具体细分指数上,网络消费指数,北京表现最好,其次是上海,而天津和重庆要低很多;在网络娱乐指数上,重庆得分最高,反映了当地网民对游戏、视频、音乐等的应用水平高于其他城市。

 第六章 手机网民结构特征与应用

  一、手机网民结构特征

  与网民总体的性别特征比较来看,手机网民的男性用户更多,达到56%。在CNNIC的研究中,中国手机网民的男性占比历来都高于女性,主要原因是早期手机上网在内容选择上更适用于男性用户,且男性用户对于新的技术相关事物的关心程度更高。这种比例的失衡正在逐年趋向于整体人口性别比例的分布。

图 34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性别结构
图 34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性别结构

  2009年手机网民的年龄依然呈偏态分布,在10-29岁年龄段的分布最为集中,占到了整体手机网民的73.2%。与整体网民相比,手机上网更多地吸引了年轻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但与上半年相比,10-19岁及20-29岁年龄段手机网民分别下降了0.9和2.3个百分点。

图 35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年龄结构
图 35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年龄结构

  学历对比来看,手机网民中低学历群体所占比例更大,初中和高中学历的手机网民所占比例较总体网民在该年龄段的比例高出2.3个百分点。

图 36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学历结构
图 36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学历结构

  与整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群体在学生、企业职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有更高的使用比例,分别高出网民总体的3.5、0.7和0.5个百分点。

图 37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职业结构
图 37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职业结构

  与整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的低收入群体所占比例更大,500元以下、501-1000元两个月收入段均较整体网民有差距,其中月收入在501~1000元的手机网民占比高出整体网民的2个百分点。在3001~5000元的收入段,手机网民占比则低于整体网民0.9个百分点。

图 38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收入结构
图 38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收入结构

  手机网民居住地为农村的用户占到30.8%,而总体网民中乡村网民的占比为27.8%,两者相差3个百分点。由于手机的特殊应用便利性,在农村地区相对于传统的互联网有更大的优势,随着手机上网资费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手机上网形式在农村将更加普遍。

图 39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城乡结构
图 39 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城乡结构

  二、手机网民应用行为

  目前有77.8%的用户使用手机在线聊天服务,这依然是手机上网的首要应用。第二位是手机阅读,用户的比例占到总体手机网民的75.4%。手机新闻网站、手机小说、手机报等业务已经成为影响手机网民的最重要应用之一。

  手机搜索、手机音乐是目前手机上网应用的第二梯队,其中手机搜索用户比例较年中调查的比例增长了近一倍,市场前景不容忽视。

图 40 手机网民网络应用
图 40 手机网民网络应用

下载:http://down3.tech.sina.com.cn/fdl/doc/25cidabaogao.doc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