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8342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10-16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chinalabs
chinalabs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Road Runner
Road Runner
drkoop.com
drkoop.com
人民计算机公司
人民计算机公司
ComputerLand
ComputerLand
美味书签
美味书签
贺氏
贺氏
Comdisco
Comdisco
Webvan
Webvan
AST
AST
利多富电脑
利多富电脑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莲花公司(Lotus Software

Lotus Software(莲花公司,全名 Lotus Development Corporation)是一家美国软件公司,总部设置在剑桥与马萨诸塞州。这家公司最著名的软件是Lotus 1-2-3 试算表软件,曾是 IBM PC 平台上被称为杀手级的应用软件。1995年被 IBM 以35亿美金并购。

在 IBM 的管治下, Lotus 积极开发针对企业市场的群组协作软件平台。当中以 Lotus Notes 为客户端的 Lotus Domino 平台为众多企业所采纳,成为该公司目前的旗舰级产品。

目录

[显示全部]

历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1982年,Mitch KaporJonathan Sachs建立了莲花公司。莲花公司最初的产品是面向Apple II演示软件Lotus Executive Briefing System。在建立公司后不久,Mitch开发了结合表计算和生成图表的程序。当时IBM和VisiCorp建立合作关系,在IBM的PC中预装VisiCalc。由于莲花公司的产品比VisiCalc要优秀,1983年 Lotus 1-2-3被发布后迅速占领市场,莲花公司也成为世界第一的独立软件供应商。之所以取名为Lotus 1-2-3,是因为该软件集成三大功能即:表计算,图表生成,数据库管理。实际上除了表计算以外其他的功能很少使用,对大多数用户来说的Lotus 1-2-3是作为强大的表计算软件而被使用。

1982年、Jim Manzi作为经营顾问来到莲花公司。4个月以后他成为了莲花公司的员工。1984年10月,Jim Manzi成为了莲花公司的经理。1986年4月,Jim Manzi成为了莲花公司的CEO。前CEO Mitch Kapor停止在莲花公司内活动。同年7月,Manzi成为公司会长。直到90年代末,Manzi都在经营莲花公司。

随着个人电脑的流行,莲花公司快速支配了办公软件套件 市场。莲花公司推出了Symphony(1984年)和面向苹果电脑的Lotus Jazz(1985年),一共2款办公软件。Lotus Jazz没有被市场接受。为了强化产品莲花公司收购了一系列的软件公司从而推出了Freelance GraphicsAmi ProApproachOrganize等产品。1980年代末集合文件管理和实用索引的Lotus Magellan被开发完成。于此同时,文字处理软件Manuscript,个人情报管理软件Agenda和面向NeXT的革新性软件Improv都被发布了。步入1990年代数个产品(louts 1-2-3、Freelance、Ami Pro、Approach、Organizer)被同捆为SmartOffice来贩卖。在当时SmartOffice要比 Microsoft Office要流行。但是,随着莲花公司的产品无法及时移植到Microsoft Windows 95,莲花公司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至今SmartOffice还在销售,但是市场份额在不断失去。2000年,SmartOffice的开发工作被冻结,维护工作也被转移到海外。

莲花公司的经营多样化进程是于1984年,在Ray Ozzie的率领下对Iris Associates进行战略投资开始的。Ray Ozzie是Lotus Notes的开发之一。相对了初期的投机行为,莲花公司在互联网普及化前积累了比其他公司要多的网络通信经验。1989年Lotus Notes被发布,1991年凭借cc:Mail功能巩固市场地位。1994年,Iris Associates被莲花公司收购。为了挑战莲花公司的群组软体在市场上称垄断地位,微软推出了Microsoft Exchange。直到1995年莲花公司都是企业市场的领头羊,于此同时莲花公司被IBM收购。

1995年春IBM以32亿美元收购了莲花公司。

Lotus 1-2-3编辑本段回目录

Lotus 1-2-3,是Lotus Software(美国莲花软件公司)于1983年起所推出的电子试算表软件,在DOS时期广为个人电脑使用者所使用,是一套杀手级应用软件。但在Windows兴起后,微软强力行销其Microsoft Office软件,因此Lotus 1-2-3就逐渐式微。

Lotus,是由米奇·凯普Mitch Kapor)在1982年创建的软件公司,他们推出的Lotus 1-2-3红极一时,击败了微软的Multiplan,几乎垄断了电子试算表。Lotus 1-2-3的命名原因是它本身所拥有的三大功能:第一强大的试算表(spreadsheet)功能;第二图形整合功能;第三简易数据库功能,故称为1-2-3,在当时这三种功能原本是由三个不同的软件分别来执行。事实上其本身还具有文字处理、文件管理的功能。1983年首次发行,成为IBM相容电脑的第一套杀手级应用软件,功能多而且运算速度快,很快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销售超过100万套的软件,当时微软的查尔斯·西蒙尼Charles Simonyi)回忆说:“我第一次看到Lotus 1-2-3,我就知道我们遇到麻烦了(I knew we were in trouble the first time I saw it.)”。第二版的Lotus 1-2-3,被称为Symphony,有人叫它Lotus 1-2-3-4-5,在1-2-3的基础上又拼装了文字处理和通讯功能。

微软的反攻
1980年代后期,Lotus 1-2-3因微软推出“Excel”而受到极大威胁,1988年微软从莲花手上夺下12%的市场,还在不断扩大战果。Lotus 1-2-3因为是用汇编语言撰写的,在移植上有一定的难度,迟至二年后才推出。微软在操作系统平台的优势下, Excel 逐渐取代了Lotus 1-2-3 ,成为主流的电子试算表软件。

现状
1995年6月11日,IBM公司于以35亿美元收购了Lotus公司,现在的Lotus成为了IBM的一家子公司,而Lotus 1-2-3也成为了IBM公司的五大软件产品线(Information Management、Lotus、Rational、Tivoli、WebSphere)之一

人物:Lotus之父米奇·坎普编辑本段回目录

IT业界充斥着商业和贪婪,IT技术简直就是个人私利的代名词,就算是IT富翁们习惯于捐款,那也可能只是因为美国法律规定,公司捐款可以抵扣个人的所得税,丝毫不能冲淡那种“为富不仁”的色彩。

但是IT业界内部,世俗的价值观念并不是IT技术的全部,依然有不少人愿意献身,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服务。日前,前Lotus公司的联席创始人米奇·坎普再度出山。这位技术前辈自“隐退江湖”一直致力于IT公益事业。

这次,他与几位同时代的同道一起,组建了非营利性质的技术研发机构,研发开放源代码的电子邮件软件,以“造福于民”。硅谷的科技权贵对这位祖父级的技术能手致以崇高敬意。


Bill Gates, Mitch Kapor, Fred Gibbons, 1984

嬉皮士苹果机的一代
1951年,坎普出生于长岛。当时二战刚刚结束,社会开始医治战争的创伤。那一辈的美国人隶属于人口历史上有名的“婴儿潮”,发生了很多事情。关于那代人社会价值观念的争论有两个著名的关键字:一是作家海明威在书中提到的“迷茫的一代”,二是“嬉皮士”。

就像同年龄的很多美国青年一样,60年代,坎普成了“嬉皮士文化”中一员,留着长头发,穿着牛仔裤,听着猫王的歌曲,坎普的青年时光轻松而无所事事。后来,坎普服用了违禁药品,他被家人押着进了戒毒所,一个人对着墙壁喃喃自语。

内心深处,坎普希望得到某种真理的启示。他改头换面,重新走上人生的正道。怀着一个拯求和自己一样失足青年的理想,1971年,坎普从耶鲁大学毕业,获心理学学士学位。在耶鲁期间,求知欲旺盛的坎普广泛接触心理学、语言学和新兴的计算机科学,他对自动控制理论颇有研究。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对计算机的感情悄悄萌芽。

可惜好景不长,离开高校后的坎普故态复萌,他没有合适的工作。一会儿在歌舞厅当DJ,一会儿幻想做肥皂剧明星。整整四年,他的生活起伏不定。25岁那年,他和妻子离婚,生活一团糟。

坎普开始迷信宗教,他来到瑞士接受印度教洗礼,每天打坐沉思14个小时,苦苦思索如何才能获得解脱。毫无疑问,这种努力无助于解决问题,坎普终于发现这不是他心里想要的东西。

回到美国以后,几年中坎普的生活依然“悬在半空”,他决定回到学校,1978年他从Beacon学院毕业,获心理学硕士学位。就读期间,他在一家精神病院打工,那家医院的计算机设备非常先进,坎普对计算机技术的钻研渐渐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经常在计算机商店的橱窗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对着新上市的计算机产品目不转睛。

因为当时的微机价格昂贵,囊中羞涩的坎普只能是“一厢暗恋”。1978年,苹果Ⅱ型机开始跌价,价格跌到1500美元,坎普凑齐生平的积蓄,买回了第一台电脑。电脑买回来几天以后,坎普在计算机商店遇到一个年轻人,那人不懂电脑却想学,商店售货员帮不了他。

坎普走过去毛遂自荐,担任了那个年轻人的电脑老师,报酬是每小时5美元——当时算是非常丰厚的回报了。那个不懂电脑的年轻人名叫巴尔塔·艾伦,他是微软创始人保罗·艾伦的父亲。

商业成功:坎普和Lotus 1-2-3软件
坎普继续自己职业生涯的探索,但不甚顺利。他考入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攻读MBA,读了没多久觉得没意思就退学了。坎普辗转到了硅谷,在为一家创始企业工作几个月后,坎普偶遇了世界上第一款电子数据表软件的发明人,两人攀谈之后,坎普突然有了一个主意:通过电脑软件将绘图和图表显示结合起来。

他和合伙人创立了Visi绘图公司,出品同名的绘图软件。产品在市场上迅速走红,订单、支票如雪片般飞来,一个月就能挣到了10万美元。一年以后,Visi绘图以120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坎普在商业上第一次获得了成功。

成为百万富翁的坎普做了几个月的软件产品经理,觉得无聊。他很快意识到,只有当开办自己的公司时,他才能感到快乐。1981年,他和创业伙伴豪纳森·沙奇一起得到融资,开创了一家公司。

为了公司的名字,两人绞尽脑汁。坎普想到自己曾经沉迷过的印度教,在教典中他找到“Lotus”这个词,这个词意为“莲花”,即佛祖的宝座。坎普希望自己公司出品的应用软件能够沿袭Visi软件的成功,而且具有Visi不具备的其它功能。

1983年,Lotus发展公司推出自己的第一款产品Lotus 1-2-3,这是一款软件历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坎普许诺产品具有Visi软件绘图的优质特性,但是它更快更方便,还有许多新功能。

这款软件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提供帮助程序的软件,在出售的磁盘上Lotus 1-2-3附赠了一个培训软件。后来帮助程序在商业软件设计上蔚然成风。坎普还极具创意地将传统服务业的客户服务部门引入软件业,虽然最后这个创意没有在Lotus 1-2-3上实现,但是却为微软、IBM等大牌公司所仿效,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当时市场上最流行的商业软件一年销售1200万美元,坎普保守地估计Lotus 1-2-3第一年投放市场也就是200~300万美元的销售额,但是到了财年末,Lotus软件销售达5300万美元,第二年达到1.56亿美元,第三年突破2.58亿。

有趣的是,坎普始终惦念着Visi绘图公司,所以Lotus团队创业一年后又将Visi公司给买了回来。五年后,即1983年,Lotus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应用软件公司,当时的软件业几乎没有那家公司能与Lotus抗衡。身为企业家,坎普与微软的比尔·盖兹苹果公司乔布斯并驾齐驱,无人出其右。

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在Lotus的全盛时期,坎普突然宣布退出公司,他的神经质作风再度复发。“我恨这家公司,我恨我自己。我喜欢开创事业,但是事情起了变化。我不喜欢权力也不想再承担责任,我对我自己说,‘退出吧,去找寻你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就这样他不顾众人的挽留,毅然离开了Lotus。坎普为什么要走至今依然是Lotus创业历史上的一桩悬案,恐怕也只能归咎于坎普喜怒无常、沉默寡言的个性。

返璞归真:米奇·坎普投身公益事业
坎普已经不需要打工了,他有的是钱,但是他就像个孩子一样喜新厌旧。离开Lotus后他接受麻省理工聘请任遥感技术的观察员,仅仅一年便挂印而去。不久他以OnTech公司总裁兼CEO的身份再度出现在IT商业圈。OnTech的目标是出品支持网络功能的软件,这个理念也非常超前。

因为创始人的巨大声誉,OnTech问世引起人们的很大兴趣。然而OnTech的商业成功并没有像Lotus那么快,至少在坎普任职CEO的三年内没有太大的作为。直到1997年,即公司创业十年后,OnTech真正算是成功,公司在海外开办了子公司,拥有数百名雇员。

坎普厌倦了商业,1990年,他与外号“死人”的诗人约翰·巴里·巴罗合作开设电子前线基金。这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团队,专门为保护行业内黑客民事自由而服务,它曾经为数个因为非法侵入而被逮捕的黑客提供法律援助,所以业内称这个基金会为IT行业的“公民自由协会”。

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广域网根本不存在,全球电信也才刚刚起步,米奇·坎普却早就预见到了未来,开始关心相应的法律体制的调整和建设。身为技术前辈和权威,坎普是华盛顿IT技术委员会的座上宾,电子前线基金也受到行业内大公司的积极资助,如微软、AT&T大西洋贝尔、苹果等。

坎普和他的基金会在计算机、通讯网络公共政策制定方面非常活跃。坎普作为技术专家,多次出现在国会听证会上。克林顿时期的副总统戈尔谈起“国家信息架构”来口若悬河,其中很多前沿的科技动态其实都是从坎普这里“批发”过去的。就美国国家信息架构的蓝图制定而言,坎普也是一个非常主要的起草人。

此外,坎普还与驻扎在麻萨诸塞州的电讯管理委员会关系良好,1992~1993年度他担任计算机技术、法律委员会主席,1994年,克林顿政府聘请他为国家信息架构顾问团成员。

坎普并非全盘放弃商业,他只是在商业和公益之间偏重后者。他也有自己的风险投资企业“坎普风投”,他投资了两家著名的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PSINetUUNET科技。坎普还是Progressive网络公司董事会的成员,这家公司以即时音频、视频软件而闻名。

“我寻找具有持续优势的企业加以投资,它们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我在IT行业内干得越久,我就越确信我需要一个聪颖、有进取心、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来实现梦想。毫无疑问,技术对于我很重要,对于所有人都很重要,所以我们需要彼此分享。”坎普说。

坎普去年创立开放原始码应用基金会,个人出资500万美元研发信息管理软件。新软件强调协同作业工具与信息交换的功能,产品研发成功后,将会开放源代码,贡献给整个行业。无私奉献、关注行业发展等优良品质使他成为IT行业的好榜样。他不是世界首富,但他无人能及。

传承协作不断创新 IBM Lotus发展历程编辑本段回目录

   IBM公司这样评价Lotus Notes:正如您所想的那样,像Lotus Notes 和 Domino 这种复杂而成功的软件都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在某些方面,这段历史反映出了计算行业自身的发展历程——PC、网络、图形用户界面、通信与协作软件以及Web的开发和普遍采用。

    Notes 和 Domino 几乎经历了这个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步。初期思想的诞生你可能会感到有点吃惊,正是这个最终导致Notes客户机和Domino服务器的最初概念,居然使个人电脑的商用开发提前了将近十年。

传承协作不断创新 IBM Lotus发展历程
    最初的研发概念

    现在IBM的目标是:让人们轻松地通过统一通信来查询、联系和协作,促进创新,提高业务灵活性。

    而当刚刚开发Notes 和 Domino时,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伊利诺斯州立大学 Computer-based Education Research Laboratory(CERL)编写的一些最早的计算机程序。1973 年,CERL 发布了一个名为 PLATO Notes 的产品。在当时,PLATO Notes 的唯一功能就是为缺陷报告加上用户 ID 和日期的标签,以及保护文件避免被其他用户删除。然后系统开发人员可以对屏幕下方报告的问题作出反应。这种用户间的安全通信是 PLATO Notes 的基础。1976 年,发布了 PLATO Group Notes。Group Notes 采纳了 PLATO Notes 的最初想法并加以扩展,它可以让用户:

创建按主题组织的私有 notes 文件
创建访问列表
阅读特定日期以后编写的所有 notes 文件并作出响应
创建匿名的 notes 文件
创建主控消息标志(director message flag)
标记文档中的注释
把 notes 文件连接到其他 PLATO 系统
使用多角色游戏

    PLATO Group Notes 逐渐流行起来,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但是,在 1982 年 IBM PC 和 Microsoft MS-DOS 推出后,基于主机架构的 PLATO 性价比变得越来越低。Group Notes 开始变成很多 “notes 类型” 的其他软件产品。

    20 世纪 70 年代,Ray OzzieTim HalvorsenLen KawellCERL 从事 PLATO 系统的开发。他们都对该系统的实时通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alvorsen 和 Kawell 后来利用从 CERL 学到的东西在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开发出了类似于 PLATO Notes 的产品。

    同时,Ray Ozzie 根据一项提议独立从事基于 PC 的 Notes 产品的开发。最初他无法为自己的设想筹到资金。不过 Lotus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的缔造者 Mitch Kapor 发现了 Ozzie 所做研究的发展潜力,决定将 Lotus 的资金投入该项目的开发。Kapor 的商业敏感性、创造力和远见对于把 Ozzie 的设想变为现实至关重要。

  Lotus Notes的第一个版本

    将近 1984 年年底的时候,按照和 Lotus 的协议在其资助下,Ozzie 成立了 Iris Associates Inc. 开发 Lotus Notes 的第一个版本。1985 年 1 月,Iris Associates 成立不久,Tim Halvorsen 和 Len Kawell 加入了 Ozzie,随后 Steven Beckhardt 也来了。这些人为公司带来了广博的知识和远见,并对协作和消息软件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而在当时这些观念往好处说是奇思异想,往坏处说就是不切实际。他们按照 PLATO Notes 塑造了 Lotus Notes,但也加以扩展,包括了更多强大的特性。DECAlan Eldridge 很快加入了 Iris Associates,为 Notes 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和安全特性作出了贡献。

    Notes 最初的蓝图包括在线讨论、电子邮件、电话簿和文档数据库。不过,当时的技术水平提出了两个严重的挑战。首先,和今天相比联网还非常原始,速度很慢。因此,开发人员最初决定将 Notes 定位为具有一些共享能力的个人信息管理程序(PIM),类似于 Organizer。其次,PC 操作系统还不成熟,Iris 必须编写大量系统级代码来完成 Nae Server 和数据库这样的任务。最后,随着网络能力的提高,Iris 开始将 Notes 称作群件(groupware)。群件这个词(最终基本上变成了 Notes 的同义词)指的是促进一群人之间进行通信、协作和协调的应用程序。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Notes 为用户提供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主要特点是 PC 连接到局域网(LAN)。一个组可以设置一台专门的服务器(PC)和其他组的服务器通信(可以在同一个 LAN 中,也可通过交换网络)。服务器通过 “复制数据” 交换信息(就是说位于不同服务器上的同一数据库可能有多个副本,Notes 服务器软件不断地同步它们)。这就使得用户很容易与分支机构的同事交换信息,就像在同一间办公室中一样。

    奠基者的远见卓识很快形成了创建一个虚拟社区的设想。原 Iris 工程副总裁 Tom Diaz 说,“在 1984 年,考虑团体通信软件是很古怪的,因为当时多数人还没有接触过电子邮件系统……产品远远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这是第一个商业客户机/服务器产品。”

    Notes 的另一大特色是定制。据 Tim Halvorsen 说,最初关于 Notes 的结构存在不同的意见。他说开发人员想知道,“我们在产品中建立应用程序呢,还是使产品非常灵活让用户建立应用程序,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最终决定采用灵活的产品让用户建立自己需要的应用程序。因此,Notes 体系结构使用了构造块的方法,通过将各种不同的服务拼凑到一起就可以构造团体文本性应用程序。“产品能够取得成功,这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Halvorsen 说。“我们从未说过 ‘不,只能这样做。’” Notes 能够在行业的变迁中生存下来,因为它是一个灵活的产品,用户可以定制它来适应变化的需求。

    大约这个时候,Apple Computer 推出了带有易用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的 Macintosh 机器。它影响了 Lotus Notes 的开发人员,他们为新产品提供了面向字符的图形化用户界面。

    大部分核心开发在两年内完成了,但是开发人员又花了一年时间把客户机和服务器代码从 Windows 操作系统移植到 OS/2。在此期间,Iris 的开发人员使用 Notes 与 Lotus 的人员进行远程通信。Halvorsen 说,“仅仅每天亲自使用该产品就帮助我们发展了主要的功能。” 比如,开发人员需要同步两个不同位置的数据,于是他们发明了复制(replication)。“原来的计划中没有这一项,但是问题出现了,我们解决了它,” Halvorsen 说。

    按今天的标准来说,Notes 的开发花费了很长的时间。但是按照 Steve Beckhardt 的观点,较长的开发周期保证了 Notes 的成功。这使得 Notes 成为一个非常健壮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真正的对手。

    1986 年 8 月,产品基本完成,展示了它那独到的功能,具备了初步的文档。它已经准备好发送给的一个 Lotus 国际用户了。当时,Lotus 评估并接受了该产品。Lotus 于 1987 年买断了 Notes 的版权。

    甚至在第一个版本推出之前 Lotus Notes 就已经成功了。Price Waterhouse 的总裁观看了 Notes 的演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购买了 10,000 份拷贝。这在当时是有史以来一种软件产品最大的 PC 销售量。作为 Notes 的第一个大客户,Price Waterhouse 预言 Lotus Notes 将改变我们做生意的方式。现在我们知道,他们的预言应验了。

 Lotus Notes R1

    Notes 的第一个版本在 1989 年推出。出现在市场上的第一年中,卖出了超过 35,000 份 Notes 拷贝。Notes 客户机需要 DOS 3.1 或 OS/2。Notes 服务器需要 DOS 3.1、4.0 或 OS/2。


    Release 1.0 提供了几种“现成的” 应用程序,如 Group MailGroup DiscussionGroup Phone Book。Notes 还提供了帮助构造自定义应用程序的模板。这种使用 Notes 设计可定制应用程序的能力形成了一个设计 Notes 应用程序的业务伙伴社区。今天,成千上万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在 Notes 上运行的软件产品,但是那些奠基者并没有预料到 Notes 会成为 “开发人员的产品”。他们设想的仅仅是一个能够开箱即用的包装好的 PC 通信产品。事实上它兼具这两种特性。

    Release 1.0 提供了下列功能,大部分功能在 1989 年是具有革命性的:

·使用 RSA 公钥技术进行加密、签名和身份验证,从而能够对文档加标志,使得文档接收者能够确定文档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修改。Notes 是采用 RSA 加密的第一种重要的商业产品,此后用户将安全看作是 Notes 的主要特点之一。
·拨号功能,包括使用拨号驱动程序进行交互式的服务器访问、允许用户指定 modem 字符串、支持接线员辅助的呼叫、自动记录电话呼叫活动和统计信息。
·导入/导出能力,包括 Lotus Freelance Graphics 元文件导入、结构化 ASCII 导出和 Lotus 1-2-3/Symphony 电子表格导出。
·很容易建立新用户,允许系统/服务器管理员创建用户邮箱、在 Name 和 Address 数据库中创建用户记录、通过对话框确认用户 ID 文件。如果用户希望使用私有分发列表,也可以自动创建用户私有的 Name 和 Address 数据库。
·电子邮件系统允许不打开私人邮件文件就能发送邮件、接收回函、收到新邮件时发出通知、创建邮件消息时自动纠正不明确的或者拼错的名称。
·联机帮助,当时很多产品都没有提供的这种特性。
·包括公式语言,使得编写 Notes 应用程序更简单。
·DocLinks 提供 Notes 文档之间的 “热链接hotlink)” 访问。
·关键字(复选框和单选按钮)特性。
·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确定谁能在多大范围内访问每个数据库。
·如果数据库管理员需要,可以在集中的位置远程管理数据库的复制。可以把整个 ACL 列表(而不是单独的项)复制到数据库的远程副本中。

    对 Notes 的第一批改进出现在 1990 年。Release 1.1 不是一个主要版本,而是代码的内部重组,包含了新的可移植性层。开发人员为使 Notes 成为多平台产品,在体系结构方面花费了很多力气。他们编写了大量的产品将 Notes 的功能部分与操作系统隔离开来。这就意味着,虽然 Notes 在多种平台上运行,但开发人员不需要在平台之间移植代码。

    他们开发的代码可同时用于不同的操作系统。这些投资已经看到回报了。在 Notes 的该版本中,支持的操作系统又增加了 OS/2 1.2 Extended Edition、Novell Netware Requester for OS/2 1.2 和 Novell Netware/386。但是,该版本最大的成就和特点是增加了对 Windows 3.0 的支持,这是通过和 Microsoft 密切合作实现的,它本身作为 Wendows 3.0 的一个有影响的 Beta 测试点。
 Notes R2

    Notes 的下一个主要版本在 1991 年推出。Release 2.0 中可伸缩性成了关注的焦点。Release 1.0 卖给大公司之后,Iris 认识到 Notes 的支持能力需要扩大到支持 10,000 个用户。Notes 最初是为中小型企业设计的。奠基者最初的想法没有把大型公司也列为用户,他们仅仅设想每台服务器有大约 25 个人登录。这是因为当时的 PC 机能力还太弱。随着 PC 和网络越来越强大,Notes 也变得越来越强大。
    在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 Notes 容纳的用户越来越多,更大的公司开始购买它。随着 Lotus 将产品销售给高端客户,希望投入更多的金钱和努力来建立更大的用户群,销售额缓慢而稳定地增长。因为这些早期用户使用 Notes 获得了很大成功,稳定的用户基础不断增长。

    最初,Notes 有一个最少 200 份许可的限制,Lotus 不出售单份拷贝。因此最低售价也达到了 ,000。Lotus 的目标是大型公司,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些公司才能充分利用产品的功能。Price Waterhouse 和其他早期试用公司表明大公司认可了该产品。

    Tim Halvorsen 还记得,随着 Notes 开始缓慢增长,开发团队也慢慢庞大起来。到第二版的时候,Notes 有大约 12 个开发人员。Halvorsen 说,在早期的版本中,“我们及时地对客户需求作出反应,后来我们也尝试使其能够适应行业将来的变化。”

    Release 2.0 包括以下方面的改进:

·C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
·视图中的列合计
·表和段落样式
·丰富的文本支持
·新增的公式语言 @functions
·在邮件中查找地址
·多个姓名和地址簿
·邮件回执
·通过邮件转发文档
·更大的数据库和桌面文件 
   Notes R3

    Notes Release 3.0 于 1993 年 5 月发布。当时,Iris 有大约 25 名开发人员从事 Notes 的开发。Release 3.0 的构建号是 114.3c。就是说,这是 Notes 有史以来的第 114 次成功构建,完成最后的构建尝试了三次。

    该版本发布时,有 2,000 多家公司,将近 500,000 人使用 Notes。Release 3.0 的目标是在 Notes 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建立更漂亮、更时尚的用户界面,使其进一步成为一种跨平台产品。Lotus 将该产品定位到更大的市场上,因此相应降低了价格。Release 3.0 第一次重写了数据库系统 NIF(以后还将重写多次),使得该产品能支持更大的用户群体。该版本适合于 200 个用户同时使用服务器。

    Release 3.0 还增加了更多的设计能力和很多新特性,其中包括:

·全文搜索
·层次化的名称、视图、表单和过滤器
·新增的移动特性,包括后台复制
·增强的可伸缩性
·支持其他邮件系统
·针对跨平台 Notes 应用程序的公共 API 战略
·选择性复制
·支持 AppleTalk 网络
·部署和管理方面的改进
·支持 Macintosh 客户机
·Windows 操作系统上的服务器

    1993 年发布的 Lotus SmartSuite 带有一个称为 Notes F/XBonus Pack,允许应用程序使用 OLE 共享数据同时和 Notes 数据库中的数据集成。

    1994 年 5 月,Lotus 并购了 Iris Associates, Inc.。这次并购对产品本身没有多少影响,但是却简化了围绕着 Notes 的一些定价和打包问题。

    1995 年 5 月,Lotus 发布了 InterNotes News,该产品在互联网新闻资源和 Notes 之间提供了一个大门。这是反映互联网对 Notes 的影响不断增长的第一个项目。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莲花公司 Lotus Software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