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3274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12-21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萨师煊
萨师煊
史丰收
史丰收
闵乃大
闵乃大
孙俊人
孙俊人
龚炳铮
龚炳铮
王行刚
王行刚
康鹏
康鹏
阎沛霖
阎沛霖
张克明
张克明
王诤
王诤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闵乃大 江苏如皋人,著名德籍华人科学家,中国计算机科学先驱。 曾留学德国,抗战胜利后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电机系电讯网络研究室主任。 

1952年起,参与中国计算机研制的奠基工作,直到1958年去德国。

目录

[显示全部]

中国电子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闵乃大编辑本段回目录

闵乃大 闵乃本之兄,著名德籍科学家,中国电子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

闵乃大早年留学德国,抗战胜利后回国,执教于清华大学,任电机系电讯网络研究室主任。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新中国领导人敏锐地预见到这一科技领域的广阔前景,将电子计算机列入重点发展学科。1952年秋,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清华电讯网络研究室撤消,经华罗庚相邀,闵乃大与夏培肃、王传英三位年轻的科学家到清华园华宅与华罗庚会晤,共商中国计算机发展大计,这次会晤,揭开了中国计算机研制的序幕。随后,在华罗庚的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闵乃大任组长,成为中科院数学研究所五名专任研究员之一。次年3月,由闵乃大执笔拿出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研究的设想和规划》。1954年1月,中科院基于科研经费的原因,将全部电子学人员集中至钱三强的物理研究所,闵乃本仍任电子计算机组的组长。1956,周总理在《中国科技12年远景规划》中提出“四项紧急措施”,其中一项就是急速发展计算机技术。3月28日,中国政府组织了以闵乃大为团长的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了苏联计算机会议。6月14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聂荣瑧接见了闵乃大等科学家。随后,闵乃大又率团赴苏联学习如何建立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以及计算技术的科研和应用。8月26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委会在西苑饭店正式成立,华罗庚为主任委员,闵乃大为委员兼计算机整机研究室主任。1957年11月,郭沫若率中国科学代表团访苏,闵乃大又为主要成员。访问期间,中苏签订了《中苏共同进行和苏联帮助中国进行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的协定》,其中“计算技术科学研究”是重要一项。在商谈如何制造计算机的问题上发生争议,闵乃大专程返国请示,12月再赴莫斯科,谈判决定,购买EЭCM-Ⅱ机器,并在中国进行仿制。最初仿制了103机和104机,依靠它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有关计算。  

闵乃大在教学和科研上造诣很深。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第三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金怡濂是这样评述的:“在清华读书时,印象最深的是基础课,那时,闵乃大、钱伟长、孟昭英等声望很大的教授亲自教我们,学校重视基础课的程度可见一斑”;“闵乃大教授讲的课理论很深,公式一写两黑板,推导完后,一定反复问大家抓住了概念没有”。闵乃大的重要科研成果大都被收录和引用在蔡金涛院士(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的专著之中。

1958年,闵乃大去德国定居。

一个新的科学部门——自动快速电子计算机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闵乃大

          1955年11月14日   《人民日报》

     电子计算机是一个比较晚起的科学部门。从第一架电子计算机诞生,到现在才不过十几年的历史。然而从它的一出世起,就显示出它在近代的科学和生产上的无比的重要性。有些人把电子计算机的发现比作历史上十进位的发现,更有些人把电子计算机和原子能并列做二十世纪的两大发现。

  为什么电子计算机的发现具有这样巨大的重要性呢?

  从古到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次的重大的发明、发现,这些发明、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它们都是用来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的。巨大的掘土机只不过是人的手的进一步发展,快速的火车只不过是人的腿的进一步延长,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现也只是人的眼睛的扩大。可是电子计算机的发现却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人类开始用机器来节省人们的脑力劳动的时代。

  电子计算机的用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关于快速计算方面。我们知道,在近代的物理学、数学、力学、天文学、化学、天气预报、统计学,乃至现代化的工程设计中,常常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字计算(即加减乘除),例如,求一个大的行列式的解答、求一个级数的和等等,在计算中常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常常为某一数字问题要算上一两年。

    可是有了电子计算机以后,就能大大节省人们在数字计算方面的劳动。就计算速度来说,电子计算机在这方面是异常迅速的。如果我们不把调动电子计算机的时间算在内,仅在运算的时间上来比较,那末电子计算机就要比人工运算快四十万倍以上,比起一个普通结账或做统计用的计算机要快几万倍以上。

    例如,用电子计算机来算十位数字的加减法,每秒钟可做三万次;来做十位数字的乘除法,每秒钟可做五百次。而且,在设计电子计算机的时候,还可以把许多运算步骤连接起来,让它们自动地和连续地来进行。

    我们只要把计算程序调节好,把方程式的已知条件代进去,电子计算机便能按照严格的顺序确切地完成大量的运算动作,把运算的结果从机器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于是在很短时间就能得到最后的结果,并且把它化成便于利用的形式。这种计算结果常常能得到极高的精确度,它们的精确度常常是数百万分之一或是数千万分之一。

  可以想见,具有这样大的数字计算的本领的电子计算机,将要在近代的科学上、工程上、国防上获得何等重大的应用价值。举例来说,我们在工程设计上,有时会须要解上一个含有很多未知数的联立方程式,假如这个方程式有三十个未知数,用电子计算机来计算,在一小时以内,便可算完。要是由现有的通常的方法来算,不但容易发生错误,而且需要的时间很多。这就是说,利用电子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的工程建设提前完成。

  电子计算机能够大大地推动各种精密科学的理论的研究。例如,在近代科学中常常须要求出一系列极其复杂的方程式的解答(线性的和非线性的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等),可是这种方程式常常是标准方法所不能得出答案的,于是科学家们就只好诉之于数字计算。有些方程式用数字计算还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求了出来,有些就根本不可能,因为进行这种计算可能要花上十几年或是几十年的时间。

    可是有了电子计算机,这个情况就不同了,对于这些方程式,它一般地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得出解答。可想而知,这样一来,对于这些精密科学的发展将要起着何等重大的作用。因为在这些科学部门,历史上找不出解答,或虽有解答,但解答得极不精确的问题实在太多了,而有了电子计算机,解决这些繁难的问题就大有希望了。

  电子计算机还能大大推动数学的研究。首先当然是同它直接有关的数字计算这一部门。自从有了电子计算机,这个科学部门的发展方向、研究方法同以前比较起来,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电子计算机还可以提出促进和帮助一系列的理论数学问题的研究。这里面所涉及的领域是极广的,包括着几乎是全部的分析的部门以及数论、符号逻辑、汎函分析等等部门。

  然而电子计算机的用途还不止此。它的原理还可以广泛地利用来解决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等等方面的问题。因为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人们的神经控制的过程有若干类似的地方,所以,这种机器可以代替铁路和航空运输中的调度员,能够用来管理自动化工厂和自动车床,能够操纵炮火的发射,管制无人飞机或领航等。

    同时,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原理还有希望来研究这样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人的大脑如何工作的原理。现在这门科学也正在开始发展着。总之,这种机器可以被利用来作为思维的辅助的工具,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据苏联“自然”杂志今年第八期报道,电子计算机还能用来进行翻译。实验表明,装有特殊设备的电子计算机能够确切地把英文句子译成俄文,或把俄文句子译成英文。这种机器暂时还只能进行一般的科学文献和日常事务的翻译,不能进行文艺方面的翻译。但只此一端,就足以大大帮助了翻译工作。

    电子计算机对于看不见书报的盲人也带来新的福音。利用特殊设备的电子计算机就可以将书本上的字句翻译成可以听到的语言。

    此外,电子计算机还能用来整理科学资料或进行经济资料的统计。科学的日益发展就愈来愈有必要及时登录本门的和相邻的科学部门中所获得的资料,这就须要广泛利用高速度科学资料整理机来把不断增长的世界上全部科学文献的内容加以分类和统计。据某些人的统计,对于化学上的锌这一元素的研究,从一七二六年到一九二六年,共有七千二百八十一篇论文,但是从一九二六年到一九四六年就有一万九千四百三十一篇论文。很难设想,一个科学家在研究时能够找出并阅读如此大量的科学资料。可是利用了这科学资料整理机和统计机,就可以把它们以前所记录的东西以高速复制了出来。

    上面所介绍的还只是这种机器某些方面的用途,它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总之,这是我们今天值得加以特别重视的一个科学部门,特别是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所要求高度的自动化和自动控制的观点出发,尤其须要从今天起就来发展这门科学。

     正如任何一个新的科学部门的出现,唯心论者总是利用科学上的新发现和困难来做出认识论上的歪曲一样,围绕着电子计算机问题上也有着极多的唯心论的叫嚷。

    有些人认为电子计算机在将来可以完全代替人的思维,叫嚷什么要用“电子大脑”来代替人的大脑。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杂志上,更在那里广泛地散布这种观点,好用来引起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恐惧,达到压低他们的工资的目的。

    然而这种论断是完全不正确的,人的大脑和任何机器都有着本质的差别,人的大脑乃是任何机器所不能完全代替的,这正如飞机、火车的发现并不能完全代替人们的手和脚一样。但是反过来,如果完全否认电子计算机能够辅助人的思维活动,否认电子计算机的研究对人们的心理的研究有任何意义,并把这种观点斥之为一种大脑的“机械论”,这也是不对的。

    目前苏联科学界和哲学界已经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批评。澄清这些错误的观点是很必要的,它将大大帮助这门科学的发展。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编辑:50多年过去,看看当年预测,确有先见之明。中国首篇计算机介绍文章是一年前在光明日报由吴几康先生撰写的。)

中国计算机的又一位传奇人物编辑本段回目录

闵乃大先生是中国计算机创始中的一位“神秘”人物。

从网上的资料看到,他1931年出生(这个数字晚了10多年),江苏如皋石庄人,著名德籍科学家,通讯网络专家,中国电子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

在所有汉字的网页中搜索,也只能看到这样的词条,然而闵先生却是在中国计算机历史中不能遗忘的一新科学家。

  50年前,闵乃大先生如同一颗耀眼的流星,虽然他只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10多年中在国内工作,因华罗庚先生盛情邀请,他成为中国计算机的第一批开拓者。

   由于他的才能和在德国的工作经历,有幸在计算机筹备阶段起到独特的作用。可以说,在筹备阶段,没有一件大事与他无关,1958年他回到德国定居,从此在中国的学科领域中消失,可用无影无踪来形容。

  关于闵先生的家事,几乎无从了解,仅仅知道他早年留学德国,抗战胜利后回国,执教于清华大学,任电机系电讯网络研究室主任。 

因为缺少材料,从他的家乡挖掘他的人生背景。如皋是位居苏北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人文积淀,把它看成三角形的顶点,南通和江阴几乎就是正三角形的底边。这儿是“江海平原”最早成陆的地区、长江三角洲最早见诸史册的古邑、民国时期的中华第一大县、我国沿海最早对外开放的县(市)之一,这4个“之最”是如皋历史文化的最好写照。虽然年代甚远,对闵氏家族一无所知,从上面的描述,还是可以看出闵乃大能够留学德国,“学业有成”的端倪。 

1952年,就在华罗庚先生于清华大学的寓所商谈计算机发展时,闵乃大先生在座,因为他在电信业已经卓有成绩,对于改行还有些犹豫,是不放弃电信著述,在工作“折半”的条件下加入计算机研究的,然而他的工作却都载人了中国计算机的历史。 

中科院数学所建立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闵乃大任组长,并很快执笔拿出了《电子计算机研究的设想和规划》。1956年,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了苏联计算机会议,闵乃大为团长。随后,他又率团赴苏联学习如何建立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以及计算机技术的科研和应用。 

1957年,中国科学代表团访苏,闵乃大为该团主要成员。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共同进行和苏联帮助中国进行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的协定》。在商谈如何制造计算机的问题上双方发生争议,由闵乃大专程返国请示。 

12月再赴莫斯科,谈判决定购买EЭCM-Ⅱ机器,并在中国进行仿制。最初仿制了103机和104机,依靠它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有关计算。 

史料寥寥数语,“1958年,闵乃大赴德国定居”,至此他与中国计算机的关联就画上句号。经过向许多前辈探访,才大致知道事出有因,闵先生夫人又是东德公民,他终于返回东德继续从事他的电信专业研究。 

在赴苏考察团成员与苏联科学院计算技术与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及研究室负责人合影,这是中国计算机专家在苏联极少的几张照片之一。

第二排左起第4位是团长闵乃大,第5位是列别捷夫院士、所长,第3位是潘诺夫副所长,他曾担任“十二年科学规划”计算机组顾问。 

我在网上搜索,发现了他的照片,是在德国?在苏联?不得而知。但是与他访苏的合影对比,可以看出大体是同一时期的留影,使我们能够看到闵先生的容貌。

幸好,除去专业和官方活动之外,在《人民日报》发现了最早谈论计算机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由闵乃大署名的,从中还能够看出他对计算机的理解与前瞻。 

19551114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闵乃大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个新的科学部门——自动快速电子计算机》。系统地介绍这种“人类智力放大工具”。文章指出,历史上的发明,都是用于减轻人的体力劳动,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却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用机器来减轻人们脑力劳动的时代。这一叙述,将计算机从一种计算工具、装置,提升到了一种技术革命。

吴几康、闵乃大:向社会宣传计算机新时代编辑本段回目录

1954年11月8日,《光明日报》发表了1500字的《漫谈计算机》,这是中国报刊第一篇介绍计算机的文章,讲述生动、通俗。是由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研究小组——近代物理研究所53组集体讨论,由郑筠执笔,以吴几康署名发表,而报社错成“吴濟康”。

吴几康(1918~2002)原名吴畿槺,1943年同济大学机电系毕业,1949年入丹麦工业大学进修,之后在哥本哈根任无线电厂发展工程师。1953年初回国,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和原子能研究所计算机组副研究员。1956年任中科院计算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室主任。当年9月作为代表团成员赴苏访问(下图)。


吴几康

他是首台 104型电子管计算机负责人之一。1965年筹建陕西微电子学研究所,1965~1966年参加和领导首台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研制。1979~1983年参加研制 757型流水线向量计算机,获中国科学院最高荣誉奖。

1955年11月14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闵乃大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个新的科学部门——自动快速电子计算机》。系统地介绍这种“人类智力放大工具”。文章指出,历史上的发明,都是用于减轻人的体力劳动,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却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用机器来减轻人们脑力劳动的时代。


看见计算机报道投身计算机事业的周锡令

闵乃大早年留学德国,抗战胜利后执教于清华大学。1952年秋,经华罗庚相邀,闵乃大与夏培肃、王传英三位科学家到清华园华宅会晤,揭开了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序幕。

1953年3月,由闵乃大执笔完成《电子计算机研究的设想和规划》。

中美电脑史话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脑史话(一)
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 陈树楷

编者按 今年是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50周年,也是我国计算机事业从开创到发展的第40个年头。如果要问: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多少?它比机械式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多少倍?计算机的诞生与我国有何渊源?我国计算机的创始人是谁?恐怕很多读者尤其是年轻的读者都答不上来。这篇"电脑史话"将和我们一起重温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情节。 再过3年多,即迎来了公元2000年,也就是21世纪。回首即将过去的20世纪后50年,全球的科学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众多的为人类造福的新技术。其中,很了不起的一项就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可以说,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正在极大地促进着社会经济、工作方式及效率和千家万户百姓生活的变化与进步。1996年是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50周年,也是我国计算机事业开创40周年。在这短暂的几十年里,计算机技术以及与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而构成的信息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并且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5年底宣告峻工,并于1946年2月15日举行正式揭幕典礼。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开始的标志是1956年6月14日。就在这天,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怀仁堂草坪接见了参加规划的几百位专家,批准了我国著名的12年科技规划,而《计算技术的建立》就是规划中的四大紧急措施之一。在此之前,1952年1月3日,由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倡议和亲手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 世界上的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 50年前,人类一项伟大的发明———使用电子管制造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它在1945年底研究制造成功,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正式举行了揭幕典礼。这台计算机的名称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译成中文是"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这台机器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电工系为美国陆军军械部阿伯丁弹道研究实验室研究制造的,用于炮弹弹道轨迹的计算。该机的制造方案与技术经过多次的论证,于1943年6月5日由莫尔学院与美国陆军军械部正式签定合同。共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军方投资48万美元。 这台电子计算机是一个庞然大物,共使用了1.8万支电子管,7万只电阻,1万只电容,耗电量为140千瓦,占地面积为170平方米,总重量达30吨。这样一台"巨大"的计算机每秒钟可以进行5000次运算。比起在电子计算机问世之前的机械式计算机(例如使用齿轮的)或是机电式计算机(例如使用继电器的)要快了上万倍,然而同50年后的今天相比,其功能还不如在掌上使用的每台售价仅几十美元的可编程序计算器。但是50年前发明的电子计算机确确实实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 电子计算机可以快速运算,就其原理来讲,最主要的是两点,一是可储存信息,二是进行程序操作。储存信息就是把你要计算的数据和计算的方法、步骤,也就是要算什么和怎样算的信息都存储在机器里;程序操作就是把要计算的问题,编成一条条的程序,机器就严格地按照人们编的程序,"按步就班"地一条一条地执行。 但是,存储和程序这两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并不是50年前发明电子计算机时才有的,而是已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在电子计算机发明之前,就已经制造出来了齿轮结构的和继电器式的计算机,但是速度不快,容量不大,满足不了要求,而且比ENIAC还要庞大,可靠性也达不到要求。 存储和程序这两条基本原理是受自动织机的影响。自动织机就是按照给定花纹图案的要求自动地按照各种颜色的线来编织。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既然早已有之,为什么要到了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才问世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社会需求;第二是技术基础;第三是有一批眼光敏锐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三者缺一不可。当时急需快速计算的机器,如炮弹的弹道飞行轨迹,若用齿轮式的手摇计算机来计算,其工作量要以小时计,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技术基础就是当时已发明了电子管,就像后来发明了半导体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一样,这才使得电子计算机突飞猛进;第三就是莫尔学院和军械部的专家们看准了这一点。 电子管的发明在本世纪初,到了20年代,电子管线路研制成功,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 在本世纪初,一个青年发明家德福列斯特(De·Forest)在家里烧制各种各样形状的玻璃管,把它们抽成真空,装上金属线做电极,做各种实验。这个发明家宣布,用他的发明可以把声音传递到大西洋彼岸。这在当时,简直是在说梦话。加上这位青年人非常穷困,衣服破烂不堪,面容焦黄,所以,当时美国纽约联邦法院竟审理了他,指控他诈言和私用通讯。这个糊涂的法官审理的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而被法官说成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玻璃管",其实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子管,它的开关速度比继电器快了1万倍。 1919年,爱克尔斯(Eccles)和乔丹(Jordan)把一对电子三极管连接起来制成了第一个电子触发器,这就是电子计算机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电子线路。电子触发器的研制成功推动了电子线路的理论和应用的蓬勃发展。 到了30年代的后期,一些目光敏锐的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使用电子管来大大提高计算机速度的可能性。在这方面的早期探索者中,首先需要提到是阿塔纳索夫(Atanasoff)。此后直到40年代中期,也有不少试验者、探索者装置成功了一些部件或雏型,但都因为经费不足而最终没有拿出一台完整的电子计算机。阿塔纳索夫与他的同事贝利(C·Berry)合作,试制一台能够求解包含30个未知数的线性代数方程组的电子计算机,然而只得到600美元的经费,还包括了贝利的工资。这样,他们只完成了一个部件。阿塔纳索夫的方案在电子计算机设计中是最早采用电子技术的方案。电子计算机(ENIAC)的设计人莫克利(Mauchly)1941年曾经看过他的关于电子计算机设计的笔记本。同一时期,也还有一些科学家,例如德国的许莱尔(H·Schreyer)与朱斯合作,计划造一台有1500个电子管、每秒钟能运算1万次的通用电子计算机。虽然这台机器的运算部件于1942年完成,但整个计划却夭折了。 以上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由来和这一时期的背景。ENIAC的诞生说明了许多深刻的问题,那些影响人类命运的重大科学技术的决定,不仅仅在于科学家和工程师,政治家、组织管理家和他们的科学顾问有时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电子计算机的诞生,表明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已经不是只凭科学家个人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制造电子计算机不仅需要巨大的投资,更需要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科学组织管理人员的密切合作,反映出20世纪的科学技术已进入各学科交叉渗透、科学研究社会化的时代,工程技术进入了系统工程的时代。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并非偶然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为什么在1946年2月15日宣告诞生,这绝不是偶然的一项发明创造,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技术上的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众多的因素也是相互制约和有联系的。 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的方案,最初是美国科学家莫克利提出的。50年后的今天谈论这一方案付诸实现的过程是颇具启发性的。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数学方程求解和数据处理的问题,对改进计算工具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已有的计算机和计算装置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在速度上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当时对于容量和人机界面要求还是第二位的。那时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此,在军事上的紧迫压力显然是最强有力的刺激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电工系和陆军的阿伯丁弹道研究实验室共同负责为陆军炮弹部队每天提供6张火力表。这项任务非常困难和紧迫。因为每张表都要计算几百条弹道,而一个熟练的计算员用台式计算机计算一条飞行时间仅60秒的弹道要花费20小时,用大型的微分分析仪也需要15分钟。从战争一开始,阿伯丁实验室就不断地对布什的微分分析仪作技术上的改进,同时聘用了200多名计算员,日夜加班。即使这样,一张火力表也往往要算上两、三个月,计算的速度根本满足不了需求,只好大量增加人力和设备。这些人每天都是在浩翰的数据海洋中度过,出错率在所难免。因此,提高计算装置的计算速度已十分紧迫。 当时,负责阿伯丁实验室同莫尔学院电工系联系的军方代表是年轻的戈尔斯坦中尉,后来成为ENIAC研制小组的杰出的科技组织人才。戈尔斯坦中尉本人也是数学家,他的朋友莫克利当时也正好在莫尔学院电工系任教。莫克利在访问了早期探索电子计算机的阿塔纳索夫一年之后,写出了一份题为《高速电子管计算装置的使用》的报告,这个报告实际上成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初始方案。这份报告曾在莫克利的一些同事中传阅,特别引起了23岁的研究生埃克特的浓厚兴趣,莫克利后来担任ENIAC总设计师的角色,埃克特则成为ENIAC研制小组的总工程师。莫克利也多次向戈尔斯坦介绍他自己关于电子计算机的设想。思想敏捷、精明干练的戈尔斯坦立即意识到这一设想对解决计算火力表的困难的巨大价值。戈尔斯坦马上向他的上司吉伦上校作了汇报,并立即得到吉伦上校的热情支持。在吉伦上校的参与下,军械部要求莫尔学院草拟一个为阿伯丁弹道实验室制造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展计划。1943年4月2日莫尔学院负责与阿伯丁联系的勃雷纳德教授提出了一份这样的报告。 事情进展极为迅速,报告提出一周后,也就是1943年4月9日,这一天实际上是决定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命运的一天。勃雷纳德由莫克利和埃克特陪同,到阿伯丁出席第一次会议。阿伯丁弹道实验室方面出席会议的有:该实验室负责人西蒙上校和他们的主要科学顾问、著名数学家维伯伦博士。维伯伦的意见是举足轻重的。会议在听取了戈尔斯坦的简短说明后,维伯伦支起坐椅后腿沉思了片刻,接着"砰"的一声放下椅子站了起来说到:"西蒙,给戈尔斯坦这笔经费!"他随即离开了会议室。这次戏剧性会议,带来了历史性效果,制造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开始了。6月5日莫尔学院和军械部正式签定合同,ENIAC的研制工作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从这些历史资料可以看到,作为一项崭新技术的诞生,三个基本条件已经具备,那就是,社会需求极为迫切;技术基础设备已经具备;无论研制者、使用者还是官方部门都大力支持,形成了一个研究制造的整体。但是当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们持有不同看法、甚至反对意见。集中反映出来的就是,在当时还没有充分和合适的技术,能够允许我们立即制造一台设计良好的计算机,而且即使制造出来了,其可靠性也大有问题;另一种意见就是主张使用继电器和电子管混合来造计算机,认为这是最理想的。这些议论在当时并非少数,而是代表了为数不少的工程技术和应用数学界的专家们。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历史,在当时的情况下,下决心拍板干ENIAC,无论是技术负责人,还是组织管理者确实需要一点胆量和承担风险的勇气。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另外,我们还要向各位介绍的就是,作为人类通用智能型工具———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时间来说,是不是就那么整齐划一,就是1946年2月15日剪彩诞生,在其前后或同时,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工作,别的人做出贡献吗?的确不是的。新技术的发展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在1945年的前两年,英国已经研制出使用电子管的电子计算机了,但只是一台专用电子计算机。在此前,法国也于1939年制成了一台全自动的机电式数字计算机。在设计ENIAC时,还有一段历史故事。提出ENIAC总体设想的莫尔学院莫克利教授是一位物理学家,他在1942年8月写出ENIAC总体设想之前,曾经拜访过阿塔纳索夫,而阿塔纳索夫是数学物理教授,他也是在求解数学物理微分时,遇到了计算困难,因此对计算技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1937年前后就开始研究,并与他的同事贝利合作,于1941年制造成功了计算机的一个部件。莫克利在访问阿塔纳索夫时阅读过阿塔纳索夫的有关电子计算机设计思想的笔记本。于是,60年代中期,在美国发生了一场涉及ENIAC专利权的诉讼,直到70年代中期美国有关法规作出判决,撤消了ENIAC的专利权。因此,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没有专利。莫克利是ENI-AC的总设计师,然而不拥有发明权。发明权是否在阿塔纳索夫手里,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确切的材料,有待后人评说。 

ENIAC诞生前后和50年来的巨大发展 再过三年多,人类将迎来新的世纪,同时也将迎来新的1000年。在这世纪之交和千年交替的时候,回顾50年来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心情难以平静。 这里有两个鲜明的对比,第一个就是国际上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和推动我国计算机科研产业的重任,促进我国计算机的发展,这是我们回顾、纪念电子计算机诞生50周年和我国计算机创业40周年的根本目的;第二个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两组数字,50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就在这50年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实在是惊人的快,仅就它的速度、容量、耗电、体积、重量及价格来说,提高的倍数就达10的几十次方,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在"短暂的一瞬"里,计算机有了"天文数字"的发展,实在是了不起。从计算机的应用角度来看,发展变化更为深远、巨大。它对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工作、生活进步所起的作用怎样估量都不过分。现在的计算机早已不单单为了科学计算,它与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已成为人们在各个领域里普遍适用的超时间、超空间的智力工具,成为人类的一种新文化。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标志着社会的迫切需求、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研群体的出现。它绝不是孤立的一台计算机的事,而是社会发展到一个崭新技术阶段的成果。实际上,计算机技术是在本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在几个国家里同时发展起来的。当时正是战火纷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是德、英、美这三个国家由于军事上的迫切需要开始研究快速计算的机器。世界上第一台程序控制的机电式数字计算机是在1938年由德国的楚泽(Zuse,有人翻成朱斯)发明的。 楚泽是柏林人,1910年出生于官员家庭,母亲是缝纫工。楚泽从柏林技术大学毕业后,在柏林一家飞机公司担任统计工作。由于深感计算工作之繁重,这位28岁的年轻人终于在1938年发明了第一台机电式数字计算机,命名为Z-1计算机。据说,这台计算机可靠性很差,没有得到使用。1940年楚泽自己独立成立公司,并于1941年研制成功了Z-3机电式数字计算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机电式是指采用电子管和继电器作为基本元器件,1946年诞生的ENIAC全部采用电子管,在电子计算机前面加上"数字"二字是为了区别模拟计算机。 楚泽于1995年12月19日在德国富尔达他的住所逝世,享年85岁。Z-3电子计算机为德国军方服役了三年后,于1944年一次美军飞机对柏林的空袭中被炸掉了。美国有些文章和书上说,世界上第一台自动的机电式计算机是1944年美国人制造成功的,即由美国人艾肯设计、由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制造的,名叫MARK-1(玛克Ⅰ型)。这是不对的。第一台机电式计算机的诞生早于美国5年,由德国制成。说起全自动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如果是专用的则是1943年由美国人制成、起名叫巨人机(Colossus)、专门用于破译密码的专用机,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共生产了10台。据说,在对德战争中这种密码破译机器起过重大作用。英国制造的计算机同样严加保密,外人知道的极少,直到70年代才解密,所以现在流传下来的文章、资料、图书都认为第一台全自动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是1946年2月15日诞生的ENIAC计算机。回顾这段历史,可知20世纪后半期出现的这个高新技术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因为发展初期在二次大战期间或战后的冷战敌对阶段,军事上应用新技术都是严加保密的,因此,发展至今各国之间还在争论。70年代之后,英国发表了大量照片和资料,证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英国,早于美国两年多。 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来认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第一,50年来,计算机所用器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40年代的计算机使用电子管器件,大约在电子管器件发明后10多年研制成功了电子管计算机;50年代末,在晶体管研制成功不到10年,成功制造了晶体管计算机;目前是用集成电路制造计算机。也有人说,集成电路发展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与整机已同步发展。从40年代到90年代,50年来计算机从体积、重量、功率、消耗、运算速度与存储容量来看,提高了1亿倍,价格降低了1亿倍,把这两方面因素合到一起,进步的倍数达到了10的20多次方。第二,看计算机的进步与发展,不能只从计算机自身看。因为计算机在诞生时主要是解决数学问题,无论是计算炮弹的飞行轨迹,还是破译密码,都是解决大量复杂的数学问题,所以当时的计算机确实是名符其实的计算的机器。可经过50年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一个通用的智能工具,不仅可以计算,而且可以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计算机的应用已经覆盖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上到天文地理、下到文化艺术,大到军事政治、小到每个家庭,计算机都有用武之地。这个发展比之多少亿倍的提高,意义更加深远。第三就是计算机技术同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相互结合、渗透,已经发展成为"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打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不仅可以全球联网,而且还可以同天上的宇航飞行器联网,形成宇宙联网并不是遥远的事。这些成就极大地扩展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以上引用的部分史料参阅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陈厚云、王行刚等几位研究员在国际上发表、出版的100篇文章和专著研究的结果,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华老和中国的计算机 华老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他也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创始人。 早在1947~1948年,华老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访问研究员,和冯·诺依曼(J·Von Neunann)、哥尔德斯坦(H·H·Goldstime)等人交往甚密。华老在数学上的造诣和成就深受冯·诺依曼等的赞誉。当时,冯·诺依曼正在设计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冯让华老参观他的实验室,并经常和华老讨论有关的学术问题。这时,华罗庚教授的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回国后也要在中国开展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华老于1950年2月回国,回国前已是美国伊利诺大学教授。他不但毅然放弃待遇优厚的职位,下决心回祖国,而且还动员留学生们回国。华老在回国途中发表了《致中国全体留学生的公开信》。信中说:"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当回去!"这封信在留美学生中激起了很大反响,同时也传到了其他国家的中国留学生手中。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华老从清华大学电机系内物色了三个人,在刚刚建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内,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任务就是要设计和研制中国自己的电子计算机。 1956年春,由毛泽东主席提议,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国家制定了发展我国科学的12年远景规划,把开创我国的计算技术事业等项目列为四大紧急措施之一。华罗庚教授担任计算技术规划组组长。计算技术的规划经中央批准后,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任。他以极大的热情,千方百计落实规划所规定的各项任务。然而,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重大历史事件,这就是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从此,华老在计算机界不见了。可能这也是当今40多岁的中年人并不知道华老在我国计算机事业上所起到的历史作用的原因。然而,华罗庚教授仍和中国计算机事业有着不解之缘。在科学的春天又回归祖国大地的时候,中国计算机学会恢复了活动,并在1985年升为全国一级学会。1985年6月1日下午,中国计算机学会召开了从二级专业委员会跃升为一级学会的成立大会,华老高兴地亲临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可是人们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华老对中国计算机界的最后遗言。10天后,华老于6月10日出访日本,6月12日在日本东京大学的讲台上心脏病发作,猝然逝世。华罗庚教授对中国计算技术的贡献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我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在成立一此新的院校的同时,一些旧的院校合并,还有一部分机构撤消。当时,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网络研究室也属撤消之列。这个研究室有三位科研人员,分别是研究室主任、国内外闻名的电讯网络专家闵乃大教授、夏培肃博士(她于1950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和王传英助教(他是1950年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生)。这时,华罗庚教授也刚于1951年受命组建中国科学院数字研究所,并担任所长。新筹建的数学所除开展纯粹数学、应用数学、力学、理论物理等研究外,还多方创造条件开展电子计算机的研究工作。华罗庚所长希望闵乃大教授到数学所研究电子计算机,并动员了夏培肃、王传英,这就是我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的三位成员。该小组于1953年1月3日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内正式建立。1953年冬,中国科学院决定把全院的电子方面的人员都集中在近代物理研究所。到1956年8月,全国12年科学规划制定后,这个研究小组被划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 我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研究小组从最早的3人增加到13人,历时4年完成了电子计算机基本逻辑电路试验,完成了示波管存储器的试验,进行了运算器控制器的设计,编写了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培养了计算机专业人员,翻译了苏联电子计算机的资料。这些工作为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1960年运行)的研制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我国从无到有、根据苏联提供的设计图纸造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03机,1958年)和根据苏联的设计图纸完成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1959年)提供了开创性条件和珍贵经验。 目前,我国最早的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的三位成员中,闵乃大教授已于50年代后期到德国工作和定居;王传英教授于1955年被国家选派留苏学习原子能,所以已改行;只有夏培肃教授仍在计算机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并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年的夏博士现在还在带博士生,而且她带出来的博士有的也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且也带博士了。 四项紧急措施 根据已制定的我国12年科学规划,由全国科学规划委员会提出,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将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自动化列为四项紧急措施,并立即筹建研究机构。 制定我国的12年科学规划是由毛泽东主席在1956年2月最高国务院会议上提出的,是周恩来、聂荣臻等国家领导人亲自领导的。计算技术规划组由三方面人员组成:第一部分是数学家,第二部分是计算机专家,第三部分是电子学专家。华罗庚任规划组组长,成员有陈建功、苏步青、张钰哲、段学复、江泽涵、王湘浩、关肇直、吴新谋、郑曾同、李国平、曾远荣、孙克定、胡世华、徐献瑜、闵乃大、夏培肃、吴几康、范新弼、蒋士飞、周寿宪、张效祥、刘锡刚、黄纬禄、严养田、温启祥。 计算技术的规划工作从1956年4月开始。同年6月14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朱德、邓小平、陈云、聂荣臻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怀仁堂后草坪接见了参加拟制全国12年科学规划工作的科学家们,并和大家合影留念。 国家12年科学规划中的第41项是"计算技术的建立"任务说明书,其主要的原则和内容是 两个十分关键的原则问题: ①发展我国的计算技术,是首先依靠苏联还是首先依靠我们自己? ②关于如何在国内开展我国计算技术的工作,有的人主张在多个单位同时开展工作,华罗庚提出"先集中,后分散"六个字,后被中央采纳成为规划的内容。 三个方面的规划内容是: ①先集中、后分散。规划建议在中国科学院建立计算技术研究所,将全国有关的技术人员即曾经在计算技术方面工作过的人员和以后准备开展计算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都集中到这个研究所来。在第一批骨干力量成长起来后,再逐渐把力量辅开,并建立新的据点。 ②引进苏联先进技术。规划建议从苏联购买计算机图纸和资料、计算机元器件、部件,并聘请苏联专家。通过熟悉苏联计算机,掌握计算机设计制造技术,尽快完成仿制计算机的工作,然后在国内设计制造计算机。 ③培养专业人才。规划对年轻技术人才的培养给予了特殊的重视,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措施。除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几所重点大学陆续建立计算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外,从1956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举办为期一年的计算机训练班和计算数学训练班,把在工程技术、数学方面已有一定基础的科技人员培养成计算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这种训练班举办3~4届,直到高等学校培养出专业生为止。

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成立 1956年6月14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参加拟制全国12年科学规划的科学家们。根据规划的第41项,中国科学院组建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并任命华罗庚为筹备委员会主任。五天之后,即6月19日,华罗庚主持召开了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筹委会副主任是何津、王正、阎沛霖,而筹委会的成员按照规划文件确定的"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由中国科学院、总参三部、一机部十局(后来划分出来称四机部)和高等院校现有的计算技术方面的专家组成。办公地点设在白石桥的西苑大旅社3号楼,即现今的西苑饭店3号楼。 创业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我国计算技术的专业人才,建设我国第一支计算机方面的科技队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当时派遣了实习生、研究生、大学生及高中毕业生到苏联去学习计算技术,派遣科技人员到苏联去考察计算机,在国内举办面向全国招生的计算数学训练班和计算机训练班。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利用这些方式为国家培养了几百名我国最早的计算技术专业人员。筹备期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仿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103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和第一台104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同时完成了自行设计的我国第一台107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与此同时,未来计算所的基本建设顺利进行。1958年2月,新建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大楼正式启用,这就是现如今中关村的计算所北楼,这些都是在华罗庚教授领导下完成的。1959年5月17日,经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务常务会议讨论,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首任所长阎沛霖。 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简要历程 1952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1956年国家制定了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发展规划,1958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也就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同年,仿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1959年9月,中国仿制成功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60年代初期,国内的计算机研制、生产、教学和使用得到了广泛开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调整,逐渐在许多部门和地区建立了计算机研制、使用单位,许多高等院校设立了计算机系或专业,并逐步有了我国自己的计算机企业,开始了工业生产,并注意到了科研与工业生产的结合。我国最早的计算机厂———738厂生产了多台103、104机,中国的计算机工业雏型已经出现。 从1964年起,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相继研制成功了一批晶体管计算机,主要有109-乙、X-2、DJS-6、7、8、21、109丙、441B-Ⅱ、Ⅲ等10多种机型。其中,DJS-6计算机生产了100多台,441B-Ⅱ、Ⅲ计算机生产数量比较多,两个型号合起来生产了100多台。109丙机性能较高,可靠性较好,自1967年至1984年,平均每年提供的有效机时都在7000小时以上,年平均使用率达95%以上,被授予"功勋计算机"的荣誉。 在五六十年代里,我国的计算机应用已在水坝应力分析、天气数值预报、大地测量、石油勘探,以及卫星、火箭、核物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解决了许多复杂计算问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国在有限元和定理证明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为世界所公认,有的成果还用中国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 70年代以来,我国的计算机跨入了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早期集成电路计算机型有111机、112机与709机。从电子管计算机到晶体管计算机,再到集成电路计算机,这三个代别的计算机所需的基础元器件分别是电子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应当说,我国在这方面的研制和生产都跟上了计算机发展的潮流。70年代初期,我国注意到了计算机工业产品的系列开发工作。1974年,高等院校、研究所和工厂联合设计的DJS-130通过了鉴定,紧接着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在10多家工厂投产。此后,DJS-100、80小型机系列,200大中型机系列,050、060型机系列,JS-10工业控制机和DJM-300模拟机系列相继定型,其中许多型号陆续生产并提供给用户。这些系列机的定型生产为我国建立计算机产业做出了重大贡献。DJS-100系列发展最好,有高、中、低档共15个机型,其主要性能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供给用户使用的机器达1300多台。工业部门在开发系列机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到加强科研院所与用户单位的配合,开发了一系列典型的应用系统,并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为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显著作用,也为80年代中期国家决定建立10多个全国性计算机应用系统做了有益的前期工作。DJS-200系列机在国家特定部门(如航天)的建设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在发展通用系列机的同时,70年代中后期还相继研制成功了多种百万次数量级的大型机,例如655、150、013、151、905甲、905乙、735等型号的计算机。这些大型机的研制普遍采用了先进的设计思想和技术。进入80年代,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巨型机。1983年先后问世的有757大型计算机和银河巨型计算机。757计算机是在1975年7月通过方案论证的,是由我国科技人员自行设计、元器件和设备完全立足于国内的第一台大型向量计算机,向量运算为每秒1亿次。757和银河机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计算机技术水平踏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促进国家经济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对打破国际垄断对我国的封锁关系重大。 70年代初,国际上推出了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这是一种价格低廉、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用途广泛的微型计算机,在任何场合都可方便地使用。这就是现在社会上常见的微型计算机。在一个国家拥有的计算机台数总量中,微机占了95%以上。但微机不是计算机的全部,大中小型计算机虽占计算机总量不到5%,但却是不可缺少的,而且这5%代表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水平。这个概念就好比计算机应用是从数学计算开始的,可发展到今天,计算机应用的领域已经极大地扩展了,它处理信息的应用已占95%以上,但不到5%的科学计算是绝不可缺少的。 国际上推出微型计算机之后,引起了我国行业主管部门的注意。我国于1974年开始研制、1975年试制出样机后,开发和生产了多种微机。这些型号包括现在社会上经常提到的"长城"、"浪潮"、"联想"、"东海"、"同创"、"方正"等等。 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渐认识到计算机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智能型工具,必须大力普及计算机知识,加以推广应用。在"文革"后"科学的春天"到来之际,我国成立了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首任组长是万里同志,第二任组长是李鹏同志。1985年5月,全国计算机领导小组主持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计算机应用工作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推广、推动计算机应用的政策、措施和建设方案。要点有:利用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重点抓解决高能耗的槽、炉、窑、罐的工业流程与控制;第二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抓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工作。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要建设全国性的14个计算机网络业务系统,主要有国民经济信息管理系统、铁路运输、民航、气象、航天、电力、银行以及安全防卫等。这些大型应用系统今天有的已形成规模,有的已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中列为首位的是全国通信网络系统,因为通信网络是其它系统的技术基础,通信又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领域。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全国通信网络已有了巨大发展,无数单位和家庭都已享受到了通信事业发展带来的方便和实惠。 在计算机应用中,特别应谈到汉字信息处理问题。早在1974年,国家批准了748工程。20年来,我国已经解决了使用计算机进行汉字信息处理的问题。汉字的故乡在中国,解决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对于在中国推广计算机应用起着决定成败的关键作用。目前,我国开发的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在国际上已属于先进水平,为国家争了光,带来了效益。当前,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中文电子出版系统,中国的产品都是首屈一指的。 半个世纪的启发 回顾20世纪后50年计算机诞生与发展历程的目的是,希望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引起更广泛、深入的探讨。 50年来,计算机技术和产业获得了惊人的发展。1991年,世界电脑市场总销售额达到3250亿美元,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首次占了市场总额的一半。到1995年,世界电脑总销售额已超过6000亿美元。我国计算机市场1995年销售额为580亿人民币,在全世界电脑市场中所占份额约为1.2%。预计到2000年,计算机生产将成为年产值达1万亿美元的世界第一产业。 从发展中我们感到,我国必须建立、发展民族的、有着特殊战略意义的计算机产业。要占领市场就必须有我们自己的产业,产业要发展壮大就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开发。摆在中国计算机界及应用界面前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根据国内权威市场研究部门发布的"1995~1996年度中国计算机市场综述"报告,1995年中国市场的销售总额中,一半以上是外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我国自己的集团公司名列前10名的只有三家,即联想、长城和同创。 我国计算机事业开创已经40年了,已经形成了一支计算机科研、生产、教学和应用的队伍,并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通过实施"六五"、"七五"、"八五"和"863"计划,有若干领域已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有些方面已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国家给机电行业拨款数十亿元,为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研究设置了12个大课题,共298个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拨款数千万元资助了计算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85个,5年共取得200多项成果。"863"高科技计划中有关智能计算机的研究在40多所大学和30多个研究所及企业中积极展开。同时,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等还投资兴建了6个计算机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在科研攻关和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所有这一切都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预计在并行分布式处理技术、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科学视算等方面的研究将有较大发展;在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等基础研究方面将取得一定的突破;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工程将更迅速地推广;在以磁介质为基础的大容量存储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对新的存储介质的研究也将取得成果;计算机安全及可信性理论和技术将受到更大的重视;中文信息处理的研究也必然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当前,全世界都朝着信息化时代迈进,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所列的项目也都迫切需要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支持。我们有了40年的积累,在今天我国自己的计算机产业还不够壮大、所占市场份额还很小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努力奋斗,发展我们民族自己的、具有特殊战略意义的计算机产业,加强科学研究与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工作。这一切正是我们回顾几十年历史后所引发出的、深入的思考。(全文完)

如皋双子星座──闵乃本 闵乃大编辑本段回目录

   闵乃本 男,1935年生,石庄镇人,我国最早的十五名中科院院士之一,科技部“八五”、“九五”国家攀登计划和“九五”、“十五”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闵乃本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科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南大固体物理研究所和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国际晶体学联合会晶体生长与材料表征委员会委员、国际材料研究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江苏自然科学基金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江苏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主任委员,兼任国家人工晶体联合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中科院数理学部副主任。在晶体领域获得丰硕科研成果,曾荣获国家计、经、科委的工业新产品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美国犹他大学等单位联合颁发的“大力神”奖、全国优秀科技国书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物理奖,第三世界科学院基础科学物理奖,美国科学信息研究的经典引文奖等荣誉以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和“模范教师”称号和奖章,科研成果和产品被高新材料专家委员会评为十大科技成果,科技部评为基础研究十大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十大科技成果和十大科技进展等。
   闵乃大 闵乃本之兄,著名德籍科学家,中国电子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
   闵乃大早年留学德国,抗战胜利后回国,执教于清华大学,任电机系电讯网络研究室主任。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新中国领导人敏锐地预见到这一科技领域的广阔前景,将电子计算机列入重点发展学科。1952年秋,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清华电讯网络研究室撤消,经华罗庚相邀,闵乃大与夏培肃、王传英三位年轻的科学家到清华园华宅与华罗庚会晤,共商中国计算机发展大计,这次会晤,揭开了中国计算机研制的序幕。随后,在华罗庚的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闵乃大任组长,成为中科院数学研究所五名专任研究员之一。次年3月,由闵乃大执笔拿出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研究的设想和规划》。1954年1月,中科院基于科研经费的原因,将全部电子学人员集中至钱三强的物理研究所,闵乃本仍任电子计算机组的组长。1956,周总理在《中国科技12年远景规划》中提出“四项紧急措施”,其中一项就是急速发展计算机技术。3月28日,中国政府组织了以闵乃大为团长的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了苏联计算机会议。6月14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聂荣瑧接见了闵乃大等科学家。随后,闵乃大又率团赴苏联学习如何建立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以及计算技术的科研和应用。8月26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委会在西苑饭店正式成立,华罗庚为主任委员,闵乃大为委员兼计算机整机研究室主任。1957年11月,郭沫若率中国科学代表团访苏,闵乃大又为主要成员。访问期间,中苏签订了《中苏共同进行和苏联帮助中国进行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的协定》,其中“计算技术科学研究”是重要一项。在商谈如何制造计算机的问题上发生争议,闵乃大专程返国请示,12月再赴莫斯科,谈判决定,购买EЭCM-Ⅱ机器,并在中国进行仿制。最初仿制了103机和104机,依靠它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有关计算。
   闵乃大在教学和科研上造诣很深。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第三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金怡濂是这样评述的:“在清华读书时,印象最深的是基础课,那时,闵乃大、钱伟长、孟昭英等声望很大的教授亲自教我们,学校重视基础课的程度可见一斑”;“闵乃大教授讲的课理论很深,公式一写两黑板,推导完后,一定反复问大家抓住了概念没有”。闵乃大的重要科研成果大都被收录和引用在蔡金涛院士(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的专著之中。
1958年,闵乃大去德国定居。

淳朴见真挚50年代沟通记忆---大事记 编辑本段回目录

大事记

    1949

    10月,中央重工业部机器工业局开始着手筹建新中国汽车工业。

    1950

    4月,重工业部成立汽车工业筹备组,任命郭力为筹备组主任,孟少农、胡云芳为副主任。

    6月开始建设的北京国际电台的中央收信台和中央发信台,于1951年相继竣工。这是新中国第一个重点通信建设工程。

    1950年,全聚德烤鸭建立北京西单分店,这是全聚德烤鸭重振旗鼓的开始。

    12月6日 财政部税务总局、华北酒业专卖总公司在《关于华北公营及暂许私营酒类征税管理加以修正的指示》中,决定对公营啤酒、黄酒、洋酒、仿洋酒、改制酒、果木酒等均改按从价征税。

    12月12日,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北京至莫斯科的电话电路开通。经由苏联转接通往东欧各国的国际电话电路也陆续开通。

    1951

    3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批准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兴建。

    1951年,福建泉州成立了华侨服务社。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华侨归国,泉州成了主要接待地之一,于是成立了华侨服务社。1957年,改名为华侨旅行服务社。

    1952

    9月10日,北京至上海的相片传真业务开放。 9月24日,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相片传真业务开放。

    1953

    1月,第一机械工业部将原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改为汽车工业管理局。

    6月,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

    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隆重举行奠基典礼。毛泽东主席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汉白玉基石放置在厂区中心广场。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

    1954

    1954年,青岛啤酒作为中国的啤酒品牌第一个进入了国际市场,同年正式开始出口。

    1954年北京饭店重新开业,完成扩建并新增了200间客房及一个大宴会厅。1900年,两个法国人在当时的外国兵营东面地区开了一个三间门脸的小酒馆,并于第二年搬到了兵营的北面,正式挂上了“北京饭店”的招牌,一个酒店的历史从此开始。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标志性饭店,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饭店迎来了它新的发展时机。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成立。4月15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作为隶属国务院的外事接待单位在北京正式成立。同年,在上海、天津、广州等12个城市成立了分支社。

    1955

    1955年,仿膳茶社由私营改国营。

    12月10日,公私合营,“吴裕泰茶栈”正式更名为“吴裕泰茶庄”,吴裕泰茶庄划归东城区副食品公司,是北新桥副食商场下的附属门店——茶叶组。

    1956

    7月,国产第一辆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

    10月14日,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交工验收;15日隆重举行开工典礼。

    1956 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主持、制定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选定了“计算机、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作为“发展规划”的四项紧急措施,并制定了计算机科研、生产、教育发展计划。我国计算机事业由此起步。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 术发展道路”国际会议。这次参会可以说是到前苏联“取经”,为我国制定十二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做技术准备。随后在制定的十二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

    1956 年8月25日,我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任主任。这就是我国计算技术研究机构的摇篮。

    1958

    1月,刚成立的上海照相机厂生产出了58-I型照相机,它的生产标志着中国照相机工业开始形成,因此具有“零的突破”之划时代意义。1958~1959年共生产1198架。

    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8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

    9月,一汽试制成功第一辆CA30型2.5吨军用越野汽车。

    9月,上海汽车装配厂(上海汽车装修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

    8月1日,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03机诞生。该机字长32位、每秒运算30次,采用磁鼓内部存储器,容量为1K字。

    1957

    12月,洪都机械厂试制成功长江750型摩托车。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9

    1959年,仿膳饭庄由北海北岸迁至琼岛漪澜堂、道宁斋等一组乾隆年间兴建的古建筑群中。这里背山面水,游廊怀抱,景色十分秀美。在此用餐别有一番情趣。

    9月,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104机研制成功。该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万次,该机字长39位,采用磁芯存储器,容量为2K~4K,并配备了磁鼓外部存储器、光电纸带输入机和1/2寸磁带机。

    1960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4

    1964年,月盛斋扩建前门外肉市的总店,在原老店的前街即前门大街路东。

    1964年 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119型大型数字计算机在中科院计算所诞生,其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字长44位,内存容量4K字。在该机上完成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的计算任务。

    1965

    6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晶体管大型计算机109乙机在中科院计算所诞生,字长32位,运算速度每秒10万次,内存容量为双体24K字。

    9月1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经过6年多的艰苦工作,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这是当时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最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实验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这是科学工作者将人工合成的产物注入小白鼠体内,测验它的生物活力。小白鼠因体内胰岛素增多而发生了惊厥反应,证明这种人工合成的产物就是具有生物活力的人工合成胰岛素。

    12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决定成立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闵乃大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