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517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8-10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盘点那些逝去的家电品牌
盘点那些逝去的家电品牌
2013年平板电视行业十大事件
2013年平板电视行业十大事件
盘点台湾电子工业九大富豪
盘点台湾电子工业九大富豪
中国软件产业20年历史
中国软件产业20年历史
家电2012年终盘点
家电2012年终盘点
2007中国服务外包五十强
2007中国服务外包五十强
中国最好的产品经理一百人
中国最好的产品经理一百人
盘点云计算基地
盘点云计算基地
美国输给中国的八大产业
美国输给中国的八大产业
2012中国云实践之企业总评榜
2012中国云实践之企业总评榜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中国计算机50周年大事记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中国计算机事业 50周年推荐大事记编辑本段回目录

说明:下表按照事件发生日期排序 ,点击链接可查看具体说明 

 事件日期 标题 推荐单位 
  1956年-1966年     
1 1955年-1956年 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中国最早招收的计算机专业学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 1955年-1957年 中国第一台结构式模拟计算机的诞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3 1956年 - 1958年 高校《解算装置》专业设立 电子科技大学 
4 1956年4月、 5月 国家《科学发展十二年规划》把创建、发展电子计算机事业的作为发展国家科学技术四大紧急措施之一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5 1956年7月 清华大学筹办我国第一个计算机专业 清华大学 
6 1956年8月25日-1959年5月17日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正式成立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7 1957年11月-1958年8月1日 我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 航天二院706所 
8 1957年12月5日 航天二院706所前身成立 航天二院706所 
9 1957年-1958年 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104机研制完成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10 1957年-1958年8月 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研制成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1 1957年1月 签署了“合作发展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协议书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12 1957年1月 成立“组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13 1957年2月-1958年10月 中国第一台能说话会下棋的数字计算机 哈尔滨工业大学 
14 1957年2月-1958年8月 赴苏联学习电子计算机技术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15 1958年 - 1959年 电子模拟计算机 电子科技大学 
16 1958年11月-1960年12月1日 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50-N研制成功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17 1958年4月-1962年12月 我国第一台军用计算机“901型军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18 1958年5月-1959年9月 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4机研制成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9 1958年8月-1964年4月 我国高校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快速电子计算机911机研制成功投入运行 清华大学 
20 1958年9月15日 由中共中央批准第一批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计算机专业的成立 清华大学 
21 1959 年-1967年 我国第一代磁鼓存储器研制成功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22 1959年6月-1964年 我国第一台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3 1959年9月-1965年 109乙机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09丙机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4 1960年 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小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5 1961年 - 1970年 我国第二台104机的科学计算—为两弹一星立大功 航天二院706所 
26 1962年-1963年8月 中国首创挤出―切断制造磁芯方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7 1962年-1967年6月 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0N研制成功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28 1962年3月-1965年4月 我国最早一批采用国产晶体管的电子数字计算机“441B系列计算机”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29 1962年6月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计算机专业委员会成立(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前身)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30 1964年 - 1966年 441-B晶体管计算机 电子科技大学 
31 1964年2月- 1967年12月 X-1 大型晶体管通用电子计算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9研究所 
32 1965年 我国第一台全晶体管小型通用数字计算机—112机研制完成 清华大学 
33 1965年 - 1967年 我国第一台单主动轮磁带机研制成功 航天二院706所 
34 1965年-1966年 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成批生产的通用计算机108乙机研制成功并投入成批生产 电科集团15研究所 
35 1965年5月 -1975年7月 我国第一台高射火炮射击指挥仪“441C晶体管化专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36 1965年8 月- 1971年9月 我国最早一批采用国产集成电路的军用计算机“030潜艇鱼雷攻击指挥仪”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37 1965年8月-1966年9月 我国第一台全国产化双极小规模集成电路微计算机研制成功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771研究所 
38 1966年 国防科技大学成立全国第一个计算机系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39 1966年11月4日 - 1975年1月15日 SSS – 1数字式射击瞄准计算机 西北工业大学 
  1966年-1976年     
40 1966年8月 - 1969年10月 K-1型工业控制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9研究所 
41 1968年7月-1971年5月 我国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111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42 1969年12月 - 1980年5月 我国自主研制的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系统“151型百万次级计算机”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43 1969年5月-1971年5月 我国第一台全国产PMOS中规模集成电路微计算机研制成功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771研究所 
44 1970年 - 1972年 保密通讯专用计算机 电子科技大学 
45 1972年-1975年 我国第一台双处理器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46 1972年3月 我国首台采用自行研制的大规模MOS集成电路台式机MTJ161研制成功投入生产 清华大学 
47 1972年4 月- 1975年9月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面向国产计算机的Fortran编译系统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48 1973年-1975年3、4月 最早进行容错计算机研制 哈尔滨工业大学 
49 1973年-1976年 固定式磁盘和单主轴轮磁带机研制成功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50 1973年4月 中国第一个系列化小型机总体论证会,其后成立了联合设计组 天津电子计算机研究所 
51 1973年6月-1974年8月 天津DJS130小型机研制成功 天津电子计算机研究所 
52 1973年7月-1976年 我国首次采用电流开关逻辑电路的013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53 1974年 -  1977年 我国第一批FORTRAN编译系统研制成功 航天二院706所 
54 1974年5月-1977年4月 我国第一台全国产化16位大规模集成电路微计算机研制成功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771研究所 
55 1974年8月 DJS130机在清华大学通过了部级鉴定 清华大学 
56 1974年8月-1987年 由王选教授研制的华光Ⅲ型中文电子出版系统诞生并投入使用 方正集团 
57 1975年 - 1978年 622小型集成电路计算机 西北工业大学 
58 1975年/1975年/1979年10月-1981年2月/1981年/未知/未知 DJS120、DJS110、DJS132、DJS153、DJS162、DJS-20小型机研制成功 天津电子计算机研究所 
59 1975年-1979年 自主设计同性单元结构多处理机(4CPU)系统(DJS26)研制成功 电科集团15研究所 
60 1975年8月-1983年11月 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第一台大型向量数字计算机系统757机问世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61 1976年-1981年 高速、超高速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ECL10K系列研制成功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1976年-1986年     
62 1977年6月-1978年6月/1982年-1983年10月 DJS135 / DJS155军用小型机研制成功 天津电子计算机研究所 
63 1978年-1986年 CP-03固定式磁盘和CD-02单主轴轮磁带机研制成功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64 1978年5月 - 1983年12月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亿次电子计算机系统“银河-I巨型机”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65 1978年5月-1985年12月 我国第一台标量亿次巨型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66 1979年-1980年11月 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系统 二炮装备研究院 
67 1979年-1993年 国家汉字点阵标准研制 二炮装备研究院 
68 1979年4月 天津市计算机学会成立 天津电子计算机研究所 
69 1980年11月-1986年 我国第一台全国产化CMOS中规模集成电路抗电磁脉冲加固计算机研制成功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771研究所 
70 1980年12月-1981年9月 ZD-2000汉字微型计算机研制 二炮装备研究院 
71 1980年12月-1983年4月 计算所在全国率先开展汉字微机系统研究,GF20/11A微机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台汉字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72 1980年-1994年 国内第一台在软、硬件方面全部自行设计的全屏幕笔操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 
73 1980年7月 国家计算机工业总局1000系列软件中心成立 天津电子计算机研究所 
74 1981年 - 1985年 紫金II微型机系统 电子科技大学 
75 1981年1月 “小型计算机与应用”杂志正式创刊(微小型计算机开发与应用) 天津电子计算机研究所 
76 1982年 - 1985年 我国第一个实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成功 航天二院706所 
77 1982年 - 1985年5月 S-8/10计算机国家级鉴定 航天二院706所 
78 1982年 - 1986年 MC68000(ZD4000)16位微机系统 电子科技大学 
79 1982年8月 - 1987年2月 我国第一个应用国产巨型机研制的石油勘探数据处理系统“银河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80 1983年-1985年 中国第一台8位微机系统LS-83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771研究所 
81 1983年4月-1993年4月 军用汉字(JH)微机系列研制工程 二炮装备研究院 
82 1983年5月 - 1985年10月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全数字仿真机系统“银河仿真-I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83 1984年11月20日- 1984年12月5日 全国微型计算机应用成果展示会(西安) 中国计算机学会(微机专委) 
84 1984年12月 天鹰汉字终端研制成功 天津电子计算机研究所 
85 1984年-1985年 1000系列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研制成功 天津电子计算机研究所 
86 1984年-1986年 中国第一台高档16位微机系统LS-84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771研究所 
87 1984年1月-1985年6月 先进操作系统AOS结构分析 天津电子计算机研究所 
88 1984年4月-1991年11月 KJ8920石油地址勘测大型数据处理系统研制成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89 1984年6月-1985年11月 联想式汉字微机系统LX-PC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90 1985年 - 1986年 UNIX V.7操作系统分析与移植 电子科技大学 
91 1985年 - 1989年 0600(华胜3000)系列32位微机工程工作站 电子科技大学 
92 1985年 - 1989年 VAX/VMS操作系统分析与汉化 电子科技大学 
93 1985年-1986年 世界上第一台与PC-XT全兼容全加固型计算机LS-JGXT,首次提出以个人电脑技术为背景的加固计算机设计思想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771研究所 
94 1985年8月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DG应用协会成立 天津电子计算机研究所 
95 1986年 - 1991年 1750A军标计算机及其开发环境 西北工业大学 
96 1986年06月-1991年11月 我国第一台标量十亿次巨型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97 1986年-1990年 清华大学研制成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RISC计算机  清华大学 
  1986年-1996年     
98 1986年8月 - 1989年 4月 980STAR心动式阵列计算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9研究所 
99 1987年1月-2005年 TRS中文全文检索系统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00 1987年9月-1989年5月 面向人工智能语言LISP的LISP-M1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 西安交通大学 
101 1988年3月- 1992年11月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通用十亿次并行巨型机“银河-II并行巨型机”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102 1989年10月 - 1993年6月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浮点超长字实时全数字仿真计算机“银河仿真-II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103 1989年1月 - 1990年 7月 980FT86 加固型实时容错计算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9研究所 
104 1990年-1992年 中国第一部计算机动画电影《相似》中国第一个电脑卡通片《咪咪钓鱼》 北方工业大学 
105 1990年6月-1992年6月 智能型英汉机器翻译系统(IMT/86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06 1992年12月-1996年10月 国际领先水平的神威Ⅰ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成功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107 1992年9月12日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108 1993年6月-2005年11月 编撰《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清华大学出版社 
109 1994年 - 1995年 CERNET暨西南中心节点建设 电子科技大学 
110 1994年1月- 1997年6月 “银河-III并行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111 1994年-2004年 中国铁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TMIS工程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112 1995年 以清华大学为中心建立了连接全国300余所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清华大学 
113 1995年-1996年 CYBER计算机系统IPI磁盘阵列研制成功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114       
115 1996年-1998年 FLASH星载大容量固态存储器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771研究所 
116 1996年-2000年 中国铁路客票发售与预定系统TRS的建设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117 1996年-2006年 方正报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推广和使用 方正集团 
  1996年-2006年     
118 1996年7月5日 航天软件评测中心成立 航天二院706所 
119 1997年12月 - 2000年7月 我国第一台万亿次超级并行计算机系统“银河新一代超级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120 1997年1月-2003年 基于多功能感知理论的中国手语识别与合成研究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21 1997年-2004年 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曙光3000、曙光4000等超级服务器研制成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22 1997年-2005年 中国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系统的建设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123 1997年7月- 2000年4月 我国第一代导航通信系统的地面信息处理系统“北斗一号地面信息处理系统”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124 1997年7月-1997年7月 中国第一支机器人足球队组建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5 1999年11月 - 2005年12月 我国自行研制的“银河飞腾”航空微处理器和超长指令字数字信号处理器系列芯片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126 1999年1月- 2001年3月 我国第一台高端线速核心路由器“银河玉衡9108核心路由器”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127 2000 年 9 月-2000 年 10 月 中国第一个FIRA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8 2000年10月-2002年 “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龙芯1号、龙芯2号”相继问世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2年1月-2005年    
129 2000年-2003年 沪宁铁路线行车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的建设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130 2000年-2005年 中国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5T的建设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131 2000年7月-2003年10月 方正Apabi数字版权保护系统诞生 方正集团 
132 2001 年 8 月 首次推出了仿真机器人足球项目(SimuroSot)和全自主型机器人足球比赛项目(RoboSot) 哈尔滨工业大学 
133 2001年-2003年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的建设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134 2001年-2004年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完成神威集群计算机系列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135 2001年4月-2002年10月 联想集团研制成功“联想深腾1800大规模计算机”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136 2002年10月-2003年11月 联想集团研制成功“联想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137 2002年6月-2006年3月1日 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源编码标准-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AVS标准(视频部分)正式成为国标并颁布实施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38 2002年9月 - 2006年8月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通过结构化保护级安全认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银河麒麟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研制成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139 2003年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怡濂同志获得国家最高奖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140 2003年-2005年 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141 2004年12月 以清华大学为中心的CERNET2主干网开通 清华大学 
142 2004年1月-2005年1月 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的编制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143 2004年-2005年 中国第一套以MCM为基础工艺的全国产化的三维SIP弹载计算机系列LS-SIP计算机(LS-SIP(8086)/LS-SIP(80386)/LS-SIP(C32))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771研究所 
144 2004年6月- 至今 由中科院计算所、曙光公司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联合研制的10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4000A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发布,并落户上海超算中心 曙光公司 

* 以下说明按照推荐单位的拼音顺序排列 

以下说明按照推荐单位的拼音顺序排列 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方工业大学 

•  中国第一部计算机动画电影《相似》 中国第一个电脑卡通片《咪咪钓鱼》 

1990-1992年间在齐东旭教授主持下北方工业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研究中心的全体成员, 开发出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动画软件CH-1,专家鉴定认为:“CH-1与当前公认为优秀的国外动画软件QUICKCEL全面比较,课题组研制的动画软件,在功能和制作效率方面达到同等水平”,该软件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原画设计,也可对扫描进来的原画进行修改,还可以自动生成动画并对所生成的动画自动跟踪上色。 

1992年与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合作,研制成功国内第一部计算机动画电影《相似》,经电影发行局鉴定并批准正式发行,长度为10分钟。在该片中由于采用了自行研制的基于多结点的曲线拟合和自然景物模拟的快速算法,使得制作周期缩短、制作费用仅为国外的几十分之一。被评为“它在中国电影技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同年主持研制成功国内第一个电脑卡通片〈咪咪钓鱼〉,该卡通正式在北京电视台播放,长度为10分钟。 

北方工业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研究中心获得北方工业大学科研特别奖、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特别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1992年广播电影电视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附各种奖项复印件)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TRS 中文全文检索系统  

1985-1993 年 以苏东庄教授为首的科学家,在国内首先开展海量信息的全文检索研究,成功研制出新华社信息资料检索系统和人民日报社新闻资料处理系统,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实用化。 1994 年 全文检索系统产品化,获得第一个商业用户——中共中央对外中联部。 1995 年 推出 TRS 全文检索系统 3.0 版本,参加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第三次日元贷款国际招标,获得 92% 的中标率,被《计算机世界》赞为“十年磨一剑,宝光震九州”。 1996 年 国内首批支持 Internet 的软件,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7 年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 年 TRS 全文检索系统占据国内 70% 以上的市场份额。(另附科技奖证书图)  
 


电子科技大学 

•  高校《解算装置》专业设立  

1955 年,根据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顾问、苏联专家莫日维洛夫的建议,二机部决定在即将兴建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内设置计算机专业(按当时苏联习惯称为 " 解算装置 " 专业)。 1956 年 10 月,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正式成立后,院长吴立人授权许德纪教授筹建电子自动化设备系,并成立筹备组。电子自动化设备系筹备之初设立两个专业:《解算装置》和《自动控制装置》。《解算装置》专业名称采用当时苏联同类专业的名称,该专业是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萌芽。成为我国计算机专业最早在高校中建立的专业之一。 

《解算装置》专业当时有三名主要成员参与筹建:江明德、刘锦德、周锡令。筹备初期,魏志源为党小组负责人。同年,学校将 1956 年入校新生 5622 班级 30 人为《解算装置》专业学生,即我校计算机专业首届班级。 1957 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解算装置》专业汇集一大批教师,参与初期专业建设。 1958 年 7 月,成电紧跟全国形势掀起技术革命高潮,以计算机专业成员为主,电子自动化系在短时期内成功地研制出了八阶电子模拟计算机,并被送往北京参加全国技术革命成果展。 1958 年 8 月电子自动化系建立专业组。《解算装置》(计算机专业组)代号为 401 组,专业组负责人刘锦德。  

 
 
•  电子模拟计算机 
1958 年 7 月,成电紧跟全国形势掀起技术革命高潮,以计算机专业成员为主,电子自动化系在短时期内成功地研制出了八阶电子模拟计算机,并被送往北京参加全国技术革命成果展。 

1961 年 6 月,研制成功“高性能六阶模拟计算机”,其中研究成果之一:“低漂移高性能运算放大器”获全国高校成果优秀奖。 1962 年,成电经历全国困难时期后的恢复。计算机专业开始教学整顿,教学工作全面正规化。计算机专业编著的教材“电子模拟计算机原理”成为国防科委七所院校公用教材。 1964 年,计算机专业的第一名硕士研究生李智渊毕业( 1961 年入学,导师:刘锦德),毕业专业为《解算装置》,研究方向为模拟计算机。 1965 年,为电子部第十研究所 204 雷达工程研制完成模拟机的“低漂移晶体管放大器”。 1967 年,为三机部六院五所歼八 -1 用指挥仪研制成功全晶体管运算放大器。 1968 年 8 月,为国营 766 厂的“双积分式数字电压表”项目研制并完成了“低漂移宽频带运算放大器”研究和产品。 1969 年,为总参 913 厂所承担的西安测控中心用 48 号机工程完成了全晶体管运算放大器的研制任务。  

 
 
•  441-B 晶体管计算机  

1964 年 5 月,成电计算机专业开始仿制 441-B 晶体管计算机,张志浩为总负责人,周锡令、程正贤为助理,周锡令为总工程师,原均任政治协理员,许家材、陈景春、龚天富等参加 441-B 计算机的程序设计工作。同时,充实了工人队伍,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计算机部件和安装生产线,进行板件焊接和电装等工作。 

1966 年 4 月,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仿制的 441-B 晶体管计算机安装运行,并参加了在四川省重庆市举行的全国第一届新仪器新仪表成就展览。 

 
 
•  保密通讯专用计算机 

1970 年,成电计算机专业承担国家 930 工程(保密通讯专用计算机)的研制。 1972 年初, 930 工程告一段落,并于同年 3 月参加了通讯兵部在北京的展览会,运行速度 100 万次 / 秒。  

 
 
•  紫金 II 微型机系统 

1981 年 10 月,电子科技大学周明天教授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作访问学者。同年 12 月周明天与美籍华人黄仲翘博士共同在美国主持 “紫金 II 微型机系统”的研制,后立项为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982 年 1 月,微型机研究所所长刘锦德教授赴美国进行软件技术进修与考察,并在美国开展 16/32 位微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周明天、李智渊参加。同年 4 月,熊光泽讲师进入美国硅谷考察与进修。 1984 年 8 月,周明天在美国和香港先后主持完成了两个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紫金 II 微型机系统”和“ MC68000 ( ZD4000 ) 32 位微型机系统”的研制,并向南京 734 厂指导转产后回国,并担任四川新兴计算机集团公司首任总工程师。 1984 年,“紫金 II 微机系统”通过部级生产定型鉴定,获第四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5 年 1 月,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财政部、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召开的国家科技攻关经验交流会上,四项计算机科技攻关项目受国务院表彰和奖励,周明天主持研制的“紫金 II 微型机系统”榜上有名。 1985 年 10 月,“紫金 II 微型机系统”(周明天、张历生等)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紫金 II 微型机系统在南京 734 厂、陕西计算机厂、福建计算机厂批量生产,产值愈亿元,利税达三千万元,用户遍及当时全国 29 个省、市、自治区。该事件后被列入“中国电子计算机事业发展三十周年大事记”。  

 
 
•  MC68000 ( ZD4000 ) 16 位微机系统 

1982 年 1 月,微型机研究所所长刘锦德教授赴美国进行软件技术进修与考察,并在美国开展 16/32 位微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周明天、李智渊参加。同年 4 月,熊光泽讲师进入美国硅谷考察与进修。 1984 年 8 月,周明天在美国和香港先后主持完成了两个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紫金 II 微型机系统”和“ MC68000 ( ZD4000 ) 32 位微型机系统”的研制,并向南京 734 厂指导转产后回国,并担任四川新兴计算机集团公司首任总工程师。  

 
 
•  UNIX V.7 操作系统分析与移植  

1983 年 9 月,完成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UNIX/V7 操作系统分析与移植”。获“六五”国家科技攻关优秀项目奖、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4 年 4 月,联合国工业开发组织在我校建立“ UDIDO 微型计算机应用开发技术培训中心”,刘锦德任主任,熊光泽任副主任,李国华任办公室主任。 1984 年 6 月,电子部批准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建立微型计算机研究所 [ 电计字 1358 号文 ] ,主要任务是承担科研任务和培养研究生。刘锦德被任命为研究所所长,熊光泽为研究所副所长。

  
 
•  0600 (华胜3000)系列 32 位微机工程工作站  

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0600 (华胜 3000 )系列 32 位微机工程工作站”(刘锦德、周明天、卢显良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机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三委一部”“七五”攻关表彰奖。

  
 
•  VAX/VMS 操作系统分析与汉化  

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VAX/VMS 操作系统分析与汉化”(吕志杰、杨国纬等)项目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机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CERNET 暨西南中心节点建设  

1994 年 7 月,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 CERNET )西南地区中心节点论证,技术方案由周明天主持定稿,我校成为 CERNET 西南地区中心节点,并被确立为 CERNET 全国专家组第一副组长单位。主要负责人:李士成、周明天、雷维礼等。 

1994 年 3 月,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信息网络管理办公室”(网管办),主任:雷维礼,副主任:姜昆。 1994 年 7 月,由吴小平副校长领队,周明天、雷维礼等赴清华大学参加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 CERNET )西南地区中心节点的论证,技术方案由周明天主持定稿,我校成为 CERNET 西南地区中心节点,并被确立为 CERNET 全国专家组第一副组长单位。 1994 年 11 月,周明天、卢显良、刘乃琦、陈耕云、曾家智任校信息网领导小组专家。 1996 年 8 月,校网管办与计算中心合并,组成信息中心,包括“中国教育科研网( CERNET )”网管中心和原计算中心。主任:李士成(兼),常务副主任:卢显良,副主任:雷维礼,汪文勇,杨国纬。 
 

电科集团 15 研究所 

•  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成批生产的通用计算机 108 乙机研制成功并投入成批生产  

DJS - 6 是采用晶体管电路的第二代通用数字计算机, 1965 年下半年由四机部十五所开始设计, 1966 年 3 月完成设计,由 738 厂投入成批生产。 

该机是我国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的代表机型;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内,该机是我国当时性价比最高的通用计算机,其可靠性和实用性也是当时最高的。 

该系统是我国第一个用于大型实时工程的双工系统,它所确立的结构模式一直沿用到今天,它所确立的大系统设计原则,例如:各分机可分别实行硬软件独立检验、各级故障隔离、从局部到整体的全面模拟和检验、检验和模拟一直到端口并能从端口反馈回收问题等等,所提出的这些大系统设计思想直到今天也没有过时。 

该机共生产了 130 多台,是我国生产批量最大的第二代计算机。当时的应用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从工业到农业、从教育、科研到国防都有应用,在气象、飞机、舰艇、水利水电、军事指挥、火箭、卫星、甚至反弹道导弹试验系统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机还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指挥控制中心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由两台增强型 DJS - 6 (增强了实时数据通道和中断系统,以及存储器信息保护等功能)构成双工系统。相关的用户协会的单位用户当时达到 80 余家,得到普遍的好评。 

 
 
•  自主设计同性单元结构多处理机( 4CPU )系统( DJS26 )研制成功  

DJS-26机是自主设计的同性单元结构多处理机系统, 1975 年由四机部十五所开始设计, 1979 年 3 月完成研制,由广州计算机厂投入生产。该机荣立国防科工委二等功,和电子部优秀科技成果奖。 

该系统是同性结构的多处理机系统,即对称多处理机系统。当时的设计目标是为火箭卫星的各级测控系统,设计一种统一的计算机,以改变当时各个级别的测控站使用众多型号的计算机所造成的系统性差的状况,克服人员培训和调动、器材备份、图纸资料、接口关系、软件通用等方面的困难,同时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为将来深空探测开发长时间可靠工作的计算机系统探索经验。 

该系统可根据需要配置不同规模的模块,组成不同性能和价格的系统,以适应不同级别的测控站的要求。系统的四套中断系统是相互独立的(在电路和结构上均保持独立),既可以分别响应中断,以提高实时响应的速度,又可以互为备份以提高可靠性。该中断系统即便今天也没见到第二个这样的系统。为该系统自主研制了多处理机多道、多任务操作系统。 

该系统在我国第一颗同步通讯卫星( 331 工程)的发射任务中用于指控中心计算机;同时还安装在远望号上,参加了我国第一次射向南太平洋的洲际导弹全程试验( 718 工程, 580 任务)。 
 

二炮装备研究院 

•  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系统  

1978 年全军启动作战指挥自动化工程。为解决作战指挥自动化中的中文信息处理需求,二炮二所于 1979 年 10 月开始研制中文信息处理系统。 1980 年 10 月成功研制出第一台实用型汉字智能终端( VDDS )。而后,汉化了基于西文计算机信息处理基础上的全部软件,完成了 VDDS 汉字智能终端与 VT-60 计算机联机开发,构成了我国早期的中文信息处理系统。并于 1980 年底,在二炮二所,用此系统,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我国全汉化作战指挥系统的功能演示。 

该系统是我国第一套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系统,为我军乃至我国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其中 VDDS 汉字智能终端是国内较早研制成功的微机处理机汉字终端,在军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此系统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  国家汉字点阵标准研制  

根据原国家标准局和原电子工业部下达的任务,为了计算机系统处理汉字信息的需要。从 1979 年到 1993 年由原二炮第二研究所主办,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原电子部四所、中标公司等军、地十多个单位参加。共研制了 GB/T5007.1-1 信息交换用汉字 24 × 24 点阵字模集、 GB/T5007.2 信息交换用汉字 24 × 24 点阵字模数据集、 GB/T5199.1 信息交换用汉字 15 × 16 点阵字模数据集等 25 项国家汉字点阵标准, 8 项国家文化部汉字点阵标准。这些标准当时基本满足了社会各界及军队汉字信息处理的需要,解决了电子计算机显示、中文文件编辑、排版、通信打印等汉字信息处理的难题。曾获得国家标准局一等奖、电子部一等奖、国家科研进步二等奖、以及文化部的二等奖。由于字型结构正确,偏旁部首统一、布白度均匀、字体美观,深受国内外欢迎,在国际竞争中,为祖国争了光。美国的 IBM 、 DEC ,日本的 NEC 、 EPSON 、富士通、日立,法国的布尔等公司都购买了标准的使用权。

  
 
•  ZD-2000 汉字微型计算机研制  

我国首例 PC 汉字微型计算机,也是我国投入批量生产的第一个汉字微机型号。该机所创造的中西文兼容技术、汉字内外码标准和方法、汉化的操作系统等技术的体制和方法以及思路在国内均为首创,后被国内、外同行们所采用。该机成批量的生产和交付,对我国和我军初期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该机被电子工业部评为科研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军用汉字( JH )微机系列研制工程  

军用汉字( JH )微机系列研制工程即“ 834 工程”是 1983 年 4 月,国防科工委根据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研制军用汉字( JH )微机系列而正式批准成立的重要工程。工程由国防科工委领导,第二炮兵技术抓总,总参通信部、海军、空军、炮兵及国家电子部、航天部等 10 多个军内外单位具体组织实施,数千名科技人员参加。 

“ 834 工程”研制了一批 JH 系列机、专用机,基本覆盖了我军不同领域对军用汉字微机的需要;在技术准备和实施中有 40 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和军内科技进步奖,包括中西文处理兼容技术、汉字 PC 机技术、窗口式人际友好交互技术、汉字字型技术、汉字机要加密技术等诸多应用技术。 

“ 834 工程”是在我军迈向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军委老一代领导人亲自关注的一项军事高新技术工程,也是军内和国内推进信息化技术进步的大规模先导性系统工程。它成功突破了我国计算机中文信息技术的瓶颈,确立了汉字信息处理的技术体制;率先研制和运用了汉字微机等中文信息处理装备;开创并成功实施了军内外多个领域的信息化大型应用工程。该工程为加快我军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力条件,也为促进国家信息化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方正集团 

•  由王选教授研制的华光Ⅲ型中文电子出版系统诞生并投入使用  

从 1975 年开始,王选教授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以后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究开发,跨越当时日本的光机式二代机和欧美的阴极射线管式三代机阶段,开创性地研制当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针对汉字印刷的特点和难点,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 ( 参数 ) 描述笔划特性的方法,并取得欧洲和中国的相应发明专利。这些成果的产业化和应用,开创了汉字印刷的一个崭新时代,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 1987 年该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同时,他又相继提出并领导研制了大屏幕中文报纸编排系统、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统、远程传版技术和新闻采编流程管理系统等。这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得到迅速的推广应用。 

王选教授发明的激光照排技术,经方正集团成功转化并产业化, 成功闯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市场化道路。 如今,方正新闻出版领域的技术占据了国内 85 %以上的市场份额 以及 90 %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 ,印刷领域的相关产品成功挺进海外市场,覆盖了亚太和欧美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方正报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推广和使用  

报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简称 DAM 系统)是利用中文信息处理和网络技术,对新闻媒体行业的生产及经营管理全流程进行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开创性工作。 该系统在 2005 年获新记联“王选新闻科技奖”一等奖,并在 2006 年获北京市科委颁发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 世纪 90 年代初,方正首次研制的中文全流程新闻采编技术和广告管理与制作技术,开创了中文报业生产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先河。历经 12 年的五代技术升级,报业 DAM 系统研制了多种新技术和多项发明专利,解决了手工操作条件下的种种弊端,攻克了修改痕迹跟踪、 XML 实体数据描述、自动组版、海量数据存储、一体化版面协作、可视化模板组件技术、触发式发布等多项业界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报业数字资产的高效一体化生产和经营管理。系统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并部分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新加坡联合报系、香港明报等全球 400 余家中文报社,中文报业市场占有率达到 85 %以上。累计销售相关软件 6000 多套,直接经济效益 10.2 亿元,创汇 1000 多万美元,并且每年为报业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达十几亿元,在加强舆论导向、贴近读者、丰富新闻内容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  方正 Apabi 数字版权保护系统诞生  

方正 Apabi DRM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 eBook 、电子报纸、电子杂志、电子公文交换以及其他电子文档的版权保护等方面。 该系统在 2003 年获得信息产业部重大技术发明专项奖励; 2004 年,方正 Apabi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 Apabi DRM )被国家 科学 技术部评为 “2004 年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 ,被第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评为“优秀产品奖”,被中国电子学会评为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二等奖。 

Apabi DRM 形成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如数字内容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可信计数机制、使用规则的描述和验证、权利转移、可信执行等等。与国外的同类技术相比,该系统在 DRM 整体技术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 eBook 可信计数机制和 eBook DRM 环节的完整性等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方正 Apabi 数字版权保护及应用系统在 Apabi DRM 核心技术基础上,实现了 Apabi 网络出版系统、 Apabi 多维电子公文交换系统、 Apabi 重要文档防扩散系统、 Apabi 原版原式电子报纸安全发行系统、搜书网等相关应用系统。与国外同类系统相比, Apabi DRM 系统更适合中国的国情。方正 Apabi DRM 系统自 2001 年推广使用至今,已创造经济效益 1 亿多元, 2004 年年销售额达到数千万元,增势良好,同时产品已远销海外。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  我国第一台军用计算机“ 901 型军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58 年,军事工程院海军工程系系党委研究决定成立 331 (后更名为 901 )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组,从事鱼雷快艇指挥仪的研制工作。在上级机关、兄弟单位和海军的大力支持下,研制人员奋勇攻关, 1958 年 9 月 28 日, 331 型舰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经过分调、联调、正确性调试、稳定性调试、初步考核和试算,结果正确,表明 331 (后更名为 901 )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59 年 6 月由海司负责组织了 901 型电子计算机鉴定会,鉴定认为:军事工程学院首次在国内制造出专用机,为专用机的研制提供了经验。 

为解决 901 机体积和重量的问题, 1959 年 3 月成立了 901 小型化研制组, 1961 年 3 月, 901 计算机确定要晶体管化,并被列为国家研制项目, 1962 年 12 月,研制出 1 台实验室内运行的晶体管化的 901 电子数字计算机。 

1964 年 8 月 901 机安装到北海 183 型快舰上进行海试, 1971 年 9 月造船工业领导小组核准 901 鱼雷攻击指挥仪设计定型, 1977 年完成生产定型和产品定型,装备部队, 1978 年 901 晶体管计算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湖南省科学大会奖。

  
 
•  我国最早一批采用国产晶体管的电子数字计算机“ 441B 系列计算机”研制成功  

20 世纪 60 年代初,我国急需功能强、性能好、稳定可靠的计算机。针对电子管计算机的缺点, 1962 年 3 月 5 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立设计组,开始研制晶体管计算机 441B 。 

利用国产晶体管能否研制出稳定可靠、性能好的晶体管计算机成为当时国内有争议的问题。设计组经过调研与分析,发明了稳定可靠的推拉式触发器和隔离阻塞式间歇振荡器及其它电路,对晶体管参数离散问题予以补偿。 1964 年 11 月,首次研制成功抗干扰能力强、稳定可靠性极高的 441B 晶体管计算机。 

1965 年 2 月 10 日通过 332 个小时 25 分连续、稳定、可靠性的考核。 1965 年 4 月 26 日,通过正式鉴定。 441B 的主要性能为:字长 40 位,主存容量 8192 × 20 ,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 1.2 万次。 441B 可直接利用市电供电,不需电动发电机隔离,电源电压拉偏范围可达± 20% 。 

鉴于 441B 机的突出优点,原国家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指示,要尽快复制与推广。 1965 年 3 月 1 日至 4 月 17 日,组织了 16 个单位 64 人参加了 441B 复制和推广集训,并在其后复制了 11 台。 

441B 机共推广应用 30 多台,在国防科委各基地、国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关政府部门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  我国第一台高射火炮射击指挥仪“ 441C 晶体管化专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由于我军已装备的仿苏半自动机电式高炮指挥仪难以适应对机动性强的新型战斗机的作战,迫切需要装备全自动高炮数字指挥仪, 1966 年 2 月国防科技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委)正式下达研制 441C 数字式高炮指挥仪任务。 

441C 高炮数字指挥仪是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第一台数字式高炮指挥仪。 1973 年完成小批量生产提供炮兵部队试用, 1975 年军委炮兵司令部在北京召开产品设计定型会,命名为“ 59 式 57 - 1 高炮数字指挥仪”,开始小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1978 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441C 高炮数字指挥仪的主要技术特色和创新点有: 

•  解决了+ 40 度到― 30 度恶劣野外工作温度环境中,采用国产晶体管的军用专用计算机系统的高可靠性技术问题。 

•  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模拟 / 数字和数字 / 模拟信息变换装置。 

•  自主开发了国际先进的、适应多种战斗机机动飞行航路的高炮射点自动解算算法和软件。 

•  研究提出并实现了应用效果很好的高炮数字指挥仪室内动态仿真系统,在国内首创了数字动态仿真实验方法。 

 
 
•  我国自主研制的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系统“ 151 型百万次级计算机”研制成功,装备于远望一号测量船 , 参加我国首次洲际导弹试验测量任务  

为发展我国的洲际导弹,建立远洋靶场,中央专委立项,于 1969 年正式下达了“ 718 工程”的研制任务, 151-3/4 型百万次级计算机是该工程的中心计算机,安装在远望一号测量船上,负责引导船上各种测量设备(测量雷达、双频遥测、光学仪器等),准确捕获和跟踪目标,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精确计算,综合处理和事后分析。 

1976 年研制成功的 151-3/4 型计算机系统包括了二台百万次大容量 151 - 3 型单机,专用交换器,八台磁带机,四台宽行打印机,四台 X - Y 笔绘仪和四台大屏幕显示器等。系统结构具有容错能力,实现了双机自动切换和可变结构,自行设计了实时操作系统和专用测量控制软件,并研制了一套国产化的 TTL 小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上达到了当时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151-3/4 型计算机先后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洲际导弹全程试验的落点测量( 580 任务)、我国首次远程导弹水下发射的落区测量,以及我国首次同步卫星 的计算测量等重大任务。 19 78 年 151-3 型单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51-4 型机(双机)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远望综合测量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580 ”洲际导弹全程试验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  我国最早一批采用国产集成电路的军用计算机“ 030 潜艇鱼雷攻击指挥仪”研制成功  

030 潜艇鱼雷攻击指挥仪是一台专用的固体电路 ( 集成电路 ) 计算机。 1968 年 10 月酝酿、准备, 1969 年 4 月“ 418 ”会议确定此研制任务, 11 月由国防工办、国防科委联合下达了研制任务书, 1970 年 10 月完成。 

030 机所使用的固体电路是国产的,由哈尔滨工程学院电子计算机系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共同研制,用于计算机的 DTL 电路。海军装备部指定用于 030 机,实践证明,该套电路稳定、可靠。 

030 机研制的技术措施和指标: 

1 、采用我国东海舰队创造的一整套控制鱼雷攻击的数学模型,比苏式机电指挥仪好。 

2 、采用半导体存储器 ( 固定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 )1024 单元。 

3 、数字转换采用步进电机和粗、精组合的交流电机方案。 

4 、系统上,采用多累加器和变址器结构,字长 19 位。 

5 、生产工艺比较先进 ( 如机柜焊接工艺 ) 

030 计算机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国产固体组件的计算机,该机获 1978 年湖南省科学大会奖。

  
 
•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面向国产计算机的 Fortran 编译系统研制成功  

1971 年秋,国防科委决定由长沙工学院牵头,电子部 15 所、 706 所、 738 厂和天津电子仪器厂等单位参加,开展我国第一个 FORTRAN 编译系统的会战。陈火旺主持了此次会战,并负责编译器的总体设计。当时使用的语言蓝本是 FORTRAN II 。 1973 年完成了编译器的详细设计,并于 1975 年完成 441B - Ⅲ 计算机上的 FORTRAN 编译系统。基于相同的详细设计,此后还完成 718 计算机上的 FORTRAN 编译系统。这项工程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 FORTRAN 编译系统、实现国产计算机配备 FORTRAN 程序设计语言的新时期,其直接成果在国内许多单位 (如电子部 15 所、 738 厂、七机部、天津电子仪器厂等)得到推广。 441B - Ⅲ 的 FORTRAN 编译系统 197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亿次电子计算机系统“银河- I 巨型机”研制成功  

银河-Ⅰ巨型计算机是中央 1977 年 11 月 26 日批准下达的一项重大国防科研任务,由慈云桂教授挂帅主持,于 1978 年 5 月开始研制, 1983 年 11 月鉴定公布,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每秒亿次运算的向量巨型计算机。其结构特点是双向量阵列、素数模交叉存储器、多高速 I/O 通道、高密度组装工艺和高效平行短风道均匀通风散热系统,在全国率先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制定了软件工程规范,完成了包括自主操作系统、语言编译系统、数学程序库、多级诊断程序等大规模基础软件系统,实现了从纸带到键盘的软件输入方式的重大转变。它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巨型计算机的空白,标志着我国进入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银河-Ⅰ巨型计算机主要用于计算流体力学、石油勘探、核物理科学计算等领域,对我国国防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成果 1984 年被中央军委评为特等国防科技成果奖。 

 
 
•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全数字仿真机系统“银河仿真- I 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银河仿真 I 型计算机( YH - F1 )是国家“六五”期间确定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其目的是打破国际封锁、建立我国自己的数字仿真系统,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需要。 

该机八五年通过国家级鉴定,鉴定认为:“ YH - F1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全数字仿真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稳定可靠,技术指标先进,软件配套,具有八十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全数字仿真机的空白。” 1987 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8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以该机为核心在国内建立了十个数字仿真中心,包括海军、空军、二炮、航天部一院、二院、三院、上海航天八部中船总。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大等。开创了数字仿真的新时代。特别在研制长征二号捆绑式导弹中,进行了 200 次数学仿真, 7 次半实物仿真,发射一次成功。为缩短研制周期,提高研制质量,减少研制经费作出了重大贡献。 

 
 
•  我国第一个应用国产巨型机研制的石油勘探数据处理系统“银河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研制成功  

银河地震数据处理系统是为加强我国地震勘探的处理能力,发展石油勘探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大科研任务。 1982 年 6 月 14 日经石油工业部和国防科工委商定,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和石油部地球物理勘探局共同负责以银河计算机为主机研制“银河地震数据处理系统”。 1982 年 8 月 30 日研制双方签订了“银河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合作协议, 1987 年 2 月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同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银河地震数据处理系统”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自行设计、研制和开发的第一个大型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它是由改进后的银河主机系统、两台前端机系统、地震应用软件系统和银河网络系统等构成的大型复合分布式系统。主要包括地震数据处理应用软件、模型模拟软件、专用系统软件及软件工具、银河主机与前端机接口、银河网络与远程工作站,并对银河主机系统进行了改进与扩充。解决了异型机连接,建立功能分布式处理系统,应用软件优化及全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等技术关键。它的研制成功,为石油勘探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积累了我国大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研制的宝贵经验,并培养锻炼了一支应用软件的开发队伍,标志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应用软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通用十亿次并行巨型机“银河- II 并行巨型机”研制成功,被选为 1992 年全国十大科技成果之首,写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银河-Ⅱ巨型计算机 1987 年 3 月开始研制, 1992 年 11 月鉴定公布,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面向大型科学 / 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通用十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其结构特点是四向量多处理机系统、高速大容量共享主存和双高速 I/O 子系统。它的研制成功进一步缩小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又一次打破了国外在巨型机技术上对我国的封锁,使我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水平达到新的高度。银河-Ⅱ计算机主要用于天气预报、核物理、计算流体力学等领域,推动了并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对国防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发挥了巨大作用。 

银河-Ⅱ巨型计算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3 项,被列为 1992 年全国十大科技新闻之首,写入李鹏总理政府报告。

  
 
•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浮点超长字实时全数字仿真计算机“银河仿真 -II 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及电子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银河仿真Ⅱ型机是国家“七五”末“八五”初重点攻关的高科技项目。它是用于仿真的专用巨型机, 1989 年 10 月开始研制,体系结构采用面向同步总线的异构型多处理机,包括通信控制处理机、运算逻辑处理机、乘法处理机、存贮处理机、函数存储处理机和输入输出处理机。并行处理每秒可执行 7500 万条指令,获得 2500 万次浮点操作结果。技术上,大胆采用提高仿真精度的 65 位浮点格式;优化多处理机编译器。将循环嵌套从三重扩大到七重,研制出当时国内最大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运用了高密度组装的大插件技术。该机 1993 年 6 月通过国家级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银河仿真Ⅱ型机处于国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研制仿真机的水平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该机安装在北京仿真中心,海鹰仿真中心和航天部一院十二所等单位,并先后完成了红旗系列导弹、长征二号、三号捆绑式火箭、激光制导空空导弹、海鹰直航式导弹、垂直发射多弹头预研等十几项新型武器的仿真任务。在长三捆仿真中创造了当时 国内仿真系统规模的最新 记录。 

1993 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新闻及电子十大科技成果。 1994 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被评为 1997 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列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事记和十四大以来大事记  

银河 - Ⅲ并行 巨型计算机系统 1993 年 8 月正 式立项, 1997 年 6 月研制成功,当选为 1997 年全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写入《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党的十四大以来大事记》中,获 1999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银河 - Ⅲ采用分布共享存储结构,面向大型科学 / 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在访存指令直接访问全局共享分布存储器,基于三维环网拓扑的宽带、低延迟通信, MPP 资源管理与处理机调度,可移植 PDI 框架的并行 I/O 软件,面向多种语言、多目标机的具有统一中间代码结构的高性能优化编译,巨型计算机高性能网络软、硬件设计等技术方面属国内领先水平,综合技术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银河 - Ⅲ适用于核物理计算、计算空气动力学、数值天气预报等重要领域的大型科学 / 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系统规模可从几十亿次到几千亿次平衡可扩展。提交鉴定的系统由 128 个计算处理结点、 8 个计算处理备份结点和 8 个 I / 0 处理结点及相应的系统软件构成,基本字长 64 位,峰值性能每秒 130 亿浮点运算。 

银河 - Ⅲ巨型机的应用推广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共生产安装 10 台套,为我军现代化、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总参气象中心、空军气象中心、海军试验基地、上海区域预报中心、乐捷网络公司、总装某基地、国家气象中心等单位先后采用银河 - Ⅲ作为其业务系统的主机。

  
 
•  我国第一台万亿次超级并行计算机系统“银河新一代超级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银河新一代超级并行 计算机系统是我国首台万亿次计算机系统, 1997 年 12 月开始研制 , 2000 年 7 月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技术上取得新突破,获 2002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银河新一代超级并行 计算机 采用基于超级结点的层次式可扩展并行体系结构,由 1024 个高性能微处理器组成,内存 512GB ,磁盘 5TB ,峰值性能每秒 1.0674 万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的实用性能高, Linpack 测试值为 656.9GFLOPS ,结点间用户级通信带宽为 312MB/s 、延迟为 8.3μs 。对核模拟等典型应用程序,在相同规模时与当时国际主流高性能计算机相比,银河新一代超级并行 计算机 呈现出相当或更高的并行加速比,而实际计算能力是它们的 2 倍左右。 

银河新一代超级并行 计算机 研制过程中取得了多项重大技术创新,其综合技术与当时国际最先进的并行计算机系统相当,总体上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主要技术创新有:( 1 )基于超级结点的层次式可扩展并行体系结构与软硬件综合优化技术;( 2 )基于源同步传输与通信抽象层的高带宽、低延迟互连网络和通信技术;( 3 )操作系统中灵活方便的资源管理、处理机调度和单系统映象综合优化技术;( 4 )基于 OpenMP 可扩展到 1024 个 CPU 的并行程序设计环境;( 5 )并行双沿长线传输的全系统 150MHz 高频实现技术等。 

银河新一代超级并行 计算机 应用效果十分突出,取得了重大的军事和社会效益,已实际应用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海军、南京军区等部门。 

 
 
•  我国第一代导航通信系统的地面信息处理系统“北斗一号地面信息处理系统”研制成功  

“ 北斗一号 ” 是我军“九五”重点型号装备工程,是我国首个卫星定位系统。“北斗一号”地面信息处理系统是 “ 北斗一号 ” 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 “ 北斗一号 ” 的全部数据处理、定时与定位数学建模与计算、系统管理和业务管理等核心任务,同时完成全系统定位、通信、定时三大功能。主要特点为强实时、高可靠、大容量和大规模分布处理,是国内规模最大和性能最高的高可靠、强实时、大容量和大规模分布信息处理系统,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北斗一号”地面信息处理系统可分成对称的两个部分,每部分由 I/O 处理、计算处理、管理处理、定轨处理、业务监控和系统监控构成,从而形成双工。通过双套高速存储器通道将 I/O 结点机、计算结点机和管理结点机紧密耦合起来,完成强实时通信。系统外围通过双套快速以太网将定轨结点机、监控机、监控分系统、外部数据网连接起来,完成弱实时通信。 

“北斗一号”地面信息处理系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在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的技术垄断,实现了我国、我军在卫星导航定位领域零的突破,不仅对我军打赢在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广泛应用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必将对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  我国第一台高端线速核心路由器“银河玉衡 9108 核心路由器”研制成功  

银河玉衡 9108 核心路由器于 2001 年 3 月 26 日通过技术鉴定。银河玉衡 9108 核心路由器是我国第一台拥有软硬件全部自主设计的高端线速核心路由器,整体技术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 

主要创新有: ( 1 )高性能线速路由交换。自主设计的无阻塞交换网络和大步调度策略,获得了 72.24Gbps 的峰值交换能力和 29.52Mpps 的包转发率 ;( 2 )自主设计高性能网络处理器。网络处理器采用并发及流水处理,优化分组转发表结构等,实现分组线速转发。实测单网络处理器包转发率为 3.565Mpps ;( 3 )自主设计了高速交换、无阻塞调度、分组转发等十五种网络芯片,掌握了研制新型网络装备的核心技术;( 4 )在分布处理协议软件结构下,实现了全套 TCP/IP 协议、 三种主流路由协议,具有报文过滤和路由协议认证等安全机制。 

银河玉衡 9108 核心路由器研制成功,增强了我国网络通信的科研能力,使我国在高端路由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由 10 年缩短到 2 年,突破了高端路由器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自主设计了一套网络芯片,并掌握了核心软件技术,标志着我国成为少数具有自主研制高端路由器能力的国家之一。这一标志性成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提升了我国在信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有效抑止了国外高端路由器独霸国内市场,对打破我国高端路由器依赖进口的局面、加速我国高速网络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增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央电视台在鉴定当晚的《新闻联播》中作了报道,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通稿。该成果得到了中央军委领导的表扬,总装备部发了贺信。 

 
 
•  我国自行研制的“银河飞腾”航空微处理器和超长指令字数字信号处理器系列芯片研制成功  

“银河飞腾 50 ”项目是为解决新一代航空工程中关键的航空微处理器芯片而紧急安排的专项型号任务。“银河飞腾 50 ”达到军标 B 级可靠性指标,于 2001 年 12 月通过设计定型鉴定和用户的认可。目前该芯片的批量订货应用十分成功。 2003 年“银河飞腾 50 ”航空微处理器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 年研制成功的“银河飞腾” D 系列 VLIW 高性能 DSP ,包括 D3B 浮点 32 位军用 DSP 芯片及其 IP 核,以及自主创新的超长指令字结构 DSP D4B 芯片及其 IP 核。 D3B 主频 250MHz ,实现了 2GMIPS 和 1.4GFLOPS 。它设计实现了 0.18 μ m 工艺下当时综合性能最高的浮点 DSP ,并达到军用可靠性设计指标。该芯片获 2005 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D4B 采用创新的体系结构,可稳定运行在 260MHz ,性能高达 2.8GMIPS ,节电模式下仅 200mW 。 D4B 配套有 C 编译器、仿真调试软件、开发板和仿真器和集成开发环境。 D4B 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0 余项。 

银河飞腾 D 系列 DSP 芯片及 IP 核获得广泛批量应用,获 2006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通过结构化保护级安全认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银河麒麟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研制成功  

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是由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的具有自主版权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共获得软件著作权 12 项,申请发明专利 20 余项。该系统支持多种微处理器和多种计算机体系结构,具有高性能、高安全、高可用、可扩展和强实时的特点。 

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自主设计了层次式内核结构,内核由自主研发的基本内核层和基于 FreeBSD 改造的系统服务层组成。基本内核层对硬件进行基本抽象,支持事件、分区、任务等概念,为系统服务层提供任务管理、中断处理、存储管理、实时框架和加密框架等功能。系统服务层负责实现复杂的系统策略,为上层应用软件提供常规的 Unix 服务,并实现与 Linux 的目标代码兼容。两个层次间通过事件处理和系统调用机制相耦合。这种层次式内核结构具有结构精简、可扩展性好、运行效率高等优点。 

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与 Linux 应用二进制兼容,是国际上第一个通过 Free Standards Group 组织 LSB ( Linux Standard Base )认证的非 Linux 内核的操作系统,并在国内率先通过了公安部结构化保护级和解放军测评认证中心 B+ 级安全认证。 

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研制过程中十分注重产、学、研、用的一体化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目前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已在军事、政务、金融、电力、证券等重要领域得到成功应用,并于 2004 年加入商务部援外出口。 

 
 
•  1966 年国防科技大学成立全国第一个计算机系  

1958 年 11 月,军事工程学院陈庚院长决策建立计算机专业, 1960 年 2 月成立电子计算机教研室。随着专业教学的实施,军事工程学院的计算机学科,经历了从初创到巩固、充实和发展的时期,已形成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教学科研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计算机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 1959 年至 1966 年 4 月,已走完了几个完整的教学循环,在校本科 368 名,已毕业 3 期 192 名。 1961 年 6 月 19 日,经国防科委批准计算机专业可招研究生。为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满足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1965 年 12 月 9 日军事工程学院党委向国防科委党委报告提出成立电子计算机系。经过一段紧张地筹备工作之后, 1966 年 3 月 29 日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签发( 66 )科 8 字 189 号命令,任命慈云桂为电子计算机系主任, 1966 年 4 月 1 日成立国内第一个计算机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 / 中国最早招收的计算机专业学生  

1956 年 2 月,为适应尖端科学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哈尔滨工业大学指派吴忠明、李仲荣等几位青年教师创办计算机专业。该专业是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当时隶属于仪器制造系。专业建立之初,坚持以数字计算机为主的专业方向。在以后的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中,包括为师资队伍培养的课程选择,都依循于这一有利于早出人才,多出成果的目标,为哈工大计算机专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专业成立之初,哈工大就积极筹备招生事宜,并在全国最早发布计算专业的招生简章,并在同年 9 月,首次招收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成为全国最早招收的计算机专业学生。 1958 年从其他专业 55 级学生中转到计算机专业一个班,这个班的学生于 1960 年毕业,成为哈工大计算机专业首届毕业生。这批学生也是幸运的一批学生,他们曾接受过邓小平同志的视察,还与来校讲学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一起座谈,受益匪浅。

  
 
•  中国第一台结构式模拟计算机的诞生  

1955 年 10 月至 1956 年 5 月,青年教师李仲荣和吴忠明在专业筹建过程中初步掌握了结构式模拟计算机的原理与结构;掌握了设计、制造方法模拟计算机的。 1956 年 6 月至 9 月,哈工大计算机专业教师一边阅读苏联相关研究的文章,一边深入研究模拟机主要部分的各种线路。同时开始在实验室中对各种线路进行实验,选择在当时条件下最适宜的直流放大器线路及结构设计。 
  1957 年 1 月,实验及非线性部分已基本上完成。经过深入研究,解决了制造模拟计算机的理论及实际问题,制成我国第一台比较完整的结构式模拟计算机。 

这台模拟机制成后在教学中发挥较大作用,开出电子模拟计算机部件及解题实验 8 个,参加实验的学生人数达 1000 人次。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王广雄还曾利用这台模拟机进行毕业论文中的自动调节系统模拟。 

中国第一台结构模拟计算机在哈工大研制成功引起强烈反响。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和苏联模拟机专家 Коган 等科学家先后参观并指导。 

 
 
•  中国第一台能说话会下棋的数字 计算机  

1957 华罗庚先生参观了哈工大研制的全国第一台结构式电子模拟计算机,还提出希望哈工大计算机专业能做一台他在国外看到过的“三堆下棋计算机( NIM )” 。 1958 年十一前,吴忠明教授提出了“三堆数字下棋计算机”的逻辑设计。很快这项建议得到了校、系领导的批准,并获得同学们的支持。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创始人之一陈光熙教授负责机柜的机械工艺设计;从逻辑设计到线路工艺设计还有一个过程,仍由吴忠明负责;诸多研究生分工部件定型(如胡铭曾负责触发器定型);电源机柜由董文成负责;胡学义负责培训二年级学生的焊接技术;杜志书负责跑器材,跑加工;学生中有工作经验的带着同学做板金工,做机盒、支架,套丝扣等。 

在调机期间,邓小平、李富春、蔡畅、赵尔陆等领导还曾莅临参观实验室。不久,“三堆数字下棋计算机”和第二台“电子模拟计算机”送北京“全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勤工俭学展览会” 展出,由胡铭曾担任讲解。 

 
 
•  中国首创挤出―切断制造磁芯方法  

陈光熙教授于 1962年开始研究制造磁芯的新工艺方法,即“挤出――切断工艺”。经过一年的努力,在自制的简易设备上,用“挤出――切断方法”于1963年8月试制出第一批多孔磁芯及超小型磁芯,并通过多次试验验证了这种新的成型方法。用“挤出――切断法”成型的磁芯和常规冲压法成型的磁芯烧结后具有同样的磁特性,而且磁性能的均匀性还有所提高。初步成果说明这项研究是成功的。到1963年底已制造出不同尺寸的超小型磁芯三种,外径分别为0.5毫米,0.6毫米和0.8毫米。这三种磁芯可用于组成快速磁芯存贮器。 

陈光熙教授研制的 “磁芯制造新工艺”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该成果于1964年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合办的展览会上荣获新产品二等奖。产品和样品在全国第三届计算机技术会议上展览,相关论文在全国第三届,第四届计算机技术会议上发表。 

参加这项新工艺研制的有陈光熙教授和胡铭曾、戴宗恕、吴家彦、孔祥武、于树琨、程退安、赵振西等人。

  
 
•  最早进行容错计算机研制  

70年代,哈工大计算机专业研制的容错计算机在中国首开先河。 

这个项目是 1973年由四机部、国防科委、八机部先后下达的研究项目。研制目的是探讨提高计算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的途径和方法。其主要用途是实时控制国防空间地面的监视及指挥系统、重要机场和港口的自动管理导航系统、星际航行的制导系统等。1974年4月,项目组在1013所对容错机的总体设想进行了审查讨论。在这个基础上,对原设计进行了修改、补充及完善,并完成了整机的逻辑设计。 

1975年3、4月,对已经完成的设计先后组织了再次审查,容错机拿到抚顺电子仪器厂加工。哈工大还派出部分教师和73、74级工农兵学员去工厂参加这项研制工作。项目组在这台模型上对可靠率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对故障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使部件协同的双模系统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比单机提高了五倍。哈工大有关容错计算机的学术论文在1979年全国计算机年会上宣读。还有几篇文章登载在各种科技刊物上。计算机专业在科研工作基础上,编写了一份“容错技术”讲义,曾作为四机部教材会议的统编教材。

  
 
•  国内第一台在软、硬件方面全部自行设计的全屏幕笔操作  

在 20世纪80年代初,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舒文豪教授开展了字符识别的研究,是国内开展同类研究的最早单位之一。其在软、硬件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各个阶段都处于国内先进的行列。 

在 1985年全国第一届计算机应用成果展览会上就展现了文字识别的研究成果。随后其成果列入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立足国内器材、成本低、性能稳定的笔划坐标输入装置。针对联机手写体汉字识别系统各个环节的要求,提出了在不同情况下进行噪声滤除的算法;为克服习惯性连笔,研究了专门的笔段分割算法;为改善识别性能和提高识别速度,提出了在整字识别之间先进行偏旁部首粗分类,并在最终识别过程中加入笔段向量,笔段位置等细分类特征的新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偏旁内部无笔顺要求,以及分辨其相似字形等难题。最终研制成功可供实用的“手写汉字图文输入装置”。完成了“联机手写体汉字输入分析系统”的研制任务。通过了机电部组织的专家鉴定。此成果1992年获国家发明专利。 

随后,在 863的支持下,基于汉字识别的成果开始进行掌上型手写电脑方面的研究。1994年生产出国内第一台在软、硬件方面全部自行设计的全屏幕笔操作,笔输入的中文个人数字助理,填补了我国电子类产品的的一项空白。其成果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863高技术奖。美国Intel公司、日本富士通公司、台湾英业达公司及国内深圳桑夏公司、咸阳偏转集团、杭州信雅达等知名公司使用了本项目成果。 
 
 
 
•  中国第一支机器人足球队组建  

中国第一支机器人足球队于 1997 年 7 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同年 8 月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CAAI )支持下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 FIRA )中国分会在哈工大成立。 1999 年 8 月与 11 月分别在哈工大举办了首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邀请赛和锦标赛。国家 863 计划机器人专家贾培发教授和谭民教授出席了大会,并对中国机器人足球的开端表示热烈祝贺。 

( 摘自 www.FIRACHINA.NET ) 

 
 
•  中国第一个 FIRA 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  

2000年9月:在FIRA中国分会组织下,中国科技馆举办了第二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并选拔了参加第五届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的中国代表团。国家科协副主席张玉台教授被聘为名誉主席,并做了致词。 
   2000年9月:在FIRA中国分会的组织下,哈工大机器人足球队参加了在澳大利亚举办的第五届FIRA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哈工大队获得了一项冠军,并将FIRA锦旗从澳大利亚分会移交到中国分会。 

 
 
•  首次推出了仿真机器人足球项目( SimuroSot )和全自主型机器人足球比赛项目( RoboSot )  

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支持下,中国科技馆举办了第六届 FIRA “ 世界杯 ” 足球大赛,中国科协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周光召 院士被聘为名誉主席,并做了致词。大赛中 FIRA 中国分会提出的全自主型机器人足球( RoboSot )和仿真型机器人足球( SimuroSot )比赛项目已成为 FIRA 公认的比赛项目,它为国际机器人足球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航天二院 706 所 

•  我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 (103 机 )  

对我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 (103 机 ) ,早在 1958 年 8 月的人民日报上已有报道, 

研制单位只提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时过近半个世纪,建议写此事件时,写上两位负责人所在单位的名字:航天二院 706 所和中电科技集团 15 所。 

 
 
•  航天二院 706 所前身成立  

1957 年 11 月 16 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导弹控制与制导系统研究的研究室与通信兵部电子研究院合并组成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院址在永定路。这时五院的十四研究室就变成二分院的计算机研究室,这就是二院七 O 六所的前身,航天二院七 O 六所的历史也就由此开始。当时,这个室有三种专业技术人员,即模拟技术、计算数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人员,室主任张梓昌,政委席世堂。在五院期间,还曾命名为二分院计算处、二分院第五设计部,直到 1965 年转业,成立七机部,正式定名为七○六所。

  
 
•  我国第一批 FORTRAN 编译系统研制成功  

706 所两组人员分别在 DJS6 机( 108 乙机)和 DJS8 机( 320 机)上完成 FORTRAN 编译系统,在七机部内外广泛应用。 197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9 年获国防科工委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另有国防科技大学的陈火旺等人,在 441B 机上完成 FORTRAN 编译系统。)

  
 
•  S-8/10 计算机国家级鉴定  

706所在硬件没有逻辑工程图纸和微程序情况下,克服物质条件差的困难,圆满地完成了S-8/10的硬件系统研制任务。在软件没有源程序的情况下,对DPS6操作系统以及测试与验证系统等主要软件的核心部分进行了艰苦细致的剖析工作,扩充了功能和接口,形成了M4-S8操作系统。与主机研制同时,七O六所还自行研制了一些外部设备,其中5?英寸软盘驱动器和终端打字机已成功地接入S-8/10系统。 

1985 年 7 月 30 日通过国家鉴定, S-8/10计算机系统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其操作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我国第一台单主动轮磁带机研制成功  

该磁带机克服了传统直接压磁带的双压轮式磁带机的扭斜不易控制且易损伤磁带的严重缺点,单主动轮的正向、反向、停止是通过电磁铁和压轮来实现,带盘的驱动与制动采用印刷伺服电机来实现。这种机型国际上是 1963年出现的,706所于1967年研制成功,它是我国第一台单主动轮磁带机。 
 
•  我国第二台 104 机的科学计算 — 为两弹一星立大功  

1961年在706所投入运行的国产104型大型电子计算机,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二台大型计算机之一,它为航天工程、核工程的科学计算和气象预报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计算工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东风型号、红旗型号、长征型号、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等轨道计算、系统设计等,完成了1076项理论计算任务,耗机时约30000余小时,为各武器型号和卫星型号的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军击落入侵的美国U2飞机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当年五一节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参加上述工作的代表。

  
 
•  航天软件评测中心成立  

为了加强航天型号软件质量与可靠性的管理工作,推进软件工程化,促进软件研制过程及软件产品质量的提高, 1996年 7月 5日,“航天软件评测中心”在706所成立,这是全国国防口第一个软件评测中心。该中心承担了多种导弹武器系统、卫星系统等重大工程的软件评测任务,特别是在载人飞船工程中,作出重大贡献,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奖章。 

 
 
•  我国第一个实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成功  

1985年,706所(当时为204所)在王安机上成功开发了国内第一个实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1,并在齐鲁石化公司、大连新港等单位推广应用,获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优秀软件二等奖。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略)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联想集团研制成功“联想深腾 1800 大规模计算机”  

2002 年 10 月,联想集团研制成功“联想深腾 1800 大规模计算机”。该技术成果曾荣获“ 2004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国际通行基准程序 Linpack 测试表明,“联想深腾 1800 大规模计算机”实际速度达每秒 1.046 万亿次浮点运算,是世界上第一台实际速度突破每秒一万亿次的机群系统,在 2002 年 11 月世界最快的前 500 台超级计算机中排名第 43 位,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在世界 TOP500 超级计算机榜上“零”的纪录。它也是中国第一台实际性能突破万亿次水平的计算机产品,列 2002 年中国 TOP50 第 1 位。 

联想深腾 1800 实现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历史性突破。在大庆等油田、中科院系统、北大清华等高校、气象、航空等系统形成批量销售, 2003 年深腾 1800 在国内机群市场份额居第一位。在 2003 年 11 月发布的中国 TOP100 前 10 名中,联想深腾产品占有第 1,2,4,10 四个席位。 

“联想深腾 1800 大规模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是 2002 年我国的一个重大事件,与“中共十六大”等同时入选新华社“ 2002 年国内十大新闻”及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 2002 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联想深腾 1800 大规模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有力促进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高了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国际地位。 

 
 
•  联想集团研制成功“ 联想深腾 6800 超级计算机 ”  

2002 年 10 月,联想承担了国家 863 计划重大专项课题“面向网格的高性能计算机”。 2003 年 11 月,研制成功“国家网格主结点—联想深腾 6800 超级计算机”并通过了中科院主持的专家鉴定,同年 12 月被科技部作为“国家 863 计划重大技术成果”发布,同时入选“ 2003 年中科院六大科技创新成果”。该技术成果曾获“ 2005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联想深腾 6800 超级计算机”在国际认证测试中表现出世界领先的性能水平。在科学计算方面, HPL 实测速度达每秒 4.183 万亿次,列 2003 年 11 月世界 TOP500 第 14 位、中国 TOP100 第 1 位;整机效率为 78.5% ,列世界 TOP500 高端通用机第 1 位。在商用计算方面, TPC-H 性能达 9950QphH ,列世界第 4 位、全球 Linux 系统第 1 位,是第一台通过国际 TPC 认证的国产计算机。在典型应用方面,创国际气象应用 MM5 性能的世界记录,速度达 116732 Mflops 。 

“联想深腾 6800 超级计算机”突破了一批高性能计算机的关键技术,申请国家专利 58 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 51 项。“深腾 6800 超级计算机的系统设计与优化技术”获信产部“ 2004 年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 

“联想深腾 6800 超级计算机”在中国国家网格(北京)主结点长期稳定运行服务,截止 2005 年底,已完成 150 多个用户的上百余项气象、石油、科研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诸如及时准确预测南亚、广东阳江、江西九江地震、成功实施中国双星计划数据处理、率先完成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评估报告》气候计算等一大批重要应用成果。 

联想深腾 6800 系列超级服务器产品已在石油、军工、科教等行业批量销售,打破了国外同类高端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地位,并迫使其降价,节省了国家和用户的大量投资。 
 

清华大学 

•  清华大学筹办我国第一个计算机专业  

1956 年,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并制定了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当时,在我国开拓电子计算机这一新兴技术领域的问题得到国家的重视,在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中,组织力量建立我国计算技术的研究部门,被定为紧急措施。在这种形势下,清华大学决定在无线电系设立“数学计算仪器与装置”专业,由凌瑞骥同志负责筹建。 1956 年 6 月,根据党中央关于发展我国尖端技术的全局部署,学校决定自动学运动学和计算机两专业合并,在电机系内设立统管这两个专业的教研组,由钟士模教授任教研组主任。 

 
 
•  我国高校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快速电子计算机 911 机研制成功投入运行  

自 1958 年开始研制 911 机, 1964 年正式投入运行,是我国高校自行研制的第一台通用电子管数字计算机,这台计算机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  由中共中央批准第一批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计算机专业的成立  

1958 年 6 月 13 日,聂荣臻副总理在高教部关于几所高校专业设置的报告上批示,同意清华大学设立自动控制和计算机专业,在专业的发展方向上“可以广泛一些”。 1958 年 7 月 3 日蒋南翔校长召集校务行政扩大会议,会议决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发展和培养新技术专业的干部,将我校现有各系及专业加以调整。”并宣布成立自动控制系。钟士模教授被任命为系主任,凌瑞骥同志为系党总支书记。

  
 
•  我国第一台全晶体管小型通用数字计算机 —112 机研制完成  

自 1965 年开始研制 112 机, 1966 年研制成功,是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负责研制的晶体管小型计算机。该机后由北京计算机三厂投产,当年的产品即送日本展出,是我国第一台在国外展出的第二代数字计算机。

  
 
•  我国首台采用 自行研制的大规模 MOS 集成电路台式机 MTJ161 研制成功投入生产  

 
 
•  DJS130 机在清华大学通过了部级鉴定  

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有关指示,四机部于 1973 年 1 月召开计算机专业会议,决定组织 100 系列(小型机)、 200 系列(中大型机)和台式机与袖珍计算机系列的研制生产。 5 月,小型机方案论证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6 月,四机部决定成立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为组长单位,有北京无线电三厂、天津无线电技术研究所等全国七个单位参加的联合设计组。经过共同努力, DJS130 机于 1974 年 8 月在清华大学通过了部级鉴定。 DJS-130 机转产十几个工厂,投入批量生产,标志着我国系列化计算机的开端。 

 
 
•  清华大学研制成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 RISC 计算机  

“ RISC 体系结构研究”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承担的“七五”国家攻关项目,在项目研究中,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率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 RISC 计算机,并获机电部突出贡献奖。

  
 
•  以清华大学为中心建立了连接全国 300 余所高校和研究单位的 “ 中国教育科研网 CER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等学校承担建设和管理运行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它主要面向教育和科研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公益性互联网络。 CERNET 省级结点设在 36 个城市的 38 所大学,分布于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

  
 
•  以清华大学为中心的 CERNET2 主干网开通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 (CNGI)示范工程核心网建设项目CERNET2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基金会等8部委联合领导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的起步项目。CERNET2项目由中国工程院协调负责。由清华大学等25所大学联合承担的“CNGI-CERNET2主干网和CNGI-6IX”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CERNET2主干网的开通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们评选为中国2004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编撰《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1992 年 3 月,在中国计算机学会的一次常务理事会上讨论了由学会组织编撰计算机百科全书一事。同年 8 月,在中国计算机学会第八届年会期间,张效祥理事长召集几位副理事长及部分专家和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张兆琪等一起详细商议了该书出版问题。年会结束后,由副理事长徐家福教授牵头,学会和出版社着手筹备。 1993 年 6 月召开了该书编撰委员会全会。在会上聘任了全书各分支领域的主编,副主编;确定了书名 —《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明确了编撰指导思想;布署了工作进度及相关事项。全书的编撰工作正式启动。 

《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第一版自 1998 年出版以来颇受各界关注。它已成为我国计算机学术、教育、产业与应用等诸领域工作者和广大计算机爱好者常用的、得力的工具书。由于计算机科技发展迅猛,自第一版发行至今 6 年多的时间里,又有了许多新内容涌现。为适应广大读者及时获得计算机科技领域更新知识的需求,从 2000 年开始筹划,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增、删与改写,并对《全书》框架作了适当调整,历时 4 载有余。方完成了《全书》第二版的编辑出版工作。 
 



曙光公司 

•  由中科院计算所、曙光公司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联合研制的 10 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 4000A 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发布,并落户上海超算中心  

曙光 4000A 实现了国产超级服务器在主板设计等核心级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 “ 工业标准机群 ” 的技术增值,攻克了一系列 “ 大规模机群 ” 计算的关键技术,在性能价格比和性能功耗比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 2004 年 6 月 22 日刚刚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 TOP500 排行榜中,曙光 4000A 以每秒 11 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 80610 亿次 Linpack 计算值位列全球第十,这是中国超级计算机得到国际同行认可的最好成绩。随着曙光 4000A 的推出,中国已经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跨越了 10 万亿次计算机研发、应用的国家。 

曙光 4000A落户上海超级计算中心(SSC)后,承担包括国家网格、上海基础科研平台和华东地区信息服务三方面的重任,其将为华东地区各行各业提供海量信息处理、信息开发服务和科学研究高性能计算服务。随着以曙光4000A为基础的国家网格主节点的最终建成,上海超算中心提供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将成为覆盖科学计算,公益事业,工业工程,商业应用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计算中心,行业研究领域也将包含气象、环保、船舶、飞机制造、汽车、建筑、钢铁、石油、机电、高校、科学院等各个方面。 
 

铁道科学研究院计算所 

•  中国铁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 TMIS 工程  

铁路 TMIS调度综合管理系统于2005年7月29日竣工并通过验收。这标志着铁路运输生产调度指挥进入信息化管理的新时代。 

TMIS调度综合管理系统的总投资为27.5亿元,包括车号刷新、货票、确报、货车追踪等10多个子系统,工程涉及铁道部、铁路局和主要站段,建成了初具规模的铁路通信基础设施和覆盖全路的计算机网络体系,三级信息处理中心,多级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和查询平台。 

TMIS调度综合管理系统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了运输生产组织,使运输组织从经验管理过渡到现代化管理,为提高铁路在运输市场上的竞争力、确保运输生产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尤其是实行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体制后,TMIS调度综合管理系统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中国铁路客票发售与预定系统 TRS 的建设  

该系统是覆盖全国铁路的大型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规模大、功能齐全、技术复杂、软硬件平台先进等特点,是世界上同类系统中最庞大、最复杂的系统。属“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中之重项目。获得 2001年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等多项奖项。在美国获得2000年度“COMPUTERWORLD SMITHSONIAN”国际信息技术奖,并被收录到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作为永久馆藏。获得2006年“铁科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该系统自 1996 年启动, 进行了相应的 5 次版本升级,即适应全国统一车站售票软件的 1.0 版本,适应地区内联网售票的 2.0 版本,适应全路联网异地售票的 3.0 版本,适应客运体制改革和 收入清算需求的 4.0 版本,以及 06 年刚推广完成的 5.0 版本,该版本强化了集中管理、适应票价结构调整、服务多种营销模式、满足运输体制改革和客运营销发展等新的业务需求, 系统设计起点高,技术方案合理,系统结构和各应用模块功能均有较大的优化和发展,构建了具备超前适应能力的全新的客票系统,为第六次提速和铁路客运快速网的售票组织及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铁路售票领域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在持续提高客运服务质量和铁路市场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截止到目前,联网地区中心已达的 24个,计算机售票站约2400个,其中1200多个车站实现联网,约有12000个计算机售票窗口投入运行,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联网异地售票,计算机售票量达到全路售票量的90%以上,售票收入占全路的95%以上。 

 
 
•  中国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系统的建设  

铁路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 TDCS)是一个覆盖全国铁路的大型网络系统,是我国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系统现代化建设的标志,也是中国铁路信号系统从传统的独立的联锁设备向新型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起步工程。它由铁道部、各铁路局、各铁路分局,以及基层车站、枢纽和编组站、区段、分界口、港口和口岸、大企业站和煤炭装卸点构成的四级网络。这一项目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并将上述技术与铁路信号技术的特点相互融合,把传统的以车站为单位的分散信号系统逐步改造成为一个全国统一的网络信号系统,构成一个覆盖全国铁路的大型计算机网络,实现全国铁路系统内有关列车运行、数据统计、运行调整及数据资料的数据共享、自动处理与查询,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使中国铁路的调度指挥管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而最终实现对全国铁路运输的集中监视的指挥,DMIS系统的实施将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铁路运输生产效率、改善调度指挥人员工作条件,也将极大地提高了信号系统的技术、管理和维护水平。 

 
 
•  沪宁铁路线行车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的建设  

该系统是铁道部“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在国内率先构建了第一个以保障行车安全为目标的“铁路行车安全综合监控网络信息系统”。该系统于 2003年3月正式投入试运行,获得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作为第一个“示范工程”成为2003年全路科技工作会议上演示展出的科技创新亮点。 

该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建立集监测、控制和管理决策为一体的行车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将铁路沿线和列车上的安全检测 /监测设备采集的动态监测数据自动收集到管理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和综合利用,实现行车设备状态和运行环境远程监控。对安全隐患及时报警和快速反应。为维修和安全管理提供预警分析和决策支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做到超前预警和防范,实现铁路运输安全有序可控。 

该系统在铁道科学研究院与上海铁路局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下,目前已接入涉及车辆、货运、电务、工务、机务各专业 14类安全检测设备/监测系统600多套,从沪宁线逐步发展成为覆盖整个上海铁路局的大型网络信息系统,统一了信息渠道和信息处理平台,具有集中监控功能和数据综合利用的优势,实现监控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体制的双重创新与突破,代表着我国铁路安全检测/监测技术集成化和综合化的发展方向,目前正在六大干线建设“地对车、车对地、车对车、地对地”全方位行车安全监测体系,为铁路不断推进的提速和重载运输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  中国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 5T 的建设  

5T系统由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THDS)、货车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TPDS)、货车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TADS)、货辆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TFDS)、货车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TCDS)组成。在铁道部运输局领导下,2005年研究并提出“地对车安全监控系统整合技术方案”,旨在实现车辆5T安全监测系统的资源共享与内部及相关外部信息集成,通过综合评判提高5T系统监测设备的预警兑现率。 

5T系统采用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在铁路沿线建设5T系统探测站,实现地面设备对客货车辆运行安全的动态检测、数据集中、联网运行、远程监控、信息共享,将显著地提高铁路运输安全防范能力。 

2005下半年初步完成5T系统整合应用系统的开发,通过在大秦、京广、京哈、京沪线等线路上安装TPDS、TADS、TFDS和TCDS系统设备和联网运行后,实践表明:这些先进检测设备的联网运用将对列检作业由传统向现代、由人控向机控、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的革命性转变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2006年,该整合方案将伴随5T系统的建设逐步在全路实施,在专业部门实现多个安全监测信息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集成,对今后铁路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ATIS 的建设  

在全路货车车辆和机车上安装了电子标签( TAG);在所有区段站、编组站、大型货运站和分界站安置地面识别设备(AEI);车号自动识别信息逐级上传至铁道部,在铁道部建立了全路车辆动态库,可计算各路局、各分局的现在车保有量,并通过与确报信息的匹配,确定车辆的空/重状态,重车的装载内容和去向,提供对车辆位置、机车位置和列车位置的查询,利用路局分界口车号自动识别信息进行路局货车使用费清算的项目已正式投入使用。建立了一个铁路列车车次,机车和货车号码、标识、属性和位置等信息的 计算机 自动 报告 采集系统。 

 
 
•  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该系统是铁道部“十五”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标是实现“一站制票、全路共享、追踪查询、决策支持”,从而实现铁路行包运输过程的全程追踪,为行包运输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提高行包运输的服务质量。 

该系统覆盖 14个铁路局(行包中心)、442个客运行包办理站,及铁道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成后,覆盖车站 承运 的行包运量占全路行包总运量的95%,基本覆盖全国主要发达城市,预计总投资1.8亿,规模空前。历时半年,到目前本期工程已完成涵盖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8个城市的火车站的 中铁行包 营业部行包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北京站、北京西站在内的全国中型以上的中铁行包营业厅,长城电脑已经全部上岗,运行情况良好。 

 
 
•  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的编制  

由铁道部信息化办公室牵头,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等单位参加,于 2004年开始编制该规划,2005年铁道部正式发布,要求部属各单位、各合资铁路公司、各地方铁路认真贯彻执行《规划》。该规划是铁路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该《规划》贯彻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明确了铁路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总体目标、体系结构和实施策略。对铁路信息化做出了全面规划与设计,站在全面、系统的战略高度,规范、协调、综合、集成目前铁路各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了近、远期发展目标,指导铁路未来信息化发展,从而使铁路信息化达到有序规划建设、节约总体投资、充分利用既有资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铁路运输产业和提高运输经济效益的目的。 

《规划》提出了以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三大领域为重点,经过 5年至10年的努力,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信息系统,到2020年在全路建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智能信息系统,其总体水平跃居世界先进行列的总目标。坚持铁路信息化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资源、统一管理的原则。 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早见成效,以东部铁路和新建客运专线为先导,实现重点突破,带动全路信息化建设,适应大规模铁路建设和既有线改造的要求。 
 

天津电子计算机研究所 

•  中国第一个系列化小型机总体论证会,其后成立了联合设计组  

1973 年 4 月根据四机部 7301 会议研制系列化计算机的精神,在清华大学召开了 DJS130 小型机总体技术论证会。决定 DJS130 小型机联合设计地点在清华大学。参加总体论证会的有清华大学(房家国,吕文超,王爱英),天津市电子计算机研究所(郑尔章,刘连棣,曲庭维),中科院计算所,天津大学(许振宇,王士媛)等。 

1973 年 6 月在四机部罗沛霖局长主持下 100 系列联合设计组成立。 1973 年 6 月 -1974 年 8 月 DJS130 小型 机进行联合设计, 联合设计组设有运控,内存,外设,电源,软件,结构等几个组。 地点在清华大学,参加单位 10 个,参加联合设计人员 40 多人。 

 
 
•  天津 DJS130 小型机研制成功  

1974 年 5 月份,继北京样机研制成功后 1 个月后,天津市电子计算机研究所的 DJS130 小型机研制成功。天津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全部国产化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消息。充分体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正确性,也充分地证明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巨大威力。 

在四机部主持下,京津两台 DJS130 小型机同时鉴定,京津两台 DJS130 小型机参展 “748 全国计算机展览会 ” 备受瞩目,天津 DJS130 小型机参展“ 1975 年广交会”于海外崭露头角,港澳媒体争相报道,起到了显示力量,展示国威的作用。 1974-1975 年期间生产 DJS130 小型机的正式厂家已达 10 几家。在全国生产遍地开花。 

 
 
•  DJS120 、 DJS110 、 DJS132 、 DJS153 、 DJS162 、 DJS - 20 小型机研制成功  

DJS120 小型机是 DJS130 小型机第一个向下兼容的低档机。 DJS110 小型机是 DJS130 小型机最下层的低档机。 

DJS132 小型机是根据计算机总局下达的任务,天津市电子计算机研究所进行了研制工作。该机虽指令系统与 DJS130 小型机相同,但在性能和功能上有所提高。如定点乘除纳入到主机中了,联机的外设达 15 种等。由天津市电子仪器厂等单位投产。 

DJS153 研制成功后,在 1981 年全国计算机展销会上,王震等领导参观了该机的展示。 1982 年 1 月通过部级鉴定。 

DJS - 20 小型机是自主研制的高档小型机,具有微程序、定点加法 100 万次、中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两体交叉、双机双工等特点。该系统已应用于津古铁路自动化和飞行模拟器等领域中。 

DJS162 是以高档小型机 ECLIPSE S/140 为主机,配有十几种国产外设,如磁带机、磁盘机、 80 行宽行打印机、多用户终端、系统打印机及其各设备接口控制器的研制,在该系统上实现了多种软件的配接,诸如 RDOS 操作系统、诊断程序、 FOTRAN 、 COBOL 等该系统获国家经委优秀产品奖。

  
 
• DJS135 / DJS155 军用小型机研制成功  

DJS135 军用小型机 :为满足军用和恶劣环境下的需要,四机部给天津市电子计算机研究所下达军用机研制项目。本所将 DJS130 小型机进行了特殊的结构设计,特别在热设计,三防及可靠性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的研究,达到了较高的战术技术指标。成功地应用于远望 1 号,在全国小型机评比中获一等奖。 

DJS155 军用小型机:根据军用的需要, 1982 年四机部给天津市电子计算机研究所下达了 DJS155 小型机的项目。即把 DJS153 小型机按军用化要求重新进行研制。该机采用了 CMOS 存储器, 7 种加固型外设,可在车载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1983 年 10 月通过部级鉴定。

  
 
•  天津市计算机学会成立  

 
 
•  国家计算机工业总局 1000 系列软件中心成立  

根据计算机总局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协议,决定在天津市电子计算机研究所软件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 1000 系列软件中心。 

 
 
•  “小型计算机与应用 ” 杂志正式创刊(微小型计算机开发与应用)  

由电子工业部投资主办,向全国发行的 “ 小型机与应用 ” 杂志,授权天津市电子计算机研究所成立杂志编委会负责编辑出版。后更名为 “ 微小型计算机开发与应用 ” 。

  
 
•  1000 系列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研制成功  

1984-1985 年由国务院电子振兴办向天津市电子计算机研究所下达的 “ 六五科技攻关项目 ” 。本项目电子工业部鉴定: “ 国内外先进水平 ” 。部级一等奖。是国内第一个在超级小型机领域内实现了多用户插接兼容的汉字技术。项目包括天鹰汉字终端的研制,汉字虚拟打印机的研制,汉字整字大键盘的开发和系统连接实现了 16 位高档机 DESKTOP 和 32 位超级小型机 MV 系列的汉英兼容和国际标准化。汉字工具的开发,系统软件的汉化,典型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实现等。 

 
 
•  先进操作系统 AOS 结构分析  

1984 年 1 月- 1985 年 6 月天津市电子计算机研究所接受的 “ 六五科技攻关项目 ” 。

  
 
•  天鹰汉字终端研制成功  

1984 年 12 月该产品研制成功。目的是为了解决与 1000 系列系统相兼容的汉字输入输出而进行研制的。是 1000 系列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关键外设。不仅解决了 DESKTOP 、 MV/4000 等主机系统的汉字问题,并且可以作为 PDP 系列以及 68000 等各种微小型计算机联机使用。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DG 应用协会成立  
 


西安交通大学 

•  面向人工智能语言 LISP 的 LISP-M1 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  

LISP-M1 计算机是国内首创的实用型 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高性能计算机 。它的体系结构先进,直接高效地运行 LISP 语言程序,经严格的基准程序测试,在性能上达到当时八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它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自动语言翻译、专家系统等研究开发的重要工具之一。 

LISP-M1 系统由表处理、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处理器组成,采用带标记体系结构、 32 位高速数据通路与硬件堆栈,微程序直接解释和编译 LISP 语言。 

LISP-M1 是多窗口、多工具的软件环境,采用 MCLISP-V1.2 语言文本,与国际通用人工智能语言 COMMON LISP 兼容并支持汉字和图形。 

LISP-M1 计算机 , 1989 年 4 月通过国家教育委员会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主持的专家技术鉴定 , 同年 5 月获国家科委主办的首届“火炬杯”高新技术优秀项目奖, 7 月在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获金牌奖, 1990 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 年 5 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和人民日报(海外版)曾给以报道。 

LISP-M1 计算机研制成功后,首先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为以后新的智能计算机系统的研制,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经验。 

面向人工智能语言 LISP 的 LISP-M1 计算机系统是由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机研制组负责研制成功的。主要成员有: 郑守淇,单德根,钱德沛,赵银亮,戴东来,贾彪,周兵,晏军,王钢等。 
 


西北工业大学 

•  SSS – 1数字式射击瞄准计算机  

据 航空装备定型年鉴航空电子分册 记载,该机是运 8 或轰 5 尾炮系统配套的火控计算机。 1966 年立项,研制代号: 114 机。由哈军工为主, 1970 年后由西工大继续负责, 135 厂、 122 厂协助,共同完成研制任务。 

1969 年完成首台样机,两次打靶试飞,射击命中率达 75 %。 1973 年,又对线路逻辑作了改进,结构从新设计‘使低温性能有了提高,产品体积缩小,重量减轻,生产了 5 台定型样机。 2 台进行了 定期试验和超寿命试验,结果符合技术条件要求。又通过了地靶和空靶两次打靶试飞以后, 1974 年,西工大, 135 厂,空军驻兰州地区军代表室联合向三机部,空军司令部申请 SSS – 1 计算机设计定型。经批准, 1974 年 12 月 20 日,通过了设计定型技术鉴定。 

1975 年 1 月 15 日航定委以( 75 )航定字第 2 号文批准 SSS – 1 数字式计算机设计定型,正式命名为 1 型数字式射击瞄准计算机。代号: SSS – 1 。 

SSS – 1 计算机是晶体管数字式计算机。与 SMS — 1A 机电式模拟计算机比较,静态误差小,形成最大修正量快( 200 千分 / 秒,模拟机为 120 千分 / 秒);体积较小,比模拟机小七分之一左右,重量轻,比模拟机减少 40 %;使用期长(达 3000 小时,模拟机为 150 小时);装卸方便;工艺性好。 

SSS – 1 计算机的主管设计者为康继昌,李永锡,戴冠中,王春生,黄绍鹏,孟凡荣,沈士良等。 

至 1988 年止, SSS – 1 计算机共生产 23 台装备部队使用。

  
 
•  622 小型集成电路计算机  

622 机是西北工业大学与黄河厂的合作项目。主要起因是原苏联的地空导弹制导站中的模拟计算机技术比较落后,西北工业大学建议用先进的电子数字计算机来取代它。黄河厂欣然同意。 

1975 年签订了合同。双方商定,计算机代号为 622 机,先研制民用机,主要由西北工业大学负责。当时参考了仿美国 NOVA 小型机的国产 DJS-130 机。由于该机无硬件乘除法功能,运算速度达不到战术技术要求, 622 机必须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设计。于是,采用微程序控制技术,设计了硬件乘除法逻辑,显著提高了运算速度,满足了战术技术要求。三机部组织了民用 622 机的生产,推广应用。 

1978 年, “622 小型集成电路计算机 ”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 年, “ 622A 计算机 ” 获三机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8 年,军用 622 机研制成功,并成功应用于“红 2 乙制导站”。 1990 年 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1750A 军标计算机及其开发环境  

“1750A 军标计算机及其开发环境 ” 是原航空航天部针对X号工程航空电子系统的需要组织研制的。其中包括1750A军标计算机、JOVIAL(J73)语言编译系统以及DS-1750A开发系统三个组成部分。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负责研制一个JOVIAL(J73)编译程序的自动测试系统。 

该项目的科技人员从 “ 七五 ” 开始,大力协同,经过多年努力,打破了某国的封锁及高价政策,自行研制成功了军标计算机及开发环境,并向国防重大工程推广应用,多次得到了国防科工委领导和用户的好评。 

该项目于1991年11月在北京通过部委鉴定,并于 1992 年先后获得原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 709 研究所 

•  X-1 大型晶体管通用电子计算机  

我国《 1963 -1972 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计算技术)》确定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 1978 年 3 月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

  
 
•  K-1 型工业控制机  

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用于冶金工业的控制机,安装于鞍钢,使鞍钢 75 座罩式炉全部实现了自动控制。 1978 年 3 月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

  
 
•  980STAR 心动式阵列计算机  

我国独立设计的第一台 Systolic 阵列式计算机,其阵列峰值速度达到 1.6 亿次操作 / 秒, 1989 年 7 月通过原国防科工委(现总装备部)组织的鉴定, 1990 年获得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980FT86 加固型实时容错计算机  

具有通用特性加固型实时容错计算机, 1990 年通过原国防科工委(现总装备部)组织的鉴定, 1991 年获得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我国 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 103 机 ( 八一型 ) 研制成功  

我国从 1957 年开始研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1958 年 8 月 1 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为纪念这个日子,该机定名为八一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该机在 738 厂开始小量生产,改名为 103 型计算机 ( 即 DJS-1 型 ) ,共生产 36 台。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正式成立  

 
 
•  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 104 机研制成功  

1958 年 5 月我国开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 104 机)研制,将前苏联当时正在研制的БЭСМ -II 计算机作为蓝本,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中科院计算所、四机部、七机部和部队的科研人员与 738 厂密切配合,于 1959 年国庆节前完成了研制任务。 

 
 
•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计算机专业委员会成立(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前身)  

1962 年 6 月 成立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22 人; 1979 年 1 月,在北京召开恢复学会活动大会,改名为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委员 63 人; 1985 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举行成立大会,严济慈、华罗庚出席讲话。 

 
 
•  我国第一台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119 机研制成功  

1964 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 119 机研制成功,平均浮点运算速度每秒 5 万次,参加 119 机研制的科研人员约有 250 人,有十几个单位参与协作。 

 
 
•  109 乙机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109 丙机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我国在研制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的同时,已开始研制晶体管计算机, 1965 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通用计算机( 109 乙机)实际上从 1958 年起计算所就开始酝酿启动。在国外禁运条件下要造晶体管计算机,必须先建立一个生产晶体管的半导体厂( 109 厂)。经过两年努力, 109 厂就提供了机器所需的全部晶体管( 109 乙机共用 2 万多支晶体管, 3 万多支二极管)。对 109 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 109 丙机,为用户运行了 15 年,有效算题时间 10 万小时以上,在我国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  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第一台大型向量数字计算机系统 757 机问世  

IBM 公司 1964 年推出 360 系列大型机是美国进入第三代计算机时代的标志,我国到 1970 年初期才陆续推出大、中、小型采用集成电路的计算机。 1973 年,北京大学与北京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 100 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进入 80 年代,我国高速计算机,特别是向量计算机有新的发展。 1983 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完成我国第一台大型向量机- 757 机,向量计算速度达到每秒 1000 万次。 1983 年、 1985 年分别获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联想式汉字微机系统 LX-PC  

1984 年 6 月~ 1985 年 11 月,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联想式汉字微型机 (LX-PC) 系统”。解决了原 PC 系列微型机 ( 包括 XT 、 AT 、 386 及国产 0520 、 0530) 上的软汉字系统不能满足汉字处理和应用的需要。当 PC 系列机加上联想式汉卡、装入联想式汉字环境软件 (LXPCPLUS) 、并联上该所研制的 FAX 传真通信卡和网络适配器等即构成联想式汉字微机系统 LX-PC 。 

该系统采用 1MB RAM ,解决了汉字字库和大量词汇库 ( 可容纳 50000 以上词汇 ) 的存贮需要。采用的联想式汉卡 (I 型卡 ) 是由多块集成电路组成的插件,应用联想输入技术把汉字输入提高到智能化输入的高度。汉卡具有联想功能,用户还可根据需要自造词组输入并保存。此外,汉卡还支持汉语拼音、区位、五笔字型等十多种汉字编码输入方式并包括了各种图符,从而实现了画图、制表功能,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该系统中西文兼容技术和图文兼容技术具有独创性,实现了一个汉字系统在各项性能指标方面和同类西文系统相同,具备了完善的汉字输入、输出、网络、通信、联机、传真等功能。该系统还具有最丰富的软件集,其通信系统构成全新图文资料传输与处理相结合的系统。 

联想式汉卡的优良性能受到国内外用户的确认,销售遍布全国 30 个省市,远销香港、新加坡、联合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该项成果获 1987 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 1988 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高性能通用 CPU 芯片—龙芯 1 号、龙芯 2 号”相继问世  

“龙芯 1 号”高性能通用 CPU 芯片是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国家 863 计划支持下取得的重大成果。 2002 年 9 月 22 日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龙芯 1 号”最高主频达到 266MHz ,它采用 0.18 微米 CMOS 工艺,定点字长 32 位,浮点定长 64 位,实际运行功耗小于 0.5 瓦,定点和浮点最高运算速度均超过每秒 2 亿次。“龙芯 2 号”高性能通用 CPU 芯片采用 4 发射超标量超流水线结构,主频达到 500MHZ 。 2005 年 1 月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目前项目组已完成了主频为 1GHZ , 90 纳米工艺的龙芯 2 号增强型芯片的研制。 

项目组还与其它单位合作,开发了基于龙芯系列 CPU 芯片的多种应用系统,包括低成本电脑和 CPCI 通用计算模块等,项目组完成了龙芯 1 号 IP 的研制,并在税控 SOC 、 AVS 解码芯片等领域得到了应用,在产业化方面取得了进展。该项目在研制过程中申请多项发明专利。 

 
 
•  基于多功能感知理论的中国手语识别与合成研究  

“基于多功能感知理论的中国手语识别与合成研究”是 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的重要成果。 2003 年 2 月 27 日,由中国残联主持召开的“ 

中国手语合成系统应用评估会”对该成果进行了评估,来自残联、教育部、聋协的各界专家对该系统给予了高度评价,评估意见指出:该系统对规范、学习、推广中国标准手语意义重大,在为聋人创造无障碍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推广规范的中国手语有很大作用。 

“基于多功能感知理论的中国手语识别与合成研究”是以计算机的人 - 机 - 人交互问题为重点,着力解决聋哑人手语和正常人的口语转换问题。该项目在技术上研究解决了大词汇量的连续手语识别和三维虚拟人手语合成的一系列关键技术。 

2003 年 3 月 20 日,在北京市第二聋校举行的“中国手语合成系统捐赠仪式”上,项目承担单位中科院计算所向全国 1310 所聋校赠送了价值共约一千多万元的中国手语合成系统软件用于标准中国手语教学,使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社会。目前项目组已经先后收到来自全国 19 个省市自治区、 141 所单位和学校 300 多份反馈意见,在手语合成方面,在逼真度、可懂度、实际可用性等方面,该系统软件都得到了聋人使用者的认可。 

2003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曙光 1000A 、曙光 2000-I 、曙光 2000-II 、曙光 3000 、曙光 4000 等超级服务器研制成功  

国家智能机中心与曙光公司于 1997 至 1999 年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具有机群结构的曙光 1000A ,曙光 2000-I ,曙光 2000-II 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度已突破每秒 1000 亿次浮点运算,机器规模已超过 160 个处理机, 2000 年推出每秒浮点运算速度 3000 亿次的曙光 3000 超级服务器。 2004 年上半年推出每秒浮点运算速度 1 万亿次的曙光 4000 超级服务器。 

 
 
•  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小型通用电子计算机 -107 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 107 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 1960 年研制成功,字长 32 位,内存容量为 1024 字节,有加减乘除等 16 条指令,主要用于弹道计算。 

 
 
•  我国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 -111 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8 年 7 月至 1971 年 5 月,中科院计算所完成小规模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111 机的研制。该机为中国自制的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其运算速度每秒 18 万次,字长 48 位,内存容量 62.5KB ,配备汇编系统、 BCY 算法语言、管理程序等软件。该 机的研制成功,将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推向第三代。 

 
 
•  我国首次采用电流开关逻辑电路的 013 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该机的研制成功为后来国内大型计算机普遍采用电流开关逻辑电路提供了经验。

  
 
•  计算所在全国率先开展汉字微机系统研究, GF20/11A 微机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台汉字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1980 年 12 月至 1983 年 4 月,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 GF20/11A 汉字微型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由 8 位微型计算机、汉字图形显示器、 X-Y 绘图机、软磁盘机和调制解调器等构成。 CPU 采用 Z80A ,通过地址转换机构可寻址 1MB 。该机配有汉字屏幕编辑程序、汉字字典和汉字字库的生成及维护程序,以及屏幕造字程序等。 

 
 
•  KJ8920 石油地址勘测大型数据处理系统研制成功  

KJ8920 石油地质勘探油田开发大型数据处理系统,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西北地质研究所、物探局设计院等单位联合研制的。系统研制成功并立即投入实际使用,处理质量好,在国内尚属首次。 其科研成果分别于 1992 年、 1993 年获得中科院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智能型英汉机器翻译系统( IMT/863 )  

在国家“ 863 ”计划的支持下,计算所以陈肇雄为首的课题组,研制成功了智能型英汉机器翻译系统 IMT/EC—863 ,于 1992 年 6 月通过了国家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他们首创了智能型机器翻译理论体系,很好地解决了复杂多义区分、上下文相关处理、基于不完备知识的推理、多种知识一体化分析、动态多路径选择等一系列机器翻译难题。而且在新的体系下,利用简单的处理机制,实现了语法型系统能够较好保持原文表达特征,语义型系统能够较好地区分复杂多义,知识型系统能够部分利用人类常识特征进行特殊语言现象处理。课题组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的智能型英汉机器翻译系统 IMT/EC — 863 ,在系统翻译正确率、译文可读性以及开发周期等方面均有突破性进展。 

该系统在理论基础、总体设计、系统实现和应用效果等方面,总体上已超过国外同类系统;为中国高性能英汉机器系统的开发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的机器翻译技术打入国际市场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该项目 分别于 1993 年和 1995 年获中科院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产品开发方面,课题组还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袖珍机的知识编码和压缩技术以及基于合一运算的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突破了机器翻译系统难以在袖珍计算机有限空间和处理速度下实现的技术难关,并开发成功世界上第一部袖珍电子翻译机,实现了产业化。 

 
 
•  2006年3月1日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源编码标准-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AVS 标准(视频部分)正式成为国标并颁布实施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 AVS是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的重大成果,打破了长期以来数字音视频领域一直被国外标准垄断的局面,对我国数字化音视频产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意义。2006年2月22日,《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 第2部分:视频》已经批准,国家标准号GB/T 20090.2-2006,于2006年3月1日起实施。 

2004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 771 研究所 

•  我国第一台全国产化双极小规模集成电路微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5年按国家专委决定,中国科学院集中6个研究所相关人员组成156工程处(现航天时代771所)开始我国首台集成电路计算机的研制工程。 

1966年9月按期完成我国首台集成电路化的微型计算机,该机采用16位CPU,指令系统完备,4096字节微小型磁心存储器、开关量、模拟量、脉冲量等实时控制接口、长距离通讯接口、小型电源等。该机体积小、重量轻、抗恶劣环境,能满足战略武器和卫星发射等空间任务的需求,也是我国首台空间计算机,在技术和应用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该机完成后立即投入并完成战略武器系统匹配试验,稍加改进迅速投入小批量生产,产品在近 30年间参加多次航天飞行试验从无故障,曾获国家科技成果特别奖和国家质量金奖,为我国航天计算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形成了科研队伍。同时采用该机技术和集成电路开发了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离子束加工控制机,图形发生器,集成电路测试仪等早期集成电路的发展发挥了作用。 

该机为 156工程处全体人员苦战的结晶,主要科技人员有:沈绪榜、周卓岑、薛凤林、廖道文、谢金璋、何鸿生等。 

 
 
•  我国第一台全国产 PMOS 中规模集成电路微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7年,上级下达低功耗空间计算机研制任务。1968年,制导系统决定采用平台-计算机方案,空间计算机由航天771所(原中国科学院156工程处)承担。 

这是一个有远见和大胆的决策。当时我国集成电路计算机研究工作刚起步,技术基础弱。最初的原理样机采用双极小规模集成电路和磁心存储器方案,体积不满足任务要求。 1970年,七机部紧急组织“控制系统仪器小型化”会战,提出了空间计算机等14台仪器小型化要求。 

为解决计算机小型化突出矛盾, 771所采取了两项革命性措施,一是采用数字积分机和系统集成化方案,去掉磁心存储器和外围电路;二是采用国外刚露头的PMOS中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研制了相应型谱电路。 

经艰苦攻关,于 1970年底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PMOS中规模集成电路微计算机。该机体积仅为双极样机的四分之一,功能性能稳定可靠,受到总师系统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为全面满足某航天专项要求作出了重要贡献,其集成化设计思想开创了嵌入式系统设计新路,MOS集成电路从此登上了航天计算机应用的历史舞台。 

 
 
•  我国第一台全国产化 16 位大规模集成电路微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7年,航天部771研究所根据我国当时半导体工艺和技术发展的水平,结合国际微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自行设计、自行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16位大规模集成电路微计算机—77型微计算机。 

该微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具有典型 RISC(缩减指令集合计算机)设计策略的显著特点。指令集设置为统一的16位长度的指令格式,数据长度采用存取数据时自动识别字长(最长可到4倍字长)的设计技术。其结构简捷,对简化控制,便于半导体工艺实现和方便编程、使用提供了有利条件。该微计算机的运算器采用位片式结构。控制器采用先进的微程序设计技术,有110条微指令,并采用可编程逻辑阵列PLAC(Pragrammable Logic Array)技术来实现。为了实现整个微计算机的功能,同时研制、开发了28种相应的配套电路。 

该微计算机的研制,代表了我国当时在微计算机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技术水平,树立了我国计算机与半导体工艺相结合的研制、开发模式,培养了一大批进行微计算机设计、开发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制的科技队伍。它的成功促进了我国微计算机技术的开发、推广和普及,带动了我国微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为我国微计算机的国产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我国第一台全国产化 CMOS 中规模集成电路抗电磁脉冲加固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9 年,根据邓小平重要指示,上级下达某航天专项工程, 771 所承担了航天计算机研制。 

系统设计增加多项功能,关键功能采用三模冗余等容错设计技术,逻辑器件采用更低功耗、更高集成度的 CMOS 电路。 

几经攻关,圆满解决了一度受高层领导关注、曾被国外称为 CMOS 应用“复仇女神”的“闩锁”难题,于 1981 年底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 CMOS 中规模集成电路微计算机。 

历史表明, CMOS 航天计算机的问世开创了新的时代,直到今天仍是航天应用首选机型。期间为提高在核环境下的生存力,在国内率先并重点开展了航天计算机核电磁脉冲加固技术研究与试验,参加了我国第一个大量核效应试验。又于 1986 年进行了“核电磁脉冲模拟”鉴定性试验,达到了 10 5 V/m 加固水平。该机型先后参加了多次航天发射与飞行任务。

  
 
•  中国第一台8位微机系统 LS-83  

80 年代初, 771 所承担航天部 LS83 工程,在我国首次研制成功了自主设计的 8 位通用微型计算机系统以及基于计算机实现的与主机配套的专用测试系统。 

系统结构和性能居国内领先地位,整个工程的系统设计、硬件逻辑设计、工程设计和软件设计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和验证方法,设计师用人工方法进行严格的最坏时序仿真分析;对设计的程序代码进行预测试和验证,并经工程组评审。 

软硬件紧密结合,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了预定的工程任务,获得了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培养了一支微型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设计队伍。 
 
•  中国第一台高档16位微机系统 LS-84  

16 位微机系统 LS-84 是骊山微电子公司在 1985 年研制成功的一款当时中国最高档次的微机系统,当时曾被美国国防部称为中国建国后计算机界重大里程碑事件之一。 

骊山微电子公司从 1982 年开始跟踪世界的高档微机的研制和开发信息, 1984 年正式启动研制我国高档 16 位微机系统, 1985 年第一台样机和操作系统研制成功并通过国防科工委组织的技术鉴定,先后被国防科工委评定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该系统相继投产十几套,用于我国相关国防单位,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系统与当年的 Zilog 公司的 SYSTEM8000 16 位高档微机在硬件和软件上完全兼容。具有以下特点①模块化式结构,通用的多用户的分时系统;②系统运行时钟为 5MHZ , Z8001A 处理器,三个 MMU8010 控制器;③具有 ECC 控制的 8MB 用户存储器空间, 8KB ROM 监控程序空间, 256 KB 的 RAM ;④基于 Z80B 的智能 Winchester 盘控制器,支持 4 个驱动器;⑤基于 Z80B 的智能盒带控制器及专门的串行接口;⑥ 32 位 ZBI 总线,基本系统配置具有十个插槽,可扩 24 个用户;⑦ LS - Unix 操作系统,与 ZEUS 操作系统兼容。 
 
•  世界上第一台与 PC-XT 全兼容全加固型计算机 LS-JGXT, 首次提出以个人电脑技术为背景的加固计算机设计思想  

771 所在 1986 年到 1988 年研制了世界第一台与当时 PC-XT 完全兼容的一次加固型计算机,在世界上还没人想到会用台式个人电脑的设计思想进行军用兼容加固尝试时, 771 所就开展了这项研究工作,定义了 96 芯接插件 ISA 标准,设计了 CPU 板和多种 I/O 接口板,将加固计算机与 DOS 操作系统首次应用到 XX 武器系统的测试中,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LS-PC-MXT 与后来由 771 所 1992 年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 PC-AT 完全兼容 LS-PC-MAT 加固计算机先后通过了部级鉴定并获部级科技成果奖。事实上,即便在 92 年,国内与 PC 兼容工控机市场还没都起步,更谈不上与 PC 机全兼容的抗恶劣环境的一次加固计算机了。 
 
•  FLASH 星载大容量固态存储器  

1995 年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使用的旋转磁头的磁记录器出现了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型号两总紧急赴 771 所,希望给予支持。这样 771 所承担了这一艰巨任务。 

风云一号记录器是 771 所承担的第一个星上记录设备。通过对 FLASH 存储器件的研究与特性分析,在当时国际上还没有以 FLASH 为存储载体的星上大容量产品出现的情况下,采用了以 FLASH 存储器件作为卫星云图数据存储载体的设计方案。这是一次大胆的、意义深远的尝试。 

风云一号( 02 批)卫星在轨飞行了 4 年左右, FLASH 固态记录器工作过程中表现良好,很好地完成了飞行任务。该固态存储器的研制与飞行成功在我国属首次,为我国卫星存储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数据存储方案,它是 FLASH 固态存储器首次进入卫星数据存储领域的标志。正是因为有了它的研制成功,才有了我国目前不断发展、技术不断更新、在空间飞行器中占主导地位的 FLASH 固态记录设备地广泛应用。 
 
•  中国第一套以 MCM 为基础工艺的全国产化的三维 SIP 弹载计算机系列 LS-SIP 计算机( LS-SIP ( 8086 ) /LS-SIP ( 80386 ) /LS-SIP ( C32 ))  

国产化嵌入式计算机在 2002 年由 771 所率先启动, 2005 年 4 月完成我国第一款国产化 LS-8086-SIP 计算机, 2005 年 12 月分别又实现了我国第一款国产化三层 3D LS-386-SiP 计算机和我国第一款国产化两层 3D LS-C32-SIP 计算机,该三款计算机在 2006 年 9 月 18 日通过部级鉴定。得到专家和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771 所在 SiP 综合设计技术和高密度组装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国产元器件供应链的探索以及综合集成的 ASIC 研究,在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国产化的计算机产品,为禁运停产威胁的解决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计及 MCM 工艺技术合理应用完成了 SiP 计算机综合设计,能够结合空间计算机的设计实践,有效地、合理地实现了集成化设计,大幅度减少了使用元器件的数量,使得实现 SiP 组装成为可能,首次在我国实现了空间计算机系统的超小型化、 SiP 模块化,突破了空间计算机的国产化、超小型、超轻化技术;突破了基于陶瓷基板的高密度 SiP 组装技术,在陶瓷基板上首次采用阵列光耦集成封装工艺;突破了大腔体管壳散热技术和多层互连技术。解决了非 KGD 器件 SiP 组装的测试问题,在本次研究中开展分步分层的测试方法研究,已成功地实现了从多层基板到整个 SiP 系统的测试任务。较好地解决了具有多个大规模裸芯片组装在同一基板上的测试难题。 

中国计算机学会(微机专委) 

•  全国微型计算机应用成果展示会(西安)  

由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和 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全国 25 个省(市、自治区)和 14 个部委组团参展,展出成果 1511 项,全国 11 万人次参观。举办了大型学术报告会 10 场。出版了《 全国微型计算机应用成果汇编 》一套 3 册 150 万字(发行 10000 套)。评选出优秀成果项目 100 多项。中国科学院组织了有 29 个研究所参加的大型代表团,中科院计算所申报的“联想汉字系统”等一批最优秀项目获 全国微型计算机应用成果一等奖。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中国计算机学会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www.ccf.org.cn/web/resource/newspic/2006/10/25/dashiji-1.HTM#W1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

标签: 中国计算机50周年大事记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