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613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8-05
kdznpa
kdznpa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新闻周刊》5月17日刊封面文章:欧元穷途末路
《新闻周刊》5月17日刊封面文章:欧元穷途末路
《新闻周刊》5月31日刊封面:缩短科研成果到适用性的过程
《新闻周刊》5月31日刊封面:缩短科研成果到适用性的过程
《新闻周刊》5月10日封面文章:美国为何好战
《新闻周刊》5月10日封面文章:美国为何好战
《新闻周刊》5月3日封面文章:求同存异的希拉里
《新闻周刊》5月3日封面文章:求同存异的希拉里
新闻周刊》4月26日封面文章:特立独行的州长
新闻周刊》4月26日封面文章:特立独行的州长
《新闻周刊》4月19日封面文章:美国重返强势
《新闻周刊》4月19日封面文章:美国重返强势
《新闻周刊》4月5日封面文章:苹果的创新与独特
《新闻周刊》4月5日封面文章:苹果的创新与独特
《新闻周刊》3月29日封面文章:受重创的阿富汗警察计划
《新闻周刊》3月29日封面文章:受重创的阿富汗警察计划
《新闻周刊》3月22日封面文章:第一夫人的重要使命
《新闻周刊》3月22日封面文章:第一夫人的重要使命
《新闻周刊》刊3月15日封面文章:美国教育腐败的本质
《新闻周刊》刊3月15日封面文章:美国教育腐败的本质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新闻周刊》2009年2月23日当期封面:给自己解压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图)《新闻周刊》2009年2月23日当期封面:给自己解压《新闻周刊》2009年2月23日当期封面:给自己解压

 新浪财经讯 本期《新闻周刊》在封面文章中向深陷经济衰退的人们介绍了如何坦然应对乱局带来的压力,并对解压的作法给出了理论根据。以下为文章概述。

  大多数人以往总是相信,精神有压力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是负面作用。人们责难精神压力是各种问题和疾病的根源,从丧失记忆力到痴呆,这还不仅限于大脑出现的各种问题。精神压力对人肯定有负面作用,特别是以发怒、压抑、不断饮酒方式消愁。但人们也忽略了常识性的另一面,即在一些环境下,压力也会对人有益。学界已有看法,一定压力有益于健康,使人们处于警觉和清醒。

  面对危险、不确定性、或者变化,人体激素的反应帮助人们渡过难关,若人们学会如何让它避免对生命造成损害,它会继续有益于人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认为,压力会在短期内会让人获得能量,激活人体各系统来处理发生的问题。长期看压力可刺激人们产生最大潜力,把自己钟爱的事情办得更好。在极端情况下,压力可能仍会有正面的影响,这就是为何有心理学家开始对一种称之为外伤后生长(posttraumatic growth)现象(除外伤精神压力无序外)进行定义。人们需要以更平衡和客观的方法对精神压力做一波新的研究,以了解它究竟对人类会起何种作用。

  1930年代的研究者Hans Selye是研究精神压力的开创者,极度推崇所谓的“良性好压力(good stree)”,将压力看作生活中必备的食盐。但他想针对人类的研究结论确是从老鼠身上试验得出。研究功底不足,缺乏手段,使他仅凭侥幸得出一些结论。匹兹堡大学医学院杰出的精神神经免疫学家、病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Bruce Rabin认为,以增加精神压力提高人潜能的说法是胡说八道。一些愿寻找压力,认为在压力下保持振奋的成年人,可能是因童年或是胎儿期受到高强度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连续影响所致。即便不是如此,他们也是试图满足心理上的一些需求。他认为,那些感到自己在压力下能表现最佳的作法实际上是一种病态,至少是心理上的疾病。

  在遇到外界刺激后引发大脑启动荷尔蒙,先是肾上腺素,后是皮质醇。这两项激增有助于向肌肉注入能量。相关大脑部分也为临时性地改善某种记忆而做好准备,让各部分器官感觉更灵敏。这种血液中喷涌以上化学物质的过程就是人们所说的压力。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打算让压力荷尔蒙一直处于喷涌开启状态。但经一定时候,神经元会对总是处于紧绷状态变得疲惫,正面影响变为负面。结果导致健康状态变差。神经元开始萎缩,终止相互间的交流,在海马状凸起体和前额叶皮层部分的大脑组织开始萎缩,而这两部分在学习、记忆和理性思维上起着重要作用。

  洛克菲勒大学神经内分泌学家Bruce McEwen认为,剧烈情形下的精神经压力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记住一些事情。而习惯性的情形压力对人们的记忆并无帮助,反而会削弱人们的智力上的灵活性。这就是压力总是与压抑和阿尔茨海默氏病相伴,即因多年处于压力荷尔蒙支配下的神经细胞更易毁于各种紧张的刺激。这意味着那些生活中持续伴有各种压力的人群会出现压抑、健忘的病迹。

  处于该研究领域前沿的学者们指出了许多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的缺陷,即在解释每个人如何处理精神压力差别上无效。这些研究者并未搞清楚压力影响是如何从正面转为负面效果,他们不了解这样的转换点是因人而异。这也就是那些研究者们不愿告诉人们,有一些压力是有益的,因他们不了解如何断定每个人承受的最低压力应多大。

  从基因角度探索也能找到人类如何应对压力的部分解释。科学家们已鉴别了一种有助于控制大脑如何处理血液中复合胺的一种基因,似乎之中的一些变异体,会依据人们以前究竟是否遭受过外伤情况来保护人们免于精神压抑。XY染色体也能在人们如何应对压力时起到作用,但作用有多大还不清楚。无论男女,在面对压力时他们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都会上升。他们之间的差异只是对压力反应所表现得形式不同。

  斯坦福大学Sapolsky教授通过研究发现,即使那些出生时应对压力的大脑神经元不比其他儿童更优秀的婴儿,后天是可以得到一定改善的,因人类足以聪明到能在脑海中保存所需内容。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的Saki Santorelli认为,大脑具有较比人们以前想象的更高的可塑性。该校的研究成果显示,沉思冥想能够帮助人们应对巨大压力,并能够修复或补偿大脑已有的损伤。

  但所有谈论有关舒缓压力的各种办法也附带出新问题。参与者想要这些办法能获得成功,要愿意花时间参与。若人们迫使自己持续参与下去,参与者这样做实际上又给自己带来新的压力。这就是各种解压办法让一些人的压力得到舒缓,而让另一些人感觉不舒服和疲惫。在动物身上研究已得到的结论是,若以错误想法进行练习,一些本应降低压力的作法可能实际上在导致压力。

  心理学家多年前就知道,人们在如何处理充满压力事件时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人们在生存期内能有多大的控制程度。若人们感到自己可控,那麼他们就能够应付事件。若无感觉,他们会崩溃。但任何沉思冥想,或再造人的思考也不可能改变人生中的一些事实。在市场沉沦和工作丢失,世界一片灰色的今天,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但研究压力的科学的确给在这里人们提供了一点希望。

  人类首次对精神压力的研究是在上次大萧条时期,那是个时时处处充满着压力的时期,也是求生者需要创新力的时期。在人们当前面临着一个新的大萧条时,需要更具创造性的思维摆脱它。人们必须要找出哪些未来部分是自己可控制的,并应仔细慎密地加以处理。令人欣慰的是,正是因为人类拥有能够让自己去这样做的大脑,并定能获得成功。(皖东)

目录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新闻周刊 压力 解压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