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4138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2-05-19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央视创业帮
央视创业帮
《纽约时报》推虚拟现实应用
《纽约时报》推虚拟现实应用
维亚康姆中年危机
维亚康姆中年危机
BBC全媒体战略
BBC全媒体战略
英法视听新媒体建设
英法视听新媒体建设
BBC媒体融合报告
BBC媒体融合报告
新型媒体集团
新型媒体集团
新闻客户端探索
新闻客户端探索
机器人编辑报纸
机器人编辑报纸
《新闻晚报》停刊
《新闻晚报》停刊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唱片公司末日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解析“唱片之死”命运之路编辑本段回目录

唱片之死 唱片之死
迈克尔杰克逊《颤栗》 迈克尔杰克逊《颤栗》
2005年以来全球实体唱片销量 2005年以来全球实体唱片销量
宋柯 宋柯

  中国内地,唱片销量连年下滑,到今年,已经比2005年减少了96%。唱片卖得好不好,早已经不是歌手们的人气晴雨表,出网络单曲、开演唱会、跨行转战影视圈,已经成为他们的新出路。

  辉煌已成过往,唱片被网络挤压到了历史的墙角,内地唱片工业的顶尖操盘手宋柯面对行业的现状发出这样的感叹:“唱片已死!” 

  本期新闻聚焦周刊,通过触目惊心的数字、业内行家大腕的访谈以及第一时间的越洋连线,带你触摸“唱片”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时代宠儿走向迟暮,甚至走向死亡的命运之路。文/记者 寿鹏寰

  鼎盛年代 全球因你而“颤栗”

  在互联网时代,唱片业的低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不过,就像一位迟暮的老人,他也曾经历人生的巅峰。

  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辉煌时期的唱片业以它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人。

  音像出版、销售商 曾经多如牛毛

  唱片业作为“舶来品”早年在中国并没有形成规模,起初还只是在中国录音,在国外制作完成唱片。直到上世纪30年代,随着唱片在国内的普及,逐渐形成了“百代”、“胜利”、“大中华”三大唱片厂牌以及十几家小型唱片公司的体系。

  1979年,太平洋影音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唱片业进入音像时代。

  随着音乐卡带的流行,在此后短短10余年间,300多家音像出版单位、数百家复制生产厂家、10余万家销售商平地而起。环球唱片公司、滚石唱片公司、华纳唱片公司等大牌唱片公司相继在内地做得风生水起,中国的唱片业开始腾飞。

  上世纪90年代,华谊音乐老总袁涛还在滚石唱片工作。据他回忆,那个时候,流行音乐在内地大受欢迎。当时卡带和CD成为人们接触音乐的主要工具,虽然当时也有很多盗版出来,但由于歌迷热情极高,唱片的销量仍然非常好,唱片业的利润很高。

  “像羽泉的《冷酷到底》一张专辑就卖了145万张,除了专辑销量外,唱片公司还可以通过商演等活动回收利润。”袁涛说。

  袁涛介绍,虽然那个时候唱片业不像电影业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但因为利润和前景很好,不少资金进入这个行业,大大小小的唱片公司相继成立,这让内地的唱片行业着实热闹了一阵。

  两岸三地歌星云集 一度各领风骚

  经过80年代的起步腾飞,到了90年代,唱片业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铺天盖地的歌手海报、贴纸、卡带席卷内地,能数得上名字的歌手如过江之鲫。

  尤其是1994年前后,随着流行音乐的火爆,内地出现了毛宁、杨钰莹、黄格选、高林、陈明、林依轮、陈红、潘劲东、谢东、孙悦等一批有特点的歌手,大街小巷的音箱里回响的都是他们的歌声。

  除了内地的歌手,这段时间,香港的天王天后们也在内地掀起一阵追星热潮:张国荣和谭咏麟(微博)两位乐坛老将,张学友、郭富城(微博)、刘德华、黎明“四大天王”,还有张信哲、莫文蔚(微博)、林忆莲(微博)、任贤齐(微博)、赵传(微博)、辛晓琪(微博)等风格不同的歌星,成为那个年代最引人注目的“精品”。

  一时间,中国的乐坛呈现百花齐放的盛况。这些歌手在当时都有一批固定的歌迷,一旦有新专辑发行、演唱会举行,歌迷们都会给予极高的热情支持。从1993年春节晚会,赵丽蓉、蔡明(微博)、郭达表演的小品《追星族》中就不难看出当时歌迷们的狂热程度。

  词作家、导演甲丁回忆起当年的盛况坦言,在这么短的时间里,30多个歌手能够同时占领市场,同时被歌迷所喜爱所接受,这在世界流行音乐史上可以说都是一个奇迹。

  1990年至2000年这10年,堪称中国流行音乐辉煌的10年,无数资金如洪水般涌入乐坛,把唱片业捧成一轮红日,无数音乐人纷纷闯荡乐坛,希望能够一曲成名。

  《弯弯的月亮》的曲作者李海鹰(微博)生动地比喻道:“在当时一个砖头砸下来,砸中三个人里边可能有两个是做音乐的”。

  唱片销量达巅峰

  破百万曾很常见

  李克勤(微博)不久前在内地的一个颁奖礼上领奖时发表获奖感言,他说道:“如果我跟陈奕迅(微博)的唱片加起来能卖30万张,我们所有人都要开香槟庆祝了。”

  如今唱片业的衰败与黄金时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香港唱片业最辉煌的90年代,不包含内地,张学友的专辑《吻别》仅在香港就卖到了40万张,在台湾则销售出136万张。同期,刘德华的《忘情水》也不甘示弱,仅一周时间唱片就热卖超过80万张。

  当时的内地市场对于唱片的需求更是巨大。1993年,李春波(微博)演唱的《小芳》红遍大江南北。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这张唱片销量突破200万张,一举获得1995年第三届中国金唱片奖(微博)。在那个年代,一个歌手的唱片销量突破百万似乎已经成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唱片业的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而到了2000年后,随着唱片业的衰败,国内极少能有歌手发行的唱片销量能突破百万张。

  唱片公司学会“包装” 媒体推出“娱乐版”

  “那个时候人们接触流行音乐的渠道还比较单一,要么是听广播,要么就是买卡带。”种子音乐总监、乐评人朱迪回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想随时随地听到自己喜欢歌手的音乐,唯一的方式就是买卡带。而且当时由于卡带成本较低,一盘正版卡带只要8元左右,很受歌迷欢迎。大街小巷一时间涌现了很多音像店,卡带几乎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

  此外,乐评人科尔沁夫告诉记者,当时唱片公司的明星制以及全国媒体娱乐版面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唱片的销量。

  他表示,很多唱片公司从那时候开始有了包装艺人的意识,而在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时代,明星的出现让很多年轻人为之疯狂。而不少报纸有了专门的文娱版面,这对艺人的宣传推广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些明星以及他们推出的新唱片。

  光盘制作公司 那时盆满钵满

  在90年代,由于音乐媒介载体的变化,唱片业的辉煌直接带动了它的制作终端——光盘。在这十年中,大大小小数百家光盘制作公司成立,原先以卡带制作为主的音像制作公司也再慢慢转型。

  专门从事光盘复制的北京海传光盘公司可谓见证了唱片行业的兴衰。据该公司资深员工陈优丽介绍,90年代后期可以说是音像制品公司业绩最好的时候,一张光盘的加工费最高达到10元,利润非常丰厚。与唱片公司合作是海传光盘公司的重头项目,华谊、太合麦田等唱片公司发行的唱片就都是在这里生产的。

  “那时候,一个歌手发片,每月做几十万张的大有人在,我们甚至接过上百万的单。但这几年,基本上一个歌手能做几千张就已经很不错了。”陈优丽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全球唱片大繁荣

  在国外,由于唱片工业兴起较早,黄金时期维持得更长。上世纪50年代,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音乐红遍全球,震撼了当时的流行乐坛,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美国唱片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猫王个人就售出了超过5亿张唱片,销量惊人。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唱片工作的日益成熟,美国的唱片业达到巅峰。在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这近20年中,华纳、环球、百代、博德曼、索尼五家唱片公司霸占了全球大部分唱片市场。

  尤其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传统的唱片转化为数字化的CD,唱片业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在美国,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小甜甜布兰妮在这个时期都红极一时。1982年,杰克逊的《颤栗》一张专辑的全球销量就达到了1.04亿张(注:被认证的专辑销量为6000万张,其余均为盗版,2006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目前仍是全球销量最高的专辑。

  90年代,日本的唱片业也进入巅峰时期,为中国歌迷所熟悉的滨崎步、幸田未来、安室奈美惠都是在这个时期登上了巨星舞台。

  可以说,在80年代、90年代这20年中,全球唱片业普遍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大繁荣时期。

  本版文/记者 高嘉阳

  被困网络 唱片公司“太委屈”

  内地最大的唱片公司太合麦田宣布不再签艺人,其CEO宋柯称“唱片已死”。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曾经签过布兰妮、贾斯汀等大牌明星的Jive唱片、Arista唱片和J唱片公司也宣布倒闭,都似乎进一步说明唱片业已是“穷途末路”。 

  唱片业的现状到底怎样,是否真像宋柯说的唱片已死?本报通过数据统计以及采访业内人士,全面展示唱片业现状,发现内地唱片销量已经7年来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唱片,已经由歌迷们热门的消费品,变成了发烧友的“收藏品”。 

  衰落·现象扫描

  销量连年下滑

  比2005年减少96% 

  9月28日,歌手王啸坤发行第三张专辑《唱片》,这张专辑在市面上买不到,只能通过网上下载。作为歌手,他放弃了传统CD销售渠道,改为提供免费网络下载。 

  王啸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之前发行过两张专辑,但从未拿到唱片挣来的一分钱。他认为CD终会过时,唱片业衰退,他的此举也只是顺应,而非对抗。 他现在很少听CD,听歌都听网上下载的免费MP3,但也都是免费的。

  2009年内地市场唱片销量总计500万张,只有2005年的十分之一。从2005年的4500万张到2009年的500万张,内地唱片销量如同搭上了“跳楼机”,急速下降。 

  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数据,近7年来,我国内地唱片的销量是“一降再降”,平均每年降幅达到了41%。2006年和2009年甚至出现了“拦腰斩断”的情况,销量直接“减半”。 

  今年,预计销量不足200万张,这一成绩仅为2005年的4%。 

  收入一路下降 与电影对比鲜明

  唱片销量逐年下降,自然唱片收入也不容乐观,歌手和唱片公司难以通过卖唱片而获利。 

  以前唱片公司一张唱片能卖到100多万张,按照一张10元的收益也能到1000万元。现在一张能卖到5万就是大卖了,收益也就50万元,有时可能还不够一张专辑的制作成本。 

  相比节节攀升的电影票房,唱片收入可以说“少得可怜”。

  本报记者统计发现,从2005年到2011年的7年时间,电影票房从20亿元一跃过百亿,从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全年电影票房收入更有望突破13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31%。反观唱片收入则一路下滑,从7年前的7.64亿元下降到了1.13亿元,速度同样是31%,只不过是“负增长”。 

  沦为宣传噱头 不再比拼销量

  唱片销量日益下滑,为何歌手和唱片公司还在乐此不疲地出唱片或EP?

  唱片策划人吴颖说,现在出唱片,和过去不同,不是为了拼销量,而是一种宣传的手段。 

  “即使唱片卖不动,艺人还是要定期出唱片,还会隆重举办发布会,邀请媒体报道,这一切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博人气。艺人必须要有自己的作品,不然怎么走穴,怎么参加商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唱片公司企宣这样说。 

  唱片公司资深宣传苗伟表示,现在唱片已经完全成为歌手的宣传名片,“出专辑”这三个字已经和“卖唱片”没太大关系了,只不过是歌手们发表新作品的一种方式,告诉大家这些歌是他们唱的。

  一首歌唱红了,谁会知道或者追问它来自某个歌手的哪张专辑,只会记住歌名,然后去网上搜索、免费下载,放进自己的MP3里,不花一分钱。 

  太合麦田CEO宋柯说,歌手在很多时候觉得专辑是一个名片,觉得歌手总归是要有专辑的,这是惯性思维,可以理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唱片已经不是主流的音乐消费方式。目前唱片的确已经成为一种宣传的手段,毕竟大家多年来的观念是出专辑才能叫真正的歌手。

  衰落·寻求改变

  公司纷纷转型

  改做经纪与演出

  唱片公司的功能不再以卖唱片为主,而是集制作唱片、艺人经纪以及数字化音乐为一身。金牌大风早年间就从单纯的唱片公司转型为全能娱乐公司,今年太合麦田也做了一个决定:不再签歌手,不做唱片制作。

  宋柯说,太麦七成收入跟旗下所签艺人已没关系:20%是版权代理费,50%是数字音乐和移动音乐方面的收入,剩下30%是公司艺人带来的利润,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艺人在电影、代言、广告等方面的收入。

  他认为,市场如果不改变现状的话,唱片这条路必定是死路。像EMI早前退出华语市场,就是因为固守实体唱片这一传统方式,最终被淘汰,“现在我们放弃了一类业务,艺人唱片约和经纪约不签了,无线业务还在做。我们未来两大方向,一个是版权管理,一个是产品创新。最主要的新业务是数字音乐团队在花精力研发新的互联网上的音乐产品。”

  音像店改变经营 唱片将成收藏品

  唱片业的衰退,导致不少音像店关门,连卖盗版的音像店很多都改成餐厅了。三联书店的唱片架,从原来的几排展架,到今天只剩下一面墙,并且大多是古典唱片。 

  今年6月,FAB音像店王府井店因与商场合约到期撤店,在7年多的时间里,FAB王府井店已成为无数歌迷的圣地。这里提供内地最全的正版CD,王力宏、蔡依林、潘玮柏等歌手的签售会都选在这里举办。 

  昨日记者采访了FAB音像卖场经理肖伟,他表示,唱片销量下滑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FAB实体唱片销量每年也在递减,幅度在15%-25%左右。 

  因为互联网的发展,FAB也改变了经营模式,从传统出版零售转到下载超市,在传统的音像卖场的基础上,发展数字下载业务,开拓连锁下载超市。目前店内的业务由很多部分构成:手机、数码产品、音像制品、动漫和明星周边产品,如果从整体来讲,唱片收入所占整体收入的比重非常小,如果只从文化产品来讲,占到60%左右。 

  肖伟认为,虽然整个唱片业在衰退,但音像店不会消亡,CD唱片也还会存在,唱片会从以前的普通消费品变成收藏品。 

  衰落·原因剖析 

  数字音乐大行其道 唱片被网络宣判死刑

  “可以说是网络宣判了唱片的死刑。”十二乐坊经纪人王晓京说。 

  自从网络下载成为流行,人们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从网上下载什么都应该是免费的,音乐也不例外。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2008年的统计,中国数字音乐的盗版率已超过90%,导致实体唱片销量逐步走下坡路。

  崔健的经纪人尤优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传统的唱片业从一开始,就遭受到盗版的严重冲击,很多歌手、公司从一开始就无法靠唱片赚钱。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传统唱片的销量更受冲击,以前的几百万张唱片销量,现在想都不敢想。 

  “崔健的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销量,盗版、正版加起来超过千万张,但是崔健本人根本没拿到那么多版税。”尤优说,“比如发行公司可能反馈这张专辑还有库存,但实际上早就再版了,但是我们并不知道。” 

  “内地应该加大版权保护的力度,这对整个唱片业以及相关行业来说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我们跟国外版权公司合作,都会阶段性地收到一个很详细的使用清单,国外这方面要规范得多。”尤优说。

  音乐人拿不到钱 版权问题是关键

  据统计,2010年网络音乐收入23亿元,无线音乐收入20亿元,大型演唱会收入13.2亿元,电信运营商的音乐增值服务收入279亿元,但回到内容制造商的不足2%。而2010年的电影票房不过100亿元,却有40亿回到了内容制造商。 

  唱片公司资深宣传苗伟说,大众的音乐消费模式已经转变了,这些收入和艺人、创作者之间缺乏良性循环,导致收益无法到达作者和唱片公司。 

  宋柯表示,唱片公司已经成为整个产业链中的弱者,完全不具备跟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叫板的实力,如果不能通过强有力的资本整合,拥有市场份额35%以上,那么国内唱片公司基本上只有两个抉择——要么倒闭,要么转型。 

  宋柯认为,除了商业模式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在CD之后,目前还没有更好的音乐产品。MP3是一个过渡,虽然比CD更方便,但无论从音质上还是创新性上都有很大的缺点,因此还需要有一种或者几种新产品,让消费者愿意从互联网上购买,愿意去花这份钱。 

  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总裁许晓峰认为,唱片消费不再是主流,可能会与黑胶一样成为收藏品,音乐本身不会消亡,但需要新的播放格式。 

  “一种新载体的出现对于好音乐来说,是有好处的,它可以重新被卖一次。最关键的就是行业的正版化。不一定是听众付费,而是应该谁获利谁付费。”许晓峰说。 

  本版文/记者

  寿鹏寰 王岗

  销量滑坡 “好日子”一去难返

  从全球范围来看,实体唱片产业每况愈下,情况不容乐观,美国、日本、德国以及英国等几大唱片市场的实体销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收入连续6年出现负增长,在唱片业发达的美国甚至缩水65%。

  另一方面,数字音乐在悄然迅速地崛起。去年,数字音乐在全球揽金107亿美元,而5年前仅为15亿美元。这一变化使得歌手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也促使盗版变得更加容易。

  美国音乐杂志《滚石》的产业编辑约翰·本杰明称,唱片业在经历时代的变迁,而目前至少已经是在白垩纪了。

  全球数据

  实体唱片6年负增长 

  “龙头”美国缩水65%

  根据国际音乐行业协会提供的历年全球实体唱片销量数据,本报记者发现,在进入2000年以后,全球实体唱片销量持续下降。而在2005年以后,下降幅度进一步增大,连续6年呈现负增长。

  2007年的总体销量仅比2006年下降3.3%,销售收入为193亿美元,而2010年则比2009年下降8.4%,销售收入仅为159亿美元。截至2010年,与6年前相比,全球实体唱片销量收入骤降了将近25%,市场缩水严重。

  全球实体唱片销量收入下降,美国、日本、德国以及英国几大唱片市场也无一能够逃脱,不仅连续6年呈现负增长状态,而且与2005年以前相比,销售量下降均在10%以上。

  其中,作为“龙头老大”的美国,情况最让业内人士失望,最新数据显示,美国2010年实体专辑销售量仅为2.46亿张,这一成绩仅为2005年销售量的35%。

  时代变迁

  从磁带到网络 如今面临消亡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音乐产业在其传播媒介上的选择已经经历了多次变迁。上世纪60年代,荷兰飞利浦公司在欧洲市场上推出了卡式磁带,而飞利浦的合作唱片公司水星唱片1966年9月在美国开始推出音乐卡带。最初发行为49种音乐带。

  在众多唱片公司的追捧下,70年代后期,卡带逐渐演变成了乙烯唱片的替代品,并且在80年代,卡带的销量也超过了乙烯唱片,并最终成为音乐传播的主要媒介。

  但是好景不长,在上世纪90年代,仿佛一夜之间,街头巷尾音像店中的卡带都变成了CD唱片,卡带随身听也相继淘汰,CD机成为人们常用的播放设备。

  虽然有前例可循,但与以前不同的是,这次数字音乐的流行却意味着延续了将近百年的实体唱片产业即将消亡。

  “唱片现在就像恐龙,时代变迁,虽然说不上已经在侏罗纪即将灭绝,但至少已经在白垩纪。”本杰明说。

  收入结构改变 卖唱片难生存

  就在几年前,对于歌手的定义还可以归结为“以卖唱片为生”的人。直到现在,衡量一个歌手的成就,仍然会以这名歌手的专辑销量成绩来计算。但是事实上,音乐产业结构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改变,专辑不再是音乐产业占据垄断地位的收入来源。

  以美国为例,著名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根据美国音乐行业协会的数据,发现从2003年左右,美国音乐产业的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原本占据美国音乐产业收入来源90%的专辑销量,现在仅占到65%左右,而剩下的35%则来自于视频、手机、单曲以及其他的一些途径。

  这篇博文的作者、自由撰稿人迈克尔·德古斯塔在美从事行业分析将近20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音乐产业收入日渐多元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于专辑的需求相较10年前有很大的下降。

  10年前,美国人会比现在多花费3倍的时间来听音乐,而且即便是在携带唱片不是很方便的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人也会比现在听音乐的时间要多出两倍。手机、网络等多样的输出终端冲淡了人们对专辑的购买欲望。

  据了解,在法国,唱片只占一个艺术家音乐工作的25%收入,还有15%是来自授权许可的纪念品收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制作家、作曲者已经体验到他们没有办法从唱片当中获取音乐价值,也就没有办法持续他们对音乐的创作动力。

  “数字”崛起

  以前,我用录音机录下卡带中我所喜欢的歌曲,后来用CD翻录,但是现在我只要上网,便可以很方便地选择喜欢的歌曲,不用专门为了某首歌去买下整张唱片,这是人们热爱这种方式的原因。当人们习惯了这种方式,旧的就将被淘汰,这是产业遵循的规律。

  ——美国音乐杂志《滚石》产业编辑约翰·本杰明

  去年创造107亿美元 保持平稳增长 

  数字音乐真正成为主流也不过几年的时间,但是几项简单的数据却证明了它的实力。

  1995年9月9日,Fraunhofer-Gesellschaft发布了第一款实时软件MP3播放器,使得普通用户很容易地播放和制作MP3文件。随后网络流行,从网上下载MP3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数字音乐逐渐取代了CD唱片。

  到了2005年,全世界数字音乐的销售额在15亿美元;2010年,这一数字已经迅速变成了107亿美元,并且还在持续平稳地增长。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数字音乐市场,从2007年到2008年,数字音乐销量涨幅为28%。2008年到2009年的涨幅为13%,而近两年的销量涨幅趋于平稳。

  尼尔森音乐业务主管吉恩·里托弗称:“数字音乐下载只是进入稳定期,而不是将出现大幅下滑。这只是暂时的稳定,而不是已经饱和。”国际作者作曲协会联合会拉美地区主任圣地亚哥·斯库斯特表示,“数字音乐是多么巨大的产业,重造了音乐产业链。”

  据国际作者作曲协会联合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个拥有100多个会员的国际行业协会,其会员在数字音乐版权的税收方面已经超过了70亿欧元。

  就在年初,在纽约召开的“数字音乐论坛”上,业内专家一致认为,在未来3-5年内,CD唱片将逐渐被在线音乐服务取代。

  促使盗版变容易 挤压实体唱片

  漂亮的数字和公认的趋势让数字音乐享受着发展初期的快速和认同,但是其背后的盗版猖狂不但令自己受到伤害,对实体唱片更是“致命一击”。

  在日本,一张CD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是2500-3500日元,数字下载一首曲子只需要300-400日元。而如果通过非法下载,费用则是0日元。

  对于数字音乐而言,几乎所有的数字音乐都可以免费在各种各样的网络链接中被发现,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完善,这些“免费”的盗版数字音乐无形中将大众的付费倾向牢牢地卡住,取而代之的是流向各层盗版生产商的腰包。

  多年以来,盗版问题一直存在,但是数字音乐的出现令盗版现象更为严重,这也是唱片业者颇为头疼的原因。

  美国产经网站eMarketer记者维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唱片公司就受到盗版的影响,但是数字音乐的出现让盗版变得更为容易。

  “相较于实体唱片的价格而言,正版数字音乐还算低廉,在iTune上花99美分就可以下一首自己喜欢的歌,并没有花钱的感觉。但是如果花几十美元买一张专辑,而专辑里的歌曲参差不齐,这对于消费者而言吸引力真的不大。”维娜说。

  本版文/记者 张婷婷 隗硕

  唱片卖不出去,使得整个行业越来越不景气,于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只好另谋出路。  以前歌手靠唱片的销量来证明自己的歌唱实力和走红程度,但现在靠这个销量数字已经难以说明问题。 

  现在的歌手红不红,要看他的新歌在网上的点击率和排行情况,还要看他开过多少次个人演唱会。

  而影视业的逐渐发展,则吸引更多的歌手转战影视圈。音乐人也纷纷进行影视音乐的创作、制作,以期在商业上获得更好的回报。 

  出路·现场演出

  唱片业不景气

  演唱会却开得欢 

  如果说以往看演唱会只是在做去或者不去的选择题,那这两年则要考虑的是去看谁的演唱会。 

  张学友、刘德华、周杰伦、张信哲、陈奕迅、梁静茹、蔡依林等众多大牌明星纷纷在今年开唱,而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光北京一地,就有胡彦斌、方大同、卢广仲、阎维文、张靓颖、林宥嘉、谭咏麟、屠洪刚、韩红、杨坤、苏打绿、张宇等奉上的音乐“饕餮盛宴”。 

  去年演唱会井喷,大部分周末被演唱会填满。而今年,根据大麦网数据,未来三个月,北京已经确定时间的演唱会将有43场左右,加上1-9月份已经唱罢的63场,北京演唱会将近110场,这一数字比去年的98场增加了12%。放眼全国,今年音乐会场数将达到300场。 

  办个唱一举两得 收入超过卖唱片 

  歌手举办个唱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演唱会除了是歌手个人综合实力的证明和展示以外,一场演唱会的收入不菲,也是歌手的主要收入来源。歌手一场个唱的收入,远远要比卖一张唱片的全部收入多得多。 

  崔健的经纪人尤优认为,演唱会是对歌手实力最好的印证,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实力来做一场演唱会。 

  太合麦田CEO宋柯也承认,目前歌手们挣钱不是靠发行唱片,商演和广告代言的收入才是最主要的收入,卖唱片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一个歌手进行一场演出的收入,比他卖一张唱片的全部收入还高。 

  “音乐本身变成了艺人综合能力的一个展示,没有这个不行,有了才能去商演、开个唱、做代言。”宋柯说。 

  现场音乐不可复制 成为最大盈利点

  内地原创音乐领军人物许晓峰认为,现在音乐企业中比较大的盈利点就是现场音乐,有门票收入、有广告赞助,这些都是能获得价值的部分,而且无法盗版。

  将于11月11日举办出道以来在京的首场个唱的歌手沙宝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音乐已经是一个免费获得的形式,做音乐的人做唱片、卖唱片,根本养活不了自己,必须寻找其他出路。 

  “唱片市场已经衰退,只有演唱会现场无法复制,只有现场演出的形式,才可以让这些对音乐有梦想的人继续走下去,还有欲望去做音乐。”沙宝亮说。 

  歌唱界新人转战网络 热衷出单曲、EP 

  大牌歌手开演唱会,而歌唱界的新人们则选择出单曲、EP在网络打榜以增加知名度。 

  据记者统计,仅今年1-9月份新出的1700多张专辑中,单曲和EP就占到了六成多,比起2007年,这一比例翻了近20倍。 

  专辑是越出越少,而单曲和EP却一路上扬,从2007年的仅14首,到2010年的1152首,歌手似乎都热衷于此。原因在于单曲适合打榜,榜单上的名次越靠前,也就越能证明歌手是否当红。 

  歌曲排名靠前,能带来高传唱度。传唱度高了,能带动彩铃下载,也就意味着在商业上可以获得高收益。 

  从2005年开始,彩铃、手机铃声等音乐衍生周边应用,为一直以来惨淡经营的唱片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这几年唱片不赚钱,但彩铃、手机铃声业却风生水起。一首歌的彩铃下载量高,利润就高,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 

  出路·网络打榜

  出路·进军影视

  大腕唱而优则演

  “超女”演戏粉丝支持

  除了开演唱会,进军影视界也是歌手们的一大出路。

  不少男歌手在歌唱事业上取得辉煌成绩后,就想在大银幕上一显身手,如崔健、周杰伦、王力宏等,他们不仅在电影中出演重要角色,还饶有兴致地做起了导演,从简单的唱而优则演,做到了能够“一切尽在掌握”的电影人。

  崔健的经纪人尤优表示,今年崔健一直专注于他自编自导的首部电影长片《蓝色骨头》的后期制作,预计明年上映。 

  “崔健涉足影视,主要还是兴趣和爱好,这么多年他一直对电影非常感兴趣,看过上千部电影,自然会有表达的欲望。也许通过音乐不能完全表达的时候,就想通过电影这种方式去表达。”尤优说。 

  尤优表示,音乐还是崔健的主业,永远是第一位,崔健也在筹备新专辑,正在创作阶段。“专辑肯定要出,只是时间问题。”尤优说。 

  女歌手们也不甘示弱,大银幕也在向她们频频招手。“超女”出身的偶像歌手李宇春自出演电影《十月围城》后,今年又与李连杰、陈坤、周迅等大牌影星合作,出演徐克的3D武侠巨制《龙门飞甲》,该片预计12月中旬上映。有强大的“玉米”粉丝团体做后盾,李宇春在电影圈应该会走得很好。 

  同为“超女”出身的歌手何洁也参演了多部影视剧,如张一白导演的电影《将爱》等。而尚雯婕、厉娜、刘力扬等从选秀比赛脱颖而出的“快女”也开始参演电影、电视剧,逐步完成从选秀歌手到歌影双栖艺人的转变。 

  影视音乐需求多 音乐人转战影视圈

  宋柯直言,歌手转向影视,就是因为唱片业的衰退,他们肯定要寻求更好的领域去发展。 

  “周杰伦的专辑目前还算能卖的,但他依然转战影视圈,如果唱片好,我相信他没那么大精神去弄电影。包括小柯也专注影视音乐,张亚东也去拍电影。这样一个现状很正常。”宋柯说。

  崔健的经纪人尤优表示,歌手转战影视圈,多了一个对自己推广和营销的渠道,也能在商业上获得更多回报。 

  此外,还有不少音乐人不再做唱片,而是转做影视、广告音乐,如音乐人捞仔、刘沁、丁薇等。捞仔曾为电影《南京南京》担任音乐指导,为电视剧《浪漫的事》、《常回家看看》创作主题音乐;丁薇为电视剧《蜗居》演唱主题曲;刘沁为电视剧《奋斗》创作片头曲《I'm fine》。 

  乐评人郭志凯认为,近几年内地影视业发展迅速,影视音乐自然受到重视,这也给很多音乐人创造了条件。唱片市场不景气,音乐人需要另谋出路,于是纷纷转向影视音乐的创作、制作。 

  歌手导演、参演的影视作品情况一览

  周杰伦:《头文字D》、《满城尽带黄金甲》、《不能说的秘密》、《大灌篮》、《青蜂侠》

  王力宏:《恋爱通告》  阿牛:《初恋红豆冰》

  崔健:《成都,我爱你》、《蓝色骨头》

  李宇春:《十月围城》、《龙门飞甲》

  尚雯婕 :《熊出没注意》、《回马枪》

  厉娜:《桃花运》客串、《越光宝盒》客串、电视剧《虎妈》、《中国式母亲》

  何洁:《倾城之爱》、《Hello!树先生》、 《活该你单身》、《刀客外传》、《将爱》、《夏日乐悠悠》、《国父孙中山》

  刘力扬:《搜神记》

  数据展示

  注:这些歌手的个唱出场费为50万-200万元

  内地一线歌手名单

  男歌手 刘欢、崔健、孙楠、沙宝亮、 满文军、 羽泉两人、许巍、 

  郑钧、杨坤、汪峰

  女歌手 那英、韩红、毛阿敏、田震、

  孙悦、李宇春、张靓颖 

  内地单曲、EP年增产数量

  年份 总数 专辑数 单曲数 EP数 单曲及EP

  占总数百分比

  2007年 1535 1484 14 37 3.3%

  2008年 1678 1321 317 40 21.3%

  2009年 1947 1203 702 42 38.2%

  2010年 2381 1005 1152 224 57.8%

  2011年 1712 587 870 255 65.7%

  (截至9月)

  注:数据来源于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及媒体公开报道

  “情非得已” 操盘手度势转型

  摸着书架上一排未开封的唱片,宋柯轻轻叹了口气。“不签歌手”、“唱片已死”……内地最大的唱片公司太合麦田掌门人宋柯今年以来的一系列言论,引起业内外强烈关注及各种猜测,同时被很多人误读为“音乐已死”。 

  近日,宋柯接受了《法制晚报》专访,回应外界诸多猜测,并解读太合麦田在音乐界的生存之道。 

  唱片业衰败,导致歌手出唱片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仅仅作为自己开演唱会或者商演的名片。 而宋柯之所以有底气喊出放弃唱片业务,是因为其公司近年来在无线音乐和创新产品领域的良好发展——足够赚得盆满钵满。 

  现状

  销量逐年下滑

  唱片确实“死了”

  对于目前唱片业现状,宋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欧美唱片有史以来最佳销量前20名中,第1名是迈克尔·杰克逊的《颤栗》6000万张,第20名都是3000万张起,2005年以后就再也没有唱片进入这个排行榜。 

  面对2005年至今90%的衰退,并且还在继续以每年百分之十几的速度下降,不得不承认,唱片的确死了。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目前唱片业是怎样的一个状况?

  宋柯:其实唱片大部分时间应该算是粉丝产品,跟粉丝电影差不多,我这次去香港买了3000多块的唱片,我自己清楚这三十张估计能拆封的都不超过五张,就是收藏,往那一搁心里踏实。 

  FW:唱片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宋柯:我不太好说这话,太得罪人,之前的言论已经遭致很多同行的抨击。

  唱片确实不行了。欧美唱片有史以来最佳销量前20名,2005年以后的就没进过这个排行榜,因为第20名也是单片销量3000万张。第一名是迈克尔·杰克逊的《颤栗》——6000万张,这个数现在绝没有了。现在全世界单片能到两三百万张的,就很了不起了,几乎没有过五百万张的。

  这是什么差别?百分之九十的衰退,唱片销量每年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在下降,你说唱片没死么?我觉得死了。 

  FW:但是唱片还是有人听的,你不是也在买唱片? 

  宋柯:对,唱片这个产品你说有没有人听?确实有人听。龚琳娜如果出实体专辑,我相信肯定有不少人买。但唱片确实不是主流的消费方式,我聊的是主流消费方式,不能拿俩个案说唱片没死,那黑胶还在呢。有人说黑胶这产品依然有生命力,我打死也不信,全球能生产黑胶的公司现在一个手都能数过来,当年几千家生产商,现在连盗版都没了。 

  FW:大牌歌手的唱片销量还行吧? 

  宋柯:周杰伦这么能卖的不也拍电影去了?有才华的人怎么不会往更好的领域发展呢?如果唱片好我相信他们没那么大精神头去弄电影。王力宏也是,小柯早就去弄影视音乐了,张亚东、高晓松也在拍电影,这很正常。

  唱片已成“非主流” 出专辑就似印名片

  现在一张唱片并不能为一个歌手带来多少直接收益,但是会间接地让歌手有资格去接受商演、个唱、代言。如果没有作品,就像没有身份一样,和草根没有区别。 

  所以尽管宋柯认为“唱片已死”,但他并不否认歌手出唱片会为其带来其他价值。 

  FW:现在唱片对于歌手来说,是不是只是宣传手段? 

  宋柯:歌手在很多时候觉得专辑是一个名片,没专辑不行。音乐变成了艺人综合能力的一个展示,有了这个才能去商演、演出、个唱和代言,这已经是惯性思维。 

  FW:你们公司目前唯一还有合约在身的就是偶像男团MIC了,他们还会出唱片? 

  宋柯:前一阵他们还特别认真地对我说,想发专辑,不想发EP。我说发吧,成本上没差多少钱,如果他们和粉丝们拿到专辑觉得心满意足,干吗不做? 

  但我还是坚定地认为,唱片绝对不是主流消费方式。我现在看演唱会或视频节目已经不看DVD的了,因为网上各种高清格式的都有。整个音乐产品我认为就是要更新换代。 

  FW: MIC上张EP成绩怎么样? 

  宋柯:上张EP收入很少,他们主要还是靠代言和演出,代言还不错,上升很快。

  宋柯档案

  太合麦田创始人,先后推出了叶蓓、老狼、朴树等歌手,被媒体和业界人士尊为内地唱片工业的顶尖操盘手。

  供图/IC

  希望

  音乐活得“好好的” 告别唱片不必悲伤

  宋柯放出“不再签歌手”、“唱片已死”的言论后,很多人就误解为“流行音乐行业已死”。 

  宋柯对这个说法很委屈。他一再强调,音乐永远不死,只是唱片这一形式的音乐产品死了而已,并且也不用为此纠结和伤感,因为这一段的终结必然意味着下一段的开始。 

  FW:唱片“死了”,但不是说音乐不行了对吗? 

  宋柯:很多人误读,老宋说这个行业死了——我可没说。音乐本身没问题,音乐也死不了,大家一定要听音乐的,我是说唱片这个形式的产品死了。 

  很多人在网上悲伤地说,我们还写不写歌?这个完全是两码事,只不过你写完、录完歌,怎么去经营的问题,不是说这个行业死了。 

  大家都有活得很好的办法,音乐肯定没衰退。你看演唱会多火爆,真有好东西的歌手开演唱会还是很赚钱,说明音乐本身消费市场不差,差的是唱片这个产品和新模式的出现。还有,这种新模式能不能让资金回到内容制造商那里。 

  FW:虽然卖不动唱片,但其实音乐人们过得都好着呢对吗?

  宋柯:因为音乐活得挺好,除了版税越来越少、唱片越卖越少,所有音乐周边的收入越来越高。写词作曲的、录音师、制作人、乐手……他们的身价一点也不低。艺人的出场费都在涨,现场演出的票价也在涨,这些人的生活一点也没问题,他们并不苦,火着呢。有什么哭穷的?如果一个音乐公司的主要收入在唱片,那才真得哭。 

  我们公司现在专玩数字音乐,数字音乐怎么会惨?一年好几千万收入。跟其他行业比我们算小公司,但我们过得挺好。

  FW:你经历过唱片业的黄金期,如今也经历着唱片衰败期,有没有感伤? 

  宋柯:一点都不悲伤。第一,我进这行时唱片已经在走下坡路;第二,在中国,盗版唱片占了百分之九十。如果我生在国外,我肯定悲伤。我们也做过几张销售冠军的碟,这要在欧美,我们不得买飞机去?美国那几个能做出那种唱片的公司不都发了?所以我不悲伤,死就死了,我本来又没享受过什么东西。 

  当年卡带没的时候为什么不悲伤?就是因为有更好的产品——CD出来,更容易储存,没人悲伤。现在也是一样道理,有新产品比CD更先进,没人会哭。我愿意买新的,每次技术进步给音乐工业带来的是好事,绝不是坏事,大家没必要悲伤。 

  规划

  彻底转型 谋求创新

  如今的太合麦田不再签歌手,更不再出唱片。宋柯为他们的未来制定了两大方向:版权管理和产品创新。尽管他自己也不确定新产品能否成功, 但可以肯定的是,昔日的唱片业巨头已经彻底转型。

  FW:现在太合麦田到底在做什么? 

  宋柯:既然音乐有这么大的市场能量,就需要有一种或者几种非常好的新产品,让消费者愿意从互联网上买,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这几年我们积累了很强悍的数字团队,技术在同行里算有点优势,干脆用在产品创新上。现在数字音乐团队正在花精力研发新的互联网音乐产品。 

  FW:还能有什么样的新产品出现?

  宋柯:这个产品虽然有雏形了,但是没法说,万一没成怪丢人的,还得保密。

  只能说一点,太合麦田未来肯定不是各个音乐公司的竞争对手,而是合作者。我们已经不做艺人,不做经纪,不做音乐制作,慢慢变成各公司合作方。 

  FW:消费者会接受吗?

  宋柯:都是潜移默化的。其实音乐本身消费门槛不低,彩铃、月功能费、下载费不便宜,演唱会票更贵了,至少60块钱起。

  我们研究的这个新产品是基于互联网上一个比较方便吸引人的东西,大家愿意每月留出零花钱十块八块享受一下的玩意儿。 

  本版文/记者 寿鹏寰

  实习生 苏良

  “难以抗拒” 海外厂牌谋新生

  近日,索尼唱片旗下RCA厂牌将几家子厂牌关闭,旗下布兰妮、贾斯汀·汀伯莱克等大牌歌手都将转会到RCA。    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RCA这么做似乎合情合理,子厂牌Jive运营总监蒂姆·柯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产业严重缩水,他们无法完成和以前一样的业绩。这次关闭三家唱片公司就是为了将所有资源都集中到RCA上,这样会更有利于生存。

  那么对于RCA而言,又会如何应对每况愈下的实体唱片市场呢?本报记者连线了该厂牌的运营总监皮特·埃奇。

  海外连线

  唱片产业环境改变

  为生存关闭子厂牌 

  《法制晚报》 (以下简称FW):是什么原因让你们做出关闭子厂牌的决定?

  皮特·埃奇:现实就是如此,实体唱片最终还是要被数字音乐取代。数字音乐有它的优势,人们可以更加方便、舒适地去购买音乐,然后更有效地管理他们的音乐。尽管音乐产业的收入不再像10年前那么好了,但是有趣的是,它的覆盖面却变大了。

  FW:很多人认为唱片产业正在缩水,RCA是如何应对的?

  皮特·埃奇:的确,这个产业是在缩水,每个公司都在裁员,而且歌手的数量也在流失,但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去挣钱。相较而言,我们仍然还是一个高效的机器,我们将子厂牌关闭就是为了翻新RCA。产业环境发生改变,现在我们实际讨论的已经不是一家唱片公司,而是一家音乐公司。

  FW:RCA旗下都有不少当红歌手,真的有关闭的需要么?

  皮特·埃奇:为了翻新RCA,我们不得不让老的厂牌退休。虽然我们把厂牌关闭了,但是这些厂牌的歌手还在,这是最大的价值。

  重心转向巡演 专辑更像是纪念品

  FW:公司旗下有这么多的当红歌手,但是专辑的销量并不理想。那么对于RCA来说,当红歌手的意义在哪?

  皮特·埃奇:我很庆幸我们有一堆超级巨星,尤其是摇滚乐,像戴夫·格罗尔、喷火战机乐队等等,再加上Jive那边的宽限三天乐队等等真的不少。我们投资了很多在摇滚乐上。我们认为摇滚乐队在巡回演唱会、商演上仍然是有利可图的。

  FW:演唱会现在比唱片更赚钱?

  皮特·埃奇:这是显而易见的。以前演唱会只是为了贩卖专辑而采用的一种宣传方式,专辑的收入才是最主要的。但是现在演唱会的盈利要远远超过专辑,也是不少唱片公司的收入来源之一,而专辑更像是一种纪念品了。

  FW:也就是说,你们不再局限于唱片产业,而是多元化发展?

  皮特·埃奇:嗯,我们将活跃于音乐产业的多个方面。我们将会和索尼/ATV合作同步发行,我们将会发掘艺人更多的价值。可能我们还不能像华纳音乐那样做到360度全方位发展,但是我们试图向那方面转变。原本的唱片厂牌必须进行转型。虽然有很多人认为艺人自己也可以做,但是音乐公司仍将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将通过所有的平台进行宣传和营销,而不再局限于以前的那些。但我们仍然将为新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数字实体兼顾 根据艺人情况定策略

  FW:对于数字音乐你怎么看?之前你也说过,数字音乐将取代传统唱片。

  皮特·埃奇:我们的业务中有55%的数字音乐和45%的实体唱片,两者我们都有所兼顾。像莱昂国王,他们通常能够卖出更多的专辑,但是单曲的销量却并不高;但也有斗牛犬乐队这样的,他们能卖出很多的单曲,但是专辑的销量却差强人意;还有像Ke$ha,两者卖得都不错。

  我们通常会根据我们的艺人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发行策略,每个艺人都有不同的市场定位,不能以偏概全。如果我们的艺人只有单曲销量很好或是只是专辑卖得不错,我们都很高兴。当然如果两者能兼顾是最好的。

  产业环境在变化,我们只能寻找那些能够赚钱的地方。这也是令人振奋的,变化总是能够提供机会,虽然这里也有痛苦。

  歌手出路

  电台司令自立门户

  率先发展线上音乐

  去年7月,英国著名乐队电台司令(Radiohead)主唱托姆·约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只是几个月的时间,而不是几年,音乐产业的公司就将全部关闭。不要把自己拴在这些正在下沉的船上,相信我,他们将要沉没。”

  约克倒是用实际行动做了表率。电台司令乐队早在2007年便选择与有着“一锤子买卖做十年”的老东家百代唱片分道扬镳,十年的合作就此结束,然后自己掏腰包做了第7张专辑《In Rainbow》。

  让人惊讶的是,他们把专辑放在乐队的主页上供人下载,而且价钱由下载的乐迷定,也可以不给,总之爱给不给。当时约克在接受采访时说:“能够和见鬼的正在堕落的音乐产业模式说滚蛋,我们感觉不错。”

  这张专辑虽然很快充斥网络,但歌迷知道销售的款项可以直接给到自己的偶像,大家还是纷纷解囊,甚至平均出价达到了4.5英镑。虽然比线上音乐商店一般专辑的售价稍低,但还是有一个让人非常惊喜的结果。

  今年,电台司令乐队发行了第8张专辑,他们对发行策略又进行了调整。2月19日电子版上线,5月9日则发行实体唱片。不过不是一般的实体唱片,更像是一份纪念品,其中包含了2张包装精美的10寸黑胶唱片和一张CD,但是价格与普通唱片无异,仅要30英镑。

  ●歌手独立经 

  不少外媒认为,电台司令乐队此次的做法值得自立门户的歌手借鉴。英国知名产经网站memeburn专栏评论员凯瑟琳·莫里就专为“自立门户”的歌手们总结出了三条经验:

  1.当不在任何唱片公司时,线上音乐价格可以更便宜。

  2.价格便宜,乐迷可能会购买更高码流的较好音质的音乐。

  3.实体唱片的购买者更多的是收藏者和超级粉丝,这些人会愿意为那些官方的纪念品花钱。

  电台司令乐队并不是脱离唱片公司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个。2007年,麦当娜离开华纳唱片,转投全球最大现场演出公司LiveNation的怀抱,而另一英国著名乐队绿洲乐队(Oasis)也将他们的新单曲做成了免费下载。

  危机四起

  亏损40亿美元

  百代换名重组

  今年2月,花旗银行以100%股权接手了百代。不到半年,原本打算分拆上市的花旗没了耐心,百代被整体出售。

  已经百年的百代唱片亏损高达40亿美元,2007年第一次将自己卖给了英国私募基金泰丰资本,几经换手重组,最终还是没能保住名字。

  负债20亿美元

  华纳音乐被收购

  上周,世界第三大唱片集团华纳音乐也终于把自己整个卖掉了。俄罗斯裔美国富翁伦恩· 布拉瓦尼克拥有的通道实业集团以13亿美元的价格将华纳收购。

  不过据国外媒体报道,真正的成交价远不止13亿美元,因为华纳光是债务已达20亿美元。

  本版文/记者 张婷婷

唱片公司的末日?编辑本段回目录

CNN:继Prince几年前闹独立之后,Paul Mccartney、Radiohead和Nine inch nails也紧随其后从各自的厂牌下独立出来。现在我们的大姐大麦当娜阿姨似乎正在为了一亿两千万的大合同跟她的老东家说再见了。

(图)唱片之死唱片之死

谁会是下一个呢?U2?Justin Timberlake?Coldplay? 在分享成灾的互联网时代,CD的销量越来越惨淡,歌迷们动动手指头就能下载到免费的音乐,上上YOUTUBE、MYSPACE就能看到他们最钟爱的明星,传统的唱片工业还有必要存在么?

“现在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已经不再需要传统的音乐厂牌了”红光的管理机构主管bruce flohr说,他所在的红光管理集团旗下有包括Dave matthaws band、alanis morrissette 以及ATO厂牌旗下的DAVID GREY GOMEZ和crowded house等一大批艺人。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纪元。这是音乐工业新时代的开始”flohr说。

四大唱片公司的主管们没有对这种状况发表什么意见。但是他们私下里仍然坚持唱片公司依然是艺人发展的最佳途径,他们强大专业的促销、分销体系可以让艺人更成功。

四大唱片公司包括“华纳”“维瓦尔第国际”“百代”以及索尼与波特斯曼合并而成的“索尼娱乐集团”。这四大厂牌占据了美国今年唱片销量的88%。

据说麦当娜在结束了和老东家华纳的合约之后正在和一家专做演唱会营销的LIVE NATION的公司接洽,也离签约不远了。

现年49岁的麦姐在华纳服役十年,三张录音室专辑让她进帐3500万美金。麦姐这次跳槽当然也价格不菲,Live Nation要为她的每次巡演开支大约5000万美金现金和一定数量的股票。

华纳实在养不起麦姐这个金娃娃,美国一家银行的分析员Michael Savner在做过一番调查之后说。

与此同时,Radiohead开风气之先的做法吸引了大量眼球,这只英国超级摇滚乐队上周说他们不会和厂牌签约,他们的新录音室专辑将放到网上供歌迷任意下载,又歌迷决定专辑的价格。

今年早些时候,Paul Mccartney没有找大厂牌,而是出人意料的签约Hear Music,一个由连锁业巨头星巴克和Concord Music创建的新厂牌。

甚至Eagles也来凑热闹,这只累计销售掉一亿两千万唱片的超级乐团的新专辑“long road out of eden”将在沃尔玛独家销售。

这股风潮是由Nine inch nails的主唱trent reznor烧起来的,他在自己的网站上很牛逼的说“独立于任何厂牌”。

“我已经被唱片合同约束了18年,我亲眼看到这个行业从朝气蓬勃到日趋没落,现在我非常高兴最终能够和歌迷以我想要的方式交流了”他写到。

音乐业内人士说,这种独立行动只出现在最流行、和有着大批死忠歌迷的艺人身上。他们的粉丝从演唱会到T恤衫到音乐无一放过。

“这些独立的艺人基本上什么都自己说了算”一家媒体咨询公司的合伙人Ted cohen说,他同时也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唱片公司的执行官。

同时,网络的飞速发展也让那些不知名的、无缘签约大厂牌的乐队有机会宣传自己的唱片。

“这个游戏以前很简单”flohr说。“唱片打榜、上滚石杂志、上电视秀,然后你就出名了”

“现在可复杂多了,你要把视频放到YOUTUBE上,在MYSPACE开网页,管理你的FACEBOOK,巡演....,这些事情都搞定,你才能成功”。

在新唱片销售不畅的时候,一些乐队也用这种方法进行宣传,虽然唱片买的不尽如人意,但演唱会的票总能一售而空。

这些策略对唱片公司没什么用,根据尼尔森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唱片的销量比去年同期萎缩了14%。

而与此同时,网上付费下载收入却增加了46%,这多少弥补了一些过去十年间的损失。

为了与时俱进,大的音乐厂牌正试图缩减艺人唱片销售分成,转而从演唱会、T恤衫、音乐附加产品等其他方式获取利润。

(图)杰克逊在互联网上复活杰克逊在互联网上复活

新晋乐队为了圆他们的明星梦仍然需要唱片公司的支持,不得不承认,唱片公司拥有财力去支付宣传、营销和销售的费用,这样他们更加容易脱颖而出。

即使是大明星也需要唱片公司帮忙

拿PRINCE来说。他和华纳吵架的时候一气之下在脸上纹了个“奴隶”字眼以示抗议。他已经把他90年代的唱片都发布在互联网上,同时为了让唱片上架销售,他也在与各大唱片公司针对发行和营销问题争执不下。

Radiohead说他们的新专辑将在几个月后上架,那是就算不签一个大合同至少也得签个发行合同。

大多数人相信Live Nation为了发行麦姐的新唱片也不得不和一家唱片公司合作,以解决发行问题。

理论上说,这样Live Nation又和那个1984年与麦姐签约的华纳没什么两样了。

“问题是,你是否需要唱片公司?也许用不着,但你需要一个传统唱片公司为你卖唱片么?当然”Cohen说。

尽管唱片工业面临一些麻烦,但大唱片公司仍然深刻的影响着市场。

即使在音乐数字化迅猛的今天,传统的大唱片公司依旧不会出局,但他们必须做出改变。flohr说。

“我不认为这是任何人的末日”flohr说。“我反而认为这是新的机遇”(钉子)

互联网宣告唱片公司的末日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新闻周刊  杨时旸

(图)Jonathan CoultonJonathan Coulton

  “现在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我们都该自问是不是真的需要唱片公司。我们很乐意与正在腐烂衰败的传统唱片经营模式说再见”

网络音乐人Jonathan Coulton在一个名为数码自由运动的聚会上献唱

  在美国洛衫矶的一家Live House里,Jonathan Coulton留着半长的头发,带着一副黑框眼镜,他像往常一样,怀抱着一把木吉他,独自站在舞台中央,舞台上方的灯光投射在他的头顶,他开始唱起自己创作的一首《Re: Your Brain》。颇为写实的歌词描绘着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歌词不时引起台下一片会心的大笑,欢呼声、掌声,甚至还有大合唱响彻全场。

  不过,这些乐迷认识并熟悉Jonathan Coulton的歌并不是通过电台、CD,更不是通过排行榜,而是通过一个叫做Thing a Week的个人网站。Jonathan把自己写的作品放到网站上。

  这样独立传播音乐的方式开始在音乐界逐渐增多,不仅成为许多尚未成名的音乐人的新出路,甚至一些大牌乐队也开始跨过发行公司,直接将歌曲在网上售卖。

  不发CD的职业音乐人

  Jonathan Coulton今年36岁,3年前,他还是在格子间里编写代码的软件工程师。上高中的时候,他梦想着成为一名摇滚明星,背着吉他到全世界巡演。于是,从高中就开始写歌的他大学选择了音乐专业,主修西方音乐史和作曲。Jonathan对《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说,毕业后却因为生计,不得不找了一份与音乐无关的工作。

  但业余时间,他仍然每天坚持不断地写歌。2004年,他的一位朋友做了一个名为Little Gray的读书会,每个月一次,先制定一个主题再邀请一些作家按照主题写一些作品,然后召集大家朗读。Jonathan以音乐人的身份参加了那个活动,他每个月按照主题写一首歌,然后现场演唱。结束之后,他会把作品放到网上,但是没有什么反响。直到2005年。

  因为受到朋友使用My Space的启发,Jonathan创立了一个叫做Thing a Week的播客网站。“开始时,我就把它当作一种实验。我就想让更多的人听到我的歌,然后再告诉他们的朋友,我就很高兴了。”Jonathan说。

  在开始时,Jonathan仍然希望自己的歌曲最终能以CD的形式出售,他甚至自己灌制唱片在网上发售,而放在Thing a Week上的MP3则完全免费。“随着来我的网站下载的人越来越多,我开始琢磨,这样免费提供下载是不是会对我的收入有影响,但是和那些微不足道的付费下载相比,能有更多的人知道我的音乐更重要。”Jonathan说,那时候他还在公司上班,所以音乐的收入对他来说也不那么重要。

  直到第五首歌,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他用自己的方式翻唱了Sir Mix-a-Lot的一首Hip Hop名曲《Baby Got Back》。用他的比喻,这首歌“成为了互联网上的一个病毒”。Jonathan开始尝试在自己的播客网站上出售歌曲,因为那一首歌的影响力,他一个月内通过付费下载MP3赚到了4000多美金。

  出售的方式还很与众不同,他不强迫对方购买,而是用一种叫做“pick your price”(你来定价)的方式。据Jonathan自己的统计,这些付费下载的乐迷平均每首歌会付1美元左右。而且九成的乐迷都愿意付费。“我知道,人们总是愿意能先听到音乐再决定是不是值得付钱,这就是为什么我把我所有的歌都放到网上让人们随意去选择的原因。”Jonathan说。

  在开设Thing a Week网站一年之后,他辞去了电脑公司的职位成为了一位职业音乐人,Jonathan说,“我终于能靠音乐赚足我女儿的保姆钱了。”

  付费下载渐成气候

  想“抛弃”唱片公司的,不仅是Jonathan Coulton这样的新人,Radiohead这样的老牌著名乐队也开始加入进来

  国际唱片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从2003年到2004年的一年间,美国和欧洲的合法下载歌曲数量已经从2000万首增长到2亿首,人们对于消费音乐习惯的改变也使得乐手必须变换自己的思路。Jonathan Coulton说,他现在的收入60%来自于数字音乐的销售,其余部分来自于现场演出。

  到现在为止,唱片公司存在的价值最重要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市场的眼光,帮助歌手对其作品的价值进行判断,并制作和销售他的作品。而Jonathan Coulton则完全不需要这个“中间环节”,他现在每周写一首歌,然后把它放到网上。好坏自有网友评说。

  而想“抛弃”唱片公司的,不仅是像Jonathan Coulton这样的乐坛新力量,一些老牌的著名乐队也开始加入进来。

(图)RadioheadRadiohead

Radiohead把第七张唱片《In Rainbows》放到了网上

  2007年10月10日,英国著名乐队Radiohead把自己的第七张录音室唱片《In Rainbows》出其不意地放到了网上。他们也以同样的“你来出价”的方式让乐迷随意付费,甚至免费下载。虽然已有先例,但是消息一出,唱片界仍是一片惊讶。

  2003年,Radiohead乐队在老东家EMI旗下发行了自己的第六张唱片,也是他们与EMI合约中的最后一张作品。那之后,Radiohead乐队没有再选择任何一家唱片公司,乐队主唱汤姆•约克在一次采访中说到,“现在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我们都该自问是不是真的需要唱片公司。我们很乐意与正在腐烂衰败的传统唱片经营模式说再见。”一个月前,他们,用这样的发售方式与唱片公司“诀别”。

  就在唱片公司还在争论他们的新发售方式是否能成功的时候,英国媒体做出统计,专辑放到网上的当天就有120万名乐迷付费购买了唱片,平均出价4欧元,有一半的乐迷愿意出价超过10欧元。“仅这一项,乐队就可以赢利1000万美元。”《时代》周刊评论说,“乐队已可以跳过唱片公司这个中间人,自己收益每一分钱。如果在唱片公司,乐队要卖出10倍的销量才能获得同样的收入。”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Radiohead乐队还宣布,在年底,他们仍会推出实体唱片,其中包括双张黑胶、两张CD、一本印刷精美的图书,和免费下载的权限。这一切标价高达40英镑。而这些绝对不会进入唱片店,乐迷只能从乐队的网站预购。到现在,已经有超过70万乐迷预定了这套唱片。

(图)都感兴趣都感兴趣

  唱片公司的末日?

  “绿洲”(左)、美国工业金属大牌“九寸钉”(右)都纷纷表示,对这样的做法十分赞同。甚至乐坛“变色龙”的老牌歌手大卫•鲍伊(中)都表示对“Radiohead事件很感兴趣”。

  在乐队专辑发售后不久,英国《每日电讯》援引了一份据说是来自EMI内部的秘密电子邮件。这份邮件来自盖伊•汉兹,他所领导的私募投资集团Terra Firma刚刚以24亿英镑收购了EMI公司,邮件中,盖伊•汉兹对员工说,“我们都应该表示欢迎,并用我们自己的创造力和热情来回应。唱片业长久以来都过度依赖CD销量而生存运作,反而忽视了数码技术带来的新契机。除非唱片业主动‘自我革命’,否则将有更多大牌艺人甩开唱片公司自谋发展,这对传统唱片公司而言无异于‘死刑’”。

  这份颇为被动的回应却在不久后就演变成了一个“不幸”的预言,当得知Radiohead以这样的方式推出自己的新专辑之后,曾经创下了历史上现场人数最多的英国“绿洲”乐队和美国工业金属大牌“九寸钉”都纷纷表示,对这样的做法十分赞同。甚至被称为乐坛“变色龙”的老牌歌手大卫•鲍伊也对“Radiohead事件很感兴趣”。而“绿洲”乐队在半个月前已在网上发出了自己的新唱片。

  无论是新人如Jonathan Coulton还是Radiohead这样的大牌,他们对唱片公司的态度却出奇一致——这是一个完全可以跨过并且抛弃掉的中间人。

  中国太合麦田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总裁宋柯对记者坦言,“我很关注Radiohead这些乐队的事件。这是个趋势,很有意思值得研究,但是我自己还没研究透。”

  在宋柯看来,现在网友对这种“你来定价”的方式愿意付钱,一方面是对于乐队独立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他认为,“以后会不会一直这样,还很难说。”

  作为国内较早开始关注数字音乐的唱片公司,宋柯说绝对不认为自己是传统的唱片公司,但是无论怎样变化,“太麦”毕竟还代理着乐手的版权,他认为“有人说这样的方式会让唱片公司消失,我一点都不担心,我觉得艺人毕竟不是商人,他们到底还是需要一个商人去做那些商业上的事情。对于这样的新趋势,我想也正是像太麦这样的公司要去做的。”

  在中国,依靠网络成名的歌手并不在少数,但大多最终被唱片公司签下合约再次推向市场的。严重的非法下载是中国乐手无法像国外一样进行独立网络实验的阻碍。有报告称,中国是目前惟一一个还允许MP3搜索存在的国家。如果中国的歌手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网上,很快可以借助网络形成影响但却难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因为乐迷可以轻易找到非法下载的地址。

  2005年5月,音乐人左小诅咒完全独立发行了自己的一张唱片《我不能悲伤的坐在你身旁》,售价150元人民币;一年之后,他又用同样的方式和价格发行了《美国》,限量2000张。这应该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用完全独立方式发行正式专辑的歌手。但左小诅咒也仍然是以实体唱片为载体。

  太合麦田目前的做法是,由旗下的太乐网提供数字版权认证,中国移动作为发行方,运用成熟的无线增值业务经验在彩铃定制、IVR、WAP等渠道为数字音乐发行提供服务,TOM、新浪等各大网站提供销售服务,百度提供盗版阻截。通过这样的链条,宋柯把李宇春的单曲《冬天快乐》试水并大获成功(但不可避免网上仍有许多盗版的链接)。但是,这样的商业链条只能由一个公司来构建,而对于一个单独的乐手来说是绝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共享音乐和唱片的末日编辑本段回目录

英国《留声机》的器材专栏,曾经刊登过一篇论述目前大红大紫的苹果便携式音乐播放器iPod的文章,颂其为“即将革新21世纪音乐聆听方式”。我对这句评语的理解,并不是音乐主流聆听软体,从原先的CD变成了往后的压缩文件,而是从CD到压缩文件,也就是人们音乐来源渠道的随之巨变,将会重洗唱片界过去 100多年来的生存和盈利模式。

以数码格式发行的唱片自从问世以来,就注定要受到盗版的冲击,然而其程度远不能让唱片公司坐立不安。一为盗版无论包装还是片基制作粗糙,偷工减料,音质下降,二为盗版的盘片往往局限于大众化曲目,跟风严重,选择面狭窄,三为人们在正义感的驱使之下,主动地拒绝盗版廉价的诱惑,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长久以来,盗版历经十几年发展,一直不成气候,甘为游击队似的小打小闹,还是归功于人们的正义感和国内外执行版权法律和打击盗版的力度。

如果说盗版是20世纪对古典音乐唱片最后的一波冲击的话,那非法下载和文件共享的诞生则是21世纪对唱片公司的致命一击,其严重程度不亚于盖天蝗虫,并且已经受到了业界和唱片行业协会的高度重视。于是才有了美国唱片录音工业协会主席在前年葛莱美颁奖晚会上信誓旦旦的那句话“现在已经到了是关唱片公司生死的关头”。

由于非法下载受到了法律和执法部门的严打而渐渐偃旗息鼓,将唱片逼入绝境的就非文件共享莫属。所谓共享,就是用户直接从其他用户的私人电脑中下载文件,反之亦然。凡是能储存在电脑里的数据都能够共享,包括音乐,电影,软件,书籍,游戏等等,五花八门。在几年前网络第一共享软件Napster浴火重生间的几年里,其他功能更加强大的共享软件应运而生,而且发展至今,已有两款取代了Napster昔日的霸主地位,牢牢占据着共享软件最高占有率,并且已经形成了史无前例的网络,连接并共享着全球数以亿计私人电脑中的各类文件。

而且它完全免费。

廉价和免费有着质的区别,相当于有与无的关系。在资源共享的利诱之下,部分人们的正义感逐渐被这一免费大餐钝化。共享音乐就如同人类最原始的商品交易—— 物物交换,只不过交换的是电脑中的数据,而且不存在等值交换。唱片中数码格式的音乐,就这样被无损音质地克隆,随后赶上市集,交换他人的“粮食”。克隆下的音乐既可以保持正版唱片高保真的原汁原味,又可以随意压缩成各类格式,放入类似iPod的数码音乐播放器。一条与唱片行业并行的音乐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不怀好意地盯着唱片公司,虎视眈眈。

唱片公司在这一免费物物交换,资源共享的舞台中,其实扮演着土地的角色,唱片购买力,就如同肥料,唱片好比土地上种的庄稼。只不过这里的庄稼可以完美克隆,然后还能照常食用,营养丰富,不失原味,而且还不用钱。有了克隆,人们没有必要再去耗时耗力耗物资地购买土地上长的粮食。肥料越来越少,土地日趋贫瘠,久而久之就种不出庄稼。于是人们就开始吃着仅有的几种克隆粮食,体验着共享和交换的乐趣。

我对唱片公司抱以同情,因为往后再也没有种植粮食的肥料,也没有新品种的粮食问世了。据传EMI公司正在灌录的多明戈主唱的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被誉为人类唱片历史上的里程碑——极有可能是最后一部录音棚灌录的全本歌剧CD。今后的歌剧唱片将全为现场录音或以DVD发行。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留下的是无尽的流连忘返和对于一干大牌们挤在同一个“棚”里的趣闻轶事的回味。

诺曼勒布莱希特在其惊世之作《谁杀了古典音乐》中,将古典音乐的杀手归咎为音乐家的经纪人和经纪公司,称他们榨干了大众的荷包,留下了一个无可逆转的烂摊子,导致无论在现场演出还是录音时都高不可攀的出场费。此话不假。然而此书成于上世纪90年代,却忽略了21世纪科技发展带来的另一个弊端。免费而保质的东西永远比缤纷包装的商品更具诱惑性和杀伤力。谋杀唱片和唱片公司的,除了高昂的出场费之外,另有主谋。

古典音乐唱片永远是个小众市场,即使在号称西方文明圣地的欧洲,唱片市场占有率也只在5%上下徘徊。这是一个有趣的能量守恒定律。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尝试算为一个恒定制。购买唱片与文件共享,是两个变数。当共享的比例高了,购买力也就相应下降。唱片公司并非文化部门,而是商业单位,为利润所困,不得不放弃上世纪的操作模式,转而招募帅哥靓女充当门面,为求吸引眼球;着眼于短期投资回报,降低成本。原有的唱片购买者,为新发唱片质量良莠不齐而不齿。一个恶性循环开始形成。于是就发生了像EMI《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那样可能结束一个光辉时代的悲剧性里程碑。

我用正版我自豪,并不只是句推销界的成功口号,也关系到全球唱片业的前途和音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如今的文件共享限于对电脑的应用和宽带的要求,只在年轻人中普及。设想这些吃惯了免费大餐的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中流砥柱之后,唱片公司也就会随之面临顾客短缺。土地没有了肥料,也就等于没有了甘为庄稼的唱片。等到唱片没有了,也就失去了克隆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套理论,在文件共享对于唱片业的影响上照样贴切,因为同为断子绝孙的事情,道理很简单。

大众,长久以来受着音乐的滋润,在唱片中汲取营养。殊不知为唱片送葬的,却恰恰是自己。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record labels dead 唱片之死 解析“唱片之死”命运之路 解析唱片之死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唱片之死,record labels dead,解析唱片之死,唱片末日,解析“唱片之死”命运之路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