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1629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5-22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凯文·凯利
凯文·凯利
约翰·佩里·巴洛
约翰·佩里·巴洛
泰德·纳尔逊
泰德·纳尔逊
霍华德·莱茵戈德
霍华德·莱茵戈德
克里斯·安德森
克里斯·安德森
斯图尔特·布兰德
斯图尔特·布兰德
汪丁丁
汪丁丁
段永朝
段永朝
胡泳
胡泳
郭良
郭良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约翰·马尔科夫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约翰·马尔科夫(John Markoff)

约翰·马尔科夫(John Markoff) 曾为《时代》(Times)杂志撰写计算机科技文章,现为《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资深记者。着有畅销书《计算机朋克》(Cyberpunk: Outlaws and Hackers on the Computer Frontier)、《小心黑客》(Takedown)等。

硅谷的文化观察家保罗·沙弗(Paul Saffo)这么形容他:“马可夫属于非常特殊的信息专业人(infonaut)。他有学界的好奇心和执着,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也有与现实非常接轨的一面,例如他是为《纽约时报》,而不是什么艰涩的专业杂志写文章。马可夫最重要的地方在于他不只是报导独家消息,而总是报导独家幕后的独家。他告诉我们早已发生而我们一无所知的情事,接着他又在更大的脉络底下往下深究一层。”

应该是业界最受尊重和信任的科技记者了, 他知道什么可以写,什么不可以写。

目录

[显示全部]

个人简历编辑本段回目录

John Markoff (born October 24, 1949) is a journalist best known for his work at the The New York Times, and a book and series of articles about the 1990s pursuit and capture of hacker Kevin Mitnick.

Markoff was born in Oakland, California and grew up in Palo Alto, California. He graduated from Whitman College, Walla Walla, Washington, in 1971 and received a Master's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in 1976.

(图)John MarkoffJohn Markoff

After leaving graduate school, he returned to California where he began writing for Pacific News Service, an alternative news syndicate based in San Francisco. He freelanced for a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ncluding the Nation, Mother Jones and Saturday Review. In 1981 he became part of the original staff of the computer industry weekly InfoWorld. In 1984 he became an editor at Byte Magazine and in 1985 he left to become a reporter in the business section of the San Francisco Examiner, where he wrote about Silicon Valley.

In 1988 he moved to New York to write for the business section of the New York Times. In November 1988 he reported that Robert Tappan Morris, son of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cryptographer Robert Morris, was the author of what would become known as the Internet worm.

In December 1993 he wrote an early article about the World Wide Web, referring to it as a "map to the buried treasure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纽约时报》驻旧金山的西海岸特派员,报导范围以电脑产业和科技 为主,包括硅谷、电脑及信息科技。
  □著有:《高科技的高成本》(The High Cost of the High Tech), 与西格尔(Lennie Siegel)合写;1985 年出版《电脑崩克》(Cyberpunk), 与哈夫纳(Katie Hafner)合写;1991 年,率先报道网络黑客 Kevin Mitnick 故事并出版《擒拿:追捕美国第一号电脑罪犯 》(Takedown:The Pursuitand Capture of America’s Most Wanted Computer Outlaw)。

    《What the Dormouse Said》( 《PC迷幻纪事》 (台湾版本))

著作列表和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The High Cost of High Tech (with Lennie Siegel) (1985) ISBN 0-06-039045-X
Cyberpunk: Outlaws and Hackers on the Computer Frontier (with Katie Hafner) (1991) ISBN 0-671-68322-5 Takedown: The Pursuit and Capture of America's Most Wanted Computer Outlaw (with Tsutomu Shimomura) (1995) ISBN 0-7868-6210-6

(图)封面封面

What the Dormouse Said: How the 60s Counterculture Shaped the Personal Computer Industry (2005) ISBN 0-670-03382-0
A robot network seeks to enlist your computer

 John Markoff是《纽约时报》的著名记者,他与电脑安全专家下村勉一同追捕联邦法院追缉的头号电脑黑客—Kevin Mitnick。Markoff充分运用媒体力量,将这位盗窃了10亿美元的商业秘密以及上万个信用卡密码的黑客,塑造成满怀阴险的噩梦般的黑客象征。使这一事件不仅仅成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而且成为轰动一时的媒体事件。在大获成功后,Markoff与K.Hafner合著了《电脑朋克》(Cyberpunk 1991)一书,获得数以百万计的收益,并引起好莱坞的极大兴趣。除Mitnick外,书中还详述了88年11月制造互联网蠕虫事件的罗伯特·莫里斯以及德国混沌计算机俱乐部的黑客潘戈(即《杜鹃蛋》中的主角)。本书资料详实,揭开诸多隐秘,并对黑客文化作了深入剖析,加上一流的写作,使其成为经典。但Markoff与政府的合作以及运用媒体实现个人商业目的,也招至业界广泛的批评。

  而下村勉也与Markoff一起出版了《拆解》 (Takedown,1996.12)一书,讲述了他们的追踪过程。显然在本书中,Markoff并没有参与多少写作工作,使文笔稍逊。更大的缺憾,是过多陈述下村勉的个人经历,而真正的主角—Mitnick,到最后才姗姗登场。

John Markoff:回首我的第一部PC 编辑本段回目录

以 IBM PC 为代表的这种转变带来了新的计算机文化。编程已不再是业余爱好,它已经成为商业的一部分

出处: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原始出处: 纽约时报  

拥有我的第一部个人电脑,已经是 20 年以前的事情了。

(图)John MarkoffJohn Markoff

其实我也算不上是最早的电脑用户。那时市面上已经有许多家电脑厂商在推销他们的产品了,比如 Apple、Atari、 Radio Shack 和 Texas Instruments 等几家公司。尽管购买一部电脑是我多年以来的愿望,不过其高昂的价格却一直让人望而却步。到 1981 年 10 月,我找到了一份新的职业,于是就驱车前往加里福尼亚州洛斯阿尔托斯的 Computerland 电脑商店,以 3000 美元的价格买回了一部 IBM 个人电脑。

时间已经过去 20 多年,我现在也已经记不清当初为什么会在众多不同品牌的个人计算机产品中选择 IBM PC。比如苹果公司的 Apple III 也是一款不错的产品,它有更好的制图性能和更先进的操作系统。或许原因是出于 Apple III 总是让人与质量问题联系到一起的缘故吧。

或许是因为 IBM 服务的良好声誉。毕竟,在此之前我就亲身体验过 IBM 的技术人员修理我的二手电子打字机。

还有一种可能是--也是与多数人相同的观点,我认为 IBM 在 1981 年 8 月进入个人计算机领域预示着计算机领域从形势到内容变革的开始。

McKinsey & Company 公司的咨询顾问 Paul Freiberger 表示,"IBM 这三个字母是个人计算机世界成长的火箭助推器"。他同时还是《硅谷之火:个人计算机的发展》一文的作者之一。

这时的个人计算机已经不再仅仅是扮演游戏机的角色,也不再是 Heathkit 车库中的发展项目。它们已经成为商用领域的一部分,随着字处理程序的发展,它开始取代打字机;电子制表软件和数据库等办公工具也不再仅是技术老手的专利。

个人计算机开始在美国市场上活跃起来,蓝色巨人也开始行动起来。事实上,与第一台个人电脑开发者意见不同的是,IBM 最初并没有将这一产品视作是纯个人用户消费品,那时它还是主要针对商用台式机这一应用领域。

我的第一台电脑自然也不例外。那时我刚刚得到第一份全职工作--作为专栏记者为《InfoWorld》报道羽翼未丰的 PC 产业。在《InfoWorld》设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办公室里有数台个人计算机,包括 Radio Shack PC 的 Trash80、Sols、Osbornes和苹果II以及苹果III型电脑。打字机是一台方方正正的NorthStar PC--使用八吋软盘、受一个监视器和键盘组成的终端控制。

与人数众多的办公人员相比,计算机的数目仍嫌不足,我们不得不轮流使用。因此渴望拥有自己的PC的愿望就更加强烈。

现在想起来,我买回的第一部电脑并不是冷冰冰的机器。与当时计算机流行的塑料包装和柚木盒子不同的是,IBM PC 是完整地包装在灰褐色金属机箱里。当时它的底价是 1,565 美元,其配置是 16K 内存,没有显示器,没有硬盘驱动器。

不过我的电脑共花费了 3000 美元--加装了两个五吋软盘驱动器(一个用于操作系统,一个用于保存数据和程序)、一台在黑色背景上显示荧光绿色文字的显示器,我还将内存升级到 64K。与多数 IBM PC 用户一样,在三个可选的操作系统中我选择了最便宜的一个:IBM 从一家小型软件公司--微软公司得到使用许可的 PC DOS1.1。PC DOS1.1 的售价是 40 美元,其核心程序是 command.com --运行要占 5K 内存。该系统仅需数秒即可起动。

与微软公司达成的软件使用许可(该许可允许微软向其他厂商自由出售这些软件)是 IBM 进军 PC 市场的重要决策之一。尽管 IBM 在大型机和小型机领域拥有绝对的优势,不过她最初在 PC 领域并不占优势,于是 IBM 积极鼓励第三方开发硬件和编写可充分发挥 IBM PC 功能的软件程序。

这一作法立刻激起了众多编程爱好者的极大热情。后来成为《PC World》杂志首位编辑的 Andrew Flugelman 就是其中一位, 他编写了一个称为 PC-Talk 的程序,该程序被广泛用于连接在线式服务。个人电脑的首例字处理程序是由 John Draper 编写,他还因为在 1970 年代发明了可免费拨打电话的"蓝盒子"装置被判入狱,声名狼藉。

不过这些编程爱好者们很快就被置之一旁了,以 IBM PC 为代表的这种转变带来了新的计算机文化。编程已不再是业余爱好,它已经成为商业的一部分。

1970 年代中期,Homebrew 计算机俱乐部从零开始起步,这一电子组织的第一次集会是在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一个车库中举行的,其目的是展示各成员独自制作的机器和相互交流软件。到 1982 年,关注的焦点已经完全转移到了硅谷计算机俱乐部,后者的集会是在辉煌的大礼堂中进行,参加者们也都是西装革履、希望抓住下一次商业机会的工程师们。

事实上此类商业机会来势凶猛-- IBM PC 的诞生引发了计算机硬件的爆炸式发展。

有一回在参加完硅谷计算机俱乐部的会议之后,我在会场外的停车场上从一个自己开设公司富有进取心的工程师手中购买了一块 PC 扩展卡。使用这一扩展卡,我可以将自己的计算机内存扩充到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的 384 K。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现在使用的 Mac 手提电脑的内存足足是它的 500 倍--仅需 39 美元我就可以使它的容量再翻一翻。

现在看来,我的第一部 IBM PC 性能差得可怜--即使在当时,也有计算机爱好者对它嗤之以鼻--它的 4.77 兆 Intel 8088 微处理器竟然代表着运算性能的一个飞跃。单一的、其数据可利用640K随机存取存储器的程序,它将当时 PC 微处理器的性能提高了 10 倍。

第一代 PC 最显著的特点是它运行更高性能、内存增强程序的能力推动软件开发商们不断致力于研究个人运算带来的各种可能性。而对于电脑用户来说,他们要做的就是为不断为电脑扩充内存容量。

最先发现这一应用潜力的是 Mitchell D. Kapor 和 Jonathan Sachs。Sachs 先生编写了一个用于 PC 的电子制表软件,却发现其运行速度其慢无比。后来他们为使用更快处理器的 IBM PC 重新改写了程序,并在 1982 年将之命名为 Lotus 1-2-3。到1983年,他们的公司就获得了 5300 万美元的收入并公开上市。遵循这一模式,许多公司也开始致力于编写软件、开发外设产品、甚至复制 PC 本身。

尽管所有这些努力都是针对商业用户,不过它们也对新一代计算机用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办公室之外,个人计算机也可以完成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工作。转眼之间,PC 用户们发现他们已经置身于一个充斥着各种软件、探索电子公告牌(BBS)在线通讯和应用各种新奇硬件设备的世界之中。

那时我最喜欢的一个程序是由一位性格孤僻的硅谷编程专家编写的内存转换程序 Memoryshift。顾名思义,利用这一程序我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程序--数据库、字处理程序、通讯程序或是其它任何程序--间进行转换,而无需重新启动系统。这种多任务处理能力直到 6 到 8 年以后才被业界普遍运用。

IBM 公司最大的失误是错误估计了 IBM PC 的受欢迎程度。IBM 预计个人电脑五年内的销量将会达到 240,000 部,而事实上,仅在产品推出的第一个月公司收到了这一数目的订单。

后来,我又为我的 PC 升级了更快的处理器和一个可以保存 10 兆字节数据的内置硬盘驱动器。

1984 年,我不再使用 IBM 兼容机,改用麦金托什电脑(Macintosh)。麦金托什电脑也是业界的一大创举,不过对作家来说,它的黑白显示模式却让人稍嫌不足(而对我来说,它仍是一部个人电脑,因为我是在家里使用它,而不是在公司里)。

随着公司里电脑数目的不断增多,我的 IBM PC 也开始受到冷落。我在 1987 将它送给了一个朋友使用,至到有一天他意识到需要一台更快速度的电脑来辅助设计程序,于是决定组装一台新电脑。于是他将这部 IBM PC 送给了另一个编程的朋友,他同时又是一个收藏家。

前不久,我给他打电话问起这部 IBM PC 的下落,他告诉我它和其它三部老式计算机一起呆在他家地下室的货架上。他对我说:"我也不记得它是不是那台开机时出现内存奇偶校验错误的机子了。不过我想如果清理一下,倒是可以看一看它是否还能运行。"

没准我会在它 20 周年那天重新开启我的第一台 PC,谁知道呢。

作家约翰·马尔科夫(John Markoff)自己说编辑本段回目录

  我们正进入这有趣的生态环境的 T 型阶段(T 型是福特汽车发展出的第 一部汽车类型),未来将可看到许多有趣的改革和新的规则出现,以促进不 同种人类的互动。当我们从有限的带宽走向真正的宽带时代后,因特网络就 会更有趣。但是我们现在太接近网络,所以无法评断因特网到底和印刷出版 一样重要或比它更重要。时间会告诉我们,它是否能融入我们的社会环境中。 有部分迹象显示,因特网可能只是一个过渡性科技,还有更重大的突破会发 生。我们其实还只完成了尼葛洛庞帝口中的大转变(grand shift)的一半。 我们必须先看到无线科技如何融入未来的进步才能做更进一步的判断。因特 网络也许只是一个平台,就像个人电脑只是一个平台,麦金托什只是一个平 台一样。因特网络是下一个平台,不过我不认为它会是最后一个平台。

(图)封面封面

直到一年前,我还对因特网络创造一个多元社区的大承诺很具信心,可是今天的因特网络实在没有足够的带宽以建造一个真正的社区。社区应该有 气味,有实质,可以触摸得到,而不仅是思考,或提供知识的信息内容罢了。 因特网将取代家庭和封闭的社区。

万维网推动了很多新事务,因为它在我们凡人可及之处。我们不必在键盘上打出连串的指令,而只要用鼠标指对屏幕区域,按下,就可到达想到的 地方。而且它与时代的脉博很吻合。大家都在找个人电脑以后的大科技突破, 而这时候,万维网出现了。它符合一些我们在寻找的基本条件并足以与个人 电脑一决高下。但是它不会是最后一个出现的新科技,而只能说它创造了一 个改革的新平台。在这上面,下一步的改革、成长将与个人电脑渐行渐远, 而与万维网这新玩意儿接近。

  不过,万维网也有它的缺陷。大家都说因特网上已有 3000 万人。让我们 来分析一下这个数字。实际上在任何时间点上,能够上网络的人并没有 3000 万,因为其中 2000 万可能使用某种形式的电子邮件系统和网络相合,只是有 一个可以进入因特网络的网关而已。剩下来的 1000 万,还可以再细分。真正 上网络的人,可能只有 100 万。这已是不可小看的数字,不过绝对不可能是3000 万。在能够与某种日常消费用品,如电话、电视、或任何一种随身器具 相结合,真正成为人人可以进入的东西前,万维网将永远只是雅皮士、知识分子、工程师、熟悉电脑的人的玩具,而不会成为一种全民运动。 在分散化与集中化之间,存在着冲突。加伦特提出的中央化远景非常了不起,因为他走在时代的前端,看见我们所未能看到的。 80 年代末期,他 写成《镜子世界》时,还没有看到电脑连线能发挥如此大的力量。大卫发展 出一个镜子世界的想法,就好像纳尔逊(Ted Nelson)的超文本一样。很可 惜的是,大卫无法执行他的想法。世界匆匆地在他身边擦过,他还停留在 80 年代初期柏克莱时代,参加以费登斯坦(Lee Feldenstein)为中心的交流记 忆(Communion Memory)团体时,那种激进派学生的思考模式,以为每个超 市都将装置终端机。可是在公众场所设立公用终端机毫无意义。硅元素既然 是免费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还会想与人分享,而不干脆拥有自己的机器呢? 为什么会想到公共场所去取数据,而不海阔天空地自寻数据呢?不论从实际 层面,或从社会层面,自己拥有一台终端机才是道理。现在大家都已经习惯 提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到处跑,未来,我们怎么会不想拥有一台既有理解能 力,又可以对话的机器呢?

  电脑的计算能力进步得太快,让我们无法认为键盘在 5~10 年仍是人和 电脑的界面。事实上,电脑界将出现巨变。过去,设计、制造和使用大型电 脑的,都是出得起大钱的人或机构,如国防部,大企业等等。但是在未来, 最快的电脑将是最便宜的,而且在普及到一般消费者把它当成圣诞礼物互赠 后,军方和大企业才会跟进。这才是科技的本质。

每个人都以为比尔·盖茨是激进派改革者。但是如果我们看看今天的个人电脑业,并和 20 年前的大型电脑发展阶段比较的话,会发现大型电脑时代 有个主要建筑师,是 IBM 和 7 个小矮人。在个人电脑业,我们只有两个主要 建筑师,而今天有的改革远不及当年大型电脑时代,因为今天的竞争不及当 年激烈,我们看到的大约只有两个大家伙在制造软件,而有上百万的小矮人 在一旁制造小方块。因此,电脑业未来将面临一个莫大的计算危机。这一点, 现在还没有人看出来。

电脑的本质已完全改变。我比较同意凯文·凯利的说法,电脑基本上是一个通信的器材。从文字处理功能与通信工具的结合,我们已可略窥电脑在 通信上的用途之广。未来我们可以直接与他人联系,但是不再需要通过电脑, 这样最理想了。人为什么非得被机器绊住不可?人应该是整个行动中的主 角:人应该能携带它、指使它,利用它,而这便是我们在媒体实验室中所追 求的。

过去 30 年,我们像追求失落的圣杯(Holy Grail)一般,全心全力追求可望不可及的电脑声音识别。有趣的是,除了所谓的摩尔定律,还有一个乔 伊定律(Joy’s Law,因太阳公司的比尔·乔伊而定名)。两者都在陈述以 几何级数速度成长的现象。不久以后,我们的计算速度就可以达到一个程度, 连随身携带的小电脑都可以有非常高的计算能力,执行现在只有超级电脑能 执行的程序,如可以协助识别语音输入的巨型字典。到时候,我们再也不必 受键盘、鼠标的限制了。相信我,这一天会到来的。

(图)与Google公司CEO与Google公司CEO

  ABC 加迪斯尼、CBS 加西屋,时代华纳和 TIC、特纳集团结合,得到了些 什么?现在就好像 60 年代末期一样,每个人都心存惟有大才能生存的想法。 就因为如此,那些家伙才拚了命把公司规模做到比别人大才甘心。如此这般 下去,60 年代大量并购的恶果会再度重演吗?大笔资本移来移去,没什么意 义,因为它并不创造出新价值。网景公司正是一个好例子,它随着个人电脑、工作站、网络工业的兴起而兴起。政府科研成果一再被商业化,创造出改变 世界的新科技。文艺复兴之风在硅谷以加速度吹起,而且方兴未艾,毫无止 歇之兆。不过我无法了解大企业老板之间的互动。他们好像在玩“大富翁” 电子游戏,必须在每个格子都摆上旅馆才安心。

  现在把赌注放在任何一个特定的科技上,都还太早。任何一个想要自我 保护的科技巨人,这时候都必须玩撒豆子游戏,先在每种新科技上占据一个 位置,以后不论哪种科技兴起,他们都有种子可以全力开发,进入新竞争游 戏。如果未来游戏战场在因特网络,所有的企业巨人就会前往那儿报到。不 过他们都只会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他们只想坐享其成,由别人造桥,他们收 费,别人发展科技,他们坐收其利。我想他们的梦想大概会成真。不过对我 们而言,或许还有少许希望,新一代的科技与 60 年代、70 年代一个广播源 将信息同时传播给千百万收讯者的情祝不同,新科技是互动的。或许就像在 个人电脑发达以后,桌上式出版自然应运而生一样,新的科技将带动内容的 民主化。今后传播的内容信息将来自基层。任何人都可以创造小型设计工作 坊、个人制作公司,而不必受制于大型企业集团的控制。科技向前推进的速 度会非常快,集中控制不再管用。在推动新科技的过程中,我们将看到冲突 与紧张。

合并的想法只是一种神话,冲突形势将难免,而合流未必就因此产生。马克思的想法中,钢琴家会表演,但无法将他的表演商品化。不过一定会有 一个录音师,可以把钢琴家的艺术才华商品化。事实上,两者截然不同。或 许到 21 世纪以后,我们真的可以把所有东西商品化,把所有东西都转化为内 容信息。不过在这个信息扁平化的过程中,我们将全面转化为商业动物。

(图)John MarkoffJohn Markoff

合并也许代表的只是不同层次创作聚集一堂,汇合在一起。我们有作家写作、表演艺术家表演、科学家创造,在尼葛洛庞帝心目中的新世界,大家 都能够做他们最在行的,并以比特来表达。如果所有东西都能够转化为比特 的话,那么比特就和金钱单元一样,成为货品交换的单位,于是将出现一种 交换机制,每样东西都被挤压到相同的数字层次上,世界就真正扁平了。这 当然就是多媒体了。可是多媒体是一种无所不包的东西,或许这就是合并—
—经过数字化现象,管理人类所有独特活动的领域。也许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最后报复,以后人类不再像 18 世纪、19 世纪的资本主义时代那样使用金钱, 一切以比特为准。人类的前途又将如何?科技无法代替创意。有时候科技可 以提升创意,但是如果世界因科技而扁平化以后,创意也会被压平而不见了。

1995 年尼曼会议(Nieman conference)上,埃瑟·戴森与《纽约时报》发行人苏兹贝格就万维网对商业的意义,展开一场对话。在谈话中,我们看 见因特网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苏兹贝格说:“我们就好像看店的,有自己 的一套规矩,就守在这儿,我们是你们的噩梦。”他的话相当有道理。一小 群无政府主义的强硬派、黑客族之类的,错将他们的胡作非为作风传给了广 大的因特网络使用者。大众一旦学到以后,再也不会回到从前。就好像失去 乐园一样。那个曾经美妙的社区已不再是个社区,而称为一个社会,一个在 因特网络上的城市。在这个网络城市的后巷中,一不小心就会被坏人破坏, 和现在的纽约没有两样。如果因特网络活动就是这么回事的话,那我宁愿成 为懒骨头。一些已经使用因特网络 5 年以上的人,看到谈天站点上的对话, 简直会吐血,因为对话水准早已脱离早年精英模式了。现在线上的景象已可 以称为大众社会现象了。我本以为因特网络能够同时支撑精英和大众两种文化,使两者同时存在,现在我可不确定了。社会学家赫伯特·马库塞(Herbert Marcuse)预测未来社会只有一种词源,每样东西都是扁平的,精英将不再存在。

大家说约翰·马尔科夫(John Markoff)编辑本段回目录

牛虻/约翰·德沃夏克
马尔科夫是那种专门写大文章的记者。快滚出《纽约时报》吧!!

搜索者/布鲁斯特·卡尔

(图)John MarkoffJohn Markoff

  环视周围,马尔科夫是当今认识最深入的作家。他不仅报道新闻,而且 还在趋势明显化以后,为大家画出趋势路线。他 1991 年以头版头条方式报道 因特网络,其做法先进,连我们业界刊物都不能及。

出版人/简·梅特卡夫
  马尔科夫是数字革命之声。如果他说哪个很重要的话,那么那必定重要 无疑。

侦察员/斯图尔特·布兰德
  马尔科夫是这个不怎么正常的行业中,随时保持头脑清晰的人。在电脑 报道这方面,无人能比。

催化剂/琳达·斯通
  马尔科夫是了解业界最新发展的几个人之一。他不但在知识上领先我 们,而且还能够为我们把事情归纳出一个道理来。马尔科夫是少数几个指出 因特网络威力的人。他几乎在还没有人知道马赛克浏览器存在以前,就对它 充满兴奋与期待了。

软件开发大师/比尔·盖茨
马尔科夫是个了不起的新闻人。他已经在这条战线上很久了。 竞争者/斯科特·麦克尼里 约翰应该是业界最受尊重和信任的科技记者了。他会尊重你的意见,知道什么可以写,什么不可以写,而且他会了解你的意思,不至于误解——或糟糕地误导业界趋势。如果我要挑选一个记者,接受独家专访的话,我大概 会选他。

哲人/保罗·沙弗
  马尔科夫属于非常特殊的信息专业人(infonaut)。他有学界人的好奇 和坚持,但是更可贵的是,他也有与现实非常接轨的一面,例如他为《纽约 时报》,而不是什么专业杂志写文章。马尔科夫最重要的地方在于他不只会 挖独家报道,他还能深入重要事件的背后,告诉我们一些不曾知道的事情, 并深入解析。

布洛克曼说约翰·马尔科夫(John Markoff)编辑本段回目录

  约翰·马尔科夫,外号独家大王。真可谓独树一帜,因为从没有一个人 能像他这般报道科技。对科技记者认识颇深的大卫·邦内尔说:“我认识有人专门为了读马尔科夫的报道而买《纽约时报》的。能够因为科技报道而卖 报纸,表示这记者的功力不可小觑。”

(图)John Markoff主持会议John Markoff主持会议

马尔科夫是“作家”,他创造自己的故事。他总是能拿到独家。他不会趴在地上,捡别人写过的东西改成他的报道。他博学多闻,很有教授的风范。 他非常专业,能针对科技各方面加以报道,而且报导得非常翔实。而同样重 要的是,他对科技本身非常热心而投入。对他而言,能够买到一个中央处理器(CPU)速度高达 150MHz 的笔记本电脑关系重大。他要他的新硬盘有 256K 的快速存储器。

  我和马尔科夫的关系微妙。在电脑和软件方面,他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从不多问。我全面仰赖,而他则大力支持。我每天至少会打一次电话到纽约 时报。只要我打电话去,不论多大的事,不论多接近截稿时间,他都放下一 切,为我解决问题:教我如何重新装上系统软件,教训我 TCP/IP 网络规则的 微妙之处,建议我如何装一套滤网以过滤电子邮件。

  这种在科技方面无微不至的关照,只有两件事可能破坏。一个是如果我 敢陷入磁盘操作系统此类话题,他瞬间进入冷漠态度,说:“这种事找我做 什么?打电话给德沃夏克。”另外还有一个字绝对不能说。如果说了,我保 证立刻与马尔科夫的电话断线,或者马尔科夫的神经断线。

  是什么字?说得太明白,会危及我与他多年的友情,和他与我的终身科 技顾问合约。但是我可以这么说:有一天,我坐在自家农场的前廊,看着我 的玉米,并打电话给马尔科夫时,突然一阵雷雨来袭。“独家,”我说,“下 大雨了,等我一下,我要关‘窗’(Windows)。”

卡嗒一声,电话断了。

  另外,马尔科夫曾经向我讲述过他心底的秘密。1984 年趁参加埃瑟·戴森电脑论坛的机会,我们一起到亚利桑纳州,并在沙漠中散步。在外表上看 来,我们两人或许像是来参加这个电脑业高级会议的,但谈话内容上,我们 似乎来参加的是 1968 年度在柏克莱召开的迷幻药会议。就在这时候,他告诉 我一个他所有的朋友、同事、报社的主子,和他每日报导其并购、倒闭、股 票上市的电脑业大老们都不知道的事。

“我是马克思主义者。”他对我倾吐。这简直是独家大王提供的最佳独家新闻了。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他日常报道的大公司的老板们,对 他的文章不太满意。(顺便一提,时至今日,他已改口自称为政治无神论者。) 然后,他丢下一颗大炸弹,说所有他在《纽约时报》的文章都不能只读 表面,因为里面大有内容。也就是说,他在里面用暗号引了其他信息在其中! 他第一次说的时候,我根本不相信他。接下来五年的时间,我非常用心地读 他的文章,用尽各种解码方式,结果什么都没有看出来。一直到两年前,希 利斯卓越的思考机器的 CM-5 并行操作电脑正式使用前,让我测试,我才第一次打破了所谓的“马尔科夫式文字密码”(Markovian Acrostic)。 下面是一篇马尔科夫替《纽约时报》写的文章(第四段,第四页,1996年 6 月 13 日),表面上为一篇微软为对抗网景所做的准备工作报告。但是请 注意每段第一句话中的玄机:
  The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ll take another Step in itseffort to overtake the Netscap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inthe market for Internet software when it presents a number ofnew technologies to 300 corporate executives at a meetingThursday in San Jose, California.
  But Netscape moved to preempt Microsoft today, sayingthat 92 of the nation’s largest 100 companies were already usingNetscape’s products.Netscape,based in Mountain View,Calif.,also detailed its own strategy,describing the next-generation versions of its navigator program for browsing theInternet and its Suite Spot server Software for the World WideWeb.
  (译注:答案是“trostsky lives”,托洛茨基万岁。托洛茨基为俄国 革命分子,信奉共产主义,是创建(原)苏联的革命者之一。)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约翰·马尔科夫 John Markoff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John Markoff,Markoff,马尔科夫,约翰·麦考夫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