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编辑本段回目录
排 名 | 学校 | 国家 | 创建时间 |
1 | 哈佛大学 | 美国 | 1636年 |
2 | 斯坦福大学 | 美国 | 1885年 |
3 | 牛津大学 | 英国 | 12世纪中期 |
4 | 剑桥大学 | 英国 | 1209年 |
5 | 耶鲁大学 | 美国 | 1701年 |
6 | 东京大学 | 日本 | 1877年 |
7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美国 | 1868年 |
8 | 巴黎大学 | 法国 | 中世纪 |
9 | 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 | 1861年 |
10 | 普林斯顿大学 | 美国 | 1746年 |
11 | 哥伦比亚大学 | 美国 | 1754年 |
12 | 莫斯科大学 | 俄罗斯 | 1755年 |
13 | 海德堡大学 | 德国 | 1386年 |
14 | 康乃尔大学 | 美国 | |
15 | 爱丁堡大学 | 英国 | 1583年 |
16 | 芝加哥大学 | 美国 | 1880年 |
17 | 鲁汶大学 | 比利时 | 1425年 |
18 | 莱顿大学 | 荷兰 | 1575年 |
19 | 波鸿大学 | 德国 | 1964年 |
20 | 布朗大学 | 美国 | |
21 | 马德里大学 | 西班牙 | 18世纪末 |
22 | 加州理工学院 | 美国 | 1920年 |
23 | 波伦亚大学 | 意大利 | 1087年 |
24 | 早稻田大学 | 日本 | 1882年 |
25 | 格廷根大学 | 德国 | 1737年 |
26 |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 法国 | 1755年 |
27 | 约翰.霍布金斯大学 | 美国 | |
28 | 庆应义塾大学 | 日本 | 1858年 |
29 | 彼得堡大学 | 俄罗斯 | 1819年 |
30 | 科英布拉大学 | 葡萄牙 | 1290年 |
31 | 伦敦大学 | 英国 | 1828年 |
32 | 达特茅斯学院 | 美国 | |
33 | 慕尼黑大学 | 德国 | 1472年 |
34 | 罗马大学 | 意大利 | |
35 | 维也纳大学 | 奥地利 | 1365年 |
36 | 北京大学 | 中国 | 1898年 |
37 |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 加拿大 | 1908年 |
38 | 莱斯大学 | 美国 | |
39 | 斯德哥尔摩大学 | 瑞典 | 1878年 |
40 | 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 | 爱尔兰 | 1592年 |
41 | 哥本哈根大学 | 丹麦 | 1479年 |
42 | 巴黎理工学校 | 法国 | 1793年 |
43 | 柏林工业大学 | 德国 | 1799年 |
44 | 悉尼大学 | 澳大利亚 | 1850年 |
45 | 爱资哈尔大学 | 埃及 | 983年 |
46 | 杜克大学 | 美国 | 1838年 |
47 | 清华大学 | 中国 | 1911年 |
48 | 南加州大学 | 美国 | |
49 | 多伦多大学 | 加拿大 | 1827年 |
50 | 比萨高等师范学院 | 意大利 | |
51 | 雅典大学 | 希腊 | 1837年 |
52 | 萨尔福大学 | 英国 | 1967年 |
53 | 京都大学 | 日本 | 1897年 |
54 | 法国国立行政学院 | 法国 | 1945年 |
55 | 法兰克福大学 | 德国 | 20世纪初 |
56 | 麦吉尔大学 | 加拿大 | 1829年 |
57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新加坡 | 1980年 |
58 | 安卡拉大学 | 土耳其 | 1946年 |
59 | 朱拉隆功大学 | 泰国 | 1917年 |
60 | 西北大学 | 美国 | |
61 | 博科尼大学 | 意大利 | 1902年 |
62 | 萨拉曼卡大学 | 西班牙 | 1218年 |
63 | 维也纳音乐及表演艺术大学 | 奥地利 | |
64 | 赫尔辛基大学 | 芬兰 | |
65 | 瑞典皇家工学院 | 瑞典 | 1827年 |
66 | 华沙大学 | 波兰 | |
67 | 阿马斯特学院 | 美国 | |
68 | 柏林自由大学 | 德国 | 1948年 |
69 | 真纳大学 | 巴基斯坦 | 1965年 |
70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美国 | |
71 | 筑波大学 | 日本 | |
72 | 冰岛大学 | 冰岛 | 1911年 |
73 | 珀杜大学 | 美国 | 1869年 |
74 | 巴西利亚大学 | 巴西 | 1963年 |
75 | 凡德比特大学 | 美国 | |
76 | 波士顿大学 | 美国 | |
77 |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 比利时 | 1834年 |
78 | 特拉华大学 | 美国 | |
79 | 洛桑高等工科学校 | 瑞士 | 1853年 |
80 | 密执安大学 | 美国 | 1817年 |
81 | 犹他大学 | 美国 | |
82 | 开罗大学 | 埃及 | 1908年 |
83 |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 美国 | |
84 |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 | 印度 | 1969年 |
85 | 贝鲁特美国大学 | 黎巴嫩 | 1824年 |
86 | 索非亚大学 | 保加利亚 | 1878年 |
87 | 乔治.华盛顿大学 | 美国 | |
88 | 科尔多瓦大学 | 阿根廷 | 1613年 |
89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 瑞士 | 1855年 |
90 | 明斯特大学 | 德国 | 1780年 |
91 | 乔治.梅森大学 | 美国 | 1957年 |
92 | 伊利诺斯大学 | 美国 | 1867年 |
93 | 德里大学 | 印度 | 1922年 |
94 | 菲律宾大学 | 菲律宾 | 1908年 |
95 | 巴黎高等矿业学院 | 法国 | 1783年 |
96 | 美国郡礼学院 | 美国 | 1846年 |
97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 澳大利亚 | |
98 | 乔治城大学 | 美国 | |
99 | 卡塔尔大学 | 卡塔尔 | 1973年 |
100 | 旁遮普大学 | 巴基斯坦 | 1882年 |
部分名校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哈佛大学
美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剑桥城,总地址是ByerlyHall,8GardenStreet,Cambridge,邮编为02138。医学院和商学院位于波士顿市区。在剑桥城,与哈佛大学相邻的是与之齐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有趣的是,两所大学校园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哈佛大学前身为哈佛学院。1636年10月28日,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决定筹建一所像英国剑桥大学那样的高等学府,拨款400万英镑。由于创始人中不少人出身于英国剑桥大学,他们就把哈佛大学所在的新镇命名为剑桥。1638年正式开学,第一届学生共9名。1638年9月14日,牧师兼伊曼纽尔学院院长的J.哈佛病逝,他把一半积蓄720英镑和400余册图书捐赠给这所学校。1639年3月13日,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把这所学校命名为哈佛学院。在建校的最初一个半世纪中,学校体制主要仿照欧洲大学。1721年正式设立神学教授职位,1727年设立数学和自然科学教授职位,1780年设立医学教授职位。同年扩建成哈佛大学;1816年成立神学院,1817年成立法学院,以后各学院相继在19世纪成立。教育学院成立于1990年;1936年又成立了政治学院(1966年命名为J.F。肯尼迪政治学院)。1966年以来,哈佛大学共设10个研究生院,即文理、商业管理、设计、牙科医学、神学、教育、法学、医学、公共卫生和肯尼迪政治学院;2个招收大学本科生的学院,即哈佛学院和拉德克利夫学院;并设继续教育办公室,专门负责暑期学校、附设课程和终身学习中心。牙科医学、医学、公共卫生等3个研究生院设立在波士顿,其余各学院均集中于剑桥。各学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哈佛历任校长坚持3A原则,即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和学术中立(这三个原则英文词第一个字母均是A).
如今,哈佛大学已发展为拥有十个研究生院、四十多个系科、一百多个专业的大型院校。正式注册有18,000名学位候选人,以研究生为主,也包括本科生。另外还有13,000名非学位学生在其扩展学院学习一门或更多的课程。在哈佛大学工作的教职员工超过14,000人,包括超过2,000名的教授和讲师。还有7,000多教员在所属的各个教学医院工作。多年来,哈佛大学除了培养大量的美国学生外,还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大批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成立于1877年,是日本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公认为日本最高学府,是亚洲一所世界性的著名大学。它的前身是明治时期创办的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科学校。东京大学校区设在东京都内文京区本乡,占地面积40平方米,全校绝大部分机构均在这里。另外在目黑区驹场另建一新校区,为教养学部及部分后勤设施所在地。附属学校、工同研究部门,实验实习基地(如农场、林场、地震、火山、天文等观察站)、师生员工宿舍等分布于全国各地。同期有教职员工8,055人,总长1人,教辅35人,各种职员(包括行政人员、技术职员、医务人员中心护士、药剂师、放射线技师,临床卫生检测技师、营养师等)4,055人。教员3964人中教授1,133人,副教授1,083人,讲师170人,助教1,578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队伍的56%。东京大学共有藏书6,646,133册,其中西文书3,129,050册,分藏于全校60多个学部、研究所以及有关部门的图书馆和资料中心。中心图书馆藏书近100万册,38,600种期刊,每年全校订购新书近20万册。校内共有3所科类齐全的附属医院;医学部的附属医院,附属分院,医学科学研究所的附属医院,总共有病床1246张。
东京大学由于学科齐全,经费充足,教员队伍整齐,一些传统学科办学水平高,教学和研究的力量与水平是日本其它大学无可比拟的。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家正组织几所国立大学和有关部门,进行当前及21世纪几项重点项目的共同研究,在这场“重点会战”中,东京大学无疑起着“领头羊”的作用。
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大学(TheUniversityofChicago)成立于1890年,校区位于美国伊利诺州重镇芝加哥(Chicago)南部的米歇根湖畔,是全美最有名的10大私立学校之一。在创校之初,由于获得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斐勒(JohnDRockefeller)的经济援助,让校园内部的软硬体规格在短短10年内便赶上了美国其他传统大学,再加上校园的地理位置就在美国的金融大镇—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在创校后就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名校之一。 芝加哥大学本来是以成人教育起家,学校草创初期主要承办在职人事的回流教育与进修课程;然而,随着学校的名气大增,芝加哥大学的教育体系也随之逐步完整。现在的芝加哥大学,在大学部与研究所有4个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学院、应用科学学院与社会科学院;在专业学校方面有6个学院,分别为:神学院、商学研究生院、哈里斯公共政策研究所、法学院、普利兹克医学院、社会服务管理学院。目前,在校生高达13,400名。教员2,160位。 芝加哥大学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75位诺贝尔奖得主来自芝加哥大学,如此辉煌的成绩是其它院校无法比拟的。乔治·比德尔,芝加哥大学第6任校长,校名誉董事、荣誉退休教授,遗传学家、生化遗传学的先驱,1958年因其确定了酶的结构并发现基因对遗传影响而与塔特姆和莱德伯格共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查尔斯·哈金斯博士(本·梅实验所教授)1966年因其证实注射合成雌性激素能使雄性个体的前列腺 肿瘤消失并证明了使用化学药物控制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而与佩顿·鲁斯共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园,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满清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清华校园周围高等学府和名园古迹林立,园内林木俊秀,水木清华;清澈的万泉河水从腹地蜿蜒流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和小溪,滋润着一代代清华学子高洁的志趣和情操。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讲师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和“清华学风”,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中国近现代很多学科的萌发和兴起最早都是从清华开始的,清华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谓群星璀璨、光耀西山。
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师生休戚与共、艰苦办学,联大也以名师云集、水平高、学风好而蜚声海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1941年清华大学在昆明庆祝清华建校30周年时,美国大学曾致函称誉清华“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惊叹清华用三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大学千年的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清华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震撼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中,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中,一代代清华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道路、传播先进思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成为后世的楷模。
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仿照苏联模式进行全国范围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清华的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农学院、航空系等院系划归其他学校,清华大学成为一所高等工业学校。这一做法对清华大学的发展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1952年1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
1978年以来,清华逐步复建了理科、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各学科,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目前,清华大学设有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美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院系。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文、法、理、工、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在清华的天空中,有太多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清华先后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学术大师,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如赵元任、李济、陈岱孙、闻一多、曹禺、梁实秋、李健吾、夏鼐、杨绛、金岳霖、潘光旦、费孝通、徐仲舒、高亨、王力、姜亮夫、谢国桢、季羡林、吴晗、钱钟书、张荫麟、何炳棣、杨联升、李学勤、许国璋、王铁崖、英若诚、端木蕻良、胡乔木、乔冠华、于光远等等。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培养的人才同样是济济多士,他们中有竺可桢、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王淦昌、王大珩、赵九章、熊庆来、华罗庚、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周光召、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梁思成、杨廷宝、吴仲华、林宗棠、张光斗等等。
除此之外,清华还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治国之才,他们中的代表有朱镕基、胡锦涛、习近平等等。
历史证明着清华的辉煌,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解放后的中国科学学院士中,“清华人”占据了三分之一。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发散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雅典大学
雅典大学是希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不仅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也是全巴尔干和地中海中部地区的第一所大学。创立伊始称为奥森大学,只有工程、法律、医学、艺术四个系,33位教授、52名正式生和75名旁听生。1932年改为现名,1841年由丹麦设计师主持修建了新的校舍,新型班级也出现了。专业不断增加,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现有92000名学生和2000名教师,有政治、医学、哲学、法律、理学、神学等6个学院,学科涵盖30个学科门类,有75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哲学、法学、医学、经济学、考古与艺术史是雅典大学的强势学科。
大学位于雅典卫城。卫城是雅典以及全希腊的一颗明珠,是雅典民主的象征。卫城海拔156米,从雅典市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自然的山体使人们只能从西侧登上卫城。卫城的山顶荟萃着古希腊文明最杰出的作品,卫城也因为这些博物馆而闻名世界。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帕特农神庙(又称雅典娜神庙)、卫城入口等等。还有卫城博物馆,这里收藏着卫城原有的各种雕塑以及其它的文物。卫城设有蓝白相间的希腊国旗,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雅典城。
雅典大学现有5个学院22个系,还有7个独立的系科。由院长负责全院的工作,下设系主任及专业主任。每个学院设有学院代表大会、院长理事会、院长。系管理机构有代表大会、管理理事会、系主任。专业的管理机构则是代表大会、专业主任。各院系隶属关系如下:
神学院:神学系、牧师神学系。
法律、经济、政治学院:法律系、经济学系、政治公共管理系。
卫生学院:医学系(附设大学医院)、牙科学系、药学系、护理学系。
艺术学院:希腊语言文学系、历史与考古学系、哲学、教育与心理学系、英国语言文学系、法国语言文学系、外国文化系。
独立的系有:体育与体育教育系、小学教育系、学前教育系、家政系、戏剧研究系、大众传播系、音乐系。
有些系开设研究生课程,可授予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