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4479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4-09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摩托罗拉手机再回首
摩托罗拉手机再回首
告别电报时代
告别电报时代
印度告别电报时代
印度告别电报时代
西奥多·韦尔
西奥多·韦尔
摩托罗拉历史回顾
摩托罗拉历史回顾
60年代的移动电话
60年代的移动电话
品鉴怀旧电话
品鉴怀旧电话
AT&T将关闭2G
AT&T将关闭2G
索尼爱立信发展史
索尼爱立信发展史
短信20岁
短信20岁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

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从传播手段看,广播分两大类:①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为无线广播;②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为有线广播。从传播媒介看,广播也可分为两大类:①仅仅传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②传送声音、图像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在新闻传播领域,广播电视传播信息的时效性和广泛性超过其他任何大众传媒。广播也有其短处:稍纵即逝;顺序收听收看;接收装置价格较高。

初期的无线广播只是简单的播出和接收两个环节,20世纪60年代后,从播出到接收已经形成一条多环节的链路,它包括节目采编制作、节目串联播出、节目传送、节目发射分配、受众接收5大环节,每一环节内又有若干单元。造成这种多环节结构的原因,不仅在于广播形态和节目的多样性,还在于规模大、涉及面宽的广播工作要求有精细的专业化分工和多方面的社会化协作。后者对节目采编来说尤其明显。早期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差不多都是独自完成节目的采编制作,而现在这种简单过程已经演变为由多个节目源提供节目,然后由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编辑主管部门指挥播控中心完成串联播出的复杂过程。每一个环节及环节与环节之间都需要技术手段的充分完备的保证和天衣无缝的支持。

第一节 广播

一、无线广播

1. 广播的诞生

进入20世纪后,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和实验在更广阔的范围进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1904年英国人弗莱明(J.Fleming)发明的二极管和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L.De Forest)发明的三极管对广播具有决定的作用。二极管具有检波和整流两种功能,三极管则又增添了放大功能,从而可将弱电流放大成强电流,解决了无线电的接收问题。德·福雷斯特还使用三极管研制成功电子管振荡器,用它产生高频电磁波,解决了无线电的发送问题,后来又把若干放大三极管级联起来,制成多级放大器,再与振荡器配合,制成了强力无线电发射机。无线电广播是在电波上载荷声音信号,电子管所取得的成果之一,就在于获得了一种具有一定振幅和频率的连续电波。以前采用的电火花放电产生的电波,其振幅和频率的变化都是不规则的,只能采用“发出”或“不发出”电波这两种状态来传送某种信息。利用电子管形成的连续电波,可以人为地改变其振幅和频率,使其能够载荷对人有用的信息。电波调制技术最先的应用,就是声音使电波的振幅产生变化的振幅调制技术。1906年德国的德律风根公司实验无线电电话成功。1907年,德·雷福斯特在纽约进行了音乐和语言的无线电实验广播。这些先行者为广播的问世奠定了技术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广泛使用了无线电通信和无线电话,此间,美国的阿姆斯特朗改进了无线电接收机的线路,1918年发明了超外差电路。这一方式可防止两个频率相近的信号在接收机中发生干扰,从而能够保证接收机接收各个不同频率的广播。战后,无线电工业和技术转向民间,具备了广播电台的物质技术条件。1920年10月,美国匹兹堡市私人经营的KDKA广播电台取得政府发放的营业执照,开始播音,成为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广播的私营商业广播电台。1922年,美国、英国、德国、苏联开办广播。到1925年,正式开办广播的国家超过20个。此后,广播事业在全世界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广播电台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战后,随着亚、非、拉广大国家纷纷取得独立,广播事业在这些国家也迅速发展起来。

2.调幅广播和调频广播

无线电频道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如果两个电磁波信号以同样或极相近的频率发出,便会相互干扰。无线电波中的中波和短波在技术上是最容易实现的,它们载送声音的方式也是比较简单的调幅方式,所以最初的无线电广播是中波和短波调幅广播两种方式。中波可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地波),如果功率较大,能够覆盖半径为100多公里的地区,也可依靠地球外层空间的电离层反射(天波),有可能到达几百以至上千公里以外的远方。短波主要依靠电离层的反射,功率较大的短波能够传播到几千公里以外。从20世纪40年代起,陆续产生了新的广播形态,主要是米波调频广播的出现。它与中波广播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越性:可以做高保真广播,声音优美动听;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广播频段可以容纳大量发射机,播出多套节目;在使用同等功率发射机时,调频广播发射台的服务范围比中波发射台大得多;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立体声广播。正因为这些特点,发达国家都已把调频广播作为对国内广播的主要收听覆盖手段。调频立体声广播是在单声道调频广播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它用几个位置不同的传声器拾取一个艺术性广播节目,形成多声道信号在同一个广播频道中播送,使收听者在使用多个扬声器(或耳机)接收从几个声道传来的声音中产生立体感,由于声音的方位、层次分明,所以在听觉上有较强的临场感,比单声道广播更具逼真性。已实际使用的立体声广播有双声道(左、右两个声道)调频立体声广播和电视广播中的立体声伴音。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有的国家开始探索立体感更强的调频立体声广播。

广播接收机通常称为收音机。1922年美国大约只有不到10万台收音机,10年后(1932年)已达到350万台。又过了10年(1942年),上升到1300万台。初期接收广播的是矿石收音机和使用1—5支电子管的收音机。除二极、三极管外,1919年日本的安藤博和美国的哈尔研制出四极管,1937年英国的朗德研制出五极管。这些通称为真空管或电子管,其中,五极管应用最广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莱(W.Shockley)、布拉坦(W.Brattain)、巴丁(J.Bardeen)对半导体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制出具有和电子管同样功能的晶体管。1948年6月30日,贝尔实验室正式宣布晶体管研制成功。这一成果是无线电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对电子工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为此,三位美国科学家荣获195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很快在收音机、电视机的生产中,立即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广播接收机发展到半导体阶段,才真正得到空前的普及,这也使它成为最适合于贫穷国家的大众传媒,特别是地处边远和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调频收音机是比调幅收音机复杂得多的接收工具,从70年代起,收音机朝着能够接收调频和多波段的调幅广播以及录音的多功能、高音质方向发展。

3.广播的社会作用

广播是最先出现的电子大众传媒,在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十分巨大。广播电台一诞生,就在信息传播方面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列宁指出,广播使“整个俄罗斯都能听到莫斯科当天的报纸”。莫斯科广播电台试播初期,首先开办的节目是“口读报纸”和晚间播出新闻。美国KDKA广播电台开办时每天仅在晚间广播一小时,但开播后一周就及时报道了美国总统大选的竞选活动和结果。1924年10月,美国东西海岸26座广播电台同时播出了柯立芝总统的演讲。

  从传播史上看,电视出现之前,广播曾使人们如醉如痴。美国的大众媒体学者德弗勒描述当年美国人喜爱广播时说,“经济来源窘迫的家庭,收音机坏了后也要省吃节俭用攒钱修好。他们也许把家具还给贷款公司或拖欠房租,但他们死抱住收音机不放。”今天,无线广播的形态十分完备而发达,它已完全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且各国各地区的广播电波在全球交织成一张密集的网,人们可以利用小巧灵敏的多波段半导体收音机轻而易举地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电波。一位名叫奥勒·阿尔姆的瑞典人业余爱好是超远距离接收各国广播,从1955年起到今天,已成功收听和鉴别了世界上2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广播电台。他不仅收听到北京广播电台的节目,而且在1996年春节前收听到8000公里以外的江苏南通人民广播电台中波1440千赫的信号。这一事例再一次说明了广播的一点对多点的信息传播特性及强大的辐射力。

在当今,尽管广播吸引不了在日益盛行的多媒体世界中更容易对视觉图像着迷的年轻人,但广播仍拥有十分广泛的听众。在危机和战争时期,或许最能体现出广播的价值,即使在今天对不少国家而言,也是如此。如海湾战争期间,埃及、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的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广播新闻获悉战争打响了,而且在这三个国家,作为深入的消息来源更胜电视一筹。在媒介服务于多民族多语言听众方面,电视也很难与广播竞争。如纳米比亚用包括主要的土著语言和南非荷兰语在内的7种语言广播,以满足本国听众的语言需要。在南非,宪法赋予11种语言以平等的地位,广播办有所有11种语言的节目,而电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只能提供几种语言的节目。电视要真正反映一国多样性的文化是困难的,广播在音乐和口头语言上更能满足本国各种文化的需要。对音乐的需求,无论是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唯有广播才能加以满足的选择。在媒介特性上,在对广播与电视加以比较后,瑞典的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广播属于弹性媒介,它服从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安排;而电视正相反,它要求人们的日常生活安排适应它。

4. 国际广播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些发达国家陆续开办以外国听众为对象的广播节目。1927年5月,荷兰PHOHI以2.5千瓦的发射功率向荷属殖民地爪哇实验短波广播,并于同年10月14日正式开播。这是世界上第一座正式对外广播电台。其后,国际广播成为各大国竞相开办的为本国外交政策服务的工具。1929年,苏联开办德语、法语、英语国际广播节目。1932年底,英国开始对海外领地广播,1938年开办第一种外语广播(阿拉伯语节目)。1933年4月,德国开始用短波定向定时向北美广播德语和英语节目。日本于1935年开始对国外广播。第二世界大战中,各国的国际广播展开了激烈的广播宣传战。1942年美国创办美国之音广播电台(VOA)。

战后,各国的国际广播电台使用的语言、播音时数、对象地区,随国际形势的变化有所调整,但普遍趋势是加强,尤其是广播发射机的单机最大功率从50—100千瓦增大到500—1000千瓦。同时有更多的国家开办国际广播。自60年代起,开办环球新闻广播又成为各大国在国际广播方面形成的一种带有共同性的作法。它们除对各国各地区分别使用当地语言进行广播宣传外,还先后用英语和本国语开办了对全世界各个方向昼夜不停地新闻节目,称为“环球广播”或“对全球广播”、“对全世界广播”(World Service)。这一方式突破了对象地区和广播时间限制的框框,便于及时播发新闻,有利于扩大和加强宣传效果。这成为近30年来国际是加强对外广播的一大进展。60年代起,美国和英国就用英语、日本用英语和日语开办了环球广播;其后前苏联从70年代用英语和俄语,联邦德国和法国从80年代起也分别用德语和法语先后开办环球广播。到1996年,全世界用这种方式开办国际广播的国家已达14个。联合国所使用的6种正式语言——中、英、法、俄、西班牙和阿拉伯语——除中文外,其他5种语言都已先后用来开办环球广播。规模最大的是美国和英国的环球广播,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大体上全天候覆盖全球。前苏联的环球广播规模曾一度超过美英两国,解体后的俄罗斯的国际广播趋于衰落,但其环球广播仍大体保持原有规模。

在技术上,短波是进行国际广播的主要手段,故短波一直被成为“第一代国际无线电波”。短波发射的频率范围是3—30MHz,当电波向天空发射碰到电离层时,便会反弹会地球,这种现象称为“跳跃”,它能将信号传送到2000至4000公里远的地方。随后,电波又被地球表面反射回电离层,再次返回地球时就完成了另一次“跳跃”。经过几次“跳跃”后,信号就到达了地球的另一端。发射机的功率越强大,信号的发射距离就越远。但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受当日时间、季节和太阳黑子活动的严重影响,电离层的高度和结构的细小而迅速的变化都会改变其反射能力,从而使接收质量受到影响。当前,进行国际广播的另一种手段则是利用通信卫星将信号传送到某些调频(FM)广播电台,然后再由这些调频台发射出去。这种形式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正在迅速地取代短波。

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近年来对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电波战趋于削弱,而把对华广播作为新的战略重点。为了提高它们的广播在我国各地的可听度和有效性,它们在我国周边的10个国家部署了26个发射基地,形成了一个对我国四面包围的广播发射网,其目的就是要“使整个中国大陆听到西方世界民主自由的声音”。西方对华广播机构部署这个发射网,除了从国际政治形势和舆论传播需要的角度考虑外,所实施的指导性技术政策主要有四条:一是发射基地要设在离中国听众尽可能近的地点;二是要采用现代化大功率高效率的发射机和发射天线;三是要从若干不同地点发射几个频率重叠覆盖同一对象地区;四是对全部发射基地建立网络控制系统并尽可能实现设备自动化。由于实施这些政策的结果,西方对华广播在中国的听众大量增加。其中,美国之音的听众,据该台估计,已经从60、70年代的几十万人增加到80年代的几百万人,后又增加到约两千万人。

80年代以前,西方对华广播的发射基地主要设置在我国南部和东部的泰国、香港(英国BBC设在香港的东亚转播台已于1996年迁至泰国)、菲律宾、日本、韩国这一弧形地带,呈半月形的发射网。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开始向俄罗斯和中亚一些国家租用发射机加强对华广播,在我国北部和西部构建另一个半月形发射网。90年代以来,这两个半月形终于合围而成从四面八方向我国各地发射无线电波的满月形对华广播网了。这个由26个转播台组成的庞大的发射网,共开动59部中、短波发射机,总功率达到约2万千瓦(大部分发射机兼用对亚洲其他国家广播),共使用78个中、短波频率(包括重复使用频率),对我国进行着大功率、多方向、多频率、长时间的多重广播覆盖。对于这个发射网的部署和实力,美国新闻总署署长认为,它“能使整个中国听到美国之音,使北京的干扰无能为力”。

美国在冷战时期,曾于1950年7月和1953年3月先后在联邦德国的慕尼黑建立了“自由欧洲广播电台”和“自由广播电台”,对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展开宣传攻势。美国认为这两座广播电台在苏联解体、东欧演变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冷战结束后,由美国国会提供资金按照同一模式建立了“自由亚洲广播电台”(1996年9月30日开播),妄图对中国和一些亚洲国家产生影响。为了加强自由亚洲电台对中国的广播,美国国会于1998年1月决定将该电台的经费增加了一倍多,在1998财政年度里它将获得2410万美元的联邦拨款,而上一年度的预算才是930万美元。美国国会之所以同意为自由亚洲电台拨出这笔大额款项,是因为议员们对该电台受到北京的干扰而感到沮丧。新增加的拨款主要用于对中国的广播业务,它将使该台能够在1998年夏季之前把目前的126名职员增加到224名,中文广播时间将从每天5个小时增加到12个小时,藏语广播从2个小时增加到4个小时。该台还将播出粤语和维吾尔语节目。

美国对于其国际广播所要达到的目的毫不隐讳。如香港《明报》曾在1996年6月26日独家发表了“美国之音”现任台长杰弗里·科恩的题为《冷战后“美国之音”的六大任务》一文。这六大任务是:一、对抗共产党和极权国家;二、鼓动美国式的新闻自由;三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四、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五、向全球解释美国的政策;六、为美国的文化、贸易、旅游等提供服务。他在文中写道:“今天“美国之音”以46种语言向亚、非、欧和拉美广播。它们向资讯落后的国家提供基本的新闻、信息和文化节目。对诸如中国、古巴、缅甸、伊拉克、伊朗、越南等国家的人民,“美国之音”和英国广播公司等国际性广播电台,往往是唯一可靠的新闻来源。它们不仅提供美国、英国、世界的资讯,还提供有关该国本身的新闻。单是对中国,我们除每天11小时以普通话广播之外,每天还以广东话及藏语各广播90分钟。虽然我们的节目也有有关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事情,但我们的大部分报道仍是有关中国本身的事。冷战后,所有审查新闻的政权并没有象人们希望的那样随之终结。因此,“美国之音”要永远不断地提供全球各地所需要的至关重要问题的新闻,并且以当地人民的语言播放和为当地官员无法封锁的通讯媒介提供新闻服务,协助全球进一步了解美国。

二、有线广播

有线广播是利用金属导线或光导纤维所组成的传输分配网络,将广播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收设备的区域性广播。1876年有线电话的诞生,为有线广播的出现打下了技术基础。1880年俄国人奥霍洛维奇研制成功用导线把剧院里的音乐节目传输出去的播音设备。1893年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连接了700多条电话线,定时进行新闻广播,形成正式的有线广播。从技术上说,有线广播具有下列特点:抗自然干扰和工业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可靠,时间、空间容易控制,传输频带宽,节目质量高。从社会功能上来说,它既适合于公开宣传,又可用于内部教育。苏联于1921年6月首先采用有线广播,到1962年,苏联的有线广播收听工具仍然多于收音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线广播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得到推广,如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蒙古等国也是有线广播普及率较高的国家。

三、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邦(E.G.Osborn)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所属广播电台在上海开始播音,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随后,美商新孚洋行、开洛公司等也相继在上海设立广播电台。1924年8月,北洋政府公布中国第一个广播法令《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始允许民间购置收音机,并着手筹建官办广播电台。1926年10月,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私营的广播电台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也在1927年3月开始播音。1928年8月,国民党政府开办了中央广播电台,成为其三大新闻媒介之一。据1937年6月统计,国民党统治区(不包括已被日本占领的东北三省)共有官办和民营广播电台78座,发射总功率将近123千瓦,其中民营电台55座,发射总功率只有7瓦。当时,包括东三省在内,全国约有收音机20万台。1939年2月,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利用英国提供的设备,开办了对外广播,英文名称“Voice of China”(VOC),意为“中国之声”,分别使用英、德、法、俄、日等外语和汉语播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官办广播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据1947年统计,国民党当局所辖的广播电台有41座,发射总功率为421千瓦。全国约有收音机100万台。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广播事业在延安创建。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主办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此日为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当时只有共产国际援助的一台广播发射机,发射功率大约300瓦,每天播音2小时。1943年春天,由于无线电器材补充困难,曾暂时中断广播,直到1945年9月才恢复。1948年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7年3月21日由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改名)建立了解放区最大的短波发射台,功率为3千瓦。抗战胜利后,各解放区也相继建立广播电台。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各地已有人民广播电台近40座。

1950年全国广播电台共有65座,发射总功率为272千瓦。到1984年,全国已建立起167座广播电台,比1950年增加1.5倍;发射总功率34755千瓦,比1950年增加126.7倍;全国广播人口的覆盖率为67.8%。又经过10年的发展,到1995年,共有广播电台1204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4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78.7%,全国拥有各种收听工具5亿台(只)。1996底,全国各级广播电台数目又上升至124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3.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规定,到2000年,中国广播人口的覆盖率将达到85%。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国家电台,在全国广播网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初创时每天仅播音2小时,到1995年已拥有7套节目,每天播音128小时。为了适应事业的发展,新的业务楼于1996年投入使用,在技术设备上全面更新。

在国际广播方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外呼号是“北京广播电台”,英语为:Radio Beiji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世界各地广播的国家广播电台,于1978年正式定名,其前身是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的日语广播(在1996年之前,国际台的前身一直定为1947年9月11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开播的英语广播,经过调查考证,1996年广播影视部党组决定予以更改)。到1996年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用43种语言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广播,每天播出192小时。1995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收到165个国家和地区的听众来信61.98万封。按照国际通用办法测算,听众达2亿多人。为了解决事业发展和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矛盾,国际广播中心业务楼于1992年9月动工兴建,1995年10月已正式落成。总面积为5万平方米,可供50种语言广播,采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节目处理、自动化播出及数字音频新技术、新设备,使对外广播的技术总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有线广播方面,中国于1946年开始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大规模建立有线广播。1950年起,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机关、学校、企业普遍建立了小型有线广播系统。1952年4月1日,吉林省九台县率先把收音站发展为农村有线广播站。此后,农村有线广播系统迅速发展,到80年代初,全国建成了以县广播台(站)为中心,以乡(镇)广播站为基础,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村有线广播网。中国是有线广播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四、从中国广播发展中的实例看技术政策正确的重要性

国家技术政策的与否直接关系到先进技术采用的快慢、普及率的高低等全局性问题。在广播领域,我国曾有这样两个教训。

1.中波同步广播的推广

中国对国内的广播主要使用中波。中波广播的频率是526.5~1606.5千赫,频道间隔9千赫,共有120个频道。50年代时,国内外的中波发射台还不多,功率也不大,背景干小,所以中国在建设中波广播网时,采取了扩大发射机功率,以天波进行大面积覆盖的技术政策。进入60年代,潜藏的矛盾开始显现。一是国内外中波发射台日益增多,功率日益增大,但背景干扰也随之增大,收听良好的范围却日益缩小。中波频率拥挤不堪,新建发射台很难找到空余频道。二是各省、自治区电台的中波广播服务区大部分落在邻省境内,而衰落区却在本省内,结果是本省内一些地区听不好本省的广播,邻省区却能较好收听。但由于技术政策未能及时调整,并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十年间,中波广播网建设的投资很大,经济效益并不高,覆盖面积几乎没有得到扩大。到70年代中,在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后,确定了“中波广播采取大、中、小功率相结合,以中、小功率为主,地波覆盖,同步广播”的新技术政策。,从此中国的中波广播网不再主要依靠天波服务,停止了大功率中波发射机的发展,并进行了中波同步广播的试验。同步广播是两个或多个广播发射台使用同一频率在不同地点播出同一节目的广播方式。它的优点是可使中波广播频段容纳更多的发射台,缓解中波发射台拥挤和相互干扰问题。同步广播在技术上要求较高,纳入同步广播网的发射机使用的频率必须保持很高的稳定度。经过几年努力,1978年11月23日开始,全国中波广播网同时进入同步工作状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同步广播网之一。

2.调频广播的推广

中国在采用调频广播技术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没有解决好传播与接收之间的关系,加上极左路线的干扰,结果使调频广播的发展大约推迟了20年之久。1959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广播器材厂合作,试制出中国第一部调频广播发射机,并在北京试播。但是在随后的推广中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主要问题是当时大量的收音机都不具备调频广播频段,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台不愿意开办专门的调频广播节目,认为没有接收工具,节目无人收听。反过来,工业部门则不愿意生产调频收音机,因为没有调频广播节目,担心群众不肯购买。于是只好从60年代开始,用调频广播来传送广播节目,由于这一技术手段,使各地发射台得到的中央和省的节目源的信号质量大大提高,到70年代末,一个以节目传送的调频广播网在全国基本建成。但因播出的节目与中波广播完全相同,未能引起听众的兴趣,调频收音机仍未得到发展,调频广播始终没有形成影响。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对国内广播的技术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制订了四级办广播的政策,同时把调频广播从以节目传送为主转变为以群众收听为主,并把它作为对国内广播的主要收听覆盖手段,规定市、县级广播电台主要应采用调频广播,中央和省级的调频广播节目内容要逐步与中波广播分开,推出独立的节目。这些决定大大促进了全国调频广播网的发展。1983年后一年多的时间内,全国就增加了96座调频广播电台。到1984年底,国内生产的收录机和部分收音机都带有调频频段,调频接收工具的普及,对调频广播的发展又起了推动作用。调频广播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种新的技术出现后,必须首先积极采用它,才能促进它的发展。

第二节 电视

一、 电视的诞生

19世纪末期,少数先驱者设想并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象的技术。1884年,德国人尼普科夫(P.Nipkow)发明机械圆盘扫描方式。20世纪初,进入电子方式电视广播的研制阶段。1927年,美国的全电子式电视通过有线网络把图像和声音从华盛顿传到纽约。1928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J.L.Baird)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进行了伦敦与纽约间的无线播出实验,传出了静止图像。1930年实现了声像同步播出。1933年,美国的兹沃雷金(V.K.Zworykin)发明了具备光电转换和电子扫描双重功能的摄像管,把电视广播向实际应用又推进了一步。同一时期,德国、法国、苏联、日本等都进行了实验研究。1936年11月,英国正式开办电视广播,其图像在当时各国进行的实验中具有最高的清晰度。1939年初,美国、苏联开始进行电视实验广播。1941年,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确定美国的电视技术标准为每秒525行,30帧。(就每帧行数和场频来说,现行电视标准主要有525行/60帧和625行/50帧两种)同年7月1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正式批准建立美国第一座电视台全国广播公司的纽约WNBT电视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开办电视的国家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战争期间这些国家的电视台或完全停播,或处于停滞状态。战后,才陆续恢复。5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几乎全部有了电视台,20多个亚、非、拉国家也开办了电视,全世界开办电视的国家达50个。70年代,大多数国家建立了电视台。

电视问世之际,新闻性节目大量采用影片拍摄,其传递、洗印、编制过程同新闻的时效要求距离很大。60年代初期,所有影片从35毫米改进为16毫米,并且能做到声象同时收录,但电视新闻的基本录制状况没有改变。后来录像机用于电视,70年代后制成电子新闻采录机(ENG)等设备,提高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使电视真正发挥了声像兼备、传播迅速的现代化新闻报道工具的作用。

二、彩色电视

彩色电视是摄取、传送、接收彩色图像的电视系统。它是依据三基色原理研制出来的。自然界的一切色彩都可以通过对红、绿、蓝三种基色光混合而模拟出来,因此电视技术也只要传送和重现红、绿、蓝三个基色光信号,即可获得彩色图像。彩色电视又是在黑白电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要求电视台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时黑白接收机同样能够很好地收看,反之一样,即彩色与黑白必须相互兼容。为了兼容,彩色电视的体制应与黑白电视的体制(主要指扫描方式、每帧行数、行帧、场帧、帧频、视频带宽、频道宽度、图像和伴音载频差及它们的调制方式等)一致。兼容制彩色电视中色度信号的编码有不同的方法,因而形成不同的彩色电视制式。1953年,美国国家电视制式委员会提出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制。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用NTSC制式首次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日本、加拿大分别于1957、1966年采用同一制式播出。1956年,法国提出SECAM(Sequentiel Couleur a Memoire)制。1960年,联邦德国提出PAL(Phase Alternation Line-by-Line)制。为便于转播和交换节目,各国曾多次讨论统一电视制式问题,但始终未能达成协议。于是国际上形成了3种彩色电视制式同时并存的局面。彩色电视机在哪国使用必须符合该国的黑白体制、彩色制式及频道划分,还要注意电源标准(有110伏/60赫与220伏/50赫之分),这样才能保证接收机安全可靠地接收到良好的彩色图像和伴音。目前世界上采用PAL制的国家最多。中国所采用的电视制式为PAL/D,国家标准为:每帧扫描625行,每秒25帧。

三、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早期称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改称现名)使用二频道试播黑白电视,9月2日正式播出。从此,中国广播事业由声音广播发展到声像广播。第一套电视广播设备,从摄像机到发射机,除某些关键器件外,都是国产的。发射机功率为1千瓦(1959年增加到5千瓦)。当时发射天线加设在广播大厦的塔楼顶上,高度为80米。覆盖半径25公里。1958年7月,又研制出中国第一辆3信道电视转播车。中央电视台开播后不久,从苏联进口了200部黑白电视机,以后天津广播器材厂很快试制出“北京”牌电视机。1960年,中央电视台建成了电视中心,有600、150、50平方米的大、中、小演播室各一间,配备了相应的设备。此外还建立了一个洗印车间,洗印自己拍摄的16毫米新闻电影片。

继中央电视台开播后,一些大城市也相继开办黑白电视广播。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开始试播,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即今天的黑龙江电视台)开始试播。到1961年底,全国共建地方电视台19座。1959年,无锡市建立中国第一座电视转播台,用差转的方式转播上海电视台的节目。60年代初,中国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大部分电视台纷纷“下马”。在“文化大革命”中,一些电视台又被迫停播。从1968年起,停播的电视台陆续恢复播出,一些没有电视台的省、自治区也陆续开办电视台,到1971年,全国已建有电视台32座。当时只有北京市和西藏尚未建立(北京电视台于1979年5月16日播出;西藏电视台于1978年5月1日试播)。电视事业发展初期,一般每个电视台只有一个发射台,在省会城市才能看到电视。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调频广播作为节目传送手段得到发展,各省大都建立了高山调频发射台,这就为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已建成的调频发射台加设电视发射机和天线,便迅速建成一批电视转播台,扩大了电视覆盖面。到1971年,建成的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共80座。1968年,中央电视台在月坛公园内建成了电视发射塔,高度为196米,发射机功率增加到10千瓦(系北京广播器材厂制造的电子管式发射机),覆盖半径达到40公里。1971年,邮电部的微波中继干线初步建成后,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才通过微波线路陆续传送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黑白电视开播的第二年,即1959年,以当时的广播科学研究所为主,与北京广播器材厂及有关院校合作,开始进行彩色电视研究。一年多后,就研制出全套国产彩电演播设备和发射机,并于1960年5月1日在北京建成了第一个彩电试验台,用NTSC制进行了试播。但后来也由于国民经济暂时困难而“下马”。1969年,彩电研究二度开展。经过调研,决定暂用PAL制(1982年正式决定PAL/D制为中国彩色电视的标准制式)。197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用8频道在北京地区试播,发射功率为1千瓦,同年10月1日正式播出,同时将发射功率提高到7.5千瓦。到1973年底,上海、天津、成都等地方电视台也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的彩色节目从开播之日起就通过微波线路向地方传送,到1976年底,已达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1977年7月25日起,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套节目全部改为彩色播出,从此,中国电视完成了由黑白向彩色的过渡。

电视广播使用米波频段(48.5—223兆赫)和分米波频段(470—566兆赫;606 —958兆赫),其中米波12个频道和分米波36个频道为电视广播专用频道。中国的电视是先从米波段发展起来的。为了形成电视覆盖网,从70年代末,加快建设大、中型发射台和转播台,同时在广大农村大量建设50瓦以下的小功率转播台(差转台)。1983年3月,在第11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四级指中央、省区、地、县,以往广播电视只允许中央、省区两级办)的方针,使中国的电视进入了大发展时期。据国家统计局1995年统计公报,全国共有电视台835座,1千瓦以上的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205座。由于采用通信卫星传送技术,电视人口覆盖率不断上升。1984年我国电视人口覆盖率为64.7%;1987年提高到73%,观众为6亿;1994年提高至83.3%,观众达8亿;1995年又提高到84.4%,观众达9亿;1997年底,电视人口覆盖率已上升至87.4%。共有22个省(区)的广播电视节目实现了卫星传送,基本形成了星网结合的广播电视传输体系。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到2000年我国电视人口覆盖率将达到90%。80年代以来,各级电视台大量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使节目制播手段得到根本改变。1986年建成的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及90年代初建立的名列世界第三、四、五位(亚洲第一、二、三位)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0米)、天津天塔(高415.2米)、中央广播电视发射塔(高405米) [注:目前世界电视发射塔最高者为553.3米的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其次为533.3米的莫斯科奥斯坦丁诺电视塔],可以看作是中国电视大发展时期的里程碑式的建筑。

中国从80年代中期起还形成了另一个电视系统,这就是国家教委所建立和主管的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到1995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全国的地面接收网点建设已形成规模。共建成地方教育电视台近1000座,卫星地面接收站10000多座,收录节目放像点62000多处,全国近500家城市有线电视台转播其卫星电视节目。收视人口已超过一亿人。

电视是20世纪先进的电子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成果。作为以昂贵的电子设备为载体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事业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社会的经济状况。在中国电视发展过程中,有过集体收看的阶段,有过9英寸、12英寸黑白电视机的阶段,有过彩色电视机是紧俏商品的阶段。进入80年代,电视机在中国迅速普及,电视传播才有了真正广泛的社会基础。据1987年的“首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表明,电视机的居民拥有量近1.2亿台,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占全国总户数的47.8%;而在1978年,这个数目只有2%。通过引进技术和生产线,我国形成了电视机的生产规模,并紧随世界潮流,开发出新产品,从平面直角到超平面直角,从大屏幕到宽屏幕,从画中画到丽音伴音。到1997年,我国已形成年产彩色电视机3000万台的生产能力,出口量500万台。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已达1.5万小时。彩电总体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90%。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1994年访问美国之际,从切身经历的角度,对GBS著名主持人丹·拉瑟(Dan Rather)生动地描述过我国电视的发展:“中国中央电视台1958年成立时,全国只有50多台黑白电视机。我做了三年新闻播音工作,走在大街上没有人认出我来。我的祖母一直到去世,始终都弄不明白她的孙子是做什么的。因为我家里那时没有电视机。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美国三大广播网组成庞大记者团来到北京,通过卫星,将你们总统在中国的一言一行当即传回国内,使美国公众能及时看到尼克松当时访华的情景。这使我们中国同行大吃一惊,当时我正在河南一个农场喂猪。1979年,我随邓小平首次访美,美国三大广播网的同行,尤其是你们GBS帮助我们通过卫星将邓小平在美国的情况传回国内,使我国人民每天看到邓在美国的一言一行。我当时的工作情况与美国同行的工作情景一样。现在,中国已有2亿5千万台电视机,有8亿多固定电视观众。我们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各地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我们的命运与中国国家的命运一样地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

四、电视的社会作用

电视称得上是迄今为止人类进行信息传播变革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成果。电视传播声像并茂、色彩兼备,远距离传送,不受文化、年龄的限制,面向社会,深入家庭,成为最具活力的大众传播工具。它使真人、真事、真景、真情的表现达到最佳状态,使观众具有现场感和参与感。它兼容性电影、戏剧、雕塑、音乐、绘画、建筑、舞蹈、文学等各类空间艺术形式和时间艺术之所长,通过电子编辑手段对各门艺术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社会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作用于电视,电视也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参与塑造社会的面貌。电视形成了独特的“电视文化”。它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电视简直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许多人已经养成了每天在某一固定时间收看电视的习惯。通过电视,可以得到与世界、与社会的某种联系,可以得到新的信息、新的知识,对根本不可能亲历的事件可以目睹,对终身难以涉足的异域可以一览无余。电视确实有着不可阻挡的魅力。电视观众不需要具备报刊读者那样的文化程度,在现代国家中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每天都可随时、轻易地接触到它。它的这一特性,使它成为“大众文化”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工具。它可以使一首歌一夜流行,也可以使一个演员一夜成为明星。由于电视提供大量娱乐性节目,使个人的娱乐性倾向得到空前的发展,它吸引人们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收看电视之中。以至有人感叹:如果今天没有了电视,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人们在电视发展过程中,对电视文化褒奖的同时,也时时抨击它带来的消极影响。如对电视商业化倾向的批判,对电视中大量暴力、色情节目和镜头的批判,对电视使人们远离书籍、报刊的批判,对电视降低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批判等等。一般来说,传媒越发达,这种传媒幻像也就越强大,人也就越迷失自我。西方有一幅漫画很说明问题:一只猴子在不断地思考,于是逐渐变成了人;这个人又整天看电视,于是又逐渐变成了猴子。有的人大声疾呼:“现在,关掉电视,带着你的孩子,走向自然,走向书籍,去做那些你本该替他做而还没做的事”。

美国肯尼迪政府的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牛顿.迈诺(Newton Minow)于1961年5月9日对全美广播业者协会2000名成员发表了一篇著名讲话。他说:“我请你在电视台正播放节目时坐在电视机前……用你的眼睛紧紧盯住电视机直到电视台停止播送节目,我准保你看到的是茫茫一片荒原。”迈诺对商业化电视的指控引起一场对电视节目内容和质量的全国性辩论。他在讲话中指出:“短短几年之中,这一令人兴奋的行业已从一种新事物发展成对美国人民具有势不可挡影响力的一种手段。它正准备发挥报纸和杂志若干年前所承担的那种主导作用,以使我国人民了解他们的世界。我们的时代已被称为喷气时代、原子时代、太空时代。我认为它也是电视时代。正如历史将决定当今世界的领袖们用原子毁灭世界还是用原子为人类利益重建世界,历史将决定当今广播业者们用他们强有力的声音使人民充实还是堕落。”“你们通过人民的空间所传播的电视内容影响人民的情趣、知识、观点,影响他们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影响他们的未来。图像和声音即刻传送的力量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力量。它有无限的行善能力,亦有无限的作恶能力。它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你们和我都无法逃避的责任。”

30多年过去了,电视已经在全世界得到普及,电视台的数量和节目频道呈爆炸性增长,播出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24小时全天播出,加上卫星电视技术的发展,已使全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今天的电视可以令全世界不同国度的人们在同一时间看一处地方的战争与灾难,也可以令他们看同一场球赛和演出。它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促进不同文化交汇融合,使“地球村”的“村民”关注他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但无庸置疑,电视的破坏力也有增无减。1994年英国哲学家波普尔爵士在死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得出结论:电视把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排挤到次要位置。他认为,目前电视的影响可以和酒鬼父亲的影响相提并论,在儿童成长的环境中,充斥着色情、暴虐狂和犯罪,家长对此简直无能为力,电视成了欧洲神话中的仙女手里的魔棒,这位仙女自己也不知道她将创造什么。看来电视的“为善”、“为恶”还将继续下去,人们对它的好评和批评也将继续下去。电视,这一“极视听之娱”的传媒,它的魅力、魔力和威力,令人们爱它、恨它都没商量。在电视时代,受众时刻面临着理性与感性的考验:是否打开电视机;打开电视机看什么;能否果断关上电视机。

从最近的一件事,可以看到国际社会对当今电视巨大作用的共同关注。1996年11月21日、22日联合国主办首届“世界电视论坛”会议。这在联合国50多年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前秘书长加利在开幕词中说,电视,由于其对公众舆论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已在很大程度上对联合国的工作和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电视可以被视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第十六个成员”。论坛最后发表了一个宣言,要求电视在提供公正信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宣言称本次会议为历史性的事件,指出:“当第三个一千年来临之际,联合国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它需指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电视,作为当今社会最强大的传媒工具,能够而且必须在向世界描述这些问题方面发挥作用”。1996年12月17日,联合国大会在以141票赞成、0票反对、11票弃权通过意大利提出的决议,宣布每年的11月21日为“世界电视日”。1997年11月19日至21日,联合国举办第二届世界电视论坛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主题发言中指出:电视工作者应以强大的媒体传播和平和文化,制止流血和战争。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节目主播丹·拉瑟在发言中指出,电视不应单纯是娱乐的手段,而应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心灵的启迪者。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在会上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建议,由联合国主持拍摄一个极富时代特征的短片,当2000年到来时,各国各地区在世界标准时世纪之交的一瞬间,或各国各地区在零点钟声敲响的一瞬间,播放这部短片。

电视将伴随人类进入21世纪,并且继续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目录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作者:大洪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

标签: 广播电视发展史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