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6409 次
  • 编辑次数: 6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4-02-15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凯文·凯利
凯文·凯利
约翰·佩里·巴洛
约翰·佩里·巴洛
泰德·纳尔逊
泰德·纳尔逊
霍华德·莱茵戈德
霍华德·莱茵戈德
克里斯·安德森
克里斯·安德森
斯图尔特·布兰德
斯图尔特·布兰德
汪丁丁
汪丁丁
段永朝
段永朝
胡泳
胡泳
郭良
郭良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斯图尔特·布兰德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编辑本段回目录

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是我这些年所认识的人中,最有意思, 也最有影响的思考者。他是一位侦察员。

(图)Stewart BrandStewart Brand

EFF(电子前线基金会)荣誉董事,“全球商业网络”(GBN)、“生态信任”(Ecotrust,拯救保护阿拉斯加至洛杉矶雨林的组织)和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的顾问。

全球目录”(Whole Earth Catalog)创始人。“全球电子链接”(TheWELL, Whole Earth’Lectronic Link)系统和 GBN 的创办人之一。GBN 的“GBN 图书俱乐部”为多家跨国企业探索及发展未来策略。

1987 年出版《媒体实验室:在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未来》(The MediaLab: Inventing the Future at MIT).1994 年出版《建筑物如何学习》(How Buildings Learn:What Happens After They're Built)。

Stewart Brand (born December 14, 1938 in Rockford, Illinois) is an author, editor, and creator of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and CoEvolution Quarterly.

Brand is best known for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a compendium of tools, texts and information). The Catalog sought to "catalyze the emergence of a realm of personal power" by making soft technology available to people eager to create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Brand went on to found a number of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the WELL or Whole Earth 'Lectronic Link (an early online community); the Global Business Network (a futurist consulting firm); and the Long Now Foundation (dedicated to encouraging long-term thinking). He is the author of several books and many articles, ranging in focus from the psychedelic rituals of Native Americans to a systems analysis of "buildings in time." Today, he and his wife live on a tugboat in Sausalito, California.

详细的个人简历:http://sb.longnow.org/Bio.html

履历编辑本段回目录

Stewart Brand生平
  1938年12月14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斯。
  1954-56, 学校:Phillips Exeter Academy.
   1960, 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生物系
  1960-62, 入伍。空运部队,会跳伞。进行步兵培训,担任图片新闻报道。
  1962, 在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设计和摄影。
  1963-66, 启动多媒体活动:美国需要印第安人
  1964, 启动展览 “Astronomia”.
   1964-66, 参与早期酸性测试
  1966, 组织“Trips Festival”
   1966, “为什么我们还没有看到一张地球的照片?”一文促使NASA在阿波罗计划中拍摄地球照片,这些照片促进了其后的生态项目。
   1966, 启动声光展览“We Are All 1”
   1966, 写作 “The Native American Church Meeting"”
   1966, 组织“Whatever It Is”活动.
   1966, 获得酸性测试学位
  1966, 同印第安人Lois Jennings结婚
   1967, 组织活动“第四次世界大战,”
   1967-69, 组织多媒体活动 “战争/上帝.”
   1968-72, 创办全地球目录 Whole Earth Catalog.
   1969, 组织一周活动 “Liferaft Earth,”
  1969, 参与“有争议的人类智能”,被称为demoes之父
   1971, 组办“Demise Party,” ,1500佳宾共庆全球目录终止,筹得2万美元善款
  1972, 《最后的全球目录》获得国家图书奖,销售150万册。
   1972, 创办Point基金会.
   1973, 与Lois Jennings离婚.
   1973, 主办 “The New Games Tournament,”.
   1974, 著书Two Cybernetic Frontiers,
   1974, Edited and published the Whole Earth Epilog, Penguin.
   1974-85, 创办出版 CoEvolution季刊
   1976, 编辑 Space Colonies和 Soft Tech
   1977-79,担任加州州长顾问
   1977, 得子,后成为作家.
   1980-81, 编辑出版下一个全球目录 The Next Whole Earth Catalog,
   1982-83, 创办 School of Compassionate Skills
  1982-83, 任教La Jolla,管理战略研究
   1982, 购买62英尺拖船 "Mirene",从此生活于此.
   1983, 与Ryan Phelan结婚
   1983-85, 主编全地球软件目录 Whole Earth Software Catalog,
   1984, 创办The WELL (计算机电话会议系统),赢得诸多奖项
   1984, 组织 “黑客会议,” 被制作为电视节目并成为年会.
   1986, 合作编辑 News That Stayed News,
   1986, MIT访问科学家, The Media Laboratory,.
   1986-89, 担任Royal Dutch/Shell, L集团规划顾问
   1987, 著书, The Media Lab: Inventing the Future at MIT
   1987-89, 组织系列会议Learning in Complex Systems.
   1988- , 创办全球商业网络 Global Business Network,研究全球未来和商业战略,客户包括 Ford, Bechtel, Shell, Morgan Stanley, Hewlett Packard, Swedbank, Dupont, Federal Express等。
   1988, 著书《印第安人和反文化》
   1989-2004, 圣塔菲学院复杂学顾问委员.
   1989, 获得金牛虻终身成就奖
   1990-1994 ,电子先锋基金会直到委员会委员
   1990- , 生态基金Ecotrust顾问,
   1994, 著书 How Buildings Learn: What Happens After They’re Built,
   1995- , 创办 The Long Now Foundation. 核心项目是建立一个万年钟和晚年图书馆。
   1996-1997, 撰写录制BBC节目 “How Buildings Learn,”
  1999, 著书, The Clock of the Long Now: Time and Responsibility,
   2001-03, 合作创办“所有物种目录”,记录地球25年各物种。
   2001- , 创办 Long Bets 网站.
   2003- , 创办 长期思考论坛“Seminars About Long-term Thinking”
  2006, 获得奖项Erdman Campbell Award for Crea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temporary Mythopoetic Imagination
  2006, 参与创作 From Counterculture to Cyberculture: Stewart Brand, the Whole Earth Network, and the Rise of Digital Utopianism, 

主要作品与成就编辑本段回目录

创办或者参与创办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in 1968

(图)全球目录全球目录

CoEvolution Quarterly in 1974
The Whole Earth Software Catalog and Review
Whole Earth Review in 1985
Point Foundation
Global Business Network (co-founder)
The WELL in 1985, with Larry Brilliant
Hacker's Conference
Long Now Foundation in 1996, with computer scientist Danny Hillis— one of the Foundation's projects is to build a 10,000 year clock, the Clock of the Long Now

图书著作
II Cybernetic Frontiers, 1974, ISBN 0-394-49283-8 (hardcover), ISBN 0-394-70689-7 (paperback)
The Media Lab: Inventing the Future at MIT, 1987, ISBN 0-670-81442-3 (hardcover); 1988, ISBN 0-14-009701-5 (paperback)
How Buildings Learn: What Happens After They're Built, 1994. ISBN 0-670-83515-3
The Clock of the Long Now: Time and Responsibility, 1999. ISBN 0-465-04512-X

主编或者参与编辑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1968-72 (original editor, winner of the National Book Award, 1972)
Last Whole Earth Catalog: Access to Tools, 1971
Whole Earth Epilog: Access to Tools, 1974, ISBN 0-14-003950-3
The (Updated) Last Whole Earth Catalog: Access to Tools, 16th edition, 1975, ISBN 0-14-003544-3
Space Colonies, Whole Earth Catalog, 1977, ISBN 0-14-004805-7
As co-editor with J. Baldwin: Soft-Tech, 1978, ISBN 0-14-004806-5
The Next Whole Earth Catalog: Access to Tools, 1980, ISBN 0-394-73951-5;
The Next Whole Earth Catalog: Access to Tools, revised 2nd edition, 1981, ISBN 0-394-70776-1
As editor-in chief: Whole Earth Software Catalog, 1984, ISBN 0-385-19166-9
As editor-in-chief: Whole Earth Software Catalog for 1986, "2.0 edition" of above title, 1985, ISBN 0-385-23301-9
As co-editor with Art Kleiner: News That Stayed News, 1974-1984: Ten Years of CoEvolution Quarterly, 1986, ISBN 0-86547-201-7 (hardcover), ISBN 0-86547-202-5 (paperback)
Introduction by Brand: The Essential Whole Earth Catalog: Access to Tools and Ideas (Introduction by Brand), 1986, ISBN 0-385-23641-7
Foreword by Brand: Signal: Communication Tools for the Information Age, editor: Kevin Kelly, 1988, ISBN 0-517-57084-X
Foreword by Brand: The Fringes of Reason: A Whole Earth Catalog, editor: Ted Schultz, 1989, ISBN 0-517-57165-X
Foreword by Brand: Whole Earth Ecolog: The Best of Environmental Tools & Ideas, editor: J. Baldwin, 1990, ISBN 0-517-57658-9

“科技先知”斯图尔特·布兰德编辑本段回目录

最早提出“个人电脑”概念 启蒙无数美国科技精英 “科技先知”斯图尔特·布兰德

  45年前,斯坦福大学毕业生斯图尔特·布兰德创办了名为《全球目录》的刊物,以实用的生活技能消除那个时代对科技的恐惧和敌意,并断言科技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这份刊物启蒙了无数科技精英,被乔布斯奉为“一代人的宝典”。

  45年来,布兰德始终站在科技前沿:他最早提出“个人电脑”的概念,创建美国第一个网络社区……有人说,他是一个“科技先知”,他的思想改变了世界。

  

《全球目录》影响精英

  1968年是一个时代的分水岭。人们在享受二战之后弥足珍贵的和平与繁荣的同时,开始不满足于服从国家意志,个人意识逐渐觉醒。正是在这一年秋天,《全球目录》横空出世,帮助人们开始崭新的生活。

  《全球目录》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实用手册。它包括7个部分:理解完整的体系、房屋和土地使用、工业和手工艺、通讯、社区、游牧和学习。除第一部分外,大多是实用知识,比如如何识别野生动植物、领养婴儿、建造风车、采购各种工具等。它提到许多全新概念,如有机农业、太阳能、再生技术、风能、桌面印刷、山地车、助产接生、计算机、电子合成器等,如今已被主流社会普遍接纳。

  《纽约时报》科技记者约翰·马尔科夫说,《全球目录》是“互联网之前的互联网,是关于未来的书籍,是纸上的网络”。

  《全球目录》影响了一代技术精英,包括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亚马孙公司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计算机革命先驱艾伦·凯和维基百科创始人吉姆·威尔斯等。

  《连线》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的话也许能概括这本刊物对一个时代的影响:“《全球目录》启发了‘自制电脑俱乐部’,进而激发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制造了苹果电脑,进而启动了个人电脑运动、最初的网络、开源软件运动、开源硬件运动、Maker运动,最终启发了我。”

  

运用技术改变文明

  布兰德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罗克福德,父亲从事广告业,母亲毕业于著名的瓦萨尔学院,对太空无比痴迷,这种热情深刻地影响了布兰德。他本人在斯坦福大学读生物学,毕业后参军,周末变身为嬉皮士。

  后来,他周游全国拍摄土著人保留区,其间结识了《飞跃疯人院》作者、著名嬉皮士肯·凯西,并深受其影响。同时,他在硅谷接触到另一个新鲜事物——电脑。之后,他在《滚石》杂志上发表文章,首次预言电脑空间是第四空间,拥有无限可能。当时,电脑远未普及,为大公司和军方掌控。而布兰德认为,只要你愿意,技术可以解放一切。他指出,“个人权力正在上升,个人将有能力进行自我教育,寻找自己的灵感,打造自己的环境,与任何感兴趣的人分享自己的冒险。”

  他的偶像是未来主义建筑设计师巴克敏斯特·富勒。“富勒说,如果所有政治家在本周内死去,将是一件麻烦事;但如果所有科学家和工程师死去,则是一场灾难……他的话令我深思。许多人试图改变人类本性,但这是在浪费时间。你不可能改变人性,但你可以改变工具,改变技术,进而改变文明。”布兰德说。

  

鼓励人们长远思考

  如今,布兰德已74岁高龄,但他毕生实践着“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的座右铭,始终站在技术最前沿。

  《全球目录》1971年休刊前,总共出版过6期,总销量达2500万册,并赢得国家图书奖。之后,他辗转于各个新兴领域:1972年开始关注黑客的兴起;70年代末开始畅想太空移民;1982年创办《全球软件目录》;1985年创办美国第一个网络社区WELL,软件大亨米奇·卡泊尔、黑客凯文·米特尼克及大量主流媒体记者均为其忠实用户。

  近年来,他成立“今日永存”基金会,鼓励人们进行长远思考。他撰写建筑类书籍,推动生态运动,热衷于大规模城市化、核能及复活灭绝动物。

  《连线》前主编凯利感慨道:“如果说有人可以成为启蒙者,那么我敢说,他就是那个启蒙者。” 唐昀

  

相关链接 乔布斯曾赞布兰德《全球目录》是宝典

  人们视乔布斯为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创造力源泉时,他却把这一切归功于布兰德。2005年,他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浓缩了对生命、爱情、死亡的终极思考。演讲的结尾处,他向布兰德致敬,称《全球目录》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宝典”。

  他说:“布兰德就住在离这儿不远的门罗帕克镇。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末,个人电脑和桌面印刷尚未出现,因此它的出版全靠打字机、剪刀和宝丽来相机。它就像平装本的谷歌,却比谷歌早了35年。它介绍了大量优秀的工具和伟大的理念,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

  “斯图尔特和他的团队没做几期《全球目录》就停刊了。那是在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们这样的年纪。最后一期封底上的照片是清晨的乡间小路,是那种爱冒险的人等候搭便车的小路。照片下面有一行字:‘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这是他们的停刊告别辞。‘求知若饥,虚心若愚’,那一直是我对自己的期许。如今,在你们毕业迎新之际,我也这样祝福你们。”

  对于乔布斯的这番表白,布兰德说:“那时,我们随心所欲,剑走偏锋,这就是70年代。我属于早期嬉皮士,他属于晚期嬉皮士。我们关注‘垮掉的一代’,他们关注早期嬉皮士。我们一脉相承。”

1985年Well 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WELLWELL

 Well是“The Whole Earth 'Lectric Link”(全球电子链接)的缩写,Google.org现任执行总裁拉里·布里连特(Larry Brilliant)和早已停刊的《全球概览》(The Whole Earth Catalog)杂志的创始人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于1985年创建了这个在线社区。随着摇滚乐队“感恩而死”(Grateful Dead)的歌迷蜂拥而至,在留言板上互相交流,这个社区迅速发展成为反主流文化思潮的阵地。

 Stewart Brand 以编撰全球目录(Whole Earth Catalog)著称,他是个人类学家,是全球商业网络(Global Business Network )的创始人之一。

  Stewart Brand回忆互联网的早期历史:那个时代一切缘于 ARPA,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资金来自政府,Arpanet 的初衷是汇集计算力量,不是用于电子邮件,但最终计算力量的汇集并非多么重要,电子邮件却成了杀手级应用。当时,有两伙人,一伙企图让计算机资源融合,一伙努力让人们相互连接,发明来自多个方向,人们并没有有意要那样做。不管怎样,我们那时都是些晚九朝五的科学家,整夜不睡,头发长长,卖命工作赢得尊重,我们绝大多数是男性。

乔布斯评价布兰德编辑本段回目录

我年轻时有一本非常好的刊物,叫《全球概览》(The Whole Earth Catalog),这是我那代人的宝书之一,创办人名叫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就住在离这儿不远的门洛帕克市。他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刊物办得生动活泼。那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还没有个人电脑和桌面印刷系统,全靠打字机、剪刀和宝丽莱照相机(Polaroid)。它就像一种纸质的 Google,却比 Google 早问世了 35 年。这份刊物太完美了,查阅手段齐备、构思不凡。

斯图尔特和他的同事们出了好几期《全球概览》,到最后办不下去时,他们出了最后一期。那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我也就是你们现在的年纪。最后一期的封底上是一张清晨乡间小路的照片,就是那种爱冒险的人等在那儿搭便车的那种小路。照片下面写道: 好学若饥、谦卑若愚。那是他们停刊前的告别辞。求知若渴,大智若愚。这也是我一直想做到的。眼下正值诸位大学毕业、开始新生活之际,我同样愿大家: 好学若饥、谦卑若愚。  (2005年6月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侦察员斯图尔特·布兰德自己说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脑科技、生物科技的发展速度,与环境或文明需求的程度之间,有一大段距离衔接不上。

过去的人可以用世代或任期的眼光来看事情。丘吉尔赞同君主专制制度 里重视继承的作法;现在大家用民主方式选举,眼光却比较短浅。

(图)Stewart BrandStewart Brand

希利斯(天才小子)和我正在组装“时钟图书馆”(ClockLibrary),想把文明的注意力时间再加长。外形上,它是一个走得很慢,很有气质的大 钟,同时带有“图书馆”的设计。图书馆这部分在未建好之前,可能认不出 是一个实用的图书馆。时钟图书馆的用意是要大家思考时间的纵深,往后看 也往前看,而后把个人的人际关系置于时间的前后关系中思考。

这个计划同 60 年代末从“阿波罗飞船”从太空拍摄地球相类似。那次摄得地球照片后,几乎立刻激起生态保护活动。本计划则希望能找到某个东西 以了解时间,一如借摄影认识到地球是个美丽星球。筹划人员包括埃瑟·戴 森、沙弗、卡帕(MitChKapor)、伊诺(Brian Eno)、希利斯、卡斯顿、 凯利、施瓦茨(PeterSchwartz),还有我。这些人飞得很快,也想有个地方 降落。

我们想要做的钟,是像希利斯说的,“一年动一格,一个世纪一声,然后每一千年咕咕报时一次”。我们生活在科技的最前端,而科技环境不断 急速翻新,我们愈来愈发现,我们把未来弄得益发难以窥视。比方说,猜测 万维网 15 年后会变成什么样,着实无益——从现在起的 15 年,万维网这范 畴内还会有大大小小的事发生。

  因特网这新东西很怪,要么速度加倍,否则就是稳定度减半。先是出现 了摩尔法则(Moors’s Law):每 18 个月,电脑微处理器上芯片的数目加 倍,等于威力加倍。数十年来一直应验。然后又有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
s law):网络的价值等于上网人数的平方。也就是说,网络本身或任何形式 的网络,如大哥大,其价值会因越多人用它而越见升高。这是个暴涨现象, 况且骤然出现的工具,如万维网、马赛克(Mosaic)浏览器;“导航员”
(Navigator)很快也会展现威力。网络是一桩社会大事;文化非变不可。 使用刻度的作法,表示一旦改变了刻度,也就发生了质的改变。这理论无法应用在网络上:网络是基础性的,从根基发展出来的,每个人与别人直 接连接。网络属于多面体球形结构(geodesic),每一个人与其他人直接相 连,不是分层负责的结构。在层级式的结构中,成长和刻度所带来的问题, 不会出现在网络这种多面体球形结构中。未来会发生不一样的事,至于是什 么,现在欲断定为之过早。

(图)Stewart BrandStewart Brand

  “WELL”成员达三四百人时,有人开始问了:“再多 100 人时怎么办? 现在这么棒的群体气氛恐怕会消失。”几年后,成员增加至上万人,而大家 还是会发出同样的牢骚。事实证明,向上增加一两个等级并不会出现众人所 忧心的问题。大群体里会产生小的群体。三四十个人,或 100 人,自己形成 一个关系紧密的团体,情感浓厚,兴趣相近;“WELL”规模还小时就是如此。 一旦每一个小粒子不断表现自己,则刻度作法易造成的问题便无所谓了。

  “WELL”电话会议系统本来是一个朋友送的礼物;他手上有多余的软件, 小有资金,而该季刊原本带有群体的味道,故使用该季刊的人便使用“WELL” 来互相联络。

  不到两年,“WELL”吸引了一群喜欢在网络上与人交谈的群体,他们自 称“死头脑”(Deadheads),这堪称为电子社区的原型。群体成员之间相互 吐露生活内容,结婚、出生、死亡、自杀等等事件,经过网上连接,仿佛透 过棱镜折射似的,清楚而有了生命。

群体得以形成,一来因为本系统的初始设计为地区性的,二来我们要求成员的身份必须透明,不准有匿名形式。聪明过人的、能言善道的电脑黑客 族和记者在本系统一开始就参与了。

除了“WELL”之外,还有别的进展。因特网上的价值,大部分不来自商业;创造出网络价值的人,也不是着眼于名声或金钱。创造网络的人,是些 能制造新工具的人;他们当中有些接受过企业训练,但大企业存在的目的, 不是为了让他们自我训练有关网络的东西,然后把网络弄出来。比如做出 Eudora 的人,他本来在伊利诺斯大学做研究,那时他研发 Eudora 纯粹为了 自己和朋友。从品质来说,Eudora 显然强过任何其他电子邮件系统。所以你 不由得会疑惑:大公司怎么了,为什么有人把绝佳的一个工具放在网络上免 费供人使用,而大公司竟然没有做正确的选择?Eudora 如此,马赛克如此, 而马赛克后来带动了网景的“导航员”。

发明这些个工具的人,可不是躲在地下室的老怪物。他们大多是年轻人,自己认为对社会和文化有责任,希望改善一般人生活中所使用的东西。比起 诸多光鲜亮丽的科学家来,他们的重要性并不差,但是没有获得相应的尊敬 和报酬,却被视为理所当然。说发明人的地位比理论科学家低,此言差矣。 网络上的人际沟通竟能频繁而亲近,有人深表诧异。其实不必。过去的 知识分子借信和书本往来,写信和写书所呈现出来的品质并不相同,而多半 信比书好。信函表达亲密之情,可以言尽其意,因为写信时知道,收此信的 人是你所敬重的,他的意见是你在乎的。使这种关系在网络上得到升华,你
就看到电子网络会议。

大家说布兰德编辑本段回目录

 辩护人/迈克·戈德温

(图)Stewart BrandStewart Brand

布兰德把两件很重要的事带上台面。第一,他知道人类是使用工具的动物。我们要用最好的工具,想了解我们所用的工具及其可造成的结果,这很 重要。第二,布兰德习惯运用传统的智慧,然而自问,与之对立的观点为何。 他促使大家质疑自己关于科技和社会的假定,以及这两者间的关系。

牛虻/约翰·德沃夏克
  如果你回到“新世纪运动”(New Age movement)兴起的地方,看一看 它的原因(我觉得是有负面影响的东西),你会见到布兰德在那儿踢着老旧 的汽车轴承盖,想让引擎发动。他过去曾带动“新世纪运动”,但现在那些 是废物。他已经玩不动了,虽然我希望他能。他颇有见地,然而我认为他现 在完全不懂状况。

制作人/理查德·沃尔曼
  布兰德以前是我的偶像,他现在有一些比较温和的作法,仍然给我很深 的印象。我是建筑师,但一开始并不明白他调查建筑物的用意。我做的计划 意图浅显而程度一般,所以在我心目中,他胆子很大。

作家/约翰·马尔科夫
  还只有一小群黑客族晓得个人电脑的重要性时,布兰德就已知道了。他 是第一位造访这片(电脑)“应许之地”的记者,并且报道其现象让世人知 晓。他时时自我更新;他发现新事物,不会原地打转,不论置身建筑业、新 媒体、或个人电脑。同时,他有一种奇特的幽默感。

模式识别高手/埃瑟·戴森
  在人生路途上,他向来敢于以开放的心接受改变。他是我所认识的人中, 最有智慧、最聪明、最敏锐的人之一。他人很仁慈。

(图)Stewart BrandStewart Brand

北美土狼/约翰·佩里·巴洛
  布兰德是信息业界的“股市销售员”。他性格中有很多对立的特质,使 得他很丰富。他也有非常保守的部分。他不屈不挠,带着长老教会的气质和 军人味道。但他也是第一位筹备“AcidTest”(酸性试验)的人。每当我见 到他那些对立,就知道那是创造的潜力。差异愈多造成的差别愈大,也愈有 动力。

理想主义者/丹尼丝·卡鲁索
  布兰德惊人地聪明。我真想在他脑子里逛上一年,打开门,打开车后厢 盖,各个柜子翻一翻。如果他能把对世界的评估装进瓶子里,我一定要抢第 一,去喝它一大杯。

电脑空间分析师/谢里·特尔克
  布兰德看着演变中的文化,辨识出哪些是真正的新东西。他不断观察、 辨识,而始终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他是个大才子。

标准市民/霍华德·莱茵戈德
  大家还没有发现,布兰德是个设计师。他所设计的“WELL”不需要他本 人指挥;他规划的“全球观察”和“全球目录”都能自行成长。我们需要多 一些像他这样敢于力排众议的人。这世上,蹲在大企业里工作,不质问既定 行事方式的人太多,形成了单一文化,让人受不了。

布洛克曼说布兰德编辑本段回目录

  关于因特网的讨论中,有很多人仿佛都在质问:“因特网是啥玩意?” 对此,斯图尔特·布兰德喜欢举两个理由:因特网很新,而且不断变化。他说:“它不断变化,一部分原因是科技本身一直在向前进展,一方面因为它 是基础性很强的事物,使用者不时翻新技术,寻找好玩的方法和有用的东西。 每一次,你以为自己知道网络是什么了,它又变成别的样子。电视或广播不 会这样,它们二三十年就定了下来,然后保持同一个模样 20 年,30 年,40 年。网络根本连 10 个月都定不下来。”

(图)Stewart BrandStewart Brand

  我初遇布兰德是 30 年前,在“我们公司”(Us Company,USCO)总部。 “我们公司”集结了一群没有名气的创作者,作品结合声音与影像输入,包 括电影、幻灯片、录像、灯光、音乐和各式声效。 USCO 的精神口号是“我 们一体”(We Are All One);我参与之后,为了把我包含进去,于是改成: “我们一体——除了布洛克曼。”(We Are All One——except Brockman)。

1963 年,这群人在葛纳村 (Garnervill )盖了一座 “迷幻崇拜所”(PsychedelicTabernacle),离纽约曼哈顿约半小时车程。探索者和支持者 总要下车来看一看。布兰德在这儿(会所的尖顶上)住了一阵子。
  “我们”这群艺术家将布兰德迷住了:画家德基( SteveDurkee)、诗 人格尔德·斯特恩、拍电影的雅尔库特(JudYalkut),以及附近石地郡(Rockland County)的音乐家凯奇及其同伴。这些人终日读书,并辩论麦克 卢汉的传播理论。有一阵子,“我们”陪麦克卢汉一同上路,并针对他的演 说提出相反的看法。
显然,有些关于因特网的看法,源自 60 年代艺术家所形成的想法,而这些想法由热忱的布兰德中尉沿袭下来,不管手段高不高明。今日关于形式与 内容、文本、群体,甚至电脑黑客的道德标准等讨论,都可从那时候的活动 和论辩中寻得蛛丝马迹。

布兰德不使用“intermedia”(综合媒体),而用“multimedia”(多媒体)这个词。他在 1964 年至 1966 年间演出《美国需要印第安人》;1967 年至 1970 年演出《战争:上帝》。他筹划了 1966 年 1 月的“旅行节”,同
年 3 月设计了一个图章,章上的文句是:“为什么还没有一张可看见全地球的照片?”(Why Haven’t We Seen aPhotograph of the Whole Earth Yet?) 在我们那一代的心中,他以“全球目录”的编辑、发行人暨创办人等头衔驰 名。我记得,1968 年时我曾到加州的曼罗公园(Menlo Park)拜访他,他正 忙着做目录。他那时候的太太洛伊丝(Lois)是印第安人,教数学。洛伊丝 一整天和做目录的美术人员一起工作,而我和布兰德翘腿坐着,一同读数学 家威纳的《控制论》,边读边在影印本上划重点。我现在还有那份影片本。 几个月后,尺寸超大的《目录》寄达,卷成筒状。读——或许该说是狼 吞虎咽——那份目录,成为一项值得回忆的经历。对我而言,《全球目录》 比任何书更能捕捉实况,反映时代的知识环境。接下来的一期是《最后的全 球目录》,1971 年出版,登上畅销书第一名宝座,布兰德并且因而获得“国家好书奖”。

(图)Stewart BrandStewart Brand

  70 年代,布兰德常谈论他叫做“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的东西,很多人说布兰德是第一个使用 PC 一词的人,但他说艾伦·凯(Alan Kay) 才是命名的人。布兰德说:“我 1974 年时在《两块控制论的前缘地带》(Two Cybernetic Frontiers)书里根据艾伦的命名首先使用。我不记得还有谁把 personalcomputer 当专门用语。1975 年年底之前吧,我把这词拿来当专栏的 名称,在《共进化季刊》(CoEvolution Quarterly)上写文章。那时个人电 脑尚未出现。”

  把布兰德当朋友是一项挑战。70 年代我有一次到旧金山去,在机场打电 话给他:“嗨,我来这儿几天。”“噢。”“最近如何?”“忙。”“要不 要见个面?”“不了。”

  多可爱的人——作为一个冷冷的、不露情感的人来说,布兰德有股特殊 的魁力。还有谁能一方面容许新一代的人穿凉鞋,拥抱树木,住在野外,过 着自足的(穷)日子,腰上佩把折叠式小刀,一方面追求整个时代最前端的 知识?

  1983 年,IBM 展示他们的第一部个人电脑。布兰德和他们《共进化季刊》 的同事们接受我的建议,打算把握机会,在电脑这新东西上发展。我把他们 十页长的计划书 《全球软件目录》拿给几个出版商看。没几天,双日
(Doubleday)出版公司打电话来了,提出先下手为强式的价码:100 万美元。 讨价还价后提高为 130 万。对方要求 12 小时内回复,否则取消议价。

  “价钱太高,会把我们弄砸。”他说。又说他得和财务顾问谈一谈。纽 约时间的午夜,他终于打电话来:“不能决定,我今晚熬夜卜个易经卦。明 早打电话给你。”

  易经?有人向他提了个预付天价买他一本平装书,出版史上前所未见, 而他居然要靠易经来选择?幸好,古老的中国智慧力量够大,把布兰德脑袋 里那异样的声音压了下去。他答应成交。

(图)Stewart Brand演讲中Stewart Brand演讲中

1983 年,他请“西岸行为科学研究中心”的法森(D.Farson)和艾卡那格(D.Iconogle)到纽约来找我,谈一个叫做“洋葱”的会议软件。那时“洋 葱”正由“电子信息交换系统”(EIES)用在 BBS(电子广告牌)上; EIES 负责人叫图罗夫(Murry Turoff)。我表示不答应后,布兰德说,我如果不 下场玩,就只好坐着,被排斥在 10 年内最大的发展之外。

坐着就坐着,我不后悔;只不过我开始在布兰德的屏幕上处于灰色地带。80 年代里我们俩典型的电话对话是这样的:“嗨,还好吗?”(嗒—嗒—嗒—打字声)“忙。另外一条线有电话。”(嗒)
  布兰德对了,也错了。那是 90 年代最大的发展,而非 80 年代。由于 EIES 的关系,布兰德在 1984 年与人一同办了“WELL”,一种针对旧金山地区用户 开发的电话会议系统,被认为是此类产品的始祖。但“WELL”不合我用,它 笨拙的界面我用不来。我对那种群体意识也不感兴趣,那概念——很奇怪——似乎来自布兰德的语言矫饰作风。
  过去几年里,sbb(布兰德的代号)花很多时间为“全球商业网络”—— 他与人合资开设的顾问公司——的全球 500 大(Global 500)客户提供咨询 服务。GBN 创立于 1988 年,另有合伙人两位:未来学专家史瓦茨(Peter Schwartz)和哲学家奥格尔维(Jay Ogilvy)。布兰德现在口中不时冒出大 型企业的名称,流利得仿佛掷出一枚飞盘。1995 年,他地位稳下来,10 月16 日那期《财富》(Fortune)杂志,以 12 页长的文章报道他,名为《电子 式管理顾问清凉剂》(The Electric Kool—Aid ManagementConsultant)。 布兰德演变成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甚至具历史性。他是我这些年所认识的人中,最有意思,也最有影响力的思考者。他是“侦察员”。

信息需要免费,抑或更昂贵?编辑本段回目录

  未来学家斯图尔特·布兰德是第一个说“信息需要免费”的人,同时他还说过“信息需要更昂贵。”

    作者:Richard Siklos

    在媒体和技术产业圈里,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有人大声疾呼“信息需要免费!”,这不仅是对传播或复制他人内容的辩护,也可用来解释为什么许多传统信息供应商的命运岌岌可危。

    因此,我想我要给最初说这句话的人打个电话,他就是硅谷的未来学家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这句话是25年前,也就是1984年,在布兰德协助组织的第一届黑客大会上第一次提出的。根据大会纪录,布兰德说出“信息需要免费”这句话是为了回应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最近的真人秀节目《与星共舞》的参赛选手)史蒂夫• 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提出的一个观点。当时,沃兹尼亚克对在加利福尼亚州索萨利托参会的125名程序员说,如果公司决定将工程师们设计出的产品不投放市场的话,那么不给设计者产品所有权的做法是很可耻的。布兰德接下去说道,“从一方面来说,信息需要更值钱,因为它太宝贵了。在正确的地方获得正确的信息足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而另一方面,”他继续道,“信息需要免费,因为传播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这两种趋势在相互竞争。”

    沃兹尼亚克回应道,“信息需要免费,但你付出的时间不应该免费。”

    两人的对话预示了音乐产业的现状:歌手卖唱片赚的钱越来越少,靠巡回演出赚的钱却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把唱片公司撇在了一边,但那又怎样,”现年70岁的布兰德说。“我最初的观点是技术不断进步,就使得信息免费还是昂贵的竞争一直存在,并永远不会消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能鼓励创新并打击那些不能很快革新或改变的人。”

    布兰德表示他的这句标志性的话语在现在的讨论中经常被人错误解读,哪怕是那些自认聪明的人,如谷歌(Google)高管们也一样会犯错误。商业世界最大的问题似乎是考虑是否要用广告、订阅或小额支付来支持内容,而不是内容是否应该完全免费(尽管知识产权保护仍然十分重要)。但是布兰德同样认为许多不受管制的信息通过电子方式传播,这不应该被指责为是报业资产快速缩水的原因。“免费并不是一个主要问题,”他说。

    他的观点是报纸需要适应一个双向社会互动和信息快速传播的世界(比如Twitter之类)。并且,他认为报业错过了在互联网上作分类广告的机会。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布兰德曾建议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这样做。“当然那些编辑们认为分类广告是跟在高价值编辑内容后面的廉价品。”他回忆说。“他们基本上是在对我说,‘感谢你的时间,我们应该把支票寄给谁?’”

    看起来,布兰德的著名悖论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我们为一位前不久在德黑兰被杀害的妇女拍摄的视频付了多少钱?没有人付一分钱,”布兰德说。“这不仅是免费的,并且对拍摄者没有任何的尊重。”再过25年人们还会高唱“信息需要免费?”布兰德不知道,但是,哎呀,他说他还没想出新的引人注目的妙语来取代旧的这句。

地球的纪律:一名环保实用主义者的宣言编辑本段回目录

环保运动先驱斯图尔特·布兰德在其新书《地球的纪律:一名环保实用主义者的宣言》中宣称,要拯救地球,只能靠核能、转基因食物等高科技,而不是环境保护。他希望自己的新书能让那些环保主义者“扔掉奶嘴,走出幼儿园”。

布兰德和万年钟

  近年全球灾难性气候的大爆发,使得人们对地球的前景前所未有地焦虑起来,《2012》等灾难片顺势而起,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要拯救地球,唯一可干的就是“环保”。
  一本新书《地球的纪律:一名环保实用主义者的宣言》(Whole EarthDiscipline:An Ecopragmatist Manifesto)却指出,环境保护根本无缚鸡之力,21世纪的绿色革命,应该利用高科技主动出击。
  “气候变化意味着自然母亲正准备抛弃人类。如果我们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停止对她的朝拜,转而用人类聪明的武器,回击她。”作者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d Brand)对人类当前的困境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人类需要利用科技力量来解决科技制造的烂摊子。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世界已经燃烧了5000 亿吨碳,根据目前的增长率,另外5000 亿吨,又将在40 年内耗尽。若果真如此,全球温度又将上升4℃,基于目前的科学论证,有理由推断,现存物种的延续危机四伏。
  过去,环保人士认为核能源会对环境带来潜在危害,于是大力阻止核能的推广(法国例外)。布兰德主张,相比煤矿和太阳能,核能是未来100 年内最有潜力的低污染能源。一些环保先锋人士,如保罗·霍肯(Paul Hawken)、阿尔·戈尔(Al Gore)等人也相继认同核能源的价值。同时,不被许多发达国家法律承认的转基因食物(geneticallyengineered foods),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有利于生物进化,可以大幅减低农药的使用,使得农民不必反复翻土,保存了泥土的肥力,也有利于旷野地带(wildland)的恢复。抵制转基因食物,无异于否认基本的生物学规律,是不理性的。
  布兰德说:“我们必须拥抱核能源,这是唯一可以维持人类社会运转的清洁能源,也应该喜爱那些从实验室里生产出来的食物。农耕,正如环境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James Lovelock)所说,是一场星球的灾难—奶牛肚中排放出的甲烷充斥着整个大气,且阻碍了生物多样性。也许是时候停止那些陈词滥调的口号了,核能源与转基因食物预示着更有效的‘绿色革命’。”


从头开始,收拾残局
  斯图尔特·布兰德何许人也?在中文网页里搜索,熟悉的相关信息不多,倒是苹果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那场著名演讲里面提到了他:“在我年轻时,有本神奇的杂志叫做《地球目录》(Whole Earth Catalog),当年我们很迷这本杂志。那是一位住在离这儿不远的Menlo Park 的斯图尔特·布兰德发行的..理想化,充满新奇工具与神奇的注记。斯图尔特跟他的出版团队出了好几期《地球目录》,然后出了停刊号..在停刊号的封底,有张早晨乡间小路的照片,那种你去爬山时会经过的乡间小路。在照片下有行小字:“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Foolish)。 ”封底这句话后来扬名天下,被误认为是乔布斯的名言。
  当时的《地球目录》杂志虽然短命,却被誉为开启了整个环保主义思潮,“江湖地位”显赫。布兰德后来成为了一名数字思想家兼环保人士,创办了“全球电子链接”(The WELL)系统、“全球商业网络”(GBN)、“生态信任”(Ecotrust,拯救阿拉斯加至洛杉矶雨林组织),也致力于LSD(迷幻剂)合法化的科研项目。
  1968 年,《地球目录》伴随着伍德斯托克、扎染T 恤以及烧毁的裤衩,被“变革的一代”奉为圣经。封面上,一只外太空视角下的地球象《地球的纪律》封面征着权利向人民的移交。在当时那个轻浮年代,环保意识在反战、反军事工业等“意识形态大礼包”催生下,如同一首田园牧歌般,呼唤出“ 重返心灵花园”的口号。里查德·巴克明斯特·福勒(R. Buckminster Fuller)的理念—地球就像是宇宙飞船,依赖自身的有限资源生存,有机食品、风能、可持续发展才是拯救地球之道—至今影响着整个绿色运动。然而,现在人们醒悟到,气候环境急转而下,这些人类过分单纯的美好臆想,根本于事无补。如今,全世界都在讨论“绿色”,而他们中的许多人与当年身披阿富汗长袍、脚踩凉鞋的嬉皮士大同小异。绿色的梦想必须从伍德斯托克的“泥泞天堂”转为实用主义至上的“高科技之战”。《地球的纪律》一书穿插着狂野的科学以及冷酷的事实,布兰德这个环保运动始作俑者,亲自从头开始,收拾这个乌托邦的残局。


绿色本身也是文明的守护者
  布兰德的思想受到拉夫洛克的很大影响。拉夫洛克以“盖亚理论”闻名,他认为,地球是活的有机体盖亚(Gaia),终将逐渐回复到灌木丛生与干燥荒芜的形态。试图减少二氧化碳等暖化地球的气体排放量,以期降低上述危机的努力,终究会功亏一篑。
  2009 年3 月, 拉夫洛克与英国前环境部长迈克尔·米切尔(MichealMeacher)曾共同指出,欧洲的碳排放交易(EU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根本是一场“骗局”。理论上讲,减排当然并不是一个坏主意,但一遇到商业圈的游戏规则,就扭曲为“发达国家抑制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骗局”。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Mechanism),西方企业投资发展中国家进行减排,因而获得碳排放权(carboncredit),但本质上其工业体系根本没有改变。人为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反而为企业赚得大把钞票,同时,把生产出来的二氧化碳埋到地下,或者加工成各种产品等,只会耗费更多能源。拉夫洛克指出,其中最糟糕的例子就是德国,德国发放的排放权比其工业需求本身多得多。
  如今,打着绿色的旗号破坏环境的事太多了,布兰德表示,英国用以检测国内废气排量的超级计算机,却是全国最大的污染源之一,其检测到的75% 的碳排放行为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大街小巷标记着“自然”的商品仅仅是吸引眼球的市场策略罢了。
  人们抵制核能源,是为了让风能发电站的工人们继续干活;有人还在喋喋不休有关热带雨林的消失,其实现在每年种植的树木比砍伐的多55 倍。最糟糕的是,风险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Principle)要求新科技的投入使用必须经过验证无害,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绿色革命受到保守人士的阻拦,并非出于保护自然的立场,反而出于人类的天性。“这意味着,”布兰德写道,“绿色,不再是抵御文明对自然系统的入侵的守护者,如今,绿色本身也是文明的守护者。对每个人而言,这都是一个挥鞭的时刻。”布兰德希望,这本书,能让那些环保主义者“扔掉奶嘴,走出幼儿园”。


为未来考虑的天马行空?
  布兰德在一次环保科技论坛大会上发言时指出,我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重要的是给我们的后代留出选择的空间。我们万不可因为某些技术看似非天然,而不去使用。“所谓的自然与所谓的人性,是不可分割的。”在这一历史的转折点上,人类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将深刻影响其自身的命运。从长远的视角出发来考虑问题,也许是值得尊重和提倡的做法。
  布兰德的思想向来走在时代的尖端,当别人都在向前冲的时候,他倒反而信步悠然起来。1996 年,他创办了“恒今基金会”(Long Now Foundation),该组织的宗旨就在于推动人们养成“长线思考”的习惯,作出更理性的选择。该组织打造了一只由太阳能供应能量、存放于大山深处的“万年钟”—即便人类不存在了,这只钟仍会在山谷中嘀嗒作响。
  你知道吗?人身体中仅有10%是细胞,其余都是微生物,“我们是便携式的沼泽”。你知道瑞典的造纸巨头StoraEnso 公司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企业吗?1347 年,马格努斯四世国王为其颁发了特许权。你知道每1/5 茶匙的海水里就有100 万个细菌以及1000 万个病毒吗?好吧,现在你都知道了。也许,这读起来,还都挺有意思,不过,问题的核心也许发生在标题中的“环保实用主义”(ecopragmatist)一词上。布兰德最重要的观点是:环保,必须戒除傲慢,傲慢的绿色主义一直都站错了辩席。影响鸟类生活的DTT 遭禁,结果造成2000 万名非洲儿童死于疟疾。而那个遭环保人士痛恨的资本主义体系,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出诺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这样的人物,成功培育出抗病、耐肥、高产、适应性广的半矮秆小麦,也许拯救了近10 亿条人命。
  《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的一篇书评认为,布兰德的笔调幽默、乐观、感人却也不乏困惑,甚至双重困惑。困惑之一,布兰德对情况的分类天马行空,他对生物技术、气象科学、城市化、农业以及各种领域发展情况的罗列,让人怀疑是否真的会产生预想中的交互效应;其次,布莱特如此推崇核能源以及基因工程食品,是否仅仅是暴露了这位先锋人士的最新研究兴趣而已?

斯图尔特·布兰德:匿名是一剂毒药编辑本段回目录

2012年夏天,WELL 这个创办于近30年前的革命性的在线社区被它现在的东家在线杂志 Salon 挂牌出售。虽然Salon最终找到了买家,让这口具有历史意义的“在线之井”[1]避免了被关闭的结局——但不管怎样,在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有关社交网络的各种对话和讨论中,仍将有隐约的耳语跟随 WELL 的传奇。

对于联合创始人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来说,WELL 只是在他那漫长而奇特的历程中无数令世人折服的成就之一。在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当时还是一名“快乐的恶作剧者”(Merry Prankster)[2]的布兰德创办了被返土归田运动(back-to-the-land movement)[3]和早期骇客奉为圣经的《全球概览》杂志(Whole Earth Catalog)。这本杂志所汇聚的人群后来成为了 WELL (Whole Earth `Lectronic Link 的首字母缩写)的种子用户。在当时,WELL 就是一个早期的 BBS,后来演变为网络黎明时代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

在他众多的创业冒险之外,布兰德还是一位对科技及其未来极具远见的布道者。“信息想要免费”[4]就是他提出的著名论断之一(尽管他随即加上了“信息也想要昂贵”的补充说明,却很少被人们提及)。他还写下了大量关于替代能源、环境和生物工程的富于洞察力的文字。如今,布兰德是 Long Now 基金会的负责人,该组织致力于思考人类和地球在一万年时间尺度上的未来和命运。

作为《连线》杂志创刊二十周年推出的经典人物系列之一,我们请凯文·凯利(Kevin Kelly)——《连线》的长期撰稿人和编辑,也是 WELL 的早期成员,同时还是《全球概览》杂志的参与者——与布兰德聊聊他的在线社区的传奇历史以及他在看穿未来的尝试中所遇到的挑战。

(在以下对话中,我们用 K 来指代凯文·凯利,用 B 来指代斯图尔特·布兰德。)

K:1968 年在旧金山发生了一件事,它后来被称为“一切演示之母”。当时斯坦福的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 Engelbart)展示了一台带有鼠标和图形界面的计算机。你当时也在场。那场演示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B:它让我在此后的日子里一直处于迫不及待的状态中。我看到,许多演示的东西都是确实可行的,而我当时就想看到一些东西成为现实,拜托!那场演示清晰地展示了即将到来的未来,而它看上去是那么触手可及。可是数十年过去了,我们所期待的却仍未发生。

K:这会不会让你反思,今天那些我们看起来并不遥远的东西——无人驾驶机、神奇眼镜、自驾驶汽车——都只不过是一些言之过早的承诺?

B:我从中学到的是,技术是指数型的。我并不仅仅是指遵从摩尔定律的增长性,更是指在开始阶段,当消费者寻找使用它的途径时,它的起步是缓慢的。

K:另一个数字时代的先驱现在也岌岌可危了。六月份,Salon 宣布将出售你所创办的 WELL。你眼中的 WELL 是什么?

B: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它是一个突然兴起的公告板,是一个运行在微型计算机上、用拨号上网的电话会议系统。不过没人清楚它现在是什么了!最好的描述是,它曾经是社交邮件的早期版本,有你随时可浏览的分主题的消息。我们喜欢把它看作是一个“数字吧”——一个你可以通过敲击键盘进入的“棒极了的场所”。

K:现在看,我认为它是一个社交短信发送系统。不管它是什么,它都超前于它所处的时代。

B:当人们开始某个新事物时,通常都会有种(压力山大)的感觉,认为最好能有个正确的架构,因为它很可能成为将来所有重要部分的架构。计算机科学家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将这种感觉称为“因果综合症”(karma vertigo)[5]

K:你在 1985 年开始做 WELL 时,是否也有这种“因果综合症”?

B:当然了。当电子邮件还在早期发展阶段时,所有人们今天所面对的问题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谁拥有你所发表的文字?你如何管理组织海量的邮件往来?在 WELL 上,我们把消息按“会议”来组织。是否需要对过激言辞进行审核?是否允许用户匿名或使用假名?在 WELL 上的人们,包括你在内,觉得他们正在构造整个数字世界。

K:我发现今天的在线语境——用词、玩笑以及许多文本缩写——都可以回溯到 WELL。事实上,如果你进到当下的任何一个在线论坛,立马就可以感受到 WELL 时代的那种氛围,包括那些黑暗面:火药味,攻击性——那些彬彬有礼的人们平时不会对人说出来却可以在这里写出来的东东。

B:我之所以离开 WELL 正是因为受到了攻讦。其起因与今天 Facebook 所遭遇的问题相类似。网站的管理员们惊讶地发现,那些占据了社区的用户认为社区是他们的,管理员们是在为他们工作!系统的特性决定了这类争议是极端针对个人的,而且直接涌入你的邮箱。这使得我在涉及到公开的 WELL 会议的管理时,往往手都在发抖。这种对抗是非常要命的,除了逃避,别无他法。

K:我也有这种感悟。我亲眼见过大众的智慧在万分之一秒内就转变为暴民的愚昧。同样的力量,却完全调转了方向。

B:线上的行为有可能像群鸡斗架一样,如果有哪只鸡见血了,那它就死定了。

K:WELL 的黑暗面有可能比它的文明面更具影响力。我们曾举办过一次名为“真实忏悔”(True Confessions)的大会,在那里人们可以匿名发表任何东西,而整个板块就称为“匿名”。这可以算是 4chan 的前身,同样充斥着由惹事生非的匿名者所带来的破坏性力量。不过,WELL 并未能像与它同时代诞生的美国在线(AOL)那样火起来。WELL 到底错过了什么?

B:我们在坚持用户的真实身份上做得不够。我当时就确信,匿名是一剂毒药,所以一开始并不想在 WELL 上实行匿名制。这导致了争议:其他人喜欢在线的匿名性,因为它能让人们讲真话。最后的折衷方案是假名制,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有一个绰号。我们是知道谁是谁的,因为每个绰号都与一个信用卡上的真名相关联。但其他的成员就无法知道绰号背后的真人是谁了。

K:假如你能重来一遍,做法上会有不同吗?

B:绝对的。与其半半拉拉地解决问题,不如像扎克伯格那样一步到位,并且将问题变为功能。你在 Facebook 上的身份认证是由那些认你做朋友的人来完成的,因此是真正的你,而不是某个自称是你的人。Facebook 为在线身份认证创建了一个很大程度上依靠自我监督的机制,而这个功能已经被证明是可以变现的。通过彻底改造问题,Facebook 实现了我们当初有可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只是没能那么大胆地去做。

K:你还会有什么其他的改变吗?

B:我希望我们能找到更好的欢迎新人的方式。之前的方式对任何新人来说都太痛苦了。

K:那时候还没有网络行为规范。人们用了 20 年的时间来学会如何应对无理取闹。现在,每个人都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置之不理。

B:当人们有了新的沟通媒介时,会在上面尝试所有方式,这之后才会出现新的文明规范。

K:甚至是新的公民规范。你是如何对付那些不服从规范的人的?容忍的限度在哪里?在过去二十年里,数字时代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技术从未像过去那样更人性化。的确,人们会付出一些代价,不过每项新技术似乎都会激起新的技术恐惧症。

B:嗯,你和我都对这类人嗤之以鼻。瞧瞧我这儿的图书室,大概有 340 本关于科技的书——

K:排列起来足足有 20 英尺厚。

B:——其中相当一部分,大概占 15% 左右,都是在讲述为何好景不常在,为何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过,这类书还是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社会公益服务——通过思考分析来找出新兴事物的问题所在。有时候它们是对的!有时候世事如浮云。我那些嬉皮士朋友们所尝试过的大多事情最后都不了了之。公社如此,迷幻剂亦是如此!

K:《纽约时报》记者约翰·马尔可夫(John Markoff)等人曾提出过一个理论,认为数字革命的血管中流淌的是反文化运动的血液,个人计算机是嬉皮的“我一代”("me generation")[6]尝试延展思维的技术产物。你对此怎么看?

B:这种前后因果关系的确有迹可循。它们间确实存在关联。1972 年我为《滚石》杂志写过一篇关于计算机与骇客的文章,在开篇第一句就提到了毒品。此后,我一直都很懊悔。

K:你懊悔什么呢?

B:那句话太过时了。我记得它是这么写的:“不管你是否准备好了,计算机正走向大众。这是继迷幻剂之后最好的消息了。”这句话实在是太愚蠢了。

K:但计算机的确是走向了大众。我曾经听你说过,你之所以不再碰迷幻剂是因为它们不像计算机那样不断地进步。那么今天,技术的血液中是否还有反文化运动的成分?

B:反文化已经上了年岁并开始步入死亡。如今最好的反文化是在生物领域。就我所知,生物骇客们都是些富于冒险精神的年轻人,他们异常活跃,在世界各地游历。我不知道生物骇客是否如计算机骇客一样有趣,但他们远比计算机骇客更有责任感。他们的自省程度是计算机骇客们从未有过的。

K:20 年前,我们以为互联网会是大媒体主导的,但结果却是我们自己成为了互联网的主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户生成的。生物技术会是大公司主导的吗?抑或也变成用户生成的?

B:我现在的看法是,生物技术想要免费,当然,它也想要昂贵,非常昂贵。[大笑。]而这两种极端的倾向会一直缠斗下去。

K:你刚才说,“一切演示之母”让你变得迫不及待。那么今天,让你迫不及待的事物都有哪些呢?

B: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环保主义者不再危言耸听,而是为那些激动人心的消息兴奋不已。我已经看到了一些迹象,表明这种转变正在发生。我还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基因改造的生物,现在已经有了基因改造过的蚊子,以消除登革热。而我最迫切想看到的是核聚变发电站,以及作为中间步骤的模组化核反应堆(modular nuclear reactor)。你呢?

K:无现金社会,全民身份卡,全民义务服务,电动自行车,自驾驶汽车以及人体克隆。

B:过去 20 年间所上演的主线是摩尔定律。我们对它所描述的加速度已经习以为常。这种数字时代的加速度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这也正是《连线》最初想讲述的故事,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事实。

K:我还注意到了过去 20 年间的另一种趋势:人们对未来的兴奋感衰退了。未来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渴望未来。

B:这些日子来,我看到了生物技术领域的某种现象。基于以往的教训,人们试图用理智的担忧取代无知的担忧。这显然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他们看到了基因改造生物的遭遇,也看到了核电站的遭遇。所以这个领域中的聪明人试图摆脱那些神经质的纠缠,把它们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毕竟,你无法阻止人们去担忧。

K:嗯,那就让担忧的质量更高些。

B:可以让担忧变得真正有帮助!在一个会议上,一位生物伦理主义者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发。他说:“如果你让生物伦理主义者对某个伦理问题感到突兀的话,那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这个启发是:不要让他们感到突兀。要让他们早早地参与进来。这样的话,即使他们看到你所做的事情会有某些令人担忧的后果,他们也会看到这些潜在的后果有多大可能不会发生,或者即使发生了,如何去监控它们。

K:你在过去四十年里一直站在数字浪潮的潮头,最近几年,你把注意力转向了即将到来的基因浪潮。

B:我认同科技史学家乔治·戴森(George Dyson)的观点——从现实世界的角度看,数字世界在飞快地加速;但从数字世界的角度看,生物世界在——变——慢——。由于我们人类同时栖居于两个世界中,一个世界的加速和另一个世界的变慢让我们有一种错乱感。这听起来很崩溃,但事实上它非常令人兴奋。

K:你最新的项目是复活灭绝的北美候鸽,这也是一系列复活灭绝事物的项目的开始。你打算怎么做?

B:现在有可能提取那些已经灭绝的远古生物的 DNA,复活它们的染色体,进而可能复活该物种并让它们重归自然。在西班牙,复活灭绝的巨角塔尔羊已经接近成功。如果我们能够复活北美候鸽的话,就有了进一步的理由去重现它所栖息的整个东部落叶林带。

K:我想这会让很多人担忧不已的。

B:我想让他们知道,复活灭绝物种的时代正在到来。我也想让那些最终能够在自己的农场里复活灭绝物种的业余爱好者们明白,他们的行为是受到伦理和透明性的规范约束的。

K:看来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就是一本如何去理智担忧的手册。

B:说对了!你和我对科技如此热衷是有理由的。我们也为我们的热衷得到了回报。但世界同样需要好的担忧者——那些以事实为依据并知道何时停止担忧继续前行的人们。他们与好的热衷者做的是一样的事情。

资深游侠凯文·凯利是《科技想要什么》的作者。[7]


译者注:

[1]WELL 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恰好是“井”这个单词。

[2]快乐的恶作剧者(Merry Prankster)是美国上世纪 60 年代聚集在作家肯·克西(Ken Kesey,成名作《飞越疯人院》)周围的一群人。他们推崇公社生活以及迷幻剂。

[3]美国历史上有过几次返土归田运动,这里指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从城市迁移到乡村的运动。

[4]“信息想要免费”(Information wants to be free)首次出现在 1984 年首届骇客大会的记录中。布兰德对沃兹尼亚克说:“一方面,信息想要昂贵,因为它非常有价值。正确场合的正确信息完全可以改变你的人生。但另一方面,信息又想要免费,因为获得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

[5]因果综合症(karma vertigo)是指人们由于意识到现在所做的事情可能会对未来有重大影响而产生的焦虑感。

[6]我一代(Me Generation)就是指美国二战后在 1946 年到 1964 年之间出生的“婴儿潮”一代。

[7]《科技想要什么》的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其电子版以及凯文·凯利另两部作品《失控》和《技术元素》

网络游侠和赛博文化的 “史前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1
  《数字乌托邦》  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

  (美)弗雷德·特纳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年5月出版

  ——《数字乌托邦》追溯的一段别样记忆
  ⊙杰 夫
  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借由拉斐尔·希斯拉德,一个虚构的人物来讨论国家的理想盛世;在弗雷德?特纳的《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里,则从斯图尔特?布兰德这个真实的、却鲜为人知的人物开始讲述。只是在互联网最具智慧和洞见的预言家行列里,布兰德太默默无闻。他是什么人? 他有些什么贡献?
  事情还得从20世纪60年代初说起,那是个觉醒的时代。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他们发现自己被困在了走廊和办公室里,无法预料、更别说主宰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他们对“人的正常功能,要么纯粹是满足机器的需要,要么为保护人性缺失的集体机构的利益而受到严密限制和监控”产生了深深的忧思。他们于是开始反思并抗争。
  改变还是来自一群年轻人。“那时候的年轻人身边充斥着家电、汽车和教育与就业机会,这是他们成长于大萧条时期的父辈根本无法想象的。”“这种富足,使自由自在的童年时期和有成家立业需求的成年期之间的青春期,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空白。特别是对那些中上层家庭的年轻人来说,青春期成了他们的个人探索期。”为应对技术官僚主义的威胁,这些年轻人发起了两重有所重叠却根本不同的社会运动:其一是被称为“新左派”的民权运动和言论自由运动;其二则是从冷战时期各种文化源泉中冒出的产物,包括“垮掉派”诗歌和小说、禅宗佛教、行为绘画,以及一些精神类药物等。在后一群体看来,性、迷幻药和摇滚乐不仅是对冷战时期美国对中产阶级压抑的文化风格的摈弃,而且是朝向一个新国度——一个由基于共同信念的人人平等的小型社区联结而成的王国——的开端。后者也因而得名“反主流文化”。这一阵营代表性的人物有写出《在路上》的杰克·凯鲁亚克、以《嚎叫》展现标题诗风格的艾伦·金斯伯格和一度痴迷嗑药和参佛的史蒂夫·乔布斯。
  现在轮到斯图尔特·布兰德登场了。他是“反主流文化”的骨干。在理论认识上,他又有控制论和系统论为依托。这两个理论分别由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与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所确立。前者是研究“关于信息如何控制机器和社会”的学问,而后者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与此同时,“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布兰德与反主流文化、控制论、系统论相遇,再加之因缘际会,师从生态学家、《人口爆炸》的保罗·埃尔利希,结识了一批波西米亚和嬉皮士文化的艺术家,狂热地阅读媒介理论大师麦克卢汉和技术统治论者巴克敏斯特·富勒的著作,参加迷幻之旅音乐节……终于,命运安排将布兰德推上历史舞台。此时的他开始成为“反主流文化创业家——不过却是以深刻的技术专家统治的方式”。对于和他一样憧憬远离政治、拥抱技术和观念变革的年轻人,布兰德明白他们最需要的将会是工具和信息。随后,在网络江湖地位显赫的神秘杂志《全球概览》问世。

  布兰德想办一种能“获取流动性”的刊物,涉及内容包括图书、户外用品、房屋和机器制造图纸,以及杂志订阅。最终成型的《全球概览》既不是书,也不是杂志,更不是传统的邮购销售,它在颠覆美国出版业的同时,也缔造了一段传奇。尽管只办了短短4年,但旨在为读者提供产品、意见和视觉设计这样混搭组合的《全球概览》,成了当时美国反主流文化的“圣经”级读物,在1971年获得了“国家图书奖”。

  当然,被称之为“联网创业家”的布兰德并没有就此停止前进步伐。以《全球概览》为契机,他打造了一个平台,汇聚了当时一大批在科技、艺术、媒介领域先锋派精英。当《全球概览》停刊,继而改版成《全球概览终结版》,再将《全球概览》增刊变成《共同进化季刊》,与此同时,《全球概览》被“放到网上”,催生出“全球电子连接”(Whole Earth Electronic Link)。此外,“全球”系两名员工还创办了《全球软件概览》和《全球软件评论》。1985年,前一本停刊,《全球软件评论》和《共同进化》合并成为《全球评论》。八年后,“全球”网络中的一些人又创办了本杂志,用了一个更为革命性的词汇“连线(Wired)”来描绘这个正在崛起的数字世界。就这样,通过一本杂志,形成一个圈子,派生出一系列出版物、会议和数字网络,这些又共同影响大量计算机专家,以及《纽约时报》、《商业周刊》、《旧金山纪事报》、《时代》、《滚石》、《哈珀斯》、《华尔街日报》等报刊特约撰稿人和编辑。此时,借由互联网和个人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反主流文化”已获得权力中心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赛博文化”。

  特纳帮我们追溯了一段差不多快被遗忘的历史。历史不容假设,但很难想象,倘若没有布兰德及其《全球概览》,数字世界的“江湖奇侠传”或“武林外史”又该如何上演?

  作者:杰 夫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2

标签: Stewart Brand 斯图尔特·布兰德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Stewart Brand,Steward Brand,布兰德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