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2607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6-29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摩尔定律50周年
摩尔定律50周年
保罗·欧德宁
保罗·欧德宁
布赖恩·科兰尼奇
布赖恩·科兰尼奇
英特尔选定新任CEO
英特尔选定新任CEO
英特尔豪赌平板笔电
英特尔豪赌平板笔电
欧德宁接班人
欧德宁接班人
英特尔财报背后
英特尔财报背后
英特尔产能过剩
英特尔产能过剩
英特尔牌机顶盒
英特尔牌机顶盒
Intel十字路口
Intel十字路口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戈登·摩尔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戈登·摩尔: 1929年出生于旧金山,1954年获得加州工学院化学物理博士学位。1965年提出“摩尔定律”, 1968年创办Intel公司,1987年将CEO的位置交给格鲁夫。1990年被布什总统授予“国家技术奖”, 2000年创办拥有50亿美元资产的基金会。2001年退休,退出Intel的董事会。

科学家与富豪融为一身的双面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

在IT行业有一个神话,这个神话就是一条定律把一个企业带到成功的顶峰,这个定律就是“摩尔定律”。信息产业几乎严格按照这个定律以指数方式领导着整个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个定律的发现者不是别人,正是世界头号CPU生产商Intel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戈登·摩尔
戈登·摩尔
摩尔1929年出生在美国加州的旧金山。曾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化学学士学位,并且在加州理工大学(CIT)获得物理和化学两个博士学位。50年代中期他和集成电路的发明者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一起,在威廉·肖克利半导体公司工作。后来,诺伊斯和摩尔等8人集体辞职创办了半导体工业史上有名的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仙童成为现在的Intel和AMD之父。
戈登·摩尔
戈登·摩尔


1968年,摩尔和诺伊斯一起退出仙童公司,创办了Intel。Intel致力于开发当时计算机工业尚未开发的数据存储领域,公司生产的第一个重要产品Intel 1103存储芯片于70年代初上市。1972年,Intel销售额就达2340万美元。从1982年起的过去10年间,微电子技术共有22项重大突破,其中由Intel公司开发的就有16项之多。

戈登·摩尔从1968年Intel诞生之日起就是这家传奇性公司的高级领导之一,1974年在诺伊斯卸任之后,时任副总裁的摩尔正式登上了总裁和首席执行官的宝座,开始扮演驾驶Intel巨轮的“船长”角色。在摩尔主导Intel的十几年时间里(1974~1987年),以PC为代表的个人计算机工业萌芽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摩尔以其敏锐的眼光,准确地预测到了PC的成功。他果断地做出决定,Intel进行战略转移,专攻微型计算机的“心脏”部件--CPU。随着PC在全球范围获得的巨大成功,提供PC核心部件的Intel从一个存储器制造商长成为一个更加辉煌的Intel。戈登·摩尔正是这场变革和进步的最大推动者和胜利者。

在高科技的IT领域,奋斗过十年的人物就可以被人称为老兵了。那么闪耀了40多年光芒的摩尔又该被称为什么呢?戈登·摩尔不但是一个老兵,他更是一位信息产业的偶像。今天,虽然担任Intel荣誉董事主席的摩尔已经淡出了日常的管理事务,但是他还是一周数日出现在Intel总部的大楼里。

双面人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名安详和实在的富翁,又是一名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运用摩尔定律,非同一般的突破了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的紧密联系,创造了世界IT业空前的发展和独特的商业环境,可描述为有控制的疯狂。

戈登·摩尔
戈登·摩尔

石油和煤炭依然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而芯片也已成为了左右经济的重要力量。摩尔在70年代反复宣讲的哲学:“和变化结盟”,我们必须拿出勇气和洞察力,充分享受急速变化带来的巨大商机。这位在1990年从美国布什总统手中接过“美国技术奖”的摩尔,也创造了谁拥有知识就会拥有财富的第一神话,知识分子不是“穷书生”。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显示,摩尔个人净资产55亿美元,排行第75位。

1929年1月3日,戈登?摩尔出生在加州旧金山的Pescadero,距离旧金山以南50英里,是一个邻海的小镇。父亲17岁时因祖父早逝而退学养家,担任该县司法长官的帮办。母亲则中学毕业,家庭环境并没有给他的成长带来多少熏陶。十一二岁时,他忽然对化学产生兴趣,立志要当名化学家。当时邻居的孩子有一个独特的圣诞礼物:一个化学装置。里面是许多真正的化学试剂,可制造炸药等许多东西。摩尔经常去找邻居的孩子,私下里想玩玩那些试剂。这项爱好成全了他日后的远大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中学毕业后,摩尔如愿以偿考入计算机重镇——加州伯克利大学,学习他向往以久的化学专业。1950年,摩尔获学士学位,继续在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深造,1954年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作为家中的第一个大学生,这无疑是摩尔家族始料不及的荣誉

摩尔曾想在家乡附近的西海岸过平静的学院研究生活。他进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两年漫无目的的研究工作,改变了他的思想。当时他的方向是观察红外吸收线性状和火焰分光分析。不久研究小组因两个上司的离去而名存实亡。“我开始计算自己发表的文章,结果是每个单词5美元,对基础研究来说这相当不错。但我不知道谁会读这些文章,政府能否从中获得相应的价值”。摩尔还拥有多项重要专利。摩尔准备放弃不着边际的基础研究,这从此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走访了几个地方,包括科弗莫尔实验室。十分凑巧的是,晶体管发明人肖克利正在招兵买马,他获准查阅利弗莫尔实验室申请职位人的档案。在那里,肖克利发现了摩尔。他想在加州建一个半导体公司,正需一个化学家。对摩尔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1956年,摩尔加入肖克利设在望山的实验室,与另外7位优秀人才组成了前所未有的天才大集合。但肖克利虽是伟大的科学家,却是最不好的老板。家长制的作风以及散漫的管理使8位年轻人难以忍受。不久就背叛而去,时称“叛逆八人帮”。摩尔自然是帮中一员,从此踏上了创业之路。1957年9月,“八叛逆”手拿《华尔街日报》,按纽约股票栏目挨家挨户寻找合作伙伴,最后圈定了35家公司。但这些公司理都不理就拒绝了,倒是仙童公司正对技术产生兴趣,将8个人一锅端了,创办了极具神话色彩的仙童半导体公司,诺伊斯担任总经理。因为他待人处事的方法具有“光圈效应”,是一位天生的先行者,也是一位善于催人奋进的鼓动家。

摩尔开始是技术部经理,后执掌研发部,从事的是肖克利实验室搞过的2N692双扩散晶体管项目。摩尔和赫尔尼负责扩散工艺。当时刚租赁的房屋还未最后竣工,甚至没有通电。大伙只好与农民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仙童提供150万美元的资金,生产硅晶体管。公司设立两个小组,探索最佳结构,最后摩尔领导的小组因生产率高而获胜。摩尔直接向诺伊斯报告工作,进一步促成了未来共同创业的志向。

创建英特尔编辑本段回目录

戈登·摩尔
戈登·摩尔
摩尔的长相和个性与诺伊斯完全不同。诺伊斯身高1、77米,头发乌黑,而摩尔身高超过1、8米,头顶光秃。在每次晚会上,诺伊斯都是热情奔放,全身心投入——饮酒、唱歌、耍弄花招,施展谋略,而且从不认输,敢于迎接任何挑战。而摩尔总是同几个最亲近的朋友围坐桌旁,轻声细语地闲聊。摩尔的性情相当沉着、平静。他有两大爱好:一是在岸边执杆垂钓;二是在湖上滑船游憩。

但在科研工作上,摩尔各方面都同诺伊斯一样,是个伟大的工程师。在解决技术问题方面,他是个奇才,手中握有诀窍。如果你遇到一个难题,他看来可能有五六种解决方案,大多数工程师会浪费大量时间去一一探索,然后逐个淘汰那些不可行的办法,但摩尔决不会这么做,他所选定的那一种探究问题的途径,往往是效果最佳的。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还是个迷,他自己也说不清。在为他人答疑解惑方面,摩尔颇有传奇色彩。很多人都发现,听他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摩尔15分钟的启示,比他们几个月独自无援的苦战更有效果。摩尔还擅长倾听,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作出判断。只有在讲话者极其唠叨、极其无聊时,他才会耐不住性子。1968年,有记者问摩尔,为什么他会和诺伊斯创建一个新公司,摩尔的回答是,他俩想再体验一下在迅速发展的小公司中奋斗的刺激性。

摩尔定律的发现编辑本段回目录

戈登·摩尔晶体管技术和摩尔定律的发展
晶体管技术和摩尔定律的发展
1965年,有一天摩尔离开硅晶体车间坐下来,拿了一把尺子和一张纸,画了个草图。纵轴代表不发展的芯片,横轴为时间,结果是很有规律的几何增长。这一发现发表在当年第35期《电子》杂志上,是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文章。这篇不经意之作也是迄今为止半导体历史上最具意义的论文。

“当时我在写一篇集成电路的文章,要旨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产品更为便宜。我发现并在文章中描绘了它增长方面的复杂性:一个芯片的容量会逐年递增。从60个元件扩展到64000个,每年翻番,而价格上则是相应的逐年递减,当时买一个元件的价格10年后可买一个集成芯片,这是一个长期推断。它的事实曲线比我想象的更好”。摩尔指出,工艺技术的进步使计算机性能保持几何级数增长。这种增长非常有规律。由于其可预见性和重要性就被正式定义为摩尔定律:微处理器芯片的电路密度,以及它潜在的计算能力,每隔一年翻番。

为了使这个描述更精确,1975年,摩尔做了一些修正,将翻番的时间从一年调整为两年。实际上,后来更准确的时间是两者的平均:18个月。“摩尔定律”不是一条简明的自然科学定律,而是一条融自然科学、高技术、经济学、社会学等等学科为一体的多学科、开放性的规律。尤其是“摩尔定律”的经济学效益,使其成了英特尔公司的发展指针。摩尔定律神奇地灵验了30多年,连摩尔自己也惊讶不已。“摩尔定律告诉我们是什么把电子产业从歇业中拯救出来,又把制造者和消费者从价格波动的‘过山车’中解放出来。

如今人们最关心就是摩尔定律何时终止。摩尔本人认为它还会延续今后几代产品。未来10年内,翻一番的速度会明显下降。“我没有去估算具体的速率,但可能会慢一半左右。翻一番的时间将会是3年而不是18个月。”

非同一般的前进步伐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商业环境,这可描述成有控制的疯狂。如果你没有创新,没有降低价格或者什么都没做,那么你的对手现在或将来肯定要把你赶出竞争行列。”沸沸扬扬的DNA芯片和有机半导体技术,摩尔则表示怀疑:“我是一位化学家,我不相信这种技术。我不认为现在的技术会被淘汰。但是我也有可能错了,可能过于局限于我们自己的技术。”

摩尔不仅以著名的摩尔定律而闻名,更有意思的是,他曾讲过一个关于微处理器的寓言:我们需要为芯片找寻一种基质,因此我们考察了地球的基质。它主要是沙粒,所以我们使用了沙粒。我们需要为芯片上的线路和开关找寻一种金属导体。我们考察了地球上的所有金属,发现铝是最丰富的,所以我们使用了铝。

不会“挥斧头”的“偶然企业家”编辑本段回目录

戈登·摩尔
戈登·摩尔---摩尔定律
摩尔是一个害羞的、有条理的人,他有讲究的外表,好像一生都在使分子运动。他很早就发现了格罗夫身上有种特别的东西,并决定加以培养。1970年,两人在华盛顿动物园散步,摩尔对格罗夫说:“有一天你将管理英特尔”。此后20年,摩尔用各种事锻炼格罗夫。格罗夫说:“他是一个父亲的形象”。
(图)Gordon MooreGordon Moore

摩尔甘于默默无闻,但他是英特尔的“心脏”。在硅谷历史上,摩尔不是个抛头露面的人物,在他事业的生涯中,经常被他的同伴遮去光辉。但在硅谷,尤其是在英特尔,摩尔是最令人敬佩的公司创始人之一,是最受人尊敬的科学家,他比其他人更能体现英特尔的模式:才华横溢,说话温柔,自我超越。

当然人无完人,摩尔是位杰出的实验室研究人员,一位无与伦比的幻想家,但他绝不是一位企业中“挥斧头”的人。而格罗夫正好是这种人。“像我这样的‘偶然企业家’,是要等着被推进或者跌到机会里,才会焕发出‘企业精神’。”他和诺伊斯一起呼吸着自主经营的新鲜空气,忽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我们创建英特尔的打算是努力制成更复杂的集成电路,我们把半导体存储器看成数字设备提供产品的机遇。

1969年,英特尔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批产品,双极处理64位存储器芯片。为了防止其它公司侵入,公司将扩大规模定为第一目标。但到了80年代中期,日本厂商还是将英特尔逼入困境,1985年市场崩溃时,日本的公司占领了内存芯片市场,英特尔已握有更大的利器:微处理器。在英特尔做出退出内存芯片业务的决策过程中,摩尔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当时这种转型是一场赌博,CEO戈登?摩尔问格罗夫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被扫地出门,董事会就会找一个新的CEO,你认为这个新任的CEO会怎么做?”格罗夫的回答是:“当别人把我们扫出门的时候,我们为什么就那么甘心的离开呢?难道我们不能再走进公司的大门,做那个新的CEO可能要做的事呢?”

(图)Gordon MooreGordon Moore

公司不但有幸逃过一劫,而且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微处理器成了摩尔定律的最佳体现,这种芯片是计算机的“大脑”,英特尔成为这项高利润和革命性技术的霸主。也带着摩尔本人的名望和财富每隔18个月翻一番。1989年,摩尔从主席职位上光荣退休。1990年,他从当时布什总统手中接过了美国技术奖。而今,他仍坚持在半导体业的第一线。他创立了电脑产业发展的第一定律。

2001年4月15日,英特尔公司宣布,该公司刚刚完成董事会的改组工作,选举前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53岁的里德?亨特(ReedE、Hundt)为公司新任董事,接替5月份退休的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改组董事会意味着英特尔公司已经结束了一个时代,即将开始一个新的时代。尽管摩尔将退出英特尔的董事会,但仍然担任公司的顾问名誉董事。英特尔现任总裁兼CEO贝瑞特指出,“我想,我们仍然需要他的观念和思想”。同时,这位温和而慷慨的老人将在一个拥有数十亿美元资产的基金会中扮演慈善家的角色。

2001年10月28日,摩尔向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捐款6亿美元,创造了美国单一学校获得的最大笔捐款记录(此前最高记录是2000年2月28日,IDG创始人麦戈文宣布向其母校MIT捐赠3、5亿美元,2001年5月,HP共同创始人威廉?休利特向斯坦福大学捐献4亿美元)。这项捐款,将用于该校未特指的项目,捐款将在10年内付清。72岁的摩尔说:“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历史上曾创造过巨大科学贡献。我的捐款最好不要用于盖楼房,而应该用它干一番新事业。”这位身价近100亿美元的70多岁老人要在余生,将自己的财富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个意义不亚于他在英特尔的贡献。

如果说英特尔制造的芯片是整个IT业的“大脑”的话,那么戈登?摩尔则是英特尔公司的“大脑”。在英特尔公司的“大脑”光荣引退之后,英特尔这家新经济的旗舰级企业将驶向何方,大家拭目以待。

人物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戈登·摩尔
戈登·摩尔
1999年,已经70岁的戈登?摩尔可以从容地享受荣誉和财富的到来。作为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地位已无人可居其右。比他更出色、更高的另一位创始人鲍伯?诺伊斯死于1990年,如今安静地在公司大厅内1、5米高的黑白照片里微笑。格罗夫登上了《时代》风云人物,但论成就和财富,也只能望其项背

摩尔作为公司的名誉主席,仍然每周工作3天,他的影响力仍弥漫在这家利润最高的公司之中。当然,摩尔也有足够的时间和心情,扛一根钓竿,到硅谷港区钓鱼,享受宁静的晚年时光。英特尔在1998年遭受了一点挫折,但年底势头重起,股票节节上扬,使拥有公司9000万股股票的摩尔,财富达到了100亿美元左右,虽难以与盖茨争锋,却一举击败了前几年最为风光的拉里?艾里森,成为加利福尼亚首富。在这财富肉博的世界里,摩尔大概是最安详和实在的富翁了。

摩尔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工程师,但是人们提起他,并不是因为这个,也不是因为他的财富和职位,而是因为他34年前提出的“摩尔定理”。它最早出现在1965年发表的一篇极不起眼的文章里,但却象一股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统治了硅谷乃至全球计算机业整整30多年。这个定理指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每隔一年半左右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提高一倍。英特尔正是在摩尔定律的指导下,冲破层层技术难关,逐渐脱颖而出,并走上光明前途。而今仍是公司至高无上的指挥棒。至于整个计算机产业,则跟随英特尔而走。

仙童半导体起飞了。1960年,“八叛逆”忽然发现每人拥有25万美元的公司股票。对这帮科学家来说,无疑这是一笔意外之财。但是,喜悦没延续多久,公司就开始地震。人心浮动,经营失控,以往团结一致的整体开始涣散。诺伊斯回忆道:“记得我站在公司的前院跟戈登?摩尔说话。我告诉他,我将从仙童辞职。他也许是公司里与我最亲近的人,我指的是,他曾是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共同创始人,我觉得应该将这事告诉他。我们就此事商谈,诸如‘你打算做些什么’,推测这一领域的下一件大事是什么。那时我们就意识到,也许我们合伙共事一定会很有意义”。1968年8月,诺伊斯辞职。一个月后,负责研发的技术天才摩尔也追随而去。同行的还有当时尚没有什么名气的格罗夫。

3人一致认为,半导体最具潜力的市场是存储器芯片。这一市场完全依赖于高科技,你在一个芯片上放尽可能多的电路,谁的集成度高,谁就是这一行业的领袖,就能创造奇迹。3人首先拜访风险资本家之王阿瑟?罗克。他是当年最早帮助创建英特尔的人。起初,摩尔担任执行副总裁,1975年成为公司总裁兼CEO,1979年,更成为公司主席兼CEO,其中CEO的头衔保持到1987年,主席一职保留到1997年,接替这些职位的就是格罗夫。

戈登·摩尔逃离盛名编辑本段回目录

他是信息产业的偶像,他的定律不仅把英特尔带到了产业的顶峰,也指引着40年来IT产业的发展。他,戈登·摩尔,在盛名之下,把自己谦和地封藏起来,在退出江湖多年之后,他的出场依然如超级巨星一样,引来技术天才们的如雷掌声。

(图)Gordon MooreGordon Moore

没有哪个工程师的出场能像戈登·摩尔(Gordon·Moore)那样,犹如一个超级巨星。为了纪念IDF成功举办10周年,这位近年来极少露面的摩尔定律之父,在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的第一天掀起了一个高潮,现场所有观众站起来用热烈的掌声向他致敬。

第二次见到摩尔,是他忽然出现在安静的媒体室里,几乎所有的记者都扔下手里的笔记本电脑,抓起相机一拥而上。国外记者说,摩尔的每一次出场都是这样,他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出现在你面前。

摩尔很高,有一米八,年近八旬的他身着黑色西装仍然挺拔。不管周围人如何手忙脚乱,这位白发老者总是气定神闲、悠然自得。

谦和的偶像

在IDF上,现任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帕特·基辛格是这样描述摩尔的,“若干年前,接到通知说摩尔博士请我到他办公室开会讨论技术,感觉就像是接受上帝的召见一样。”

而在英特尔公司前任领导人、摩尔一手栽培的安迪·格鲁夫心里,摩尔更像是“一个父亲的角色” 。

更多的人则把摩尔看做信息产业的偶像,他的一个定律不仅把英特尔这个企业带到了产业的顶峰,40年来IT产业也几乎严格按照这个定律发展着。

1965 年,作为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摩尔应邀为《电子》杂志撰写了一篇名为《让集成电路填满更多元件》的文章,摩尔在文中对未来半导体元件工业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他指出,单块硅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年增加1倍。1975 年,他又将原来的预测更新为每两年增加1倍,后来预测的时间更准确,是两者的平均数: 18个月。

(图)Gordon MooreGordon Moore

早期的集成电路存在许多问题。当时各方面的看法都认为,集成电路没有意义。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产量问题。当时晶片只能达到20%的产出率。如果在1条电路里装入8个晶体管,人们认为产出率只有0.2的8次方,这就是实际的产出率,这样不可能降低产品成本。

“因此,使集成电路实现和单个晶体管相当的产出率的设想就显得十分诱人。”摩尔的这一预言后来成为半导体行业提供日益强大的芯片,同时降低电子设备成本的指导原则。

而这篇迄今为止半导体历史上最具意义的论文,并未令摩尔感到骄傲,“只要你掌握了超群的高新技术,拥有过人的头脑和智慧,你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在这篇不经意之作发表数年之后,一位朋友给文章起名为“摩尔定律”,刚开始时,摩尔并不愿使用这一名称,几十年后,“我最终还是习惯了这个名称。”

许多人,包括摩尔本人都没有意料到摩尔定律竟然具有如此长的生命力。摩尔坦言,摩尔定律不会一成不变地永远继续下去,大约还有10~15年就会发生变化。“任何以指数增加的物理量都预示着灾难。要知道,这时就接近某种极限了。你总不能超越某种重要的极限。”

不服老的船长

自1968年英特尔诞生之日,摩尔就是这家传奇性公司的高级领导之一,在1974年鲍勃·诺伊斯卸任之后,摩尔上任英特尔总裁和首席执行官,成为驾驭英特尔巨轮的“船长”。

与诺伊斯相比,摩尔可能更擅长管理而不是领导,尽管他不是一名令人望之肃然起敬的管理者,但在决策方面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作为CEO,摩尔必须常常同时从商人、工程师和科学家3个角度来制定决策。在确定是否投资一项新技术或一个新市场时,往往很难做选择。摩尔认为,最糟糕的是不做出任何选择,决策越难制定,说明两个选择之间的差别越小。“既然选哪一个都差不多,你完全可以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图)Gordon MooreGordon Moore

然而有一个简单的决策,令这位智者今天有点后悔。

在1968年创建英特尔时,摩尔就规定了72岁强制退休的制度,“我几年前就已经到年龄了,虽然现在还参加会议,但我的投票是无效的。” 而现在,他却觉得这个年龄太早了。“我认为72岁对现在的这个年代来说,或许是一个十分保守的年纪,很多人在如此高龄的时候,仍然能做出非常大的贡献。”

尽管成为英特尔的“船长”令摩尔获得了空前的成就和财富,作为公司的名誉主席,他每周都工作,他的影响力始终弥漫在这家利润很高的公司里。但相比在公共场合露面,他更喜欢扛着一根钓竿,到硅谷港区钓鱼,或是在湖上滑船游憩,享受宁静的晚年时光。

“离开工作一段时间是非常有好处的。我可以离开两个星期,除了想如何钓到鱼,其他的一概不想。”摩尔会到一个没有电话的地方,彻底消失一段时间,“因为我没有黑莓手机。”

钓鱼帮助摩尔思考这个世界,令他重新充满活力,也促成了摩尔的另一段有意义的人生——成立摩尔基金。

最慷慨的慈善家

摩尔喜欢在深水钓鱼,去他所能发现的最偏远的地方进行最好的享受。他去过很多偏远的地方,但当几年后再次去的时候,却发现了那里到处是高级酒店和高尔夫球场。

“某些地方真的需要保护!看看世界变化有多快,我们人类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过自然界所能承受的极限。恐怕我们是最后一代能够在地球上看到荒无人烟的地方的人。”这激发了摩尔夫妇对保护自然资源的兴趣。

2000年,戈登·摩尔和他的妻子贝蒂一起捐款50亿美元发起成立了“戈登·E·摩尔与贝蒂·I·摩尔基金会”,这是全美国最大的慈善基金会之一。

(图)Gordon MooreGordon Moore

在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2005年美国“50位最慷慨慈善家”排行榜中,摩尔夫妇在2001年至2005年期间共捐款或承诺捐款70.46亿美元,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夫妇在该期间内捐款或承诺捐款54.58亿美元。摩尔与妻子贝蒂取代了盖茨与妻子梅琳,赢得了“最大慈善家”的头衔。

现在,摩尔对保护自然资源的兴趣大于一切。他的基金会包含了几个方面,有一些资金用于环境保护,更多的资金用于科学和高等教育。他妻子贝蒂最喜欢的项目,是尽一切可能帮助改善护理事业。

“我们比政府更会花钱。”摩尔基金会的50亿美元资产中,每年运营的预算就达到2000万美元。虽然其财富难与比尔·盖茨争锋,却是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最安详、实在的富翁了。

专访:英特尔公司创始人Gordon Moore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6年6月7日,2006英特尔中国研究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出席会议的有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的高层人士,会议听众大部分为北京高校的学生。天极网Chinabyte作为此次会议的独家网络直播媒体,对会议全程进行了图文直播。

(图)Gordon MooreGordon Moore

  杜江凌博士:早上好,戈登先生。

  戈登·摩尔:早上好,很高兴见到你。

  杜江凌博士:很荣幸能有机会与您交谈,尤其是在英特尔博物馆,这里的陈列品都是摩尔定律的历史见证。真高兴能在这儿见到您。

  戈登·摩尔:哦,谢谢。

  杜江凌博士:您知道么,中国学生都很熟悉您的名字,因为英特尔,更因为摩尔定律。我想请问您,是什么给了您灵感让您做出了那个最终演变为摩尔定律的著名预测呢?

  戈登·摩尔:摩尔定律最初源自于1965年我为一本贸易杂志《电子学》撰写的文章。杂志社请我预测在未来的十年里电子元件工业将会有什么变化。当时还只是集成电路的初期,那时市场上最复杂的电路板里晶体管和电阻总共加起来只有三十来个。而我们实验室里的电路板也是60个。我当时预见我们将做出更复杂的电路从而降低电器的成本。在当时,购买一个集成电路要比购买单独的电子元件来组装一个电路贵得多。我们用不同体积、重量的特殊材料来做。从实验室的角度看,这倒是种降低制作成本的方法。带着这个想法我就尝试着开始研制了。我们试图制作更加复杂的电路而且靠这个来降低电器的成本。我看到我们当时做出来的东西,看到1959年的晶体管原始设计,第一块只含有八个电子元件的集成电路,到后来发展为62个,63个,64个,当我写那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可以看到含65个电子元件了。可以看到逐年翻倍的趋势。我拿出草稿纸算了算,按照这个趋势在10年之后,一块集成电路板里包含的电子元件就会从当时的60个增加到6万多个。那是个胆大的推断,同时我也预测这样还大大降低销售价格。我并不打算做确切的预计,只想说明这种趋势。然而,实际上我们的发展却非常吻合这一推断。最终达到这一规模只用了九年,而不是十年。这与当年的预计非常接近。我的一位朋友,加州理工学院的David教授把它叫做摩尔定律。那之后,这个说法就传开了。

  在提出这个预计的第十年,也就是1975年,我又对它做了修正。我提出,一个产生这种快速发展的条件改变了,我们无法保持这种增长速度了。电路板上的空间就要用尽了,不可能再以这种方式增长了。我们必须改变。我把每一年翻一番的目标改为每两年翻一番。实际上我们的发展情况还是好于预计。上次我看到的结果是每21个月翻一番。我们保持了这个指数增长趋势。据我所知还没有什么能够保持指数增长长达40年。这点非常了不起!这比我当初提出这一预计的时候所想象的要长得多。

(图)Gordon MooreGordon Moore

  杜江凌博士:那么说,您是凭着自己工程师的直觉,再加上一点设想,做出的这个推断的?

  戈登·摩尔:没错!摩尔定律还适用于其他一些以前从未涉及的领域。有时候我都想,大家会认为是我发明了这个增长指数。

  杜江凌博士:哦,谈到摩尔定律,您认为它也适用于其他领域。那您看到有些行业,比如医疗业、汽车制造业也正在应证着这一核心概念了么?

  戈登·摩尔:汽车工业借助技术的优势,提高汽车的性能,降低污染,并从各方面使之更加人性化,尤其是对环境。而且,汽车中用到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虽然我没做过调查,但如果你看看汽车里的晶体管就会发现它在没有刻意按照摩尔定律发展的时候数量就已经呈指数增长。对这一点我丝毫不会感到意外。显然,当我们在车里运用的微处理器越来越多,控制功能越来越全,芯片也越来越复杂的时候,车里的晶体管自然就会比以前多很多。

  杜江凌博士: 您早年在英特尔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后来结果又怎么样了呢?

  戈登·摩尔: 那时候,我们的问题是如何扩大公司规模,不要被那些已经具有规模的竞争者挤跨。我们必须开发自己的专利,凭借这些专利与他们抗衡。这点我们做得很成功。我们最初的计划是在五年内赚2500万美元,结果我们赚了6300万!所以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一切都很顺利。但是对于安迪,他说这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光,他总是担心哪天他就该不行了。我觉得这反映了我们不同的性格吧。

  杜江凌博士:我注意到您在英特尔的员工号是二号,鲍博·诺伊斯是一号?

  戈登·摩尔:对。没错。

(图)Gordon MooreGordon Moore

  杜江凌博士:那三号和四号是谁呢?

  戈登·摩尔:安迪·格鲁夫是四号。大家经常问的是谁是三号。这件事的特别之处在于莱斯是排第3。安迪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匈牙利式笑话。是安迪雇佣了莱斯,莱斯本该排在安迪之后。安迪却说,让他先进那个旋转门,这样他就会被先转出来。

  杜江凌博士:这个故事真有趣!真希望我也能在那个时候加入英特尔。

  说起英特尔的早期情况,当时英特尔在技术方面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呢?

  戈登·摩尔:英特尔创立之初,非常注重发展。我们做了很多针对提高工艺和产品的研究。但其实在起步阶段,建立业务关系更重要。我们直接在生产线上进行最初的研发。因为根据先前的经验,我们会碰到初期技术在部门间转换的难题。所以我们打算把初期研发直接放在生产线上做,从而避开转换的难题。这样一来,我们需要解决的就变成如何组织高效率的生产管理。用这种方式,我们顺利工作了相当久。在这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必须掌握的问题,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开展研究工作以配合开发过程。

  英特尔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我们必须拥有更开阔的眼界,必须寻找新的机遇,必须了解我们工作的环境,因此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自己的处理方式。我们不会把所有的研究集中起来建立中心实验室。我们认为通过小规模分散运作的研究工作实际上更有价值,尤其是靠近操作部门的分散研究。因此,英特尔真正通过分散研发的观点来看待究竟应该怎样展开研究工作这个问题。也许你注意到,有的研究小组会从公司的一个部门转换到另一个部门。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综合配置资源的方式。

  杜江凌博士:三十八年前您与鲍博、安迪共同创立了英特尔。随后你们又共同开创了半导体工业新时代,并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快40年过去了,我们见证了从个人电脑到互联网,到手机,再到智能手机的发展。如果今天让您建立一个新科技公司,您会选择哪个领域呢?

(图)Gordon MooreGordon Moore

  戈登·摩尔:这真是一个难题。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只见过屈指可数的几个机会,是我认为足够由此建立一个新兴科技公司的。很幸运,建立英特尔就是其中一个——做集成电路,并由此找到一个独特的创业途经。我觉得我对现在的技术的了解还有限,还想不出该从哪里着手创业。对我来说,在创办一家公司之前我自己需要一个主意。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为了办公司而寻找机会。我觉得这种方式通常都没有前一种方式有价值。好主意只是偶然闪现的。这样根据需要去想点子真的是很难的。

  杜江凌博士:今天来参加我们论坛的有很多很聪明的学生,他们将在一到两年内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如果他们想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好开端,那么他们现在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工夫呢?

  戈登·摩尔:首要的是打好基础。你会不断的发现,在你的工作中,那些基本的理念,最基础的东西往往是工作的基石,你经常需要因为一些细节回去翻查书本。你所学的越是复杂,他们越是用在专业的地方。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在工作中负责的内容大概会发生四到五次变化。技术发展得很快,想要适应这些变化和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掌握最基本的东西,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他们将是你日后学习科技所真正依靠的。

  嗯,我之前也提到过,基础最重要。许多不同的科技领域都能提供大展拳脚的机会,但那之前你的确无法了解。你知道,我最开始是一个化学家,后来却干起了电子。尽管我们的产品需要经过化工加工,但毕竟不是化工。我想现在的学生也会遇到同样的事情。刚开始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但后来却会随着职业的发展进入几个新的领域。比方你今天做的是软件,可能最后却搞起了生物工程。这种机遇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杜江凌博士:戈登先生,您提到过当年是您说服安迪加入的英特尔。那么如果在场有一位学生问您,他现在正在找工作,正考虑在英特尔、微软和谷歌间如何做选择,你会给他什么样的建议呢?

  戈登·摩尔:我会告诉他这三家公司是不同的公司。微软和谷歌都是严格意义上的软件公司,而英特尔公司则属于制造型企业,涉及到大量工艺技术,以及计算机架构、软件,可能还有新的研究成果。我认为在英特尔工作是很具有挑战性的。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我们拥有悠久的历史,在近40年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需要源源不断的合适的人才,带着合适的理念加入我们,来延续我们的胜利。

(图)Gordon MooreGordon Moore

  我认为有能力的人在这三家公司中的任意一家工作,都会得到很好的机会取得事业的成功。英特尔跟微软和谷歌的确是不同的公司,关键是要搞清楚自己选择的是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杜江凌博士:那么您最近都在忙些什么呢?

  戈登·摩尔: 你知道,我从英特尔退休已经好几年了,当然我和公司仍然保持一些联系,虽然我在技术上已经开始落伍了。我还会回去参加董事会会议,了解公司的近况,尽管我已经不是董事会成员了。我们有72岁强制退休的制度,我5年前就已经到年龄了。虽然现在还参加会议,但我的投票是无效的。我还有很多事要做。我有一个基金,平时要花些时间打理。我发现我还得自己做不少事情,以前这些事情都是找别人帮我做的。我发现处理这些事情的时间超出了我的预计。现在我都想不通我以前哪来那么多的时间工作了。现在我退休了,事情就都冒出来了。

  杜江凌博士:戈登先生,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希望您有机会能来中国看看。

  戈登·摩尔:哦,我上次去中国都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我看到一些中国的照片,知道中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想我现在回到北京的话,肯定已经不认得了。希望有机会能重游中国。谢谢!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戈登·摩尔 Gordon Earle Moore Gordon Moore 高登·摩尔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高登·摩尔,Gordon Earle Moore,Gordon Moore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