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7089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7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湖北科技学院
湖北科技学院
大学成为搞笑场
大学成为搞笑场
大学生幼童化
大学生幼童化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
中国高校教师身份危机
中国高校教师身份危机
30年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的原因
30年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的原因
中国大学生的能力缺失症
中国大学生的能力缺失症
过去教授的骨气和底气
过去教授的骨气和底气
大学官僚化
大学官僚化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北京舞蹈学院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
风景秀丽的北京海淀紫竹公园北侧有一座充满激情的艺术学府——北京舞蹈学院。她是我国舞蹈教育最高学府,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专业舞蹈教育机构,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了一大批顶尖的舞蹈艺术家,用婀娜的舞姿创造了无数至纯至美的艺术篇章。

目录

[显示全部]

学院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舞蹈学院位于海淀区风景秀丽的紫竹院公园北侧, 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学制式专业舞蹈院校,是目前中国舞蹈教育最高学府,是当今世界知名的舞蹈院校。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
学院始建于1954年,文化部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北京舞蹈学院。1999年,获得舞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艺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北京舞蹈学院由直属文化部转为“中央和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同年被北京市评为“文明校园”,同时获文化部、人事部颁发的“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14人,其中高级职称75人。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总数1804人,其中本科生 1175 人,研究生 138 人,继续教育学院在校生 491 人。另外,附中还有学生近千人。

学院现设有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公共事业管理五个专业,有九系(中国古典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编导系、舞蹈学系、社会舞蹈系、音乐剧系、艺术传播系、艺术设计系)、两部(公共基础部、音乐部)十一个教学单位,共十八个专业方向。还有继续教育学院、舞蹈考级教育管理中心、青年舞团和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中专的附属中等舞蹈学校。学院拥有舞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36个研究方向,拥有艺术硕士(MFA)的培养资格。

北京舞蹈学院作为中国舞蹈教育最高学府,北京舞蹈学院一直以来倍受党和国家的重视,学院先后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毅等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进入新世纪以来,李岚清、贾庆林、李长春、刘淇、陈至立、布赫、铁木尔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和关心学院。特别是2004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学院50周年校庆前夕,亲自看望了学院第一任校长戴爱莲先生及部分教师代表,并作了热情洋溢的批示:“我非常关心被称为舞蹈家摇篮的北京舞蹈学院,衷心祝愿北京舞蹈学院永远年轻,艺术家的艺术生命之树常青。”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50多年来,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努力弘扬“爱国、爱校、爱舞蹈”,“传承创新、追求卓越”的传统精神,秉承“文舞相融、德艺双馨”的校训,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高质量发展,不断探索独具中国特色的舞蹈教育办学之路,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教育体系为弘扬和传播舞蹈文化,为我国舞蹈事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一流人才,为振兴与发展舞蹈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卓越的办学成绩不断引领着中国舞蹈教育的发展。

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北京舞蹈学院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努力构建和谐舞院,实现学院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舞蹈高等学府,为振兴祖国舞蹈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历史前沿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旧址
1954年9月6日,北京舞蹈学校在白家庄举行了建校典礼。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无数的“第一”从这里诞生,发展和壮大,成为中国舞蹈界、文艺界、教育界永远铭记的历史瞬间。

  无数个“第一”载入了北京舞蹈学院改革和发展的史册; 
  无数个“第一”奠定了北京舞蹈学院厚积薄发的坚实基础;
  无数个“第一”使北京舞蹈学院从一个中等舞蹈学校转变成了中国舞蹈教育最高学府、世界舞蹈教育名校;
  无数个“第一”成为几代“舞院人”立志为中国舞蹈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动力。  
  
1954年2月在新中国舞蹈教育的第一批教员在东城区香饵胡同一个四合院里接受了苏联专家的系统训练,拉开了中国舞蹈教育的序幕。 
 
1954年2月,在新中国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在东城区香饵胡同一个四合院里,新中国舞蹈教育的第一批教员在这里接受了苏联专家的系统训练,从此拉开了中国舞蹈教育的序幕。
  
北京舞蹈学院第一任校长戴爱莲
第一任校长戴爱莲
1954年9月,北京舞蹈学校录取了第一批学生。1955年,学校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了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的比赛,由贾作光编导的《鄂尔多斯》获得了第一枚国际金质奖章。

1956年,学校上演了第一部完整的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芭蕾舞教学初见成效。

1958年7月,学校第一次成功公演了世界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诞生了由学校自己培养的第一位白天鹅:白淑湘,成为轰动世界舞坛的“奇迹”。

1959年,学校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实验芭蕾舞团——北京舞蹈学校附属实验芭蕾舞团,并先后成功上演了多部世界经典芭蕾舞剧,它也是中央芭蕾舞团的前身。

同年,学校推出了第一部自编自演的民族舞剧《鱼美人》,标志着中国民族舞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960年,学校推出了第一批教材:《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古典芭蕾基本训练》、《古典芭蕾双人舞教学法》。这些教材不但规范了学校自身的教学方法,也在日后成为全国舞蹈院校的示范教材。

北京舞蹈学院第一任院长陈锦清
第一任院长陈锦清
同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东方音乐舞蹈班,该班的学生曾多次随总理出访东南亚国家,成为国家文化外交中的主力军,北京舞蹈学校也在当时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该班也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歌舞团的前身。

同年,学校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毕业生第一次支援地方,成立了国家级重点中专——上海舞蹈学校。

1962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的舞蹈比赛中,学生陈爱莲第一次为中国在世界大赛中一人独得两枚金质奖章。中国舞蹈界又诞生了一位天才舞蹈家。

1978年,北京舞蹈学校改制成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教育从此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2000年,北京舞蹈学院划转为北京市管理,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学院也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办学规模、硬件设施、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向着教学研究型和世界一流舞蹈名校的发展目标努力奋斗着。

2001年,北京舞蹈学院进行了一次跨时代的重大改革,重新梳理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并新增了音乐剧、艺术传播和艺术设计等学科,从而完成了从一个中等专业学校到世界上规模最大,舞种设置最为齐全的舞蹈大学的彻底转变。

领导关怀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舞蹈学院1957年1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我校演员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观看《天鹅湖》并接见演员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1962年10月邓小平同志观看《泪泉》并接见演员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江泽民、胡锦涛在国庆50周年时于太庙观看《黄河》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2004年9月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看望我院老专家
北京舞蹈学院

历任领导编辑本段回目录

校 长:  戴爱莲 1954.09 —— 1956.02
副校长:  陈锦清 1954.09 —— 1956.02
      尼 尼 1954.05 —— 1954.10
      周家洛 1954.10 —— 1956.02

校 长:  戴爱莲 1956.02 —— 1958
副校长:  陈锦清 1956.02 —— 1958
      周家洛 1956.02 —— 1958
      肖 孟 1957.11 —— 1958

校 长:  戴爱莲 1958   —— 1964.02
副校长:  陈锦清 1958   —— 1964.02
      肖 孟 1958   —— 1964.02
      鲁 方 1962.12 —— 1964.02

校 长:  戴爱莲 1964.02 —— 1966.06
副校长:  鲁 方 1964.02 —— 1966.06

校 长:  陈锦清 1964.02 —— 1966.06
副校长:  李绍英 1964.02 —— 1966.06

中央五七艺术学校舞剧系: 1972.02 —— 1973.11(略)
中央五七艺术大学舞蹈学校:1973.11 —— 1977.11
北京舞蹈学院筹建期间: 1978.01 —— 1978.11(略)

院 长:  陈锦清 1978.11 —— 1983.12
副院长:  贾作光 1978.11 —— 1983.12
      李正一 1978.11 —— 1983.12
      郑维荣 1978.11 —— 1983.12

院 长:  李正一 1983.12 —— 1987.02
副院长:  杨凤竹 1983.12 —— 1987.09
      吕艺生 1985.02 —— 1987.02
      
    院 长:  吕艺生 1987.02 —— 1996.04
副院长:  许定中 1987.02 —— 1992.04
      黄振炎 1987.12 —— 1992.08
      熊家泰 1992.04 —— 1996.04
      王国宾 1992.06 —— 1996.04

副院长:  于 平 1996.04 —— 2001.06
      熊家泰 1996.04 —— 2001.06
      余逊明 1996.12 —— 2005.04

院 长:  王国宾 2001.06 —— 至今
副院长:  邓一江 2001.06 —— 2007.07
      余逊明 1996.12 —— 2005.04
      明文军 2004.11 —— 至今
      张光一 2004.11 —— 至今
      郭磊   2007.09 —— 至今

党委书记: 王 光 1980.06 —— 1984.05
副 书 记: 杨凤竹 1979.06 —— 1983.12

党委书记: 王 光 1984.05 —— 1985.11
副 书 记: 吕艺生 1985.11 —— 1987.03
      陆泽群 1984.05 —— 1987.05

党委书记: 魏德俊 1987.05 —— 1996.04
副 书 记: 陆泽群 1987.05 —— 1993.04
      谷长江 1992.06 —— 1994.12
      王均广 1993.10 —— 1996.12

党委书记: 王国宾 1996.04 —— 2006.03
副 书 记: 邓一江 1997.04 —— 2001.06
副 书 记: 陈志刚 2001.06 —— 至今

党委书记: 王传亮 2006.03 —— 至今

院系设置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古典舞系
  ( 更多..

中国古典舞学科始建于1954年,在北京舞蹈学校中国古典舞教研室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1980年改制为北京舞蹈学院后,在中国舞教育系的基础上,设立了中国古典舞系(曾称中国民族舞剧系),中国古典舞从此成为独立的舞蹈专业学科。

北京舞蹈学院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古典舞学科经过几代人,通过研究“古代舞蹈”和“戏曲舞蹈”的美学特征、形式特征与内涵神韵,坚持舞蹈为本、继承传统、遵循科学、把握时代的原则。继承了戏曲、武术等传统文化的精粹;提炼了东方神韵的审美特质;借鉴了西方舞蹈体系化构建的经验;建立并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技艺上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与手段;神韵上提炼了戏曲武术的动作元素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特征的动作风格语言系统;创作上形成相对自立和完善的审美表现与情感表意功能。

由李正一、唐满城教授创建的“中国古典舞身韵”,孙颖教授创办的汉唐舞教学,引导了对传统舞蹈艺术系列课题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国古典舞风格语言特色和动作审美特征,评为国家级、北京市教学成果大奖和北京市精品特色课程。

本系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学历高,经验丰富,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拥有学科创始人李正一、唐满城、孙颖教授,学术带头人王佩英、熊家泰、沈元敏、邓文英,现任系主任王伟教授,系党总支部书记满运喜教授、副主任张军教授,以及担任系教学工作的中年骨干教师魏云、高珊珊、庞丹、邵未秋、史敏,青年教师李馨、宋海芳、金浩、张峥、苏娅、郑璐、史博、闫妍、欧思维、王芳、胡岩、过节、夏维家、佐果、虞李娜、杜乐、陈佳娜等一批年轻有为、生气勃勃、富有创新及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

中国古典舞一直担负培养优秀舞蹈表演人才的职责,在实施“英才教育”的培养方案中相继推出沈培艺、李恒达、官明军、张润华、邢亮、山翀、刘震、叶波、黄豆豆、孙晓娟、汪子涵、武巍峰、王亚彬、刘岩、胡岩、王磊、张姝、孙锐、邵俊婷、李庚等多位优秀演员和青年舞蹈家,他们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争金夺银,在各类大型舞剧中担任重角,所演剧目获得表演和创作佳奖,一展风采受人瞩目,可谓“人才辈出”,有的在教学和管理岗位上成为重要的学术带头人、专业骨干和管理者。

该系创编并出版《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文化部艺术教育大系舞蹈卷《中国古典舞高级班基本功训练》、《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古典舞袖舞》、《中国古典舞剑舞》、《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与教学法》、《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汉唐舞基本功训练》等系列教材,《唐满城舞蹈文集》《中国古典舞评说集》,有的评为北京市系列精品教材,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颁发的优秀教学成果奖,文化部部属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获得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荣誉称号。
创作了《中国古典舞精粹精品》《炎黄祭》《古舞新韵》《红楼葬花魂》《寻根述祖谱华风》《如此多娇》《梦舞心翔》《唐人?彩》《汉唐神韵》《岁月如歌》《水色天香》等专场晚会。为了推动中国民族舞蹈艺术走向世界舞台,该系曾先后到过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美国、朝鲜、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马来西亚、印度、不丹、孟加拉、文莱、古巴、埃及、叙利亚、马耳他、瑞典、奥地利等国家与地区参加艺术节和交流访问演出,所到之处受到热烈的欢迎与赞扬。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艺术魅力,该系教师也曾多次赴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进行学术讲座与教学,为传播、弘扬中华民族舞蹈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教学上建立了较完整的、系统的教学体系,为中国舞蹈事业培养了一代代人才队伍和教学科研实体。探索并确立了模仿传承式教学、创造实践性教学、理论思考研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形成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实践课、毕业设计等必修课,直接、间接、相关知识学养的辅修、选修的课群体系。学科设有本科、研究生教育层次,古典舞表演、表教、汉唐古典舞专业方向。

中国古典舞系在学术理论研究、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教材建设以及繁荣剧目创作上已然形成了自身特色与系统,一直处于北京舞蹈学院重点学科的地位。

中国民间舞系   ( 更多.. )

自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我国老一辈的舞蹈家戴爱莲、吴晓邦、盛婕、彭松、贾作光等先生就开始收集、整理、研究、应用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成立,盛婕、彭松等前辈第一次将民族民间舞纳入了专业舞蹈教育的殿堂;80年代开始,以许淑媖教授为首的舞蹈教育家们重新整理教材,将“元素教学法”引入课堂,使教材更具代表性、训练性、系统性。

1984年第一批教育系本科学生毕业;1987年中国民间舞系成立;2001年更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舞系;2003年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入学。

今天,本系作为学院的重点学科,不仅拥有一批德高望重的校内外民族舞蹈专家,还拥有在职教授潘志涛、贾美娜、明文军、高度、赵铁春、郭磊,副教授韩萍、田露、周萍、黄奕华、于晓雪、韩贤杰、张晓梅,以及一批经验丰富的讲师、教师和一支独具特色的民乐队。

近年来,本系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科建设中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7年,被北京教委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学科专业定位: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本体为特色,以表演专业为品牌,以表教专业为重点。

人才培养定位:中国民族民间舞本科(表演和表教两个专业)教育,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剧)演员、优秀的表演尖子人才和表教人才 。

  办系思路:传播民族舞蹈文化、研究民族舞蹈教育规律、培养优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尖子人才。
  治系理念:团结协作、服务为先、科学管理、追求卓越。
  执教理念: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品德高尚,严谨治学。
  特色理念:海纳百川、自成一脉。凸显具有中国民族地域特色的舞蹈职业化品牌教育。
  文化理念:传承民族文化、传播民族舞蹈。

新时期,本系在研究教学领域的前沿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立的文化品格和学术追求。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原生型态——教学——编创“三点一线”的关系中,本系既尊重中国民族民间舞在不同时空状态下动态风格和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又强调贯穿任何时空状态中民族审美的同一性。三个空间点的纵向发展和一条横线的层层递进是本学科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框架。它既有学术意义上的深度,又有学术层面上的兼容。这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与科研中具有开创性的示范意义。

本系具有全国最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资源。包含了汉(东北秧歌、山东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傣、藏、蒙、维、朝等多民族各地区的舞蹈教材,这为民族民间舞学科的基础教学、编创素材和科研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五十多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人才辈出、成果丰厚。近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先后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正成为中国当代民族舞蹈事业的新生力量。

北京舞蹈学院本系近几年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艺术创作上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1990年《乡舞乡情》、1991年《献给俺爹娘》、1994年《小白鹭之夜》、1996年《我们一同走过》、1998年《泱泱大歌》、2001年《这一季 这一刻》、2003年《田野报告》、2004年《大地之舞》、2005年《格桑花开》、2006年《火漾情怀》等几台主题舞蹈晚会,赢得了国内外舞蹈同行的一致赞扬,其中的舞蹈作品久演不衰。这些晚会中的作品因其自身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独特的探索方式,以及民族化、本土化、多元化、舞台艺术化的做法,成为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艺术创作和发展的标识,由此树立并确定了本系在中外舞蹈界的教学、创作、表演及研究中独树一帜的形象和中心地位。

本学科的综合优势已经使之成为中国民族民间舞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优秀作品的创作基地,传统资源的抢救、保护和研究基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基地。

我们相信,在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一定会勇创佳绩,为中国民族民间舞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再创辉煌。

芭蕾舞系
  ( 更多..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舞蹈学院芭蕾学科始建于1954年新中国舞蹈教育刚刚起步之时,是在前苏联芭蕾专家的直接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建立初期,学科从招生选材到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实施直至实习演出的剧目,以及组织安排等方面几乎是全盘接受俄罗斯的教育体系模式,这不仅为中国芭蕾学科的建立提供了范本,对中国舞蹈教育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一成功模式也被其它舞蹈学科所汲取与借鉴。六十年代后芭蕾舞学科站到了新的起点上,广泛吸收世界各国芭蕾舞学派的优长,结合中国特色逐渐形成了一套中国芭蕾教育体系,培养锻炼出了一支技能全面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优秀表演人才。

1984年根据芭蕾舞事业发展趋势的需要,建立芭蕾舞系,设芭蕾舞教育专业和芭蕾舞表演专业。1990年,以教授曲皓、副教授王家鸿、许定中等为代表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芭蕾舞演员》,被授予了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为适应时代对专业人才的更高需求,自1999年始,设置了“芭蕾舞教学与表演”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专业,招收了首批研究生,开始了更高层次的学科建设。在探索教、编、研一体的芭蕾舞蹈教育模式的同时,努力培养适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精深、素质全面、品质高尚的芭蕾舞表演、教育、创作和研究人才。

芭蕾舞系作为北京舞蹈学院的重点学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单位,拥有一批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教授,他们是曲皓、张旭(已故)、黄伯虹、邬福康、陆文鉴(已故)、林莲蓉、贾旋等等,这些老一辈的教育家作为中国芭蕾发展的历史见证人,为芭蕾舞事业的开拓与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如今一批在职教授许定中、孟广城、李春华、欧鹿等正以他们为榜样,继续为芭蕾舞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着。

建系20年以来,该系毕业学生300多人,毕业班级15个:两届芭蕾舞教育本科班,两届教育专科班,两届成人教育专科班,六届芭蕾表演专业专科班,三届芭蕾表演与教育合一专业本科班。 

目前芭蕾舞系在职教师16人,其中特聘外国专家1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副研究员1人、讲师1人、助教9人。在校生122人,包括一个芭蕾表演专业本科班和四个芭蕾表演与教育合一专业本科班。该系主要课程:《芭蕾基训》、《芭蕾技巧》、《芭蕾教学法》、《芭蕾双人舞》、《外国代表性民间舞》、《芭蕾剧目》、《实习排练》、《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戏剧表演》、《编导课》、《芭蕾舞史》等。

改革开放以来,该系与世界各国的芭蕾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不断地参加国际芭蕾比赛、艺术节、出国访问、专家出国讲学等学术活动,以此展示我国芭蕾舞的教学成果和影响并为及时了解世界芭蕾的发展新趋势和动向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十五”规划把教育放在了重要的地位,艺术教育不仅在行业中处于显要地位,对于推动国民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此,芭蕾舞(基训、教学法、中外剧目、双人舞、代表性)高等艺术教育系列教材已被列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研究项目。该学科在提高人才的培养层次,积极研究人才的培养策略,实施精品教材计划制定中,进行了长足的探索。

在教学剧目教材建设方面,除了继承俄罗斯等国传统的优秀剧目外,排演了《关不住的女儿》、《胡桃夹子》、《天鹅湖》、《睡美人》以及《花节》》、《仙女》等片段外, 还将具有中国芭蕾舞特色的《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舞剧片段以及教师们的创作剧目《家》、《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列为实习剧目,并请编导为学生们编排中国题材的剧目。几年来尝试创作和排演了具有中国风格的现代芭蕾剧目,如:《断桥随想》、《无心悬浮》、《梦醒无痕》、《三月沉香》、《舞者》、《走过女人心》、《秋思》等,多种题材和形式的剧目,提高了学生们对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的认知,增强专业知识面,并为丰富教材建设作了有益的尝试。

近年来,为了使芭蕾舞的发展逐步与世界芭蕾的发展水平趋于同步,该系不断聘请法国、英国、丹麦、美国、日本、俄罗斯、以色列、西班牙、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古巴、新西兰等外国专家和学者,来系教授芭蕾基训和芭蕾剧目,让学生和教师接受不同流派训练方式和不同舞蹈风格剧目的熏陶,使学生的技术水平和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芭蕾学科经过五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表演、教育人才,创作了大批优秀剧目并获得国际及国内各类比赛最高奖项,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进一步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如今芭蕾学科已经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教学模式。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中国芭蕾的教学体系也将日趋完善。我们的目标是立足于自身专业特色,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芭蕾人才,为中国芭蕾舞艺术的崛起而不懈努力。

编导系
  ( 更多.. 

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前身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初聘请两位前苏联著名舞蹈编导大师查布林、古雪夫,先后举办了两期舞蹈编导培训班,招收30余名学员,培养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专业舞蹈编导人才。

7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北京舞蹈学院由中专改制为大学,1982年,贾作光副院长筹建编导系,招收首届编导专科班,组织院内外专家授课,编导专业在历史的呼唤中诞生,为编导学科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基础。

1985年,编导系正式成立。首任系主任尹佩芳,招收首届本科生18名,聘请国内外20余名著名编导任教,首次引入现代舞教学内容。1988年,孙天路任系主任,在舞蹈编导教学、科研以及师资培养上打下坚实基础。

1993年,吕艺生院长兼任编导系主任,邓一江付主任主持工作。成立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研究室,由公派留学回国的张守和任研究室主任。同年招收中国首届现代舞编导专科班,1995年,招收中国首届现代舞编导本科班。1997年,孙龙奎任编导系会付主任,中国舞编导教学与现代舞编导教学稳步建设和发展。

北京舞蹈学院2000年,张守和任系主任至今。编导教学、科研、教材、师资队伍等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99年招收中国首届中国舞编导专业硕士研究生,03年招收中国首届现代编导专业硕士研究生,06年招收了首届舞蹈编导艺术硕士研究生,编导学科作为学院的重点学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教学及科研成果。

近半个世纪过程中,编导系在挖掘、继承与发展传统编导教学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教学与创作领域、完善编导教学体系,为本科及研究生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舞蹈创作人才,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精神、具有高度艺术水准的《鱼美人》、《小刀会》、《宝莲灯》、《丝路花雨》、《黄河》等一大批舞蹈、舞剧经典作品。

 舞蹈学系更多..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最早建立于1985年,当时名称为“舞蹈史与舞蹈理论系”(简称史论系),是国内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建的舞蹈学专业系。1996年与“舞蹈科学研究所”和“《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编辑部”进行合并,正式更名为舞蹈学系。

依托北京舞蹈学院国内外一流舞蹈专业技术与应用理论教学的优势,舞蹈学系以培养舞蹈高级研究人才的教学为主体,以全面深化舞蹈学学术研究为支柱,以高水平舞蹈学术刊物为窗口,努力创建具有科学精神、民族特色、创新品质,符合时代要求的舞蹈学学科的科学理论与教育体系。

目前舞蹈学系在本科教育层次开设“舞蹈历史与舞蹈理论专业方向”,主要通过教授扎实的舞蹈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全面的舞蹈专业技能,培养能够紧密联系舞蹈实际,具备良好的文化理论素养与基础研究能力的高级舞蹈人才。在研究生教育层次设有中外舞蹈历史研究、中外舞蹈比较研究、舞蹈美学研究、舞蹈文化研究、教育舞蹈研究、舞蹈心理学研究、舞蹈语言学研究、舞蹈人体科学研究、舞蹈训练科学研究等方向。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是中国舞蹈高等院校中唯一的专业学术性刊物,1998年正式升格为中国国家级刊物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2003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主楼大厅壁挂
舞蹈学系的舞蹈学学科承担着国家与省部级的数十项科研课题,也因此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院校的“重点学科”;2004年“舞蹈学学科建设”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舞蹈学系凭借着丰厚的学术研究成果建构了中国高等教育较完整的舞蹈学学科体系,更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和科研队伍:教授(研究员)吕艺生、袁禾、刘建、平心、温柔等,副教授(副研究员)杨鸥、高云、许锐、慕羽、孙晓梅等,以及一批治学严谨、思想活跃的中青年教师,其中博士5人、硕士5人。

社会舞蹈系      ( 更多.. 

北京舞蹈学院社会音乐舞蹈教育系于1988年3月筹建(简称社教系),经过社会调研、专家论证和针对性培训班的教学试验,于1989年9月正式建系并面向全国招生,开始全日制学历教育。

北京舞蹈学院早期的社教系设有三个学科:群文舞蹈、幼师舞蹈、少儿舞蹈(舞蹈考级中心)。1994年升格本科教育层次,首届设立的是舞蹈师范本科教育,1995年增设音乐剧学科的本科教育,1997年又增设国际标准舞学科的本科教育。1998年底学院教学机构调整,将中国舞考级中心、舞蹈师范教研室调离社教系独立建制。2001年底学院又一次教学机构调整,将音乐剧教研室扩建成音乐剧系,独立建制。我系也随之更名为社会舞蹈系。社会舞蹈系设国标舞学科、增设大众舞学科(筹建)。人才培养方向是国标舞、大众舞蹈专门化的本科表演人才和师资人才。2004年学院与世界舞蹈&舞蹈运动理事会联合成立WD&DSC北京舞蹈学院国际培训中心,拟开展国标舞、大众舞蹈的社会培训工作,目前由社会舞蹈系负责完备手续和筹建工作。

音乐剧系 更多..

本学科集聚了一批来自国内、国外具备新思想、精技能并对音乐剧事业有着使命感的优秀教师队伍。我系教师来自北京舞蹈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开大学、日本大学、日本四季剧团、伦敦大学及德国舒曼音乐学院等国内外知名学院。常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教学指导与学术交流。我系在“教学教材的创编”——“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经典作品的排演”——“原创作品的探索”——“师生的情操及理想主义信念的培养”四方面正在进行卓有成效的创造。

我系已开设音乐剧表演专业。拟开设音乐剧导演专业和编剧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整体戏剧”思维的高级综合性演艺人才、教育人才和编创人才。另设中国音乐剧研究中心和太极拳文化研究会。

音乐剧学科:秉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治学理念,兼容“再现”与“表现”的演剧美学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编、导、演人才,从而为发展具有中国民族性的现代音乐剧——“新国剧”奠定坚实的基础。

艺术传播系
更多..

艺术传播系是北京舞蹈学院响应国家和北京市大力推广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号召,拓宽舞蹈文化传播实效而创建的交叉性专业教学系。下设公共艺术管理专业中外文化交流管理方向和舞蹈编导专业电视舞蹈方向。其中,前者主要针对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中外舞蹈文化交流与经营管理的艺术实践,兼顾舞蹈艺术行政管理与舞蹈演出经营管理两类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属于舞蹈学、艺术学与管理学、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后者主要针对数字化、网络化背景下舞蹈艺术媒体传播的艺术实践,兼顾舞蹈大众传播与舞蹈新媒体传播两类艺术传媒人才的培养,属于舞蹈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

北京舞蹈学院目前,艺术传播系的师生比为1:9.4。其中,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为75%,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为37.5%,这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硬件建设方面,本系已建成一个设施先进的媒体艺术实验室和一个初具规模的专业阅览室,办学条件较为优越。此外,在缺乏现成参照系的前提下,本系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自我发展的“国际化”学科优化途径,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学院的多层次校际合作意向已经正式签署并顺利推进。

为有效培养有创意、有眼光、有能力的高级舞蹈艺术传播人才,本系设计了基础理论、专业实践、前沿讲座等三维互动的专业化训练模块,借助“田野实践”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入门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学生在国内外(舞蹈)影像创意比赛中屡获大奖、在校内外大型(舞蹈)文化活动策划宣传工作中屡创佳绩,切实提升了本系的社会声誉和专业影响力。

艺术设计系更多..

艺术设计系是以学院的舞蹈文化优势为依托,以歌舞剧设计为主导,以大舞美专业概念为基础,强调专业实践平台,构建英才教学模式。

北京舞蹈学院教师队伍以老、中、青结合为特色,系主任韩春启是有着丰富舞台经验的舞台美术家。现共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硕士学位8人。本系聘请国内众多舞台美术教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授课,如刑大伦教授、马维丽教授、孙家铨教授、张秉尧教授、赵伟月教授、白栻本教授、郦子柏教授、罗锦鳞教授、王以中教授等任教,并聘请社会知名的设计家、学者孙天卫、陈岩、高广健、汪又绚、宋立、程钧、张柏源等来院讲学,直接参与教学,使我系的师资配备更加充实完整。

艺术设计系目前开设了舞台造型设计、舞台服装设计、服装表演三个专业。10个自然班,在校生143人。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素描、色彩、舞台与服装设计、服装表演、编导、舞台与服装技术、服装工艺、印染、雕塑以及设计构成、灯光、电脑、化妆设计等。

学校网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所属分类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北京舞蹈学院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