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百科分类 >> 博客中国相关板块 >> 艺术新百科 >> 建筑
建筑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返回首页>>
 
"建筑" 分类下的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李冲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7
标签: 李冲
摘要: 李冲[元]字用之。善画山水,学李成、荆浩。《图绘宝鉴》 [北魏]李冲(450─498),北魏大臣。字思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少孤,好交游,有气量。孝文帝初年(471年)任秘书中散,掌宫廷文案,迁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太和十年(486年)建议废止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以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各设一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又建议颁行新的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多占民户,限制宗主贪污中饱,以增加政府收入。继迁中书令,赐爵陇西公,极受恩宠,孝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116次
觉海寺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7
标签: 觉海寺
摘要:湖州觉海寺千年古刹觉海寺位于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北迎圣桥北堍。始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建成“大唐兴善寺”。不久寺毁,又有彝昌鼎力重建至唐代时由唐燕公书匾额,悬挂山门,其书直径三尺,书体壮益。北宋时,由镇人太史章靖刻碑藏寺内之墨妙亭。但不幸于唐武宗时再毁,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又重建。到了宋朝的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此庙宇才改名为“觉海寺”。 景点简介  湖州觉海寺千年古刹觉海寺位于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北迎圣桥北堍。始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建成“大唐兴善寺”。由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692次
梁九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7
标签: 梁九
摘要:梁九 正文  中国 清代建筑匠师。顺天府(今北京市)人。生于明代天启年间,卒年不详。梁九曾拜冯巧为师。冯巧是明末著名的工匠,技艺精湛,曾任职于工部,多次负责宫殿营造事务。冯巧死后,梁九接替他到工部任职。清代初年宫廷内的重要建筑工程都由梁九负责营造。康熙三十四年(1695)紫禁城内主要殿堂──太和殿焚毁,由梁九主持重建。动工以前,他按十分之一的比例制作了太和殿的木模型,其形制、构造、装修一如实物,据之以施工,当时被誉为绝技。他重建的太和殿保存至今。  配图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505次
十三天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7
标签: 十三天
摘要:十三天 构成佛塔顶端相轮的层状结构。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140次
乾清宫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7
标签: 乾清宫
摘要:乾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永乐20年毁于大火,正统5年重修竣工,正德9年放烟火不慎,将乾清宫和坤宁宫同被烧毁,正德14年重建二宫。万历24年二宫又被烧毁,万历26年竣工。清代嘉庆2年发生火灾被毁,次年竣工。概述乾清宫前护栏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檐角置脊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门窗。殿内明间、东西次间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790次
五凤楼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7
标签: 五凤楼
摘要:      长治市南35公里的长治县南宋村,矗立着一座高耸参天的古代建筑,名曰五凤楼。五凤楼,是玉皇观的山门,高达五层,计20余米,层层桃角飞檐,远近层叠,华檐翠壁,琉璃脊兽,光彩耀目,风华多姿。楼下八封灶顶,结构精巧。    五凤楼建于元代,明万历、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曾四次修葺。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踏石阶扶栏杆上楼顶,凭窗远眺,莽莽山川一目收,浩瀚大地入眼帘,近下是民舍畜脊,远处有高山峻岭。蓝天白云,碧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744次
茂陵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7
标签: 茂陵
摘要: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县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西汉时,茂陵地属槐里县茂茂陵乡,武帝在此建陵,故称茂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今兴平县南位乡茂陵村,距兴平县城东15千米。西汉时,茂陵地属槐里县之茂乡,武帝在此建陵,故称茂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茂陵不仅在西汉帝陵中规模最大,修建时间也最长。从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39年)开始,到他死前后共用了53年。茂陵陪葬的珍宝在汉帝陵中也是最多的,“武帝弃天下,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21次
神武门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7
标签: 神武门
摘要:神武门  神武门原称玄武门。故宫的北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清康熙时重修。该门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上设钟、鼓,起晨钟暮鼓报时作用,黄昏后鸣钟一百零八声,而后起更,打更击鼓,至次日拂晓再鸣钟;但是皇帝居住在宫中时,神武门楼上不鸣钟。   神武门内为通往御花园及东西六官的顺贞门。清代选秀女时,备选的女子均由神武门进出。   神武门门楼建在高10余米的城墙上,面阔5间,重檐庑殿顶。上层檐下有华带匾,书满汉文“神武门”,楼下有石护栏围绕。城墙有三券门,中门可启闭,北向券门上部有“故宫博物院”石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301次
文华殿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7
标签: 文华殿
摘要:起源  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协和门以东,与武英殿东西遥对。因其位于紫禁城东部,并曾一度作为“太子视事之所”,“五行说”东方属木,色为绿,表示生长,故太子使用的宫殿屋顶覆绿色琉璃瓦。文华殿初为皇帝常御之便殿,明天顺、成化两朝,太子践祚之前,先摄事于文华殿。后因众太子大都年幼,不能参与政事,嘉靖十五年(1536年)仍改为皇帝便殿,后为明经筵之所,建筑随之改作黄琉璃瓦顶。嘉靖十七年(1538年),在殿后添建了圣济殿。明末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后,文华殿建筑大都被毁。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始重建,其时武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101次
喜相逢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7
标签: 喜相逢
摘要:  概述 笛子独奏曲。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来流传到张家口一带,成为河北梆子和二人台等地方戏曲的过场音乐,常用于戏中角色入洞房、拂拭灰尘等动作的伴奏。经冯子存改编为笛子独奏曲,乐曲的结构为民间器乐曲中常见的变奏曲式,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   特点 【一】以散板的形式开始,加之缓慢的速度和滑音等技巧的运用,表现亲人依依惜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二】表现久别重逢的喜悦。【三】表现返回家乡时欢欣雀跃的情绪。【四】气氛更为热烈,描绘出全家团聚时的欢乐情景。经冯子存改编为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790次
午门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7
标签: 午门
摘要: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午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嘉庆六年(1801年)又修。  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唐朝大明宫含元殿以及宋朝宫殿丹凤门的形制,是从汉代的门阙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241次
太和殿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7
标签: 太和殿
摘要: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面阔11间, 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708次
坤宁宫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6
标签: 坤宁宫
摘要:坤宁宫坤宁宫是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朝的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盛京沈阳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三年(1798年)重修。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仿盛京清宁宫,改原明间开门为东次间开门,原槅扇门改为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41次
东华门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6
标签: 东华门
摘要:东华门东华门是紫禁城东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东华门东向,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以西是文华殿,迤南为銮仪卫大库。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梁枋绘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东面檐下“东华门”匾额原为满、蒙、汉三种文字,后减为满、汉两种,辛亥革命后只余铜质汉字。介绍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900次
博古架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6
标签: 博古架
摘要:  博古架 bó ɡǔ jià 室内陈列古玩珍宝的多层木架。每层形状不规则,前后均敞开,无板壁封挡,便于从各个位置观赏架上放置的器物。   相关他们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598次
金銮殿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6
标签: 金銮殿
摘要:金銮殿 北京故宫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名为“金銮殿”,它是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地方,是明代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初名为“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更名为“皇极殿”。“皇极殿”一直沿袭使用到清代第一个皇帝顺治帝,顺治帝二年(1645年)始改称为今名的“太和殿”。太和殿(以下俗称“金銮殿”)顶与全国各地许多宫殿顶上的装饰不同,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殿顶的正脊和岔脊(亦称“垂脊”)上的装饰,不仅使用了黄彩琉璃瓦制作的装饰物,而且殿顶的岔脊兽是唯一十样俱全的。“金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22次
隆兴寺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6
标签: 隆兴寺
摘要:隆兴寺隆兴寺位于河北正定,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保存了比较完整的一座佛教寺院。创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始称龙藏寺,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之命于寺内修铸一尊高七丈三尺的铜质千手观音并盖大悲阁后,遂以大悲部长为主进行扩建,基本奠定了现有的平面布局和规模,成为国内名刹之一。金、元、明各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清朝康乾盛世,曾两次奉旨重修全部建筑,寺院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到鼎盛时期,康熙四十九年,颁赐“敕建隆兴寺”匾额。 景区概况隆兴寺占地82500平方米,主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801次
耳房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6
标签: 耳房
摘要:【耳房】介绍  正房的两侧还各有一间或两间进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间,如同挂在正房两侧的两只耳朵,故称耳房。         相关简介 如果每侧一间耳房,两侧共两间即称“三正两耳”。如果每侧两间,两侧共四间耳房则称“三正四耳”。       相关目录 小型四合院多为“三正两耳”,中型四合院为“三正四耳”。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425次
晋祠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6
标签: 晋祠
摘要: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 简介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919次
圜丘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2:56
标签: 圜丘
摘要:圜丘圜丘在天坛南半部,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绿色琉璃瓦,俗称“子墙”。子墙四周各有一大门。北门叫成贞门,也称北天门;东门叫泰元门,也称东天门;西门叫广利门,也称西天门。南面正门叫昭亭门,也称南天门。每座门上题有满汉合璧门额。将各门名称的第二个字顺序排列为元、享、利、贞。这种排列据是据《周易》的“干卦四德”而定。“元”,代表始生万物,天地生物无偏私;“享”为万物生长繁茂享通;“利”,为天地阴阳相合,从而使万物生长各得其宜;“贞”,为天地阴阳保持相合而不偏,以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881次